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校园升旗
教学目的要求:
一、对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庄严认真的面对升旗仪式;
二、在国旗认识中学会《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并进行自由创意编排动作,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升国旗奏国歌时你应该怎么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常规检查。 教学难点:
1、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创编动作。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红领巾、国旗一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 1、排好队上楼; 2、坐姿、书放好; 3、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 = C 3/4
6 — 3 | 6 — 3 | 2 2 3 3 2 3 | 6 — — |
1
师: 春天的 小 雨 di da dida 下, 春天的 小 雨 di da dida 响,
6 6 6 5 3 0 | 5 5 5 3 2 0 | 3 0 3 2 1 | 6 — —‖ 生:dida dida 下,dida dida 下, di da dida 下。 dida dida 响,dida dida 响, di da dida 响。 三、视唱: 1、识谱:音阶歌
2、上楼梯:1 2 3 4 5 6 7 1 1 7 6 5 4 3 2 1 111| 222| 333| 444| 555| 666| 777| 111| 四、节奏与视唱 4/4
X X X X — | XX XX X X | X — X— | X — — 0:‖ 4 3 2 1 — | titi titi ti ti da da da — — 0:‖ 1、先读再拍; 2、跟琴视唱;
3、复习反复记号的运用。 五、学习歌曲:
师:每周一我们全校师生在大操场上举行什么意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说说看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国家的国旗全称是什么?漂亮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歌颂我们的国旗吧! 1、师范唱:出示国旗,生P4; 2、讲解反复跳跃记号的运用方法; 3、全班跟琴视唱乐曲,分乐句进行; 4、分组反复联系至熟练,注意声音的方法。 五、小结下课: 随音乐排好队出教室。
2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1、发声练习 2、节奏模击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乐曲: 1、跟琴视唱 2、分组视唱 3、请个别同学视唱 三、学习歌词: 1、师生接读歌词; 2、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3、分乐句学唱、师生轮唱; 4、集体随琴视唱; 5、难句教唱:
4 3 2 1 — | (XX XX X X )| 6 — 5 — | 5 — —0 敬个礼 ! 敬礼敬礼敬礼! 敬 礼 ! 四、歌表演:
1、根据歌词含义讲解演唱情绪: 庄严、宏亮、认真; 2、检查敬队礼的姿势; 3、自编动作载歌载舞的表演;
4、请个别小朋友上台表演(师放录音); 五、全班跟琴边唱边跳出教室。
3
‖
第三课时
一、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什么叫齐唱? 齐唱的形式简单介绍
2、国歌的作者:田汉词、聂耳曲。 3、着重介绍聂耳的事迹; 4、时代背景,简单介绍; 5、升国旗时为什么要奏国歌? 在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二、认真聆听齐唱:国歌 1、师放录象或录音机; 生仔细聆听。
2、认真检查学生的姿势、表情; 3、示范表现。
三、在形体课中练习站立敬队礼的姿态:1、镜子看自己站的姿态; 2、挺胸、收腹、并脚站好; 3、练习眼神,看准一点。 二、谈谈欣赏齐唱国歌后的感受: 1、雄伟、庄严;
2、有气势、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3、自豪、爱护国旗、也要爱祖国。 师: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三、复习歌曲: 《国旗、国旗真美丽》, 随音乐边唱边跳出教室。
4
第二课 接妈妈
教学目的要求:
一、通过边唱边拍,学会歌曲《接妈妈》,并用语言或动作来体现 母子之间的这份亲情,表现子女对妈妈的爱,培养孩子的友爱之心;
二、欣赏歌曲《我爱妈妈的眼睛》,根据你的感受,用颜色来表现这首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接妈妈》并用动作表现。 教学难点: 1、表现歌曲; 2、视唱。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AI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1 = C 2/4
5 4 | 3 2 | 1 — ‖ u
1 = C 2/4
5 3 3 | 4 2 2 | 1 2 3 4 | 5 5 5 —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1 —‖ lu
二、节奏练习:
5
2/4
X X X X | X X X 0 | XXX X X | X X X O | X X X X | X X X 0 | XXX X0 | XXX X 0 | X X | X — ‖ 1、先拍再读; 2、集体模击; 3、巩固熟练。 三、视唱: 1 = F 2/4
