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减轻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正确的服用激素的方法是 A. 一日三次 B. 一日两次 C. 晨起顿服 D. 睡前顿服 E. 一日一次
2. 关于丙型肝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母婴传播的概率稍高于乙型肝炎
B. 目前,不洁性生活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C. 成年人感染丙型肝炎很少慢性化
D. 若患者无禁忌证,只要血清HCV RNA阳性,就应考虑抗HCV治疗 E. 我国丙型肝炎患者以感染基因2/3型为主
3.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的艾滋病,有关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中,下列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须再有≥两处淋巴结肿大
B. 肿大淋巴结直径应在1cm以上且持续≥三个月
C. 肿大淋巴结直径应在1cm以上且持续≥一个月
D. 肿大淋巴结往往是对称性且质地较韧
E. 肿大淋巴结多可自由活动,且无压痛
4. 关于细菌性痢疾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
B. 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C. 病变可导致肠穿孔
D. 急性期病变为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E. 结肠粘膜可覆盖灰白色假膜
5. 2002年1月16日,14岁患者寒战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持续5小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血压6.2/4.0kPa,心率120次/分 。急
诊时重点行那项检查。上例体检发现脑膜刺激征(-),锥体系统体征(-),但皮肤出现散在淤点及淤斑多处,急诊时先作何种检查有助诊断 A. 腰穿查CSF常规 B. 头颅CT C. 淤点或淤斑处细菌革兰染色涂片
D. 头颅MRI
E. 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
6. 糖皮质激素较好的给药方法是 A. 一日总量隔日分3次服 B. 二日总量隔日早晚2次服 C. 一日总量隔日睡前1次服 D. 二日总量隔日睡前1次服 E. 二日总量隔日晨1次服
7. 一10岁男孩,因发热,头痛六日,呕吐一日于某年8月15日入院.体温39.5℃,神志清楚,烦燥不安,呼吸表浅,皮肤上无淤点,右侧瞳孔比左侧大,颈强直,膝,跟腱反射亢进,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阳性.白细胞17X10的9次方/L,中性81%,淋巴17%,单核2%,入院后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哪一项?
A. 大剂量青霉素静滴
B. 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以便及早确诊
C. 静滴大量10%葡萄糖液 D. 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 E. 静脉滴注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6-2)
8. 对于脑实质损害引起的抽搐,应给予镇静剂,首选的药物是: A. 安定 B. 水合氯醛 C. 异戊巴比妥
D. 苯巴比妥 E. 异丙嗪
9. 男,40岁,反复腹胀、脚肿2年,神志不清3天,既往HBsAg(+)4年,一周前感冒,体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肋下5cm可触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ALT 800U/L AST 1000 U/L ALB 34g/L TB 180 umol/L PTA 35%,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重型肝炎 B. 亚急性重型肝炎 C. 慢性重型肝炎
D.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E.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10. 卵型症的发育周期是: A. 48小时 B. 72小时 C. 36~48小时
D. 无规律 E. 24小时
11. 下列哪一条临床表现不常见于典型细菌性痢疾 A. 粘液脓血便 B. 腹泻伴发热 C. 里急后重
D. 以左下腹痛为主 E. 食欲明显减退伴呕吐
12. 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是 A. 可表现为功能 B. 可表现为形态 C. 可表现为数量 D. 可表现为面积
E. 可表现为功能,也可表现为形态
13. 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的是
A. 一般利尿药 B. 氨茶碱 C. 肾上腺能β2受体激动药
D. 洛伐他汀 E. 肾上腺皮质激素
14. 非处方药遴选的原则不包括 A. 应用安全 B. 疗效准确 C. 质量稳定 D. 价格便宜 E. 使用方便
15. 易引起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氯霉素 C. 红霉素 D. 庆大霉素 E. 卡那霉素
16. 某2岁患儿, 春季发病, 突起寒战, 高热6小时, 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皮肤花纹, 脉细数, 血压低, 皮肤大片瘀斑, 瘀斑涂片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比较全面的治疗措施是 A. 青霉素+激素
B. 20%磺胺嘧啶钠注射
C. 青霉素 扩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激素 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
D. 磺胺嘧啶 扩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激素 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 E. 扩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激素 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
17.新生儿指出生至生后 A. 3天以内的小儿 B. 3个月以内的小儿 C. 28天以内的小儿 D. 1岁以内的小儿 E. 3岁以内的小儿.
18.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其包括 A. 分析总结和报告 B. 监察、稽查、记录 C. 组织、实施 D. 方案设计
E. 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19. 放线菌素D对处于哪期的肿瘤细胞作用较强()
A. G0期 B. G1期 C. S期 D. G2期 E. M期
20. 虽不良反应多,但因其作用强故常用于不易控制的发热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尼美舒利 C. 布洛芬 D. 吲哚美辛 E. 舒林酸
21. 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前驱期及出疹期均有传染性
B. 以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C. 患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少有第2次感染者
D. 恢复期患者存在携带病毒的现象
E. 主动免疫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
22. 环磷酰胺主要由以下哪种CYP激活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23. 某些传染病尚在进行中,同种病原体反复侵袭感染,称为 A. 重复感染 B. 再感染 C. 交叉感染 D. 机会感染 E. 混合感染
24.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A. 起效快 B. 起效慢 C. 维持时间长 D. 维持时间短 E. 以上都不是
25. 关于新生儿药动学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代谢较快 B. 药物排泄较快
C. .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 D. 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26. 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 A. 恶性疟 B. 间日疟 C. 卵形疟 D. 三日疟 E. 基本相似
27.人工合成的单环ß-内酰胺类药物有()
A. 哌拉西林 B. 亚胺培南 C. 头孢氨苄 D. 氨曲南 E. 舒巴坦
28. 具有利尿降压作用的药物() A. 可乐定 B. 美卡拉明 C. 利舍平 D. 卡托普利 E. 氢氯噻嗪
29. 女,28岁,因乏力、食欲下降、厌油、恶心5天,尿黄3天就诊。查体:血压100/70mmHg.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轻度触痛,肝区叩击痛阳性。下列项目中不予考虑的检查是
A. 肝功能检查 B. 乙肝五项 C. 甲肝抗体 D. 腹部B超 E. HIV感染的检测
30. 药物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
规律性变化
A. 量反应曲线 B. 质反应曲线 C. 时量关系曲线 D. 时效关系曲线
E. 连续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
31. 青霉素吸收后其体内分布情况是()
A. 血液中 B. 细胞外液 C. 泌尿生殖系统
D. 除脑脊液外的所有体液中 E. 如果脑膜有炎症或给予大剂量时,可以分布到包括脑脊液在内的所有细胞外液中
32. 正确的描述是
A. 品包括全身和局部
B. 品不产生依赖性 C. 具有药物依赖性 D. 是受管制的 E. 品有成瘾性
33. 下列属于n-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A. 二十碳五烯酸 B. 二十二碳六烯酸 C. 深海鱼油 D. 亚油酸 E. α-亚麻油酸
34. 按“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择优选定、中西药并重”原则遴选的药品目录是 A. 非处方药 B. 传统药 C. 处方药 D. 国家基本药物 E.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
35. 男性,35岁,10年前患血友病,发热、腹泻1月余,乏力,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CD4 /CD8 0.8。 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紫绀,肺部罗音,应最先考虑 出现上述情况可应用药物
A. 长春新碱 B. 氟康唑 C. 维生素K D. 锌制剂 E. 戊烷咪
36. 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包括 A. 苯乙胺 B. 苯丙氨酸
C. 璋胺 D. 苯乙醇胺 E. 谷氨酸
37. 强心苷类药物的效应的昼夜节律表现为
A. 夜间用药药物效应高于白昼用药
B. 白昼用药药物效应高于夜间用药
C. 夜间用药与白昼用药药物效应相当
D. 夜间用药药物效应规律紊乱 E. 白昼用药药物效应规律紊乱
38.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其产生的酶和毒素有 A. 肠毒素和红疹毒素 B. 杀白细胞素 C. 血浆凝固酶 D. α-溶血毒素 E. 以上均是
39. 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药物可分为哪几类
A. ABCDE B. I II III IV C. ABCDX D. 甲乙丙 E. ABCD
40. 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轻烟酸的哪一不良反应() A. 面部皮肤潮红,瘙痒 B. 胃肠刺激症状
C. 身高血糖 D. 肝功异常 E. 过敏反应
41.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A. 发热、腰痛、贫血、网积红细胞增多
B. 皮肤搔痒、白陶土样大便、肝内外胆管扩张
C. 消化道症状、黄疸、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D. 少年多见,长期轻至中度黄疸 E. 发热、出血、蛋白尿
42. 吗啡的药理作用有() A. 镇痛、镇静、镇咳
B. 镇痛、镇静、抗震颤麻痹 C. 镇痛、呼吸兴奋 D. 镇痛、镇静、散瞳
E. 镇痛、止泻、缩血管
43. 下述对抗菌药物的选用描述错误的为
A. 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口服吸收好的抗菌药物
B. 治疗危重感染时宜选用静滴或静注抗菌药物
C. 治疗全身感染时宜选用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抗菌药物 D. 治疗肠道感染时可选用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抗菌药物 E. 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时可选用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抗菌药物
44. 血浆脂蛋白主要结合的药物是 A. 偏酸性药物 B. 偏碱性药物 C. 中性药物 D. 两性药物 E. 解离型药物
45. 可导致胎儿溶血的药物是 A. 四环素 B. 磺胺类药物 C. 甲氨蝶呤 D. 呋喃妥因 E. 以上都不是
46.对传染病确诊意义最大的试验是
A. 补体结合试验
B. 中和试验 C. 反向试验
D. 显凝试验 E. 特异性抗体IgM
47.老年患者使用后易引起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的是 A. 抗菌药 B. 镇静催眠药 C. 降压药 D. 糖皮质激素 E. 抗心率失常药药
48.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
B. 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
D. 潜伏性感染仅见于部分传染病 E. 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
49.以下哪一项关于和异氟烷的描叙是错误的
A. 麻醉诱导平稳
B. 苏醒快 C. 肌肉松弛良好 D. 对肝无明显的副作用
E. 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50. 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
A. 无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B. 有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C. 蚊传性出血热 D. 蜱传性出血热
E. 传播途径不明性出血热
51.副作用是指
A.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B. 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引起的
C. 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的反应
D. 在治疗剂量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E. 停药后,残存药物引起的反应
52.长期大量使用可损伤肝脏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庆大霉素 C. 四环素 D. 头孢曲松 E. 氧氟沙星
53. 儿童期严重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严重后果是
A. 侏儒症 B. 营养不良 C. 消化不良症 D. 神经官能症 E. 肝胀肿大
. 不属于哌替啶的适应证的是() A. 术后镇痛 B. 人工冬眠 C. 心源性哮喘 D. 麻醉前给药 E. 支气管哮喘
55.低分子肝素应用过量所致出血可用的解救药物是()
A. 维生素K B. 鱼精蛋白 C. 垂体后叶素 D. 氨甲苯酸 E. 氯化钙
56. 加速毒物从尿中排泄时选用的药物是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乙酰唑胺 E. 双氯非那胺
57. 疟疾常见热型: A. 稽留热 B. 波状热 C. 弛张热 D. 间歇热 E. 马鞍热
58.为评价药物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
59. 痔疮患者合并便秘应选择下列哪种药物导泻()
A. 硫酸镁 B. 乳果糖 C. 番泻叶 D. 甘油 E. 硫酸钠
60. 预防乙脑的主要措施是: A. 管理好动物传染源 B. 及时发现病人,及时隔离 C. 灭蚊防蚊 D. 预防接种 E. 灭蚊和防蚊及预防接种
61. 出现青霉素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立即选用()
A. 肾上腺素 B. 糖皮质激素 C. 青霉素 D. 苯海拉明 E. 苯巴比妥
62. 在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是
A. 病原学检查 B. 血液生化学检查
C. 血液流变学与I相关检查 D. 心电图检查 E. 血液常规
63.吸毒患者采用以下哪种药替代治疗
A. 阿片 B. 美沙酮 C. 吗啡 D. 芬太尼 E. 瑞芬太尼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产生M样症状的原因是()
A. 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减少 B. 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 C. 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慢 D. 药物排泄减慢 E. M受体的敏感性增加
65. 男,33岁,发现肝功能异常1年,无自觉不适,查体无特殊异常,20年前曾因急性肾小球肾炎行透析治疗,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脂肪肝 B. 慢性乙肝 C. 慢性丙肝 D. 乙肝肝硬化 E. 自身免疫性肝炎
66.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的目的是
A.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B. 试验资料的科学可靠
C.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试验资料完整、准确、公正,结果科学可靠。
D. 保证试验药品的有效性 E. 保证申办方的利益
6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首剂使用常规剂量的青霉素可发生 A. 二重感染 B.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 赫克斯梅默尔反应 D. 中毒反应 E. 溶血反应
68. 有关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使4相除极速率下降和减少复极不均一性,能提高致颤阈
B. 促进细胞K 外流,缩短复极过程,且以缩短APD更为显著
C. 对窦房结自律性没有影响,仅在其功能失常时才有抑制作用 D. 减慢房室结传导 E. 降低自律性
69. 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感染后免疫 D. 有发热 E. 传播途径的不同
70. 哺乳动物最大的CYP亚家族是 A. CYP2C B. CYP2B C. CYP2A D. CYP2D E. CYP1A
2.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2. 下列哪一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导泻治疗的禁忌征
A. 低血钾 B. 低血钠 C. 高血压 D. 消化道大出血 E. 低氯血症
3.地高辛对心衰的治疗作用有() A. 正性肌力作用 B. 负性传导作用 C. 负性频率作用 D. 使心脏体积缩小 E. 使Q-T期延长
4. 普罗布考的药理作用包括() A.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B. 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 C. 降低总胆固醇 D. 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E. 抗氧化作用
5. 奎尼丁的药理作用有() A. 阻断Na 内流 B. 阻断K 外流 C. 阻断a受体 D. 阻断M受体 E. 阻断ß受体
6. 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 血浆半衰期长短与原血浆药物浓度有关
C. 可依据血浆半衰期调节给药的间隔时间
D. 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E. 一次给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
7.关于暴发型流脑叙述正确的是
A. 脑膜脑炎型可出现锥体束征阳性
B.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
C. 败血症休克型的特征是循环衰竭
D. 败血症休克型脑脊液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E. 脑膜脑炎型主要以脑实质严重损害为主要特征
8.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宜选用利尿药 A. 呋塞米 B. 依他尼酸 C. 布美他尼 D. 托拉塞米 E. 氢氯噻嗪
9.碱化尿液可使下列药物排泄加速 A. 苯巴比妥 B. 水杨酸盐 C. 磺胺药 D. 吗啡 E. 地西洋
10.可通过隐性感染转为无症状病原携带状态的疾病包括:
A. 甲肝 B. C. 菌痢 D. 乙肝 E. 伤寒
11.新生儿服用下列哪些药物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A. 非甾体抗炎药 B. 吗啡类药物 C. 非那西丁 D. 抗凝血药 E. 氯霉素
12.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包括
A. 补充血容量 B. 纠正酸中毒 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应用强心药
13.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可有下列哪些表现 A. 寒战高热
B.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C. 右下腹压痛
D. 神志不清 E. 脓血便
14. 33岁男性患者,因“发热、腿痛5天,咯血2小时”入院。查体:P 125次/分,BP 98/55mmHg,巩膜轻
度黄染,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心音低钝,腓肠肌压痛。下列治疗方案合理的是:
A. 镇静 B. 吸氧 C.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D. 强心 E. 使用高渗溶液提高血容量
15.左旋多巴的特点是() A. 不良反应少见
B. 在脑内才能作用转变为DA C. 作用较慢
D. 可引起轻度体位性低血压
E. 与卡比多巴合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16. 妊娠期可选用的抗感染药物 A. 头孢菌素类
B.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C. 青霉素类 D. 磷霉素 E. 氯霉素
17.院内感染败血症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A.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诱发的真菌败血症
B. 恶性肿瘤化疗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C.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发的真菌败血症
D. 静脉导管留置引起的葡萄球菌败血症
E. 留置尿管诱发的大肠埃希菌败血症
18.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其作用和副作用下述哪些正确 A. 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B. 一般剂量对肝、肾无损害 C. 经治疗后粪便中虫卵转阴率达90%以上
D. 此药体内代谢、排泄均快 E. 无消化系统副作用
19.化学治疗药物() A. 对病原体有较高选择作用 B. 对病原体抑制作用较弱 C. 对病原体杀灭作用较强 D. 对机体毒副作用小 E. 易引起过敏反应
20.对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是() A. 红霉素 B. 羧苄西林 C. 头孢噻肟
D. 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 E. 万古霉素
21.新斯的明可用于治疗()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手术后复气胀和尿潴留 C. 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的解救
D. 机械性肠梗阻 E. 重症肌无力
22.下列属合理联合用药的是 A. 青霉素和庆大霉素 B. 普鲁卡因胺和磺胺嘧啶 C. 青霉素和四环素 D. 红霉素和林肯霉素 E. 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
23. 下列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A. 药物过量 B. 药物滥用 C. 后遗效应 D. 治疗错误 E. 副作用
24. 可通过病原学检出来确诊的疾病是:
A. 疟疾 B. 肠阿米巴病 C. 伤寒 D. 登革热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5. CYP2C主要参与激活的前药包括 A. 黄曲霉素 B. 环磷酰胺 C. 异环磷酰胺 D. 华法林 E. 依那普利
2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是 A.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B. 是可逆的 C. 结合的特异性低 D. 结合点有限
E. 两药可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
27.大麻类的依赖性临床表现包括 A. 一般剂量:欣快感,短程记忆受损,出现异常时间感,
B. 加大剂量:引发幻觉与妄想、思维混乱、焦虑不安 C. 长期大量:情绪淡漠、表情呆滞、
记忆障碍
D. 戒断症状较轻
E. 一般停药10小时候出现戒断症状
28.防止甘油产生耐受,补充下列哪些药物可能有效() A. 卡托普利 B. 就爱硫氨酸 C. 普萘洛尔 D. 硝苯地平 E. 地尔硫卓
29. II期临床试验设计的“四性原则”包括:( )
A. 代表性 B. 重复性 C. 随机性 D. 双盲性 E. 合理性
30.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适应症是 A. 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B. 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C.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 D.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E.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 1. E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是 A. 临床上表现有“三痛”和“三红” B. 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C. 尿中可见膜状物
D. 临床上有三大主征:发热,出血、充血及肾损害
E. 特异性IgM抗体1:20以上 2.B
异烟肼体内过程特点是 A. 口服易被破坏
B. 乙酰化代谢速度个体差异大 C. 大部分以原形从肾排泄 D. 不易进入组织细胞 E. 蛋白结合率高 3. B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生物等效性试验
4. B
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 氯喹 乙胺嘧啶 B. 氯喹 伯氨喹啉 C. 奎宁 乙胺嘧啶 D. 奎宁 伯氨喹啉 E. 青蒿素 奎宁 5.C
女,25岁,纳差、乏力1月,3个月前曾因手术而输血。检查:ALT 100U/L、AST 95U/L,最可能诊断是 A. 甲型病毒性肝炎 B. 乙型病毒性肝炎 C. 丙型病毒性肝炎 D. 自身免疫性肝炎 E. 药物性肝炎 6. A
脆弱类杆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选用 A. 拉宁 B. 甲硝唑 C. 氟康唑 D. 亚胺培南 E. 头孢他定
7. E
有些立克次体与某些变形杆菌有共同抗原,因此诊断立克次体疾病常作变形杆菌凝集试验。此试验又称 A. 显凝试验 B. 肥达反应 C. 嗜异凝集试验
D. SPA凝集试验 E. 外斐反应 8.C
一5岁儿童,因发热,头痛与嗜睡3日于某年8年9日住院,入院时体温40.1℃,昏睡,颈强直,腹壁反射减弱,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白细胞总数14X10的9次方/L,中性粒细胞75%,淋巴23%,嗜酸2%,既往情况不详.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脑型疟疾 E. 结核性脑膜炎
9. E
患者男性,50岁,为乙型肝炎肝硬
化失代偿期患者,近5天畏寒,高热,血清胆红素280μmol/L,肺部有迁徙性脓肿,最可能有: A.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C. 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D. 变应性亚败血症 E. 厌氧菌败血症 10. D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好选用()
A. 阿莫西林 B. 红霉素 C. 头孢曲松 D. 克林霉素 E. 克拉霉素
11. D
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的是 A. 钙拮抗剂 B. 青霉素类 C. 水杨酸类 D. 长效苯二氮卓类 E. 头孢菌素类
12. E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后期发生的精神症状常是因为
A. 颅内感染 B. 低血钾
C. 血浆外渗 D. 抗病毒药物所致 E. 电解质失衡综合征
13. D
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青霉素的药效持久,机理是
A. 丙磺舒减少了青霉素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B. 丙磺舒增加了青霉素在肾小球的滤过率
C. 丙磺舒增加了青霉素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同时减少了青霉素在肾小球的滤过率
D. 丙磺舒竞争性地抑制青霉素在肾小管的主动转运,后者排出增多 E. 丙磺舒竞争性地抑制青霉素与血浆蛋白结合 14. C
在正常剂量内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的其它不利的作用称为 A. 后遗效应 B. 毒性反应 C. 副作用 D. 过度作用
E. 特异质反应
15. A
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A. 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立克次体 E. 原虫
16. B
维拉帕米不能用于治疗() A. 心绞痛 B. 慢性心功能不全 C. 高血压 D. 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心房纤颤 17.B
某女,21岁,民工。头痛、发热2天,呕吐、神志不清5小时。查体T 37.3℃,P 90次/分,R 22次/分,BP17/9 kPa。浅昏迷,皮肤无出血点或瘀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cm,光反应灵敏, 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扪及;肌张力稍高,双侧腱发射消失,Hoffmann征(-),Babinski征( ),脑膜刺激征( )。血常规白细胞13.8 G/L, 中性0.92, 红细胞4.7 T/L,血小板117 G/L, 嗜酸细胞0.08 G/L。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请问诊断何种疾病可能性大? A. 结核性脑膜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脑出血 E. 隐球菌脑膜炎 18. C
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 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B. 能使群体中有50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C. 能使群体中有一半数个体死亡的剂量
D. 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
E. 能是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疗效的剂量 19. B
重型症肝炎病人用乳果糖治疗的原因是
A. 减少肝细胞的继续坏死 B. 减少肠道氨的吸收 C. 供给能量
D. 增加营养肝脏的物质 E. 促进肝细胞增生 20. E
下列哪些药物通常不需要进行TDM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环孢素 C. 地高辛 D. 氨茶碱 E. 青霉素
21.B
哪项不是焦痂或溃疡特点 A. 可见于70%~100%患者 B. 圆形或椭园形,常为多个 C. 边缘突起,呈堤围状 D. 不伴有化脓
E. 多见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等处
22. D
喝酒引起的面红、心率加快、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是因为下列哪种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所致
A. 乙酸 B. 乙醇 C. 乙酸乙酯 D. 乙醛 E. 甲醛 23. B
治疗新生儿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苯巴比妥 C. 地西泮 D. 水合氯醛 E. 吗啡
24. E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临床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条
A. 只见于部份HIV感染者 B. 呈现一过性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C. 但在急性期之后淋巴结肿大仍继续存在
D. 血小板可减少 E. 血清抗HIV阳性
25.C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适用于
A. 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 B. 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
C. 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D. 药品生物等效性试验 E. 药品的毒性试验
26. A
周期非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对下列哪期肿瘤细胞不敏感( ) A. G0期 B. G1期 C. S期 D. G2期 E. M期 27. D
华支睾吸虫病表示感染程度严重的表现是
A. 腹泻 B. 肝左叶肿大 C. 神经衰弱症状
D. 胆绞痛及阻塞性黄疸 E. 肝区隐痛 28. D
在下列预防伤寒措施中,哪一项措施最为有效
A. 应喝过滤的水,加强粪便管理 B.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 C. 搞好饮食与饮水卫生,注意水源保护
D. 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预防接种 E. 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
29. C
阿米卡星的特点是
A.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
B.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
C. 对灭活氨基糖苷类的多种钝化酶稳定
D. 无耳毒性
E. 肾毒性较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严重
30. C
体温〉40℃,中毒症状及渗出征严重,有皮肤瘀斑和腔道出血,出现休克、少尿,持续5日以内或无尿2日以内 , 属于哪型?
A. 轻型 B. 中型 C. 重型
D. 危重型 E. 非典型
31.E
下列均属非特异性免疫范畴,除外: A. 溶菌酶 B. 备解素 C. 补体 D. 干扰素 E. 调理素 32.C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A. 安定 B. 水合氯醛 C. 苯巴比妥钠 D. 苯妥英钠 E. 卡马西平 33. C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是( )
A. 辛伐他汀 B. 环丙贝特 C. 普罗布考 D. 考来烯胺 E. 烟碱
34. C
关于特异性抗体检查在传染病的诊断中的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特异性抗体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B. 特异性IgM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 C. 恢复期特异性抗体阳性或滴度升高2倍以上即有重要诊断价值 D. 感染早期特异性抗体可为阴性 E. 免疫功能缺损者特异性抗体可为阴性
35.D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不包括 A. 高通量筛选 B. 药效学研究 C. 毒理学研究
D. 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E. 药物的研制 36.D
下列哪种不属于抗菌药物的应用严加控制的情况
A. 病毒性疾病 B. 不明原因发热 C.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D. 严重烧伤的患者
E. 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37. C
伤寒最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是 A. 中毒性肝炎 B. 中毒性心肌炎 C. 肠穿孔 D. 肠出血 E. 溶血尿毒综合征 38. D
某女护士在给一HBsAg、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幸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 A. 立即酒精消毒
B. 接种乙肝疫苗
C. 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 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2周后接种乙肝疫苗
E.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M 39.A
近年来认为疟疾远期复发的原理是 A. 肝内有迟发型子孢子 B. 红细胞内疟原虫未被完全清除 C. 带虫免疫 D. 疟原虫具有抗药性 E. 抗复发治疗不彻底
40. C
下述喹诺酮类药物,可使裸鼠皮肤发生癌变的是()
A. 氧氟沙星 B. 环丙沙星 C. 洛美沙星 D. 诺氟沙星 E. 左氧氟沙星
41. D
对重型肝炎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 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增高 B. 血清白蛋白降低 C. 血清总胆红素显著增高 D. PT延长,PTa<40% E. 极度疲乏,高度腹胀
42.A
某幼儿园近半个月来连续发现20
余名3~4岁幼儿精神差,食欲减退,其中5人眼睛发黄,患者最可能是 A.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B.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C.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E.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43. A
按照1979年美国FDA把药物对胎儿不良影响的分级,下列哪一类属于X类药
A. 证实对胎儿有危害,妊娠期禁用 B. 仅在动物中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资料证实
C. 动物实验显示对胎仔有危害,但临床研究未能证实,或动物实验未发现有致畸作用
D. 临床有一定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代替药,其效益明显超过其危害的药
E. 对人类胎儿无害的药
44. B
一个效价高,效能强的激动剂应是 A. 高脂溶性,短T1/2 B. 高亲和力,高内在活性 C. 低亲和力,低内在活性 D. 低亲和力,高内在活性 E. 高亲和力,低内在活性
45. D
有关特异质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B. 多数反应比较轻微 C. 发生与否取决于药物剂量 D. 通常与遗传变异有关 E. 是一种免疫反应 46. B
下列各项中对于败血症和变应性败血症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 畏寒、发热
B. 显著的中毒症状 C. 皮疹 D. 肝脾肿大
E.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 47.D
下列关于非处方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需执业医生处方,患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B. 患者可以自我诊断使用 C. 有专有标示
D. 只能在专业性医药报刊做广告 E. 以口服、外用为主
48.A
极性肾衰竭时,与利尿剂配伍增加尿量的药物是()
A. 多巴胺 B. 麻黄碱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 肾上腺素 49.E
霍乱的典型临床特征为
A. 发热,腹痛轻,有米泔水样吐泻物
B. 不发热,无腹痛,无米泔水样吐泻物
C. 发热,无腹痛,有米泔水样吐泻物
D. 不发热,有腹痛,有米泔水样吐泻物
E. 不发热,无腹痛,有米泔水样吐泻物
50. A
CYP1A2主要的特点包括 A. 位于15号染色体 B. 位于11号染色体 C. 位于22号染色体 D. 位于1号染色体 E. 位于10号染色体 51.B
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是
A. 毒性药品 B. 品 C. 精神药品 D. 放射性药品 E. 戒毒药品 52. B
在时量曲线中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浓度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 A. 药物消除一半时间 B. 效应持续时间
C. 峰浓度时间
D. 最小有效浓度持续时间 E. 最大药效浓度持续时间 53. A
短效和长效口服避孕药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主要使子宫内膜发生各种功能和形态变化,阻碍孕卵着床
B. 发挥杀灭精子的作用;同时,可形成黏液,阻碍精子运动
C. 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能协同作用而抑制排卵
D. 拮抗孕激素活性,破坏蜕膜,诱发流产
E. 拮抗雌激素受体,抑制或减弱雌激素的作用 .E
请选出AT1受体拮抗剂( ) A. 氯噻嗪 B. 卡托普利 C. 普萘洛尔 D. 硝苯地平 E. 氯沙坦 55. A
肝硬化引起脾大的主要原因 A. 门脉压力升高 B. 肝静脉压力升高 C. 肝动脉压力升高 D. 毒性产物的刺激
E. 腹水的压迫使脾血流回流障碍 56. E
在我国现阶段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措施是
A. 打击卖淫嫖娼 B. 禁止同性恋 C. 避免输血 D. 应用疫苗 E. 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
57.D
秋季,48岁女性患者,务农,发热1周,咳嗽、咳痰3天。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胸前皮肤可见焦痂,可触及腋窝浅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外斐氏试验示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该患者治疗合理的是:
A. 青霉素治疗 B. 氨基糖甙类治疗 C. 头孢菌素治疗 D. 氯霉素治疗 E. 解热、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 58. D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具传染性 C. 有流行病学特征
D.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E. 有感染后免疫
59.C
研究者对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完成严重不良事件 CRF 后,再行报告申办者等
B. 收集严重不良事件信息后,再行报告申办者等
C. 立即报告严重不良事件,不因收集资料而拖延
D. 收集严重不良事件信息后,再行报告研究者等
E. 完成严重不良事件 CRF 后,再行报告研究者等
60.E
关于胰岛素耐受性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 严重创伤
B. 体内形成胰岛素抗体 C. 感染 D. 酮症酸中毒 E. 以上均不对 61. D
下列有关抗血小板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噻氯匹定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诱发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B. 应用阿司匹林的前3个月经常查血像
C. 阿司匹林的剂量越小,抗血小板作用越强
D. 可用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E. 噻氯匹定可与纤维蛋白原竞争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62.B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按临床试验方案进行的任何观察和检查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记录于病历和
A. 知情同意书 B. 病例报告表 C. 临床试验方案 D. 临床试验分析报告 E. 临床试验报告 63.A
在钩体病流行中最常见临床类型是 A. 流感伤寒型 B. 黄疸出血型 C. 脑膜脑炎型 D. 肺大出血型 E. 肾功能衰竭型 . D
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A. 肥达试验 B. 外斐试验 C. 补体结合试验
D. 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E. 红细胞溶解试验 65.D
钩体病感染后可获得的免疫力为 A. 同型终生免疫力 B. 无免疫力
C. 持久的交叉免疫力 D. 同型持久免疫力 E. 同型短暂免疫力 66. B
与乙型肝炎比较,丙肝一般来说 A. 病情较重,重型肝炎多见 B. 病情较轻,更易慢性化 C. 与肝癌发生无相关性 D. 抗病毒治疗疗程较短 E. 大多数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67. D
HBVDNA阳性,HBeAg(-)提示HBV发生了哪种变异
A. S区变异 B. P区变异 C. X区变异 D. 前C区变异 E. YMDD变异
68D.
