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昆明650224ꎻ
2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00ꎻ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周 阳1ꎬ2 徐俊华1ꎬ3 任海青3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ꎬ但同时也迫使当地的传统工艺逐渐走向没落ꎮ文章以傣族竹编工艺为例ꎬ从传统工艺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产品种类扩展与设计品质提升、产业模式探索与商业平台建设3个方面探讨了市场导向下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创新路径ꎮ关键词:市场导向ꎻ竹编工艺ꎻ创新路径ꎻ民族地区ꎻ傣族DOI:10.12168/sjzttx.2021.02.010
InnovationPathwayofBambooWeavingCraftoftheDaiNationality
underMarketOrientation
ZhouYang1ꎬ2ꎬXuJunhua1ꎬ3ꎬRenHaiqing3
(1ArtandDesignSchoolꎬ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ꎬKunming650224ꎬChinaꎻ
2KukaHomeCoꎬLtdHangzhou310000ꎬChinaꎻ
3ResearchInstituteofWoodIndustryꎬChineseAcademyofForestryꎬBeijing100091ꎬChina)
Abstract:Themarketeconomicdevelopmenthasgreatlyimprovedthelivingstandardofpeopleinethnicminorityareasꎬbutatthesametimeithasbroughtthelocaltraditionalcraftintothedecliningtrack.FocusingontheDaisbambooweavingcraftꎬthispaperdiscussestheinnovationpathwayofminoritytraditionalcraftsundermarketorientationfrom3aspectsoftheinheritanceandintegrationoftraditionalcraftswithmoderntechnologyꎬtheimprovementofproductvarietyanddesignqualityꎬandthesetupofindustrialmodelandcommercialplatform.Keywords:marketorientationꎬbambooweavingcraftꎬinnovationpathwayꎬethnicregionꎬDainationality
傣族竹编工艺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手工艺ꎬ它延续了我国传统竹编工艺的血脉ꎬ并融入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ꎬ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竹编工艺ꎮ傣族竹编工艺曾经在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ꎬ现如今随着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ꎬ正逐渐远
离人们的视线ꎬ面临消失的尴尬境遇ꎮ市场是传统工艺创新的动力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ꎬ才能从根本上活化传统工艺[1]ꎮ傣族竹编工艺的创新发展可以在市场导向下ꎬ从传统工艺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产品种类扩展与设计品质提升、产业模式探索与商业平台建设3个方面入手ꎮ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竹编工艺活态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19XJC760005)ꎻ云南省哲学社科艺术科学规 设计研究”(20191067714)ꎮ
划项目“傣族竹编工艺创新发展研究”(A2017QS27)ꎻ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傣族竹编工艺的现代产品创新第一作者:周阳ꎬ助理工程师ꎬ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ꎮE-mail:626588996@qqcomꎮ
通信作者:徐俊华ꎬ博士ꎬ讲师ꎬ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具设计与工程、竹编工艺与设计ꎮE-mail:xu_junhua@163comꎮ
5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 传承传统工艺精髓ꎬ融合现代技术与
