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2003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陕西2003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出师表》的作者? A. 诸葛亮 B. 司马迁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是《诗经》中的“风”?

A. 国风 B. 雅风 C. 风雅 D. 风颂

3. 下列哪一项是《史记》的作者?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 班固 D. 陈寿

4. 下列哪一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A. 《将进酒》 B. 《登高》 C. 《静夜思》 D. 《江雪》

5. 下列哪一项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作? A. 《水调歌头》 B.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青玉案·元夕》 D. 《滕王阁序》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论语》是孔子所著。( )

2.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 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5.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 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下一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______”。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庄子·______》。 4.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的______和______。

5.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绘了______的美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三个部分及其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3. 请简要介绍宋代诗人苏轼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4. 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创作背景。 5.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2. 请分析《登鹳雀楼》中王之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请分析《庐山谣》中白居易所描绘的景色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4.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分析《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请分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以《出师表》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歌,要求表达出诸葛亮忠诚、智慧、勇敢的品质。

2. 请以《庐山谣》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作,要求表现出白居易所描绘的庐山美景。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以《出师表》为主题的展览,要求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

2. 设计一个以《庐山谣》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要求包括线路的景点、特色活动和旅游纪念品。

3. 设计一个以《诗经》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要求包括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和使用场景。

4. 设计一个以《论语》为主题的讲座,要求包括讲座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听众。 5. 设计一个以《红楼梦》为主题的舞台剧,要求包括剧情梗概、角色设定和舞台布景。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三个概念。 2. 解释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史”概念。 3. 解释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概念。

4. 解释《史记》中的“纪传体”概念。 5. 解释《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概念。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出师表》中诸葛亮所表达的政治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思考《庐山谣》中白居易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思考《诗经》中的爱情诗篇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思考《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及其意义。

5. 思考《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分析《出师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2. 分析《庐山谣》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3. 分析《诗经》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4. 分析《论语》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5. 分析《红楼梦》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A 2. A 3. B 4. B 5. A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国风 2. 楼 3. 滕文公

4. 言行、教育思想 5. 春天 四、简答题答案

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雅”是宫廷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内容多为歌颂祖先的功业。

2.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关注国家和人民的疾苦,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尤其擅长写景和咏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历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有《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五、应用题答案

1.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他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决心。这篇文章写于三国时期,当时蜀汉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决心,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贡献力量。

2. 《登鹳雀楼》中王之涣表达了他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写于唐代,当时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王之涣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庐山谣》中白居易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于唐代,当时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封建礼教的束缚、家族利益的冲突等。这部小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思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分析题答案

1.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础。其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杜甫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关注国家和人民的疾苦,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请以《出师表》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歌,要求表达出诸葛亮忠诚、智慧、勇敢的品质。

示例:

亮志忠诚为国家,智慧勇敢展英姿。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 请以《庐山谣》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作,要求表现出白居易所描绘的庐山美景。 示例:

画中庐山青翠欲滴,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美丽。

本试卷所涵盖的理论基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如下:

一、文学常识:包括《诗经》、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诗人苏轼、《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等。

二、作品内容:包括《出师表》、《登鹳雀楼》、《庐山谣》、《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等。

三、文学史地位:包括《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杜甫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四、文学创作方法:包括《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庐山谣》中的写景手法等。 五、文学与社会:包括《红楼梦》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等。 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一、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