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刷信誉平台 http://www.010ox.com
周天子大封诸侯的时候,熊绎就靠着他祖上的荫德而有幸成为楚国的君主。
不久,周天子在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召开了第X届全国诸侯代表大会,熊绎作为一路诸侯,在接到正式的通知后,非常的高兴,他就特地换了一件新衣服,兴致勃勃地按期赴会去了。
这是楚国第一次以诸侯身份出席朝廷召开的大会盟。熊绎心中十分得意。大会仪式之前,诸侯们按顺序进入会场:
第一位是鲁国君主伯禽,(他是文王四子周公的儿子。) 第二位是卫国君主卫牟,(他是文王九子卫康叔的儿子。) 第三位是晋国君主晋侯燮,(他是武王幼子唐叔虞的儿子。) 第四位是齐国君主齐丁公,(他是武王之师姜子牙的儿子。) ……
各路诸侯纷纷入席,依次就座完毕。熊绎等了好久,一直不见点到自己,心中就着急了起来,你们有没搞错?怎么没有我的名字啊! 正想找个人去问,这时,周天子身边的一个大臣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指着他说:“你,年轻人,你过来一下!快去为诸侯们端茶递水,等会还要为大家斟酒,你先去把酒过滤一下……”
熊绎一听,惭愧,都怪自己穿的太差了。他以为大臣认错了人,就慌忙自我介绍说:“我不是服务生,我是楚国的诸侯!应该……” 大臣打断他的话说:“知道,我知道你是楚君熊绎,今天这个会,只有伯爵以上的人才可以入席,你们楚国只是子爵,没有席位,所以我才照顾你,安排你有个和大家认识交流的机会,快点干活去吧!” 熊绎一听,肺都要气炸了!怨谁呢?人家都是大诸侯,他只是个小诸侯,再说,王命谁敢不服?顿时,他就不敢发作了,只得忍气吞声地服从了命令。
于是,在楚国第一次参加的天子召开的诸侯大会盟上,他们的国君,只是一个干杂役打下手的佣人。
熊绎怀着满肚子的牢骚,累死累活的干了半天活后,正想休息一下,
但马上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要他熬夜,负责看守院子里的火堆,别让火熄了,这在当时叫做“守燎”。
跟他一起守燎看着火堆的人,还有大兴安岭那边的鲜卑族长。 鲜卑族长是夷人代表,楚子熊绎是蛮人代表。这两个人在大伙的眼中,就是“蛮夷”。他们俩呆呆的坐在地上,大眼瞪着小眼,不时的仰望星空,唉声叹气的喝着劣质闷酒,一点地位也没有。
大会结束后。熊绎垂头丧气的回到了楚国。
楚国的文武们,准备了丰盛的猪羊酒礼,组织了十里长队为他接风,向他庆贺。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询问赴会的情况,熊绎却是一言不发,高兴不起来。
过了半晌,熊绎才长叹一声说,周天子欺负他,国小位卑,不给席位。 众人越听越气愤。熊绎见此情景,便郑重地说道:“大家息怒,听我一言。今受中原欺凌,都是因为我们楚国贫穷!但我们人穷志不穷,惟有同心创业,奋发图强,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一席话说得众人连连称“是”。
当然,周天子召他来,并不是存心想要奚落他,而是有重要的任务布置给他。
是什么任务呢?那就是:定期将楚国的特产苞茅,进贡给周天子。 苞茅,又称菁茅,这是楚国野生的一种茅草,用来过滤酒的。古人在祭祀时,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的渣滓。
于是,从这之后,熊绎就带领着楚人,在自然条件很差的荆山一带开垦荒地。
为了给周天子弄点土特产苞茅上贡,整天满山林里乱跑,采一些山货。每当周天子要召集各路诸侯开会的时候,他就背着苞茅、棘枝或别的什么山货,也去了。还是当佣人一般,伺候大诸侯们吃喝。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这是熊绎疲于奔命的生动写照。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楚人开荒拓土的真实场景。
熊绎的一生,庸庸碌碌,窝窝囊囊,基本上也就这样了。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富人的子孙,那就让自己成为富人的祖先。熊绎吃苦耐劳的精神,被传承了下来。 熊绎的儿子是熊艾; 熊艾的儿子是熊黵;
熊黵的儿子是熊胜;熊胜的弟弟是熊杨; 熊杨的儿子是熊渠。
这五代人六位君主,为楚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熊渠的时候,楚国就强大起来了。
一个民族的崛起,光有精神支柱是不够的。不是说你能吃苦耐劳就会发财,也不是会打会杀就能致富。关键还在于经济。
楚国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内,就令人难以置信的翻天覆地,快速崛起了。那么,他们的经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那就是:这块地方虽然不及中原繁华,但矿产资源却极为丰富!为了孝敬周天子,他们在“跋涉山林”的过程中,发现了铜矿!并用武力控制了铜矿!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青铜矿贩子。 是青铜,使他们快速暴富!
楚人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就地取材,将大量的棘枝、荆条,用来做箭,又用青铜改良箭镞,所以,使他们率先发明了弩,大大提高了作战的杀伤力,从而快速征服了附近的许多野蛮部落。
史料记载,熊渠是一位既有才干又极富开拓精神的国君。
他的射术,可以和射落过九个太阳的后羿媲美。有一次,熊渠夜间赶路,遇到一只老虎,急射一箭,跑去一看,却是巨石。那箭镞连同箭杆、箭翎竞一古脑儿钻进石头里拔不出来了。
这故事和李广射石如出一辙,时间却早了700多年。
熊渠带着他的族人,南征北战,一直攻到了鄂城、大冶一带,控制了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大冶,亦即因此而得名。)
根据现古发现,楚国的青铜采冶技术,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齐国是靠贩盐发财的,楚国就靠着贩铜发了家。 早期的楚国君主,由最初的乡巴佬树贩子,变成了财大气粗、富的流油的青铜矿贩子。楚王家族,由此在众多的大诸侯中显赫了起来。
来源:刷信誉平台 http://www.7zgj.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