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漳河北至古运河南(鹿泉市)段
渠道混凝土衬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1、为规范和指导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漳古段SG13标段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确保规程质量,特编制本细则。
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漳古段SG13标段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执行标准的顺序:
(1)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规程、规定、标准;
(2)水利行业规程、规范、标准;
(3)国家和其他行业编制的有关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的规程、规范、标准。
3、编制依据:本工程《细则》的编制,依据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文件、监理合同文件和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试验、质量评定等技术规程、规范等。主要包括: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规程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操作指南》2009-12-31实施;
《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NSBD8-2007;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 《水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水工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J107-87;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225-98)。 4、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漳古段SG13标段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二、施工准备工作监理
1、主要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砂石骨科、外加剂、聚苯乙烯保温板、符合土工膜、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板、排水暗管、土工布等)的采购、选择、材质检验(详见原材料检验监理实施细则)、接收储存应符合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相关规定和要求。
2、承包人应在混凝土施工前56天,向监理申报混凝土设计指标(级配、强度、抗冻、抗渗、极限拉伸值、抗折等)和施工特性指标(运输和入仓手段、坍落度、初凝时间等)。监理收到报告后7天内完成审查并批复。
3、每个分部工程开工前28天承包人应将该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并进行开工准备。某一个分部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承包人向监理申请该分部工程开工,监理在3天内完成审查,若满足开工条件即签发分部工程许可证,否则要求承包人进一步准备。
4、混凝土工程开工28天前,承包人必须根据合同技术条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施工规程规范及单元质量评定标准等编制单项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部,监
理7天内予以批复。施工措施计划报内容包括:
(1)开工部位;设计工程量;分层、分块图;排水暗管埋设详图;
(2)平面布置、浇筑工艺流程图等;
(3)进度安排、循环作业时间及分月浇筑强度;
(4)模板设计(包括组合模板、大模板、滑模和移动模模板等)及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作业指导书;
(5)混凝土浇筑仓面设计:缝面处理、混凝土运输方法及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入仓、平仓、振捣措施、抹面压光和养护措施、温控措施等;
(6)测量控制措施; (7)施工设备和人员配置; (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9)缺陷修补措施。
(10)对于有温控、防裂、抗冲耐磨、预缩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浇筑,承包人还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条款有关规定进行专门设计、试验和研究,并专门报监理审批。
4、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前承包人已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术、质量、安全培训。监理对承包人的“三检制”等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已进行了检查,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
5、 检查承包人使用的记录表格、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格符合本工程规定。
6、混凝土生产系统
