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scher氏综合征5例报告

Ascher氏综合征5例报告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2卷 2008年第7期 ・黑龙江医学 V01.32.No.7 既I LoNG JL NG MEDICAL JOURNAL Ju1.2008 559 短篇报道与案例分析・ 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67例临床分析 张立国 (大庆市爱心医院,黑龙江大庆163311) 我院近4年来共收治6o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 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恰当的处理,大部分老年患者能 够平稳渡过手术期,顺利康复。年龄已不成为老年人胆囊 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编辑:薛凡) (收稿日期:2008—03—27) 其中手术治疗7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4例,女43例。年龄6o~7O岁6o例,71~8O岁 27例,平均65.4岁。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者64例。胆囊 炎并存胆囊结石58例,非结石性胆囊炎29例;合并糖尿病 13例,高血压病27例,冠心病18例,脑血管疾病6例,阻塞 性肺疾病5例。其中合并有2种以上并存病者32例。 2治疗方法及结果 病人从发病至住院时间为1~4 d,平均1.8 d。入院后 均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急性炎症改变,静脉滴注抗生素,8 例病人症状较轻,仅有腹痛,元发热、黄疸及腹膜炎,保守治 疗痊愈。38例无并存病者行急诊胆囊切除术,4例入院时已 出现腹膜炎,但发病不到48 h行急诊胆囊造口引流术,2o例 合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并存病者入院后积极抗感染治 疗,病情元明显减轻,经过适当调整,于发病48 h内行胆囊 切除术,均治愈出院。2例入院时已发病48 h以上,入院前 自觉腹部疼痛症状轻,未行任何处置,住院时已出现腹膜 炎,腹穿抽出胆汁样液体,虽行急诊剖腹胆囊造口引流术, 术后终因出现中毒性休克死亡。15例由于家属考虑病人年 龄较大,又合并有其他并存病,要求保守治疗,但症状不缓 解,且有病情加重趋势,发病48 h后同意手术,其中4例已 出现腹膜炎,腹穿抽出胆汁样液体;9例行胆囊切除术,7例 治愈,2例死亡;6例行胆囊造口引流术,4例治愈,2例死亡。 3讨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因其病变较隐匿,进展快,易发生胆 囊坏疽、穿孔。且老年人合并症多,手术耐受性差,故术前 检查及准备尤需充分。尽量予以较全面的检查,了解心、 肺、肝、肾等各脏器的功能;了解水、电解质、代谢状况及有 无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同时对有心功能不全、电 解质紊乱、糖尿病等情况,术前积极予以纠正,做好充分的 术前准备,以降低手术风险。经完善的术前准备后,及时进 行相应手术治疗。对胆囊肿大、结石嵌顿、合并胆总管结 石,合并高热、黄疸或腹痛进行性加剧,经对症治疗无效者, 我们主张立即手术。对保守治疗的患者,给予密切的动态 观察;经保守治疗2~3 d,病情无明显好转,B超检查胆囊肿 大加重,合并胆囊壁水肿,也应及早手术。 由于老年人胆管疾病常因反复发作时间较长,胆囊周 围粘连较重,尤因胆囊颈结石嵌顿,常致胆囊三角区粘连成 团,解剖不清,故术中操作一定要轻柔、仔细。对胆囊三角 区解剖有困难者,不要一味追求顺行切除。我们常采取顺 逆结合法切除胆囊,以防损伤胆总管。对病情危重、不能耐 受长时间手术者,我们仅行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合 并胆总管结石应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视病情予T管引流或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胆囊明显萎缩、无法完整切除 者,行胆囊大部切除,胆囊内缝扎胆囊管。笔者认为:对老 年患者的急性胆囊炎,通过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密切监护、 Aseher氏综合征5例报告 车延梅,吕少亮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口腔科,黑龙江大庆163316) Aseher(阿歇尔)氏综合征,亦称眼睑松弛、非毒性甲状 腺肿及双唇三联征l1】。