审美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ꎬ各种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潮流等不断涌现ꎬ人们的喜好和审美也在不断变化ꎬ傣族竹编工艺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站稳市场ꎮ但也不能一味讨好市场而失去其根本ꎬ傣族竹编工艺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ꎬ比如典型的编织图案、编织技法等ꎬ一定要加以保护和传承ꎮ另外ꎬ傣族地区传统工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ꎬ也可以有效促进傣族传统工艺整体水平的提高ꎮ
编身份的重要标识[2]ꎮ傣族竹编常见的编织纹样为几何纹样(图1)ꎬ有十字纹、六角纹、八角纹、龟背纹、人字纹、收四角纹、放四角纹等ꎬ很少涉及其他题材ꎮ有些纹样在其他地区的竹编中也很常见ꎬ并不能突出傣族特色ꎮ因此ꎬ有必要丰富和升级编织图案素材库:增加傣族当地的热带雨林植物题材ꎻ孔雀、大象等动物题材ꎻ孔雀舞、鹭鸶舞、斑鸠舞等舞蹈题材ꎻ佛塔、寺庙、傣家竹楼等建筑题材ꎻ“孔雀公主”“布桑改雅桑改”等神话题材ꎻ包头、筒裙等服饰题材ꎻ还有傣文、书法等题材ꎮ但是这些图案与纹样较为复杂ꎬ可以对其进行抽象化处理ꎬ再转换成竹编语言ꎬ以提高编制的效率和质量ꎮ
11 编织图案的数字化保护与升级
图案和纹样是竹编文化的重要载体ꎬ也是竹
注:(a)十字纹ꎻ(b)龟背纹ꎻ(c)人字纹ꎻ(d)六角纹ꎻ(e)八角纹ꎻ(f)收四角纹ꎮ
图1 傣族传统竹编纹样
Fig1 ThetraditionalbambooweavingpatternsofDainationality
数字化技术包括建模技术、图像与声音的编码压缩技术、数据采集和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ꎮ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有很成熟的数字化理论体系和技术应用ꎬ我国以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为首的诸多文化遗产也逐步实现数字化保护ꎮ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傣族传统竹编工艺进行保护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一是傣族传统编织工艺流程及关键编织技术的图像、声音与文字的采集ꎻ二是傣族传统竹编纹样和图案的二维图像采集ꎻ三是傣族传统竹编器具形制的三维捕捉ꎻ四是具象图案与纹样的抽象化处理ꎮ
艺和装饰技巧ꎮ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ꎬ竹材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ꎮ近年来ꎬ竹集成材、竹重组材等新型竹材不断出现ꎬ漂白、保青、染色、碳化等竹材改性技术不断进步ꎬ为竹编工艺的创新和创造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ꎮ除了竹材之外ꎬ金属、皮革、陶瓷、布艺、塑料等非木质材料的结合或点缀也会增加竹编的亮点ꎮ
傣族竹编以挑、压、缠绕为主要技法ꎬ通过竹篾或竹丝的疏密交织形成规律纹样或图案ꎮ根据编织产品的维度分为平面编和立体编ꎬ平面编用于席帘类产品ꎬ立体编用于框、萝、篓、盘等产品ꎮ但是ꎬ从整体上看编织技法和纹样较为单调刻板ꎬ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编丝种类、丰富编丝色彩以及借鉴浙江、四川、台湾等地区的编织技法来实现创新ꎮ此外ꎬ还可以将3D打印技术与竹编结合起来ꎬ通过新技术实现造型、结构或功能上的突破ꎬ赋予竹编产品更多的时代感与科技感ꎮ
12 编织材料与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傣族传统编织材料以天然竹材为主ꎬ竹编产
品通常不做装饰ꎬ表现出实用、质朴和自然的特征ꎮ祭祀竹编器具注重装饰ꎬ往往通体髹漆ꎬ内饰朱ꎬ外漆金ꎬ并压印出傣族地区代表性纹样ꎬ有的还镶嵌五彩琉璃图案ꎬ展示了高超的编织技
5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3 傣族其他传统工艺的融合与转化
原材料有丝、棉、木棉、麻和毛ꎬ图案有几何纹样、荷花、槟榔、孔雀、大象、麒麟、龙凤和佛塔等ꎬ通常以剪影形式单独或重复出现ꎬ生动形象ꎬ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ꎮ傣锦目前主要用于服饰、桌围、装饰画等ꎮ傣族地区盛产普洱茶ꎬ可以将傣锦与竹编结合开发茶文化周边产品ꎬ比如傣锦竹编茶席、杯垫等ꎮ另外ꎬ傣锦还可以用作竹编手提包、钱包、礼品盒、收纳筐等的内衬ꎮ
傣族聚居区自然物产丰富ꎬ生态多样性与文
化多样性十分突出ꎮ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ꎬ傣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诸多民间文化遗产ꎬ除了竹编之外ꎬ还有贝叶经、傣纸、傣锦等ꎬ其实用性、象征性、技艺性、民族性十分显著ꎮ竹编工艺与这些传统工艺跨界融合ꎬ有助于促进不同传统工艺行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ꎬ实现傣族传统工艺的协同创新与发展ꎬ同时也有助于共同打造傣族优秀传统文化形象ꎬ增强傣族地区的文化自信ꎮ
