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分析论文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分析论文

来源:尚车旅游网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设计人员要从一个个基本的构件算起, 做到知其所以然, 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 并密切配合其它专业来进行设计, 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 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内容;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 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尝尝引发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及概念上的差错,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差错有些来源于工程人员的疏漏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另一些是建筑结构体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造成的。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其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结构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基本原则。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1、 结构设计的程序。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气通风设计和电气设计等。每一部分的设计都应围绕设计的四个基本要求:即功能要求、美观要求、经济要求和环保要求。建筑结构是建筑物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过程: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施工图。 2、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要求。(1)计算内容:结构构件应进行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如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强度验算;(2)结构上多种作用效应同时发生时,应通过结构分析分别求出每一种作用下的效应后,考虑其可能的最不利组合;(3)抗震设计:我国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 至9 度,建筑结构根据所在地区的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对应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地基方面的问题

(1) 多层房屋无地质详勘报告。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统一考察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方宁设计,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完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

(2) 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有时设计者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3) 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舸用荷载乘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因而荷载值准确。

2.基础拉梁的设计不够合理

当多层框架房屋基础的埋深值比较大的时候,为了减小底层柱

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 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架设基础拉梁, 但是不适合按照构造要求设置的,可以按照框架梁设计,并且按照相关规定更加钢筋加密区。但是根据抗震这方面来说,采取短柱的方案是比较合理的。通常情况下,在独立基础埋置浅,或运用短柱基础时,因为地基不牢固或者柱子荷载差距比较大,或者存在抗震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沿着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拉梁。当基础拉梁上有填充墙或者楼梯柱等荷载的时候,拉梁的截面应当大一些,构造配筋也要随之增加。基础拉梁的顶标高度一般与基础或者短柱标高度相同。在此情况下,基础可以按照“偏心有受压”基础设计。在框架底层高度不大或基础埋置不深的情况下,要将基础拉梁设计得强大一些,以便用拉梁对柱底弯矩进行平衡。此时,拉梁的正弯矩筋应该全跨拉通,负弯矩筋最少应该保持在在半跨拉通。不应当设置于基础的顶面之上,基础可以按照中心承受力进行受压设计。

3、独立基础的结构设计荷载的取值不合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层框架房屋通常采用柱下的独立基础,当在地基的主要受力范围之内没有粘性土层的时候,高度在25m之下的建筑物不需要对地基和基础进行抗震承载力的验算。这就意味着,在8度地震区,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房屋可以不需要对地基和基础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但是这些特定地区的建筑物在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风荷载力的影响。在进行设计独立基础的时候,在基础顶部发生作用的外荷载只选择轴力设计值及弯矩设计

值,没有剪力设计值,有的甚至仅仅选取轴力设计值。上面的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的尺寸偏小,配筋数量偏少,以致影响到基础本向以及上部结构安全。

4、剪力墙连梁的设计。连梁是指与剪力墙相连允许开裂可作刚度折减的梁。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设计常受多因素制约,连梁的内力和结构抗侧力刚度与相连墙肢刚度、连梁跨高比等因素有关。连梁的设计,对联肢墙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宜选用跨高比偏大的连梁, 使其不过早地发生剪切破坏, 从而使连梁具有足够延性。实践证明,连梁的剪切变形较大,容易产生斜裂缝,在反复荷载作用下, 斜裂缝会发展成沿梁跨的对角线状, 较大地降低了连梁的抗剪能力。连梁是首先屈服并形成塑性铰的耗能机构,应调整内力,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 这是控制连梁反生剪切破坏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5、 梁板计算跨度的问题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而在应用的宽扁梁中却是不适用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 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 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 不削峰才时有问题的。 6、主梁有次梁处要做加筋处理

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像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也不是绝对的。规范中说的比较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是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 也可满足。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作为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深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使设计的作品比现阶段的其它建筑具有更高的水准、更合理和更经济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1] 丰敏.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细节[j]. 民营科技. 2010(03)

[2] 张建,倪彩琴.浅议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问题的分析[j].

建筑设计管理. 2010(05)

[3] 王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10(06)

[4] 赵军,杨峻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11)

[5] 关度豪.试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 价值工程. 2010(15)

[6] 祝华纯,王有权.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