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和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表示物体相对位置,在四年级上册学生又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及简单的路线图的知识。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活动的经验。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景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设计以下环节: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熟悉每个场馆的位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熊猫馆和狮虎山都在东北方向如何来区分呢?让学生的质疑引发了认知冲突,增添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动力,从而很自然地得出:加上角度会让我们的表述更准确。再让学生通过找一
找,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从量角的过程中理解了北偏东和东偏北的意思,感知了方向在确定位置的作用。用刚学的知识去描述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位置,发现都在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不能确定它们的准确位置,还需要一个条件距离,感知了距离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完整地描述出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准确位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3.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能灵活应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