眼科称为睑皮松弛征。1909年,Iaf- 向首先报道1例双唇和睑皮松垂患者,后来Aseher发现了 第3个症状——非毒性甲状腺肿大,故称为h陆一Aseher 综合征。本病临床较为罕见,国内报道甚少。笔者自1992 年以来经治5例,其中4例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19岁。主诉上唇及眼睑肿胀12年。临床特 点:双上睑皮肤松弛饱满,下垂、睑皮淡红色、质软,翻转上 睑可见双泪腺脱垂,眼球无突出;上唇正中凹陷,两侧肥大; 甲状腺无肿大。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表皮复层鳞状上 皮见大量唾液腺之间有灶状血管扩张充血。 病例2:男,2o岁。主诉上唇及眼睑肿胀8年。临床特 点:双上睑肿、下垂表皮红、质地软、泪腺脱垂,眼球无突出; 上唇正中凹陷,两侧肥大外翻下垂,质软;甲状腺无肿大。 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唇黏腺体组织炎性水肿。 病例3:女,25岁。主诉双上睑下垂及上唇肿胀14年。 临床特点:双上睑松弛、下垂、皮肤颜色微红、质软、眼球有突 出;上下唇肿胀明显,质软、外翻;甲状腺无肿大。未行治疗。 病例4:女,14岁。主诉上睑下垂7年。临床特点:管扩 张,泪腺脱垂、质软,颜色正常,皮下有毛细血管扩张,泪腺 脱出、质软,眼球不突出;上唇肿胀明显下垂;甲状腺无肿 大。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水肿及部分腺体炎细胞 浸润,周围血管扩张。 病例5:女,17岁。主诉上睑及上唇肿胀1O年。临床特 点:双上睑及上唇肿胀下垂,质软,睑皮淡红,眼球不突出; 甲状腺不肿大。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唇组织水肿炎细 胞浸润,有唾液腺组织血管扩张。 2讨论 睑皮松弛症是一种以眼睑反复水肿为特征的眼病,某 些患者伴有上唇黏膜水肿及无毒性甲状腺肿,即为Aseher 综合征。本组5例患者虽无甲状腺肿,但都具有典型的睑 皮松弛和双唇征及特有的临床表现,故诊断非典型Aseher 综合征。 2.1发病因素 病因不明,多见于青年人,无性别差异,80%以上在2O 岁前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Fuehs等认为,是血管神 经机制反应。有些家族性病例提示了遗传变异的存在。病 例1为7岁发病至今已12年,发病于热天下河游泳后,是否 因当时不适宜冷热刺激为诱因,引起内分泌系统或神经血 管异常反应,导致该症发生,对应用抗组织胺及强地松类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2卷 560 2008年第7期 黑龙江医学 Vo1.32,No.7 HEI LONC JIANC MEDICAL JOURNAL Ju1.20O8 物不敏感。 2.2临床特征 睑皮松弛症:眼睑反复水肿为其主要特征。严重者可 影响下睑,很少单眼发病。许多患者发生在精神或身体创 伤后。有的病例表现为进行性水肿,但无急性恶化。发作 的次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多数处于相对静止阶段,反复水 肿可使睑组织受损害,表现为肥大及萎缩,眶隔变弱使脂肪 脱垂,眼睑显得饱满,萎缩者(弛缓性)眼球显得凹陷,继发 明显的脂肪萎缩,造成假性内眦赘皮。慢性病例上睑皮肤 呈淡红色,菲薄,表皮下可有扩张的毛细血管。上睑下垂及 眶脂肪,泪腺脱垂造成上睑畸形,个别病例继发眦部韧带断 裂致眼裂狭小,晚期韧带和眼睑组织间失去固着,眼裂出现 明显的水平性缩短,外眦角亦成环形畸形,上睑皮肤显得过 多,可影响视力l2】。本组均为双眼发病,处于相对静止阶 段,表现为肥大与萎缩并存的慢性病例。上睑皮肤饱满,但 尚未显得过多,故无因少许遮挡瞳孔而影响视力。双唇症: 初发时可有反复性,以后转为持续性上唇肿大,偶尔累及下 唇或上、下唇同时发病。由于上唇黏膜过多而膨出,故形成 水平方向的双弓形,称为双唇症。面部皮肤可伴有色素沉 着或呈半侧颜面轻度萎缩。非毒性甲状腺肿,眼球不突出, 无甲状腺肿的中毒症状,也有人认为甲状腺肿大不一定发 生。此症状通常在眼睑病变发生后几年出现,基础代谢正 常,偶尔有轻度增高,多发生于20~30岁。本组为14~25 岁,发病7~14年仍无甲状腺肿的表现。 2.3病理所见 用各种组织染色法做活检:发现眼睑皮肤表皮厚度正 常或中度萎缩,基底部色素沉着并有各种程度的空泡样变, 皮肤区有松散的胶原纤维,不呈束状,毛细血管扩张,数目 增加,血管内皮增生,弹力纤维成碎片,并明显减少或缺如, 胶铁染色证明,在病灶的表皮中可见黏多糖酸增加,炎细胞 浸润。