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第18卷第19期 ·65 临床研究· 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汪克 (黄梅县新开镇弭生院.湖北黄梅435505)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l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 疾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并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与复方丹参 注射液联合络络通给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复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 亡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治疗有效率明显优干对照组。尸<O.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复方 丹参注射液和络络通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l4.252 文献标识码:A DOl:10.196l3/j.cnki.1671.3l41.20l8.19.049 本文引用格式:汪克.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65. 0 引言 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m管疾病属于临床内科常见病,主要是以巾老年人为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等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主,是一种机体循环系统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根据病情发展 为31.91%(15/47),死亡率8.51%(4/47),心脏复跳率 实际情况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心血管疾病与慢性心血管疾病,其 80.85%(38/4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4/48), 中急性疾病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不十分显著,严重威胁到患 死亡率0.O0(0/48),心脏复跳率70.83%(34/48),观察组 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凶此本组就针对我院2015年8月 患者的心脏复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 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探讨急性心 P<O.05。 血管疾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3讨论 1资料与方法 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严重威胁到 1.1一般资料。针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 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急诊治疗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 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组研究对象,经心动图、心电图与 情况进行准确速度的判断,并对其给予针对性治疗【4l。在临床 造影检查等均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符合临床原发性心血管疾病 巾一般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急性心梗、左心衰、 诊断标准。其巾男性49例,女性46例;年龄45.81岁,平均 主动脉夹层与心绞痛等,而不同的发病部位其临床症状表现不 (54.63±3.8)岁: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将其随机分为对 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如急性心梗患者在临床中症状主要为 照组(月=47)和观察组(/'/=48),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本组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实际情况展开治疗_丁作,改善患者 血压情况,使患者心脏功能得到完善,提高患者心肌功能,同 时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预防与控制,督促患者作息时间保持 规律口J。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 络络通治疗,静脉滴注20ml络络通注射液加250ml生理盐水, 或是5%的葡萄糖溶液,每天一次,如患者同时伴随有冠心病, 则采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临床医疗人员需要对 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实际情况制定 m相对应的治疗模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J。 1-3疗效判定。对两组患者心脏复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 率等差异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根据心 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判定标准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将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巾显效: 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临床基本症状及其各项体征均消失, 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患者在经过 临床治疗后临床基本症状及其各项体征得到明显缓解,各项机 体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各项症状、体 征及心功能均无显著改善,或发生恶化。 1.4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SPSS 19.0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其巾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行卡 方检验,用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I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显 效占34.04%,有效占44.68%,无效占21.28%,总有效率为 78.72%;观察组患者显效39.58%,有效54.17%,无效6.25%, 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有严重突发性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同 时存在肠胃道反应,并伴有大汗或烦躁等,根据病情的进一步 发展会引发心律失常和休克等;急性左心衰则主要表现为临床 出现合并急性肺水肿,或是由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现象, 甚至部分患者会引发心源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 重的威胁;’而急性动脉夹层则主要表现为胸部产生剧烈疼痛, 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严重性高血压或是心脏压塞,甚至出 现死亡的现象。急性心绞痛通常是在患者发生情绪过激或是异 常劳累的情况下发生,主要表现为患者胸骨叶l上段产生突发性 疼痛或是窒息性疼痛,且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五分钟之内。 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的各项体征 指标,并及时了解患者的早期症状,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方 案。当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吸氧、调整血压等方式来对 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 护,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在本组研 究中针对我院收治的95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 治疗方法(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络络通联合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根据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 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尸<O.05。凶此在心血管急诊事件中采 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护理条件,提高心 血管急诊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蔡克俭,蔡艳红.李力军.D一二聚体在急诊急性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 用[J]l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Z15(19):2503—2504. [2] 朱登鹏.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对策[J].心血管 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2):98-99. [3] 鞠萍.孙红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7):820-822. [4] 吴信杰.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I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对策探析[J].心 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8):1-3. 投稿邮箱:zuixmyixue@126 cn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