1 5 1 5 | 5 5 5 0 | 5 56 5 3 | 2 2 2 0 | 1 5 1 5 |34 3 0 | 2 34 3 0 | 2 2 | 1 — ‖
1、跟琴视唱; 2、分乐句视唱; 3、个别抽查。 四、新歌导入:
师:妈妈上班去了,如果突然天空下起雨来,你会怎么做?生: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去接妈妈吧!见P6 1、师范唱;
2、随琴视唱乐曲,刚才已经学习过了; 3、边唱边拍;
4、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学生自由创编动作) 五、学习歌词:
1、师带读歌词、全班齐读; 2、指出生字:撑、滑、黑; 3、跟琴唱词; 4、师生接唱; 5、完整演唱乐曲。
2 3 0 2 6
1 |
六、小结下课: 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1、发声练习: 1 = C 2/4
5 3 3 | 4 2 2 | 1 2 3 4 | 5 5 5 —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1 —‖ lu
2、音阶训练:
1 2 3 4 5 6 7 1 1 7 6 5 4 3 2 1 3、律动表演: 吃葡萄。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 1、歌曲《接妈妈》; 2、为歌曲编排动作: (1)自由发挥; (2)分组讨论;
(3)请个别小朋友上台表演; (4)全班表演:边唱边跳; (5)总结表扬。 三、新课导入:
师:通过学习接妈妈这首歌,体现了小朋友对妈妈一片关怀之心,那么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也会守在我们床边照顾我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P7
1、放录音〈我爱妈妈的眼睛〉: (1)初听一遍;
7
(2)分段聆听; (3)随音乐轻声唱一唱。 2、讨论:
(1)你觉得这首歌表现了什么? (2)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3、练习:
(1)根据你的感受用颜色来表现这首歌曲的情绪; (2)随乐作画 :P7 4、最后再欣赏一次:
可以用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下课,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一、整队: 1、分八个小组站好; 2、检查站的姿势。 二、准备活动: 1、头、脑、手;
2、随乐曲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 三、腰的练习: 1、准备拉腰,活动腰; 2、下腰; 3、自由练习。 四、手位复习: 1、八个手位; 2、师示范; 3、互相练习。
8
第三课 农场的早晨
教学目的:
一、通过一组节奏练习,感受音乐情境:农场的早晨是一番什么样 热闹的场面;
二、 把动物的脚步声和节奏联系起来,完整的表现这个音乐故事,学会歌表演《母鸡叫咯咯》;
三、 欣赏童声齐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教学难点: 认读节奏。 教学重点:
感受整个音乐故事的情境。 教具准备:
节奏纸条、CAI课件 录音机、动物头饰。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1、发声练习: 1 = C 2/4
1 2 3 4 | 5 — | 5 3 1 | 5 3 1 | 5 4 3 2 | 1 — ‖ 师:小鸡来唱 歌,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 小鸭来唱 歌, gaga ga,gagaga, gaga gaga ga. 小牛来唱 歌, 哞哞哞, 哞哞哞, 哞哞哞哞哞。
9
………… 2、1 = C 2/4
5 4 | 3 2 | 1 — ‖ u
二、节奏练习:
师:刚才好多小动物唱歌,好听吗? 那么下面我们用节奏来模仿他们的样子好吗? 1、清晨,羊妈妈叫醒小羊,欢迎来农场的小客人。3/4 X — | X — | X X | X — ‖ 咩 咩 咩 咩 咩
2、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唱着歌儿走过来。 2/4 X X | X 0 | X X X | X 0 ‖ 呷 呷 呷 呷 呷呷 呷 3、一群小鸡吵吵闹闹地走过来。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叽 叽 叽 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4、听,小羊、小鸭、小鸡一块儿唱歌,多么快乐!5、鸡妈妈怎么还没来呢?哦,原来…… ①学习德国民歌:母鸡叫咯咯; ② 随琴视唱乐曲; ③分乐句视唱; ④难句学唱:
2 4 4 4 | 3 6 5 3 | 2 4 4 4 | 3 6 5 | ⑤ 完整视唱乐曲; ⑥ 分乐句学唱歌词;
⑦ 生字学习: 脖 伸 翼 添 ⑧ 完整演唱《母鸡叫咯咯》。
10
6、让我们一起分享鸡妈妈的快乐吧!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继续学习:
1、复习上节课所模击的节奏;
2、放录音:音乐故事《农场的早晨》;a、初听一遍; b、分段聆听。
3、请个别同学复述故事: a、看图编; b、讨论; c、自由论述; d、上台讲。 三、音乐故事表现: 1、请一个小朋友说; 2、分角色进行表演;
3、演员、观众、主持全体到位。 四、小结下课:随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小雨沙沙 2、国旗、国旗真美丽 3、母鸡叫咯咯 三、CAI课件:
1、看看农场里来了哪些客人?
11
2、我们举行一个欢迎仪式;
3、聆听:《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四、欣赏:
1、童声齐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西班牙儿歌 2、来了哪些客人?