某患者应用时,必须应用比一般人更大些的剂量,才呈现应用的效应,这是因为产生了( )
A. 成瘾性 B. 过敏性 C. 高敏性 D. 耐受性 E. 依赖性
69.A
霍乱所致的休克属于下列哪一种 A. 脱水性休克 B. 失血浆性休克 C. 中毒性休克 D. 失血性休克 E. 过敏性休克 70.D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A. 药效学研究
B. 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C. 药物相互作用 D. 药物制剂研究 E. 临床试验
2. 多项选择题 1. ABC
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有
A. 严格审查待上市新药 B. 连续追踪已上市新药 C. 合理使用药物
D. 陆续追踪已上市的药物 E. 收集已上市药物的不良反应 2.BCDE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
A. 对G+菌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二代强
B. 抗菌谙比第一、二代更广 C. 对ß-内酰胺酶比第一、二代更稳定
D. 肾毒性比第一、二代低 E. 血浆半衰期较长
3.DE
降压同时伴心率加快的药物是() A. 雷米普利 B. 哌唑嗪 C. 拉贝洛尔 D. 硝苯地平 E. 肼屈嗪
4. ABDE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的艾滋病,有关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中,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 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须再有≥两处淋巴结肿大
B. .肿大淋巴结直径应在1cm以上且持续≥三个月
C. 肿大淋巴结直径应在1cm以上
且持续≥一个月
D. 肿大淋巴结往往是对称性且质地较韧
E. 肿大淋巴结多可自由活动,且无压痛
5.ABCDE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包括
A.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期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重症感染 E.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可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6. BC
关于疟原虫的免疫和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A.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B. 疟疾多次发作后可清除疟原虫 C. 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持续时间长
D. 疟原虫增殖引起的吞噬反应 E. 疟疾发作是大批红细胞破裂所致 7ABCDE.
CYP3A的特点包括 A. 位于7号染色体
B. 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小肠
C. 为肝脏和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代谢酶
D. 在已知CYP450参与代谢的药物中有50%是CYP3A介导的 E. 包括4个成员CYP3A4、 CYP3A5、CYP3A7、 CYP3A43
8. ACDE
吗啡与哌替啶的共性有( ) A. 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 用于人工冬眠
C. 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 D. 致直立性低血压 E. 有成瘾性
9. ABD
联合用药会导致塞来昔布的血药浓度增加的药物是( ) A. 氟康唑 B. 氟伐他汀 C. 利多卡因 D. 扎鲁司特 E. 秋水仙碱
10. ABCE
以下哪些关于疟疾传播途径的说法正确? A. 经输血传播 B. 经按蚊叮咬人体传播 C. 可垂直传播
D. 可经性接触传播 E. 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
11. ABC
由于感染病原抗原变异而是疾病慢性化的传染病包括: A. AIDS B. 丙肝 C. 流行性感冒
D. 登革热 E. 12. ABD
有关氯沙坦正确叙述是( )A. 对肾脏有促进尿酸的排泄作用 B. 对AT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 C. 对血中脂质及葡萄糖含量有影响
D. 可用于抗高血压治疗 E. 可用于肾动脉狭窄者 13. ABCED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 副反应 B. 毒性反应 C. 后遗效应 D. 停药反应 E. 变态反应 14. ABCDE
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 A. 莱姆病 B. 鼠疫 C. D. 钩体病 E. 流行性出血热 15.ABCD
药物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包括
A. 确定立项依据 B. 临床试验用药 C.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准备 D. 研究者和申办者的协议
E. 知情同意书
16. ABDE
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疾病有 A. 高血压 B. 慢性支气管炎 C. 溃疡性结肠炎 D. 冠心病 E.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7AD.
美沙酮替代治疗
A. 首次应用20mg,然后按情况用10~40mg, 再进行剂量递减
B. 首次应用40mg,然后按情况用10~20mg, 再进行剂量递减 C. 适合于巴比妥成瘾患者 D. 适合于海洛因成瘾患者 E. 适合于苯二氮类成瘾患者 18.BC
反映药物代谢速率的指标有 A. 表观分布容积 B. 清除率 C. 半衰期 D. 生物利用度 E. 以上均不是 19. BCDE
能发生脑水肿的传染病有 A. 艾滋病 B. 流行性出血热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重症肝炎 20.ABCD
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是: A. 夏秋季多见
B. 流行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C. 叮咬皮肤经按蚊或输血传播 D. 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虫者 E. 感染后可获稳固的免疫力 21. ABDE
副伤寒甲,乙与伤寒的比较,下列哪项答案是对的? A. 潜伏期较伤寒短 B. 明显胃肠炎症状 C. 热程较伤寒长
D. 毒血症状较伤寒轻 E. 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22.BDE
按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度,
可定义为“可能(possible)”是指 A. 经停药证实,但未经再次用药证实
B. 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符合合理的时间顺序
C. 可用药物相互作用解释所发生的反应
D. 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已知的反应方式
E. 可由患者的临床表现或已知的药物反应特征解释
23.BE
增加地高辛毒性的药物有( ) A. 利多卡因 B. 奎尼丁 C. 苯巴比妥 D. 螺内酯 E. 呋塞米
24. DE
毛果芸香碱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 骨骼肌收缩 B. 心率减慢 C. 眼压升高
D.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E. 腺体分泌增多
25.ACE
Ⅳ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 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不应 B. 制定新药的合理价格 C. 改进给药剂量
D.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药疗效的评价
E. 评价新药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和风险
26. ABCDE
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从哪些途径获得:A. 疫苗接种 B. 自然感染 C. 婴儿从胎盘屏障 D. 注射免疫球蛋白 E. 破伤风抗毒素
27. BDE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的改变包括
A. 药物慢代谢型 B. 耐受性 C. 习惯性 D. 快速耐受性 E. 依赖性
28.ABCE
预防艾滋病,应包括下列哪项措施 A. 禁止抗HIV阳性者献血、献精液和献器官
B. 禁止HIV阳性与患艾滋病的外国人入境
C. 禁止与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抗体阳性者发生性行为
D. 禁止与艾滋病人,抗HIV阳性者一起工作与学习
E. 禁止吸毒,首先是静脉吸毒 29. ABCDE
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的抗菌药物 A. 青霉素G B. 链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头孢噻吩 30. ACDE
疟疾发作的次数主要取决于 A. 疟原虫种株生物学特性 B. 疟原虫感染的数量 C. 混合感染疟原虫的种数 D. 人体免疫力增长的速度 E. 治疗适当与否 1.E
男性,35岁,10年前患血友病,发热、腹泻1月余,乏力,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CD4 /CD8 0.8。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紫绀,肺部罗音,应最先考虑 A. 肺结核 B. 心衰
C. 军团菌肺炎 D. 霉菌性肺炎 E. 肺孢子虫性肺炎
2. E
对于氨苯蝶啶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竞争性拮抗醛固酮的作用 B. 长期应用引起低血钾反应 C. 单用可用于治疗严重性水肿 D. 治疗尿崩症
E. 作用于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减少Na+重吸收,抑制K+分泌 3. D
下列哪一组用药是不合理的( ) A. 氢氯噻嗪 螺内酯
B. 呋塞米 氯化钾 C. 氢氯噻嗪 氯化钾 D. 呋塞米 氢氯噻嗪 E. 呋塞米 氨苯蝶啶 4. B
新生儿服用下列哪个药物有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可能 A. 阿司匹林 B. 非那西丁 C. 吗啡类药物 D. 洋地黄 E. 氯霉素
5. B
二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可使 A. 结合率高的药物活性增强 B. 结合率低的药物活性增强 C. 结合率低的药物活性减弱 D. 结合率高的药物维持时间短 E. 对二药活性均无影响 6. D
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是( ) A. 氟桂利嗪 B. 普尼拉明 C. 哌克昔林 D. 硝苯地平 E. 桂利嗪 7.B
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 A. 预防局麻药过敏 B. 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 C. 防止降血压 D. 预防心脏骤停 E. 预防手术中出血 8. C
男,30岁,反复ALT升高6年,偶尔感乏力,右上腹胀痛,ALT 160 u/L,ALB 35g/L,GLB 32g/L,TB 16.2umol/L,甲肝IgG抗体阳性,抗HBc阳性,抗HCV阳性,诊断考虑
A. 慢性肝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B. 慢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C. 慢性肝炎,丙肝病毒感染所致 D. 慢性肝炎,甲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E. 慢性肝炎,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9. A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治疗原则包括
A. 不确定是因为哪种药引起的,首先停用所有药物
B. 症状严重时,停药后不作特殊处理
C. 不告知病人致病药物 D. 不选用特异性拮抗剂 E. 继续使用药物
10.B
哪一个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 A. 克拉霉素 B. 克拉维酸 C. 维甲酸 D. 氟哌酸 E. 甲酰四氢叶酸
11. E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是 A. 自愿呈报系统和记录连结 B. 集中监测系统和记录应用 C. 记录连结和集中监测系统 D. 记录应用和自愿呈报系统
E. 自愿呈报系统、集中监测系统、记录连结和和记录应用 12. C
在一次用药后的时-效曲线中,从起效时间开始到时-效曲线下降到与有效效应线相交点之间的时间属于 A. 最大效应时间 B. 中毒效应时间 C. 治疗维持时间 D. 最大效应时间 E. 作用残留时间
13. C
关于乙脑的发病机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乙脑病毒无直接致细胞病变作用
B.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即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C. 人体体液免疫降低与乙脑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D. 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乙脑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E. 乙脑患者脑脊液脑啡肽降低,且与病情成反正
14.D
对亚临床肝脑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 视觉诱发电位
B. 躯体诱发电位 C. 脑电图 D. 简易智力测验 E. 血氨 15.A
可造成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是 A. 磺胺异恶唑 B. 青霉素 C. 葡萄糖 D. 氯化钠 E. 维生素C
16.C 女,发热,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发病第9天出现躁动不安。神志不清,巩膜及皮肤深度黄染,肝界缩小,注射部位可见瘀斑,TB 300μmol/L,ALT 150U/L,ALB 29g/L.肝脏病理解剖特征是 A. 局灶、点状坏死 B. 碎屑样坏死
C. 大量肝细胞坏死无纤维组织增生
D. 较多肝细胞坏死,出现肝细胞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
E. 毛细胆管胆栓形成,小胆管扩张
17. C
病原体不断侵入血流,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称为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变应性亚败血症
18. C
下列那种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 A. 普罗布考 B. 考来烯胺 C. 烟酸 D. 吉非贝齐 E. 洛伐他汀 19. E
氯喹的抗疟原虫原理是什么 A. 抑制子孢子侵入肝细胞 B. 抑制疟原虫对氨苯甲酸代谢 C. 抑制疟原虫叶酸代谢 D. 抑制疟原虫产生配子体 E. 直接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
20.D
男,50岁,诊断慢性肝炎10年,肝硬化2年,近5天出现畏寒,体温38~39℃,脉搏110次/分,血压68/50mmHg,精神极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WBC 4.5×109/L,N 0.85, PLT65×109/L,腹水:草黄色,李凡它试验阴性,白细胞数5.0×109/L,多核0.40,单核0.60,该患者发热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B. 自发性腹膜炎
C. 慢性重症肝炎急性发作 D. 肝硬化并感染性休克 E. 肝硬化并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21. D
下列哪一受体不是Glu受体( ) A. NMDA受体 B. AMPA受体 C. KA受体 D. GABA受体 E. mGluRs 22.D
药源性疾病的定义是 A. 由于患者怀孕导致的功能或结构的损害
B. 由药物中含有羟基的部分引起的损害
C. 由外用药内服所致的人体功能损害
D. 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
E. 由于患者高龄导致的功能或结构的损害
23. E
肾综合征出血热基本病理改变是 A.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
B. 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
C. 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 D. 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澜
E. 全身性小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24.E
自体活性物质不包括( )
A. 前列腺素 B. 组胺
C. 5-羟色胺 D. 白三烯 E. 可的松 25.A
下述抗菌药物中,口服后吸收差、生物利用度较低的为 A. 青霉素G B. 氯霉素 C. 利福平 D. 头孢拉定 E. 头孢氨苄 26.A
长期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锥体外系反应 B. 过敏反应 C. 抑制造血功能 D. 内分泌障碍 E. 消化道症状
27.B
地西泮早晨给药中枢镇静作用强,是因为
A. 中枢神经系统对地西泮反应存在昼夜节律性
B. 地西泮药动学具有昼夜节律性 C. 地西泮药效学具有个体差异性 D. 地西泮与受体结合具有昼夜节律性
E. 地西泮对睡眠时相的影响具有昼夜节律性
28. B
福莫特罗属下述何种药物( ) A. 祛痰药
B. 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C. 糖皮质激素类药 D. 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 E. M受体阻断药
29. B
肝外梗阻性黄疸的特点是: A. 发热、腰痛、贫血、网积红细胞增多
B. 皮肤搔痒、白陶土样大便、肝内外胆管扩张
C. 消化道症状、黄疸、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D. 少年多见,长期轻至中度黄疸 E. 发热、出血、蛋白尿
30. C
对普伐他汀体内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身无活性 B. 口服吸收不完全 C.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 代谢物具有活性 E. 只能经肾脏排泄 31.B
男,18岁,学生,近5天发热、疲乏、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尿黄、身目黄染2天。体检:T 36.8℃,巩膜轻度黄染,肝于肋下1.5 cm可触及,质软,脾未及。WBC 5.7×109/L,N 0.74,L 0.21。RBC 4.82×1012/L。ALT 1500 u/L, AST 1300 u/L, TB 70μmol/L, DB 35μmol/L。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A. 慢性病毒性肝炎 B. 急性病毒性肝炎
C. 重型肝炎 D. 肝炎肝硬化 E. 淤胆型肝炎 32.B
病原体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引起全身功能失调和中毒症状称为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变应性亚败血症 33. D
女,45岁,因卵巢癌行根治术,输血400mL,3个月后体查发现血清ALTl50u/L,进一步检查血清丙肝抗体阳性,其正确的治疗方案是 A. 以“保肝”支持治疗为主 B. “保肝”支持治疗 阿昔洛韦治疗
C. “保肝”支持治疗 猪苓多糖治疗
D. “保肝”支持治疗 α干扰素治疗
E. “保肝”支持治疗 强的松治疗 34. A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 A. 骨质疏松 B. 高血压 C. 精神失常 D. 多毛
E. 向心性肥胖
35. E
应用异烟肼时补充维生素B6的目的是
A. 增强疗效 B. 减轻肝损害 C. 减慢代谢 D. 延缓耐药性产生 E. 降低对神经的毒性 36. B
女,18岁,学生,突然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20次以上、解粘冻样便。体检发现体温39.6℃,无皮疹,心率每分钟96次,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周围血液RBC 4.4×10/L,WBC 12.5×10/L,N 0.80, L 0.17,M 0.02,E 0.01。发病前1天曾在小食店进餐。对本例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A. 血液培养细菌 B. 大便培养致病菌 C. 大便培养霍乱弧菌 D. 粪便镜检寄生虫卵
E. 粪便镜检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
37. E
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要求达到 A. 组织灌注良好
B. 收缩压>12kPa(90mmHg),脉压>4kPa(30mmHg),脉率<100次/分钟
C. 血红蛋白恢复到基础水平 D. 尿量>30ml/小时 E. 以上均是
38.C
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 A. 氟烷 B. 青霉胺 C. 保泰松 D. 利福平 E. 秋水仙碱
39. D
新药临床研究期间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向所属省级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时间必须在 A. 6小时内 B. 12小时内 C. 18小时内 D. 24小时内 E. 30小时内
40. E
关于血药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
B.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C.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D. 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E. 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 41. A
某钩端螺旋体病人,入院时已第3病日,医师开了下列医嘱,并做了其他准备,其中哪一项是不妥当的 A. 青霉素G 240万单位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
B. 地塞米松10mg, 与青霉素同时加入液体中静滴
C. 为及早发现赫氏反应, 派专人守护, 每小时测体温、血压一次 D. 吸氧及其他急救器材,均放在病床旁
E. 备好升压药,随时准备应用 42. C
治疗艾滋病时齐多夫定不能联合应用
A. 脱氧肌苷 B. 沙奎那韦 C. 司他夫定 D. 拉米夫定 E. 英地那韦 43. E
某药一次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为32mg/L。该药T1/2为1.5 小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经450分钟后血浆药物浓度应为( )
A. 2mg/L B. 4mg/L C. 8mg/L D. 0.5mg/L E. 1mg/L 44.C
18岁男性,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WBC15~20个/HP,RBC5~10个/HP该病例用抗生素治疗3天,症状好转即停药,有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A. 病情加重,出现肠穿孔
B. 发生肠出血 C. 转为慢性菌痢 D. 发生癌变 E. 合并败血症
45.D
体液pH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是由于其改变了药物的( ) A. 水溶性 B. 脂溶性 C. pKa D. 解离度 E. 溶解度 46. A
某种传染病的发病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是,称为: A. 流行 B. 小流行 C. 大流行 D. 爆发流行 E. 散发性发病
47. E
患者急性畏寒,高热,伴全身酸痛,乏力,第5天出现面色苍白,心悸,烦躁不安,气促,双肺有干湿罗音,X线检查有散在片状阴影,且有融合趋势,血: WBC 18×109/L,N 0.78,L 0.30,尿胆原( ),尿蛋白( ),RBC 0-1/HP,首先应考虑 A. 流行性出血热
B. 大叶性肺炎 C. 中毒性痢疾 D. 伤寒并发肺炎 E. 钩体病 48. B
据调查老年患者依从性最好的药是 A. 镇痛药 B. 抗菌药 C. 精神药 D. 降压药 E. 解痉药 49. D
磺胺类药物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的原因是
A. 药物导致溶血反应 B. 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系统 C. 药物直接侵犯脑神经核
D. 药物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E. 药物抑制肝药酶活性 50.C
吸收是指药物进入( ) A. 胃肠道过程 B. 靶器官过程 C. 血液循环过程
D. 细胞内过程 E. 细胞外液过程
51.E
关于东方体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呈双球状,在细胞浆内靠近核旁成堆排列
B. 以细龄小鼠的致病力强 C. 吉姆萨染色呈紫蓝色
D. 在发热期间,可从患者的血液、淋巴结、焦痂、骨髓等分离出病原体
E. 革兰染色呈蓝色
52. A
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哪类抗生素
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 E. 喹诺酮类 53. A
军团病、弯曲菌肠炎首选药物是 A. 红霉素 B. 氯霉素 C. 四环素 D. 卡那霉素 E. 异烟肼 .C
男性40岁,发热三天12月10日入院,血压72/40mmHg,血WBC 18×109/L,血小板56×109/L,尿蛋白( )。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 革兰氏阴性败血症 B. 钩体病 C. 肾综合征出血热 D. 感染性休克 E. 革兰氏阳性败血症
55.C
通过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核酸合成的药物是( ) A. 伯氨喹 B. 奎宁 C. 乙胺嘧啶 D. 青蒿素 E. 双氢青蒿素
56. C
可引起低血钾和损害听力的药是 A. 氨苯蝶啶 B. 螺内酯 C. 呋噻米 D. 氢氯噻嗪 E. 乙酰唑胺
57. B
哺乳期应用,可致哺乳婴儿呕吐,腹泻和惊厥,乳母禁用的是 A. 他巴唑 B. 麦角胺 C. 红毒素 D. 碘及碘化合物 E. 卡那霉素 58.C
钩体病的临床分型的主要依据是 A. 依神智清楚,毒血症表现的程度 B. 依发热程度及热型 C. 依有无脏器损害及其表现 D. 依有无出血及其部位、程度 E. 依有无脏器功能衰竭表现 59.E
生物利用度研究是指
A. 了解机体与药物毒性的相互作用
B. 了解生物机体对药物疗效的反应规律
C. 了解机体静止状态下的药物毒性
D. 了解生物机体活动后的药物药效
E. 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和评价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60. A
在流脑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溶菌酶 D. 自溶酶 E. 溶血素
61.D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佳选药应是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卡那霉素 D. 林可霉素 E. 链霉素
62. E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 下列概念哪项是正确的
A. 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被动免疫方法
B. 丙种球蛋白, 胎盘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有特效
C. 肾综合征出血热不会由病人传给人,对病人血液及尿液无需隔离与
消毒
D. 钩体病人不是传染源, 排泄物无需消毒
E.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伤寒的关健性措施
63.B
关于苯妥英钠治疗强心苷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哪点是错误的( ) A. 降低希-蒲氏纤维的自律性 B. 降低希-蒲氏纤维零相上升速度 C. 加快受抑制的房室传导 D. 对室性心动过速也有效
E. 使强心苷从受体结合状态下解离下来
. D
发热的主要机制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A. 体内产热过多 B. 散热障碍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D. 内源性致热原 E. 外源性致热原 65. D
某碱性药物的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则此药在尿中
A. 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B. 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C. 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D. 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E. 排泄速度并不改变
66. E
对青霉素G不敏感的细菌是 A. 破伤风梭菌 B. 脑膜炎双球菌 C. 炭疽杆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肺炎杆菌
67.E
林可霉素类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
A. 过敏性休克 B. 肾功能损害 C. 永久性耳聋 D. 胆汁淤积性黄疸 E. 伪膜性肠炎
68. D
患者男性,22岁,3天前因田径运动摔倒引起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天进行内固定骨科手术。昨天下午起患者突然精神萎靡,体温35.3℃,心率128次/分,呼吸28次/分,外周血白细胞14.6×109/L,中性粒细胞0.90。患者的诊断为; A. 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菌血症
B. 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脓毒血症
C. 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
D. 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E. 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呼吸衰竭
69.B
在选用抗菌药物制订治疗方案时,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为 A. 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B. 治疗重症感染时如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以超出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C.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药物
D. 应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使用
E. 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给药次数
70.A
贝特类药物对下列哪型高脂血症效果最好( )
A. 家族型Ⅲ型 B. Ⅱb型 C. Ⅱ型 D. Ⅳ 型 E. Ⅴ型
2. 多项选择题 1. AC
在下列情况下,药物从肾脏排泄减慢
A. 苯巴比妥合用氯化铵 B. 阿士匹林合用碳酸氢钠 C. 青霉素G合用丙磺舒 D. 苯巴比妥合用碳酸氢钠 E. 色甘酸钠与碳酸氢钠
2. ABCDE
新生儿感染时应尽可能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
A. 四环素类 B. 氯霉素 C. 氨基糖苷类 D. 万古霉素 E. 喹诺酮类
3. ABCDE
抗菌素耐药性发生机制包括: A. 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 B. 抗生素的渗透障碍 C. 靶位的改变
D. 如细菌代谢状态的改变 E. 营养缺陷和外界环境变化 4. CDE
关于丁型肝炎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 B. 可单独感染人体 C. 是一种缺陷病毒
D. 黑猩猩和美洲土拨鼠为易感动物
E. 仅有一个血清型
5.ABCDE
肾综合征出血热常见并发症有哪项 A. 心源性肺水肿 B. 继发感染 C.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D. 大出血 E. ARDS
6. ABCE
肾综合征出血热有中枢神经合并症颅高压者能采用哪些抢救措施 A. 头部降温
B. 用镇静药或亚冬眠疗法 C. 甘露醇
D. 输液用5%葡萄糖盐水 E. 速尿
7.AE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 A. 鼠疫 B. AIDS C. 登革热 D. 狂犬病 E. 霍乱 8. ABDE
病原体的致病力包括: A. 侵袭力 B. 毒力 C. 繁殖力
D. 数量 E. 变异性
9.ABCE
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A. 有进食末煮熟的淡水鱼或虾的历史
B. 消化道症状明显
C. 伴神经衰弱症状或胆囊、胆管炎—胆结石等症状
D. 血象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E. 左叶肝脏肿大
10.ABCDE
药动学的研究包括药物的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E. 不良反应
11. ACDE
阿托品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特点包括( )
A. 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松弛作用明显
B. 对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较强 C. 可降低尿道和膀胱逼尿肌的张力和收缩幅度
D. 对胆道的解挛作用较弱 E. 对子宫平滑肌作用较弱 12. ABCDE
婴幼儿疟疾的特点包括: A. 发热多不规则
B. 常有呕吐和腹泻
C. 病情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惊厥
D. 脾大,显著贫血 E. 血片中易查到疟原虫
13.BCE
肾衰竭型钩体病与肾炎的鉴别点有 A. 浮肿不明显 B. 无明显的肌痛 C. 无眼结膜充血 D. 血压正常 E. 无急性传染病发病过程
14.ACDE
有关药物排泄,叙述正确的为 ( )A. 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经尿排泄
B. 酸化尿液可使碱性药物经尿排泄减少
C. 抑制肝肠循环可促使药物排泄 D. 粪中药物多数是口服未被吸收的药物
E. 肺脏是某些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15. ABC
妊娠中晚期:即受孕后13周,胎儿各系统分化已经基本完成,药物的致畸敏感性下降,但下列除外 A. 牙 B. 神经系统 C. 生殖系统 D. 呼吸系统 E. 消化系统 16. ABCD
何种患者用干扰素疗效最好 A. 血清HBV DNA低水平 B. ALT升高>1.5倍正常值 C. 不合并肝硬化 D. 抗HBc IgM阳性 E. 组织病理为G0S0
17. AC
麻疹患儿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应考虑并发肺炎?
A. 高热不退,皮疹迟迟不出或突然隐退,血白细胞升高
B. 气急,烦躁,紫绀,肝脏肿大 C. 咳嗽加剧,肺部有湿性罗音
D. 犬吠样咳嗽,吸气时出现三凹征 E. 颈静脉怒张 18. ABCDE
关于药物依赖性的治疗正确的是 A. 实施个体化的脱毒治疗 B. 美沙酮替代治疗
C. 可乐定替代治疗
D. 让患者完全脱离原来的环境 E. 努力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
19. ABCE
下列抗菌药物中为浓度依赖性的药物是
A. 链霉素 B. 左氧氟沙星 C. 甲硝唑 D. 阿莫西林 E. 两性霉素B
20.BC
以下哪些药物可作为复合
A. 山梗菜碱 B. 地西泮 C. 硫喷妥钠 D. 贝美格 E. 呢可刹米
21.ABD
影响胎盘对药物转运的是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胎盘的结构 C. 给药时间 D. 胎盘的功能状态 E. 孕妇的年龄 22.BE
应用下列药物胆汁中浓度较高的药物有
A. 氯霉素 B. 头孢曲松 C. 多黏菌素 D. 万古霉素 E. 头孢哌酮
23. ABCD
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特征,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 有轻、重度和慢性重复感染之分 B. 轻度感染者无症状
C. 典型临床表现多因感染较重者 D. 慢性重复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及门脉高压
E. 儿童期严重感染也不出现临床表现
24. AC
苯巴比妥中毒时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救治的机理是 A. 促进苯巴比妥从肾排出 B. 促进苯巴比妥在肝代谢
C. 促进苯巴比妥在体内再分布(自脑向血浆转运)
D. 抑制胃肠道吸收苯巴比妥 E. 抑制苯巴比妥在肝代谢 25. ABCDE
新生儿对药物的特有反应有 A. 药物超敏反应
B. 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
C. 高铁血红蛋白症和出血 D. 灰婴综合征 E.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26.ABDE
下列哪些表现在伤寒常见
A. 肠出血 B. 中毒性心肌炎 C.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 中毒性肝炎 E. 肠穿孔
27. ABD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必须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 A. 随机 B. 对照 C. 盲法 D. 重复 E. 安慰剂 28.ABCDE
时间药动学的研究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的意义有
A. 有助于调整给药时间,使之与疾病节律相适应
B.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实际给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 为新药研究提出了理论依据 D. 为评价药物制剂的时间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设计、研究和评价具有节律性给药特定按的新剂型提供依据和方法
E. 有助于阐明药物疗效和毒性反应的节律变化的可能机制
29. ABC
对胎儿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有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卡那霉素 D. 氯霉素 E. 以上都是
30.ABC
氯喹的药理作用有( ) A. 抗疟疾 B. 抗肠道外阿米巴 C. 抗结核病 D. 抗血吸虫病 E. 免疫抑制
1.A
霍乱的各种临床类型中最常见的是 A. 隐性感染(无症状型) B. 轻型 C. 中型 D. 重型 E. 中毒型(干性霍乱)
2.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甲类传染病包括: A. 鼠疫、霍乱 B. 鼠疫、霍乱、天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天花、霍乱
E. 鼠疫、霍乱、天花、艾滋病 3.C
男,35岁,疲乏、纳差、恶心、呕吐10天,尿黄、身目黄染7天,神志不清2天,体查:计算力、定向力下降,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脏浊音界缩小,腹部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ALT 800U/L AST 1000 U/L ALB 34g/L TB 180 umol/L PTA 35%,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病毒性肝炎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急性重型肝炎 D. 亚急性重型肝炎 E. 病毒性脑炎 4. B
对婴幼儿易引起呼吸抑制,不宜应用的药物
A. 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B. 吗啡、哌替啶等品 C. 维生素类药 D. 头孢类抗生素 E. 补锌制剂 5.B
女性,40岁。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第5d伤口裂开,分泌物有性臭味,疑为败血症。应做何种血培养为宜
A. 需氧培养 B. 厌氧培养 C. 真菌培养
D. 需氧培养加真菌培养 E. 厌氧培养加真菌培养 6. C
以下哪种药物较少影响REM睡眠时间( )
A. 苯巴比妥 B. 戊巴比妥 C. 氟西泮 D. 异戊巴比妥 E. 水合氯醛 7.B
与青霉素G比,阿莫西林的特点是 A. 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
B.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 C.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D. 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E.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8.E
长期低热是指
A. 体温在37~384℃之间持续2周 B. 体温在375~384℃之间持续2周 C. 体温在373~38℃之间持续3周 D. 体温在375~3℃之间持续4周
E. 体温在37.5~38.4℃之间持续4周
9. E
诊断细菌性痢疾最不恰当的方法是 A. 粪便涂片查红白细胞 B. 粪便培养 C. 粪便涂片查细菌
D. 荧光抗体染色查粪便中痢疾杆菌抗原成分
E.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10. C
一组健康人分别在9时和21时静脉注射地西泮,9时给药比21时给药地西泮血药浓度的Cmax高,tmax短,而T1/2和AUC0-∞无差别,其可能原因是
A. 9时给药地西泮的吸收多 B. 9时给药地西泮的代谢慢
C. 9时给药地西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D. 21时给药地西泮排泄快
E. 21时给药地西泮与组织结合多 11.C
关于异烟肼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有效 B. 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C. 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均有效 D. 结核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 E. 快乙酰化者较易出现神经系统毒性
12. C
静脉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到达稳态浓度
时间取决于
A. 静滴速度 B. 溶液速度 C. 药物半衰期 D. 药物体内分布 E. 血浆蛋白结合量 13. D
关于接触传播的概念,下列哪 项是正确的?
A. 仅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B. 仅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C. 既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又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D. 可传播血吸虫病 E. 可传播蛔虫病 14. B
下列哪一种情况需要进行TDM A. 用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B. 药物有效的血浓度范围狭窄 C. 一天三次使用药的药 D. 抗高血压药 E. 维生素类 15.C
按照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分为: A. 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 B. 类感冒型、类乙脑型、混合型3种类型
C. 普通型、暴发型、轻型、慢性败血症型4种类型
D. 普通型、暴发型、轻型、重型4种类型
E. 普通型、暴发型、轻型3种类型 16. A
维生素C注射液不能加入以下什么输液中使用
A. 碳酸氢钠 B. 5%葡萄糖 C. 0.9%氯化钠 D. 林格氏液 E. 以上所有输液
17. D
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室性心动过速首选( )
A. 奎尼丁 B. 维拉帕米 C. 普罗帕酮 D. 利多卡因 E. 地高辛
18. D
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菌药物是
A. 青霉素G B. 阿莫西林 C. 头孢曲松 D. 阿米卡星 E. 阿奇霉素
19. E
病原体分离的方法为 A. 取标本血培养,涂片染色鉴定 B. 取标本骨髓培养,涂片染色鉴定 C. 取标本大便培养,涂片染色鉴定 D. 取标本小便培养,涂片染色鉴定 E. 取标本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涂片染色鉴定
20. C
与青年人比较老年人心脏会变得 A. 重量减轻 B. 排出量增加 C. 动脉壁血管内膜增厚 D. 血流量增加 E. 收缩力加强
21.D
对艾滋病的治疗,目前的措施并不包括下列哪一条?