(1)混凝土生产承包人在混凝土生产56天前将砂、石骨料的检验成果报监理部审查,监理进行抽检,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确认砂、石骨料来源渠道或加工工艺。
(2)混凝土生产承包人收到监理批复的混凝土指标要求报告后35天内将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成果和相应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生产厂家、产品性能及砂、石骨料、拌和用水等检验资料报监理部审批。
(3)混凝土正式生产前,拌和系统的计量系统已经过政府质量检验部门率定,整个拌和系统已经过验收,并进行了试生产。
三、施工过程监理
(一)削坡、清底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
1、边坡开口线及渠底线测量放线。每10m钉桩挂线标识控制。质量标准为渠口(底)边线的允许偏差:直线段+20mm、曲线段+50mm,削坡后的平整度应不大于10mm/2m(铺砂垫层时为不大于20mm/2m)。
2、渠道削坡不允许欠挖,超挖深度不大于规范相关要求。 1) 削坡机削坡。削坡机架每班均应检测调整,使其与设计坡比一致。最后一次削坡前,应测量待削坡面高程一般不少于5点(即坡肩处、1/4坡、1/2坡、3/4坡处、坡脚处)。
2) 挖掘机粗削人工精削。挖掘机粗削时,沿坡肩线和坡脚线每10m布设一控制断面,每断面不少于5点(即坡肩处、1/4坡、1/2坡、3/4坡处、坡脚处)。人工精削时,断面控制桩应校核,并配测量仪器、2m靠尺等工具跟踪检验高程、坡比、坡面平整等,按班组
填写削坡(清基)施工记录表。
3、渠底清基。不应有欠挖,超挖不大于20mm,平整度不大于10mm/2m,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清基碾压完成后按500m2一次且不少于3个点进行压实度检测,以渠道中心线和左、右边线,间距10~15m布设高程控制线,用测量仪器、2m靠尺等工具检验高程、渠底平整度等指标,填写削坡(清基)施工记录表。
4、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渠道削坡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
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NSBD7-2007)中“表3.1.7土方开挖一般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的相关内容进行。
2) 渠底清基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
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NSBD7-2007)中“表3.1.6土方开挖主控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的相关内容进行。
(二)排水暗管铺设质量控制与检验
1、用测量仪器严格控制开挖和清基,一般纵向每30m实测一次槽底高程,横向每道沟槽实测两点,保证沟槽与井的位置正确,沟槽走向顺直,底部平整,坡比符合设计要求。
2、沟槽开挖验收后,及时安排砂砾料垫层回填,尽量减少沟槽暴露时间。
3、安装前应再次检查透水管是否有断裂、变形、破损等情况。 4、透水管接头型式、连接方法、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头部位施工时,接头要对正,以保证管件安装中心线一致。无砂混凝土管的接头缝隙不应超过5mm。
5、全面检查有无漏包、搭接长度不够、绑扎不紧、透水管和土工布间结合不紧密、褶皱、松动等现象。
6、透水管铺设完成后不得堆放重物。回填应及时,严禁已安装完成的管道长期暴露。
7、雨季施工时,需增加降排水措施,严禁沟槽泡水,避免浮管发生。回填前检查沟槽内有无积水、杂物。
8、管道预留接头部位应包裹保护,以防回填料及其他杂物进入管道中,影响排水效果。
9、回填料的含水量、每层虚铺厚度、夯压遍数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密实度确定。
10、施工单位应按要求检测并记录沟槽开挖、管道接头型式、位置、坡度,回填指标等数据。
(三)砂砾料和砂垫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
1、砂砾料或砂料应通过选取代表性试样,进行筛分试验以检验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铺料厚度用钢尺或测量仪器控制。为防止漏压、欠压、过压,应设立适宜的标志。
3、压实后采用灌水(砂)法取样作相对密度检验。每600m2或每
压实班检测一项,每次测点不少于3个,且应有坡肩、坡脚部位的测点,检查处人工分层回填捣实。
4、砂砾料或砂料削坡按渠道削坡的有关要求执行。砂砾料垫层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或测量仪器控制,应不大于10mm/2m。发现凹坑及时人工补料。发现凸点,及时人工清除。
5、以上各条内容,每班或施工段均要如实填写砂砾(砂)料垫层填筑施工质量记录表。
6、砂砾料垫层填筑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按《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NSBD8-2007)中(2007年10月1日实施)中表“3.2.4砂砾石垫层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
(四)保温层及防渗膜铺设的控制:
(1)铺设前应对渠坡(底)进行检查,是否平整,有无雨水冲沟及凹凸面,许进行处理。铺设保温层不准有碎石等突硬物,如遇砂石面应采用含水量稍高点的粘土均洒拍平,以保护保温板的不遭损坏。
(2)砂垫层的铺设:首先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铺设厚度、铺筑方法、压实设施、遍数和含水量施工参数,确保设计指标的实现。其次是检查压实后的垫层厚度和平整度,表面平整度应不大于10mm/2m。压实后采用灌水(砂)法取样作相对密度检验。承包人每600m2或每压实班至少检测一次,每次测点不少于3个,且应有坡肩、坡脚部位的测点。