生:小朋友、牛、鸡、羊、兔、马…… 师:他们在玩什么?说了写什么? 生:参观农场,带来了玩具、果子、蔬菜。 师: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生:……… 五、集体表现: 1、欢聚一堂; 2、边唱边跳;
3、围成圈,全班分成几堆,自由表演。 队形
猪 鸡 马 牛 兔 狗 羊 小 鸟 飞
小朋友 男 女 男 女 …… 六、课堂小结: 随音乐出教室。
12
第四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的:
一、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小雨沙沙》,并能积极参与歌表演和乐器演奏,从中体验歌曲表演和乐器演奏的乐趣;
一、欣赏合唱《春雨沙沙》,感受合唱,初步了解;
二、进一步巩固音乐课的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学习音乐的良好 习惯。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 2、歌表演和乐器演奏。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具准备:
CAI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 1、1 = C 2/4
1 2 3 4 | 5 — | 5 3 1 | 5 3 1 | 5 4 3 2 | 1 — ‖ 师:小鸡来唱 歌,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 小鸭来唱 歌, gaga ga,gagaga, gaga gaga ga.
13
小牛来唱 歌, 哞哞哞, 哞哞哞, 哞哞哞哞哞。 布谷鸟唱 歌, gugu gu, gugugu, gugu gugu gu. ………… 2、1 = C 2/4
5 4 | 3 2 | 1 — ‖ U
3、音阶练习
1 2 3 4 5 6 7 1 1 7 6 5 4 3 2 1 二、新课导入:
师:一年有四季,现在是2月份处于哪个季节? 生:……
师:在春天里,自然景象有哪些变化? 生:……
师:花儿开了,树也绿了,
蚂蚁出动,蛇苏醒了,种子发芽了, 万物都苏醒了……
师:沙沙的小雨从天上落下来,植物都发芽了,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儿。P12
1、师范唱,生体会感情,找生字:甜 2、师:好听吗?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 3、分乐句视唱; 4、师生接唱; 5、难句教唱:
5 3 3 | 5 3 5 6 | 5 —| 5 3 3 | 2 1 2 3 | 1 — | 6、集体视唱;
见14
7、请个别学生视唱。 三、学习歌词: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注意哎呀呀、哎哟哟的区别; 3、分乐句唱词; 4、师生接唱; 5、连贯演唱。
四、结束课堂,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基础练习: 1 = C 2/4
1 2 3 4 | 5 — | 5 3 1 | 5 3 1 | 5 4 3 2 | 1 — ‖ 师:小鸡来唱 歌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 …………
二、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1、聆听下小雨的声音; 2、模仿+表现+动作; 3、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表演:《小雨沙沙》
师:种子深深的埋在土地里,当受到小雨的浇灌,他开始苏醒,开始发芽,长出嫩嫩的枝芽,渐渐的长大了,慢慢变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1、师扮演种子,请一个同学扮演小雨,进行歌表演; 2、师带几个小朋友做小雨,请几个小朋友扮演种子; 3、师弹琴,全班进行即兴表演《小雨沙沙》; 4、总结表扬。
四、小结课堂,随音乐出教室。
15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小雨沙沙》,今天要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首合唱歌曲《春雨沙沙》,听一听描绘了一些什么自然景观?
1、放录音,生仔细聆听; 2、初听后,生回答:P13;
3、介绍什么是合唱,区分合唱与齐唱; 4、再听一遍,加深理解。 三、表现与创作:
1、学生可以用歌声、绘画、形体动作等等途径来表现春雨沙沙这首歌曲的意境以及动态美; 2、随乐曲自由表现; 3、小结下课。
16
第五课 玩具音乐会
教学目的:
一、学唱玩具进行曲这首歌,感受当小乐手的快乐,学会动手动脑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
二、认识顿音记号,感受强弱、快慢的对比;
三、欣赏管弦乐器《玩具兵进行曲》,并进行表现与创作。 教学难点:
1、唱好《玩具进行曲》这首歌; 2、表演与创作。 教学重点: 综合表演。 教学准备:
各式各样的玩具、如玩具兵、洋娃娃等; CAI课件、磁带、录音机。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1、发声练习: 1 = C 3/4
6 — 3 | 6 — 3 | 2 2 3 3 2 3 | 6 — — |
17
师: 春天的 小 雨 di da dida 下, 春天的 小 雨 di da dida 响,
6 6 6 5 3 0 | 5 5 5 3 2 0 | 3 0 3 2 1 | 6 — —‖ 生: dida dida 下,dida dida 下, di da dida 下。 dida dida 响,dida dida 响, di da dida 响。 1、节奏练习:(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演奏) 2/4 X — | X — | 碰铃
2/4 X X X X | X X X X | 沙锤
2/4 X X | X X | 铃鼓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0 |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0 | (1)先读再拍;
(2)再用打击乐器模击; (3)合奏。 二、新歌导入:
师:同学们从小到大家里一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玩具吧?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件玩具呢?
为什么? 生:……
师:这个玩具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有这么多的玩具,我们就可以开一个玩具音乐会了!首先我们先听一听玩具兵是怎么唱歌的?