贝叶经是指书写或针刺在贝树(傣语称“戈兰”)叶子上的经文ꎮ贝叶代代相传ꎬ记载着傣族社会的历史与文化事件ꎬ是傣族的宝贵财富ꎮ傣族礼佛竹编器具工艺精湛、富丽华贵ꎬ是傣族竹编的上品ꎬ可以利用其编织手法与装饰技巧来编制经盒存放贝叶经ꎬ以突出贝叶经书的珍贵ꎮ
傣纸即傣族手工纸(图2)ꎬ源于西双版纳ꎬ具有800多年的历史ꎬ因取代贝叶抄写经文用于礼佛而相传至今ꎮ傣纸以构树树皮为原料ꎬ纯手工制作ꎬ环保耐用ꎬ防潮透气ꎬ是目前包裹普洱茶的重要材料ꎮ傣纸透光度好ꎬ用于竹编灯具或灯饰ꎬ可以营造出柔和的气氛和美丽的光影ꎻ傣纸环保坚韧ꎬ可以用来制作竹编傣纸环保袋ꎬ也可以作为上好礼品的内包装与竹编外盒搭配使用ꎮ
图3 傣锦
Fig3 ThebrocadeofDainationality
2 丰富产品款式种类ꎬ提升设计品质与
内涵
傣族竹编产品种类丰富ꎬ款式多样(图4、图5)ꎮ人们头戴的鸡纵帽ꎬ脚穿的竹编屐ꎬ捕鱼用竹篓、竹笼、渔箩等竹编渔具ꎬ生活用竹桌、竹凳、竹席、竹箱、竹床等竹编家具以及笆箩、饭盒、提箩、槟榔盒等竹编餐具或器具ꎬ生产用秧箩、簸箕、竹篮、竹筐、竹刀架等竹编农具ꎬ赕佛用小供桌、托盘、蜡烛盒等竹编礼具ꎮ这些竹编产品中生产和捕鱼用具的编制相对粗糙ꎬ生活和穿戴用具的编制相对细致ꎬ祭祀用具从选材、编制到漆饰都尤为精致ꎮ近年来ꎬ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普洱茶的热销ꎬ使竹编普洱茶包装也成为一类新兴竹编产品ꎮ但是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ꎬ
图2 傣纸
Fig2 ThepapercraftofDainationality
很多传统竹编产品正逐渐被市场所淘汰ꎬ傣族竹编产品急需更新款式和种类、提升设计品质和文化内涵ꎬ才能符合现代审美情趣、适应现代生活方式ꎮ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全新产品的高品
傣锦即傣族织锦(图3)ꎬ始于唐代ꎬ是流传在傣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品ꎮ傣锦
5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质输出是傣族竹编工艺永葆青春的重要途径ꎬ可以从以下4类产品着手ꎮ
编家具显然不能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ꎬ因此可以针对现代居住空间和家庭需求来补充和完善竹编家具新品类ꎬ比如玄关换鞋凳、客厅屏风、阳台休闲躺椅、茶室桌椅与地垫等ꎮ竹编灯饰也是重要的家居产品ꎬ有台灯、吊灯、壁灯、落地灯以及其他环境灯等ꎬ通过编织形成秩序图案ꎬ再映射出美丽光影ꎬ起到点缀环境和烘托气氛的作用ꎮ除家具和灯饰外ꎬ还有很多竹编家居用品也是很受现代家庭欢迎ꎬ比如遥控器盒、抽纸盒、果盘、桌垫、杯垫、花瓶、首饰盒、垃圾篓、换洗筐、洗簌收纳盒、笔筒、名片盒等ꎮ竹编产品凝聚着手工智慧ꎬ亲切而又环保ꎬ不仅可以用于现代家庭ꎬ还可以用于餐饮店以及民宿、连锁酒店、旅游度假村等公共与商业场合ꎮ
图4 西双版纳傣族竹编制品
Fig4 ThebambooweavingproductsofDainationality
inXishuangbanna
22 茶具及茶文化周边产品本土化融合
傣族地区多山地及丘陵ꎬ红壤层深厚ꎬ腐殖
质多ꎬ具有弱酸性ꎬ特别适合茶树生长ꎬ所以西双版纳ꎬ尤其是勐海县是生产普洱茶的重要地区ꎮ很多普洱茶的包装盒都采用竹编制作ꎬ包装盒的形制由普洱茶的形态决定ꎬ沱茶和饼茶采用圆形或方形ꎬ砖茶采用矩形ꎬ如图6aꎮ傣族聚居的云南不仅产茶ꎬ还产茶具ꎮ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4大名陶之一ꎬ紫陶泥料细腻、微透气性好ꎬ紫陶罐存茶可以锁住茶香利于转化ꎬ紫陶壶泡茶香气清新醇厚ꎮ成都有瓷胎竹编ꎬ云南也可以将傣族竹编和建水紫陶巧妙结合起来ꎬ推出陶胎竹编茶壶、盖碗、公道杯、茶洗(图6b)、茶叶罐等功夫茶具新产品ꎮ当然ꎬ也可以将竹编延伸到茶文化周边产品ꎬ比如包括茶筒、茶则、茶匙、茶针、茶漏、茶夹在内的茶道六君子ꎬ还有壶盖夹、壶盖托、茶荷、杯垫、杯架、壶垫(图6c)、茶盒
图5 德宏傣族竹编制品
Fig5 ThebambooweavingproductsofDainationalityinDehong
等茶道辅助或收纳器具ꎬ还有用于线香、盘香或塔香的各种香器以及用于装饰的各种花器及摆件ꎮ
21 传统家具更迭与现代家居产品补给
23 山珍药材及水果包装的可持续设计
傣族传统竹编家具包含桌、椅、凳、箱、席、
傣族地区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培育出大量
床等ꎬ这些家具轻巧灵活ꎬ功能多样ꎬ方便搬运ꎬ如今仍受到傣族人民的喜爱ꎮ但是在现代城市家庭ꎬ由于居住空间受限和生活方式改变ꎬ传统竹
的热带水果ꎬ这些水果种类繁多ꎬ除了常见的香蕉、芒果、菠萝、椰子、龙眼外ꎬ还有菠萝蜜、木瓜、鸡蛋果、牛心果、番荔枝、莲雾、酸角、
5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注:(a)竹编普洱茶盒ꎻ(b竹编紫陶茶洗ꎻ(c)蓝布绣花竹编杯垫ꎮ
图6 竹编制品
Fig6 Thebambooweavingproducts
