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析思路
写作——内容充实
(一)分析思路 [有言在先]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就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基本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正因为如此,中高考一直将分析思路作为阅读题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一股说来,命题者常常从这些方面出题:通过考查关键词语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通过划分文段的层次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文章的思路;通过补充或删减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品析关键词、分析层次、概括段意、揣摩表现手法等手段,来找到隐藏其间的作者的思想脉络。 [阅读点拨]
“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及照应、穿插、悬念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中。因此,要理清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划分层次入手来理清思路。文体不同,划分层次的方法也有不同。记叙文可以根据事件的发生发展、情感的变化。地点的转换等来划分;议论文则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体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公式等划分;分析说明文时应该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要点。
2.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有的文章靠划分层次还不能理清思路。由于内容复杂,头绪众多,单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还不能抓住复杂内容有机组合的内在机理和症结,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捕捉串连复杂内容的“线索”。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来理清思路。在写作中,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既受文体制约,也要内容制约,同时也由写作思路决定。比如写记叙文,思路是先写结果,再写过程,那么就必然用到倒叙的叙述技巧。阅读作品时,先—一找出这些表达技巧,分析其表达作用,然后综合起来考察,也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
此外,还要关注标志性的词语及段落。 【第一关】
红薯VS对手
方冠睛
①早些年,黄梅县城有两家布庄,一家老板姓廖,一家老板姓李,两人都想独占黄梅市场。这一年,两家老板都去浙江进货,回来的路上,正巧遇上了。哪知在离黄梅百余里的路上,商队碰到了土匪。货物被抢,伙计们也全被杀了。幸亏廖老板和李老板跑得快,才捡回
性命。
②两个人在山上一口气跑了个通宵,也没有跑出山林。正准备歇下来吃点东西.廖老板这才发现自己的干粮袋不见了。他偷眼看李老板,李老板也只剩下两个烤红薯。
③廖老板知道,没有吃的,绝对走不出这片山林。要想活命,只有将李老板的烤红薯弄到手。讨?两个人一向是对头,人家肯定不会给。买?谁会卖自己的救命根。只有抢!
④廖老板将行李放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他在周围转了个圈儿,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李老板的背后。这时,李老板正将最后一个红薯递到嘴边,再不抢就来不及了。廖老板几步冲上去,一把夺过红薯,提起行李就跑„„
⑤回到家里,廖老板暗自庆幸:如果当时自己没抢李老板的红薯,只怕永远走不出山林;这就叫无毒不大夫啊!他打开行李,却意外地发现——包袱中竟躺着一个烤红薯!原来,就在他去找野果子时,李老板将一个烤红薯塞进了他的包袱。
⑥廖老板愣住了,继而是无尽的羞愧„
⑦第二天晚上,李老板奇迹般地回到县城。廖老板不敢去问李老板是怎么挺过来的。他连夜将店铺搬到了邻县,没脸再见人。他老婆对他的举动十分不解,一直追问其中的原因。
⑧廖老板叹着气说道;“你不知道,就凭那个红薯,我早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 1.速读:将自己的理解填在下面横线上。
这篇文章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来叙说故事、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2.浏览:选文的高潮部分是第 段。
3.品读:“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研读:(1)文章描写了廖老板的语言、行动、心理,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 (2)文章对李老板,采用了 描写,表现了他 的性格。 5.赏析:说说“却意外地发现——包袱中竟躺着一个烤红薯”这一细节的作用。 6.体味: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关]
对手是一座山
吴勇辉
①在你的成长之路上,你的对手是始终存在的。对手是个重要的参照物,对手的存在证明你本人存在的价值。多年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柯达和富士,微软和Sun,这些世界著名的公司,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争斗。争斗的客观效果之一,就是把全世界的眼球都吸引到他们那里去了。不管快餐业还有多少个麦肯基、基肯麦、肯麦基,都
只能持在角落里,在开台的中央,永远只有两个主角,那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只有他们才配互为对手。
②古人搏杀时,若英雄相遇,常常不忍加害,虽然各为其主,场面上打得热闹,其实内心是相互喜欢、相互敬仰的,这样的人我们视为真英雄。因为他们在对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是英雄,也就有了相互尊重的前提,相互理解的基础。珍惜对手就是珍惜自己,宽容对手就是自尊的表现。真正相配的对手,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自己相辅相成。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双方最辉煌的时候,一旦一方消亡,另一方也会走向衰退,或者去找寻新的对手。
③那种对竞争对手动辄咬牙切齿、不惜背后使绊的行为,只是一种街头混混的做法,那样做的人不可能有大出息。苦大仇深是被压迫阶级的形象,咬牙切齿也是失败者的姿态,如何对待你的敌人,不仅是心胸的表现,也会暴露你的处境。
④竞争,就是把我们和对手一起放在天平的两端,互相衡量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了对手,天平就会失衡,而我们自身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凭据。所以,不要把你的对手当作芒刺,当作和你争夺奶酪的敌人。而应该想想,对手若没有一定的分量,又怎能成为你的对手。针锋相对,只能走向狭隘;放开胸襟,拥抱对手,才是自信、自尊的风度!
