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文章叙述的故事年代久远,学生对于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知之甚少,对于先烈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难于理解。因此课前我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战争和作者的资料,以拉近他们与课文的距离。上课时以播放电影《石家庄》的战斗片段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战斗的激烈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背景,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教学时能否找到突破口为学生理解课文作铺垫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教学紧扣课文前提出的问题,抓住两条线,即“多好啊”和“灯光”,展开教学。
一、找句子,初识英雄人物。
教学时,学生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含有“多好啊!”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多好啊”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然后小组共同完成表格。接着,集体汇报填写表格,抓住“多好啊”这句三次出现的人物语言,想象人物的心理,深化对人物的感受,让学生明白 “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正是对未来的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急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找到前进的方向取得战斗的胜利。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
二、品句子,感悟英雄精神。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最令人感动的句子,边读边做批注,从中感悟郝副营长的英雄精神。然后全班交流品读句子,深入体会郝副营长的英雄精神。重点品读“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已,他被敌人的机打中了。”这个句子,紧扣“千钧一发”这个词语进行语言训练,体会当时的万分危急。当学生知道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这个崇高的理想而点燃书本暴露自己不幸牺牲时,再进行说话训练“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 最后全班朗读再现郝副营长壮烈牺牲的场景,学生通过英雄的动作透视英雄的内心,进一步感受到郝副营长关心下一代和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
三、抓题眼,铭记英雄事迹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围绕课题《灯光》课文写的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