1、课件出示;
感受玩具的活泼、可爱性;
18
2、放录音:听玩具兵进行曲 P14 3、视唱:
A、分乐句跟琴视唱; B、点出休止符、顿音记号; C、进行强弱对比演唱; D、完整视唱乐曲; E、请个别同学视唱。 三、课堂小结:
让我们跟这些可爱的玩具们说再见吧!下节课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1 = C 2/4
1 2 3 4 | 5 — | 5 3 1 | 5 3 1 | 5 4 3 2 | 1 — ‖ 师:小鸡来唱 歌,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 小鸭来唱 歌, gaga ga,gagaga, gaga gaga ga. 布谷鸟唱 歌,gugu gu, gugugu, gugu gugu gu. 小牛来唱 歌, 哞哞哞, 哞哞哞, 哞哞哞哞哞。 …………
二、接上节课继续学习: 1、复习乐曲: 《玩具兵进行曲》; 2、学唱歌词: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生字:绕、 锣鼓、 咚仓、 般、 鸽、 突然
19
3、跟琴分乐句唱词; 4、师生接唱; 5、连贯演唱歌曲; 6、边唱边拍手; 7、讲解情绪:
这么多玩具都出来跟大家一起玩,你们高不高兴啊? 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8、有感情的、快乐的演唱。 三、综合表演: 1、小歌手:部分学生;
2、小乐手:大鼓、笛子、碰铃、 沙锤、铃鼓、响铃 3、小舞手:部分学生扮演玩具兵 4、师伴奏。
要求:1、表情自然大方,小乐手要自信、神气; 2、自由表现、动作自由安排; 3、小歌手声音宏亮、节奏感强; 4、表演开始;
5、集体再表现一次:师讲评。 四、小结下课: 师生再见,随音乐下课。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1 = C 2/4
1 2 3 4 | 5 — | 5 3 1 | 5 3 1 | 5 4 3 2 | 1 —20
‖
师:小鸡来唱 歌,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 小鸭来唱 歌, gaga ga,gagaga, gaga gaga ga. 布谷鸟唱 歌, gugu gu, gugugu, gugu gugu gu. 小牛来唱 歌, 哞哞哞, 哞哞哞, 哞哞哞哞哞。 ………… 二、歌表演: 〈〈玩具音乐会〉〉 三、欣赏:
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1、德国莱昂。耶塞可曲; 2、师简单介绍作品; 3、P16,看图说话: A、玩具兵在干什么? B、他们是怎么走的? C、第一次走路的样子?
4、我们一边想象一边听一听这首管弦乐曲: A、初听一次; B、边听边设想动作; C、 随乐曲自己动一动; D、随乐曲唱一唱。 5、我们来演玩具兵: A、整队; B、模仿动作; C、练一练; D、随乐曲进行表现; E、请个别同学上台表现; F、集体表现。
21
四、小结课堂,师生再见!
第六课 飞呀飞
教学目的:
一、开阔视野、发挥想象,认识什么东西能飞,怎样飞?学生进行学习模仿、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学唱歌曲〈〈飞呀飞〉〉,学跳集体舞〈〈雁儿飞〉〉。 教学难点: 学跳集体舞。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飞呀飞〉〉;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具准备:
CAI课件、各种鸟类的小图片 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22
1、 发声练习: 1 = F 3/4
5 3 5 | 3 — 2 | 1 6 3 | 2 — — | 5 3 5 | 3 — 2 | 1 6 3 | 1 — — | 3 2 3 | 1 1 6 | 1 5 3 | 2 — — | 3 2 3 | 5 6 5 | 3— 2 | 1 6 3 | 1 ——| U
要求:气息连贯; 声音柔美圆润。 1、节奏与视唱: 1 = C 3/4
X X X | X — | X X X X | X — | 1 4 6 | 5 — | 1 1 1 6 | 5 — | 要求;掌握节奏与视唱。 2、复习歌曲: 〈〈玩具进行曲〉〉。 二、新课导入:
师:大家想想什么东西能飞? 生:鸟、蝴蝶、鹰……
师:要是我们都能有一对翅膀飞上天,你想干什么? 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飞呀飞〉〉 1、师范唱,活泼欢快的; 2、视唱乐曲,分乐句进行; 3、师生接唱;
4、注意声音的清亮,随琴视唱; 5、请个别学生视唱;
23
6、随琴全班齐唱; 7、情绪引导:
师:如果能飞上天能做什么?心情会怎样? 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呢? 生:柔美、高兴、自豪、洋洋得意……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8、全班合唱:〈〈飞呀飞〉〉 三、小结课堂: 随琴声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1、发声练习; 2、小律动; 3、音阶视唱。 二、节奏与视唱: 1 = F 3/4
X X X | X — X | X X X | X —— | X X X | 5 6 5 | 1 — 5 | 3 2 1 | 5 —— | 1 7 6 | X — X | X —— | X X X | X X X | X —— | 5 — 3 | 2 —— | 3 2 1 | 5 — 2 | 1 —— | 要求:1、划拍; 2、拍击; 3、随琴用U视唱; 4、边划拍边唱。
三、复习歌曲:〈〈飞呀飞〉〉 1、带表演有感情的演唱;
24
2、个别小朋友视唱。 四、导入新课:
师:大雁是候鸟,一到冬天就成群结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又回来,大雁飞时由一只头雁带领所有的飞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整齐而美丽,所以人们把大雁称为团结、友爱守纪律的鸟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雁儿飞〉〉。
1、师有感情的范唱; 2、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歌曲唱了些什么? 你能学一学大雁飞吗?
