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精练课后精练:2-2-2 抓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

来源:尚车旅游网
03课后课时精练

一、语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吝啬(lìn) 捉弄(nònɡ) ..迷惘(mǎnɡ) 浑然不觉(hún) ..B. 淹没(mò) 裹挟(xié) ..短暂(zàn) 生杀予夺(yǔ) ..C. 挥霍(hè) 痴想(chī) ..藐视(miè) 荒诞无稽(jī) ..D. 日晷(ɡuǐ) 流露(lòu) ..模糊(mó) 胁肩谄笑(chǎn) ..

解析: A项,“惘”应读wǎnɡ;C项,“霍”应读huò,“藐”应读miǎo;D项,“露”应读lù。

答案: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渺小 神秘 迁徙 钩心斗角 B.幼稚 神采 逃遁 无空不入 C.操纵 衔接 陷井 沧海一粟 D.撕打 理睬 磨蹭 循环往复

解析:B项,空-孔;C项,井-阱;D项,撕-厮。 答案:A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 《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

第1页/共10页

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 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解析:A项句式杂糅,“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句,可改为“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或“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B项主谓搭配不当,“审美体验”的陈述主体应为人,而句中承前主语为“《野鸭子》”;D项语序不当,将“巨大的”调至“覆斗形上盖”前。

答案:C

4. 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组是(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________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________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________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①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②人人不断丧失时间,人人又不断拥有时间。③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④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⑤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⑥老年的过去必然是青年。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⑥

解析:选择时必须瞻前顾后,有必要可一一替代来判定。①句的“不断丧失时间”照应后面的“无情”,②句相反;④句既可承前衔接,又能与后面“不过”的转折形成对比;⑤句与前面“青年”对应,结尾“老

第2页/共10页

年”可以启下对应。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至“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再现!”回答5~8题。

5. “鼬鼠”“皮筋”这两个比喻是本部分最重要的比喻,它们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喻体鼬鼠、皮筋的特点,揣摩它们写出了时间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比喻修辞的艺术效果组织答案。

答案:“鼬鼠”“皮筋”这两个比喻形象、深刻。由鼬鼠肢“短”、身子“细长柔韧”、皮毛“光滑”“滴水不沾”的特点可知,它不可捉摸,难以把握,稍纵即逝,以此来比喻时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间的特点,由“皮筋”这一比喻,可知时间具有灵活性与伸缩性。

6. 节选的这部分中时间是如何对待人类的?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在文中寻找揭示时间对人的态度的提示性词句,再根据这些词句加以概括。从“残酷力量”“时光匕首”等词语,可知时间是残酷的;从“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一句,可知时间对人类是不公正的;从“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等词句,可知时间对人类是无情的。

答案:(1)它是短暂的,凶猛、残酷的,像匕首,谁也没有能力躲过;像快捷的剑客,暗杀从来没有落空过。(2)它是不公正的,不同的人对时间会有不同的感觉。(3)它是无情的,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

第3页/共10页

7. 节选的这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文章对时间特性的描写,并注意文中抒情的句子。

答案:文章写了时间的残酷无情、不可捉摸、具有伸缩性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敬畏心、好奇心以及对世人无力把握时间的无可奈何。

8. 有关时间的哲理多是抽象的,为什么选文没有枯燥晦涩之感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选文的语言特点方面加以分析。从句式上看,大量使用对称句、排比句、设问句,变化多样;从修辞上看,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语言形象生动。

答案:大量使用对称句、排比句、设问句,句式变化多样;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写时间,特别是“鼬鼠”的比喻,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生动有趣。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时间 沈从文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

第4页/共10页

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

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致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了愚蠢家伙。)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做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做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做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做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做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

第5页/共10页

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即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

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第6页/共10页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1935年10月

9. 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时间证实一切,时间改变一切。(2)因为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等到死掉了,没有了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10. 不同的人对生命下的结论不同,主要有哪两种看法?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法:(1)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2)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

区别:(1)前者肯定生活,后者更加肯定生活。(2)前者认为人生非常单纯,后者看重生活的得失取舍。(3)前者的人生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后者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11. 怎么理解“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的人,往往“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例如孔子,一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

第7页/共10页

志,辛苦奔波几十载,不为人世所容,最终孤寂离世,死后其价值得到世人充分认识。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但儒学研究的复兴在今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早已成为永远的孔子。

12. 联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对“时间”这个永恒的话题的认识与评价。(12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它不单独存在,它无形、无声、无色、无臭。但它成就了万事万物,没有时间,也就没有了过程,没有了万事万物的存在,生命当然也不复存在。生命如果没有意义与价值,则无异于行尸走肉。所以,尊重生命,尊重人生的真正价值,就一定要珍惜时间,使自己的人生无比充实。

四、语言运用

13.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一句话写出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页/共10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就是金钱,但时间远比金钱溜得快。

14. 同学们,你注意过私家车车尾的标语、标贴了吗?从早期“熊出没,注意”的安全告诫,到如今“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过去”,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车尾文化”的悄然兴起?请发表看法,阐述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答题时观点要明确,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阐述观点时可从个性化、警示性、幽默性等角度入手。

答案:观点一:喜欢。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快乐,拥堵的交通、狭小的车厢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的隔阂;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

观点二:不喜欢(言之成理即可)。

15. 根据下面的例句,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时间是一根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采用“时间

第9页/共10页

是……,它能……”的格式。

答案:示例:时间是一面战鼓 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时间是一把尺子 它能衡量我们奋力前行的里程

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