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达标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下(HK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强反映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B.1 Pa的含义是作用在1 m2的面积上的压力是1 N C.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任何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
损坏
2.成熟的西瓜很容易破裂,不宜长途运输。为此,镇江农科院选育了耐压性很强的西瓜——“黑武士”,一个中学生双脚站在西瓜上面,西瓜也不会破裂。1
若中学生鞋底的与西瓜接触,此时西瓜承受的压强约为( )
4A.5×102 Pa B.5×103 Pa C.5×104 Pa D.5×105 Pa
3.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第3题)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管液
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
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
水的沸点升高
4.如图所示装置和物品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5.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
A.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ρ水银g(h1+h2) B.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真空部分如有空气,测量值将偏大 C.乙图中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D.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h1变小、h3增大
6.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深水里的海鱼被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
得多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
下来
D.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行走自如
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关于压力和压强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7题)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D.无法判断
8.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大,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9.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瓶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正放和倒放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 FA>FB
B.pA<pB FA=FB
D.pA<pB FA>FB
C.pA= pB FA<FB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m-V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
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B.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8∶1
C.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1.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比下方空气的
流速大,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方空
气的压强,从而使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为了缩短飞机起飞时的滑行距离,最好________(填“顺风”或“逆风”)起飞。
12.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A、B两活塞的直径之比DA∶DB=5∶1,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A、FB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那么
FA∶FB=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所示,物体A重30 N,物体B重15 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 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 cm,则B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_ N,A对B的压强是__________ Pa,B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 Pa。
14.一个不规则容器内装有水,部分距离如图所示,则A点水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Pa,pA________(填“<”“>”或“=”)pB。
2
(第14题)
15.如图所示,左端物体m重为1 N,右端是一重1 N、底面积为20 cm2、内部
盛有深为20 cm水的薄壁小桶,在距桶底15 cm处有一个被塞住的小孔,则小孔处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和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拔出塞子,当水面与小孔相平时,水不再流出,此时小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ρ水=1×103 kg/m3,g取10 N/ kg)
(第15题)
三、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16.如果你曾经试过不用核桃钳子捏碎手里一个核桃的话,你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手握两个核桃在一起(如图所示),猛烈挤压却能把它们挤碎。请解释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并另举一个可以运用相同的物理知识解释的实例。
(第16题)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17.(16分)小红发现当体重秤倾斜放置时测量值变小,于是她产生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红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17题)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控制__________相同,改变__________的大小,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__________两图实验能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严禁货车超载 D.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4)比较丙、丁两图,小红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请你分析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中国4 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已正式验收交付,4 500米深度已经满足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第18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________。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U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戊所示,可以看到________(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9.(6分)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 m2,木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 Pa。如果要使图钉的尖端进入木板,手指作用在图钉帽的压强至少要多大?
(第19题)
20.(8分)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所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液体的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杯高h=10 cm,杯底面积S=20 cm2,
g取10 N/kg。 求:
(1)装满液体时,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2)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第19题)
答案
一、1.C 2.C 3.C 4.D 5.D 6.D 7.B 8.C9.D 10.C 二、11.大于;逆风 12.25∶1;1∶1 13.45;6×104;9×104 14.5 880;>
三、16.解: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受力面积远远小于一个核桃与手之间的受力面积,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时,猛烈挤压就能把它们挤碎。刀、斧等用具的刃都要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四、17.(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压力;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3)乙、丙;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AD (4)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18.(1)相平 (2)液体密度 (3)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或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水塔建得高(合理即可) (5)左;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五、19.解:钉尖对木板施加的最小力F=pS尖=6×108 Pa×5×10-8 m2=30 N。因为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和钉尖对木板的压力相等,故手指施加的最小力为30 N。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p1=
F′30 N5
=-42=3×10 Pa。 S帽1×10 m
20.解:(1)由图可知装满液体时,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4.5 N-0.9 N=3.6
F3.6 N3
N,装满液体时,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42=1.8×10 Pa。
S20×10 mp1.8×103 Pa
(2)所装液体的密度ρ===1.8×103 kg/m3。
gh10 N/kg×0.1 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