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邓集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摘要】中国艺术歌曲作为充分吸收西方艺术歌曲精华、融合中华文化特色的独特音乐形式,在声乐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实际上,在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关于其的研究也是广受重视的内容。本文将对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简单探讨。【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声乐教学;应用价值;素材;兴趣【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艺术歌曲源自欧洲,在“运动”后传入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逐渐成熟,而且融入了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形成了与西方艺术歌曲有着明显差异的中国艺术歌曲。一般来说,艺术歌曲的旋律较为高雅,同时歌词也具有极强的文学性,不管是演唱还是欣赏都十分适宜。而且随着中国艺术歌曲逐渐发展成音乐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也成为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歌曲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融入了大量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从而呈现出与西方艺术歌曲截然不同的气质。实际上,各种传统文化在中国艺术歌曲中都有所应用和体现,如唐诗宋词、地方民歌、节气习俗、人文精神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在弘扬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逐渐成为当代社会重要任务的情况下,在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艺术歌曲无疑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艺术歌曲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粹,同时也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接触到这些歌曲,很容易被这些歌曲所感染,并深刻接触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强化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些艺术歌曲中回荡,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民族意识,同时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二、为声乐教学提供素材和资源声乐教学需要做到系统化、全面化,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声乐知识体系和结构,打下坚实的声乐基础。而中国艺术歌曲作为现代音乐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是声乐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果声乐教学中缺少中国艺术歌曲,那么学生定然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声乐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欠缺实践练习的机会,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均会存在明显不足。也就是说,中国艺术歌曲和其它歌曲一样,是声乐教学内容的基础组成部分,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素材和资源。例如《英雄赞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歌曲,均是学生了解中国艺术歌曲这一声乐艺术分支的基本素材和资源,如果在声乐教学中没有这些歌曲的话,那么,教师很难从理论层面进行展开教学,同时更难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以来,兴趣都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关键要素。只有在兴趣的有效支持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声乐教学同样如此。简单来说,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主要可以从让学生喜欢声乐、强化学生学习自信与乐趣两方面展开,而中国艺术歌曲对这两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中国艺术歌曲本身具有西方传统音乐的古典气质,又融合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呈现出极为独特的气质,同时也深受广大学生喜欢。例如李叔同创作的经典名曲《送别》,听来十分悠扬舒适,唱来极为朗朗上口,其歌词也具有强烈的文学性,艺术价值极高。再加上《送别》本身就是描写师生、同学送别场景的歌曲,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故而该歌曲一直都深受学生喜爱。在声乐教学中使用《送别》一曲,自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许多中国艺术歌曲都具有结构简单而艺术表现力强的特点,听起来优美灵动,唱起来简单上口。因此,将这类歌曲应用到声乐教学之中,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掌握,而且演唱效果往往非常好,从而令学生感受到声乐学习所带来的成功、自豪与喜悦,对进一步强化其声乐学习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四、强化学生基本功声乐教学对学生的基本功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气息掌控能力以及正确的发声方式。实际上,许多中国艺术歌曲都对演唱者的气息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演唱者以正确的发声方式进行演唱。因此,将中国艺术歌曲应用到声乐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锻炼气息掌控能力与发声方式。例如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名作《英雄赞歌》,本身有着高昂激越、气势磅礴的特点,需要演唱者以正确的发声方式进行演唱,同时还要控制好气息,才能准确演唱出这一首歌的基本特色。不管是气息把控存在问题还是发声方式不正确,演唱者都难以完美展现出该首歌曲的精髓所在。因此,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用于学生训练,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来强化自身气息,同时养成科学的发声方式。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对学生训练情况加以检查,并对学生的气息把控及发声方式进行指导,直到学生能独自、完整地演唱该歌曲。 Northern Music 199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五、培养学生音乐修养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才能充分欣赏音乐内涵,掌握音乐技巧技能,理解音乐作品传达的内涵与情感。对声乐教学而言,学生同样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歌曲内涵与情感,感受和欣赏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并演绎出更好的作品。可以说,学生音乐修养越高,其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也就越有潜力。因此一直以来,培养学生音乐修养都是声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中国艺术歌曲的应用能够充分实现这一点。究其原因,中国艺术歌曲充分汲取了西方艺术歌曲的精华,具有强烈、精美的旋律。与此同时,中国艺术歌曲还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歌赋的融入,大大提升了歌曲本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学生通过欣赏及学习这些歌曲,能够不断积累并提升自身音乐修养。六、全面提高学生演唱水平蕴含的情感,并通过自身的演唱将其呈现出来。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艺术歌曲,能够在强化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强化其情感表现力,从而全面提升演唱水平。七、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是现代声乐教学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声乐教师应当明白这些歌曲在弘扬传统文化、为教学活动提供素材与资源,激发学生声乐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基本功、培养学生音乐修养、提高学生演唱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与价值,并充分挖掘其应用价值,促进声乐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参考文献
[1]徐潜.浅析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音乐,2018(10):44-45.[2]李超.声乐教学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6(15):215-216.[3]常晓虹.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黄河之声,2017(11):36.[4]吴迪.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23):104-105,113.作者简介:邓集勋(1972—),男,湖南省洞口县人,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声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水平和演唱水平。中国艺术歌曲作为音乐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形式,其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一方面,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极强的层次性,对演唱者的细节处理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演唱技巧,才能将歌曲完美演绎;另一方面,中国艺术歌曲蕴含的思想情感极为丰富和强烈,学生需要在应用演唱技巧的同时,充分理解歌曲(上接第196页)
单簧管是进行吹奏演出的,完成吹奏需要学生不断地吸气与吐气,这也是一种运动方式。想要演奏出美妙的声音,身体的协调性相当重要,只有协调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完成吸气与吐气;其次包括指法和吐音都需要演奏者具备较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善于用身体语言来表现思想与情感。因此在单簧管的演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进行锻炼,包括呼气、吸气、吐音、指法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曲目演奏,演奏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六)人际关系智力在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应用在单簧管的演奏团队中,演奏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完成一场出色的演出需要各演奏者之间进行高度配合。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演奏者之间相互宽容理解,取长补短,努力帮助落后的演奏者。教师应当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为顺利掌握完成演奏曲目奠定基础。(七)内省智力在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应用内省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及反省能力,有利个人自律、自知及控制力的形成。在单簧管的演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演奏的曲目是否满意,对自己通过演奏所表达的曲目情感是否到位,在学生不断的反省中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同200 Northern Music
时也会对自己有新的认知,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八)自然智力在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应用如果学生愿意接触自然、善于观察自然,对于表现音乐来说,都会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单簧管的演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自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单簧管演奏风声、雨声、鸟声等一切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去进行辨听,去想象自然画面,这样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容易融入到作品中,抒发出作品表现的情感,做到声情并茂。三、结语在单簧管的演奏教学中,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有利于学生表现音乐,表达音乐情感,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单簧管的演奏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学校应当广泛普及和应用。参考文献
[1]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9(9).作者简介:罗玉珠(1992—),女,布依族,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