A. 积极治疗各种机会性感染 B. 治疗并发的恶性肿瘤 C. 重建病人免疫功能的治疗 D. 重点是加强水、电解质平衡与热
量供应 E. 主要是完成抗HIV的治疗 22. C
吗啡不会产生下述哪一作用 A. 呼吸抑制 B. 止咳作用 C. 镇吐作用 D. 止泻作用 E. 支气管收缩 23.B
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A. 家鼠 B. 黑线姬鼠 C. 棕背鼠 D. 田鼠 E. 红背鼠 24.C
男,40岁,患肝硬化腹水2年,近2周来发热、腹痛、尿少,全腹压痛伴轻反跳痛,腹水征阳性,腹水常规WBC分类以多核为主,周围血
WBC增高,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 积极治疗原发病 B. 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 C. 加强支持治疗输白蛋白 D. 按腹水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 E. 利尿、止痛对症处理
25. B
既往患过黄疸型肝炎,现无症状,肝功能正常,化验HBsAg(-),抗-HBc( )抗-HBs( )为
A. 隐性感染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潜在性感染 D. 显性感染 E. 既往有过感染 26. C
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酸痛及发热4天,伴咳嗽、腹痛,咯血1次约50~60 ml来诊。体检:体温39.2℃,面色苍白,双眼结膜充血,心率140次/min,有奔马律,两肺有湿啰音,腓肠肌有压痛,拟诊为钩端螺旋体病。下列何项实验室检查对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及实用性
A. 病原体分离 B. 动物接种 C. 凝集溶解试验 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27. B 钩端螺旋体毒力最强的血清群是 A. 波摩那群 B. 黄疸出血群 C. 流感伤寒群 D. 犬群 E. 爪哇群 28.A
关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作用于细菌细胞的DNA旋转酶,为广谱抑菌剂
B.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C. 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
D. 多数经肾排出,尿液中浓度高 E. 孕妇和小儿骨骼发育不良者不宜使用
29. B
血液激素水平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的是
A. 肾上腺素 B. 胰岛素
C. 生长激素 D. 肾素 E. 醛固酮 30. D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的临床表现是
A. 寒战高热
B.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征,病理反射
C. 末梢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D. 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E. 水肿,少尿,无尿
31.D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 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而造成 B. 病人对激素不敏感而未反映出相应的治疗
C. 促使许多病原微生物繁殖所致 D. 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
E. 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32.A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不包括 A. 协调临床循证与医院药房的关系
B. 开展TDM(治疗药物监测) C. 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D. 进行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E.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33.C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是( )
A. 左旋多巴 B. 卡比多巴 C. 金刚烷胺 D. 溴隐亭 E. 司来吉兰
34.A
受孕后服用致畸药容易使胎儿产生畸形的时间是
A. 3-12周 B. 1-2周 C. 13-20周 D. 21-28 周 E. 29-40周
35.C
可用于阿片类药物成瘾者鉴别诊断的药物是( )
A. 美沙酮 B. 哌替啶 C. 纳洛酮 D. 曲马朵 E. 喷他佐辛 36.D
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有 A. GCP 伦理委员会 B. 知情同意书 GCP C. SOP QC GCP
D. 知情同意书 伦理委员会 E. SOP GCP
37. D
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µg/mg,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 A. 1小时 B. 1.5小时 C. 2小时 D. 3小时 E. 4小时
38. A
在伤寒病程第2周中,下列哪一种培养阳性率最高 A. 血培养 B. 骨髓液培养 C. 尿培养 D. 粪培养 E. 引流胆汁培养
39. C
阿司匹林的药动学具有昼夜节律性,主要是因为 A. 吸收存在昼夜节律性 B. 分布存在昼夜节律性 C. 生物转化存在昼夜节律性 D. 胃肠道功能存在昼夜节律性 E. 血浆蛋白结合存在昼夜节律性
40.E
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项特点 A. 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
B. 黑猩猩和绒猴易感,但不能传代 C.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成慢性携带者
D. 在细胞培养中HAV引起细胞病变
E. 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41. B
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精神活性药物的行为称为 A. 药物依赖性 B. 药物滥用 C. 药物耐受性 D. 精神依赖性 E. 药物成瘾性 42. D
关于霍乱,哪项是正确的 A. 症状消失可解除隔离
B. 代谢性酸中毒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关
C. 非O1群霍乱弧菌不会引起暴发流行
D. 霍乱弧菌在水中生存时间较长 E. 典型患者多缓慢起病 43. C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理变化以下列哪项为主
A. 急性肾功能衰竭 B. DIC C. 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D. 低血容量休克 E. 微循环障碍
44. C
治疗药源性疾病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A. 对症治疗 B. 调整治疗方案 C. 停用致病药物 D. 拮抗致病药物 E. 排除体内残留的药物 45. B
药敏试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的败血症,首选抗生素是 A. 青霉素加庆大霉素 B. 头孢唑啉加万古霉素 C. 林可霉素加红霉素 D. 氯霉素加甲硝唑
E. 头孢他啶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46. D
麻疹出疹的特点是
A. 发热1—2天出疹,出疹后体温高
B. 发热1—2天,热退后出疹
C. 发热2—3天出疹,出疹同时有
发热
D. 发热3-4天出疹,出疹同时体温升高
E. 发热3-4天热退后出疹 47. C
关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病变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B. 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皮肤发亮
C. 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 D. 通常—侧腮腺肿大3—4天后又累及对侧
E. 腮腺管口早期有红肿
48. C
普萘洛尔的药效学具有昼夜节律性,表现为
A. 20﹕00用药时短时间内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最强,8﹕00最弱 B. 20﹕00用药时短时间内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最弱,8﹕00最强 C. 14﹕00用药时短时间内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最强,2﹕00最弱 D. 14﹕00用药时短时间内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最弱,2﹕00最强 E. 18﹕00用药时短时间内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最强,6﹕00最弱
49. E
男,23岁,有国外旅游史,1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皱恢复较慢。确诊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A. 大便常规 B. 血常规 C. 血清学检查霍乱弧菌抗体 D. 血生化检查
E. 大便霍乱弧菌培养
50. D
年轻男性患者,发热3周,神志改变1天;查体:T38℃,P次/分,BP 98/56mmHg,对答迟钝,颏胸距
2横指,肝脾轻度肿大。下面哪项检查最能明确诊断: A. 血培养 B. 骨髓培养 C. 尿培养 D. 大便培养 E. 肥达外斐氏试验 51. A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必经少尿期后出现
B. 尿量可达3~6L/天,持续数天至数月
C. 可因出血或继发感染而引发休克
D. 仍需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E. 如补液不当可引起快速脱水或严重休克
52. C
同一患者分别在9:00和21:00服用100mg茶碱,由于茶碱在胃肠道吸收存在昼夜节律差别 A. 与9:00服药比较,21:00服药后血清茶碱的tmax短,Cmax高 B. 与9:00服药比较,21:00服药后血清茶碱的tmax长,Cmax低 C. 与21:00服药比较,9:00服药后血清茶碱的tmax短,Cmax高
D. 与9:00服药比较,21:00服药后血清茶碱的T1/2较短
E. 与9:00服药比较,21:00服药后血清茶碱药-时曲线下面积大 53. C
庆大霉素的药动学参数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主要是因为 A. 吸收存在昼夜节律性 B. 分布存在昼夜节律性 C. 排泄存在昼夜节律性
D. 胃肠道功能存在昼夜节律性 E. 血浆蛋白结合存在昼夜节律性
. B
《药品使用管理规范》英文缩写为 A. GLP B. GUP C. GEP D. GRP E. GCP
55.C
下列关于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
种大分子物质
B. 与配体结合后产生特定生理效应
C. 是指内源性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药物
D. 受体有活化状态与失活状态两种
E. 选择性地同相应的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药物等相结合
56.E
下面哪些传染病可呈现慢性病原携带状态:
A. B. 甲肝 C. 登革热 D. 流行性感冒 E. 丙肝 57.B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治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补液 B. 解热镇痛剂(如安乃近) C. 纠正酸中毒
D. 纠正电解质紊乱
E. 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8. C
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有 A. 医生因素和患者因素 B. 医生因素和药师因素 C. 患者因素和药物因素 D. 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 E. 医生因素和药物因素
59.B
糖皮质激素的隔日疗法是将 A. 全天剂量隔天08﹕00左右顿服 B. 两天剂量隔天08﹕00左右顿服 C. 全天剂量隔天20﹕00左右顿服 D. 两天剂量隔天20﹕00左右顿服 E. 连续用药两天,隔一天后再给药
60. A
老年人免疫系统变化中,增多的是 A. 自身抗体 B. 天然抗体 C. T淋巴细胞 D. B淋巴细胞 E. NK细胞 61. E
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 A. 阻断肾上腺素a受体 B. 阻断姐姐漏斗系统D2受体 C.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D2样受体 D. 阻断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 E. 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
62. E
一个药物从肌注部位进入机体,分布到全身,其中包括靶器官和靶细胞,其主要降解在肝脏,最后在粪和尿中排泄。整个过程属于: A. 药物生物利用度 B. 药物循环利用 C. 药物人体利用 D. 药物的药效过程 E. 药物代谢动力学 63.E
某患者1年前健康体检时抗HBc阳性,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正常,1年来反复HBV血清学标志物也仅抗HBc阳性,进一步确诊的最佳方法是
A. 超声波检查 B. CT检查 C. 抽血查HBV-DNA D. 肝功能检查
E. 肝活检,病理及免疫病理检查
. B
8岁,男孩,于8月1日随母亲初次去海南探亲,9月1日突然畏寒、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继而谵妄,昏迷,伴抽搐。体查:神志不清,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血压正常,全身无出血点或皮疹,胸片正常,血象:WBC 9.2×109/L,N 0.76,L 0.24,CSF:压力稍高,细胞数:30×109/L,生化检查正常,粪常规正常,初步诊断:
A. 中毒性菌痢 B. 脑型疟疾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暴发性流脑
E.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
65.A
关于硝苯地平的作用机制,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主要作用于ROC
B. 主要作用于VDC C. 作用于L型钙通道 D. 作用于a1亚型 E. 无频率依赖性 66. E
疟疾患者表现进行性蛋白尿,贫血与浮肿,经久不愈。虽经抗疟药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仍无效。你考虑该患者符合下列何种疾患 A. 间日疟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B. 恶性疟引起的肾小球肾炎 C. 卵形疟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D. 三日疟引起的肾小球肾炎 E. 三日疟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67. E
典型麻疹出齐的主要标志是 A. 四肢均有皮疹 B. 皮疹融合 C. 皮疹隐退 D. 皮疹过膝 E. 手掌心、足心出现皮疹
68. E
下列哪类药物禁止用于妊娠患者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E. X类
69. D
关于老年人用药原则错误的是 A. 用药方案简明 B. 剂量适度减小
C. 择时用药 D. 疗程要短 E. 提高依从性
70. B
戒毒药品系指控制并消除滥用下列哪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药品
A. 大麻类 B. 阿片类
C. 麻黄素类 D. 精神药品类
E. 合成品类 2. 多项选择题 1. BC
CYP3A主要存在于
A. 心 B. 肝 C. 小肠 D. 肾 E. 脑
2. ABC
零级动力学消除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为恒量消除
B.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 C. 药物消除到末期时可变为一级动力学消除
D. 是药物消除的主要类型
E. 其血药浓度的对数与时间作图为一直线 3.ABCDE
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 毒血症症状 B. 皮疹 C. 关节症状 D. 肝脾肿大 E. 迁徙性损害 4.ABDE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正确的是 A. 发病早期可抗病毒治疗 B. 颅内压增高时用甘露醇脱水 C. 男性儿童可用己烯雌酚预防睾丸炎
D. 重症病人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睾丸胀痛可用棉花垫或丁字带托起
5.ACDE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透析疗法指征,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明显氮质血症 B. 颅内出血 C. 高血压, 肺水肿 D. 高血钾
E. 高血容量综合征
6. ABCDE
一般铜绿假单胞菌适用的抗生素: A. 阿米卡星 B. 哌拉西林 C. 喹诺酮类 D. 头孢哌酮 E. 泰能
7. ACE
甘油可引起下列哪些作用( )A. 心率加快 B. 外周阻力升高 C. 室壁肌张力降低 D. 心室容积增大 E. 心室容积缩小
8.ABCD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 突发高热 B. 皮肤黏膜斑
C. 剧烈头痛 D. 脑膜刺激征 E. 频繁呕吐 9.ABCD
的诊断依据有
A. 发病前3周到过流行区,有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草丛休息史 B. 起病急、发热、焦痂或特异性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 C. 外斐反应阳性
D. 作小鼠接种分离病原体 E. 血培养阳性 10. BC
下面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 麻疹 B. 鼠疫 C. 麻风 D. 病毒性肝炎 E. 狂犬病 11.ACE
以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是
A. 安全范围窄的药物
B. 治疗指数高的药物
C. 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D. 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E. 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12.ABCDE
下列关于药物依赖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存在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B. 在具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
C. 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
D. 停用药物会出现戒断综合征 E. 表现为欲求定期或不间断地反复用药
13.ABCDE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有
A. 根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分别选用在该组织或体液中分布良好的抗菌药物
B. 轻、中度感染可采用口服吸收良
好的药物,严重感染采用静脉给药 C. 应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使用
D.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易透过胎盘屏障,妊娠期不宜使用
E. 多数抗菌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均很高,尿路感染宜采用较低治疗量 14.BCD
下列属于贝特类药物的有( ) A. 洛伐他汀 B. 非诺贝特 C. 吉非贝齐 D. 氯贝丁酯 E. 阿伐他汀 15. BCDE
胰岛中的B细胞不具有哪些作用 A. 合成、释放胰岛素
B. 分泌可的松 C. 产生肾上腺素 D. 分泌糖原 E. 合成甘油三酯 16.DE
哺乳期禁用药物 A. 西咪替丁 B. 萘啶酸 C. 克林霉素 D. 甲氨蝶呤 E. 甲硝唑
17.BCDE
关于HIV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A. 本病毒有嗜淋巴性又有嗜神经性
B. 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强 C. 它是双链RNA病毒 D. 病毒中间的核心呈圆形
E. 本病毒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尚未发现变异者 18. ABCD
酚苄明的临床应用是( ) A. 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B. 抗休克 C. 治疗嗜络细胞瘤 D.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E. 治疗高血压 19. ABC
以下特点不属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A. 发生率低 B. 死亡率高
C. 难预测 D. 与给药剂量有关
E. 可以预防
20. ABE
必须对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的传染病包括:
A.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B. 流脑 C. 流行性出血热 D. 钩体病 E. 麻疹 21. ACDE
已经证实或高度怀疑有致癌作用的药物有
A. 白消安 B. 卡马西平 C. 苯丁酸氮芥 D. 秋水仙碱 E. 己烯雌酚
22. ABDE
关于疟疾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子孢子进入血液首先在肝细胞内发育
B. 疟疾的复发与持续红细胞外期有关
C. 恶性疟的复发也与持续红细胞外期有关
D. 疟疾发作与血中疟原虫数量和免疫力有关
E. 疟疾反复发作后可获得免疫力而控制发作
23.ABCDE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包括 A. 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B. 药物的极性高低 C. 尿液的pH值
D. 肾血流量高低 E. 肾小球滤过率高低 24. ABCE
吗啡的药理作用有( ) A. 镇痛 B. 镇静 C. 镇咳 D. 止吐 E. 止泻
25. ACE
感染性休克发生DIC时 A. 凝血酶原、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B. 纤维蛋白原增多 C. 3P试验阳性 D. 凝血酶时间缩短 E. PLT计数进行性减少
26. ABCDE
CYP2C9主要参与代谢的药物是 A. 华法林 B. 苯妥因 C. 络沙坦 D. 依贝沙坦 E. 甲苯磺丁脲 27.ABCE
主动免疫可从哪些途径获得: A. 注射乙肝疫苗
B. 自然感染 C. 注射麻疹疫苗 D. 注射免疫球蛋白 E. 注射流感疫苗 28.BC
以猪为传染源的疾病有 A. 伤寒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钩端螺旋体病
D. 流行性出血热 E. 肠阿米巴病 29. ACDE
药物和血浆蛋白大量结合将会 A. 减弱并减慢药物挥发疗效 B. 加速药物挥发作用 C. 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D. 延长药物疗效 E. 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30. ABCDE
男性,22岁,学生,反复肝功能异常3年,护肝治疗可好转,但反复升高,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ALT 180U/L,TB 11umol/L,HBsAg、HBeAg阳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患者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B. 患者目前处于免疫清除期 C. 患者可行肝穿刺活检
D. 如果HBV DNA定量>10E4拷贝/毫升,即可给予抗HBV治疗 E. 相比核苷类似物而言,患者更适合干扰素抗HBV治疗
1. C
肝细胞性黄疸的特点是: A. 发热、腰痛、贫血、网积红细胞增多
B. 皮肤搔痒、白陶土样大便、肝内外胆管扩张
C. 消化道症状、黄疸、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D. 少年多见,长期轻至中度黄疸 E. 发热、出血、蛋白尿 2. C
外伤失血病人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合并少尿应首先选用( )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低分子右旋糖酐 D. 高分子右旋糖酐 E. 中分子右旋糖酐 3. C
男,18岁,9月11日入院。1周前由海南来广,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 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 5.8×109/L,N 0.,L 0.36,Hb 102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伤寒 B. 乙脑 C. 疟疾(间日疟) D. 败血症 E. 急性血吸虫病 4. E
消除速率单位时间内被 A. 肝脏消除的药量 B. 肾脏消除的药量 C. 胆道消除的药量 D. 肺部消除的药量 E. 机体消除的药量
5. B
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 A. 药物吸收加快 B. 药物代谢减慢 C. 药物分布不变 D. 药物排泄加快 E. 药物耐受性提高
6. A
遗传因素对药理反应的影响是
A. 药物动力学缺陷和药效动力学缺陷
B. 药物动力学缺陷 C. 药效动力学缺陷 D. 药效学缺陷
E. 生理学缺陷
7.E
下述药物中,对MRSA、链球菌、肠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 A. 诺氟沙星 B. 环丙沙星 C. 萘啶酸 D. 吡哌酸 E. 左氧氟沙星 8. E
下列试验中, 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ALT B. 胆红素 C. 白蛋白 D. 谷草转氨酶 E. 凝血酶原活动度
9.E
对林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菌机制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
B.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有抗
菌作用 C. 骨组织和骨髓中浓度高 D. 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
E. 抗菌活性和不良反应均弱于青霉素G
10. E
阿片受体拮抗药为() A. 苯佐那酯 B. 吗啡
C. 喷他佐辛 D. 喷托维林 E. 纳洛酮 11. E
患者男性,23岁,广州建筑工地民工。2007年12月4日起出现咽痛,少许咳嗽,无痰。12月9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间断出现谵妄。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8℃,脉搏124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80/40mmHg。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四肢及躯干皮肤有大片瘀点、瘀班、呈花斑状,颈硬、骸胸距3个横指,克氏征阳性。本例患者病原临床经验治疗的药物为
A. 氯喹 B. 利巴韦林 C. 氯霉素 D. 磺胺嘧啶 E. 青霉素
12. A
关于妊娠期合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特点, 错误的是 A. 无黄疸型肝炎比例高 B. 消化道症状较明显 C. 产后大出血较常见
D. 妊娠后期患乙型肝炎者易传播给胎儿
E. 可对胎儿有影响 13.C
某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其消除半衰期等于
A. 0.693/k B. k/0.5C0 C. 0.5C0/k D. k/0.5 E. 0.5/k 14. A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 A. 肝内胆管 B. 肝静脉 C. 门静脉 D. 胆囊 E. 肠系膜下静脉 15. B
男性,41岁。不规则发热4周余住院,最高体温41℃,最低37.5℃。在考虑病因时下列疾病最不可能 A. 细菌性感染 B. 病毒性感染 C. 恶性淋巴瘤 D. 结缔组织病 E. 肉芽肿性疾病
16.C
下列哪点有利于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A. 有无传染性 B. 有无传染源
C. 有无致病性病原体 D. 有无病后免疫 E. 临床表现的特点
17. A
细菌仅短暂侵入血循环而无明显毒血症症状,称为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变应性亚败血症
18.C
洗手的目的是( ),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 A. 去除手上大部分常住菌 B. 去除手上所有常住菌
C. 去除手上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 D. 去除手上污垢和所有暂住菌 E. 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19. B
国内目前钩端螺旋体病引起死亡的临床类型主要是
A. 黄疸出血型 B. 肺大出血型 C. 脑膜脑炎型 D. 流感伤寒型 E. 肾功能衰竭型
20.B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A. 从未发现的不良反应
B. 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C. 药品标签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 药品包装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E. 药品申报时未发现的不良反应
21. C
关于神经胶质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A. 几乎填充了CNS内神经元件的空隙
B.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CNS的生理功能调节
C. 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相关性
D. 已经成为研制神经保护药的重要靶标
E. 参与神经修补过程
22.A
治疗钩体病时引起赫克斯海默尔(Herxheimer)反应的药物是 A. 抗生素 B. 激素 C. 辅酶A D. 维生素C E. ATP 23.E
药物依赖性包括 A.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B.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C.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D. 生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E. 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24. D
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中主要的氧化酶是 A. 黄嘌呤氧化酶
B. 醛氧化酶 C. 醇脱氢酶 D. P-450酶 E. 假性胆碱酪酶 25.A
利福平抗菌作用原理是() A. 抑制RNA多聚酶 B. 抑制分枝菌酸分枝酶 C. 抑制DNA多聚酶 D. 抑制二轻蝶酸合酶 E. 抑制腺苷酸合成酶 26.C
排钠效能最高的利尿药 A. 氢氯噻嗪 B. 阿米洛利 C. 呋塞米 D. 乙酰唑胺 E. 螺内酯 27.E
抗菌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 药物作用增强 B. 药物代谢加快 C. 药物转运加快 D. 药物排泄加快 E. 暂时失去抗菌活性 28. D
男,24岁,夏季,寒战、高热6天,间日发作1次,退热后活动如常,服氯喹及伯氨喹5天后感腰背痛,小便如酱油样,量少,体查:巩膜轻至中度黄染,肝右肋下1.0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7.8×109/L,N0.70,L0.30,Hb68g/L。下列处理哪项除外:
A. 静滴5%碳酸氢钠 B. 静滴氢化可的松
C. 输同型新鲜全血 D. 改服奎宁
E. 立即停服伯氨喹
29. D
不同患者对用药剂量要求差异主要来源于
A. 个体差异,医生经验,环境温度
B. 个体差异,陪人意见,医院需求 C. 个体差异,主流用药,经济需求 D. 个体差异,药物剂型,疾病状态,合并用药
E. 个体差异,病人喜好,病人情绪。 30. D
我国临床疗效评价(assessment of response)一般采用四级评定标准是无效,改善,进步和 A. 明显有效 B. 明显改善 C. 有效 D. 明显进步 E. 明显有效 31. D
肾综合征出血热常见并发症除大出血外, 哪项是错误的 A. 肺水肿 B. 继发感染 C.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D. 肝功能衰竭 E. ARDS 32. E
治疗药物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A. 原型药物 B. 游离药物 C. 活性代谢物 D. 药物半衰期 E. 药物对应体
33.B
保泰松可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这是因为保泰松( ) A. 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B. 减少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 C. 减少苯妥英钠的分布 D. 增加苯妥英钠的吸收
E. 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34. C
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不包括 A. 审核药物试验方案
B. 审核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 C. 审核药物生产的条件 D. 审核受试者的入选方法 E. 审核研究者的资格 35. D
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的特点?
A. 为流行中少见的类型 B. 发热3-4天后,出现头痛、呕吐、
颈强等脑膜炎症状
C. 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等脑的临床表现
D. 单纯脑膜炎患者预后不好 E. 脑脊液中可培养分离出钩体 36.A
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 ) A. 吡喹酮 B. 酒石酸锑钾 C. 乙胺嗪 D. 阿苯达唑 E. 乙胺嘧啶
37.E
引起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缺陷的常见原因 A. 内镜检查
B.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或下降
C.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细胞毒类药物、放疗的应用及各种大手术后
D.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E. 以上均是
38. 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在人体内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 A. B淋巴细胞 B. NK细胞 C. CTL细胞 D. 神经细胞 E. CD4 T淋巴细胞
39.D
血吸虫病虫卵性肉芽肿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Ⅴ型变态反应 40. 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应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后多少时间内上报疫情? A. 2小时和6小时内 B. 6小时和12小时内 C. 12小时和24小时内
D. 6小时和24小时 E. 12小时
41. E
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有
A. 革兰阴性细菌 B. 真菌 C. 厌氧菌 D. 革兰阳性球菌 E. 以上均是
42. E
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能成瘾癖的药品是
A. 精神药品 B. 毒性药品 C. 处方药 D. 放射性药品 E. 品
43.C
目前研究发现具有显著时间药理学特征的抗癌药物不包括 A. 5-氟尿嘧啶 B. 甲氨蝶呤 C. 氮芥 D. 阿糖胞苷 E. 6-巯基嘌呤 44. D
钩端螺旋体病应用青霉素G治疗如发生赫氏反应时, 最应警惕的是 A. 黄疸加深 B. 肝功能衰竭 C. 肾功能衰竭 D. 肺大出血 E. 脑膜脑炎
45. A
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 A. 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B. 为了使血药浓度继持高水平 C. 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 为了延长半衰期 E. 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46. D
《药品研究开发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为
A. GLP B. GUP C. GEP D. GRP E. GCP 47.E
的病原体是
A. 普氏立克次体 B. 莫氏立克次体 C. 罗氏立克次体 D. 立氏立克次体 E. 东方体 48.A
分离乙脑病毒常用的动物是: A. 乳鼠 B. 小白鼠 C. 金地鼠 D. 家兔 E. 雏鸡
49.E
强心苷对下列哪种心衰无效 A. 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衰 B. 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衰 C. 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所致的心衰
D. 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衰 E. 缩窄性心包炎所致的心衰 50.C
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升高。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 肾上腺皮质激素 B. 安定 C. 20%甘露醇 D. 洛贝林 E. 6-2
51. E
急性肝炎的常见表现不包括 A. 流感样症状 B. 尿黄 C. 肝大 D. 恶心、呕吐 E. 持续发热 52. A
我国广大平原间日疟流行区的主要媒介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大劣按蚊 D. 伊蚊 E. 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
53.B
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措施不包括
A. 简化治疗方案 B. 增加给药次数 C. 加强监控 D. 耐心说服解释 E. 减少联合用药 . A
立克次体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A. 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 B.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C.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D. 急性假膜性炎症 E. 干酪样坏死 55. C
下列哪类药物通常不需要进行TDM的是( )
A. 抗肿瘤药 B. 抗癫痫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苷类
56.A
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试验方案在不同临床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是 A. 多中心临床试验 B. 单中心临床试验 C. 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 D. 生物等效性试验 E. 药理、毒理试验 57. C
接受申办者派遣的监察员或稽查员的监察和稽查,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的是
A. 监督 B. 监察员 C. 研究者 D. 受试者 E. 申办者 58.B
标签和说明书用语应当科学易懂、便于消费者判断、自行选择和使用的药品是
A. 处方药 B. 非处方药 C. 药品 D. 生物制品 E. 精神药品
59.A
参与激活黄曲霉素的CYP是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2C19
60.A
感染性按蚊在疟原虫生活史中是: A. 第一中间宿主 B. 第二中间宿主 C. 终宿主 D. 长期储存宿主 E. 中间宿主 61.C
流脑的细菌学检查主要包括 A. 尿样沉渣、痰培养和血培养 B. 脑脊液培养、咽拭子、大便培养 C. 脑脊液沉渣、皮肤淤点涂片和血培养
D. 血培养、咽拭子、尿沉渣检查 E. 脑脊液培养、痰培养、咽拭子
62. C
药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 )
A. 达到有效浓度一半的剂量
B. 与一半受体结合的剂量 C. 一半动物出现效应的剂量 D. 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 E. 一半动物可能无效的剂量 63.A
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是因为( ) A. 可抑制新生儿呼吸 B. 易产生成瘾性 C. 易在新生儿体内储积 D. 镇痛效果差 E. 可致新生儿便秘 .E
甘油不能引起的症状是( ) A. 头痛 B. 颅内压升高 C.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 直立性低血压 E. 减慢心率 65.A
易引起钩体病的眼后发症,闭塞性脑动脉炎的主要菌群是 A. 波摩那群 B. 黄疸出血群 C. 犬群 D. 秋季群 E. 瓜哇群 66. B
关于老年人肾脏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 重量较年轻人下降20% B. 血流量仅为年轻人的20% C. 肾小球动脉硬化 D. 肾小球表面积减少 E. 再吸收功能下降40%
67.B
防治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是( ) A. 低分子量肝素 B. 华法林 C. 尿激素 D. 草酸钾 E. 连激素 68.C
天花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 A. 第1天 B. 第2天 C. 第3天 D. 第4天 E. 第5天 69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发生枕骨大孔疝最特征的表现为 A. 呼吸节律和深浅改变 B. 下肢瘫痪 C. 血压增高
D. 全身肌张力增加 E. 锥体束征阳性 70.A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选用( ) A. 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吸入 B. 麻黄碱口服 C. 氨茶碱口服 D. 色甘酸钠吸入 E. 阿托品肌注
2. 多项选择题 1. ABC
霍乱一般会出现下列哪些改变: A. 神志改变 B. 呼吸衰竭 C. 循环衰竭 D. 肾衰竭 E. 肝衰竭
2. ABCDE
自体活性物质包括() A. 5-羟色胺 B. 血小板活化因子 C. 前列腺素 D. 血管紧张素 E. 利尿钠肽
3.ABCDE
关于衰老的学说有 A. 遗传程序学说 B. 自由基学说 C. 免疫学说 D. 交联学说 E. 端粒酶学说 4. ABCD
可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的利尿药 A. 呋塞米 B. 依他尼酸 C. 布美他尼 D. 托拉塞米 E. 螺内酯
5.ABCDE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B. 研究给药时间不同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C. 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D. 研究给药途径不同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E. 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6.ABCDE
研究者的职责
A. 负责按临床试验受试者入选标准选定受试者,将试验目的、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受试者,并获得知情同意书
B. 应保持有足够工作时间承担药物临床试验任务,严格执行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工作程序
C. 监测各项既定的检测指标,并按照预期进度完成试验任务
D. 负责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伦理委员会及申办者及时报告临床试验中发生的任何严重不良事件
E. 在试验全过程中,负有对受试者进行医疗保护的责任 7 .BCDE
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A. 肝肠循环
B. 体液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C. 体内屏障 D. 局部器官血流量 E. 血浆蛋白结合率 8.ABCE
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结局是() A. 协同降低心肌耗用量 B. 消除反射性心率加快 C. 缩小增加的左室容积 D. 延长射血时间 E. 缩短射血时间
9.ABCDE
抗心律失常药消除心脏折返激动的可能方式是( )
A. 增强膜反应性 B. 减弱膜反应性 C. 延长APD、ERP D. 缩短APD、ERP
E. 使邻近细胞ERP不均一趋向均一
10. ABC
可用于治疗心房纤颤的药物有( ) A. 奎尼丁 B. 胺碘酮 C. 地高辛 D. 利多卡因 E. 苯妥英钠
11.AC
主动转运的药物有 A. 5-氟尿嘧啶 B. 利多卡因 C. 甲基多巴 D. 氯丙嗪
E. 肾上腺素
12. ABCD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疟疾易感者的预防性服药的是:
A. 氯喹 B. 甲氟喹 C. 乙胺嘧啶 D. 多西环素 E. 伯氨喹 13.BCD
有关药物排泄正确的为 A. 酸化尿液可使碱性药物经尿排泄减少
B. 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经尿排泄
C. 粪中药物多数是口服末被吸收的药物
D. 肺是某些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E. 药物可自胆汁排泄,原理与自肾排泄相似 14. ABE
叶酸缺乏的表现有() A. 舌炎 B. 腹泻 C. 全血细胞减少 D.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15. ABDE
可用于浸润麻醉的药物是()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丁卡因 D. 罗哌卡因 E. 布比卡因 16.ABE
随年龄增长,心脏的变化有 A. 重量增加 B. 排出量减少 C. 信指数增加 D. 心肌收缩期缩短 E. 收缩力减弱 17.BC
老年患者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是 A. 青霉素 B. 万古霉素 C. 链霉素 D. 头孢哌酮 E. 喹诺酮类
18. BDE
属于老年性功能变化的是 A. 肌肉萎缩 B. 视力听力下降 C. 细胞结构改变
D. 免疫力下降 E. 心肺功能减退
19. ABCD
可增强筒箭毒碱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是( ) A. 新霉素 B. 多粘菌素 C. 链霉素 D. 卡那霉素 E. 青霉素G 20. ABCDE
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A. 临床试验的题目和专题理由 B. 试验的目的和目标
C. 进行试验的场所,申办者的姓名和地址,试验研究者姓名、资格和地址
D. 受试者的人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E. 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测定的次数和药代动力学分析等 21. ABCE
关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 患者合并有G-6-PD缺乏 B. 使用抗疟药,如伯氨喹 C. 与人体过敏反应有关 D. 与奎宁无关
E. 与疟原虫释放的毒素有关
22. ABCD
女性,20岁,发热、腹泻1周。查体:T 39℃,P 80bpm,无皮疹,肝脾肋下约2cm可及。血常规示:WBC 3.0×109/L,嗜酸细胞计数0。拟诊“伤寒”,需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 A. 血培养 B. 骨髓培养 C. 粪便培养 D. 肥达试验 E. 外斐试验 23. ABE
麻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是 A. 妊娠妇女禁止接种
B. 免疫功能低下者禁止接种 C. 可与丙种球蛋白联合使用
D. 易感者接触麻疹患者后,注射疫苗无预防效果
E. 体温升高者暂缓接种 24. ACDE
哪些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A. 狂犬病 B. 伤寒 C. 鼠疫 D. 钩体病 E.
