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坛 广东客家围龙建筑文化探析 李伟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摘萧洪恩 湖北武汉430070) 要1客家人原祖籍地为中原,是中国中原民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然后扩散到海外。客家先民几经辗转迁徙,在迁徙、形成和 建筑文化粤东围龙屋粤北围楼 文化印记。其三,从结构与功能上看,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实用得体。屋内 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其四,除了建筑形态、内部功能 分区、系统文化符号,粤东北围龙屋还从宏观到微观将粤东北客家人文精 神显著外化,强化了其教育和民系凝聚的空间效应,取得彰显民系宗法社 会的巨大功效,与客家民系的社会人文环境极为和谐。外坚固内开敞的结 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祖先)融合,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并发展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 [关键词】客家文化在中原战乱或灾荒严重时期,成千上万灾民流移转徙于较平静富庶的 南方,特别是闽粤赣边区。至宋代户籍立册制的确立,故有先“主”后“客’ 艺 称,先到为主,称为“主籍”,后到为客,称为“客籍”或“客家”。与此相应,基 于战争背景与南方的特殊地理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建筑。客家建 筑具有较强的军事性,与一般的居民建筑的显著差异在于其易守难攻,有 着很强的防守功能和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功能。客家文化根自中原汉文化 的移民文化,既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具有移民群体的文化面貌,如 构既是适应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的结果,又是适应岭南湿热自然环境的产 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聚集同宗同源的族群意识,教人崇文尚武、耕 物。 读传家的治家意识等。 3.围龙屋的历史传承性 一、粤东围龙屋的建筑文化特色 客家,是汉族中一支优秀民系。客家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 1.围龙屋的起源 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自身特有的文化背景,加上客家人聚居地天然的地理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原世居中原,属古代汉族的 条件,粤东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堪称世界建筑一绝的 一支,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迁,定居于南方各省。因在异地为客,绝 围龙屋为代表的独特客家民居。 少和外界来往,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自成一家,所以称为客 二、粤北客家围楼的建筑文化特色 家人。勤劳能干的粤东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 1.围楼民居的由来 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的“围龙屋”正是一颗夺目的明珠。 清代中期至初年,社会震荡,匪患四起,在当时这一带山区农民起 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晟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 义频繁,小股土匪蜂起,官府统治鞭长莫及。为避免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各 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其外观里方形与半圆形结合,层 种争执矛盾,为防范盗贼及土匪抢劫,客家人觉得必须建筑坚固的围楼自 层叠叠,宛如一条盘缠的巨龙,故民间称之为“围龙屋”。其设计与建造,融 卫。另外当时客家人口膨胀,宗族之争、土客之争、生存空间之争等,都促使 防卫、实用、观赏于一身,充分显示出客家先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技艺。这 居民需要寻找一种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居所,于是一种建筑布局类似北 种古老的客家民居以其独特的风格而蜚声国内外,它与北京的“四合院”、 方古代城堡和四合院住宅组合的堡垒式住宅应运而生,形成了“有村必有 陕西的“窑洞”、广西的“干兰式”建筑及云南的“一颗印”并列,被称为中国 围,无围不成村”的客家建筑景观。这些围楼的共同特点是高大坚固,易守 五大民居。 难攻,隘子满堂大围可说是其中的代表。 2.围龙屋的建筑文化景观 2.围楼的建筑文化景观 围龙屋是客家地区最普遍且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除客家地区是看不 客家人选址特别讲究风水,村落选址必须依当地地理形势,进行现场 见的。围龙屋一般建在山坡或山丘旁边,建筑物之间相距数百米,有的则坐 勘察,其选址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客家村落和民居建筑的选址正是采用“靠 落于山丘与耕地交接的坡地上,背山面田,前低后高,有利于排水和通风透 山面水’’这一原则。因此客家聚居建筑总是前有溪水或池塘,后有山岗作依 光。客家人继承皇帝崇尚的“面南背北”,所以也喜欢坐北向南的建筑方位, 靠。 民间还有“坐北向南,予吃都过赢”的俗语。 