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2012-03-16 11:08
简介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虚体质就是红日不那么温暖。阳虚体质的人火力不够,阳气不足,怕冷,要吃热,穿暖。 阳虚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1. 熬夜,总是超过23点也不睡觉; 2. 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 3. 离空调近一点,才够凉快; 4. 冬季,还习惯光脚穿鞋或鞋拖; 5. 曾经纵情过度;
6. 穿衣戴帽,要风度不要温度; 7. 过度控制饮食,营养不良;
8. 先天禀赋不足,父母为阳虚质。或父母婚育年龄太大,孕期吃了太多寒凉食物等。 9. 吃了太多的生冷寒凉或者工作环境湿冷;
10.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 11. 久病损伤阳气;
12. 长期大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
13. 汗出当风,大汗淋漓之后,总是要吹风,甚至洗冷水澡。
阳虚体质很有可能被这些问题困扰
1. 郁闷、不开心,面色发黄,没有光泽;
2. 怕冷,尤其背、腹部。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3. 没到老年,总起夜,小便多,清清白白;
4. 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吃凉的更容易腹泻。阳虚没有火力,水谷转化
不彻底,就会经常拉肚子;
5. 脚跟、腰腿疼痛、下肢易肿胀。低血压,头晕,心悸气短。
6. “肾其华在发”所以会有头发稀疏、脱发;
7. 睡眠轻、容易惊醒。常常咬到自己的舌头。耳鸣、黑眼圈、口唇发暗。肾阳虚通常
拖累脾胃阳气而导致脾肾阳虚,眼圈口唇则会反映脾脏的问题;
8. 上热下寒。常牙痛、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同时也有尿频、夜尿、便
烂、腰腿冷痛。这种表现,下寒是真,上热是假,勿盲目吃清热解毒败火药物; 9. 情绪消沉,容易有抑郁倾向。
阳虚体质其它常见易患疾病
1. 肥胖:如果你是一个又白又软的胖子,那么减肥首先要考虑加强阳气的补养,绝对
不要忍饥挨饿;
2. 骨质疏松:阳虚质到了更年期、老年期很容易患骨质疏松;
3. 关节炎、类风湿:阳虚的人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从而导致血脉痹阻不通; 4. 水肿:体内水液不能蒸腾,会出现小腿或脚踝水肿; 5. 夫妻生活不和谐;
6. 冠心病,心率失常:有一种冠心病是因阳气不足,心(胸)阳不振,痰浊凝聚,气
血瘀滞,痰浊、阴寒、瘀血痹阻心脉导致;
7. 脾胃虚寒症:吃凉腹痛,平日容易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或有堵塞感,或呃逆、
反酸等;
8. 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别怕冷,特别没精神,血压低;
9. 过敏性鼻炎,哮喘:体内寒气过重,天气变冷,或遇冷空气就喷嚏不断,发展出鼻
塞,鼻息肉,甚至严重。
日常运动调理建议
适合方法多运动。动能生阳,选择温和的运动,最好在户外阳光里。我们推荐有氧锻炼,其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瑜伽、健身舞、韵律操等。
起居饮食调理建议
1. 多吃温平补益食物:羊肉,韭菜,虾,桂圆,花生,胡萝卜,山药,牛肉,普洱,
红茶,桃子,黑豆,茴香,茼蒿,鲈鱼,羊腰子,鱿鱼,芡实,羊奶,奶酪,草鱼等;
2. 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一定不要再碰。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男子
不可百日无姜”;
3. 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起居精神养生
1. 注意保暖。腹背,小腹,腰部,脚和腿是保暖的重点。每晚烫脚,搓后腰; 2. 空调要远离,尤其在出汗的时候,更不能用空调、电扇直对身体吹凉风; 3. 拒绝熬夜。23点前睡觉是底线。子夜是养阳的最佳时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