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隆中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构想_张向平.caj

古隆中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构想_张向平.caj

来源:尚车旅游网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1卷双月刊

第3期

doi:11.3969/j.issn.1671-914X.2012.03.016

2012年5月

古隆中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构想

张向平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服务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摘要:随着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以三国生态文化游为核心的古隆中风景

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滞后,已不能适应当今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古隆中风景区现有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设计,打造三国文化与自然风景紧密结合、独具特色的古隆中生态旅游风景区。

关键词:古隆中;生态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671-914X(2012)03-0016-03

古隆中风景区是襄阳市唯一集三国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一体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由于长期以来古隆中风景区缺乏相应的景区规划,其潜在的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该风景区主要以三国文化游为中心,旅游形式单一,目标市场较省政府构建“鄂西小。随着2008年中共湖北省委、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针对古隆中风景区现有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打造出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势在必行。一、景区现状古隆中风景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占地209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以隆中十二景著称。虽然古隆中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从景区规划、资源开发来看,古隆中风景区目前的形象定位为三国文化旅古隆中风景区定位的不准确,导致游客主游。因此,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目标群体较小。进入21世纪,世界旅游逐渐由最初的大众旅游向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正是源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的原因,生态旅游成为了现代旅游的代名词,成为现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中人们减轻工作压力,放松身心的主要方式。从对古隆中风80%以上的游客希望得景区满意度问卷调查来看,到身心两方面的享受,既了解了三国文化知识,同时放松精神。目前,在古隆中风景区游客在参观游而在整个游览的时间从三四十分钟到2小时左右,览时间内,如果完全以三国文化的传播为主,游客势必会感到大脑疲劳。基于此,古隆中风景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及规划,根本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迫切需要对资源进行重新打造,对形象重新定位。此外,古隆中风景区现有的基础设施陈旧,景区停五一黄金周期间车场面积不足,车位太少。在十一、大型的旅游车辆无法进入;公交车站距离景区将近1000米距离,其间农用车穿梭,严重危害游客的安全;景区内的购物商店旅游商品单一,无法体现三国文化及襄阳的特色;景区内部卫生间数量不够,条件较差;景区内娱乐设施滞后,现有的滑草和乘坐索道项目无法体现古隆中景区的独具一格;景区大门不够通透,同时没有体现三国文化的精髓。二、景区生态资源优势襄阳市地处黄淮与江淮、汉江气候交接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古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的群山之中,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过渡性。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古隆中曾经这样描述: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风景区现有已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张向平(1979-),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开发。

16

古隆中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构想

知的药用动物42种,各类动物计200余种,隶属5个动物门,15个纲目,其中鸟类122种。林区内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65%以上,植被覆盖率90%。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与其相望的大旗山,型如卧虎;山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山下流水淙淙。景区内遍布针叶林、阔叶林、落叶乔木、常绿乔木。风景区内分布着60科223种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水杉、红豆杉、珙桐、杜仲等10种,三级保护植物楠木、白辛、紫荆等十二种。[1]隆中山也自唐代以来荆襄大地就有“阳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的习俗。景区内分布着洛阳红、凤丹白、粉蝴蝶、紫蓝魁、魏紫等珍贵的牡丹品种。三、景区实施生态旅游规划的必要性(一)契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

2008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发展规划,力图通过旅游拉升鄂西经济的发展,提高鄂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就是要在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之上,结合深厚的文化,进行资源的整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实现湖北东部、西部均衡发展,加快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襄阳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城市,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势必会对襄阳地区未来的旅游及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这一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襄阳市唯一一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古隆中风景区的重新规划开发提供了契机,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二)适应襄阳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009年,襄阳市政府着力实施“旅游活市”战略。但是,古隆中风景区由于开发理念的滞后,原有生态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致使游客接待量不足,游客满意度较低。因此,针对古隆中风景区进行重新规划开发,对促进本地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获得地方政府和旅游行业的支持