粤北围楼建筑装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围楼这种民居的首要功能是 围龙屋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地方环境特色,主要表现在如 防卫,加之客家人崇尚节俭实用,故远不如徽州等地古民居那般热衷于装 下四个方面:其一,从空间构架上看,中轴显明、两旁对称、主次分明。整体 饰。但出于对美的朴素追求,围楼民居建筑仍有重点地强化了装饰。 布局严谨、规整、庄重,具有传统中原建筑风貌,表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3.围楼历史的继承性 的礼制、审美旨趣和等级观念,及高超的建筑水平。其二,前高后低,多以山 粤北客家人一直保持着客家人的传统特色,在汲取周边优秀文化如广 丘为背依,面向开阔的河谷或盆地,恰与其分布的地势相适应。鲜明的封闭 府文化、湘文化、赣文化影响的同时,粤北的客家人仍然保持了客家精神, 性使之不仅成为客家人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还具有对暴力和野兽的防御 他们认同客家文化中的那种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勤劳勇敢、刻苦耐劳品 功能。同时其选址特别讲究形势和坐向,体现了强烈的风水意识。再如其前 德,并将之发扬光大。 备半圆池塘,后设半圆围龙,前后结合为圆形,而主体屋建成方形,寄意天 三、客家建筑的未来 圆地方思想;围屋正中的龙厅、化胎及其下脚五行崇拜无不烙下传统风水 在现代,客家建筑已成为南方建筑的一部分,与其他地区的建筑没有 对于水域的处理,更显园林设计的精髓,一般来说,位于道路旁的小水 参 考文献 域可以在四周种植长青植物,环抱水面,再用鹅卵石铺砌地面,形成阶梯 Eli 涂全波.新型办公区设计研究与探讨EJ].建筑世界,2006(2). 状,这样可以使水面显得清澈而有层次感。而对于较大的水域面,可以用毛 [2] 张创萍.论园林规划在办公区设计中的应用[J].筑韵,2006(8) 石堆积假山或在混凝土外摸清水混凝土造出假山态,再在其上引水成瀑布 [3] 杨启亮.园林办公区设计DI].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造型。这样既有山水之趣,又有山水知音,形成“高山流水”景观尤其在夏天 [4] .园林设计与办公区规划[M].建筑出版社,2009m 可以给人带来很强烈的清凉感(图八)。 4.造体 i 造体是主要对园林设计进行细部的调整,让其整体布局显得科学规范 和有层次感,也不会显得凌乱,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对于开阔 地的园林式办公区可以在中部布置广场,其周围依次设置草坪、办公 楼、生活区、休闲区等,这样园区便能依托广场形成一个整体(图九)。 园林式办公区的设计能体现大量的园林设计原理和技能,对设计人员 的园林设计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而园林办公区不仅是一种设计技术,更应 该成为一种设计理念,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园林办公区一定能取 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图九:广场示意图 一】84一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 科学论坛 李玉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预测性、阶段性、早入性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提高勘探开发水平与效益,因而引起 了国内外各大油公司的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经济技术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 完善。本文从油藏数值模拟的目的入手,分析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现状发展方向 差分法的一大发展就是全隐式、自适应隐式方法。全隐式方法对所有 方程系数进行隐式处理,所以稳定性相对较好,隐式程度高,适应范围更 广,解决了油、气、水三相渗流、注气、水气锥进等强非线性渗流问题 但是 全隐式模型的求解需要采用牛顿迭代法,工作量和存储量就比较大。所以, 2O世纪8O年代初期美国的托马斯等人为了解决方程隐式程度高低和计 算量大小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自适应隐式方法,其特点是对不同的网格节 点和不同的时间步长采取不同的隐式程度来处理,以便在具有同样稳定性 的前提下减小计算量、加快计算速递。 差分法的又一个重大发展是多重网格法和预处理共轭梯度法。两者的 共同点都在于加速数值解法的收敛。多重网格法实质上是外推与内插技术 的创造性应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克服了油藏数值模拟中由于局部网格加 密、混合网格嵌套、隐式井底压力处理、大断层大断裂处理,死节点处理以 及自适应隐式方法等产生的不规则系数矩阵的求解问题,在油藏数值模拟 中获得了相当成功的运用。 2.6模拟结果的应用 目前油藏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藏早期评价、开发 方案编制、油气藏管理、油气藏调整方案编制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中,油 藏数值模拟的最终模型是油田未来管理的有效工具。 3、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目标 任何一项技术进步的背后都存在社会或商业需求的巨大推动,油藏数 值模拟技术同样存在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对其发展的驱动力,这些也是油 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的目标[3]。 3.1提高模拟速度 时间就是效益,研究模型运行的速度越快越好。 3.2提高模拟精度 这是油藏模拟研究和发展的传统需求。从地质模型产生的网格和更加 复杂的油井几何条件对此提出了新的挑战。 