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政治哲学生活》习题(2)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习题(2)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习题(2)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个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领导干部下访有律师同行,遇到群众反映的与法律有关的问题时,就可以随时向律师咨询,避免 “拍

脑袋决策”的行政随意性和“领导的表态比法还大”的极端现象。“拍脑袋决策”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 ( )

A.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2.江苏省某中学开展以“网络文明”为主题的辩论、演讲、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之所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是因为 (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制约 B.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C.科学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3.红色旅游也是旅游的一种,要按旅游规律来开发,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观点体现了 (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

4.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对于企业、政府还是个人,在能源的利用上必须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这一做法坚持了( )

A.全面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发展的观点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这是因为 ( )

A.城乡“二元”分割结构难以打破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6.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迅猛,在全球贸易中排位升至第三位。从量上看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从质上看我国还不能说是贸易强国。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一判断体现了 (

A.实践决定认识 B.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日本不顾“绿色和平组织”的反对,在公海、南极附近捕捉上万头鲸。他们认为不危及自己国家的利益,就不是破坏环境。可他们忘了一点:毁坏地球,就是毁灭自己。这其中的哲理是

( ) A. 局部和整体密切相连 B. 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

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并决定着矛盾的特殊性

8.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2004年党和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措施,有效地推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D.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9.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这种说法 ( )

A.只看到生态效益,却忽视经济效益,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B.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C.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D.是科学的生态观,对西部大开发起决定作用

10.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曾有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因其环保评价没有达到要求而被国家环保总局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叫停,引起社会强烈反应,被人们称之为“环保风暴”。这些被停建项目的申报及管理单位,没有正确处理

( )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1.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一劳永逸的。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事物的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漫画《喜与忧》蕴涵的哲理是 ( ) A.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 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关于这两个“对子”之 间的联系,错误的理解是 ( ) A. 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于 一体

B. 形而上学只会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必然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D. 形而上学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

14.下列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成语有 ①抱薪救火 ②沧海桑田 ③唇亡齿寒 ④覆巢无完卵 ⑤画饼充饥 (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哈药集团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资本结构、营销结构的调整,使产品进一步适合市场,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些变化,是因为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C.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即传承与创新,这就是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这坚持了 ( )

A.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B.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的观点 D.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二.不定项选择:

17.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瓜果、肉类等,频遭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治理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机遇”。所以说绿色壁垒有利有弊。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认为“绿色壁垒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认识,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 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B. 变化发展的观点 C. 全面的观点 D. 联系的观点 1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我国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B.联系的普遍性观点 C.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对立统一原理

19.2005年3月14日,在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前面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包括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农村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D.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至关重要

20.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有 ( ) A.马克思主义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 B.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21.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五种能力”(即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种能力”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内政和外交不同方面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体现 ( )

A.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B.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 C.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的观点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观点

22.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以选料广博而闻名,而且还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朵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粤菜的变化和发展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和逻辑性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反对安于现状的观念和静止的观点 三.简答

23.事物的变化发展本来就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为什么要强调创新? 四.辨析 24.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五.论述 近年来,广东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依纪依法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现象,既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青年学生应该时刻关注的社会问题。请说明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应该怎样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高二哲学生活》习题ABC(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1—5:ABCBD;6—10:CACCD;11—16:DABDCD。

二.不定项选择:17.CD;18.BD;19.BC;20.ABCD;21.ABC;22.D。 三.简答

23答:(1)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消极被动地适应事物自身的变化发展,也不意味着片面强调静止,人类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事物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提高,即要努力创新。(2)之所以强调创新,从理论上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从实践角度讲,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生产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四.辨析

24答:(1)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揭示了发展的实质。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还包括:第一,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第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第四,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树立全面的变化发展观。 五.论述

答:(1)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是要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具体来说:①从联系观点看,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它与共产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是根本不相容的,不存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这个问题上,任何孤立看问题的观点或唯心主义的胡乱联系都是错误的。②从发展观点看,党和政府反腐败的态度是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因此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腐败现象必定会得到遏制。要反对静止地看问题、看不到反腐败的光明前景的错误观点。③从全面观点看,要看到党自身确实存在一定的腐败现象,但又必须分清主流与支流,看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否则就会犯一点论、绝对化或颠倒主次的错误。(3)总之,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和辩证地认识腐败现象,坚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战胜消极腐败现象,反对这一问题上的一切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和倾向。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