7.整体感知:本文的中论点是:
8.局部研读:你认为应该如何划分第①段的层次?
9.分析比较:请你说说第②段和第③段的关系。
10.联想体验:请另举一例说明“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双方最辉煌的时候”。 11.揣摩品味;结合全文来看,标题“对手是一座山”的含义是什么?
12.拓展运用:结合本文所讲道理,请你说说“第一关”中廖老板说“就凭那个红薯,我早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关】
冰之国、火之国——冰岛
①冰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有些还是活火山。在冰岛大山地形地貌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黑红相间的凝固的火山岩浆,令人仿佛置身于月球上。目前,冰岛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火山爆发。
②频繁的地质活动使冰岛人民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位于冰岛南部的海克拉大山在中世纪时就被视为“地狱之门”——自从岛上有了居住者,共喷发1104次,共有104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岩浆覆盖(占全岛面积的1%)。最近一次喷发是在2000年。破坏力最强的一块是1783年一1785年的拉基火山爆发,空气被有毒气体污染,导致 22%的居民和 70%的牲口死亡;整个北半球的温度下降了I0C-2℃。1875年阿斯信火山的喷发使冰岛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火山灰淹埋,迫使许多冰岛人离开祖国前往北美。
③到了20世纪,火山依然不平静。1973再韦斯特曼纳群岛的火山爆发导致了新火山的出现,人们被迫疏散,40%的房屋被毁。人们顽强的抵抗让整个港湾避免了终结的毁灭——在压力下把海水注入到滚滚而来的岩浆中,岩浆从 l1000C降到10000C,终于停滞不前了。
④还有洪水灾难。冰岛的许多火山活跃在冰川下,从底下融化了冰川,导致冰凌脱落,放出几百万吨的水和冰,把路上的一切都冲刷掉。1996年斯卡夫塔菲德冰川发生过类似的灾变,脱落的冰川把桥都冲走了„„
⑤ ⑥火山喷发、洪水泛滥似乎要把人们抛进大海,用火山灰埋没他们,用滚烫的岩浆浇注他们,但冰岛人民用尽所有的力气坚守住了自己的土地,并想方设法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天堂。(选文有删节)
13.请你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14.请你发现:第③段中“到了20世纪”点明作者是按 顺序对火山活动进行介绍的;同时,作者还遵循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可以从 这句话知道。
15.请你解说:第②段是怎样说明“频繁的地质活动使冰岛人民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的?
16.请你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17.请你探究:选文主要介绍冰岛是“火之国”,第④段中为什么写到了“洪水? 18.请你推断:选文因为受到字数限制。进行了删改,请你根据第⑤段推断被删除的第⑥段的内容。
(二)内容充实 【层级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阶段性目标中对中学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里的“丰富”就是我们所说的“充实”,而“内容充实”就是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所
谓“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写记叙文,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和事件具体实在,不堆砌材料而着重生动形象的描写;写议论文,要求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典型充足,不在于堆砌事实论据而重在深刻透彻地说理;写说明文,要求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写作点拨】
“内容充实”是中考作文的标准之一,怎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下面为大家提供几种方法:
1.广泛积累生活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广泛阅览等都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可能地多占有材料,提笔时才能挥洒自如。要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感受平凡生命的非凡价值。
2.认真选择合适材料。
(1)紧扣主旨。选材时,要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出发严格区分主次,确定取舍。一方面要善于抓取主要材料,辅以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要大胆取舍,只要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都要坚决舍弃。而对于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就要用墨如泼,以繁胜简,从而达到内容充实的目的。
(2)力求新颖。材料贵新,但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或新鲜事,也可以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俗事。只要有闪光点、动人处,可挖掘、可发挥,均可入文。
(3)注意材料的组合搭配。材料要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能最恰当地表达文章的观点。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颖、典型,这时我们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一下。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前提是确实可能发生这件事,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与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另外,还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当剪裁。根据中心思想表达需要,当添则添,需描则描,内容自然就会充实起来。
3.精心选材多维描写。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白描、烘托、想象、细节及人物描写等。如写人叙事的文章,就可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融合起来,深刻而全方位地挖掘一个人、一件事的内涵。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这段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心的修饰,却是白描的经典之笔。细节描写更为重要,试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大钱的“阔绰”,哪个不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这都得益于描写的作用。 【升格前】
