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教育的最终追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而思维是学生具备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高一水平层次,因此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就要重点强调学科思维在核心素养中所体现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态度是学生对于特定的活动和任务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趋向,包含着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品德等的一系列要求,这也是教师进行学科教育的最高追求。
基于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创新、计算思维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最终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大胆创新,不断的尝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策略多样化,最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完全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把握教学的整体内容,深入分析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在学习内容时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总结,以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以《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中“赋值语句”的知识点为例举例说明,我先明确赋值语句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应该完全
理解赋值语句的用法,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利用学到的知识写程序,接着学生在对赋值语句这一基础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要分析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学生要对赋值语句的学习先自我探究,学生对换礼物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是同学之间相互交换,但是若是通过计算却无法实现交换。此时我会适时地引导学生找到交换过程中正确的算法,不断带领学生对于问题重新定义,在对赋值语句中所存在的每个变量都占有一个内存,当这些都被赋予新的定义后,原有的值就会被抹去,这样就可以直接构建正确的算法结构,完成数据的交换。在这个计算的过程中,尽管学生没有受到专门的计算训练,但是通过将这些数值交换,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界定和重新建立问题结构以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在灵活运用以及深入理解的阶段,我将学生分组,再让他们联系其他数值的交换,不断灵活运用赋值语句的用法,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