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磁铁的力量”一课教学设计

“磁铁的力量”一课教学设计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磁铁的力量”一课教学设计

作者:柴翠云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16期

1 教学内容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磁铁的力量”第一课时。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中“磁”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时重点研究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并认识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本节课的教学将为本单元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3 教学目标

1)亲身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2)能认识到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能认识到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4 教学重难点

认识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认识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 5 教学准备

教师:魔术演示箱、3种形状的大磁铁、实验记录表。学生:1号材料袋(3种形状的磁铁)、2号材料袋(尺子、纸条、铜片、铝片等多种材料)、托盘、装满水放有大头针的塑料瓶、实验记录表。 6 教学过程

6.1 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魔术箱和两个小纸偶。教师在魔术箱里利用磁铁使小纸偶跳舞,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是利用什么让纸偶跳起舞来的?(从学生喜欢的魔术形式入手,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6.2 引导提问,明确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谈话:同学们都玩过磁铁吗?在玩磁铁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明确本节课探究的重点)2)关于磁铁,你还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探究活动从问题开始)

6.3 小组合作,亲历探究

1)认识磁铁。①谈话:要想研究磁铁,我们首先要认识磁铁。②小组观察1号材料袋里的磁铁,你发现了什么?③学生汇报。④引导归纳3种磁铁的名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⑤小结:除了这3种形状的磁铁,还有其他形状的磁铁,以后还会继续认识和研究。 2)磁铁究竟能吸引哪些物体。 ①认识2号材料袋里的实验材料。

②明确实验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磁铁分别去慢慢接近这些材料,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发现的现象及时记录在表1中,在相应的表格中画“√”。每种材料要多试几次。(培养专注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③小组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结果。做完指定材料的学生可以自由用磁铁去接近教室内的其他物体,并且也把它记录在表格里。(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 ④汇报实验现象。

⑤深入思考:被磁铁吸引的这些物体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教师板书“铁质物体”) 3)磁铁在什么情况下吸的多?在什么情况下吸的少? ①学生猜想。

②实验验证,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借鉴书中实验二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方法,明确尺子不能倾斜)

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也可以利用书上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当磁铁离大头针1厘米时,能吸引()个大头针;当磁铁离大头针2厘米时,能吸引()个大头针;当磁铁离大头针3厘米时,能吸引()个大头针。 ④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将数据记录在表2中。

⑤分析数据,了解规律。(当磁铁离被吸物体近时,吸的多;当磁铁离被吸物体远时,吸的少)板书“近多远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4 课堂小结,前后呼应

教师小结前面的探究收获。解释:纸偶为什么会动起来? 6.5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①解决问题:磁铁不沾水,将水瓶内的大头针取出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巧妙。②展示方法。③教师小结渗透: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同时为以后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6.6 总结全课,汇报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