甜角、酸木瓜、牛油果、人心果、神秘果、诺丽果、槟榔青、羊奶果、无花果、布福娜、山毛稔、刺泡等水果或野果百余种ꎮ有些水果皮软易烂ꎬ需要在通风环境下保存ꎬ竹编透气性好ꎬ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ꎬ非常适合水果贮存和运输ꎮ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ꎬ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ꎬ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和中草药资源ꎮ野生菌约250种ꎬ占全世界食用菌种类一半以上ꎬ常见的有松茸、鸡纵菌、牛肝菌、干巴菌、青头菌等ꎮ中草药有三七、天麻、铁皮石斛、当归、胡黄连、雪莲、贝母、何首乌、红雪茶、紫丹参、虫草等ꎮ这些野生菌和药材ꎬ配上环保精致的竹编包装ꎬ显得自然而珍贵ꎮ
素通过二维或三维等编织方式呈现出来ꎬ也可以将傣族特有的鸡纵帽、腰萝、竹桌凳等通过缩小比例来呈现ꎬ赋予纪念品实用价值或装饰价值[3]ꎬ将技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ꎮ
25 设计品质提升与区域品牌形象树立
设计创新是提升傣族竹编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的重要途径ꎮ产品或包装设计要追求新颖独特ꎬ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ꎬ要从竹编材料的特点着手ꎬ考虑产品尤其是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ꎬ发挥编织技艺的优势ꎬ最终满足人们视觉、触觉以及心理上的享受ꎮ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促成校企合作或举办设计竞赛等模式让更多企业、高校、民间艺人、设计师和爱好者们都参与到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创意活动中来ꎮ比如福建省永安市每年举办的“国际竹具设计大赛”ꎬ四川美术学院申报立项的国家艺术基金“傣纸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ꎬ这些活动和项目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参与到设计创意活动中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ꎮ傣族地区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ꎬ以扩大傣族竹编的影响力ꎬ提升产品的设计品质ꎬ实现新时期竹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ꎮ
24 旅游文化产品民族地域独特性挖掘
傣族地区自然风光旖旎、动植物种类繁多、
民族风情独特ꎬ深受旅游爱好者的青睐ꎮ以西双版纳为例ꎬ当地统计局数据显示ꎬ2019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853万人次ꎬ旅游业总收入828亿元ꎮ旅游业是傣族地区的重要产业ꎬ旅游文化纪念品承载着地域和民族文化ꎬ是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ꎮ当前傣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ꎬ文化内涵比较缺乏ꎬ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ꎮ竹编工艺是傣族地区的优秀传统工艺ꎬ令人遗憾的是市场上却鲜有令人十分满意的竹编旅游纪念品ꎮ因此ꎬ应加大特色旅游文化纪念品的开发力度ꎬ可以将傣族的建筑、佛教、孔雀、大象、服装、舞蹈、节日等代表性文化元
3 探索新型产业模式ꎬ建立多渠道商业
平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ꎬ随着傣族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ꎬ竹编产业呈现不断衰落的迹象ꎬ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宗教
5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活动中仍然用到很多竹编产品ꎬ大多数村寨的中老年男子还保留着竹编的传统ꎬ能够保证一定的竹器产量ꎮ竹编产品的生产以个人或家庭作坊为主ꎬ也有少数小规模生产企业ꎬ销售模式多为自产自销和厂商订购ꎬ但是竹编产品整体上缺乏市场竞争力[4]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ꎬ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ꎬ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ꎮ傣族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要抓住发展机遇ꎬ突破传统产业格局ꎬ探索新型产业模式ꎬ实现多种商业渠道并存ꎬ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来实现现代转化和创造ꎮ
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ꎬ比如通过购买新型设备来完成前期竹篾或竹丝的加工ꎬ形成标准化的编织材料ꎬ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ꎬ也可以为后期编织质量提供保障ꎻ还可以针对某些工序实行外协加工ꎬ比如与个人或家庭合作实行编织环节外包等ꎮ
32 体验式工坊与设计工作室的传承与创新