3.3减少人工干预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 2O世纪5O年始研究至今,经过不断完善、配套,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 的技术,被油藏工程师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在油田开发 方案的编制、生产过程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等方面,已成为 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一1、油藏数值模拟的目的 油藏数值模拟的目的:①重演油藏开发的全过程,并将这一动态过程 通过图形方式释放出来;②有针对性的对地质参数展开研究;⑧研究油藏 的渗流机理、水进机理、采油机理、开发机理;④定量研究剩余油及其分布; ⑤制定油藏的开发技术;⑥制定油藏开发方案、调整方案、措旖方案、 提高采收率方案;⑦对以后的开发规律和开发趋势进行预测[1]。 2、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各方面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国内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十分广泛,许多大型软件已经有相当的应用规模, 模拟技术水平精确度不断提高[23。 2.1并行算法 并行算法,就是在并行机上用很多个处理器联合求解问题的方法和步 骤,并行算法是一些可同时执行多个进程的集合,这些进程互相作用,从而 达到给定问题求解的目的。在并行计算机上使用并行数值解法是提高求解 偏微分方程的计算速度、缩短计算时间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已实现并行 部分包括输入输出、节点物性、构造矩阵、节点流动及井筒等。 2.2网格粗化 目前对于与流体有关的参数(如渗透率等)是基于流动计算再进行粗 化。流动计算相对精确,首先解出沿压力降方向的总流量,然后再解相同的 流动方程,从而解出等效渗透率。在垂向分层合并计算中,把相同性质的油 砂体(按相同的物性、储量类型)的网格单元合并在一起,使油藏的数值模 拟的网格系统更能反映出实际地质特点。 2.3历史拟合 最新计算机辅助拟合模块运用均方差、海赛(Hessian)矩阵、相关性矩 阵、协方差矩阵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敏感参数,引入梯度带分析技术对 地质模型进行优化,在进行常规历史拟合后,应用置信度,通过线性预 测分析,实现计算机辅助调整参数,减少模拟次数。 2.4动态跟踪模拟 根据开发期及措施类型制定数值模拟的时间步长,对方案实施后的效 果、生产状况等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模拟,如此反复研究,使人们对油藏的构 造、物性、油水状况及生产动态的认识更趋于合理。 2.5数值解法 只要求用户提供描述油藏的动、静态数据,不要求用户过多干预。例如 不要求用户进行算法选择、迭代参数和时间步长控制等,自动生成油藏模 拟网格。 3.4自动历史拟合 由计算机根据历史数据、沉积环境以及地质模型的参数确定最好的拟 合方法,自动完成历史拟合[4]。 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方向 油藏数值模拟是一项多学科联合的系统工程,其技术进步依赖于其它 关联学科的发展,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提高同样会促进这些关联学科的 多大差别。客家建筑作为人的居住之所,必然要适应“人的生存和生命情感 需要”;在客家民系的实践中,表现为建筑与自然相适应,以及建筑与人之 间形成的社会和人文相适应。 由于这些古建筑代表着本地区或本领域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因此, 在中国这样~个注重传统和精神追求的国度,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 式仍然在发挥作用,而与此相关的建筑遗产在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现代社会和人群。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建筑这是当前的首要任 务。 综上所述,客家人在山间小盆地这种优越的地理条件下,在相对安定 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保证下,充分利用当地丰足的自然资源,在 对广东客家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一个能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客家传统 文化的窗口,是对一个民族历史的凝现,也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内质的深 层结构。客家人作为中原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其文化自然是以儒家传统文 化为大背景的,保留和发展中原文化的特征,是广东客家人民在生产生活 中积累的宝贵文化经验。这让我们加深对客家文化成就的印象及其对中华 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勇.《从历史背景和构成因素看客家文化的特质》 [2]《粤东客家民居建筑》http:wWw.jyu.edu,cn/keji/akmejl?hmt [3] 张娴. 海州客家人的围龙屋》httD://hakka.0753.org/list?asp 封建家族制度和血缘伦理观念的引导下,继承古中原建筑造型艺术和夯土 技术,在客家地区建造出~座座宏伟且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客家民居建 [4] 陈晋红.《粤东客家“围龙屋”文化研究》 [5] 江金波.《围龙屋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 [6] 张娴.《』一东客家人的围龙屋》■ 一筑。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珍品,而且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奉献给 世界的人类文化遗产。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