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扬州软件信息产业跨江融合发展机遇探析——基于宁镇扬同城化视角

扬州软件信息产业跨江融合发展机遇探析——基于宁镇扬同城化视角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14卷 第1期 2015年2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01.14 N0.1 Feb.2O15 扬州软件信息产业跨江融合发展机遇探析 基于宁镇扬同城化视角 王万川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江苏扬州 225127) 摘要:作为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发展的试点城市,扬州需要在经济上跨越长江,融入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宁镇扬同 城化发展规划的实施为扬州跨江融合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和平台。软件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扬州的支柱产业和 先行产业,也是扬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扬州应当紧抓同城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承接同城化所带 来的各类产业和创新资源,进一步壮大扬州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的 跨越式发展,助推扬州经济跨江融合发展。 关键词:扬州;软件信息产业;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机遇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5)01—0050—02 2013年6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 集聚。在载体方面,苏南已拥有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 苏州软件园等多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字号产业园 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扬州努 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l1 扬州不仅需要在 区(基地)对于本地中小软件企业的快速集聚发展具有重 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能加快企业技术成果孵化,提升整 个产业发展水平。扬州目前只有一家省级产业基地—— 地理上跨越长江,而且更要在经济上跨过长江融入苏南和 长三角核心区域。软件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服务业,已 经成为扬州的支柱产业和先行产业,对扬州经济发展和关 联带动作用越加明显。在跨江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软件信 息产业应当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现状和当前外部形势,发掘 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基地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大 大低于苏南。 (3)名企缺乏,领军人才缺失。苏南地区特别是南京的 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丰富,因此软件类的领军人才数量充 足,吸引了众多世界级名企,例如,IBM、思科、微软、华为和 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承接苏南,特别是南京的软件信息产 业外溢转移来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扬州软件信息产业,助推 扬州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一中兴等。这些名企既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又带动了一大 批中小微型软件外包和配套服务企业的发展。这两点是 扬州的短板。 、扬州软件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扬州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相对于苏南地区起步较晚, 但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初步形成了以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 地(扬州)为产业园区的产业规模。产业业务收入从2009 年开始明显增速,由65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281.3亿元, 年均增长4O 以上。截至2013年上半年,扬州通过认定 的软件企业累计达169家,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累计达 385件 。 二、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分析 2014年8月江苏省政府印发了《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 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科学推进南京、镇江、扬州 三市同城化发展的格局,这也是江苏省颁布实施的首个以 “同城化”为主题的区域性规划。¨3 同城化发展对于打造宁 镇扬经济板块,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和苏中地区的跨江融合 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积极参与和推动宁镇扬同 城化,是扬州实现新一轮跨江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 选择。 从数据来看,软件信息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但是与苏 南城市相比,产业发展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主要问题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规模偏小,业务收入与苏南相比差距明显。以 1.同城化发展现状和规划 (1)交通设施日趋完善,城际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公 2012年为例,南京软件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苏州超过 1000亿元,扬州只为185亿元,差距明显。原因是苏南地 路交通四通八达;轨道交通方面,多条宁扬、宁镇和扬镇间 区的工业基础雄厚,作为高新技术的软件信息产业发展规 模也水涨船高。 的轨道交通项目已经立项或开工,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 造即将完成,宁扬之间将实现高铁通达。按照《规划》要求, 2020年实现宁镇扬主枢纽站半小时通达、主城区之间一小 (2)载体建设滞后,园区数量少、等级低,尚未形成产业 收稿日期:2014一U一3O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宁镇扬’同城化视阈下扬州软件信息产业特色发展研究及对策”(项目 编号:2014SJD722)、扬州市2014年社科研究重点课题“同城化背景下扬州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跨越发展研究”(扬社联[2o14] 19号发文)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万川(1987一),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 5O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 时通达,形成高快结合、公铁结合的全天候、复合型城际运 输通道。 (2)社会领域实现突破,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同城化。宁 镇扬三市城市公交一卡通和城际快巴项目已经实现。按 照《规划》要求,三市正在签订医保定点单位实现宁镇扬三 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医保费用实时结算。三市 将积极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实现流动就业人员在三 地社会保险关系的有序衔接,互认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 和无障碍转移。 (3)文化旅游合作密切,打造宁镇扬服务品牌,实现各 自产业错位互补发展。全面完成宁镇扬文化基础共享设 施,已完成《南京都市圈旅游战略》研究,实现三市文化旅 游的联动发展。三市已经签署了多个产业发展和产学研 合作协议,积极打造物流、金融、劳务和技术等公共服务平 台。坚持错位分工与协调发展,联合打造一批现代产业基 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产业集群。 2.宁镇扬同城化的有利条件 (1)宁镇扬三市之间交通设施基本完善,已经形成了 公路、铁路和水路的立体化交通体系,特别是已经建成和 在建的高铁和城际轨道项目,为同城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交通基础。 (2)宁镇扬三市的产业集聚、配套融合和互补发展初 步形成。宁镇扬三市的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船舶和装备 制造以及电子信息等产业已形成集聚效应,具备了产业之 间配套融合发展的基础。l4 (3)宁镇扬的商贸流通市场发达,文化旅游合作空间 广阔。同城化发展可以进一步激活要素市场的发展,优化 商贸流通业,从而进一步带动消费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4)南京经济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带初步成形,宁镇 扬同城化已成为两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经济圈一体 化中担当先行区的重要角色。_5 同城化使得区域经济实现 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打破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同城化为扬州软件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宁镇扬同城化将会推动产业从上海和苏南向扬州外 溢转移,为扬州带来更多人流、技术流、物流、信息流和资 金流等资源要素。这些诸多要素都为扬州软件信息产业 的跨江融合发展带来诸多外部机遇。 (1)宁镇扬同城化会加快促进扬州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软件信息产业提供快速发展的市 场机遇。软件信息产业既是高新技术,更是服务业。同城 化发展将会促进苏南地区各类资源和市场要素的流通,能 够为扬州更好地接受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创造条件,促进扬 州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扬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 过积极主动地承接苏南和上海优质产业的资源,扬州可以 快速提升工业化水平。只有工业化水平提升到一定层次, 才会有更高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因此,传统产业的 转型升级将会为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 空间。 (2)南京作为中国软件名城,其软件信息产业的外溢 转移,为扬州软件信息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 竞争力提供了快速实现的平台和通道。南京软件信息产 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面临着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快 速增高、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产业发展重点正在转 向更高层次技术领域,有一大批软件产业项目需要外溢转 移,但这些待转移的资源和技术并不就是落后,对于扬州 来说甚至是非常先进的。这为扬州软件信息产业直接借 助先进外部资源,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供了一 个快速途径和高效平台。 (3)同城化促进了宁扬之间的人才科教资源交流和共 享,为扬州软件信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软件 信息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有所不同,前者具有明显的智慧 资本贡献率高的特点。_6 因此,人才要素对于企业和产业 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领军人才对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发 展贡献最大。同城化将会极大促进宁镇扬区域内人才的 流动和科教资源的共享,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扬创业 和就业。 (4)同城化发展将会提升扬州的整体发展水平、优化 市场环境,大大增强扬州在苏中和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及上 海地区产业和创新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当前期望承接苏 南及上海地区的产业和资源的城市非常多,在承接软件信 息产业这样低碳环保、高新技术产业时,扬州面临着与众 多城市的激烈竞争。同城化发展将直接推动扬州经济社 会各领域的发展,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得 扬州在诸多方面与苏南接轨。因此,同城化可以扩大扬州 与其他地区在承接苏南及上海地区的产业和创新资源时 的竞争优势,能够承接更多优质产业资源。 四、结束语 软件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扬州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服务 业,对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关联带动作用十分明 显,是扬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和抓手。扬州应当紧抓同城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承接 同城化所带来的各类产业和创新资源,进一步壮大扬州软 件信息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 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扬州经济跨江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Eli王万川.扬州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跨越发展 对策[J].职业时空,2013(12). [2]吴生锋.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作为第一优先发 展基本产业[N].扬州日报,2014—03—20(A5). [3] 郭蓓.江苏出台区域发展规划6年内宁镇扬三市全面 实现同城化[EB/OL].(2014—8—22)[2014—11— 24].http://news,jschina..ccm.cn/system/2014/08/ 22/021699208.shtm1. [4] 唐启国.关于宁镇扬同城化示范区提升为国家战略 的思考口].城市,2010(12). [5].王玉珍.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宁镇扬同城化发展 的几个问题[J].市场周刊,2013(9). [6]段永基.信息产业五大特点[EB/OL].(2004一ii一 17)[2014—11—24].http://www.people.corn.cn/ 9805/28/cu,rent/newf ̄les/M05o.htmL 责任编辑:德全 ・ 5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