所谓体验是一种亲自经历或实践后在生理和
心理上所获得的综合感受及经验升华[6]ꎮ体验式商业模式是以体验服务为主体的商业模式ꎬ通过从生活和情境出发ꎬ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ꎬ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ꎬ改变消费行为ꎬ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ꎮ体验的价值正逐渐从隐性走向显性ꎬ成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ꎬ未来创造价值的最大机会就在于营造体验ꎮ近年来ꎬ以木作、陶瓷、皮革、珠宝等为首的手工体验热潮的再次涌现也证明了这一趋势ꎬ但是目前针对竹编的体验式作坊却非常少ꎮ傣族竹编工艺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ꎬ所需材料容易获取ꎬ制作工具相对简单ꎬ操作起来容易上手ꎬ符合体验式工坊成立的条件ꎬ因此可以作为其商业平台创新的一个渠道ꎮ这不仅满足了竹编爱好者的需求ꎬ也实现了竹编工艺的传承ꎬ使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真正得到了活态保护ꎮ
我国正处于制造向创造的升级阶段ꎬ国家大力支持设计创意产业ꎬ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ꎬ这为设计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ꎮ纵观近几年的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国际家具展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设计产业中来ꎬ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原创品牌ꎬ我国的原创设计水平整体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ꎮ设计工作室以设计创新为其核心竞争力ꎬ是设计服务输出的重要渠道ꎮ近年来很多工作室都成立了自己的品牌ꎬ即所谓的设计师品牌ꎬ由设计师来决定和主导品牌的发展ꎬ改变了由品牌主导设计师ꎬ使设计师为品牌服务的传统模式ꎮ这种新型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我国设计产业多元化的发展ꎮ成都为瓷胎竹编的发源地ꎬ调查发现在成都地区也出现
31 家庭式作坊与中小型企业的共存与合作
个人或家庭作坊目前仍然是竹编产品的主要
生产模式ꎬ在一些普洱茶产地ꎬ因茶包装需求量较大ꎬ甚至形成了竹编村落ꎬ比如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曼贺勐村ꎮ家庭作坊制作的竹编产品以生活生产用具、普洱茶包装为主ꎬ销售方式为自产自销和厂商上门收购为主ꎮ村民们大多根据普洱茶商的要求定制茶包装的形制、纹样与尺寸ꎬ编制普洱茶包装已经成为村民们家庭副业的主要形式[5]ꎮ家庭作坊不仅是竹编工艺家族式传承的重要场所ꎬ也是增进家庭成员交流沟通和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ꎬ应予以保留ꎮ当地政府部门也应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ꎬ激励家庭作坊的创新ꎬ鼓励企业与家庭作坊合作ꎬ以保证产品质量与销路ꎮ
傣族地区有一些小规模竹编企业ꎬ人数在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ꎮ这些企业会根据本地市场需求生产少量的傣族传统家具ꎬ但主要还是以外来订单加工为主ꎬ客户为普洱茶商、连锁酒店、竹编或家居产品专营店等ꎬ款式大多模仿线上线下热门商品ꎬ产品附加值较低ꎬ价格较为低廉ꎮ政府部门可以对行业加以引导ꎬ鼓励成立行业协会ꎬ重点培育龙头企业ꎬ促进企业与区域、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家庭之间的创新合作ꎬ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ꎮ在设计方面ꎬ企业自身应重视品牌形象和原创设计ꎬ通过自主研发或购买设计服务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形象和设计品质ꎮ在生产方面ꎬ要
5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了个别瓷胎竹编的设计师品牌ꎬ新产品在传承和创新方面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ꎮ在云南昆明也发现了以竹藤编织产品为主的设计工作室ꎬ但是整体上来看产品的定位不是很明确、辨识度不是很高ꎬ对以傣族竹编为代表的云南少数民族竹编精髓的挖掘还有很大的空间ꎬ还需要更多的设计工作室及设计师来完成这样的工作ꎮ
产品与电商相结合来拓宽交易渠道ꎬ也可以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来展示傣族竹编技艺ꎬ还可以开设非遗手工艺大师网络公开课来传播傣族竹编文化等ꎮ
4 结语