(3)保温层的铺设:铺设时要求工作人员应穿软底鞋,严禁穿硬底
鞋或带钉鞋作业,以免造成保温板的损坏。保温板不得有缺角、断裂、尺寸不够或有局部凹陷现象,有缺陷的保温板不得使用。工作人员严禁吸烟,注意防火。固定时固定材料选用产度适宜的木楔子、竹签且每块保温板的固定点不少于3个。目测法查看大面是否平整,严格检查保温板的接缝,两板处高差不得大于2mm,用敲打法检查保温板与建基面是否紧贴密实。
(4)防渗膜的铺设:在铺设防渗膜时首先应保证保温板面的完整、 洁净、平整,保温板不应踩踏或放置重物。在铺设防渗膜时应做到铺膜平然松弛平整,与保温板或渠坡贴实,不应出现褶皱现象,如铺设在渠坡上,对渠坡要进行检查,要求同铺设保温板。渠坡复合土工膜垂直于渠道中心线方向铺设,只可出现垂直于渠轴线的横向连接缝,不应出现平行于渠轴线的纵向连接缝。复合土工膜应错缝连接,只可出现“T”字缝,不应出现“十”字缝。预留搭接长度一般控制在50-80cm,坡肩处预留复合土工膜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大会、搭接宽度控制偏差标准为0--+2cm。渠底古河土工膜间横向连接缝与坡面复合土工膜接头缝均应相互错开100cm以上。
(5)防渗膜的焊接:外观目测焊缝应均匀、平直,无漏焊、虚焊、烫伤、皱褶、空洞。对所有的土工膜焊缝严格进行充气检查,充气0.15—0.20Mpa,保持2—5min,压力无明显下降即为合格,否则应及时检查、补焊。监理工程师对所有的土工膜焊缝充气检验和所有的土工膜粘接手撕法检查实施100%跟踪监测,对复合土工膜与建筑物粘接部位的施工实施旁站监理,并对施工质量记录签字确认。
(6)防渗膜铺设后边缘部位应压紧固定。及时进行混凝土板护砌施工。
(7)铺设完毕的保温板不许随意踩踏,在铺设防渗膜时,不许穿 带跟的鞋在上面踩踏。
(8)浇筑混凝土时如需要在铺设完毕的保温板防渗膜上作业时, 应铺设防护板。
(9)雨季施工要注意天气预报,并备有塑料布防雨。
(1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抹面、压光,作业人员应在防护板上作业。
(11)不许在已涂刷养护液的衬砌面上行走。
(12)高温浇筑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出口温度与入仓温度。 (13)低温浇筑时应注意保温保护。
(14)在铺设防渗膜的渠段,要注意保护先铺设完毕的渠坡段防渗 膜与渠底段防渗膜焊接处,防止弄脏,增加清洁处理的工作。
(五)混凝土的控制
(1)采用衬砌机进行衬砌混凝土的施工,首先应检查和调试衬砌设 备各项性能指标完好情况并通过生产性试验确定衬砌混凝土施工的工作参数,以及施工进度做好削坡和割缝的施工计划。
(2)衬砌混凝土开工前应对混凝土拌和物在出机口进行坍落度、含 气量的检查,合格后方能允许施工现场混凝土布料。运输车辆卸料自由下落高度应不大于1.5m。根据渠底衬砌混凝土分缝结构的特点,采用纵横缝分块跳仓或沿轴线条带型浇筑等方式。
(3)要求设专门人员指挥混凝土布料,布料厚度、振动碾压遍数和速度应按试验参数执行。具体操作方法应按NSBD8-2007《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执行。
(4)混凝土工程施工开始后,监理检查现场施工布置、施工组织是否符合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质量和安全文明保证措施是否落实,必要时要求承包人修改补充完善。
(5)混凝土工程开仓前监理需要作下列工作 1)审查承包人的混凝土仓面设计是否合理;
2)监理在混凝土仓面准备过程中对各施工工序进行跟踪巡视检查,发现影响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不规范操作和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作好过程记录。
3)对进入仓面的各种材料(包括模板等施工用材)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指示施工单位清出现场。
4) 对混凝土开仓浇筑工序依次进行验收并签认相应的混凝土单元工程工序质量评定表。
(6)混凝土初凝前应及时对衬砌混凝土面进行机械或人工压光处 理,保证混凝土衬砌面光滑、平整、无缺损,以满足渠道糙率的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按控制在8mm/2m以内。 (六)衬砌质量控制与检验
1、在衬砌过程中钢尺或自制厚度检测工具检查衬砌厚度,如有误差及时调整。每次布料检测3个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1点。
2、 混凝土初凝前用2m靠尺随时检测平整度。注意坡肩、坡脚模
板的保护,确保坡肩、坡脚的顺直。
3、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查以抗压强度为主,并以15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标准。混凝土试件以出机口随机取样为主,每组混凝土的3个试件应在同一储料斗或运输车箱内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浇筑地点试件取样数量宜为机口取样数量的10%。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入仓温度控制:高温季节施工时,日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入仓混凝土温度不超过28℃;低温季节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在0℃以下时,不宜施工,如现场确需继续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入仓混凝土温度不低于5℃;日平均气温低于0℃时,应停止施工。 出机口混凝土温度每4h检测1次。
混凝土拌合质量标准及检测项目和频率按《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NSBD8-2007)附录C有关要求执行。