2010年,市政府投资近29亿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着眼于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核心景区。基于以上原因,省、市政府在资金、政策上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较大倾斜,十分关注和扶持古隆中生态风景区的建设和开发,为景区生态规划的打造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四、古隆中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开发构想生态旅游并不仅仅是指拥有丰富自然资源。文化是与生态旅游密不可分的一个方面。打造生态旅游就是要打造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的旅游形式。而古隆中风景区具备了打造生态景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三国文化与丰富自然资源。1.打造三国文化生态长廊:从512公交终点站步行至古隆中风景区大门,游客步行最快需要10分钟时间。而现在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加之附近经常有大型农用车辆出入,游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首先可以扩大512公交终点站的占地面积,使大型旅游车辆可以进入停靠。其次,依托附近的山体开发三国文化长廊。到古隆中旅游的大部分游客对诸葛亮到隆中之前的生活状况、到隆中躬耕的原因等并不是很了解。人们往往希望一次游隆中便知三国,所以可以通过生态廊道的打造使游客对诸葛亮17岁之前的生活获得深入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最后,在生态廊道内可种植大量绿叶植物,例如襄阳的市花紫薇花,市树含笑树,一方面进化了空气,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展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2.设计生态大门:古隆中景区大门是风景区留给游客的第一印象,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古隆中生态景区的打造首先要体现在大门的设计上。景区大门的打造要考虑到交通安全因素、管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古隆中生态景区的独特性。目前古隆中风景区的大门缺乏特色、不够通透、过于狭小,旅游团队较多的情况下,游客无法在短时间快速进入。因此,在古隆中大门重新规划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景区游客容量的因素,充分利用隆中山的动植物及矿物,体现出自然美。同时将三国文化,采用图案雕刻的方法体现在大门上,力图打造出简洁、大气、自然的大门。3.规划特色生态游客中心:游客中心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游客进入自然区域,获得生态旅游的乐趣和科学知识。现代的游客中心已不仅仅是景区的行政管理区域,而是为游客提供解说、展示、视听、图书、休息、娱乐、购物等综合功能的一个区域。隆中景区游客中心的设计除了满足上述功能之外,一定要在外观和内部的功能方面体现三国文化的特色。首先,游客服务中心的高度要掩映在隆中山中,颜色的选择要和景区相融合。其次,从建筑材料方面要考虑到生态环保因素,尽量减少现代建筑材料的使用,多选用本土材料建造,装饰上以三国饰物为主。4.分区合理化: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景区一般包括核心区、缓冲区、休憩区和实验区四个部分。[2]古隆中生态景区在打造的过程中也要满足这些方面,保护原有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休憩区可依托三国文化开展一些娱乐项目,例如可以对目前的八卦阵进行改造,打造娱乐与生态一体化的娱乐项目。同时,可以利用隆中山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森林徒步旅行项目,使游客能够进一步亲近自然,17

“张向平

享受生物多样性的美丽。实验区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习的因素,使游客在游览结束之后,不仅能够获得三国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增强自然保护方面知识。[3]5.打造生态基础设施:在景区打造的过程中,应该保留原有步道,尽量减少对于路面的硬化,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台湾阳明山风景区的打造,依托山势,打造适合不同年健身一体化。隆中景区龄游客的旅行步道,使旅行、步道的选择上,可以选取景观良好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景点串联起来,尽量与原有的小路进行整合,地形、地势及高度变化不应过大,必要时小路可以设置在隆中山的脊线上,从而获得良好的视野。[4]另外卫生间也要采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处理废物,做到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化。垃圾桶的放置距离尽量缩短,并且通过独具特色的标志提醒游客保护环境。综上所述,古隆中风景区的生态资源状况,三国文化底蕴为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奠定了基础,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古隆中生态旅游景区的成功打造不仅对襄阳旅游,甚至对湖北及河南部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参考文献:

[1]高丹丹.襄樊古隆中风景区景观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52-54.[2]洪剑明.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李俊清.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4]RalfBuciley.生态旅游案例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ConceivingEco-tourismPlanningonAncientLongzhong

ZHANGXiang-ping

(Xiangf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XiangyangHubei441050,China)

Abstract:Withthe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yof“ecologicalculturetourisminwesternHubeiprovince”putforward,AncientLongzhong,whosecoreistheThreeKingdomculture,cannotadaptto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moderntourismmarketforitspoorinfrastructure,thelaggeddevelopmentidea.ThearticleaimstoconstructtheuniqueAncientLongzhongbydesigningtheexistingecologicaltourismresources,combiningthethreekindomculturewiththenaturalscenery.

Keywords:AncientLongzhong;Eco-tourism;Planing

(审稿:毛运海编校:毛运海)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