在语文新课改中实施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作者:王改芬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1期
我们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而且要将一堂课上精彩已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应该是最有生气最富情趣的艺术活动。然而,那种程序式的教学却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见的多是教师呆板的讲授,无效的提问,学生无动于衷的听讲,言不由衷的回答。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事实上,千差万别的文本特征和学生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也决定着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尝试在语文新课改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要求: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的文本中,包罗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电影等方面的艺术知识,而文学的媒介是语言,不具有直观性,而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就能更好地弥补和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课堂中使用的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和学生自己编创的情景剧、舞蹈等,能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鉴赏观、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使新课程的施教精神在课堂中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使学生形成对语文文本的个性化、多元的、艺术性的理解和解读,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和个性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进行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的研究,关键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艺术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时需要做到:第一、课堂中进行的艺术教育的形式要与语文文本紧密契合,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第二、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要经常参加到每个小组的研究中去,身先士卒的为学生做出表率;第三、教师要不定期的讲评优秀小组和优秀组员,让班级的每个学生始终处在友好的竞争当中;第四、在课堂上不能滥用艺术教育形式,要视文本的情况具体操作;第五、用爱心浇灌课堂,教师要有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博爱意识;把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深深关爱融入教学;教会学生爱自己更爱别人,让爱回流。第六、给学生充分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课内课外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机会和走向成功的桥梁。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教师的备课彻底摒弃了抄袭现成教案或为应付检查课后突击完成教案等不良现象。现在的备课完全是在为通过更艺术的行为来更好地揭示学生的学习任务,在备课时,老师们想的不再是如何使自己的表现更精彩些,而是该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动机,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有艺术含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再像以前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硬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更像一位学习活动的欣赏者,完全参与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期待着学生更新的对于文本理解的预设和展示。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学生在课堂中大胆的质疑和见解,不再把学生对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本的不同理解看作是“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在教师和学生相互的理解和尊重中,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都有了彻底的转变。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提升,语文曾经是他们最感头疼的一门课,而现在却是他们最愿意接触,最愿意参与的课程,就连一向枯燥、乏味的作文讲评课,现在也变得亲切起来。在实验开始之际,为了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为了向《萌芽学刊》组稿,我们在校园设立了投稿箱,学生对投稿经历了一个由漠不关心到积极踊跃的过程。仅2007年就有8篇学生习作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在课题实验后期进行的学生调查问卷中,有近98%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的语文课,这与实验初期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只占不到4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增强,艺术欣赏品位不断提高
要想使艺术教育与语文课堂完美结合,必须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有较强的审美意识与艺术感悟能力,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逐步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艺术鉴赏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能从《梁祝》凄婉、柔美的旋律中听懂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雄浑的音乐声中,他们能领悟《黄河魂》充满力量的舞姿是在展现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学生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升,也使他们的艺术欣赏品位不断提高,他们不再去过分痴迷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能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理解和感受生活。
四、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校园气氛更加和谐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校园学习气氛更加和谐,更加充满人文气息。在学生们的自发组织下,我们的实验班分别开展了“书香进校同”、“校园读书会”等读书比赛。学生们分组参与到活动中,积极阅读名著,认真的写出读书心得,在比赛的现场尽情的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使我们的校园始终处于浓郁的读书学习的氛围中。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生活,在学校教导处和实验班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创办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校刊--《萌芽学报》,成了又一展示学生风采,抒发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将各种艺术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既解决了目前我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为语文新课改的深入、有效推进找寻到了一条有益的途径,也使乡村中学艺术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