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 (一)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2008-10 命题人:吴志清2008/1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2、下列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澄清石灰水 C、空气 水银 A、通风问题
B、石灰水 食盐水
D、稀有气体 石油 C、渗水问题
D、消防问题
3、某市建设供汽车通行用的湖底隧道,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其中与隧道空气质量有关的是 ( )
B、照明问题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 碳酸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B、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是因为人口稠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浓 C、城市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7、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物质燃烧时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伴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需要加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8、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致冷剂 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9、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 B.氮气常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C.稀有气体用做保护气 D.氧气用于钢铁冶炼
10、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 ( )
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B、氢气+氧气 水 D、氧化汞 汞+氧气
6、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1、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1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1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氢气难溶于水
C、碱式碳酸铜显绿色 D、镁带在空气中能被点燃
1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16、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7、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 A、泼上汽油焚烧
C、深埋于土中
B、倾倒入漓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氧气用于炼钢 B. 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镁用于制照明弹
20,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方针,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节能性社会。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用洗米水浇花 D.节约用纸,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
溧阳市第二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
化学阶段性测试 (一) 答题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2008-10
二、填空题。(共分)
21, (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⑴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 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何时开始? 。 ⑶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 。
23、(4分)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氖气四种气体中,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有灭
火作用的是______,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的是___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
24, (2分) 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他采用俯视读数,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mL。
25. (4分)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③酒精易挥发,④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⑤是一种绿色能源.⑥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用序号作答);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用文字作答);化学性质是 (用文字作答);
26.(6分)有一种无色液体,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液体,并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我的猜想 实验方案 结论
27、(3分)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而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而,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28.(6分)请设计简单实验区分下列物质。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1)二种黑色粉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2)二种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
29(6分).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G是黄色粉末状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H________ (2)上述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 ________ (写编号)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30,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 设】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 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 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
【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时间 1 5%H2O2 1g水泥块 165秒 2 5%H2O2 1gMnO2 46秒 A B 【 结 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 反 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 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 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是否改变。
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 生成O2 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 设】 。 【实验方案】 。
3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六,选做题.(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若两题都做按32题记分, 每空1分,共6分) 32, 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利用上述A、B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E装置可以代替B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E装置? 。
33, 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
①
②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产生氧气的途径;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D.分解过氧化氢 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