生活因缺憾而美好
徐蔚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题记
牡丹雍容富贵,却有色无味;茉莉香气四溢,却貌不惊人;玫瑰色香俱佳,却荆棘遍身。朋友,细心的你应该会发现:有时,生活因缺憾而美好。
曾经读过席慕蓉的一个故事:一个圆因为缺失了一部分而不停地寻找,与蝶为伍,与风为伴,与山为友,一路欢声笑语,欣赏了一路美景,可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部分,便不停地转动起来,再也不能停下来欣赏美景了。这个故事的寓意不言而喻,它告诉了
我们:拥有缺憾并不一定是人生的苦恼之事,反而可能是人生的财富。 缺憾并不是真正的缺憾,而正因有了缺憾人们才会去寻找完美,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完美、品味完美,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霍金全身高度瘫痪,只有几根手指可以动,他的人生可以说有很大的缺憾,但他的生活却充实丰富,他的成就更是与自身的缺憾密不可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因全身瘫痪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广泛爱好放在一边,一心钻研科学。”是的,身体的缺憾铸就了霍金的成功,霍金的生活正因这缺憾而美好。
科学界如此,文化艺术界亦然。维纳斯因缺少了双臂而闻名遐迩,举世皆知;一部脍炙人口的《红楼梦》因缺少了圆满的结局而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与争论,至今仍为所有喜爱它的文学界人士所探究、所钻研;纵观演艺圈,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于事业巅峰激流勇退的人„„
人们往往追求完美,但完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完美吗?不!不是。正如寓言中的那个圆,一旦追求到完美便会失去欣赏美景的机会,这岂不是一种缺憾?再说世间又何尝有真正的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亘古不变的真理不正说的是这个道理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的,梅没有雪那样白,这应该算是一种缺憾,但它却拥有雪所不具备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朋友,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吧,不要为自己的缺憾而耿耿于怀,细心品味,把握好这种缺憾,你会发现这种缺憾其实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完美,而你的生活也会因这种缺憾而更加美好! 后记:
你不可以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你不可以„„ 【升格后】
生活因缺憾而美好
徐蔚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题记
牡丹雍容富贵,却有色无味;茉莉香气四溢,却貌不惊人;玫瑰色香俱佳,却荆棘遍身。朋友,细心的你应该发现:有时,生活因缺憾而美好。
曾经读过一篇寓言:一个圆因为缺了一部分而不停地寻找,与蝶为伍,与风为伴,与山为友,一路欢声笑语,欣赏了一路美景,可终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便不停转动起来,再也不能停下欣赏美景了。这个故事的寓意不言而喻,它告诉我们:拥有缺憾并不一定是人生的苦恼之事,反而可能是人生的财富。 缺憾并不是真正的缺憾,而正因有了缺憾人们才会去寻找完美,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完美,品味完美,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学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霍金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除了天资聪颖,我觉得与他身体的残缺更是密不可分。维纳斯也因缺少了双臂而闻名遐迩,举世皆知。
人们往往追求完美,但完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吗?不!不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亘古不变的真理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的,梅没有雪那样白,这应该算是一种缺憾,但它却拥有雪所不具备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朋友,换种心态吧,不要为自己的缺憾而耿耿于怀,细心品味,把握好这种缺憾,你会发现这种缺憾其实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完美,而你的生活也会因这种缺憾而更加美好!
后记:
你不可以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你不可以„„ 【升格点评】
选材对一篇文章的表意至关重要,恰当的材料选择不仅有利于考生情感的表达,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原文选择了霍金、维纳斯的事例,材料较典型,但论述上却太过简单,未能突出中心论点,因而给人的感觉是内容不够充实。文中席慕蓉的圆的故事运用较好,但如果后文呼应一下,使文章更加充实饱满会更好。
而升格文章保留了霍金、维纳斯的事例,同时又补充了一些新的论据,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反映出选材的灵活与丰富。立意独特,一气呵成,写出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独到见解。选材紧扣主旨,充分调动了知识积累,诗词及故事引用恰到好处,显示了作者在选材上的独具匠心。总之,升格后的文章角度新、结构巧,见解独特,是一篇内容充实的佳作。 【素材链接】
1.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赞扬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宽容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磨难之中,他就学会了坚韧。
2.王昭君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面书写着“民族团结”的大旗;昭君墓也不是一座坟茔,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圆明园也不是一座皇家园林,而是一个在血与火中破灭的繁华的梦;圆明园遗址也不是一座废墟,而是一根写满民族血泪的历史耻辱柱。
3.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美丽的花坛。
4.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堕落,且在堕落之时,会让自己毁灭。
5.记忆没有重量,它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记忆没有体积,它却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儿狭隘得芥蒂难容;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 6.生命长河,若波澜不惊,则显得平庸;人生之旅,若无坎坷和曲折,亦显得平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