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摘要:工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想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就要从施工的整个过程入手,实施全过程的管理,进而达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工序的质量问题是控制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为文章的切入点,对加强施工工序质量的具体措施进行一下细致的研究,提高质量管理,以期对今后的工程建设工序质量控制提供有利的思考,促进施工的合理进行。
关键词:施工工序;管理;质量控制
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施工工序主要由以下的几个特点,分别是:项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项目种类多,并且十分复杂。这些对于工程的管理以及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问题是保证工程得到施工效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为社会提供优质项目业务的基本条件,并且工程建设施工工序质量问题对于施工企业今后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利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施工工序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加强工程管理。
对工程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对施工工序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又很多,通常分为五大方面,分别是机械设备的影响,施工人员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影响,施工方法的影响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主要来自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位;施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种类非常多,有时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要使用非标设备以及材料;施工的机械设备所具有的性能以及操作人员的熟练度;
强化工程项目施工工序质量管理的对策
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序质量监管的难点,应该对其进行有效、实效并且全面的控制管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项目施工的工前、工中、工后进行全过程监控。在监控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有效技术。组织与管理的措施,来减少因工序质量问题而对工程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总结出一下几点对策:
加强项目施工工序实施前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①对于工序操作的要点要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对要点的分析,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所要控制的目标,并制定相关的标准,便于控制管理,使控制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方向性。
②对承包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进行检查。看其人员是否分配到位、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对质量管理与材料管理人员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落实人选,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管理人员互相代替的现象,导致质量、材料管理混乱,造成质量问题、材料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发生。
③建立材料样品制度以及工作奖惩制度。在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材料以及人员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控制量比较大,所以不在制度上对其加以规范是达不到与其的效果的。现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应推行样品制度,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第一,要建立样品的档案库,对于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进行书面记录,并提取相应材料样品进行备案。第二,对于进入场地的材料样根据样品的标准进行检查,如不符合,一律禁止接收使用。这样,就规范了材料的管理标准,并且使材料使用更加透明化;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规范管理与操作。对施工过程中操作的违规现象进行处罚,对于各方面都达到规定标准,并且工作积极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落实监管奖惩制度,是工程建设更加规范化,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质量,对施工中的人员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强化项目施工工序实施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①落实样板制度。在项目的施工工序中,通常不能利用设立控制点对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表明,样板制度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的工序活动开展之前,通过样板进行质量方面的检测及分析,可以达到一下的效果:第一是通过细致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实施重点监控;第二是可以对操人员的素质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人员要给予辞退处理,降低工程质量监控的负担;第三是能够使操作人员以及检查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起明确的实物标准。第四是避免了因普遍性的操作问题而使工序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返工现象。因此监理人员在工序的实施中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杜绝出现大范围返工的现象发生,同时有效的控制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
②加强现场的巡查力度。要对施工现场有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实现及时控制,能够提前发现问题苗头,降温体扼杀于摇篮之中,若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解决,保证工序能够正常进行,保证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
③加强材料使用的监督。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一定要符合项目建设的标准,若是出现材料不足的现象要及时上报,进行材料的补领,严谨使用其他材料进行代替,是工程存在施工隐患,达不到设计规定标准。管理人员也要加大对材料是用的监督,加强控制力度,若出现违规使用现象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处理。
强化工程项目施工工序实施后的质量监控管理工作
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建筑效果的评价以及对建筑质量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尽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漏洞。根据长时间的经验与总结,在进行排查的过程中建议使用交叉检查或者多级检查的制度。所谓的多级检查制度就是工程经过自检、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核检、质检员的重检以及监管人员的
验收。而交叉检查就是在工序产品完成之后各个操作人员之间实施的互相检查。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实行以上两种制度基本实现了对建筑项目施工工序产品的检查,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的质量问题对于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强化对施工工序质量问题的监控,保证施工工序的质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从施工工序的整个过程入手,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严格的排查,进而保证施工工序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联富.建筑工程中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2] 林蓉军.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3] 王晓博.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