除了用手代替翅膀外,还可以怎样飞?3、边飞边熟悉乐曲; 4、随琴视唱乐曲; 5、学习歌词: A、师带读; B、学生自己读; C、随琴分乐句唱词; D、连贯演唱。
五、小结课堂,师生再见! 随琴声出教室。 第三课时
一、歌表演:〈〈雁儿飞〉〉 1、大雁飞行时会有什么队形啊? A、O O O O O O C、 O O O O
25
O
B、 O O O D、 O O O O O O O
E、 O O O O O O F、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2、分组设计动作,自由编排集体舞;
3、表情:雁群在蓝蓝的天空飞翔时愉悦的心情;4、集体随乐表演:CAI课件展示; 二、小结下课:随音乐出教室。
26
第七课 望月亮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望月亮》,并用多种声势参与表现歌曲。
2、在聆听《糖果仙人舞曲》的过程中,能随着音乐情绪做出体态反应或跳舞,从中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内容: 1、歌曲 《望月亮》 2、欣赏 《糖果仙人舞曲》 教学设想:
本课从引导、启发入手,看图感受情境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丰富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并模仿动作,调动学生主观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有节奏韵律地朗读歌词,力求形象,富于情趣。在学生学会熟悉旋律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情境并表现歌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路
伴随欢快的音乐,学生拍手入教室 师生问好 二、学习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歌词 画面一:月亮仙子从远处慢慢走来……
27
画面二:夜空下,小天使托腮看着满天星斗的天空,星星在闪烁,月亮也在眨着眼睛,她在干什么?
(背景音乐:弦乐小提琴《望月亮》主旋律) 1)学生通过画面回答:望月亮,看星星…… 画面三:
出示字幕:望月亮,望月亮
( 根据音乐节奏,教师朗读“望月亮,望月亮”) 师:小朋友,月亮在哪里? 生:月亮在天上…… 出示字幕:月亮在天上 教师朗读:“望月亮,望月亮” 学生读:“月亮在天上”(按音乐节奏) 1、引导学生学唱第二乐句歌词 画面四:
利用光的亮度对比,让学生自然感觉月亮象…… 背景音乐; \"天上的月亮象盏灯\地上亮堂堂\" (弦乐) 3、学唱第一乐段 出示第一段歌词:
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天上。 天上的月亮象盏灯,地上亮堂堂。
1)听赏歌曲,老师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2)请学生试着用“lu”哼唱曲调,教师及时鼓励。 3)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二)引导学生学唱第二乐段歌词 画面六:
在大树下,在月光下,妈妈讲着故事,妈妈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在她的周围,一群孩子,仰着脸,听妈妈讲故事。月亮在云中慢慢的穿行……星星
28
在远处闪烁……
(背景音乐:小提琴〈望月亮〉) 出示歌词: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天上. 妈妈的笑脸象明月,照着我成长 1)听赏歌曲的第二乐段。
2)请学生试着用“lu”哼唱曲调,教师及时鼓励。 3)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三、学唱全歌 1、听一听 出示全歌:
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天上, 天上的月亮像盏灯,地上亮堂堂。 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身旁, 妈妈的笑脸像明月,照着我成长。 2、请你试着唱一唱。
3、师问:“你学会了那一句?…”,教师及时鼓励。 4、游戏:歌曲演唱接龙游戏。 5、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1、 听一听,想一想 画面八:
月光下,星星闪烁……
情境1: 在大树下,有一群孩子跟着音乐轻轻摇曳…… 情境2:一群小朋友在玩丢手绢的游戏…… 情境3:一群孩子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画面九:
小天使托着腮,望着月亮……
29
(根据游戏情景,启发孩子想象……) 画面十:
月光下,星星在闪烁……
1、教师请三位小朋友扮演大树,其余小朋友手拉手随着音乐摇曳。 2、教师请第二组小朋友玩丢手绢的游戏。 3、请一小朋友扮演妈妈,讲故事…… 背景音乐:〈望月亮〉 五、唱着歌离开教室
30
第八课 我们爱劳动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能与他人一道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在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时,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3、能自信的参与歌表演活动,并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教学内容:
1、歌曲 《人人叫我好儿童》 2、歌表演《粉刷匠》 3、听赏《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听赏歌曲时,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2、能自信的参与歌表演活动,并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演唱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2、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1、自信地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学习过程:
31
一、组织教学
1、安静的排队上下楼梯 2、听曲律动进入教室 3、师生问好 二、学习过程 学唱歌曲 1)情境导入 2)听赏音乐
3)出示课件,讲解画面,熟知歌词 4) 感受歌曲的情绪,听音乐自由的律动
5) 学习书中的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启发学生自由创奏6) 跟琴轻声用“lu、du”哼唱曲调 7) 按节奏朗读歌词 8) 轻声哼唱歌词,身体随动 9) 轻声演唱歌曲,
