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赏石文化发展三大趋势

赏石文化发展三大趋势

来源:尚车旅游网


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1月/30日/第007版 赏石探索

赏石文化发展三大趋势

刘长跃

当今,赏石文化已深深渗透到了现代人文化生活,也融入了当代主流文化之中。它的发展基本趋势与特点表现如下: 日趋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赏石、藏石、爱石已蔚然成风。赏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和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广泛地融合,越来越大众化。

现在人们以能收藏奇石,身上能佩戴雅石,手中能把玩美石为时尚;以在家庭居室、厅堂里,摆放几块观赏石为雅事。在公园、校园、庭院、小区、广场、绿化条带等公共环境中,少一些人工雕塑,多一些自然美石,已被百姓所接受。

在天津有个宝成集团公司,把赏石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他们投数亿元巨资,占地200亩建造一个奇石园和奇石博物苑,除了给职工创造美好的环境外,最主要是用这种文化形态去教育鼓励职工,用石头精神去做事,用石头境界去做人。同时也在感染社会及客户。

在一些观赏石资源产地,赏石文化发展更具规模化、群众化,往往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安徽省灵璧县的中国灵璧石文化节大会、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首届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还有柳州、银川、洛阳、宜昌等地也都多次举办类似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丰富的观赏石资源和悠久丰厚的赏石文化积淀,已经使赏石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估计国内可达数百万人以上,而且有继续猛增的趋势。 日趋科学化

赏石文化事业现在正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越是发展,越需要科学的理论、政策来指导和管理,来回答和解决问题;越需要科学地普及赏石知识,造就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及赏石队伍。

历史上的一些赏石理论,瘦、皱、漏、透、丑等,显然满足不了现实的赏石实践需求。现在已发展到质、形、色、纹、意等,还要继续发展。最近,中国观赏石协会明确要加强观赏石理论的研究,对观赏石的鉴赏标准进行立项研究。还要对资源的如何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还要逐步对有关专题、专业进行研究。安徽灵璧要对中国灵璧石的文化与自然进行专题研究等。这些研究活动都要吸收科学家、艺术家、赏石理论家、收藏家们参加,必将对赏石文化向科学性、系统性发展起着巨大推动的作用。

为了适应赏石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现在有的大学设立观赏石专业,让教授作为科学知识来讲授传播。有的高校还举办专业培训班,知识讲座等,这些都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作了贡献。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有观赏石博物馆数万个,我国也从国家到地方,从基层到个人,大大小小估计有观赏石博物馆上千之多。另外,国内还有数百家观赏石专刊、专著、报纸出版发行。这些都为赏石科学与文化的普及推广作了不可忽视的工作。 极大的包容性

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到今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主要表现为:

不但吸纳了中华民族悠久赏石文化的优秀的精髓,同时还吸收了世界上西方赏石文化中的先进内容,融古今中外于一体。中国传统的赏石文化,往往受人文主导,侧重于赏心、悦目、明理,着重于外表“形”与“象”的取舍,把自然美升华为人文美,更注重的是“善”与“美”,对“真”求的不够。而西方更善于用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观点对待观赏石,求其“真”与“美”,而对“善”体现的往往不够。对观赏石的真、善、美全面地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这就是当代的

第1页 共2页

赏石文化的精华所在。

赏石文化的包容性还表现在博大精深。所谓博大,有着极为丰富的学科知识,它涉及美学、文学、艺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管理学、宗教、考古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体学、古生物学等等。所谓精深,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是寓教于美、寓智于美、寓德于美,使人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还获得知识,获得教益,激发爱心、善心、进取向上之心。

第2页 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