25. AC
钩体在体外的适宜生活环境是 A. 水 B. 干燥环境 C. 湿土 D. 寒冷环境 E. 高温环境 26. ABCD
以下哪些是妊娠期肝炎特点 A. 消化道症状明显 B. 产后大出血多见 C. 重型肝炎比例高 D. 病死率高 E. 对胎儿无影响
27.AB 心衰伴有心绞痛的患者,不宜选用下列哪些药( ) A. 维拉帕米 B. 地尔硫卓 C. 戊四硝酯 D. 甘油 E. 异山梨酯 28. ABCD
老年人免疫系统变化有 A. T、B细胞减少
B. NK细胞活性下降 C. IgA升高 D. IgG升高 E. IgM升高 29. ABE
CYP2D6的经典探针药是 A. 异喹胍 B. 美托洛尔
C. 地高辛 D. 咖啡因 E. 氨茶碱
30. ABC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性生理基础的特征为
A. 凌晨时血中肾上腺素水平低下 B. 凌晨时血中cAMP浓度低下 C. 凌晨时血中组胺浓度升高
D. 凌晨时血中肾上腺素水平增高 E. 凌晨时血中组胺浓度降低
1. 单项选择题
1. 脑型疟的临床症状发作周期是:A. 48小时 B. 72小时 C. 36~48小时 D. 无规律 E. 24小时
2.下列哪个药物属于芳基丙酸类 A. 双氯芬酸 B. 布洛芬 C. 舒林酸 D. 尼美舒利 E. 美洛昔康
3.有关万古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杀灭作用
B. 主要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 C. 可用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 D. 可致耳聋和肾脏损害 E. 可阻滞神经肌肉接头
4.一般情况下,下列哪项可以间接作为受体部位活性药物的指标( ) A. 口服药物的剂量
B. 血浆中活性药物的浓度 C. 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 D. 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 E. 药物的半衰期
5.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
A. 病毒被排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毒携带状态 E. 潜在性感染
6. 下列哪个项目不是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
A. 年龄 B. 遗传差异 C. 病理状态 D. 给药部位 E. 联合用药
7. 下述抗菌药物口服后在脑脊液中浓度最高的为
A. 土霉素 B. 米诺环素 C. 大观霉素 D. 庆大霉素 E. 氯霉素
8. 能产生血浆凝固酶的细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溶血葡萄球菌 D. 腐生葡萄球菌 E. 木糖葡萄球菌
9. 氨力农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A. 8mg/kg B. 10mg/kg C. 12mg/kg D. 14mg/kg E. 15mg/kg
10.强心苷引起的传导阻滞可选用() A. 氯化钾 B. 氨茶碱 C. 吗啡 D. 阿托品 E. 肾上腺素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处理应首选
A. 物理降温或加药物降温 B. 药物降温 C. 大剂量青霉素 D. 大剂量皮质激素 E. 早期应用甘露醇
12.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不包括
A. 登革热 B. 疟疾 C. 乙型脑炎 D. E. 黄热病
13.可引起血糖升高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是()
A. 硫酸多糖B. 考来烯胺C. 烟酸 D. 二十碳五烯酸 E. 洛伐他汀
14.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临床分型标准哪条说法是错误的? A. 轻型无恢复期症状 B. 中型多无恢复期症状
C. 重型多数病人留有后遗症 D. 极重型幸存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E. 极重型包括暴发型
15.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口服
B. 静脉注射>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
C.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D.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E. 肌内注射>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16. 关于菌痢的传染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菌痢的传染源可为患者和带菌动物
B. 重症患者排菌量大,为菌痢的主要传染源
C. 轻型患者排菌量少,不是重要传染源 D. 慢性患者及带菌者如从事饮食、供水工作,有可能引起暴发流行。 E. 蝇、蟑螂等为菌痢的重要传染源
17.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不同的是 A. 易发展为慢性 B. 不经过消化道传播
C. 只有急性肝炎,不发展为慢性 D.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E. 妊娠妇女感染发病,病死率较高
18.下列疾病哪一个目前尚没应用主动免疫?
A. 结核病 B. 天花 C. 脊髓灰质炎 D. 疟疾 E. 流行性出血热
19.应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口服一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即可上升
B. 2~4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C. 血红蛋白达到正常值约需4~8周
D. 血红蛋白正常后,应继续服用2~3个月
E. 肌肉注射吸收率高于口服吸收率
20.治疗的特效药物为 A. 四环素 B. 罗红霉素
C. 氯霉素 D. SMZ E. 诺氟沙星
21.普萘洛尔的药动学具有昼夜节律性,表现为
A. 20︰00用药时Cmax和AUC值最高,8︰00最低
B. 20︰00用药时Cmax和AUC值最低,8︰00最高
C. 14︰00用药时Cmax和AUC值最高,2︰00最低
D. 14︰00用药时Cmax和AUC值最低,2︰00最低
E. 18︰00用药时Cmax和AUC值最高,6︰00最低
22.咖啡因是检测以下哪种CYP的工具药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23.容易吸收的药物
A. 离子型 B. 螯合型 C. 分子型 D. 络合型 E. pH中性型
24.在下列传染病中,感染性休 克最少见的是:
A. 细菌性痢疾 B. 霍乱 C. 败血症 D. 流行性出血热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5.肝炎患者中,下列哪项检查最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A. AST B. ALT C. GGT
D. ALP E. PTA
26.感染性休克后期导致那种类型的酸碱平衡失调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混合型酸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 E. 代谢性碱中毒
27.阿托品不会引起哪种不良反应 A. 恶心,呕吐 B. 视力模糊 C. 口干 D. 排尿困难 E. 心悸
28.关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脑型,叙述错误的是
A. 起病急骤 B. 高热、抽搐 C. 颅内高压 D. 无腹痛、腹泻症状 E. 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29.疟疾患者常伴肝、脾肿大,下列哪项解释最正确: A. 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 B. 急性溶血
C.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D. 门脉高压
E. DIC致肝脾部位微血栓阻塞
30.钩端螺旋体病后的免疫力是 A. 免疫力很低
B. 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C. 获得较强的各型交叉免疫力 D. 对各型均无免疫力 E. 获得带钩端螺旋体免疫力
31.下列哪项不是重型肝炎的并发症
A. 肝性脑病 B. 上消化道出血 C. 胆系感染 D. 肝肾综合症 E.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2.药物的t1/2主要取决于( ) A. 吸收速度 B. 消除速度 C. 血浆蛋白结合 D. 剂量 E.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
33.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时补充维生素D是因为
A. 抗癫痫药阻滞维生素D的吸收 B. 抗癫痫药为酶抑剂,影响了维生素D的代谢
C. 抗癫痫药为酶诱导剂,提高了维生素D的代谢率
D. 抗癫痫药与维生素D结合 E. 抗癫痫药加速了维生素D的排泄
34.关于乙胺丁醇的特点,正确的是 A. 抗菌谱广 B. 毒性反应小 C. 对细胞内结核杆菌有效 D. 耐药性产生缓慢 E. 与链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35.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 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B. 过敏反应 C. 肝毒性 D. 灰婴综合征 E. 胃肠道反应
36. 1年前健康体检时发现抗HBc阳性,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正常,1年来反复查HBV血清学标志物,也仅抗HBc阳性,该患者应诊断为 A. 慢性HBV携带 B.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C. 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D.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E. HBV既往感染
37.关于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 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 B. 常出现阻塞性黄疸
C. 慢性感染的严重病例出现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
D. 常见肝肿大,尤以左叶为著 E. 严重感染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38. 女,29岁,产后大出血三天,纳差恶心、身目黄染2天。神志模糊,BP 95/65mmHg,T 38.5℃,皮肤粘膜重度黄染,皮肤少量瘀斑,中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扑翼样震颤可疑阳性。WBC 10.5e9/L,Hb 86g/L,PLT 2e9/L,PTA 40%,ALT 2100U/L,TB360umol/L,DB 227umol/L。HBsAg(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乙型肝炎急性肝衰竭 B. 妊娠急性脂肪肝 C. HELLP综合征 D. 淤胆型肝炎
E. 自身免疫性肝炎
39.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期 A. 感染期、休克发展期、休克期 B. 感染期、休克期、恢复期 C. 休克早期、休克发展期、休克晚期
D. 休克早期、休克中期、休克晚期 E. 感染期、休克早期、休克期
40. 碘苷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机制为
A. 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B. 阻止病毒体的释放 C. 干扰DNA的合成 D. 干扰病毒渗入宿主细胞 E. 诱导干扰素的生成
41. 药物不良事件的英文缩写如下 A. ADE B. DID C. ADR
D. GCP E. GSP
42. 某职工旅游归来.腹泻一天,10余次,呈水样便,至某医院求医,疑为肠炎.大便培养出EL-Tor(爱尔.托)型细菌.诊断后11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得超过下列哪项时间?
A. 6小时 B. 12小时 C. 18小时 D. 24小时 E. 48小时
43. 老年人用药一般不应超过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E. 6种
44. 菌痢的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A.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 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 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 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 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4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应除外: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流行病学特征
D. 有感染后免疫 E. 有发热
46. 下列那一项不是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
A. 不干扰患者对所患严重疾病的诊断;
B. 不含毒性或依赖成分,不致引起药物依赖
C. 体内消除较快,不至于在体内长期蓄积
D. 安全性高,不致引起高发生率的不良反应,不诱发耐药性或抗药性 E. 药理作用慢不明显。
47. 粤东农村5岁患儿, 发热、头痛、抽搐和嗜睡3天,于7月24日住院。体温40.2℃,昏睡,颈抵抗( ),腹壁反射减弱,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血白细胞14 X 109/L, 中性粒细胞0.80。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中毒型菌痢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脑型疟疾 E. 结核性脑膜炎
48. 以下哪种药物可能导致“灰婴综合征”
A. 苯妥英钠 B. 氯霉素 C. 己烯雌酚 D. 卡那霉素 E. 卡马西平
49. 妊娠多少周后,药物可被胎儿吞咽进入胃肠道,并被吸收入胎儿
血循环
A. 12周 B. 15周 C. 8周 D. 20周 E. 18周
50. 对色甘酸钠药理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A. 直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B. 抑制磷酸二酶而发挥作用
C. 对抗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作用
D. 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 阻断腺苷受体
51.下列哪项不是钩体病的临床表现
A. 钩体经皮肤侵入后可发生淋巴管炎
B. 钩体病早期是钩体感染中毒症侯群
C. 钩体病中期可有脏器损害表现 D. 钩体病应用青霉素治疗时可见赫氏反应
E. 钩体病恢复期可见后发症
52. 麻黄碱短期内用药数次后效应降低,称为( )
A. 习惯性 B. 快速耐受性 C. 成瘾性 D. 抗药性 E. 以上都不对
53. 需要进行TDM的药 A. 氢氯噻嗪 B. 硫糖铝 C. 青霉素G D. 格列本脲 E. 茶碱
. 对于老年人,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 肝血流量明显减少 B.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C. 首过效应明显减少 D. 血浆蛋白明显降低
E. 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明显减少
55.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致病菌
A. 革兰阴性杆菌 B. 革兰阴性球菌 C. 革兰阳性杆菌 D. 厌氧菌 E. 革兰阳性杆菌
56. 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钙的利尿药
A. 布美他尼 B. 托拉塞米 C. 呋塞米 D. 依他尼酸 E. 氢氯噻嗪
57. 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是
A. 红霉素 B. 氯霉素 C. 四环素 D. 多烯环素 E. 庆大霉素
58. 我国规定的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法定传染病分3类
B. 甲类2种病 C. 乙类22种病 D. 丙类10种病
E. 天花属于甲类管理传染病
59. 长期应用升高血钾的利尿药 A. 氯噻酮 B. 乙酰唑胺 C. 呋噻米 D. 布美他尼 E. 螺内酯
60. 下列两种药物合用时,会使后一种药物的吸收减少 A. 消胆胺 地高辛 B. 阿司匹林 磺胺 C. 新霉素 地高辛 D. 碳酸氢钠 奎尼丁 E. 华法林 胆红素
61. 可以口服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 青霉素G B. 阿莫西林 C. 头孢曲松 D. 哌拉西林 E. 头孢哌酮
62.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一般在病程4~6天出现
B. 可因继发感染所致 C. 急性起病,体温增加至40℃ D. 血液浓缩引起血容积正常或轻度升高 E. 此期可与少尿期重叠同时出现
63. 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A. 革兰染色阳性 B. 无鞭毛 C. 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 D. 有荚膜及菌毛
E. 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
. 男性,26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3天就诊。体检:体温38.6℃,睑结膜充血,心率90次/min,两肺(-),按\"上感\"治疗,3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化验:WBC 21.6×10 9/L,N 0.90(90%),血清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本例临床类型是: A. 流感伤寒型 B. 肺出血型 C. 黄疸出血型 D. 脑膜炎型 E. 肾功能衰竭型
65. 下列药物中,G6PD缺乏的妊娠妇女应禁用的是哪些药物 A. 青霉素钠 B. 氯喹 C. 氨苄西林 D. 阿奇霉素 E. 红霉素
66. 调血脂药不包括() A. 非诺贝特 B. 普罗布考 C. 普伐他汀 D. 考来替泊 E. 烟碱
67.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四性原则”,即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 A. 合理性 B. 经济性 C. 适用性 D. 实用性 E. 依从性
68. 老年人应用成人剂量的华法林后,容易引起出血的最可能原因是 A. 华法林在老年人体内降解慢,游离浓度高
B. 老年人的血小板数量低
C. 华法林减少了老年人的维生素K从胃肠道的吸收,间接引起出血 D. 华法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老
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低,华法林的游离浓度高 E. 华法林在老年人体内抑制凝血因子生成的能力较强。
69. 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A. 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B. 处理不良反应
C. 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D. 进行药效学的探讨
E. 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70.某些感染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
A. 传染源的积累 B. 传播途径的改变 C. 易感人群的积累
D. 病原体抗原性的变异 E. 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2. 多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 肺炭疽 B. 艾滋病 C. SARS D. 流行性出血热 E. 风疹病
2. 机体的各种因素对药物作用亦有很大影响,包括
A. 年龄差异 B. 性别差异 C. 耐受性差异 D. 职业差异 E. 个体差异
3. 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用阿托品( )
A. 能迅速解除M样症状
B. 能解除部份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C. 中、重度中毒时必须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D. 必须及早、足量、反复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A.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 血液传播 C. 粪-口途径 D. 性接触传播 E. 空气飞沫传播
5. 哪些药物不影响REM的睡眠时相( )
A. 苯巴比妥 B. 地西泮 C. 水合氯醛 D. 硫喷妥 E.
6. 下述哪些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机制是正确的:
A. 发病与否及病变程度与成虫寄生在胆管中的数量有关
B. 感染较严重者,虫数可达数千以上,阻塞肝内胆管
C. 由于胆管上皮增生、管腔狭窄和
虫体堵塞引起胆汁淤滞
D. 虽有胆管堵塞但不继发细菌性胆管炎、胆囊炎
E. 长期堵塞也不造成胆汁性肝硬化
7. 我国常见的钩体病菌群有 A. 波摩那型 B. 犬型 C. 秋季热型 D. 黄疸出血型 E. 七日热型
8.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分别执行 A. GLP B. GCP C. GUP D. GAP E. GSP
9. 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因素有
A. 老年人对胰岛素的耐受力低 B. 老年人对胰岛素的耐受力高 C. 老年人对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高
D. 老年人体内细胞与胰岛素的亲和力高
E. 老年脑对低血糖的耐受力低
10. 负责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中具有任职行医的资格
B. 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C. 对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经验
D. 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
E. 具有并有权支配并进行临床试验所需的人员和设备条件
11. 对于新生儿核黄疸,治疗目的与药物应用的正确匹配是
A. 加快胆红素生物转化——苯巴比妥
B. 减少胆红素吸收——活性炭 C. 抑制溶血——氢化可的松
D. 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 E. 降低游离胆红素水平——输入白蛋白
12.医院感染中宿主方面的危险因素:
A. 年龄 B. 恶性肿瘤
C. 昏迷病人 D. 气管切开 E. 透析
13. 关于人体试验的国际医德规范是( )
A. 《赫胥黎宣言》 B. 医学伦理学 C. 《赫尔辛基宣言》
D. 药学伦理学 E. 《纽伦堡法典》
14. 使药物从肾排泄减慢的是 A. 苯巴比妥与氯化铵合用 B. 阿司匹林与碳酸氢钠合用 C. 青霉素G与丙磺舒合用 D. 苯巴比妥与碳酸氢钠合用 E. 阿司匹林与甲氨蝶呤合用
15. 引起败血症的常见革兰阳性球菌有
A. 隐球菌 B. 肠球菌 C. 白色念球菌 D. 葡萄球菌 E. 链球菌
16. 下列哪些疾病的病原体可从患者尿液中排出
A. 钩端螺旋体 B. 伤寒杆菌 C. 甲型肝炎病毒
D. 日本血吸虫卵 E. 肠阿米巴病
17.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间药理学的原理制定给药方案可以 A. 选择最佳的用药时间 B. 合理减少药物用量 C. 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D. 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 E. 使给药方案更合理、更科学
18. 哺乳期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
A. 喹诺酮类 B. 四环素类 C. 氨基糖苷类 D. 氯霉素 E. 磺胺类
19. 新生儿核黄疸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
A.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尼克刹米 B. 减少胆红素的吸收:活性炭、琼脂
C. 抑制溶血:泼尼松、氢化可的松 D. 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 E. 降低游离胆红素水平:输入白蛋白
20. 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抗菌药物
A. 氯霉素 B. 利福平 C. 头孢拉定 D. 罗红霉素 E. 氧氟沙星
21. 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常见原因:
A. 插管时间长 B. 多部位插管 C. 无菌操作不当
D. 使用抗菌药物 E. 白血病
22. 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抗结核药 A. 异烟肼 B. 利福平 C. 链霉素 D. 乙胺丁醇 E. 对氨水杨酸
23. 哌拉西林的抗菌作用特点( ) A. 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 B. 耐青霉素酶 C. 抗铜绿假单胞菌
D. 对多种厌氧菌均有一定作用 E. 对氨基糖苷类和拥有协同作用
24. 肝药酶抑制剂包括( ) A. 苯巴比妥 B. 氯霉素 C. 青霉素 D. 苯妥英 E. 西咪替丁
25. 下列哪些药物是药酶诱导剂 A. 水合氯醛 B. 苯巴比妥 C. 氯霉素 D. 苯妥英钠 E. 利福平
26.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应包括的内容( )
A.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B. 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C.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D. 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工作
E.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27. 有关暂居菌正确的描述是: A. 暂居菌可通过摩擦、定植等途径
而转化为常驻菌。
B. 可以通过洗手的方法去除手上暂居菌
C. 居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开口处 D. 数量和种类保持恒定状态 E. 很少繁殖
28. 对于药物依赖进行治疗的方法是
A. 完全停用致依赖药物 B. 减少致依赖药物使用 C. 有效康复治疗
D. 同类型药物替代递减治疗 E. 心理治疗和对症处理
29. 有关奎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奎尼丁的右旋体 B. 有微弱的解热镇痛作用 C. 可出现心肌抑制作用
D. 主要用于耐氯喹的恶性虐,尤其是脑型疟
E. 孕妇禁用,月经期慎用
30. β肾上腺素受体一般存在如下构型
A. 集中构型
B. 小部分处于激活状态 C. 分散构型
D. 大部分处于非激活状态 E. 亲和力相同
1. B
艾滋病最关键的治疗措施
A. 防治并发症 B. 早期抗病毒 C. 调节免疫 D. 对症治疗 E. 支持治疗
2. E
头孢菌素类用于抗绿脓杆菌的药物是
A. 头孢拉定 B. 头孢呋辛 C. 头孢孟多 D. 头孢唑啉 E. 头孢哌酮 3.A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 ) A. 向心性肥胖 B. 高血钙 C. 低血糖 D. 高血钾 E. 磷的排泄减少
4. C
中毒性菌痢采用山莨菪碱治疗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抽搐 B. 兴奋呼吸中枢 C. 解除微血管痉挛 D. 解除肠道痉挛 E. 抑制频繁的腹泻 5. E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的目的是 A. 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B. 使阿莫西林自肾小管分泌减少 C. 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D. 抑制β-内酰胺酶,使其抗菌谱变广
E. 抑制β-内酰胺酶,使其抗菌活性增强
6. E
下列不属于ß受体阻断药不良反应的是( )
A. 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 B. 外周血管收缩和痉挛 C. 反跳现象
D. 眼-皮肤黏膜综合症 E. 心绞痛
7. E
在感染性休克中导致低血压的重要介质为
A. 白细胞介素-4 B. 白细胞介素-10 C. 白细胞介素-13 D. 前列腺素E2 E. 一氧化氮
8. E
下述哪一组药属于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
A. 奎尼丁、普萘洛尔、氟桂利嗪 B. 胺碘酮、哌克昔林、氟桂利嗪 C. 地尔硫卓、哌克昔林、普尼拉明 D.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 E. 普尼拉明、哌克昔林、桂利嗪
9. C
疟疾的感染类型中引起临床发作是:A. 速发型小孢子 B. 迟发型小孢子 C. 裂殖子 D. 配子体 E. 囊合子
10.B
下列哪一项为近年来出现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的严重不良反应( ) A. 胃肠道反应 B.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C. 血液系统反应 D. 肝肾功能损伤 E. 皮肤反应 11. A
抗菌谱广,单独应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般无法单独应用的是( ) A. 甲氧苄啶 B. 氧氟沙星 C. 环丙沙星 D. 磺胺嘧啶 E. 甲硝唑
12. A
医院感染中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有哪些? A. 水痘 B. 登革热 C. 乙脑 D. 伤寒 E. HIV
13.E
卡托普利可以特异性抑制的酶( ) A. 单胺氧化酶 B. 胆碱酯酶 C. 甲状腺过氧化酶 D. 粘肽代谢酶 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14. B
主要用于预测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疗效的指标是 A. Cmax/MIC B. T>MIC
C. AUC/MIC D. A B E. A C 15.B
脑膜炎球菌的特点不包括 A. 可在病人脑脊液中检出 B. 革兰阳性双球菌 C. 属奈瑟菌属
D. 菌体裂解产生内毒素 E. 菌体在体外易自溶 16. A
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是( ) A. 恒比消除,t1/2不定 B. 恒比消除,t1/2恒定 C. 恒量消除,t1/2不定 D. 恒量消除,t1/2恒定
E. 以上皆否
17.D
用药后,靶细胞表面的药物-蛋白复合物被T淋巴细胞识别,引起细胞毒性和巨噬细胞活化,发生了药物疹和局部炎症反应。可视为 A. 速发型超敏反应(Ⅰ型) B. 细胞毒性超敏反应(Ⅱ型) C. 免疫复合物超敏反应(Ⅲ型) D. 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 E. 自身免疫反应(Ⅴ型) 18. D
特异性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 ) A. 药物作用的强度 B. 药物剂量的大小 C. 药物的脂溶性 D. 药物的内在活性 E.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19. E
在热带地区,疟疾流行的季节主要是:
A. 夏季 B. 秋季 C. 夏秋季 D. 春末夏初季 E. 无季节 20. D
为预防艾滋病,下列措施哪一项不应包括
A. 禁止抗HIV阳性者献血、献精液和献器官
B. 禁止HIV阳性与患艾滋病的外国人入境
C. 禁止与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抗体阳性者发生性行为
D. 禁止与艾滋病人,抗HIV阳性者一起工作与学习
E. 禁止吸毒,首先是静脉吸毒 21. E
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半衰期 A. 随药物剂型而变化 B. 随给药次数而变化 C. 随给药剂量而变化 D. 随血浆浓度而变化 E. 固定不变
22. D
治疗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苯巴比妥 C. 戊巴比妥 D. 卡马西平 E. 去痛片
23. D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为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E. 结核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耐药性的产生 24. B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 A. 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B. 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C. 药物的酸碱度 D. 药物的脂溶性 E. 药物的极性大小 25. B
长期应用引起角膜褐色微粒沉着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 A. 利多卡因 B. 胺碘酮 C. 奎尼丁 D. 氟卡尼 E. 维拉帕米
26.C
下列哪个药物禁用于心源性哮喘( )A. 吗啡 B. 西地兰 C. 肾上腺素 D. 氨茶碱 E. 呋塞米 27.A
最常引起肾毒性的抗菌药物为 A. 氨基糖苷类 B. 多粘菌素 C. 万古霉素 D. 青霉素类 E. 第一代头孢霉素
28. D
菌痢特异性预防有效方法是
A. 注射免疫球蛋白 B. 注射菌苗
C. 口服SMZCO
D. 口服“依链株”痢菌活菌苗 E. 口服痢特灵 29. C
氯霉素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的机制是
A. 肝药酶诱导作用 B. 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C. 肝药酶抑制作用 D. 阻滞排泄
E. 促进尿中游离药物再回收 30.A
确诊感染性休克的首选检查是 A. 血培养 B. 瘀斑培养 C. DIC相关检查 D. 肝、肾功能检查 E. 鲎溶解试验(LLT)
31. D
细菌性痢疾的预后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但不包括
A. 志贺痢疾杆菌感染病情重 B.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死率高 C. 年老体弱病情重,并发症多 D. 女性患者易变为慢性 E. 治疗及时合理者预后好
32. C
男,67岁,因腹泻15次、呕吐6次于8月入院。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无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体查:皮肤弹性轻度减低,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血常规:Hb 158g/L,WBC 11.4×109/L,N 0.78,L 0.20。在治疗1天后,出现咳血痰,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大量水泡音,此时可能是: A. 急性肺出血 B. 并发细菌性肺炎 C. 急性左心衰竭 D. 急性肺栓塞 E.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症
33.C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时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这种情况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中的
A. 副作用 B. 毒性作用 C. 特异质反应
D. 变态反应 E. 后遗效应 34.D
哪类药物老年人使用时剂量个体差异较大
A. 抗菌药 B. 镇静催眠药 C. 降压药 D. 糖皮质激素 E. 抗精神病药
35.E
青霉素类药物共同具有() A. 耐酸、口服有效 B. 耐ß-内酰胺酶 C. 抗菌谱广
D. 主要应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 E. 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并有交叉过敏反应
36. B
下列哪项不符合医院感染肺炎病原学诊断标准:
A. 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B. 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5cfu/ml
C. 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
D. 临床诊断基础上,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E.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
37.E
用抗生素治疗霍乱病例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尽快治愈 B. 减轻毒血症 C. 减少腹泻 D. 防止继发感染 E. 缩短排菌时间,减少带菌机会
38. E
具有耳毒性的药物是哪种?
A. 罗红霉素 B. 左氧氟沙星
C. 亚胺培南 D. 头孢哌酮/舒巴坦 E. 阿米卡星
39.D
在治疗脑水肿中容易出现反跳现象的脱水药为
A. 甘露醇 B. 山梨醇 C. 呋塞米 D. 尿素 E. 氢氯噻嗪 40. E
艾滋病胃肠系统表现不包括:
A. 以念珠菌病及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常见
B. 表现为口腔炎、食管炎或溃疡 C. 主要症状为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烧灼感
D. 同性恋患者肛周疱疹病毒感染和疱疹性直肠炎较为常见
E. 艾滋病患者肝脏受鸟分支杆菌感染出现肝肿大和LT升高的少见
41. C
肾综合征出血热DIC低凝阶段多见于
A. 发热期 B. 低血压期 C. 少尿期 D. 多尿期 E. 恢复期 42.C
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应该 A. 加倍剂量
B. 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给药 C. 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D. 每2小时用一次 E. 不断给药
43. A
局麻药作用于混合神经纤维,首先产生麻醉作用的是( ) A. 痛觉 B. 温觉 C. 触觉 D. 压觉 E. 冷觉
44.C
最容易出现肝外症状的肝炎病毒是 A. HAV B. HBV C. HCV D. HEV E. TTV
45. D
慢性肝炎常见体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 肝病面容 B. 肝掌 C. 蜘蛛痣 D. 杵状指 E. 脾大
46. C
典型麻疹一般于发热多少天出现皮疹
A. 1周 B. 5~6天 C. 3~4天 D. 1~2天 E. 1天 47. E
老年人药效特点不包括 A. 对抗凝药敏感 B. 对中枢抑制药敏感 C. 对胰岛素耐受力下降 D. 对不良反应感悟迟钝 E. 药物作用缩短 48. B
男,42岁,呕吐、腹泻两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神志欠清,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腹软,脾肋下3cm,上肢穿刺部位有淤癍。Hb90g/L,WBC 3.2*10^9/L。以下诊断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血气分析 B. 血氨 C. 肝功能 D. 凝血功能 E. 腹部CT
49. A
双盲试验时试验药物和安慰剂在( )等特征上一致
A. 外形、气味、包装、标签 B. 外形、气味、包装、颜色 C. 外形、气味、包装、字体 D. 外形、口味、包装
E. 外形、包装、标签 50.E
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应除外: A. 结核杆菌 B. 麻风杆菌 C. 伤寒杆菌 D. 布氏杆菌 E. 脑膜炎球菌 51. C
麻疹的主要传染源是 A. 野鼠 B. 螨虫 C. 病人 D. 恢复期患者 E. 病毒携带者
52. E
以下对新生儿用药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新生儿总体液量相对成人的高,所以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
B. 新生儿的酶系统尚不成熟和完备,用药应考虑肝酶的成熟情况 C.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成,皮肤角质层薄,局部用药应防止吸收中毒
D. 胃肠道吸收可因个体差异或药物性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E. 因新生儿吞咽困难,一般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的方法给药
53. E
强心苷中毒所致阵发性心动过速伴有Ⅱ 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好选用() A. 利多卡因 B. 氯化钾 C. 普鲁卡因胺 D. 氟桂利嗪 E. 苯妥英钠 .E
磺胺类药物对下列不敏感的细菌是 A. 葡萄球菌 B. 脑膜炎双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沙眼衣原体 E. 梅毒螺旋体 55. C
下列肝炎患者相关检查项目中,最能提示肝硬化的是
A. ALT中度升高 B. TBil中度升高 C. ALB下降 D. AFP升高 E. CHE下降
56.C
肝病患者下列哪项对诊断肝硬化最具确诊价值
A. 汇管区炎症,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B. 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出现碎屑样坏死
C. 肝界板破坏,出现桥接坏死 D. 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 E. 肝细胞嗜酸性变,气球样变,嗜酸小体形成
57.E
进行药物监测的条件不包括( ) A. TDM实验室
B. 测定和数据处理所需的仪器设备
C. 有一批能建立测定方法并解释测定结果的专门人才 D.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E. 无菌室 58. D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其新药监测期为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E. 6年
59. C
四环素不能与某些制酸剂、铁剂、铋剂合用是因为 A. 四环素改变了肠道菌群 B. 四环素改变了药物的排泄 C. 四环素遇金属离子等生成络合物影响四环素吸收
D. 四环素具有酶诱导作用 E. 影响四环素的杀菌作用 60.D
关于外斐反应,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Oxk发生凝集反应
B. 第4周开始效价下降
C. 最早可于第4病日出现阳性 D. 操作繁琐,但特异性好 E. 一般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意义
61. E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是通过 A. 吸入含病毒的尘埃 B. 吞入病毒污染的食品 C. 输血
D. 媒介昆虫粪便排于皮肤上并借助搔痕进入 E. 蚊虫吸血 62.E
经过积极的防治,疟疾仍然是重大的世界卫生问题,难以根除,
原因除外:
A. 在繁殖周期中产生大量的子代 B. 不同阶段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 C. 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D. 耐氯喹疟疾增多 E. 疟原虫抵抗力强
63. B
胆结石诱发的剧烈疼痛止痛应选用 A. 可待因 B. 哌替啶 阿托品 C. 吗啡 D. 二氢埃托啡 E. 阿司匹林 . C
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瘾癖以及
A. 抑制性 B. 二重性 C. 身体依赖性 D. 兴奋性 E. 精神依赖性 65.E
新生儿易出现核黄疸的因素有 A. 应用青霉素 B. 应用阿司匹林 C.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D. 肾小球滤过率低 E. 血脑屏障不健全 66. C
下述锥体外系反应轻微的药物是()A. 氟哌啶醇 B. 氟哌利多 C. 氯氮平 D. 五氟利多 E. 氯丙嗪
67. A
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选用() A. 新斯的明 B. 毛果芸香碱 C. 毒扁豆碱 D. 筒箭毒碱 E. 碘解磷定
68.D
利多卡因降低自律性最强的部位是 A. 窦房结 B. 心房肌 C. 房室结 D. 蒲肯野纤维 E. 心室肌
69. C
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的途径是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皮肤 D. 昆虫吸血 E. 输血
70.B
治疗成人伤寒首选哪类抗生素 A. 头孢类 B. 喹诺酮类 C. 氯霉素 D. 氨基糖甙类 E. 大环内酯类
2. 多项选择题
1. ABCE
下列哪些项是的特点 A. 发热伴有畏寒或寒颤 B. 全身乏力
C. 头痛全身淋巴结肿大
D. 颜面苍白、出现皮肤出血点或出血斑
E. 有焦痂或溃疡
2. BCDE
处于缓慢生长和分化良好阶段的肿瘤的昼夜节律性不符合 A. 近昼夜节律性 B. 超昼夜节律性 C. 周节律性 D. 月节律性 E. 年节律 3. ABE
志贺菌核酸检测的优点: A. 能缩短检测时间 B. 不受抗生素的影响 C.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D. 检测方法简便实用
E. 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也能使用
4.AB
胰岛素对脂肪代谢的作用是( ) A. 酮体生成减少 B. 增加脂肪的贮存 C. 减少脂肪的合成 D. 减少脂肪的贮存 E. 加速脂肪氧化 5. ABCDE
肾上腺素的禁忌症是() A. 高血压 B. 脑动脉硬化 C. 器质性心脏病 D. 糖尿病 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6.ABCD 男,22岁,恶心、呕吐、厌食7天,皮肤黄染5天,神智不清1天。体查:神志不清,皮肤巩膜黄染。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肝上界于第六肋间,肝脾未及。WBC 9.3×10E12/L;N 70%;PLT 80×10E9/L。尿胆红素( )。ALT 160U/L;TBIL 180μmol/L;DBIL 90μmol/L。诊断急性重型肝炎,请问诊断依据有:
A. 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B. 皮肤巩膜发黄,ALT升高,血清直接、间接胆红素升高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C. 病后第6天肝性脑病表现 D. 肝浊音界缩小
E. 无肝病史,无慢性肝病体征 7.ABCDE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 A. 消化道出血 B. 脑水肿、脑出血 C. 心衰、肺水肿
D. ARDS E. 高渗昏迷 8. ABCDE
抗肿瘤药的毒性反应包括( ) A. 骨髓抑制 B. 恶心、呕吐 C. 脱发 D. 肝脏毒性 E. 变态反应 9.ABCE
血管活性药物中的缩血管药物宜在 A. 冷休克伴心力衰竭时使用 B. 休克任何时期使用
C. 应用扩血管药物病情未见好转时使用
D. 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 E. 暖休克时使用 10.ABCE
Glu受体包括()
A. NMDA受体 B. AMPA受体 C. KA受体 D. GABA受体 E. mGluRs 11. ACD
下列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共同传播途径的是
A. 母婴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性传播 D. 输血 E. 呼吸道 12.ABCD
质量保证包括
A. 制定和实施标准操作规程 B. 质量控制 C. 稽查 D. 视察 E. 监督
13. BD
常开展药物浓度检测的是 A. 头孢菌素 B. 环孢素 C. 叶酸 D. 丙戊酸钠 E. 5-FU 14.ABCD
强心苷增加心衰患者心输出量的作用是由于( ) A. 加强心肌收缩性
B. 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C. 反射性地增加迷走神经活性 D.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E. 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 15.ABCD
以下哪些生物学现象受各种内在生物节律控制
A. 睡眠习惯 B. 运动能力 C. 激素分泌 D. 细胞增殖 E. 说话方式 16. BCD
男性,14岁,发热5天,腹泻2天。查体:T 39.5℃,P 90bpm,肝肋下2cm可及,脾肋下3cm可及。血常规示:WBC 3.0×109/L,嗜酸细胞计数0。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可选用下列哪类抗生素治疗 A. 喹诺酮类 B. 头孢类 C. 氯霉素 D. 复方新诺明 E. 大环内酯类
17.ADE
在体内存在明显肝肠循环的抗菌药物
A. 四环素 B. 青霉素G C. 头孢氨苄 D. 红霉素 E. 利福平
18. BE
6岁患儿,因“发热4天,皮疹1天”就诊,下列哪些临床表现支持麻疹诊断: A. 热退疹出
B. 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最后达手掌及足底
C. 皮疹由面部开始,波及全身 D. 全身散在针尖样皮疹,疹间皮肤充血
E. 出疹后病情仍继续加重,出现2~3天病程才达高峰 19. AE
哪些疾病患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可以再次感染而发病: A. 阿米巴痢疾 B. 麻疹 C. 水痘 D. 伤寒 E. 菌痢 20. ABCDE
败血症可引起的下列哪些病理变化 A. 组织和脏器细胞变性,水肿、坏死和脂肪变性 B. 毛细血管损伤
C. 迁徙性脓肿,多见于肺、肝、肾、骨和皮下组织等
D. 心内膜炎、脑膜炎和骨髓炎等 E. 单核-吞噬细胞增生活跃,肝脾均可肿大
21. DE
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包括 A. 复发性单纯疤疹
B. 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C. 皮肤瘙痒 D. 急性肾炎 E. 急性阑尾炎 22. BD
乙胺嘧啶和磺胺类可以合用是因为 A. 两药的半衰期相近
B. 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C. 促进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D. 双重阻断疟原虫叶酸代谢的两个环节协同作用,可增强抗疟作用 E. 根治间日疟
23. BDE
下列哪些抗生素对青霉素稳定( ) A. 氨苄西林 B. 苯唑西林 C. 羧苄西林 D. 头孢哌酮 E. 双氯西林 24. ACDE
强心苷受体(Na -K -ATP酶)是() A. 二聚体 B. 三聚体 C. 由a及ß亚单位组成 D. a亚单位为一催化亚单位 E. ß亚单位为一糖蛋白 25.ABCD
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结果( ) A. 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 B. 消除反射性心率加快 C. 缩小增加的左心容积 D. 减少甘油的用量 E. 消除低血压 26. AE
下列各项中符合麻疹临床特点的有哪两项?