市场是传统工艺创新的动力ꎬ傣族竹编工艺的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ꎬ立足于傣族竹编文化精髓ꎬ通过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丰富竹编图案和产品种类、提升设计内涵与编制水平等途径ꎬ来提高产品内涵与品质ꎬ使竹编工艺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ꎮ在产业模式上要保留家庭作坊和中小型企业ꎬ鼓励体验式作坊和设计师品牌ꎬ积极探索“互联网+傣族竹编工艺”新型产业模式ꎬ建立线上、线下多渠道商业平台ꎬ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ꎬ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ꎮ
傣族竹编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ꎬ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创新的重要素材ꎮ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以及“中国创造”战略的部署ꎬ傣族竹编工艺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ꎬ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竹编事业中来ꎬ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ꎬ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将会逐渐步入保护传承和创新创造的良性发展轨道ꎮ
33 线下实体平台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与
互补
傣族竹编工艺的实体展示及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当地博物馆、旅游景区、家庭作坊、家居产品专卖店等ꎬ还有一些定期的农贸集会、民族工艺品博览会等ꎮ博物馆主要展示傣族传统竹编文化与艺术ꎻ旅游景区的酒店、民宿、餐厅、娱乐场所等都或多或少使用傣族传统竹编家具或家居产品以突出当地特色ꎻ景区或商业街的专卖店以及博览会上的展品大多为热销竹编商品ꎬ也有少量傣族特色的竹编工艺品ꎻ集会上的竹编产品多为自产自销的生产与生活用品ꎮ这些实体展销平台今后很长时间仍然是傣族竹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ꎮ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
会各领域深度融合ꎬ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ꎮ“互联网+”正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ꎬ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ꎮ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ꎬ并在餐饮、出行、家居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ꎬ但是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工艺领域仍然处于发展初期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传统文化产业互联网+的大数据解读»表明ꎬ80后、90后已成为传统文化产业的消费主力ꎻ傣族地区所处的云南省传统文化产业繁荣ꎬ规模紧随广东和江苏ꎬ位列全国第3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情于传统手工艺ꎬ他们具备互联网基因ꎬ并逐渐成为社会中坚ꎬ加上傣族地区本身传统文化产业基础好、先天优势明显ꎬ因此“互联网+傣族竹编”商业模式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ꎮ互联网平台灵活高效ꎬ可以将竹编
参考文献
[1]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J].贵州社会科学ꎬ
2018(11):79-83.[2]
bambooweavingꎬIndonesia)[J].FreshwaterBiologyꎬ2015ꎬ57(6):1277-1292.
张芳燕ꎬ梁浩.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ꎬ2017ꎬ38(12):192-195.
金少萍ꎬ韩园园.西双版纳傣族竹编制品的功能及其文化意义研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ꎬ2016(1):140-150.2010:38.
(casestudies:YamanakalacquerwareꎬJapanandTasikmalaya
TRIHARINIM.Preservingtraditionincraftdesigndevelopment
[3][4][5][6]
刀波.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ꎬ高颖ꎬ许晓峰.服务设计:当代设计的新理念[J].文艺研究ꎬ2014(6):140-147.
5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