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06528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06528

来源:尚车旅游网
xx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 XX有限公司 所发生的紧急安全事故。 1.4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立足自救 。

2、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小组与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结构如下:

2。2应急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XX 应急指挥部 副总指挥:XX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职责。 成 员:组长级别以上负责人 2。2。1、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指挥工作,宣布启动预案,对特殊情况

1 应急指挥办公室 企业办公室 进行紧急决断等.

2.2。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下达应急命令,协调事故现场抢救工作。 2.2.3成员:根据分工,做好事故应急具体工作. 职责

(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落实指令。 (2)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担负专业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前,各类事故的应急抢救指挥工作. (5)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7)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演练,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 (8)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副总指挥进行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3、预警行动

(1)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制度,逐级落实责任人。 (2)发现易发生事故的隐患立即排除。

(3)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 (4)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

事故的蔓延扩大.

(5)现场负责人应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4、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现场负责人应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4。1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4.1。1火情处置流程

(1)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立即报告值班人员,按报警器报警,同时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2

(2)接报:值班人员或相关负责人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应急抢救工作。

(3)若火势较大,无法扑灭,应急指挥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现场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5)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抢救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6)疏散组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

(7)物资抢救组做好物资抢救工作。

(8)现场保卫组做好火灾现场的警戒保卫工作.

(9)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4.1。2受伤人员的处置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4.1.3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3

4。2应急疏散方案

在发生短时间无法拯救的应急情况下(如地震、坍塌等),有序疏导人员进行疏散,生产经营场所应保证事故应急照明完好,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散通道出口畅通。

4。2。1事故应急照明

由于事故后停电,会给人员疏散造成很大障碍,在疏散通道的必要位置,疏散楼梯、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通道出口等处,都要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证使用有效.

4.2。2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4.2。3应急疏散通道,出口要求

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堆放杂物,保证畅通无阻,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散人员.

4。2。4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现场处置领导小组指挥人员发出疏散人员指令后,疏散小组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2)疏散小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 (3)有关部门(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单位领导和疏散人员主动向其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批挥权上移后,积极配合做好人员疏导工作。

(4)事故现场有被困人员时,疏导人员应劝导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

(5)正确通报、防止混乱。疏导人员首先通知事故现场附近人员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防止不分先后,发生拥挤影响顺利疏散。

(6)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里,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疏散.

(7)广播引导疏散。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家,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8)强行疏导、疏散

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疏散组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

4

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9)制止脱险者重反事故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10)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被困人员,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方位、数量。

4.2。5疏散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 (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

①疏散应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②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③疏散中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观众,后员工的疏散顺序进行疏导。

④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⑤疏散人员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以防中途停电,窜入烟气和成为火势蔓延通道而引起事故发生。

4。3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结束

4.3。1应急处置结束,由应急指挥部或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批准,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终止的条件应达到:

(1)事故已得到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 (2)没有被困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3)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

(4)环境受到污染经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 4.3.2应急结束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明确布置以下工作 (1)事故单位写出事故报告,报告区安监局和政府相关部门。

5

(2)事故单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有关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及其他应移交的资料。

(3)经有关部门同意后,事故单位组织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设备,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4)事故单位写出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 (5)做好受伤人员的慰问和善后处理工作。 4。3。3事故单位应做的工作

(1)总结事故教训,补充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避免重复事故发生。

5、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的处理、事故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如:(1)继续做好对污染物的处理工作.

(2)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检修受损设备,恢复

生产经营活动。

(3)做好对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4)认真总结应急处置经验,修改完善企业应急预案有关内容。

XX有限公司

2018—1-2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