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届金溪一中第5次月考化学试卷1(1)

2012届金溪一中第5次月考化学试卷1(1)

来源:尚车旅游网


金溪一中2012届初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卷

温馨提示: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N)=14 Ar(O)=16 Ar(Mg)=24 Ar(Al)=27 Ar(S)=32 Ar(Fe)=56 Ar(Zn)=65

一、单项选择题(2分×10)

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⒉.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3.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可读作( )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S + O2

SO2↑ B. 4Al +3O2

2Al2O3

C. P + O2 PO2 D. Mg + O2 MgO2

6. 9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A. 1 g B. 2 g C. 3 g D. 4 g

7.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 8.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Al + H2SO4 ==== AlSO4 + H2↑ B.2Al+ 3H2SO4 ==== Al2(SO4)3 + 3H2↑ C. Al + 2H2SO4 ==== Al(SO4)2 + 2H2↑ D. 2Al + H2SO4 ==== Al2SO4 + H2↑

9.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g B. 32 g C. 16 D. 32

10.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

二、选择填充题(2分×5)

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1

A.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9∶111∶80 D.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气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______________

13.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10克,经电火花点燃后,生成9克的水;则原混合物

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1 B.1:4 C.2:7 D.______________

14.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______________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是 ( )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金刚石镶嵌在玻璃刀上 金刚石有润滑性 B. 石墨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 C.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 活性炭用于净水 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1分×34)

16.(10分)(1)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①2个氮分子 _______ ②3个硫离子____③硝酸铝_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⑤铵根离子__________⑥氖气_________

(2)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O22__________ ②2O__________ ③O__________ ④O2-__________

17.(2分)说明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原因: ①HgO

Hg+O2↑ 原因: ;

②C+O2=CO2 原因: 18.(8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 2 + H 2 NH 3 (2) CO + NO N 2 + CO 2

(3) CO + Fe 3O4 Fe + CO 2 (4) FeS2 + O 2 Fe 2O3 + SO 2

19.(8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有白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3)电解水

(4)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0.(2分)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克的A和64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44克的C,若要生成72克的D,需______克的A参加反应;若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1.(4分)有一未知物质,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取2.16克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

测知只生成2.16克水和5.28克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 克,含碳元素 克。

(2)该物质中______(填 “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氧元素其质量为______克。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5分) 22 .(11分)实验室上摆放如下器材,请回答有关问题:

2

(1)说出仪器⑦的名称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大理石与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需一次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填编号﹚ (4) 实验过程中判断二氧化碳已收满的方法与现象是 ; (5)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现象是 ; (6)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有 ,发生的反应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 23. (6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下面的方木块的作用是什么? . (2)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3)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

(4)继续加热,观察到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子夹紧橡皮管,等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做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Ⅰ 实验II 实验III

【实验步骤】实验Ⅰ: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再称量。

实验II:将装有稀硫酸的烧杯和锌粒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硫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

实验III:将装有硫酸铜的烧杯和铁钉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

【实验记录】 编号 实验Ⅰ 实验II 实验III 变化前(克) 4.8 112.6 118.4 变化后(克) 8.0 112.4 118.4 【实验分析】(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不变”): Ⅰ_______,II _______,III _______。

(2)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实验结论】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1)从不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不当之处,改进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II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1分)

25、(5分).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肠胃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S:N =__________ 。

(2)蛋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过程)

3

(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到0.1%)

⑷合格奶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克合格奶粉中,氮元素质量为多少克?

⑸现测定某奶粉每100克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0.5克,则②这种奶粉属于_____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26、(6分)含锌65%的不纯的锌粒20克,投入到足量的硫酸(H2SO4)溶液中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问:(1)纯净的锌的质量是________。 (2)生成硫酸锌质量是多少?

(3)生成多少升氢气?﹙氢气的密度是0.0899克/升﹚

4

„ ___„„__„__„__„__„__„__„__„号„考„ „ „ „ 线 „„ „ „ „ _„__„__„__„__„__„__订__„__„名„姓„ „ „ „ „ „ „ „ „ 装 „ _„__„__„__„__„__„__„__„__„级„班„„„

2012届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2×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A C B D C 二、选择填充题(2×5) 11、( A ) 待测值为26 12、( B ) 3gMg在2gO2中燃烧生成5gMgO

13、( B ) 1:9

14、( C ) 反应生成的丙属单质

15、( B ) 活性炭有附性 三、填空与说明题(1×34) 16

(1)

2N2

②3S

2 ③

Al(NO3)3

⑤⑥

(2)

③ ④ 17、(1) ___________________ (2) 18、(1)_______ _______ (2) 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 _______ (4) _______ _______ 19、(1) (2) (3) (4)

20、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1×25)

22、(1) (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5) (6) 23、(1)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

(5)○

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24、(1)I________ II __________ III (2)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实验反思】(1)改进思路 (2)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11分) 25、(1)_________

解:

26、(1) ___________ g

解:

5

订„„„„„„„„„„„„„„„„„„„„„„„„„„

„ ___„„__„__„__„__„__„__„__„号„考„ „ „ „ 线 „„ „ „ „ _„__„__„__„__„__„__订__„__„名„姓„ „ „ „ „ „ „ „ „ 装 „ _„__„__„__„__„__„__„__„__„级„班„„„

2012届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2×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选择填充题(2×5)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1×34)

16、(1) ①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________ ⑤ ________⑥ (2) ① ② ③ ④ 17、(1) ___________________ (2) 18、(1)_______ _______ (2) 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 _______ (4) _______ _______ 19、(1) (2) (3) (4) 20、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1×25)

22、(1) (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5) (6) 23、(1)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

(5)○

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24、(1)I________ II __________ III (2)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实验反思】(1)改进思路 (2)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1分) 25、(1)_________

解:

26、(1) ___________ g 解:

6

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