10)指定学生演唱歌曲,学生评价,教师鼓励 11)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自信演唱歌曲 三、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1)情境导入
2)让学生自己讲讲妈妈与自己之间的故事 3)整体听赏歌曲
4)随着歌曲的旋律自由地随动
5)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四、唱着歌曲离开教室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复习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32
2、歌曲即兴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
能自信的参与歌表演活动,并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安静的排队上下楼梯 2、听曲律动进入教室 3、师生问好 二、 学习过程
1、复习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1)全班齐唱歌曲
2)教师指出不足,反复练唱
3)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表扬 4)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自信演唱歌曲 2、歌表演《劳动最光荣》
1)听音乐,让学生自由地设计表演角色 2)自由的表演
3)说说自己在表演中担任的角色,大胆地上台表演 4)大家评价,想象是否还有更好的表演方法 5)分组自由地表演 三、小结全课
表扬课中表现很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全班同学的参与意识四、唱着歌离开教室
33
第十课 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能辨别龟、兔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音乐场景。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创编、表演,并了解《龟兔赛跑》的寓意。 教学设想:
将《龟兔赛跑》的课件制作成动态的画面。在初听全曲时,学生聆听音乐,观察画面,直观形象地了解音乐童话的内容。分段听赏时,学生聆听音乐,辨别各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场景。在参与表现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自己对各种音乐形象的体验,进行生动的表演,享受自我表现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的收获,结束本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CAI课件、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
课件展示:美丽的森林,里面有五种小动物(乌、狮子、兔子、乌龟、青蛙)。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场有趣的比赛。 (大屏幕上显示课题。) 。 二、听赏
1.初听全曲(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将音乐完整地听一遍)
课件展示:分成六幅完整画面轮流播放。兔子和乌龟的单独形象。 师:想一想,①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音乐童话可分为几个场面?
34
师:(总结)①音乐讲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②音乐童话可分为以下几个场面(兔睡、龟赶一比赛结束(欢庆胜利)。 2、引导学生讲解每一幅画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五幅图画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师:(总结)第一幅……第二幅……第五幅。 (内容如以上课件所展示的画面顺序所示。)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下面三段音乐(a.森林的早晨。b.比赛过程,包括比赛开始,小猴发令一比赛途中,兔跑龟追。c. 比赛结束,欢庆胜利)。它们分别表现了哪几幅画面的内容?
(播放音乐:森林的早晨。)
师:想想!这段音乐表现了哪幅图画的内容? 师:(总结)森林的早晨(第一幅)。 (播放音乐:比赛的全过程。)
师:想想,这段音乐表现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通过讨论:确定是比赛开始,小猴发令; 比赛途中,兔跑龟追;比赛结束,欢庆胜利)
(播放音乐:比赛结束时。)
这时学生已能听辨出这段音乐描述的是仅剩下的第五幅画的内容。 师:(总结)对,这段音乐描述的是最后一幅:比赛结束,欢庆胜利。 3.熟悉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聆听音乐时对哪两个动物的形象记忆最深呢? 生:兔子、乌龟。
师:对,现在让我们听一听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分别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画面上部分摆放了四个安有线柄的气球,气球上分别写有叫“快速”、“高音”、“慢速”、“低音”。画面下部分右下角一只小兔子跳入画面,左下角一只乌龟爬入画面。随后播放小精灵讲述的一段话:“听着音乐想一想,哪些
35
气球应该是兔子的,哪些气球应该是乌龟的,请牵到它们手上。”)
(学生听辨乌龟、兔子的主题,经讨论得出结论:“高音”、“快速”的气球应牵到兔子手中;“低音”、“慢速”的气球应牵到乌龟手中。老师将结果通过连线表示。)
(课件展示:播放乌龟、兔子的主题音乐, 同时在兔子的右边出现一朵带有字母的云状气泡“Ia”,在乌龟的左边出现一朵带有字母的云状气泡“u”。)
师:大家熟悉了乌龟和兔子的主题形象,请尝试将音乐旋律分别用lo和,u唱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随音乐分别模唱乌龟、兔子的主题音乐。)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谁能将兔子和乌龟的样子模仿出来呢? (课件展示:以森林为背景,兔子随音乐从右角跳入画面,乌龟随音乐从左边爬行出现。)
(老师引导学生分别表演乌龟、兔子的不同动作。) 三、表现
师:这个音乐童话这样有趣,小朋友想不想将故事表演出来? (师生推选担任龟兔赛跑的人选。) 龟兔赛跑的游戏 四、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随老师到大森林里参加了什么活动呀? 生:龟兔赛跑……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呀?
