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
一、农户家庭经营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个体农户”时期的家庭经营、“集体经济时期”的农户家庭经营、“双层经营”时期的农户家庭经营。(P278)
二、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分散性与统一性、自给性与商品性、专业经营与兼业经营、灵活性与计划性、小规模与大群体。(P279) 第二节 农户家庭经营的类型
一、1、按其在双层经营中的关系划分:承包经营型、自有经营型、承包经营与自有经营相结合型。2、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专业程度划分:专业农户经营、一兼农户经营、二兼农户经营。3、按家庭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划分:单个经营型、联合经营型。4、按家庭经营的商品化程度划分:自给性经营、商品性经营、自给性与商品性结合经营。(P281)
二、农户家庭经营的近期发展趋势: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农户土地的合理流转、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P285)
第三节 农户家庭经营的企业化
一、农户家庭的企业化经营与传统的家庭经营区别:经营目标不同、生产导向不同、管理理念不同。(P286)
二、农户家庭经营的企业化条件:一是政府的推动是前提,二是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创新是关键。
三、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创新:1、我国现行农户家庭经营的交易关系分为:家庭经营与政府之间借助权威规制的配额交易、家庭经营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借助权威规制的管理交易、家庭经营与市场主体之间法律上平等的市场交易。2、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创新目标:“明晰、经营自主、决策科学、负担合理。”3、政府提供制度性服务:途径有:大力发展农业企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改造传统农户。具体有:推行新农业税制、推行新农业税货币化、加强农副产品的市场管理。(P287)
四、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内容:1、经营决策的市场导向(引进: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2、资金筹措的科学预测(考虑资金需求、来源)。3、经营要素的优化组合(包括:实体经营要素、运行性经营要素、运筹性经营要素。类型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4、产品成本核算的效益原则(原则: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凭证、选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成本项目有:人工费用、用工的计价、物质旨用、共同费用)。5、产品销售的现代营销观念(销售任务:开展市场调查和预测、编制产品销售计划、选择产品销售方式、组织销售业务工作)(P288)
第十九章 农场经营管理
第一节 国有农场经营管理的特点
一、国有农场的经营特点:1、国有农场的“三农”性特点(农村、农业、农工)。2、国有农场的双重性特点(双重性:企业性:即农场作为一个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
经济实体。社区性: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具有社区性)。3、国有农场的综合性特点(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一体化)(P293)
二、国有农场的经营形式:1、国营农场的承包经营(国营农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干结余留用的经营形式)。2、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分:家庭农场的分散经营、国营农场的统一经营)。3、以场办企业形式的经营。4、对外联合经营。(P294) 第二节 国有农场经营收分配
一、国有农场经营收入确认:确认收入的实现时间(销售实现前确认、销售实现中确认、销售实现后确认)、确认收入的实现数量或金额。 二、国有农场经营利润分配:1、职工家庭农场的包干分配(按合同上缴税金、利润或土地占用费、管理费和福利费以外,剩下都由家庭农场自行支配)。2、国营农场的利润分配方法(有:a、分类选择财务包干办法。b、合理核定盈亏包干指标。c、正确计算农场留用利润和包结余。d、规范农场留用利润和包干结余的用途。e、灵活实行企业的工资分配)(P296) 第三节 国有农场经营体制改革
一、国有农场改革的历程:1、改革开放前(特征: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体制)。2、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探索改革农业经营体制的途径、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P298)
二、国有农场改革的内容:1、经营方式的变革(包括:统一经营层
次、分散经营层次、统分关系)。2、分配制度的改革。3、投资体制改革。4、产权制度的改革(包括:实现了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部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向家庭农场转移)。(P300) 三、国有农场改革的深化:1、理清国有农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农场应由经营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对国有资产和国有土地进行委托管理的国有控股公司。具体做法:就是农场土地实行租赁经营,场办企业全面改制,农场主要从事资产经营管理和社区管理,一般不直接承担生产经营风险。)。2、明确国有农场的职能定位(包括: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社区管理、生产经营管理)。3、加大国有农场的改革力度(包括: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国有农场的企业制度创新、促进农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P3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