A. 发病早期口腔两侧颊粘膜有费—科氏斑
B. 面部潮红充血,皮疹少,口周苍白圈
C. 热退时或稍后出疹
D. 皮疹消退时伴片状脱皮 E. 皮疹消退后局部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
27. ABC
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
A. 氯霉素 B. 利福平 C. 红霉素酯化物
D. 青霉素G E. 头孢他定
28. BCDE
关于抗-HAV-IgG, 下述哪些项论述正确
A. 可作为早期诊断标志 B. 是中和抗体
C. 有免疫力的标志 D. 感染后 3~11个月达高峰 E. 可持续很长时间
29. ABCDE
承担临床研究的单位和临床研究者,应当
A. 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B. 密切注意临床研究用药物不良
事件的发生
C. 在有不良反应发生时,能及时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在案
D. 在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在24小时内报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申请人 E. 在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30. ABCD
在骨组织中分布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
A. 林可霉素 B. 克林霉素 C. 喹诺酮类 D. 磷霉素 E. 青霉素G
1.E
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好的药物是( )
A. 甘油 B. 普萘洛尔 C. 硝苯地平 D. 硫氮卓酮 E. 维拉帕米 2.B
2002年1月16日,14岁患者寒战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持续5小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血压6.2/4.0kPa,心率120次/分。急诊时重点行那项检查。上述病例临床诊断为何病
A. 中毒型菌痢
B. 爆发型流脑(休克型)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脑型疟疾
E. 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3. D
对艾滋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隔离工作?
A. 加强床边隔离 B. 单人单房隔离
C. 接触隔离
D. 血液体液隔离
E. 不能从事食品、自来水相关工作 4. B
能直接降低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硝普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山莨菪碱
5. C
不属于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A. 药效学 B. 药物代谢动力学 C. 药物经济学
D. 毒理学 E. 药物相互作用 6. B
下列哪项不是肝素的禁忌证( ) A. 肾功能不全 B. 急性心梗 C. 肝功能不全 D. 严重高血压 E. 消化性溃疡
7. D
下列属于α-受体阻断剂的药物是 A. 多巴胺 B. 甘油 C. 山莨菪碱 D. 酚妥拉明 E. 去甲肾上腺素
8. D
对同一药物来讲,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 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 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 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 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
9. A
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最早在哪一期可发生DIC
A. 发热期 B. 低血压期 C. 少尿期 D. 多尿期 E. 恢期
10.E
六岁男童发热咳嗽两天,就诊时发现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哪一项不属于的特征性表现 A. 发热 B. Stimson线 C. Koplik斑 D. 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E. 颜面潮红,结膜充血
11. A
男,16岁,2天前有不洁饮食史,现发热T 38.5℃,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余次,自服红霉素无好转。进一步治疗首先选用下列何种药物
A. 氟喹诺酮类药物 B. 青霉素 C. 四环素 D. 卡那霉素 E. 利福平
12. B
甲硝唑的抗阿米巴作用是通过杀灭 A. 阿米巴包囊 B. 阿米巴大滋养体 C. 肠腔内原虫
D. 阿米巴包囊 阿米巴大滋养体 E. 阿米巴包囊 肠腔内原虫 13.B
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酶素是( ) A. 头孢哌酮 B. 头孢他啶 C. 头孢孟多 D. 头孢噻吩 E. 头孢氨苄 14.D
关于Ⅳ期临床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 又称上市后监察 B. 是扩大的临床试验 C. 不良反应的考察 D. 须选择特殊受试对象 E. 是补充的临床试验
15. C
作用机制为使虫体肌肉膜超极化,虫体无法逆肠道蠕动的驱滴虫药物是( )
A. 噻嘧啶 B. 二氢依米丁 C. 哌嗪 D. 甲苯达唑 E. 氯硝柳胺
16. B
烷化剂中易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 )
A. 氮芥 B. 环磷酰胺
C. 白消安 D. 塞替派 E. 顺铂 17. C
主要经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的药物
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 青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 利福平 E. 头孢唑啉 18. E
继发于脑炎的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A. 呼吸浅表、节律不齐 B. 瞳孔改变 C. 血压上升 D. 脉搏增快 E. 肌张力增强、抽搐
19. A
参与咖啡因,华法林,醋氨酚,茶碱,普萘洛尔等药物代谢的酶 A. CYP1A2 B. CYP2C19 C. CYP2C9 D. CYP2D6 E. CYP3A 20.E
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单位,三者中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的是
A. 血管合体膜 B. 羊水 C. 胎儿 D. 母体 E. 胎盘
21.E
男性林业工人,一月份起病,发热两天就诊,体查结合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 胸壁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下列那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帮助最小: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出血热IgM型抗体检查
D. RT-PCR测EHFV RNA E. 胸部CT 22. D
老年人应用苯巴比妥后,血浆浓度较青壮年人高的最可能原因是
A. 老年人体内苯巴比妥与血浆蛋白结合较青壮年低
B. 老年人口服苯巴比妥后在胃肠的吸收增加
C. 苯巴比妥在老年人的组织代谢
减少
D. 老年人的肝微粒体酶活性低,氧化苯巴比妥的能力低
E. 苯巴比妥抑制了老年人肝微粒体的活性
23.C
异喹胍羟化酶是指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2C6 E. CYP2C19
24. B
生物利用度包括相对生物度和 A. 平均生物利用度 B. 绝对生物利用度 C. 总体生物利用度 D. 个体生物利用度 E. 人体生物利用度 25. C
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常见致病菌不包括
A. 真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结核杆菌 D. 大肠杆菌 E. 脑膜炎球菌
26. C
海南岛疟疾的传播媒介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大劣按蚊 D. 伊蚊 E. 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 27. C
男性,38岁。确诊为肝硬化3年,腹部进行性胀大半年,2d来腹痛,伴畏寒发热而住院。体检:慢性肝病面容,腹部膨隆呈蛙状,全腹有压痛,脾肋下3指,质硬,移动浊音( ),拟诊自发性腹膜炎及败血症。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上述病例在血培养与腹水培养结果未报告前,经验性选择的抗生素是
A. 甲硝唑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 B. 氟康唑加氟胞嘧啶 C. 头孢拉定加阿米卡星 D. 青霉素加红霉素 E. 万古霉素加利福平
28.D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主要原因是 A. 导致流产 B. 妨碍乳汁分泌 C. 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D. 损害关节 E. 损害听力
29.A
下列抗菌药物中,在骨组织中浓度较高的为
A. 林可霉素 B. 青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利福平 E. 阿莫西林 30.A
引起我国钩体病雨水洪水型发病的主要菌群是
A. 波摩那群 B. 澳洲群
C. 秋季热群 D. 流感伤寒型群 E. 黄疸出血群 31. A
TMP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 ) A. 二氢叶酸还原酶
B. 过氧化物酶 C. 二氢蝶酸合酶 D. DNA回旋酶 E. ß-内酰胺酶
32.D
多巴胺使肾和肠系膜血管扩张的原因是( )
A. 兴奋ß受体 B. 兴奋a受体 C. 兴奋M受体 D. 兴奋DA受体 E. 兴奋N受体
33.E
关于HIV的描述,下列哪一条是正确?
A. 本病毒有嗜淋巴性又有嗜神经性
B. 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强 C. 它是双链RNA病毒
D. 病毒中间的核心呈圆形 E. 本病毒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尚未发现变异者
34. E
能选择性阻断α 2受体的药物是( )A. 可乐定 B. 哌唑嗪 C. 酚妥拉明 D. 甲氧明 E. 育亨宾
35.E
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好的药物是( )
A. 甘油 B. 普萘洛尔 C. 硝苯地平 D. 硫氮卓酮 E. 维拉帕米
36. A
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是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除外: A. 机体免疫功能减低 B. 感染病毒的数量多 C. 病毒的毒力强 D. 蚊虫叮咬头面部
E. 注射百日咳菌苗,原有脑囊虫病或癫病
37.D
调整给药方案中“重复一点法”错误的是( )
A. 血管外给药时,在消除相时采血B. 血样测定务求准确
C. 二次采血在消除相同一时间 D. 适合3次以上给予试验剂量 E. 此方法只需采血二次
38. B
下列抗菌药口服后不易吸收 A. 多西环素 B. 青霉素 C. 异烟肼 D. 阿莫西林 E. 氧氟沙星 39. D
肝功能不良的患者用药时,需着重考虑到患者( ) A. 对药物的转运能力 B. 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C. 对药物的排泄能力 D. 对药物的转化能力 E. 以上都不对
40. E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是 A. 年龄和性别 B. 体重 C. 给药时间 D. 病理状态 E. 以上都是 41.C
下列哪一项描述的是麻疹 A. 疹间皮肤潮红 B. 皮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 C. 皮疹退后留有色素沉着 D. 皮疹退后大片状脱皮 E. 发疹同时可见“杨梅舌”
42. D
临床试验中所有观察结果和发现都加以核实,以保证数据可靠性的是 A. 试验方案 B. 记录与报告 C. 试验用药品
D. 质量保证 E. 多中心试验 43. D
男,30岁,反复乏力、纳差、尿黄8年,再发并呕吐、黄疸、腹胀1周。体查:神清,精神差,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掌征( ),腹部移动性浊音( ),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 350u/L, AST 230u/L, ALB 28g/L, TB 480μmol/L, DB 230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亚急性重型肝炎 C. 失代偿期肝硬化 D. 慢性重型肝炎 E. 慢性肝炎重度
44. C 被HBsAg( )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立即作何处理
A. 注射干扰素 B. 注射乙肝疫苗 C. 注射特异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D. 注射丙种球蛋白 E. 碘酒消毒
45. A
下列关于受体的二态学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受体有活化状态与失活状态两种,不能互变
B. 活化状态受体与激动药有亲和力
C. 失活状态受体与拮抗药有亲和力
D. 激动药与拮抗药同时存在时,效应取决于各自与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比例
E. 部分激动药对两种受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
46. E
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叙述错误的是
A. 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 B. 不典型患者、慢性患者及各种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C. 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D. 人类普遍易感 E. 病后免疫力稳固 47. D
男,34岁,右上腹胀、腹痛10余天;3个月内进食鱼生5次。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右肋下1横指可触及,质软,轻压痛。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多次大便检查未见虫卵,以下哪一项检查最 有助于诊断肝吸虫病:
A. 血常规检查
B. 肝胆胰脾彩超检查 C. 上腹部MRI检查 D.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E. 直肠粘膜活检
48.A
检察员负责对试验用药品进行检查的内容是
A. 药品的供给使用、储藏及剩余药品的处理过程
B. 药品供应,使用 C. 药品的生产 D. 药品储藏
E. 剩余药品的处理过程
49. E
临床试验的统计结果表达及分析过程中都必须采用( ) A. 一般数据处理方法 B. 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 C. 统计学处理方法 D. 统筹学方法
E. 规范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并应贯彻于临床试验的始终
50. C
男,14岁,发热、腹痛腹泻、胃纳减退、尿少色黄、排粘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下列哪项措施不宜用于本病例的治疗 A. 消化道隔离 B. 用冰敷作物理降温 C. 止泻药、镇痛药 D. 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 E. 卧床休息 51. D
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伊蚊 D. 三带喙库蚊 E. 蝙蝠 52. E
患者男性,45岁,十年前外伤后曾静脉输血治疗,近期持续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出现紫红色\"葡萄样\"结节。根据以上情况,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病毒性感冒合并肺部感染 B. 肺癌 C. 皮肤癌 D. 何杰金氏病 E. 艾滋病
53. B
疟疾的感染类型中引起远期复发的是:
A. 速发型小孢子 B. 迟发型小孢子 C. 裂殖子 D. 配子体 E. 囊合子
. B
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菌谱窄,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
B. 为快速杀菌剂,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C. 对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有效
D.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 可致肝损害
55. D
在下述条件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其它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大临床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 传染性的有无 B. 原发病灶有无发现 C. 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D. 瘀点、瘀斑的有无 E. 病情进展的缓急 56. B
药物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为 A. 消化道 B. 肾 C. 肝 D. 肺 E. 汗腺 57. D
霍乱肠毒素引起小肠过度分泌的机理是由于
A. 弧菌内毒素引起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强
B. 弧菌产生的酶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失调
C. 弧菌溶血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失调
D. 肠毒素激活细胞环磷酸苷介质系统的结果
E. 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58. C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Ⅰ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人体耐受情况及最适给药剂量、间隔及途径 C. Ⅲ期临床试验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D. 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不少于200例
E. .以上都不对
59. B
关于滋补药和抗衰老药,错误的是 A. 目前尚无逆转衰老药物 B. 滋补药物能有效地防止衰老 C. 抗衰老药尚处在研究阶段
D. 维生素类也应适量合理的服用 E. 大量使用维生素同样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60. A
肾上腺素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作用在昼夜不同时间点给药的药效可以相差3倍以上,表现为
A. 04﹕00和09﹕00最强,16﹕00和20﹕00最弱
B. 12﹕00和17﹕00最强,24﹕00和05﹕00最弱
C. 16﹕00和20﹕00最强,04﹕00和09﹕00最弱
D. 18﹕00和23﹕00最强,06﹕00和11﹕00最弱
E. 24﹕00和05﹕00最强,12﹕00和17﹕00最弱 61. E
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可发生( ) A. 恶心、呕吐 B. 腹泻 C. 过敏反应 D. 心功能不全 E. 心绞痛发作
62. C
华支睾吸虫病的确诊依据是 A. 有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的历史
B. 有消化道症状,肝肿大 C. 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出虫卵
D.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E. 有肝硬化及门脉高压
63. C
CYP2C19位于几号染色体 A. 1号 B. 2号 C. 10号 D. 3号 E. 15号
. E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 A. 由于超剂量、错误用药造成的有害反应
B. 长期用药造成的慢性中毒反应 C. 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反应
D. 药品引起的“三致”反应 E.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65.一个病人连续服用药名不详的药物6个月,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心悸,失眠,低血压,肌肉震颤,惊厥。这种用药史,病史和症状可能是 A. 阿片类成瘾 B. CNS抑制药成瘾 C. 苯丙胺类药成瘾 D. 大麻类药成瘾 E. 可卡因成瘾
66.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常见并发症为
A. 心衰肺水肿、肝功衰竭和严重继发感染
B. 呼吸衰竭和严重毒素感染 C. 脑水肿、肺水肿和大出血 D. DIC和低血压休克
E. 心衰肺水肿、大出血和严重继发感染
67. 抗菌药物是( )
A. 对病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B. 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C. 对病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
D. 能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E. 能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68. A
青霉素最适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肺炎克雷伯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变形杆菌 E. 鼠疫杆菌
69. C
男性10岁,患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院外,每日使用青霉素G静脉注射200万U,2日不见缓解,此时应采取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最合适 A. 停用青霉素改用氯霉素 B. 加用红霉素
C. 青霉素加量至20万u/kg体重静脉注射,并加用氯霉素
D. 加用氯霉素 E. 加用四环素
70. A
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传播 B. 呼吸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E. 血液—体液传播
2. 多项选择题 1. bce
下列药物组合能增强疗效的是( ) A. 左旋多巴与维生素B6 B. 左旋多巴与苄丝肼 C. 左旋多巴与苯海索 D. 左旋多巴与氯丙嗪 E. 左旋多巴与司来吉兰
2.ABD
以下为酸性药物的是 A. 阿司匹林 B. 呋喃坦啶 C. 氨茶碱 D. 保泰松 E. 丙咪嗪
3. BCDE
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是
A. 以1岁以下婴儿多见 B. 以冬、春季为主 C.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D.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E. 有脑膜炎表现者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4.ABCE
下列哪些选项不能做为确诊疟疾的依据
A. 间歇性发作的发冷, 发热与大汗 B. 脾肿大
C. 近年有疟疾发作史 D. 血涂片找到疟原虫
E. 贫血
5. ADE
可用于治疗脑水肿的利尿药物是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氨苯蝶啶 D. 甘露醇 E. 山梨醇
6. ABCD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是 A.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
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7.ABCD
关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临床症状 大便分离出HAV可确诊为甲肝
B. 临床症状 抗HAV-IgM阳性可确诊为甲肝
C. 临床症状 抗-HAV升高四倍可确诊为甲肝
D. 抗-HAV-IgM阴性不可排除甲肝 E. 抗-HAV-IgM阴性可排除甲肝
8.ABCDE
哮喘、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严重发作具有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凌晨最为多见,因为 A. 过敏性患者呼吸道对抗原敏感性于夜间增高
B. 呼吸道在夜间对乙酰胆碱和组织胺敏感性增高
C. 夜间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 D. 夜间血中肾上腺素水平下降 E. 夜间呼吸道交感神经张力下降
9. ABCE
以下属于疟疾常见传播媒介的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雷氏按蚊 D. 大劣按蚊 E. 白纹伊蚊
10. ABCDE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
A. 精神因数 B. 联合用药
C. 给药途径 D. 性别 E. 年龄
11. ABDE
男,50岁,肝硬化住院治疗中突然呕鲜血300ml,既往有冠心病史,
下列治疗哪项是正确的: A. 三腔二囊管压迫 B. 6氨基己酸静脉推注 C. 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 D. 凝血酶口服 E. 输血治疗
12. ABCDE
产生利尿药抵抗的原因有 A. 未严格控制患者水、盐的摄入 B. 患者对利尿药物的适应 C. 利尿药物应用失当
D. 利尿药经肾小管排泄进入肾小管管腔的量减少 E. 长期应用利尿药导致电解质紊乱,影响利尿药的疗效
13. ABE
药效学相互作用不包括 A. 肝药酶诱导作用 B. 肝药酶抑制作用 C. 协同作用 D. 拮抗作用
E. 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14.ABDE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产生下列哪些不良反应
A. 血糖升高 B. 溃疡或出血、穿孔 C. 脑神经损害 D. 满月脸 E. 肾上腺皮质萎缩
15.ABCDE
新生儿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A. 日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者半衰期越长
B. 主要由肾排泄的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中毒
C. 新生儿肝脏清除药物的能力仅为成人的20%~30%
D.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
E. 新生儿体液占全身的75%~ 80%
16. BDE
可引起高血钾的药物是( ) A. 呋塞米 B. 螺内酯 C. 吲达帕胺 D. 阿米洛利 E. 卡托普利
17.ABCE
以下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各型痢疾杆菌均可释放内毒素 B. 我国流行的菌型以福来痢疾杆菌为主
C. 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D. 粪便常规发现吞噬细胞是菌痢特有的改变
E. 中毒型菌痢的结肠病变很轻
18.AB CD
利尿药配伍的原则
A. 失钾与保钾利尿药物合用
B. 失氯与供氯利尿药物合用
C. 主要排钠与主要排水利尿药物并用 D. 对于顽固性水肿患者,可采用高、中、低效利尿药三者合用 E. 保钾与保钾利尿药物合用
19. ABCDE
可与阿司匹林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是( )
A. 甲氨蝶呤 B. 苯妥英钠 C. 香豆素类抗凝药 D.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E. 肾上腺皮质激素 20. CBDE
流行性腮腺炎的正确治疗为 A. 流质、酸性饮料
B. 早期可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
C. 解热镇痛药 D. 重症或并发脑膜炎、心肌炎患者,可应用地塞米松
E. 予己烯雌酚预防睾丸炎
21. CE
完全激动药的特点是( ) A. 亲和力弱 B. 无亲和力 C. 有较强内在活性 D. 内在活性弱
E. 对相应受体有较强亲和力
22. ABCE
药品不良反应制度实施有利于( ) A. 加强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B. 促进新药研究开发
C. 促进毒副作用严重品种的筛选淘汰
D. 药品的作用机制和毒性机理的确定
E. 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23. ACDE
甘油可经哪些途径给药( ) A. 舌下 B. 吸入 C. 静脉注射 D. 口服 E. 经皮给药(贴剂)
24. ABCDE
WHO关于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 A. 副反应 B. 不良事件 C. 不良反应 D. 意外不良反应
E. 信号
25. ABCDE 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要求达到以下哪些指标?
A. 组织灌注良好,神清、口唇红润、肢端温暖、紫绀消失 B. 收缩压>90mmHg,脉压>30mmHg C. 脉率<100次/分
D. 尿量>30ml/小时
E. 血红蛋白恢复至基础水平,血液浓缩现象消失
26. ABCD
强心苷对心衰的治疗作用可表现为 A. 心输出量增加 B. 利尿 C. 使已扩大的心脏缩小
D. 降低中心静脉压 E. 心率加快
27. ABCDE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A.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 病人入院后22天出现水痘的感染,医护人员中有水痘感染。
C. 母亲有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分娩后新生儿发现“鹅口疮”感染 。 D.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E. 患者既往健康正常,三月前住院输过血,本次住院查出抗HCV阳性
28.BCDE
乙脑患者有明显高颅压表现,下列处理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立即作腰穿,以降低颅压
B. 减少液体入量,注意糖,盐液比例
C. 给予脱水剂
D. 及早应用山莨菪碱或东莨菪碱 E. 注意头部降温 29. ABC
药物临床试验的影响因素有 A. 疾病本身的变异性
B. 患者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或用其它药物
C. 病人和研究者的主观性(偏因) D. 病人的经济状况 E. 环境因素
30. ABC
CYP2D6等位基因突变会产生的现象包括
A. 去甲替林血药浓度变化程度较大
B. 服用可待因会产生吗啡过量的症状
C. 服用可待因可能无镇痛作用 D. 激活黄曲霉素 E. 激活环磷酰胺
1. 单项选择题 1. A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下列哪项是最正确的?
A. 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病原体 B. 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免疫性
C. 有传染源,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D.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易发性 E. 有病原体,传染源,流行性,免疫性
2. B
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 A. 菌群 B. 内毒素 C. 外毒素 D. 机体免疫 E. 细菌数量
3. E
治疗霍乱的首选抗菌药物是 A. 氯霉素 B. 红霉素 C. 多西环素 D. SMZ-TMP(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E.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4. C
强心苷治疗心衰的主要适应证是( ) A. 高度二尖瓣狭窄诱发的心衰 B.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C. 由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D. 严重贫血引起的心衰 E.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衰
5. C
男,12岁,2月3日发病,突起高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体检见全身皮肤有淤点、淤斑,昏睡,颈有抵抗,血白细胞19.2×10 9/L,N 93%,L 7% 。最有价值的检查为: A. 钩端螺旋体凝集试验 B. 大便常规检查
C. 腰穿作脑脊液常规及一般细菌培养 D. 尿常规 E. 血培养一般菌 6. E
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表现类型不包括
A. 猩红热 B. 咽峡炎 C. 扁桃腺炎 D. 丹毒 E. 化脓性关节炎
7. E
Fisg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 A. 随机、对照、盲法 B. 对照、盲法、重复 C. 盲法、重复、安慰剂 D. 重复、安慰剂、随机 E. 随机、对照、重复 8. C
阿昔单抗的作用机制为( ) A. 抑制磷酸二酯酶
B. 抑制腺苷的摄取,激活腺苷环化酶是cAMP浓度增高
C. 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 D. 抑制血栓素A2(TXA2)合酶,使合成减少
E. 使血管内皮产生PGI2增多
9. B
用药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局麻药是( )
A. 罗哌卡因 B. 普鲁卡因 C. 丁卡因 D. 利多卡因 E. 布比卡因
10. C
妊娠期哪一阶段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A. 受精至18天左右 B. 临产 C. 受精后3周至12周 D. 妊娠4个月至足月 E. 刚刚受精 11. E
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需的三个环节是:A. 病原体、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B. 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 病原体毒力、数量及适当的入侵门户
D.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12. E
遗传药理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A. 相同群体,相同剂量 B. 经验用药 C. 惯例用药
D. 随意用药
E. 基因导向的个体用药
13. D
男,37岁,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入院。目前患者躁动不安,眼睑水肿,体表静脉充盈,心率118次/分,血压156/98mmHg,解柏油样大便,量中等,此病人的治疗哪项最有效
A. 积极补液 B. 用止血剂 C. 青霉素加庆大霉素
D. 血液透析 E. 硫酸镁导泻
14. D
关于新生儿药物排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
A. 肾血流量少 B. 肾小球数量少 C. 肾小球滤过率低
D. 对酸、碱、水、盐代谢调节能力
强
E. 以原形排泄的药物排出速率慢
15. C
呋塞米禁与下列何种药物联合使用 A. 螺内酯 B. 氨苯蝶啶 C. 庆大霉素 D. 头孢曲松 E. 青霉素 16. B
从严格意义上讲,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强度密切相关的是( ) A. 药物的总剂量 B. 游离型药物浓度 C. 结合型药物浓度 D. 血药浓度 E. 体液中药物浓度
17. B
传染病接触者的检疫期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决定的
A. 最短潜伏期 B. 最长潜伏期 C. 平均潜伏期 D. 前驱期 E. 症状明显期
18. C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方面属下列哪项? A. 隔离病人 B. 发现并处理带菌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服用“依链”痢疾活菌苗 E. 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19. B
下列情况的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是 A. HBsAg( )HBeAg(-)HBcAb( ) B. HBsAg( )HBeAg( )HBcAb( ) C. HBsAg(-)HBeAg( )、HBcAb( ) D. HBsAg(-)HBeAg(-)HBcAb( ) E. HBsAg( )HBeAg(-)HBcAb(-)
20. C
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是
A. 素啶嗪 B. 诺氟沙星 C. 磺胺类 D. 甲氧苄啶 E. 甲硝唑
21. C
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
A. 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 B. 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
C.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D. 粘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 E. 疟原虫释放毒素
22. C
关于呋噻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最强的利尿药之一
B. 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C. 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D. 过量可致低血容量休克 E. 忌与利尿酸合用 23. C
可导致“灰婴综合症”的药物是 A. 四环素 B. 链霉素 C. 氯霉素 D. 庆大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24. E
药动学是研究
A. 药物作用的客观动态规律 B. 药物作用的功能
C. 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D. 药物作用的强度,随着剂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消长规律
E.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代谢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消长规律
25. C
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选用:A. 拉宁 B. 甲硝唑 C. 氟康唑 D. 亚胺培南 E. 头孢他定
26. A
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将法定传染病分为几类,几种? A. 二大类25种 B. 二大类35种 C. 二大类38种 D. 三大类34种 E. 三大类35种
27. E
霍乱实验室检查,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白细胞减少
B. 大便可见大量红白细胞
C. 粪便涂片见带荚膜弧菌可排除本病
D. 核酸检测是常用的确诊方法 E. 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28. D 男,40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济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
A.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B. 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C. X-性连锁低丙球血症 D. 艾滋病
E. 选择性Ig缺乏症 29. A
下列有关硝普钠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B. 可用于难治性心衰治疗 C. 无快速耐受性
D. 对于小动脉和小静脉有同样的舒张作用
E. 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向细胞内转运
30. E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稳定内环境,输液量=尿量及吐泻量 500~700mL
B. 无消化道出血时可进行导泻疗法
C. 腹膜或血液透析
D. 促进利尿
E. 宜高糖、高维生维、高蛋白饮食
31. D
诊断依据哪项不正确 A. 流行病资料:发病前3周到过流行区,有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草丛休息史
B.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焦痂
或特异性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
C. 必要时可作小鼠接种分离病原体
D. 血培养阳性 E. 外斐反应阳性
32. B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可5期经过
B. 疹样皮疹,以四肢受压部位为多 C. 早期表现为发热,面部充血,结膜水肿
D. 血液浓缩及血小板减少 E. 急性起病
33.D
普通型流脑病人用磺胺嘧啶治疗,停药指标是
A. 周围血象正常即可 B. 疗程3天
C. 体温降至正常可停
D.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不必多查脑脊液
E. 一定要反复腰穿,脑脊液正常
34.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枕骨大孔疝最终表现为
A. 呼吸节律和深浅改变
B. 下肢瘫痪 C. 全身肌张力增加 D. 瞳孔大小改变 E. 血压增高
35. A
标本采集后,常规细菌检验,不超过多少小时送实验室
A. 2h B. 3h C. 4h D. 5h E. 6h
36. B
药动学相互作用是指
A. 药物的吸收、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
B.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
C.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
D. 药物的吸收为其他药物所改变 E. 药物的代谢为其他药物所改变
37. C
简便且特异性尚可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肥达试验 B. 尿常规检查 C. 外斐反应 D. 血培养 E. 血常规检查
38. A
凡是( )同时接受盲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称为双盲法试验
A. 医生与病人 B. 医生与病人家属 C. 医生与护士
D. 医生与病人 E. 护士与病人 39. C
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血小板减少
B.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 肝素样物质增多 E.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40. E
下列定义是正确的
A. 超量应用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 B. A型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C.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D. B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E. 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剂量无关,其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41. A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特征是
A. Cmax/MIC和AUC/MIC与杀菌活性,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B. AUC24h/MIC>1000
C. Cmax/MIC>25是抗菌最佳
D. AUC24h/MIC约25~30时抗菌最好
E. T>MIC达给药前的10~30%抗菌效果最好
42.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与下列因素中哪一项无关 A. 机体免疫力下降 B. 男女性别的影响 C. 血脑屏障功能下降 D. 细菌毒力强苗 E. 细菌数量多 43. B
噻嗪类利尿药没用下列哪一项作用 A. 轻度抑制碳酸酐酶 B. 降低肾小球滤过率 C. 降低血压 D. 升高血糖 E. 提高血浆尿酸浓度
44. D
多数从医疗用药开始滥用的药物是 A. 阿片类药物 B. 大麻类药物 C. 可卡因类药物
D. 中枢神经抑制药物 E. 海洛因
45.B
4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来院,体温400C,血压6/2 kPa(46/18mmHg), 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颈有抵抗感,四肢肌肉张力增加,肢冷,膝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外周血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 胞0.14,粪镜检WBC2-8个/HP,应首先考虑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中毒性菌痢
C. 脑型疟疾
D. 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脑炎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6. C
分布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受体是 A. M受体 B. NN受体 C. Nm受体 D. a受体 E. ß受体
47.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高发人群 A. 6个月以前的婴儿 B. 6个月至14岁儿童
C. 成人高发 D. 老年人高发 E. 有基础疾病者
48. D
伤寒玫瑰疹主要分布
A. 全身 B. 头面部 C. 颈部及上胸 D. 胸腹部 E. 四肢 49. D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
A. 随时报告制度 B. 越级报告制度 C. 每月报告制度
D.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E. 每季报告制度
50. B
有一患者,突发腹痛、腹泻、暗红色血便1天入院,伴头晕、心悸。自诉3周前曾患“感冒”,未予处理。查体见体温正常,脉细弱,面色稍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轻度肿大,质软,右下腹轻压痛。急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稍偏低,嗜酸粒细胞消失,红细胞减少,粪潜血+++。请问初步考虑何种诊断?
