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课题 预计课时 实际完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课时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过经济方面的内容,对古代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同时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欠缺综合分析力,尤其是经济知识对他们而言,显得枯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的经济知识直观化,将教材知识点形象化,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南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教学目标 1.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时间。 3.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1
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利用纸币的故事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农业的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兴起。 3.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北宋兴起的景德预习检测 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通过该环节让学生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4.商业都市: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问题,并初步杭州;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5.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记忆。 教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2
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通过问题让学生更加的专注,通过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题,并认真阅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读教材,和同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学进行讨论,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二 、手工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提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积极回答问题。 3
三 、商业贸易的繁荣 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多媒体出示图片《货郎图》) 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第一组: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组:纸币出现:(1)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时期、地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南宋货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4
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4.(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答案提示:(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幻灯片展示):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通过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思考、归纳、总结 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
学生将板书加强学生5
计 农业的 宋 代 经 济 的 发 展 商业贸易 的繁荣 手工业的 兴盛 发展 原因:经济、政治、 自然、政策因素 粮食作物的发展 经济作物的发展 纺织业的发展 制瓷业的发展 造船业的发展 都市商贸的发展 海外商贸 纸币的出现 记在课本的空白处 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便于记忆。 1.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C ) A.茶树、烟草 C.棉花、茶树 B.棉花、小麦 D.棉花、玉米 2.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朝代是(B ) 当堂检测 A.唐朝 C.汉代 B.宋朝 D.隋朝 认真完成老师所给出的题目。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3.两宋时期,一行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这一行业是(B ) A.丝织业 C.造船业 B.棉纺织业 D.制瓷业 4.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价最准确的是(C ) A.领先于日本 C.居世界前列 B.落后于欧洲 D.比阿拉伯发达 5.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6
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C ) A.农业繁荣 C.海外贸易发达 B.手工业兴旺 D.文化昌盛 6.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 ) A.市舶司 C.户部 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这些知识,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教学反思 经验和教训,更好为现实服务,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需要从史料中启发学生得出自己正确的认识。
B.通判 D.枢密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