(师引导学生了解《龟兔赛跑》的寓意。)
师:(总结)今天的比赛小朋友们收获都不少。让我们带着收获,扮演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向美丽的大森林告别!
五、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36
第十一课 好 房 子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好房子》,并领略到亲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游戏,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学会演唱《好房子》。 难点:能大胆、自信地参与音乐游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松鼠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人 1.随乐拍手进教室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回到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森林公园玩,请你们坐汽车,跟我出发吧。
(全班学生律动。) 2.小松鼠怎么了?
师:那只小松鼠怎么了?咱们快过去看看。 (出示课件一)
生:原来它没有家了,松鼠阿姨带它去找房子。 二、寓教于乐 1.拍一拍,念一念
37
师:小松鼠看到些什么房子呢? (出示课件二)
生:有小房子、大房子、石头房子、木房子。 师:小松鼠高兴地念起了歌谣,并用小手拍节奏: 小房子 大房子 石头房子木房子 师: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拍、会不会念? (学生拍、念)
师:松鼠阿姨也很有节奏地念了一句歌谣: X.X—XX—lX X IX — Ix X IXX—XX—1X 0 ,1 只 要亲人喜 欢 住, 家 里 就是好房子。 师:大家想不想学学松鼠阿姨怎么拍的、怎么念的啊? (学生拍、念) 2.唱一唱
师:小松鼠和阿姨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你们听—— (出示课件三)
生:真好听,我们也想唱。 (学生学唱) 3.演一演
师:请两组小朋友扮演小松鼠,另外两组小朋友扮演松鼠阿姨,边唱边自做动作。
4.选房子
师:小松鼠选了哪座房子呢? (画外音)
生:小松鼠没选,阿姨叫它别急,那边还有房子。 5.编一编
师:那边还有些什么房子呢?你们瞧。 (出示课件四)
38
生:有新房子、旧房子、红房子、白房子。 师:你们也能向小松鼠和松鼠阿姨那样编歌谣吗? 生:能。 小松鼠:
新房子 旧房子 红房子呀 白房子 松鼠阿姨:
只要朋友喜欢来,这里就是好房子。 师:你能把大家编的歌谣改成歌来唱一唱吗?
(以第一段歌词为标准, 学生自编第二段歌词,再唱一唱) (出示课件五) 6.整体演唱
师:这么多房子,小松鼠到底选哪一幢呢?它要一边唱歌一边选呢,你们来帮帮它,好吗?
(学生整体歌唱) (出示课件六)
师:小松鼠最后选了哪一幢房子呢? (画外音。) 生:它选了木房子。 三、感受体验 1、音乐游戏
(1)看游戏(熟悉歌曲仙、松鼠钻树洞》。) 师:木房子旁边有好多松鼠,它们在干什么呢? (出示课件七)
生:它们在做钻树洞的游戏。
师:小松鼠也想参加,松鼠阿姨同意了,并宣布了游戏规则。 (出示课件八,再次熟悉歌曲《小松鼠钻树洞》。) 师:游戏规则是怎样的?
39
生:谁没钻到一个树洞谁就要唱歌。 , (熟悉歌词。) (2)做游戏
师:我们也来当小松鼠,也来做游戏,好不好? (学生边唱边表现。) , 2、集体感受
师:我们做的游戏好不好玩? 生:好玩。
师:一个人能不能做呢?
生:不能,我们要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才能做。
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是集体活动?你能举例说说吗? 四、总结全课
师:小松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再也不孤单寂寞。我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小松鼠对我们说再见呢!
五、随音乐出教室
40
第十二课 小乐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的节奏乐器。
3、能学会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在自制或演奏打击乐器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愉悦。 教学设想:
在课前让学生自行准备“做一做、敲一敲”中的自制乐器材料,如钥匙串、塑料或木梳子、铁勺、细绳、竹块等等。
在自制简单的打击乐器时,先检查学生准备制作打击乐器的材料情况,对准备充分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引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自备的材料发出各具特色的音响,如敲击铁勺、竹板,摇晃钥匙
串,刮动梳子,用文具盒拍击桌面,用筷子敲打碗口等。
然后引导学生用上述材料分别演奏自编或教材提供的简单节奏型,让他们聆听不同的材料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音响效果。
在学生自由探索、创造、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演奏方式。同时,可弹奏一些学生熟悉的曲调,让他们操起手中的“乐器”,用一些简单的节奏型为曲调即兴伴奏。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音乐感受,又能使他们享受到创造成功的喜悦。 ?