A. 慢性血吸虫病 B. 伤寒,逍遥型 C. 钩端螺旋体病
D. 肠结核病 E. 钩虫病
51. B
老年患者低血糖的特点是
A. 发病快 B. 症状隐匿 C. 恢复快 D. 情绪兴奋 E. 嗜睡
52. B
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
A. 肾病综合征 B. 黑尿热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继发细菌感染
E. 疟疾并发急性病毒性肝炎
53. B
昼夜不同时间口服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发现,9︰00用药与21︰00用药比较,血中阿米替林浓度的tmax显
著缩短,Cmax显著升高,而t1/2
和AUC完全没有差别,镇静作用增强,由此可判断口服阿米替林因给药时间不同引起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别是由于昼夜
A. 肝脏代谢的差异 B. 消化道吸收速度的差异 C. 肾脏排泄的差异 D. 肝肠循环的差异 E. 血浆蛋白含量的差异
. D
下列哪一种抗病毒药物不能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A. 叠氮脱氧胸苷
B. 双脱氧胞苷 C. 双脱氧肌苷 D. 阿糖腺苷 E. 拉米夫定
55. D
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菌痢常见致病菌为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次之
B. \"依链\"痢疾杆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动免疫
C. 菌痢是属于侵袭性腹泻 D. 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 E. 菌痢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56. D
可特异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药物( )
A. 可乐定 B. 美卡拉明 C. 利舍平 D. 卡托普利 E. 氢氯噻嗪
57. A
Ⅱ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
A. 受试药100例,对照药100例 B. 受试药300例,对照药300例 C. 受试药300例,对照药100例 D. 受试药100例 E. 受试药200例
58. D
下列不宜口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B. 胺碘酮 C. 利多卡因 D. 普鲁卡因胺 E. 奎尼丁
59. D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 高热
B.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 C. 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 D. 对称性瘫痪和感觉丧失 E. 惊厥、呼吸衰竭 60. B
以下哪种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
A. 氯霉素 B. 已烯雌酚 C. 卡那霉素 D. 苯妥英钠 E. 红霉素
61. E
中段尿培养出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是多少有临床意义
A. ≥10CFU/ml B. ≥102 CFU/ml C. ≥103 CFU/ml
D. ≥104 CFU/ml E. ≥105 CFU/ml 62. C
下列传染病中发病的季节性最严格的是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伤寒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细菌性痢疾 E. 疟疾
63. D
下列哪个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 A. 后发热 B. 虹膜睫状体炎 C. 反应性脑膜炎 D. 肾损害 E. 闭塞性脑动脉炎
. C
关于GABA受体,正确的叙述是 A. GABAA受体与G蛋白相耦联 B. 兴奋产生兴奋性效应 C. GABAA受体含氯离子通道 D. 中枢以GABAB受体为主 E. 外周存在大量GABA受体
65. C
关于药物依赖性的脱毒治疗正确的是
A. 所有人用统一方案
B. 只能消除患者的心理依赖性 C. 只能基本消除患者的生理依赖性症状
D. 不需要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 E. 不需要患者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 66. B
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包括: A. 登革热 B. 伤寒 C. 麻疹 D. 白喉 E. 乙型脑炎
67. A
基于大量的临床和药理研究,下列哪一种关系最理想
A. 药物的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 B. 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每日口服总剂量
C. 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滴注总量 D. 药物的药理作用与药物剂型中药物的含量
E. 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
68. A
感染后出现较迟,但可存在较长时间的抗体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69. A
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的药物( ) A. 可乐定 B. 美卡拉明 C. 利舍平 D. 卡托普利 E. 氢氯噻嗪
70. B
新生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核黄疸,是因为药物( ) A. 减少胆红素排出
B. 竞争血浆蛋白而置换出胆红素 C. 降低血-脑脊液屏障的功能 D. 溶解红细胞 E. 抑制肝药酶
2. 多项选择题 1. ABCD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干扰叶酸代谢有关的是( )
A. 甲氨蝶呤 B. 乙胺嘧啶 C. 磺胺类 D. 甲氧苄啶 E. 四环素
2. ABCD
普萘洛尔降压的可能机制是( ) A. 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B. 抑制肾素分泌,使血管阻力下降 C. 具有中枢降压作用
D. 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使NA释放减少
E. 内在拟交感活性,兴奋外周β受体
3. AB
下列药物并用,可引起药效拮抗 A. 糖皮质激素,口服降糖药 B. 安体舒通,甘珀酸(生胃酮) C. 复方新诺明,甲氨喋呤 D. 苯二氮,吸入性麻药 E. 阿司匹林,华法林 4. ABCDE
下列哪项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有辅助价值
A. 鼻咽部分泌物和痰涂片染色查多核巨细胞
B. 鼻咽部分泌物,分离麻疹病毒 C.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部分泌物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 D. 血液中补体结合抗体测定
E. 用标记的麻疹病毒cDNA探针测患者细胞内的麻疹病毒RNA
5. AE
下列哪两项对麻疹早期诊断有辅助价值?
A. 鼻咽部及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多核巨细胞
B. 鼻咽部分泌物及血液分离病毒 C. 补体结合抗体测定
D. 中和血凝抑制抗体测定 E. 脱落细胞的荧光抗体法检查
6. ABCDE
疟疾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周期性寒战、高热 B. 缓解时一般情况尚可 C. 间歇发作有一定规律性 D. 贫血 E. 脾大
7. BCDE
下列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中, 哪些不是麻疹的特征
A. 口腔粘膜斑 B. 焦痂 C. 全身酸痛、腓肠肌压痛 D. 玫瑰疹
E. 皮肤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 8.ABCE
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正确的是: A. 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B. 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C. 恶性疟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
D. 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袭幼稚红细胞
E. 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
9.ABCDE
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的管理要求
A. 数据管理的目的在于把试验数据迅速、完整、无误地纳入报告 B. 同时要求数据管理步骤均应记录在案,以便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 C. 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方案的分组编码应由申办者和研究者分别保存 D. 盲法试验中应规定揭盲条件和程序,并配有相应处理编码的应急信件
E. 确定使用适当的工作程序,以保证数据库的保密性,并应具有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和支持程序
10. ABCDE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移行期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 移行期是指24小时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
B. 此期尿量虽增加,但血尿素氮和肌酐可继续上升
C. 此期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D. 此期的治疗原则同少尿期
E. 此期病人症状仍重,需密切观察
11.ABCDE
下列哪些为伤寒的并发症 A. 肠出血 B. 中毒性心肌炎 C.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 伤寒性肝炎 E. 肠穿孔
12.ACDE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包括( ) A. 筒箭毒碱 B. 琥珀胆碱 C. 阿曲库铵 D. 米酷溴铵 E. 多库溴铵
13. ABC
妊娠中晚期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
A. 牙齿 B. 神经系统 C. 生殖系统 D. 消化系统 E. 以上都是 14. ADE
新生儿药物代谢的特点
A.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化作用比成人低,而硫酸络合作用则高于成人 B. 某些情况下新生儿有较大的分布容积,一些药物的半衰期的延长并不能反映代谢能力的大小
C. 药酶的诱导作用于出生前即已形成,其程度几乎可达成人水平 D. 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有利于药物的代谢
E. 新生儿药物代谢有关的酶活性低使药物代谢减慢,但同时存在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药物使游离血药浓度升高情况
15. ABD
下列影响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中,起酶促作用的药物有
A. 水合氯醛 B. 保泰松 C. 氯霉素 D. 利福平 E. 甲硝唑
16.ABCD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 )
A. 为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 B. 为保证试验结果科学可靠 C. 为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D. 为保护受试者的安全 E. 为保障临床试验的质量
17. ABDE
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意义是
A. 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B. 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 C. 促进新药研究开发
D. 促进毒副作用严重品种的筛选淘汰
E. 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
18. ABCD
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有( ) A. 生理因素 B. 病理因素 C. 药物因素 D. 环境因素 E. 心理因素
19. ACDE
使用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停药8-16小时可能出现的戒断症状有 A. 不安、哈欠、出汗 B. 瞳孔散大 C. 激动、震颤
D. 恶心、食欲不振 E. 流泪、流涕
20. ABCD
精神药品的精神依赖性的特征是 A. 所引起的危害主要是用药者本人
B. 停药后不出现戒断症状 C. 没有加大剂量趋势或这种趋势很小
D. 为追求该药产生欣快感,有一种连续使用某种药物的要求(但非强迫性)
E. 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21.ABDE
下列哪些抗生素对青霉素酶稳定( )A. 氨苄西林 B. 苯唑西林 C. 羧苄西林 D. 头孢哌酮 E. 双氯西林
22. ABCE
关于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下列哪些项正确
A. 动态观察有助于诊断早期的原发性肝癌
B. 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效果有价值
C. 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短暂性升高
D. 阴性结果可排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E. 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23. ABCE
老年人对下列药物药效的敏感性增高
A. 三环类抗抑郁药
B. 作为降血压用途时的利尿剂 C. 作为降血压用途时β-肾上腺受体阻断剂 D. 抗生素 E. 苯二氮类 24.ACE
硫脲类药物的抗甲状腺作用包括 A.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 破坏甲状腺组织
C. 抑制外周阻滞的T4转化为T3 D. 抑制已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E. 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
25. ABC
男,32岁,纳差,恶心,乏力1个月,尿黄,眼黄2周。半年前体检HBsAg(-)。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蜘
蛛痣肝掌,肝脾未触及。ALT 1200 U/L;AST 0U/L ;ALB 41g/L;GLB 29g/L;TBIL 126μmol/L;DBIL 47μmol/L; HBsAg( ),HBeAg( ),抗HBc-IgG弱阳性,抗HBc-IgM强阳性。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案有 A. 卧床休息
B. 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C. 护肝、降酶、退黄等处理 D. 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E. 立即使用抗病毒治疗
26. ABD
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分期有 A. 微循环障碍期
B. 缺血缺氧期 C. 血管痉挛期 D. 瘀血缺氧期 E. 坏死期
27. ABC
氯丙嗪与以下哪些药合用会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A. 氢氯噻嗪 B. 呋塞米 C. 依他尼酸 D. 苯妥英钠 E. 丙磺舒 E. 黄夹苷
5. 男,23岁,半年来腹胀乏力食欲差,体查: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
C. 心律失常 D. 高血压 E. 青光眼
10. 伤寒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
蛛痣,腹平软,肝右肋下1.5cm, A. 第2天 B. 第3天 脾侧位可扪及;ALT l00 u/L,ALB C. 第4天 D. 第5天
28.AB
普萘洛尔的时辰药理学研究表明 A. 14﹕00用药Cmax最高 B. 14﹕00用药AUC最大 C. 14﹕00用药Cmax最低 D. 14﹕00用药AUC最小 E. 14﹕00用药t1/2最高 29. ABCD
非特异免疫包括
A.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B. 溶菌酶 C. 吞噬作用 D. 补体 E. 抗体
30.ABCDE
红霉素的抗菌范围包括
A. 金葡球菌 B. 白喉杆菌 C. 脑膜炎双球菌
D. 支原体 E. 阿米巴原虫
1. 单项选择题
1. 环状体出现在下述部位中哪个部位:
A. 肝细胞 B. 蚊子的唾液中 C. 红细胞 D. 单核细胞 E. 均可发现
2. 主要出现于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中的抗体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3.影响患者依从性主要因素为 A. 用药方案的复杂性 B. 用药方案的选择性 C. 用药方案的时间性 D. 用药方案的指导性 E. 用药方案的有效性
4. 请指出在强心苷的化学结构中含羟基最少的药物() A. 地高辛 B. 洋地黄毒苷 C. 西地兰 D. 毒毛花苷K
38g/L,GLB 35g/L,PTA 76%。本病例诊断是
A. 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 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 C. 慢性中度病毒性肝炎 D. 慢性重度病毒性肝炎 E. 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肝硬化
6. 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于( ) A. 舌下给药后 B. 呼吸道吸入给药后 C. 口服给药后 D. 静脉注射后 E. 皮下给药后
7. 黄疸患者,血清总胆红素85.5umol/L(正常3.42—17.1umol/L),ALT 400u/L,血清总蛋白75g/L,白蛋白25g/L,球蛋白50g/L,血清碱性磷酸酶10布氏单位(正常1.5— 4.5单位),白细胞4 X 109/L,血红蛋白130g/L。应考虑是 A.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 慢性病毒性肝炎 C. 瘀胆型肝炎 D.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E. 溶血性黄疸
8. 男,25岁,高热40℃,伴全身充血性皮疹,乏力,全身酸痛,左腹股沟处见一椭圆形焦痂,4mm大, 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对本病有确诊依据的检查是 A. 外斐反应
B. 病人血作小白鼠腹腔接种分离病原体
C. 肿大淋巴结活检 D. 皮疹处皮肤活检 E. 焦痂渗出液作培养
9. 下列不属于ß受体阻断药适应症的是( )
A. 支气管哮喘 B. 心绞痛
E. 第6天
11. 女,24岁,已婚,畏寒、寒战,继之发热,体温达39℃,伴剧烈头痛,持续4~6小时后热退,退热患者感体力尚正常,能进食,每2日发作1次,共3次,血象:WBC 6.7×109/L,N 0.72,L 0.28,追问病史,停经已4个月,应采取哪项治疗措施:
A. 氯喹 伯氨喹 B. 阿的平 伯氨喹
C. 奎宁注射液作快速静脉推注 D. 氯喹快速静脉推注 E. 奎宁 伯氨喹
12. 下列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是安全的
A. 卡那霉素 B. 四环素 C. 洋地黄 D. 奎宁 E. 酮康唑
13. 多巴胺的作用机制是
A. α受体阻滞药 B. β受体阻滞药 C. 抗胆碱能药
D. 多受体兴奋药 E. 缩血管药
14. 患儿男,4岁。高热、昏迷、抽搐3天于7月12日入院。查体:体温40℃,深昏迷,呼吸浅促,节律不齐,巴氏征( ),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外周血白细胞16.5×l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 B. 立即腰椎穿刺进脑脊液检查 C. 降温
D. 静滴格贝林 E. 静滴氢化可的松
15. 下列和受体阻断药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异丙肾上腺素-普纳洛尔 B. 肾上腺素-哌唑嗪
C. 去甲肾上腺素-普纳洛尔 D. 间羟胺-育亨宾 E. 多巴酚丁胺-美托洛尔
16. 下列药物按照药物对胎儿影响属于A类的是
A. 青霉素钠 B. 红霉素 C. 磺胺类 D. 庆大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17. 治疗室性早搏的首选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B. 胺碘酮 C. 维拉帕米 D. 利多卡因 E. 苯妥英钠
18. 可用于治疗早产、过期流产,及排除宫腔内异物( ) A. 缩宫素 B. 垂体后叶素 C. 地诺前列酮
D. 麦角胺 E. 利托君
19. 如突然断药,生理功能就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 A. 习惯性 B. 戒断症状 C. 成瘾性 D. 耐药性 E. 以上均不是
20. 青霉素最常见和应警惕的不良反应是( ) A. 过敏反应
B. 腹泻、恶心、呕吐 C. 听力减退 D. 二重感染 E. 肝、肾损害
21. 下列哪种药物可使HMG-C0A还远酶活性升高( )
A. 考来替泊 B. 洛伐他汀 C. 烟酸 D. 硫酸软骨素 E. 吉非贝齐
22. 女,6岁,畏寒发热3天,伴头痛、耳痛。体查:体温39.6℃,脉搏112/分,双侧腮腺肿大,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无波动感。血常规:白细胞6×109/L、中性粒细胞0.59、淋巴细胞0.41,最可能的诊断
A. 化脓性腮腺炎 B. 流行性腮腺炎
C. 过敏性腮腺炎 D. 颈淋巴结炎 E. 单纯性腮腺肿大
23. 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
A. 粪便培养细菌 B. 血液培养细菌 C. 骨髓培养
D. 粪便涂片染色镜检 E. 粪便培养致病菌
24. 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哪些是错误的
A. 通过性交而传播
B. 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而传播 C. 通过HIV阳性的母亲的乳汁 D. 与HIV阳性的人握手而传播 E. HIV阳性的器官移植给他人
25. 下面那种情况属于院内感染: A. 无临床症状但皮肤粘膜开放性创口可培养出细菌
B. 化学性刺激引起的炎症
C. 新生儿分娩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D. 新生儿出生72小时患水痘 E. 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26.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哪项错误
A. 白细胞总数增高 B. 血小板减少 C. 血红蛋白下降 D. 中性粒细胞增多 E. 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7. 沙利度胺的致畸作用表现在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听力丧失 C. 腭裂 D. 海豹肢畸形 E. 唇裂
28. 妊娠期孕妇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并且由于孕酮浓度的升高,使胃肠系统的张力及活动力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慢、减弱,因而药物吸收慢
B.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约
35-5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稀释。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C.由于妊娠期血浆容积增加,使血浆白蛋白浓度减低。同时妊娠期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素等物质所占据,使妊娠期药物蛋白结合能力下降,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比例增多,使孕妇用药效力增高 D.妊娠期肝血流量虽然可能不减少,但肝微粒体酶活性(功能)却有较大的变化,由其降解的药物可能减少;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淤积,药物从胆汁排出减慢,使药物从肝清除速度减慢
E. 晚期妊娠仰卧位时肾血流量增加而使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时间缩短
29.对于老年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皮质激素对葡萄糖代谢的抑制作用降低
B. 糖皮质激素对促进蛋白异化作用敏感性降低
C. 糖皮质激素易致骨质疏松 D. 对胰岛素耐受力降低 E. 大脑耐低血糖能力较低
3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B. 血浆蛋白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而蛋白结合能力无昼夜变化
C. 哮喘患者在夜间发作较白天重而血药浓度又比白天低,故茶碱晚上的口服剂量应比白天大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D. 口服地西泮的血药浓度与其蛋白结合情况密切相关
E. 由于表观分布容积的昼夜节律变化,使口服吲哚美辛的血药浓度有昼夜变化,吸收、分布的药动学参数发生改变
31. 反应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参数是( )
A. Cmax B. Tmax C. AUC D. Cl E. T1/2
32. 4岁患儿,8月发病.高热3天,稀
便二次,急诊前半小时出现抽搐,神志不清.体检:体温39.5℃,血压12/8kPa(90/60mmHg),颈项强直,病理征阳性,血白细胞16×109/L,N90%.脑脊液细胞数200×106/L,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生化正常,以下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B. 乙型脑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高热惊厥 E. 脑型疟疾
33. 乙脑惊厥或抽搐的原因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A. 高热 B. 脑部广泛炎症 C. 脑水肿 D. 脑缺氧 E. 低钙
34.下列哪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不采用血培养
A. 伤寒 B. 副伤寒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细菌性痢疾 E. 败血症
35.哪一项不属于新药注册 A. 改变商品名
B. 老药增加新适应症
C. 改变已有药品的酸根、碱基 D. 改变剂型 E. 改变给药途径
36.罗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止细菌的叶酸代谢,为抑菌剂 B. 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干扰DNA合成,为杀菌剂
C.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为杀菌剂 D. 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杀菌剂
E.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为抑菌剂
37. A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A. 与药物剂量有关 B. 与药物剂量无关 C. 由病人敏感性增高导致 D. 不可预见 E. 发生率低
38.去甲肾上腺素静滴时外漏,可选用的药物是( )
A. 异丙肾上腺素 B. 山莨菪碱
C. 酚妥拉明 D. 氯丙嗪 E. 多巴胺
39.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B. 心肌损害 C. 继发严重感染 D. 腔道大出血
E. 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40.异丙肾上腺素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作用在昼夜不同时间点给药的药效可以相差3倍以上,表现为 A. 04﹕00最强,13﹕00最弱 B. 07﹕00最强,16﹕00最弱 C. 10﹕00最强,19﹕00最弱 D. 14﹕00最强,23﹕00最弱 E. 18﹕00最强,03﹕00最弱
41.氟烷琥珀胆碱在有遗传性恶性高热者中引起高热、持续肌强直、酸中毒属于 A. 药代动力学异常 B. 药物效应动力学异常 C. 特异反应性 D. 超敏反应 E. 过度反应
42.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能增强肾脏损害的药物() A. 羧苄西林 B. 氯霉素 C. 麦迪霉素 D. 林可霉素 E. 头孢噻啶
43.下列均可为传染源,除外: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44.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人和哺乳类动物,其中主要的宿主动物是
A. 猪 B. 狗 C. 鼠 D. 猫 E. 牛
4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传播 B. 呼吸道传播 C. 血液传播 D. 性传播 E. 接触传播
46. 妊娠多长时间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A. 4周 B. 8周 C. 12周 D. 6个月 E. 4个月
47.伤寒常见热型:
A. 稽留热 B. 波状热 C. 弛张热 D. 间歇热 E. 马鞍热
48.女性,32岁,发热10天。查体:T 39.5℃,P 80bpm,胸壁可见5个红色班丘疹,肝脾肋下约2cm可及。血常规示:WBC 3.0×109/L,嗜酸细胞计数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A. 败血症 B. 伤寒 C. 登革热 D. 流行性出血热 E. 淋巴瘤
49. 重型肝炎的治疗不包括 A. 高蛋白饮食 B. 促进肝细胞再生 C. 预防肝性脑病
D. 晚期肝移植 E. 人工肝支持
50. 副作用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的不良反应( )
A. 最小有效量 B. 治疗剂量 C. 大剂量 D. 阈剂量 E. 与剂量无关
51. 完全激动药的特点是( ) A. 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 B. 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 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弱
E. 对相应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及较强内在活性
52. 外斐反应常用于诊断,在此反应中所用的变形杆菌是 A. OX1 B. OX2 C. OX16 D. OX19 E. OXk
53.华法林与下列何药合用应加大剂量( )
A. 苯巴比妥 B. 双嘧达莫 C. 吲哚美辛 D. 四环素
E. 阿司匹林
. 患者男性,18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
A. 头孢拉定 B. 喹诺酮类 C. 氨基糖苷类
D. 青霉素 E. 大环内酯类
列哪项错误
A. 应在寒战、高热时进行 B. 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送检 C. 血培养最重要 D. 采血量一般为2ml E. 宜多次反复送检 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60. 男,8岁,8月20日起发热头痛,23
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 日嗜睡 ,呕吐,24日,因昏迷频繁抽搐12×109/L,HB62g/L,N 82%。如上述结果为阳性,该病的病原治疗应选用:
A. 喹诺酮 B. 病毒唑 C. 氯喹+伯氨喹
D. 青蒿琥酯 E. 甲硝唑
55. 糖皮质激素采用隔日疗法用药时
A. 疗效更高 B. 不良反应更少 C. 用药剂量很低
D. 给药更为方便E. 药费更加便宜
56. 符合毒性反应的描述是 A. 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 B. 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异常 C. 属于变态反应
D. 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E. 与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
57. 丙硫嘧啶的抗甲状腺作用主要在于()
A. 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核内受体 B. 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受体 C. 抑制甲状腺中酪氨酸的碘化及耦联过程
D. 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素的释放 E. 抑制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
58. 甲基多巴的吸收是靠细胞中的 A. 胞饮转运 B. 离子障转运 C. 被动扩散 D. 载体主动转运 E. 载体易化扩散
59. 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 /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 )。 作为病原治疗下列哪种药物为首选:
半天入院,T40.5℃,颈轻抵抗,巴氏征( ),血白细胞15.5×109/L,中性86%,CSF细胞数186×106/L,蛋白( ),糖正常,为早期诊断,最有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 CSF检测谷草转氨酶 B. 血液或CSF病原学检查 C. 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 D. 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 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61. CYP3A主要参与代谢的药物包括 A. 阿普 B. 苯妥因 C. 地西泮 D. 环磷酰胺 E. 异环磷酰胺
62. 女性,24岁。近2年每年自6月份以来每天有低热,38℃左右(37.8~38.2℃),发热时间不定,伴心悸乏力,10月份开始体温正常。其长期低热最可能原因是 A. 体内有慢性感染灶 B. 风湿性关节炎 C. 神经功能性低热 D. 感染后低热
E. 原因不明周期热
6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 效应增强 B. 吸收减慢 C. 吸收加快 D. 代谢减慢 E. 排泄加速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不包括
A. 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
B. 促进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销售 C. 有利于实行医疗费用国家、集体和个人分担的原则
D. 有利于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E. 为实现自我药疗提供基础
65. 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下
66. 女,22岁,因间歇寒战高热入院,血涂片中找到间日疟原虫,幼时有蚕豆黄病史,目前怀孕3个月, 最适宜的治疗是:
A. 乙胺嘧啶 B. 伯胺喹啉
C. 甲氟喹 D. 奎宁 E. 氯喹
67. 男,35岁,发热5天,恶心、纳差20天、身目黄染10天。1个月前曾进食贝壳类,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神清,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1横指,质软,有压痛,脾
不
大
。
ALT2300u/L,AST 10u/L,TBil
156umol/L,DBil
107umol/L。患者的最可能诊断为 A. 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 B. 急性乙型肝炎
C.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D. 病毒性肝炎(丙型)慢性(中度) E. 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
68. 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血热的常见并发症
A. 肺水肿及心肌损害 B. 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 C. 继发感染 D. 腔道出血 E. 自发性肾破裂
69. 对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轻症感染患者,为了尽快达到疗效应选用静脉给药
B. 抗菌药物应尽量选择局部应用 C.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以局部应用
D. 全身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E. 抗菌药物经皮肤给药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及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70.华支睾吸虫的感染阶段是 A. 囊蚴 B. 毛蚴 C. 虫卵 D. 成虫 E. 尾蚴
2.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属于变态反应的是() A. 过敏性休克 B. 免疫复合体反应 C. 细胞毒性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 迟发细胞反应
2. 真菌败血症的特点为
A. 多有基础病, 在严重疾病的后期, 常为医院内感染
B. 低热, 病情进展缓慢, 多个脏器可见转移病灶
C. 临床毒血症状可被原发病及伴发的细菌感染所掩盖 D. 预后良好 E. 死亡率低
3.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首过效应 C. 吸收环境 D. 肝肠循环 E. 给药途径
4.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A. 是可逆的 B. 是不可逆的
C. 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D. 可影响药物的转运 E. 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5.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A. 低血压休克常规发生于4~6病日
B. 出现原发性休克应首先使用升压药
C. 在发热期尿少时应积极应用强效利尿药
D. 少尿期补液量为前一日出量 500~700ml
E. 在移行期虽然患者尿量增加,但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仍可继续上升
6. 药物表观分布容积(Vd)表示 A. 药物在机体浅部组织分布状况
B. 按所知的血药浓度均匀分布全部药量所需的容积 C. Vd= C/X D. Vd= X/C E. 与清除率成正比
7. 关于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小剂量反复给药经5个半衰期基本达到有效血液浓度
B. 一次给药经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基本消除
C. 药物吸收越快曲线下面积越大 D. 药物吸收越快峰值浓度出现越快
E. 药物吸收速度不影响曲线下面积
8. 佩戴口罩的正确的描述包括: A.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B.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内 C.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D. 口罩可以挂在颈上反复使用 E. 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9. 菌痢的发病原理与下述哪些情况有关
A. 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B. 进入肠道的细菌能对抗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C. 肠粘膜出现炎症坏死
D. 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引起发病 E. 侵入固有层中繁殖
10. 我国临床疗效评价(assessment of response)一般采用四级评定标准是
A. 无效 B. 改善 C. 经济 D. 进步 E. 明显进步
11. 去甲肾上腺素用于治疗( ) A. 休克
B. 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C. 上消化道出血
D. 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E. 支气管哮喘
12. 东莨菪碱可用于( ) A. 防治晕动病 B. 麻醉前给药
C. 抗拍金森病
D. 治疗内脏平滑肌绞痛 E. 作中药麻醉
13. 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极期的临床表现有
A.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B. 极度烦躁 C. 气促发绀
D. X线示肺部阴影融合成片 E. 满肺可闻及湿罗音
14. 阿司匹林的时辰药动学与以下哪些环节有关?