在组织细胞及网状真皮中常见有轻微或中度的黑色 素。唇黏膜上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和黏液腺增生。 2.4鉴别诊断 该症根据临床特点,诊断容易。但要注意与肉芽肿性 唇炎、唇部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神经性水肿、复发性丹毒 及橡皮病、腺性唇炎、神经纤维瘤,结节病、梅毒、结核、利什 曼病、淀粉样变性等相鉴别l6】。在眼科,应与遗传性皮肤松 弛及正常衰老过程的睑皮松弛相区别。 2.5治疗 对进行性病例可服用甲状腺素和激素治疗,甲状腺肿 大者可服用碘剂,对唇睑畸形者可行手术矫正畸形。本组 5例中,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中医 疗法宜用化痰软坚为主。 参考文献: [1]李辉幕.口腔综合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 r7:194. [2]陈玉华.睑皮松弛综合征[J].国外医学・眼科分 册,1986,2:123. (编辑:薛凡) (收稿日期:2008—04—05) 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鼻炎412例疗效分析 魏绍忠 ,杨艳杰 (1.大庆市肇州县第一中医门诊部,黑龙江大庆163001; 2.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门诊,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2004~2007年间,本文作者采用微波治疗仪热凝下鼻甲 方法治疗慢性鼻炎4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12例患者均以鼻塞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黏液性鼻 漏,查体可见鼻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肿大或肥大,部分患 者经较长时间局部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其中,慢性 肥厚性鼻炎128例(31.cr7%),男92例,女36例,年龄13岁 ~66岁,病程1~30年,平均5年;慢性单纯性鼻炎284例 (68.93%),男172例,女112例,年龄10~68岁,病程8个月 ~20年,平均4年。 1.2使用仪器 采用WB一100B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成都锦波电器 厂)。 1.3操作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用2%地卡因,1‰副肾素棉片置于下鼻 甲黏膜表面行表面麻醉,10 vain后取出,并再行1次表面麻 醉,将微波治疗仪探针紧贴或刺入下鼻甲黏膜,然后自后向 前进行热凝,使用功率10—20 w,时间2—4 s/次,以下鼻甲 黏膜变白为度。 1.4疗效标准 痊愈:下鼻甲缩小,大小接近正常,色泽正常通气良;好 转:下鼻甲稍缩小,通气有改善;无效:下鼻甲及通气状况无 改善。 2结果 慢性肥厚性鼻炎182例,3~6个月随访:痊愈105例,好 转20例,有效率9r7.66%;无效3例(2.34%);慢性单纯性鼻 炎284例,3个月~12个月随访,痊愈253例,好转26例,有 效率98.59%;无效5例(1.41%)。 3讨论 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效果取决于病例选择,一般下鼻甲 肿大或肥大引起鼻塞的病例效果好,对于骨性下鼻甲肥大 效果欠佳,伴副鼻窦炎或重度鼻中隔偏曲病例效果较差,术 后绝大多数病人会出现鼻塞加重,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 胀,一般经过7~10 d后肿胀消除,分泌物、伪膜排出后,通 气功能方才逐渐改善。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1)仪器探针必须紧贴下鼻甲或 刺入鼻甲,应避免误伤中隔黏膜而造成粘连,还应注意勿伤 及鼻前庭黏膜;(2)术后常规滴用血管收缩剂及氯霉素眼药 水1周,以防止粘连;(3)口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预防感 染;(4)术后应定期清理痂皮、伪膜,对于早日恢复功能十分 必要;(5)对于1次治疗无效的患者,再行微波治疗需2~4 周。 (编辑:薛凡) (收稿日期:2008—0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