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邻近视角的产学协同创新研究
近年来,我国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但是核心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仍然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匮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倡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产学协同创新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国家创新系统完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学协同创新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然而国内外对产学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邻近的视角探讨产学协同创新,研究合作双方组织的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影响,以及多维邻近性如何共同影响协同创新的绩效,重点关注不同维度邻近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另外,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在地域空间、社会网络空间、技术空间上的关联对应为地理邻近、社会网络邻近和技术邻近,在区域层次研究了这几个维度的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邻近动力学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现有的邻近理论、组织合作创新理论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影响。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提供的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采用Relogit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影响,特别关注技术邻近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社会邻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印证了较多研究得出的结论,地理距离确实是企业和大学之间形成产学合作关系的一个阻碍因素,且企业更倾向于与位于同一省份的高校进行合作。研究结果显示,社会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影响是正向的,而技术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影响是倒U型的。研究还显示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地理邻近可以调节社会邻近的影响作用,而地理邻近对技术邻近影响作用的调节效应却并不显著,表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而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另外,本文研究了邻近效应随时间变动的动态变化趋势,且对邻近效应进行了细分技术领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影响的动态趋势与预期正好相反,地理
距离的阻碍作用并未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邻近的作用反而增强了。社会邻近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技术邻近的观察系数呈逐渐减小趋势,即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邻近的作用减弱了。从细分技术领域来看,地理距离在四类技术领域中都是合作的障碍因素。在四类技术领域中,企业都倾向于与社会关系比较邻近的大学发生合作。而技术邻近的效应只在化学和机械工程两个技术领域呈显著的倒U型,在电气工程和仪器领域均没有发现技术邻近的倒U型效应。(2)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提供的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技术邻近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社会邻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并没有促进产学协同创新绩效表现更好,合作双方地理上邻近并不是合作绩效的保证。企业和大学位于同一省份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并不显著。研究证实了社会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正向且显著的,技术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倒U型且显著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技术邻近与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受到地理邻近的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即大学和企业地理距离较远时,技术邻近与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会受到显著的强化。(3)多维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负二项式回归,实证分析了区域之间的地理邻近、社会网络邻近和技术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描述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之间产学合作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密度都在扩大,网络的中心性也发生了变化。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理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正向且显著的,且处于边界相邻的省域也可以促进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表现更好。这表明地理距离在现阶段仍然是我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网络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虽然第四章验证了微观层面组织之间的社会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的显著促进作用,但是扩展到区域层面,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研究显示,技术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在区域层面,技术邻近与产学协同创新的关系尚处在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本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
中国产学合作专利数据,探究了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影响,特别关注了技术邻近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社会邻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另外,从动态的视角,研究了邻近效应随时间变动的动态变化趋势,且对邻近效应进行了细分技术领域研究。这一方面丰富了邻近理论在中国产学协同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为邻近研究提供了中国数据的新证据。第二,实证分析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了技术邻近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社会邻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研究丰富了邻近动力学的研究,在理论解释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第三,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在地域空间、社会网络空间、技术空间上的关联对应为地理邻近、社会网络邻近和技术邻近,在区域层次上,探究了这几个维度的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社会网络邻近性是本文在综合以往社会邻近研究和网络邻近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网络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是以往研究中很少涉及的部分。最后,本文的另一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种在本文研究背景下可以操作的技术邻近的测量方法,并证实了这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技术邻近的研究以及测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