A. 吸收过程的昼夜节律性有关 B.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昼夜节律性有关
C. 肝脏药酶活性的昼夜节律性有关
D. 胆汁排泄的昼夜节律性有关 E. 肾脏排泄的昼夜节律性有关
15.慢性菌痢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 治疗不及时 B. 抗菌治疗不彻底 C. 耐药菌株感染
D. 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 E. 合并肠道寄生虫病
16. 下列哪些是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 )
A. 丙戊酸钠 B. 阿米替林 C. 庆大霉素 D. 布洛芬 E. 盐酸伪麻黄碱
17. 胃液PH值升高可出现下列后果 A. 碱性药物在胃的解离度降低 B. 碱性药物在胃的溶解度降低 C. 难溶解的碱性药物的吸收减少 D. 难溶解的碱性药物的吸收也可增加
E. 酸性药物的解离程度增加
18. 四环素类药物临床可首选治疗 A. 立克次体感染
B. 支原体感染 C. 衣原体感染 D. 鼠疫 E. 布鲁菌病
19. 脑型疟疾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安定或氯丙嗪止痉镇静 B. 氢化可的松解毒降温
C. 非耐氯喹者用氯喹静推 D. 20%甘露醇脱水
E. 抗氯喹者宜用硫酸奎宁静滴
20. 对蛲虫感染有效的药物包括 A. 甲苯达唑 B. 阿苯达唑 C. 乙酰胂胺 D. 噻嘧啶 E. 乙胺嗪
21.肝细胞性黄疸时,下述检验哪项符合
A. 血清总胆红素增加
B. 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非结合胆红素减少
C.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 尿胆原增高
E.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
22.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特点是 A.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于腮腺炎发病后4~5天 B. 无腮腺肿大者也可出现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C. 睾丸炎多为单侧
D. 成年妇女右侧卵巢炎可酷似阑尾炎
E. 可并发甲状腺炎
23. 老年人感染时应尽可能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
A. 青霉素类 B. 头孢菌素类 C. 氨基糖苷类
D. 万古霉素 E. 去甲万古霉素
24. 以下一般能在血液中检测到的是
A. HBsAg B. HBeAg C. HBcAg D. HBcAb E. HBsAb
25. 某女,21岁,民工。头痛、发热2天,呕吐、神志不清5小时。查体T 37.3℃,P 90次/分,R 22次/分,BP17/9 kPa。浅昏迷,皮肤无出血点或瘀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cm,光反应灵敏,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扪及;肌张力稍高,
双侧腱发射消失,Hoffmann征(-),
Babinski征( ),脑膜刺激征( )。血常规白细胞13.8 G/L, 中性0.92, 红细胞4.7 T/L,血小板117 G/L, 嗜酸细胞0.09 G/L。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请问以下处理哪些是合理的? A. 严格卧床休息
B. 禁食或少量流质
C. 严密观察生命特征及便血情况 D. 甘露醇脱水治疗 E. 大剂量青霉素
26.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形式有 A. 有适应证但未得到治疗 B. 选用的药物不对症 C. 剂量过小或疗程不足 D. 未使用昂贵的药品 E. 没有实行联合用药
27. 下列哪些可作为麻疹确诊的依据
A. 流行期接触过麻疹病人后出现典型皮疹和退疹的临床表现
B. 出疹初期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麻疹病毒抗原
C. 病程早期及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
D. 前驱期鼻咽部分泌物找到多核巨细胞
E. 尿蛋白大量出现,尿中带膜状物
28. 疟疾应与下列那些发热性疾病鉴别
A. 败血症 B. 伤寒 C. 肾综合征出血热
D. 钩端螺旋体病 E.
29. 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药物有( )
A. 呋塞米 B. 哌替啶 C. 异丙肾上腺素
D. 毒毛K E. 氨茶碱
30. 哪些细菌可产生外毒素: A. 白喉杆菌 B. 破伤风杆菌 C. 伤寒杆菌 D. 霍乱弧菌 E. 脑膜炎球菌
1. 单项选择题
1. 环孢素主要的不良反应() A.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B. 肌肉萎缩 C. 肝、肾毒性 D. 心肌收缩抑制 E. 心率失常
2. 对多数传染来说,最常见的传染过程的表现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3. 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患者,黄疽进行性加深出现少尿,利尿效果不佳。尿蛋白( ),见细胞管型,Cr220μmol/L,BUN9.5mmol/L,K 7.1mmol/L。需要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是
A. 增加利尿剂用量 B. 大剂量激素冲击 C. 加强退黄疽治疗
D. 应用胰岛素将血钾转入细胞内 E. 血液透析
4. 为了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和减
少不良反应,可配伍应用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多巴胺 D. 去甲肾上腺素 E. 麻黄碱
5. 关于老年人中枢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 脑重量减轻 B. 胆碱酯酶活性升高 C. 多巴胺水平下降
D. 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 E. 5-羟色胺水平下降
6.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为() A. 缩瞳,眼压升高,调节痉挛 B. 扩瞳,眼压降低,调节痉挛 C. 缩瞳,眼压降低,调节痉挛 D. 扩瞳,眼压升高,调节麻痹 E. 缩瞳,眼压升高,调节麻痹
7. 治疗霍乱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抗菌治疗
B. 使用抑制肠黏膜分泌药物
C.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E.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8. 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 黄疸加深 B. 肾功能障碍 C. 出血倾向明显 D. 腹水出现
E.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
9. 男性,35岁,干部。因洪水暴发下乡救灾,1周后回市,第5d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随后尿少,尿黄,鼻出血住院。体检:体温39.6℃,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2指,有压痛,脾未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验:总胆红素214μmol/L,ALT200U,HBsAg( ),尿蛋白( ),尿。RBC满视野,肥达反应\"O\"1:40,\"H\"1:320,血清凝溶试验1:400,病人的诊断是 A. 急性重症肝炎 B. 亚急性重症肝炎
C. 伤寒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 D. 流行性出血热 E. 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10. 男,50岁,肝区不适3月余,近一周来出现头昏失眠、言语不清,
查体:肝肋下3cm,质硬,有触痛 ,不能完成简单计算,AFP 600 ug/L。该患者考虑肝性脑病哪期 A. 前驱期 B. 昏迷前期 C. 昏睡期 D. 浅昏迷期
E. 深昏迷期
11. 某男,34岁。面部疖肿7天。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关节酸痛3天入院。查体:T39℃,P120次/分,R26次/分,BP130/90mmHg。高热面容,鼻翼右侧见2cm×3cm疖肿,高出皮肤,红痛,胸背部皮肤可见散在斑点。化验:WBC23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88%。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何种疾病 A. 面部疖肿 B. 重症感冒 C. 败血症 D. 风湿病
E. 恶性组织细胞病
12. 老年人依从性差的原因不包括 A. 记忆力差 B. 缺乏护理 C. 用药方案繁杂
D. 检查不及时 E. 听力减退
13. 对于应用甲氨蝶呤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时最好选用() A. 甲酰四氢叶酸钙 B. 叶酸 维生素B12 C. 红细胞生成素 D. 叶酸
E. 维生素B12
14. 不太适合老年人的剂型是 A. 颗粒剂 B. 喷雾剂 C. 缓释剂 D. 口服液 E. 注射剂
15. 骨骼组织分布较高的抗生素有 A. 红霉素 B. 乙基西梭霉素 C. 克林霉素
D. 头孢哌酮 E. 万古霉素
16. HIV/AIDS患者干咳、发热3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咳嗽加剧,并且出现紫绀,双肺未闻及干湿 性啰音,胸片提示是间质性肺炎,病原应考虑
A.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结核
C. 肺孢子虫肺炎 D. 绿脓杆菌性肺炎 E. 支原体肺炎
17. 某一大学学生,因食用未煮熟的米猪肉,出现癫痫发作,伴头痛,视力模糊,颅内压增高等症状,经确诊为脑囊虫病,应首选下列哪个药物进行治疗
A. 氯硝柳胺 B. 去氢依米丁 C. 吡喹酮
D. 乙胺嗪 E. 甲苯达唑
18. 关于安慰剂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得用于危重病人 B. 完全没有治疗效果
C. 用于试验的阴性对照
D. 患者应得到可靠的保护才用
E. 可排除精神因数对治疗的干扰
19. 在消除过程中,不受血透或腹膜透析影响的药物抗菌药物为 A. 林可霉素 B. 青霉素G C. 链霉素 D. 头孢哌酮 E. 庆大霉素
20. 某药半衰期为10 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为( )
A. 10 小时左右
B. 20 小时左右 C. 1天左右 D. 2天左右 E. 5天左右
21. 地高辛t1/2为36小时,按逐日给予治疗剂量,血中药物浓度达到坪值的时间是( ) A. 10天 B. 12天 C. 6天 D. 3天 E. 9天
22. 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的药 A.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B. 磺胺 C. 头孢呋辛酯 D. 头孢曲松 E. 阿奇霉素
23. 只有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变成多巴胺才能产生抗帕金森病作用的药物是( )
A. 司来吉兰 B. 苯海索 C. 金刚烷胺 D. 左旋多巴 E. 以上都不是
24. 菌痢流行间歇期的主要传染源是
A. 急性期病人 B. 轻型病人 C. 重型病人 D. 恢复期病人 E. 慢性期病人带菌者
25. 昼夜不同时间口服地西泮发现,9︰00用药与21︰00用药比较,血中地西泮浓度的tmax显著缩短,Cmax显著升高,而t1/2和AUC完全没有差别;对于胃内几乎没有内容物的禁食者口服给药,上述差异同样存在;静脉给予地西泮,9︰00用药与21︰00用药比较,给药4小时后血中地西泮总浓度显著升高,由此可判断地西泮因给药时间不同
引起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别是由于昼夜
A. 肝脏代谢的差异
B. 消化道吸收速度的差异 C. 肾脏排泄的差异 D. 肝肠循环的差异 E. 血浆蛋白含量的差异
26. 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难以根除的根源是 A. HBV复制效率高
B. cccDNA的存在 C. HBV极易发生变异
D.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抑制强度不够
E. HBV感染时间长
27. 新药的临床评价指
A. 在动物中评价新药的药效学 B. 在动物中评价新药的药动学 C. 在动物中评价新药的相互作用 D. 药物的Ⅰ期~Ⅳ期临床试验 E. 药物的Ⅴ期临床试验。
28. 环孢素主要作用于于下列哪种细胞( )
A. B细胞 B. 巨噬细胞 C. 补体细胞 D. T细胞 E. 白细胞
29. 利福平使游离胆红素增高的原因是
A. 竞争肝细胞膜特异性受体 B. 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C. 引起溶血
D. 引起肝功能损害 E. 促进结合胆红素水解
30.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 A. 粪口传播 B. 血液传播 C. 呼吸道传播
D. 虫媒传播 E. 接触传播
31. 男性, 25岁, 乏力、食欲不振,尿深黄3天, 神志欠清一天入院。查: T 36.7℃, P 80次/分, 烦躁, 检查不合作, 巩膜中度黄染, 肝浊音界明显缩小。下列哪些处理是不正确的 A. 氯丙嗪 25mg肌注
B. 肝脑清500ml静滴
C. 谷氨酸钠 23g 10%葡萄糖500ml静滴
D. 20%甘露醇200ml静注
E. 左旋多巴400mg静滴, 每日一次
32. 根据对茶碱时间药理学研究结果,建议其最佳服药时间就为 A. 起床时 B. 早餐后 C. 午餐后 D. 晚餐时 E. 睡觉前
33. 普通型流脑用磺胺嘧啶治疗1天,第2天临床病症无改善,出现颅高压,主要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 改用青霉素加氯霉素
B. 加强脱水治疗 C. 肝素应用 D. 加用激素 E. 腰穿放脑脊液
34.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
A. 副作用的多少 B. 最大效应的高低 C.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D. 起效的快慢 E. 后遗效应的大小
35. ( )的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生物等效性试验
36. 一名4岁患儿,因发热2天,反复抽搐2小时,于8月10日晚急诊。体检:T41.5℃,深度昏迷呼吸呈叹息样,拟诊乙脑,根据其临床表现下列哪种不正确?
A. 高热可加重病情,应积极降温 B. 告诉家长,患儿预后较差
C. 告诉家长,经抢救,可顺利恢复,不留后遗症
D. 估计近期内将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
E. 告诉家长,假若患儿存活,可能留有后遗症
37. 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关于HIV感染分类的Ⅳ
A. 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B.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C. 进行性痴呆 D. 卡氏肺孢子虫 E. 体质性疾病
38. 下列哪些为扩血管抗休克药 A. 甘油,间羟胺,多巴胺
B. 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东莨菪碱
C. 山莨菪碱,甘油,多巴胺 D. 甘油,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
E.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山莨菪碱
39. 男,22岁,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近1周,血色素减低,白细胞计数正常, 分类大单核细胞增多, 本例最可能发现阳性结果的试验是:A. 骨髓培养 B. 肝胆B超
C. X线胸片
D. 血或骨髓涂片找病原体 E. 血培养
40. 某吗啡依赖者停用一段时间再次滥用吗啡,出现中毒死亡,可能与以下那种因素有关 A. 身体依赖性 B. 交叉依赖性
C. 药物耐受性改变 D. 精神依赖性
E. 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41. 人体被感染后,仅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临床不出现任何症状,称为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42. 下列何种伤寒患者预后好
A. 以往曾接种过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者
B. 1-2周前曾进行加强接种过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者
C. 近两月进行过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接种者
D. 肥达试验阴性者 E. Vi抗体阳性者
43. 下列哪一项不支持麻疹的诊断 A. 发热3-4天后开始出疹
B. 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C. 口腔麻疹粘膜斑
D. 外斐反应阳性
E. 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面部,然后自上而下遍及全身
44. 机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戒断症状,称为 A. 习惯性 B. 耐受性 C. 过敏性 D. 成瘾性 E. 以上均不是
45. 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E. 皮肤疤痕组织切除术后
46.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将会发生( ) A. 药物作用增强 B. 药物代谢加快 C.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D. 药物排泄加快
E. 药物转运加快
47. 地高辛t1/2为36小时,按逐日给予治疗剂量,血中药物浓度达到坪值的时间是( )
A. 10天 B. 12天 C. 6天 D. 3天 E. 9天
48. 下列哪组疾病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
A. 鼠疫,霍乱
B. 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
C. 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黑热病
D. 白喉,猩红热,麻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炭疽
49. 国际上关于人体试验第一份正
式文件是( ) A. 《赫尔辛基宣言》 B. 《新修本草》
C. 《佛罗伦萨药典》 D. 《纽伦堡法典》 E. WHO所颁布的GCP
50. 急性严重中毒性感染时,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 A. 小剂量多次给药 B. 大剂量肌内注射
C. 大剂量突击静脉滴注
D. 一次负荷量,然后给予维持量 E. 较长时间大剂量给药
51. 对胎儿相对安全可靠的药物是 A. 卡那霉素 B. 丙戊酸钠 C. 红霉素 D. 环丙沙星 E. 甲氨蝶呤
52.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程度分为A、B、C、 D、X五个等级,其中X类的定义是 A. 在动物或人的研究表明它可使胎儿异常。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将妊娠的患者
B. 在动物繁殖期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表现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并未在妊娠3个月的妇女得到证实
C. 有对胎儿危害性的明确证据,尽管有危害性,但孕妇用药后有绝对的好处(例如孕妇受到死亡的威胁或患有严重的疾病需用它) D. 在动物的研究中证明它对胎儿的副作用(致畸或杀死胚胎),但并未在对照组的妇女进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孕妇的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E. 在妊娠3个月的妇女中未见到对胎儿危害的迹象,可能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53. 特殊类型的败血症包括 A. 烧伤后败血症 B. 院内感染败血症 C. 老年人败血症
D. 新生儿败血症 E. 以上均是
. 男,30岁,1周前急起不规则畏寒、寒战、高热,剧烈头疼、呕吐,血片 中发现疟原虫,经服氯喹总剂量2.5克,疟疾无缓解,应选择以下治疗方案,但除外 A. 硫酸喹宁 伯氨喹: B. 磺胺甲氧吡嗪 伯氨喹 C. 青蒿素 伯氨喹 D. 乙胺嘧啶 伯氨喹 E. 盐酸甲氟喹 伯氨喹
55. 新药审批办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境内的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及审批管理的单位或个人 B. 受行政保护的药品
C. 获得专利保护品种的单位或个人
D. 从事疑难危重疾病治疗药物研究开发的单位或个人
E. 对置备工艺有独特改革的研制人员
56. WHO定义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A. 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B. 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C. 药物在正常人用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D. 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E. 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57. 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哪种表现出现最多?
A.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除体外 B. 病原携带状态 C. 隐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显性感染
58. 流脑的特征性表现是 A. 皮肤淤点或淤斑
B. 皮肤荨麻疹 C. 带状疱疹 D. 皮肤瘙痒 E. 红色斑丘疹
59. 以下药物对胃的刺激性较大的是( )
A. 地西泮 B. 水合氯醛 C. 苯巴比妥 D. 甲丙氨酯 E. 硫喷妥钠
60. 高肾素型高血压有特效的是( ) A. 卡托普利 B. 利舍平 C. 肼屈嗪
D. 尼群地平 E. 二氮嗪
61. 关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凡年龄在8个月以上的易感儿均应接种
B. 应于冬、春可能发病的季节的前一个月进行接种
C. 遇有发热或急件传染病时不宜注射
D.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宜使用减毒活疫苗
E. 接种减毒活疫苗的同时肌注丙种球蛋白可增强预防效果
62. 临床表现以双峰热,相对缓脉多见,部分患者可体温不升,大约40%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常见于 哪种类型败血症
A.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C. 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D. 变应性亚败血症 E. 厌氧菌败血症
6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 ) A. 医学技术人员担任 B. 药学技术人员担任
C.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 护理技术人员担任
E. 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 5岁患儿,高热、头痛、昏迷、抽搐3天于8月20日入院。体查:体温 40.5℃,脉搏100次/分,深昏迷,呼吸浅表,34次/分,节律不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颈硬,巴氏征(十)。下列处理哪
项是不妥当的?
A. 快速滴注20%甘露醇 B. 静滴氢化可的松 C. 静滴洛贝林
D. 立即腰穿以明确诊断 E. 可考虑气管切开
65. 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 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者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为: A. 2-3天 B. 3-5天 C. 5-7天 D. 7-10天 E. 10-14天
66. 女性,40岁。持续高热伴右上腹痛4天,加重伴巩膜黄染3天入院。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查体:呼吸急促30次/分,血压75/40mmHg。高热面容,神志清,巩膜黄染。心率124次/分,律齐,右上腹压痛明显。化验:WBC21×109/L,中性粒细胞90%引起上述病例 的病原菌首先考虑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铜氯假单胞菌 E. 溶血性链球菌
67. 哺乳妇女用药后,下列描述乳汁中的药物含量是正确的
A. 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很少超过用药量的1%~2%
B. 乳汁中的药物浓度通常达用药量的50%
C. 乳汁中的药物浓度通常达用药量的10%
D. 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一般超过用药量的5%
E. 乳汁中的药物浓度通常达用药量的15%。
68.关于传染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又称感染
B. 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C. 传染包括机会性感染
D. 传染亦包括所有寄生物对人体
的共生状态
E. 传染后可产生5种不同的感染谱,传染病仅是表现之一
69. 关于螺内酯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有抗醛固酮的作用
B. 减少钠离子的再吸收和钾离子的分泌
C. 利尿作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关
D. 阻碍能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的蛋白质的合成
E. 作用于远端小管曲部胞质内的醛固酮受体
70. 以下关于时间药动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时间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过程中的节律变化
B. 许多药物的药动学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与机体功能的生物时间有关 C. 药动学发生时间节律性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D. 在周期性变化中,同一剂量药物在相同周期对机体必然产生相同作用
E. 在周期性变化中,同一剂量药物在周期的某一相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而在另一相则无效或有害
2.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特点为伤寒杆菌所不具备的
A. 长杆状 B. 有荚膜 C. 有鞭毛 D. 有外毒素 E. 必须在血平皿中生长
2. 冬眠合剂包括
A. 氯丙嗪 B. 异丙嗪 C. 山莨菪碱 D. 哌替啶 E. 多巴胺
3.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原则
A.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
B. 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
C. 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
D.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
E.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
4.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野生鼠类为其重要传染源 B. 其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 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
D. 血液透析疗法是解决尿毒症的好方法
E. 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5. 以下在哺乳期应用时应停止母乳喂养的药物是
A. 细胞抑制剂 B. 免疫抑制剂 C. 溴隐停 D. 锂盐 E. 苯二氮卓类
6. 氨苄西林可用于() A. 耐药金萄菌感染 B. 伤寒、副伤寒
C. 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尿路及胆道感染等 D.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 胃肠道感染
7.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 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 B. 低血压休克期应以血管活性药治疗为主
C. 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 D. 无尿者透析
E. 病程4日内可用抗病毒治疗.
8. 碳酸锂抗躁狂症的机制可能是 A. 抑制去极化和Ca2 依赖的NA和DA从神经末梢释放
B. 不影响或促进5-HT的释放 C. 摄取突触间隙中儿茶酚胺,并增加其灭活
D.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和磷脂酶C所介导的反应等
E. 阻断M受体
9.药物消除的方式包括( )
A. 生物转化B. 与血浆蛋白结合 C. 肾排泄 D. 肝肠循环 E. 再分布到脂肪组织
10. 关于血药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
B.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C.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D. 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E. 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
11. 老年人的健康特点有 A. 不良反应较轻 B. 多数有慢性病史 C. 常伴有多种疾病 D. 个体差异较大 E. 依从性好
12. 我国目前GCP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A. 对实施GCP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过于简单、缺乏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收集的严谨措施
B. 伦理委员会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获得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始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变更存在随意性
C. 病例报告表设计不合理,记录不准确,甚至记录缺失;缺乏对受试者依从性的监控方法,以致试验过程中脱落病例过多;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滞后
D.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系统不健全;临床试验未按规定保留临床试验的原始记录,或保留时间不足 E. 试验用药品管理不规范
1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因果关系评定准则包括
A. 时间方面的联系
B. 以往是否已有对该药反应的报道和评述
C. 是否有其他原因或混杂因素 D. 不良反应症状消除后再用药是否出现
E. 发生事件后撤药的结果
14. 下列哪些申请为新药申请 A. 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的 B. 已上市的药品改变给药途径的 C. 已有中国药典标准的
D. 已有部(局)颁药品标准的 E. 已有炮制规范药品标准的
15. 品连续使用所产生身体依赖的特征是
A. 所引起的危害主要是用药者本人
B. 渴求连续用药,不择手段去搞到药品
C. 对用药者本人及社会产生危害 D. 停药后精神烦躁不安、失眠、流涕、流泪等
E. 一般没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16. 选择给药途径的依据是 A. 病人的疾病状态
B. 选择生物利用度高的给药途径 C. 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D. 给药方法是否方便易行 E. 药物的理化性质
17. 按我国GCP的要求,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应
A. 具备在合法医疗机构行医的资格
B. 具有实施该项药物临床试验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C. 必须熟悉受试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特性
D. 责任与申办者讨论制定药物临床试验方案
E. 负责将方案呈报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8. 慢性乙肝非肝硬化患者HBeAg阴性,HBeAb阳性,拉米夫定治疗2年出现YMDD变异(耐药),病毒
反弹,肝功能正常。以下哪些措施正确:
A. 停用拉米夫定 B. 加用阿德福韦酯 C. 换用恩替卡韦 D. 换用干扰素治疗 E. 换用替比夫定
19. 传染病的急性携带状态是: A. 携带痢疾志贺菌2月 B. 携带丙肝病毒1月 C. 携带乙肝病毒4月 D. 携带乙肝病毒7月 E. 携带伤寒杆菌4月
20. 下面那些属于致依赖药物 A. 品 B. 精神药品 C. 致幻剂
D. 抗菌药物 E. 过敏药物
21. 男,22岁,恶心、呕吐、厌食7天,皮肤黄染5天,神智不清1天。体查:神志不清,皮肤巩膜黄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上界于第六肋间,肝脾未及。WBC 9.3×10E12/L;N 70%;PLT 80×10E9/L。尿胆红素( )。ALT 160U/L;TBIL 180μmol/L;DBIL 90μmol/L。诊断急性重型肝炎,该病需和哪些疾病鉴别:
A. 病毒性脑炎 B. 胆道感染 C. 严重败血症
D. 钩端螺旋体病 E. 胃溃疡
22. 药品监督管理的目的是 A. 保证药品质量
B. 维护公众身体健康
C. 保护合法医药企业的正当权益 D. 维护用药者的合法权益 E. 保障用药安全
23. 妊娠期用药原则
A. 应尽早用药
B. 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
C. 有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用尚难确定的新药
D. 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 E. 以上均不是
24. 强心苷的不良反应有( ) A. 胃肠道反应
B. 粒细胞减少 C. 色视障碍 D. 心脏毒性 E. 皮疹
25. CYP2C9突变者不会出现以下情况
A. 服用华法林会增加出血危险 B. 出现苯妥因过量神经系统症状 C. 苯妥因半衰期延长5倍 D. 甲磺苯丁脲不代谢
E. 咖啡因不代谢
2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的患者,用下列药物易出现溶血 A. 可的松 B. 氢氯噻嗪 C. 氧氟沙星 D. 阿司匹林 E. 水溶性维生素K
27. 钩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 性传播 B. 呼吸道黏膜传播 C. 胎盘传播 D. 哺乳传播 E. 消化道黏膜传播
28. 用于控制疟疾发作的药物是 A. 氯喹 B. 奎宁 C. 青篙素 D. 伯氨喹 E. 乙胺嘧啶
29. 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程比较长并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菌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
B. 结核分枝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对于此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C. 胆囊炎患者应采用氨苄西林口服给药
D.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尽量不要和强效利尿剂联用,以免增强其耳毒性
E. 青霉素的给药时间应为一日一次
30. 《药品管理法》规定
A. 非处方药广告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在大众传媒中发布
B. 新问世的药品均可在大众传媒中发布广告
C. 大众传媒和公共场所不可发布处方药的广告
D. 市场需求大的药可在大众传媒中发布广告
E. 疗效确切的、毒副作用少的药可在大众传媒中发布广告。
1. 单项选择题
1. 医院感染的内源性感染是: A. 病人--病人 B. 病人--工作人员 C. 人体正常菌群的移位 D. 环境获得的感染 E. 粪-口传播
2. 普萘洛尔使心率减慢的原因是 A. 阻断心脏M受体 B. 激动神经节NN受体 C. 阻断心脏ß1受体
D. 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α 2受体
E. 激动心脏ß1受体
3. 4岁患儿,于夏季因高热2天,抽搐2小时,呕吐1次来院,体温40℃,血压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颈有抵抗感,四肢肌肉张力增强,肢冷,膝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外周血白细胞18 X 109/L,中性0.86,淋巴0.14,粪常规:WBC 。 应首先考虑: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中毒性菌痢
C.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脑炎 D. 脑型疟疾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 医务人员不慎被沾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针头扎伤,应口服 A. 沙奎那韦 B. 英地那韦 C. 脱氧肌苷 D. 齐多夫定 E. 司他夫定
5. 某乙型脑炎患者于病程第4天入院,体温40C,下午突然神智不清,反复抽搐,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 两侧不等大,此时应采取下列哪组治疗措施为最宜?