表1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检查频率表
检查项目 砂子、小石含水率 粗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 拌合时间 坍落度 含气量 拌合物的温度、气温和原材料 检查频次 每4h检测1次 每8h检测1次 每4h检测1次 每4h检测1~2次 每4h检测1次 每4h检测1次
表2 混凝土最少拌合时间
拌和机容量 Q(m3) 0.8≤Q≤1 1≤Q≤3 Q>3 最大骨料粒径 (mm) 80 150 150 最少拌合时间(s) 自落式拌和机 90 120 150 强制式拌和机 60 75 90 注:1.入机拌合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2.加冰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应延长30s(强制式15s),出机混凝土拌合物中不应有冰块。
表3 混凝土拌合物允许运输最长时间
运输时段的平均气温℃ 5~18 19~28 29~33 允许混凝土运输最长时间h 1.75 1.5 1.25 表4 混凝土坍落度
混凝土类别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 配筋率不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 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 坍落度cm 1~4 3~6 5~9 允许偏差cm 坍落度≤4时,±1 坍落度4-10时,±2 坍落度>10时,±3 注:有温度控制要求或高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其坍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酌量增减。
表5 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
允许间歇时间min 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 中热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20~30 10~20 5~10 90 135 195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120 180 —
4、在生产性施工检验中,应对衬砌混凝土按《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NSBD-2006)进行现场芯样强度试验。
5、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应按班次详细记录本班组衬砌施工的情况。
6、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衬砌施工及抹面施工实施旁站监理,按合同及规范要求进行平行检测、跟踪检测,并对施工质量记录签字确认。
(七)、混凝土伸缩缝施工的控制
(1)混凝土伸缩缝施工的缝宽、间距及型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切缝,切缝施工宜在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Mpa~5Mpa时进 行。并要求切缝的进度安排应跟上混凝土衬砌时的进度,避免因间隔时间过长,衬砌混凝土面会产生龟裂或裂缝。
(3)切缝的深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切缝底部平坦、缝宽均 匀一致。切缝时谨记不可切透衬砌混凝土造成防渗膜破损而渗水。 (4)伸缩缝的清理,切割缝的缝面应用钢丝刷、手提式砂轮机修整, 用空气压缩机清除缝内的灰尘、碎渣等杂物。伸缩缝充填前应检查缝
壁是否干净、干燥,检查缝宽、缝深。然后用专业工具压入塑性板,并应保证上层填充密封胶的设计深度。
(5)充填缝密胶,在清理完成后的伸缩缝两侧粘贴胶带。胶带宽一 般为3-5cm,胶带距伸缩缝边缘为0.5cm。用毛刷在伸缩缝两侧均匀地刷涂一层底涂料,20-30min后用刮刀向涂胶面上涂3-5mm密封胶,并反复挤压,使密封胶与被粘界面更好地浸润。用注胶枪向伸缩缝中注胶并压实,保证涂胶深度。
(6)充填缝保护,密封胶在干燥、固化期间要注意保护,不允许雨 水、洒水等浸入缝内。
(八)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很重要,但也容易被忽视,被人为和雨水的损坏, 将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为此,在养护方式上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如采用草帘、草苫等浸湿后覆盖养护或喷施混凝土养护剂、铺设塑料天棚膜等简捷方便,保护效果好的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必须专人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并做好养护记录。
四、施工安全和文明生产管理
1、文明生产教育。开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交底, 并明确指出不安全因素的施工工序、部位及保护措施。
2、环境因素的安全。尤其是伸缩缝密实施工时,要制定安全 操作规程,保证胶液及器皿不能随意丢弃,要集中处理,做到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的安全。同时要求做好建筑物的安全保护。
吉林松辽工程吉林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中线漳古段JL09标监理部
总监理工程师: 2010年04月0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