41
在认识四种打击乐器时,要以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为重点,一边介绍,一边示范,并要小朋友们“敲一敲,听一听”,心领神会。
(1)串铃即连成串的铃铛。介绍时可从它在生活中的作用说起,指出它原是一种用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也称马铃,音色清脆。
(2)蛙鸣筒,顾名思义,它发出的声音很像青蛙叫。
(3)三角铁是一根弯成三角形的细金属条,用金属锤敲打发音,音色明亮。三角铁一般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左手提着系在三角铁上的绳子,右手执锤敲击;二是左手提着系在三角铁上的绳子,右手执锤在中间快速地来回敲击三边或两边。
(4)舞板可从它的质地来谈。总之,在介绍打击乐器名称的同时,教师要示范演奏的姿势,并让学生把乐器的名称与其音色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学会使用乐器,而且能培养他们听辨乐器的能力。
在学唱《蒙古小夜曲》中,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教师在范唱歌曲前,可以讲故事的形式,边讲边唱,以此启发学生。
如:太阳快下山了,牧羊姑娘敲起了竹梆呼唤小羊儿快回家(教师边击舞板边唱第一乐句)。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带来了一路铃铛声(教师边摇串铃边唱第二乐句)。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唱起了歌(教师边奏蛙鸣筒边唱第三乐句)。小羊小羊不要怕,牧羊姑娘为你点着了灯火(教师边轻轻敲击三角铁边唱第四乐句,并注意渐弱)。
教唱歌曲时,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边唱边想像,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包括自制的)伴奏,进入音乐情境。
教学评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就在他们身边。因此,在自制打击乐器的过程中,只要学生制作的小乐器能发出音响,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那些有创意的学生则要给予高度
评价。
42
第十三课 小动物回家
教学目标
1 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2 能在音乐戏剧表演《迷路的小花鸭》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 3 在音乐游戏《小熊找家》中,能听辩模仿老师拍的节奏型
4 在音乐游戏表演和节奏听辩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迷路的小花鸭》和音乐游戏《小熊回家》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随听辩节奏、摸拍节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只小花鸭在池塘边玩,玩着玩着不记得回家的路了,于是就在柳树下哭呢,一个小朋友看到了,就抱起小花鸭把它送回了家
二 新歌教学
43
1 歌词教学 池塘边,柳树下, 有只迷路的小花鸭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哭着叫妈妈 (1) (2) (3) (4)
请学生和小花鸭一起念 加上拍手和拍腿的动作一起来 告诉学生不能喊唱 全体学生做歌词接龙游戏
2 歌曲演唱
小朋友,小花鸭的歌谣念得这么好你们可以把它唱出来吗? (1) (2)
合乐演唱 歌曲的处理
这一段描绘了小花鸭迷失方向后焦急不安的情绪,唱时声音自然,并且带点悲伤的情绪
第二段是我们把小花鸭送回了家,小花鸭很高兴,应该用高兴激动的心情演唱。
(3) (4)
全班一起演唱 评选最佳演唱小组
3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小花鸭送回了家,你们高兴吗?下节课我们要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你们回去准备一下吧!再见!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说了今天要来表演<<迷路的小花鸭>>的故事,你们都准备了吗?
44
(1) (2)
检查各小组的准备情况 布置表演任务
二 音乐戏剧表演
下面,每个小组都准备好了,接下来请每组轮流上来表演吧 (1) (2) (3) (4) (5)
参加表演的小组上台报名并开始演出 人物:鸭妈妈 迷路的小花鸭 小朋友
道具:围裙头巾做头饰,撑开的伞或小椅子做家的标志 第一段: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鸭以鸭步出场
嘎嘎嘎嘎:各自作动作向四面散开寻找家,鸭妈妈则四处张望,呼唤
小花鸭快回家
(6) 呆在一起
(7) (8)
各小组评价 评选最佳表演小明星
第二段:小朋友抱起小花鸭,把它送回了家,小花鸭与鸭妈妈快乐的
三、评价 谁表演得最好
第三课时
一、 学习歌曲《小熊回家》
1.介绍主人公小熊和熊妈妈,小熊和妈妈在玩拍手的游戏,你想玩吗? 2.跟老师随音乐来拍拍手(播放《小熊回家》的音乐) 3.拍手念歌谣
小熊小熊要回家,要回家 妈妈妈妈要考它,要考它 跟着妈妈,拍拍手 拍对了就回家,就回家 4,随音乐唱小熊回家的歌
45
二、音乐游戏 1、小熊的家
为小熊准备三个家,房子上有不同节奏型 2、小熊找家
唱完歌后听老师拍节奏,请小朋友扮演小熊找对自己的家 3、指名表演
三、复习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