A. 降温,呼吸兴奋剂,镇静剂,皮质激素
B. 降温,气管切开,镇静剂,皮质激素
C. 降温,面罩给氧,镇静剂,皮质激素
D. 降温,抗生素,镇静剂,皮质激素
E. 降温,快速脱水,镇静剂,皮质激素
6.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 A. 活疫苗 B. 灭活疫苗 C. 菌苗 D. 抗毒素 E. 类毒素
7. 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作用机制是
A. 能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 B. 能阻断N胆碱受体的作用 C. 能直接对抗体内积聚的ACh的作用
D. 能恢复AChE水解ACh的活性 E. 能与AChE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
8. 菌痢的预后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不包括
A. 志贺痢疾杆菌感染病情重 B. 中毒型菌痢病死率高
C. 年老体弱病情重,并发症多 D. 女性患者易变为慢性 E. 治疗及时合理者预后好
9. 在孕妇和儿童身上进行的临床药理学试验属于 A. I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临床前试验
10. 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应选用( )
A. 多巴胺 B. 肾上腺素
C. 麻黄碱 D. 异丙肾上腺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11. 过量最易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间羟胺
12. 下列哪种药物与链霉素合用会增加耳毒性
A. 阿米洛利 B. 依他尼酸 C. 氢氯噻嗪 D. 螺内酯 E. 苄氟噻嗪
13. 噻嗪类利尿药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
A. 增加肾小球滤过 B. 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减少H -Na 交换 C.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Na /K /2Cl 共转运子
D. 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 /Cl 共转运子
E. 抑制远曲小管K -Na 交换
14. 硫唑嘌呤属于下列哪一类药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E. X类
15. 药物的阈剂量是 A. 最小中毒量
B. 量-效曲线的坪值 C. 量-效曲线的斜率 D. 最大效应量 E. 最小有效量
16. 男,25岁,2周前自非洲援外归国,高热1周,伴畏寒、寒战,疑为疟疾,氯喹治疗3d,病情无好转,下列哪项处理较合适? A. 加大氯喹剂量 B. 联合应用伯氨喹 C. 乙胺嘧啶 D. 甲氟喹
E. 氯喹 乙胺嘧啶
17. 下列哪个药主要自肾小管分泌 A. 四环素 B. 青霉素 C. 利福平 D. 异烟肼 E. 链霉素
18.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易引起患者呼吸麻痹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甲苯磺丁尿 C. 琥珀胆碱 D. 卡托普利
E. 西米替丁
19. 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与药物作用速度有关 B. 与药物作用强度无关
C. 是口服吸收的量与服药量之比 D. 首过消除过程对其有影响 E. 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
20. 男.28岁,急性腹泻2天,大便黄色水样,少许粘液,共10次,伴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常规; 黄色粘液便,RBC2—8个/HP,WBC十/HP,发现结肠阿米巴。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阿米巴痢疾 B. 菌痢 C. 霍乱 D. 伤寒 E. 结肠癌
21.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n-3多烯脂肪酸(n3PUFAs)
A. α -亚麻油酸 B. γ-亚油酸 C. 亚麻油酸 D. 硫酸类肝素 E. 月见草油
22.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野生鼠类为其重要传染源
B. 其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 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
D. 血液透析疗法是解决尿毒症的好方法
E. 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23. 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体温正常,1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属于:
A. 复发 B. 再燃 C. 重复感染 D. 混合感染 E. 再感染
24. 治疗窦性心动过速首选下列哪一种药( )
A. 奎尼丁 B. 苯妥英钠 C. 普萘洛尔 D. 利多卡因 E. 氟卡尼
25. 女性,41岁,持续高热伴上腹
疼痛4天,巩膜黄染3天入院。体检:高热面容,神志清,血压10/ 6Kpa(75/45mmHg),巩膜黄染,呼吸急促30次/分,心率120次/分,律齐,右上腹压痛明显。周围血象: 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88%。感染性休克的病原菌首先考A. 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B. 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 C. 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D. 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 E. 以上都需要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 甲类 B. 乙类 C. 甲类、乙类、丙类
D. A类、B类 E. 甲类、乙类、
32. 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的降压药是 38. 临床上最简便的用于确诊疟疾
虑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脑膜炎双球菌 E. 肺炎链球菌
26. 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属于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以上均不是
27. 成人伤寒的抗菌药物治疗症应首选
A. 氯霉素 B.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C. 美西林
D. 氨苄西林 E. 氟喹诺酮类
28. 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 )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继发反应 D. 变态反应 E. 特异质反应
29. 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根据在于
A. 口服吸收缓慢而安全
B. 体内代谢灭活缓慢,有效血药浓度持久
C. 与靶细胞受体结合牢固,作用持久
D. 体内激素分泌有昼夜规律,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较小 E. 不良反应小
30. 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阿莫西林 D. 卡那霉素 E. 左氧氟沙星
31. 在临床上做到合理用药,需要了解
A. 肼屈嗪 B. 利舍平 C. 哌唑嗪 D. 可乐定 E. 普萘洛尔
3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
A. 高热畏寒、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
B. 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流行病
学史,鉴别诊断 C. 脑脊液氯化物含量,白细胞计数, 尿沉渣镜检 D.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 抽搐,颈项强直
E.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脊液氯化物含量,白细胞计数,尿沉渣镜检
34. 下列能引起血压双向反应的药物是(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麻黄碱 C. 肾上腺素 D. 间羟胺 E. 异丙肾上腺素
35. 对于急性乙型肝炎,可以 A. 只给予护肝、退黄治疗,不选择抗HBV治疗
B. 如果HBV DNA载量明显高,应考虑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C. 给予护肝治疗同时适量饮酒 D. 选择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抗病毒均可
E. 给予干扰素治疗,以避免发生慢性化
36. 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 )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药物的剂型
C. 给药途径
D.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 E. 药物的首过效应
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A. 血或骨髓涂片检测疟原虫 B. 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C. 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D.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E. 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9. 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尽量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及寒战、高热时进行血培养 B. 宜反复多次送检
C. 采血量不宜多, 成人2-3ml, 婴儿1-2ml
D. 已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可加对氨苯甲酸等以破坏抗生素
E. 有条件时同时进行真菌和厌氧菌的培养
40. 女,45岁,因乳腺癌3个月前行乳腺癌根治术,术中曾输血
800mL,最近查肝功能ALT 50U/L,甲肝抗体阳性,抗HBs阳性,抗HCV阳性,丁肝和戊肝抗体均阴性,该患者的诊断是 A. 手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 B. 输血后甲型肝炎
C. 输血后乙型肝炎 D. 输血后丙型肝炎
E. 输血后病毒性肝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41. 伤寒的原发性菌血症期出现在 A. 潜伏期 B . 发病初期 C. 极期 D. 缓解期 E. 恢复期
42. 某药的t1/2是6小时,如果按0.5g,每天三次给药,达到血浆坪值的时间是
A. 5~10小时 B. 10~16小时
C. 17~23小时 D. 24~30小时 E. 31~36小时
43. 女性,35岁。因需长期补液放置静脉留置导管。半月后突然出现畏寒,高热。全身有出血点。血压 70/40mmHg。化验:WBC20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92%。最可能的诊断
A. 输液反应 B. 输液后菌血症 C. 感染性休克 D. 流行性出血热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4. 《药品非临床试验管理规定》的英文缩写为
A. GLP B. GUP C. GEP
D. GRP E. GCP
45. 强心苷中毒时,下列哪种症状给予钾盐后并不缓解()
A. 室性早搏 B. 室性心动过速 C. 房性心动过速
D. 房室传导阻滞 E. 二联律
46. 男, 32岁, 因黄疸进行性加深
20天, 实验室检查, 血清 TB427μmol/L, DB 307μmol/L,ALT380u/L, PTA70%, Ch200mg/dl,蛋白电泳: γ球蛋白 19%, 临床应考虑的诊断为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慢性活动型肝炎 C. 重症肝炎 D. 瘀胆型肝炎 E. 肝炎后肝硬化
47. HBV基因变异导致HBeAg阴性变异株出现的原因是
A. S区基因变异 B. P区基因变异 C. 前C区基因变异
D. C区基因变异 E. X区基因变异
48.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依据是 A. 根据药品的上市时间 B. 根据药品的品种、规格、适应症、 剂量及用药途径的不同 C. 根据药品安全性 D. 根据药品名称 E. 根据药品剂型
49. 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
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 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者热退出院后3天,复诊,又出现发热,T 38.1℃,无其它症状, 你认为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 上呼吸道感染 B. 钩体病复发 C. 后发热
D. 又患其它感染性疾病
E. 败血症
50. 下列哪组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 A. 抗-HBe阳性,抗-HBc阳性 B. HBsAg阳性,抗-HBc阳性
C. 抗-HBs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
D. 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
E. 抗-HBs阳性,抗HBc阳性
51. 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是( ) A. 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
B. 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 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弱
E. 对相应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及较强内在活性
52. 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 A. 链霉素 B. 头孢氨苄 C. 阿莫西林 D. 哌拉西林 E. 青霉素G
53.感染性休克纠正酸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A. 10%碳酸氢钠 B. 11.2%乳酸钠 C. 22.4%乳酸钠 D. 5%碳酸氢钠 E. 10%葡萄糖酸钙
. 菌痢的粪便特点是
A. 粘液脓血样 B. 果酱样 C. 血液与粪质混匀
D. 黄色或米泔水样E. 粪质较多
55. 甲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如果乙药与甲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产生的结果是
A. 甲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升高 B. 甲药的游离型药物增加 C. 甲药的药效降低
D. 甲药的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E. 甲药的作用强度和时间均不受影响
56. 某一传染病在痊愈后,经长短不等的时间再次感染同种病原体,称为
A. 重复感染 B. 再感染 C. 交叉感染 D. 机会感染 E. 混合感染
57. 下列有关右旋糖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改善微循环 B. 抑制血小板聚集 C. 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D. 抑制红细胞聚集 E.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58. 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联合用药目的是( )
A. 延长作用时间 B. 防止产气 C. 减少胃肠道反应
D. 防止药物吸收 E. 降低神经毒性
59. 患儿10岁,高热5天,嗜睡呕吐三天,抽搐昏迷一天8月5日入院,T40.2°C,P80次/分,Bp18/13kPa (135/100mmHg),神智不清,项强,肢体强直,双瞳孔不等大,尿潴留,有不洁饮食史,脑脊液压力300mmH20.Pandy氏反应(±).WBC50/mm的3次方,为尽早确诊.最好检查
A. 大便常规.培养 B. 乙脑特异性IgM C. 乙脑补体结合试验 D. 乙脑中和抗体试验
E. 乙脑病毒分离
60. 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的固定位置在
A. 非处方药标签、说明书和每个基
本单元包装印有中文药品通用名(商品名)的一面的右上角
B. 右上方 C. 醒目位置 D. 中间位置 E. 左下角
61.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 促进氨基酸的互变 C. 妊娠妇女需要增加 D. 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协助 E. 参与飘呤的从头合成
62.在抗休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错误
A. 有明显酸中毒的可输5%碳酸氢钠液
B. 为扩充血容量可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
C. 有DIC者因血压不宜纠正应积极输血
D. 应用扩血管药α-受体阻滞剂 E. 在抢救休克时应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63.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分别执行
A. GLP和GSP B. GLP和GCP C. GLP和GUP D. GAP和GMP E. GMP 和GSP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中应禁忌的措施是
A. 抗感染用庆大霉素 B. 扩充血容量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血液透析 E. 病毒唑
65. 下列哪一降血糖药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
A. 格列吡嗪 B. 格列齐特 C. 吸入型胰岛素
D. 格列本脲 E. 氯磺丙脲
66. 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人,当用青霉素800000 U及链霉素0.5 g肌注后30 min,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 (86/60 mmHg),
此时诊断和处理是
A. 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B. 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症状,继续用青霉素治疗
C. 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300 mg静脉滴注
D. 为青霉素治疗有效证据,钩端螺旋体被杀灭,继续使用
E. 链霉素过敏反应,即刻停用
67. 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右侧面颊肿痛2天入院。入院检查:急性病容,右侧面颊以耳垂为中心 肿大。边界不清,血象白细胞总数为10.8×10/L,N 65%,L 35%。不容易出现下列哪种并发症 A. 白血病 B. 脑膜炎
C. 胰腺炎 D. 心肌炎 E. 肾炎
68. 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多巴胺 E. 葡萄糖酸钙
69. 下述抗菌药物在消除过程中存在肝肠循环,在粪便中排出浓度较高的为
A. 四环素 B. 青霉素G C. 氨苄青霉素
D. 羟氨苄青霉素 E. 庆大霉素
70. 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 恢复期不带病毒
C.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D.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多见,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E. 冬春季多发
2. 多项选择题
1.传染病导致组织损伤的方式有哪些:
A. 免疫损伤 B. 病原变异性 C. 直接损伤 D. 感染病原数量 E. 毒素作用
2. 属于乙类传染病,但必须按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的包括:
A. 艾滋病
B.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C. 肺炭疽病
D. 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E. 脊髓灰质炎
3. 乙酰胆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为
A. 收缩血管 B. 减慢心率
C. 减慢房室结和普肯耶纤维传导 D. 延长心房不应期 E. 减弱心肌收缩力
4. 下面哪些行为属于主动免疫: A.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B. 从母体获得抗体 C. 注射甲流疫苗 D. 注射麻疹疫苗
E. 隐性感染后,可查出抗HBs阳性
5. 疟疾的预防下列哪项正确的是: A. 根治带疟原虫者 B. 灭蚊,防蚊 C. 注射免疫球蛋白
D. 根治现症病人
E. 对高疟区人群可预防服药或疫苗注射
6. 正确的描述是
A. 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B.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C.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 D. 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
E.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增加
7. 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A. 阿托品 B. 山莨菪碱 C. 东莨菪碱 D. 溴丙胺太林 E. 后马托品
8. 有关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药物急性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B. 药物急性毒性没有昼夜节律性 C. 药物亚急性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D. 药物亚急性毒性没有昼夜节律性
E. 药物慢性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9. 与地高辛合用能增加毒性的药物有( )
A. 氨苯蝶啶 B. 苯巴比妥钠 C. 奎尼丁 D. 维拉帕米 E. 螺内酯
10. 哪些因素能加强地高辛的毒性( )
A. 高血钾 B. 酸中毒
C. 高血钙 D. 缺氧 E. 低血钾
11. 大便细菌培养应注意: A. 应用抗生素前采样 B. 标本必须新鲜并及时送检 C. 取粪便脓血部分 D. 早期多次送检 E. 同时做药敏
12. 目前研究确认与诱导衰老相关的基因是
A. P53 B. P16 C. P21 D. P73 E. Ras
13. 慢性重复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表现常有
A. 肝功能异常
B. 贫血、浮肿 C. 肝脏缩小 D. 腹水、黄疸 E. 消瘦
14. 黄疸型肝炎与钩体病的鉴别点有
A. 无流行病学史 B. 无眼结膜充血 C. 白细胞计数多升高 D. 无腓肠肌压痛
E. 以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15. CYP2C19主要代谢的药物包括 A. 奥美拉唑 B. 潘托拉唑
C. 兰索拉唑 D. 安定 E. 地西泮
16.临床试验方法中的对照方法包
括
A. 随机平行对照试验 B. 交叉对照试验 C. 序贯对照试验 D. 安慰剂对照试验 E. 盲法对照试验
17. 对军团菌感染治疗较好的药物是( )
A. 环丙沙星 B. 红霉素 C. 阿奇霉素 D. 诺氟沙星 E. 链霉素
18. 合理的联合用药应达到的目的是
A. 分别治疗同一病人并存的多种疾病
B. 增强主药疗效
C. 提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D. 减轻不良反应 E. 增加耐药性
19.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症状分期错误的提法是
A. 急性感染期 B. 病毒携带期 C. 无症状感染期
D. 艾滋病期 E. 恢复期
20.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哪些
A. 引起死亡
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E.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21. 以下哪些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
A. 睾丸炎 B. 卵巢炎 C. 脑膜炎 D.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E. 有脑膜炎表现者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22. 下列哪些可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 )
A. 药物相互作用 B. 心脏疾患 C. 药物理化性质
D. 饮茶和吸烟 E. 不同人种
23. 下列属于痛风治疗的药物是 A. 别嘌呤醇 B. 丙磺舒 C. 秋水仙碱 D. 羟基保泰松 E. 苯溴马隆
24. 脑型疟疾的处理哪项正确的是: A. 20%甘露醇脱水 B. 止痉镇静 C. 盐酸奎宁滴注
D. 口服伯胺喹啉
E.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5. 确定为伤寒带菌者所用细菌培养包括
A. 血培养 B. 骨髓培养 C. 痰培养 D. 粪培养 E. 引流胆汁培养
26. 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得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青霉素G C. 克林霉素 D. 链霉素 E. 万古霉素
27.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的规律有
A. 药物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
B. 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也增强
C. 药物效应的增强并不是无的
D. 药物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应在效应的50%处
E. 药物在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
28. CYP2C9突变者会出现以下情况 A. 服用华法林会增加出血危险 B. 出现苯妥因过量神经系统症状 C. 苯妥因半衰期延长5倍 D. 甲磺苯丁脲半衰期延长 E. 咖啡因不能代谢
29. 有哮喘病的心绞痛患者,宜选用下列哪些药( )
A. 甘油 B. 普萘洛尔 C. 噻吗洛尔 D. 硝苯地平 E. 单异山梨酯
30. 关于利多卡因的叙述,哪些是对的( )
A. 抑制蒲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B. 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C. 抑制房室传导
D. 较少引起血压下降 E. 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有效
1. 单项选择题
1. 确定艾滋病毒感染时,哪一条是必不可少?
A. 有可能感染的病史 B. 血清抗HIV阳性
C. 自病人血液分离出HIV D. 有一定特殊的临床症状 E. 有发生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的表现
2. 流脑的传染源是 A. 人是唯一传染源 B. 人和感染的猪 C. 哺乳动物 D. 蚊子和苍蝇 E. 主要是感染的猪
3.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并用,前者诱导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后者代谢加速导致降血糖不足
B.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并用,前者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后者代谢减慢导致病人发生低血糖
C.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并用,前者抑制了后者的吸收,导致降血糖不足;
D.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并用,前者促进了后者在骨骼肌的利用,导致后者血浓度不足
E.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并用,前者增加了后者在肾脏的排泄,导致降血糖不足
4. 药物经胎盘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并经羊膜进入羊水中。而羊水内的蛋白含量是母体蛋白值的多少。A. 1/10~1/20 B. 1/20~1/40 C. 1/40~1/60 D. 1/5~1/10 E. 1/60~1/80
5. 男,23岁,有国外旅游史,1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皱恢复较慢。第一天的补液量应在:
A. 1000~2000ml B. 4000~8000ml C. 8000~10000ml
D. 2000~3000ml E. 12000ml以上
6. 用青霉素G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时,应注意 A. 首次给予大剂量 B. 首次给予小剂量 C. 与链霉素联合应用 D. 与磺胺嘧啶联合应用 E. 疗程10天以上
7.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镜检查 E. 膀胱内注药
8. 下列关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说法那种是错误的
A.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可依条件而转换
B.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均可在电视上做广告
C. 少数药品有可能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
D. 处方药可在医药专业杂志做广告
E. 非处方药的潜在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9. 降血脂药考来烯胺,与下列药物同用,可妨碍同用药的吸收 A. 强力霉素 B. 地高辛 C. 氨茶碱 D. 氨基比林 E. 硫代硫酸钠
10. 某种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处于常年水平时,称为:
A. 流行 B. 小流行 C. 大流行 D. 爆发流行 E. 散发性发病
11.老年人的用药原则不包括
A.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
B. .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量 C.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
D.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指导和监测 E. 应使用廉价药品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引起全身血管和肾脏损害的主要机制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病毒直接损害
13. 昼夜不同时间口服茶碱发现,9︰00用药与21︰00用药比较,血中茶碱浓度的tmax显著缩短,Cmax显著升高,而t1/2和AUC完全没有差别,静脉给药时这种差异消失,由此可判断口服茶碱因给药时间不同引起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别是 A. 肝脏代谢的差异 B. 消化道吸收速度的差异 C. 肾脏排泄的差异 D. 肝肠循环的差异 E. 首过效应的差异
14. 男,35岁,腹胀、脚肿2周,既往发现HBsAg( )2年,体查:神清,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脾肋下5cm可触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ALT 120U/L AST 68 U/L ALB 30g/L TB 100umol/L PTA 60%,可能的诊断是: A.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B.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 C. 急性重型肝炎 D. 慢性重型肝炎
E.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15. 确定一个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 该病传染性的大小 B. 病情严重的程度
C. 按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排出方式与时间而定 D. 潜伏期长短 E. 病程的长短
16. 药物的血浆t1/2是指
A. 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 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 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 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
17. 某些抗肿瘤药如5-FU、白消安等血药浓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主要是因为
A. 吸收存在昼夜节律性 B. 分布存在昼夜节律性
C. 生物转化存在昼夜节律性 D. 排泄存在昼夜节律性 E. 血浆蛋白结合存在昼夜节律性
18. 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 A. 阻断H2受体 B. 阻断M受体 C. 阻断质子泵 D. 阻断胃泌素受体 E. 阻断多巴胺受体
19. 对于出现发热、眼结膜充血、咳嗽等症状的儿童,下列哪项有助于麻疹的早期诊断
A. 畏光、流泪、咽痛 B. 具有典型的流感样症状
C. 第一臼齿颊黏膜附近出现针尖
大小的白色小点,伴周围红晕 D. 全身出现充血样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
E. 肺部出现片状阴影,听诊可闻及湿罗音
20. 肝药酶的特点是
A. 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B. 专一性高,活性很强,个体差异大
C.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D. 专一性高,活性很高,个体差异小
21. 男性,32岁,农民。10d前在劳动中右手背挫伤,3d前突然畏寒,继之寒战,高热40℃就诊。化验:WBC 25.2×109/L,中性粒细胞0.85(85%),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血浆凝固酶阳性。体检时,下列哪项不是常见体征 A. 在躯干部可见数个瘀点
B. 膝关节红肿,压痛,活动受限 C. 脾肋下2m
D. 血压下降,肢端厥冷
E. 肺部闻及湿啰音 22. 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 鱼精蛋白 B. 维生素K C. 维生素B12 D. 垂体后叶素 E. PAMBA
23. 3月初,2岁患儿,因高热头痛,2天后出现意识障碍,频繁惊厥,收入华东某医院,白细胞总数28×109/L,中性0.9,粪便检查结果待报告,下列哪一诊断可能性最大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 结核性脑膜炎 E. 恶性疟疾
24.在胆汁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为
A. 氯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利福平 D. 多粘菌素B E. 庆大霉素
25. G6PD缺乏的妊娠期妇女应注意的事项
A. 禁食蚕豆或蚕豆生加工品,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
B. 禁止使用含萘的臭丸放入衣柜驱虫。
C. 禁止使用某些引起G6PD缺乏者溶血的药物,如呋喃唑酮等
D. 应慎用某些药物,如氨基比林、氯霉素、链霉素等 E. 以上都是
26. 男性,20岁,发热、腹泻1周。
查体:T 39℃,P 90bpm,无皮疹,肝脾肋下约2cm可及。血象示白细胞减少,肥达试验示O效价1:160,H 效价1:320,考虑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 斑疹伤寒 B. 伤寒 C. D. 细菌性痢疾 E. 登革热
27. 下列哪一项解释是不正确的 A. 疟原虫首先侵入肝细胞内繁殖,
成熟后再侵入红细胞 B. 疟原虫侵入体后分别侵入肝细 胞和红细胞内繁殖 C. 肝细胞寄生的疟原虫可成为远期复发因素
D. 红细胞寄生的疟原虫则成为临床发作的因素
E . 恶性疟原虫没有迟发型子孢子,因此没有远期复发
28. 老年人血清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但肾功能不一定正常。原因是 A. 老年人骨骼肌萎缩,内源性肌酐生成减少
B. 老年人骨骼肌萎缩,内源性肌酐生成增多
C. 老年人的血清肌酐值与肾功能呈正相关
D. 血清肌酐不经肾脏排出
E. 血清肌酐的生成稳定,与年龄无关。
29. 血液中含量高,可通过胎盘的抗体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30. 新生儿服用脂溶性药物后血药浓度特点是
A. 由于新生儿脂肪含量高,血中游离药物浓度下降
B. 脂溶性药物解离度高,血药浓度高
C. 新生儿皮下脂肪多,血药浓度比成人高
D. 由新生儿于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中的游离浓度高
E. 由于脂溶性药在酸性环境中不易吸收,血药浓度低
31.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白色念珠菌 B. 结核杆菌 C. 疱疹病毒 D. 巨细胞病毒 E. 肺孢子虫
32. 在试验期间,可随时了解与其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是
A. 监督 B. 监察员 C. 研究者 D. 受试者 E. 申办者
33. 应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是 A.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
B. 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卫生机构 C. 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 D.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 E.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34. 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 A. 病原学诊断 B. 流行病学调查 C. 评定传染性大小
D. 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 E. 判断预后
35. 某些因素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性损伤,使体内正常微生物离开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所引起的感染,称为 A. 重复感染 B. 再感染 C. 交叉感染 D. 机会感染 E. 混合感染
36. 某护士给一HBeAg阳性患者输液时,不慎扎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合理
A. 立即酒精消毒 B. 接种乙肝疫苗
C. 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周后接种乙肝疫苗
D.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E. 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37. 能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防止缓激肽的失活,促进缓激肽的形成的药物是
A. 糖皮质激素 B. 异丙嗪 C. 卡托普利 D. 多巴胺 E. 去甲肾上腺素
38. 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2年,高蛋白饮食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肝性脑病I期 B. 肝性脑病II期 C. 肝性脑病III期D. 肝性脑病IV期 E. 以上都不是
39. 一疑似艾滋病人, 为排除HIV感染,你认为下列诊断手段中,首先应做什么检查较合适 A. T淋巴细胞分类计数 B. 免疫印迹法查HIV抗原 C. 血清抗HIV检测 D. 取血做病毒分离(HIV) E. 淋巴结巴活检做病理检查
40. 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球结膜明显水肿,可出现休克,尿蛋白( ),属于哪型? A. 轻型 B. 中型 C. 重型 D. 危重型 E. 非典型
41.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简称 A. GDP B. GSP C. GLP D. GMP E. GCP
42. 早晨一次使用一天分3~4次服用的糖皮质激素,目的在于 A. 使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减少小,但疗效也减少
B. 使糖皮质激素的吸收最佳 C. 使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消失 D. 使糖皮质激素的排泄减少
E. 对垂体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轻,减少不良反应
43. 氢氯噻嗪与氨基苷类抗生素配伍会造成不可逆性耳聋是因
A. 与内耳的听觉灵敏性和内耳淋巴液中钾、钠离子浓度有关
B. 氨基苷类抗生素本身对耳蜗有
毒性
C.与内耳的听觉灵敏性与内耳淋巴液中钾、钠离子的浓度有关,由于电解质失衡导致听觉灵敏性下降,再加上氨基苷类抗生素本身对耳蜗有毒性,而造成耳聋
D. 氨基苷类抗生素对听神经的毒性
E.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严重不良反应
44. 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多数人表现为:
A. 普通型流脑
B. 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C. 隐性感染 D. 出血点型流脑 E. 无症状带菌者
45. 可以诊断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依据不包括
A. 动物试验或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已经肯定有此类反应
B. 停止使用被怀疑的药物后,症状改善或消失
C. 患者以前用同一药物或相似药物之后有相同的反应
D. 使用安慰剂时,症状仍然存在或
重新出现
E. 从血液中检测到了可引起毒性的药物浓度
46. 3岁儿童,高热、昏迷、抽搐2天急诊入院,疑为乙脑和中毒性痢疾。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
A. 大便培养
B. 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 C. 脑脊液常规
D. 头颅CT
E. 乙脑特异性lgM测定
47. 对胎儿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有 A. 红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阿奇霉素 D. 氯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48. 病原体侵入血流,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并在各器官或组织中引起转移性病灶,称为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变应性亚败血症
49.妊娠妇女禁用硫酸镁导泻的原因是( ) A. 收缩子宫平滑肌 B. 抑制胎儿呼吸
C. 反射性盆腔充血和失水 D. 升高孕妇血压 E. 致畸形作用
50. 伤寒患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时,伤寒病原治疗宜用
A. 氯霉素 B. 复方甲基异恶唑 C. 万古霉素
D. 头孢他啶 E. 红霉素
51. 麻疹病毒 A. 有两个血清型
B. 病后形成短暂免疫力
C. 可用丙种球蛋白做平时预防 D. 自然发病率很低 E. 能引起慢性病毒感染
52.强心苷减慢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原因是( )
A. 降低心房肌自律性 B. 降低心室肌自律性
C. 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D. 减少房室结中的隐匿性传导 E. 增加房室结中的隐匿性传导
53. 对于脑膜炎双球菌,下列哪项正确
A. 革兰阳性双球菌
B. 我国流行菌群以群为主 C. 共13群,以XYZ群最常见 D. 内毒素是其重要致病因素 E. 在外界抵抗力强
. 患者因发热3天,少尿1天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入院当天尿量300ml,给予1000ml补液治疗后,尿量无明显增加,此时最适当的处理是:
A. 大量补液B. 入量为出量 500 ml C. 积极补钾D. 立即血透 E. 高蛋白饮食
55.不宜用于新生儿的药物不包括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青霉素 D. 链霉素
E. 氟哌酸
56. 猪主要携带的钩体菌群是 A. 波摩那型 B. 秋季热型 C. 黄疸出血型
D. 七日热型 E. 犬型
57. 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是() A. 二氯尼特 B. 巴龙霉素 C. 甲硝唑 D. 二轻依米丁 E. 伯氨喹
58. 造成药源性疾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
A. 药源性疾病不易发现 B. 药源性疾病诊断困难 C. 药源性疾病易诊断
D.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不清 E. 药源性疾病症状不突出
59.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 卧床休息 B. 应用退黄疸药物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保肝药物治疗 E.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60. 男,24岁,夏季,寒战、高热6天,间日发作1次,退热后活动如常,服氯喹及伯氨喹5天后感腰背痛,小便如酱油样,量少,体查:巩膜轻至中度黄染,肝右肋下1.0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7.8×109/L,N0.70,L0.30,Hb68g/L。容易发生的严重后果是: A. 急性肝功能衰竭 B. 胆道大出血 C. 呼吸衰竭
D. 循环衰竭 E. 急性肾功能衰竭
61. 传染病基本特征是下列哪项? A. 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 B. 有传染性,免疫及流行性
C.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 有病原体,免疫性与传染性 E.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和易发性
62. 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哪项除外
A. 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 B. 腹痛、腹泻明显
C. 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
D. 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
E. 脑脊液化验正常
63.下列哪种情况禁用糖皮质激素() A. 角膜溃疡 B. 角膜炎 C. 视网膜炎 D. 虹膜炎 E. 视神经炎
.为了调查某地人群乙脑免疫水平,选用哪一方法较为合适. A. 补体结合试验 B. 血凝抑制试验 C. 中和试验
D. 特异性IgM抗体检查 E. 猪感染率调查
65.下列哪项对乙型脑炎脑组织病变来说是不常见的?
A. 小血管内膜细胞肿胀坏死性炎症
B. 神经细胞退形性变,坏死 C. 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 D.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E. 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66.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因素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微生物,媒介,宿主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D. 病原体,环境,宿主
E. 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67.流脑发生皮肤瘀点的病理基础是:
A. 血管脆性增加
B. 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 C. 广泛血管内凝血
D. 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E. 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
症
68.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起畏寒发热 B. 脓血便
C. 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主 D. 常伴有里急后重
E. 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69.下列哪种药物可增加蛋白酯酶活性( )
A. 烟碱 B. 洛伐他汀 C. EPA D. 考来烯胺 E. 非诺贝特
70. 既降低LDL也降低HDL的是( ) A. 普罗布考 B. 烟碱
C. 塞伐他汀 D. 考来替泊 E. 非诺贝特
2. 多项选择题
1.《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定在药品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必须对受试者的个益给予充分的保障,主要规定有
A. 应在参加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内成立伦理委员会
B. 临床开始前,试验方案需经伦理委员会审议同意并签署批准意见后方能实施
C. 试验进行期间,试验方案的任何修改均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才能执行
D. 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方案的审查意见应在讨论后以投票方式作出决定,委员中参与临床试验者不投票
E. 试验中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均应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2.下列哪些因素影响强心苷类药物效应
A. 不同剂型 B. 不同给药途径 C. 不同批号 D. 肾功能不良 E. 不同个体
3.医院感染的医源性传播包括哪些?
A. 输液制品
B. 患者的分泌物 C. 诊疗器械及设备 D. 一次性医疗用品 E. 工作人员与病人接触
4.下列哪些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 性传播 B. 母婴垂直传播 C. 血液传播 D. 虫媒传播 E. 消化道传播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日疟用伯氨喹,是为了防止复发
B. 恶性疟用伯氨喹,可阻止传播 C. 卵形疟患者应使用伯氨喹 D. 伯氨喹可诱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E. 如无G-6-PD缺乏,间日疟患者可同时使用氯喹和伯氨喹
6.能发生原发性肾损伤的传染病有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流行性出血热 D. 霍乱 E. 钩端螺旋体病
7.某男, 50岁。食欲减退、腹胀、黄疸一个月。腹软, 轻压痛, 肝脾均可触及,•有移动性浊音。HBsAg(-), IgM抗HBc( ), 抗HBe( ), WBC14.2×
109/L,中性0.85, A/G=0.7, 胆红素350μmol/L, ALT45U/L, PT30秒, 血钠126μmol/L, 血钾3.5μmol/L。请作出全面诊断和主要处理。 A. HBV感染 B. 慢性重型肝炎 C. 原发性腹膜炎
D. 非HBV感染 E. 电解质紊乱
8.氯磺丙脲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 A. 口服,以代谢物经肾排出,长效 B. 半衰期为12小时
C. 口服,体内过程与胰岛素相似 D. 口服,长效
E. 口服,原形迅速经肾排泄,短效
9.下列作为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是对的
A. 重视和加强病原学的检查 B. 熟悉药物的抗菌活性
C. 按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况
合理使用
D. 可用于病毒感染
E. 单一抗菌药能控制感染,为了加速病情好转,适当考虑联用另一种抗菌药
10.乙酰化代谢慢型的人群 A. 应用常规剂量的柳氮磺胺吡啶后易发生溶血
B. 应用常规剂量的肼屈嗪后易发生抗核抗体和系统系红斑狼疮样反应
C. 应用常规剂量的卡托普利后易发生心率减慢
D. 应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容易无效
E. 应用常规剂量的苯乙肼后容易发生恶心,嗜睡。
11.下列可用于治疗脑水肿的脱水药是
A. 甘露醇 B. 山梨醇 C. 呋塞米 D. 尿素 E. 氢氯噻嗪
12. 医院感染侵袭性操作的危险因素是:
A. 留置导尿管 B. 静脉导管 C.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D. 吸取痰液. E. 饮用医院的水
13.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尽量避免用于
A. 肾功能减退者
B. 肝功能减退者 C. 高龄患者 D. 新生儿 E. 小儿患者
14.利尿作用较弱,但具有保钾作用的是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氨苯蝶啶 E. 甘露醇
15.烟酸的不良反应包括( ) A. 胃肠道刺激
B. 减少尿酸排泄,诱发痛风 C. 皮肤潮红、瘙痒 D. 降低糖耐量 E. 脂溶性纤维素缺乏
16.下列哪组疾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
A. 艾滋病 B. 梅毒 C. 黑热病 D. 白喉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17.除虫卵检查以外,下述哪些检查有助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 A. 大便沉淀集卵法
B.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C. 肥达外斐反应 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血培养
18.抗阿米巴病药主要有( ) A. 甲硝唑 B. 替硝唑 C. 二氯尼特 D. 去氢依米丁 E. 青蒿素
19.糖皮质激素禁用于() A.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术
B.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
C. 创伤修复期、骨折、角膜溃疡 D.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E. 严重精神病
20.对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天 B. 密切接触者可用磺胺嘧啶进行药物预防
C. 流行期间应避免大型集会或集体活动
D. 国内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疫苗的保护率可达90%以上
E. 疫苗接种后可以终生免疫
21.下述哪些是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达到要求的指标
A. 收缩压大于12kP(90mmHg)脉压大于4kP(30mmHg) B. 脉率小于100/min C. 酸中毒已纠正 D. 低氧血症已纠正 E. 尿量超过30ml/h
22. TDM的临床指征
A. 同一剂量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
个体差异,并引起较大的药动学差异
B. 患者长期用药考察是否依从 C.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的药物 D. 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 E. 怀疑患者药物中毒
2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 心收缩力增强 B. 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 C. 脂肪、糖原分解 D. 支气管舒张
E. 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24.对于发热病人应该 A. 立即考虑应用抗菌药物 B. 寻找发热原因
C. 进行相应病原检查
D. 查清病原后再应用抗菌药物 E. 经验性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原学的检查
25. GCP是一套有关实施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其中包括参入临床试验包括各方的
A. 责任以及方案设计B. 组织实施 C. 监督稽查 D. 记录分析 E. 总结报告及质量保证等技术规范
26.侵袭性操作的高危因素: A. 留置导尿管 B. 静脉导管 C. 气管插管 D. 器官移植 E. 吸取痰液.
27. CYP3A主要参与代谢的药物包括 A. 阿司咪唑 B. 芬太尼 C. 洛伐他汀 D. 辛伐他汀 E. 阿托伐他汀
28.下列病原体中,四环素无效的是 A. 伤寒杆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结核分枝杆菌
D. 真菌 E. 病毒
29.下面哪些行为属于被动免疫: A.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B. 从母体获得抗体 C. 注射甲流疫苗
D. 注射麻疹疫苗
E. 隐性感染后,可查出抗HBs阳性
30.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 A. 用最经济的花费 B. 用最少的病例数 C. 控制病人情绪
D. 重复,随机,对照
E.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条款
1. 单项选择题
1. 患者于8月15日突起寒战, 高热, 大汗伴剧烈头痛一日,热退后,生活自如。8月17日再次上述发作, 经服氯喹和伯氨喹, 2日后出现褐色尿, 量少。查体: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肝末触及,脾肋下2.0cm, RBC 2.11012/L, BUN 8.5mmol/L, 尿血红蛋白( ), 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感染后溶血性贫血 B. 伤寒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 C. 钩端螺旋体病
D. 间日疟合并黑尿热 E. 间日疟合并肾炎
2钩体病累及肺脏时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毛细血管扩张 B. 肺水肿 C. 肺间质性病变
D. 肺弥漫性出血 E. 肺纤维化
3.请选出ACEI类药物()
A. 硝苯地平 B. 普萘洛尔 C. 卡托普利 D. 胺碘酮 E. 利多卡因
4.不属于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是( ) A. 维生素K缺乏症
B. 支气管哮喘 C. 溃疡病
D. 冠心病 E. 低凝血酶原血症
5.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透析治疗的反指征是:
A. 少尿4天或无尿24小时以上 B. 明显的尿毒血症 C. 明显的高血钾 D. 高血容量综合症 E. 低血压难以纠正
6.对于病毒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通常是: A. 隔离治疗病人 B. 隔离治疗带毒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疫苗接种 E. 被动免疫
7.高血压病人合并左心室肥厚,请问最好应服用哪类药( ) A. 钙拮抗剂 B. 利尿药 C. 神经节阻断药 D. 中枢性降压药 E.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8.随着药物的反复应用,患者须应用更大的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效应,称为
A. 耐受性 B. 高敏性 C. 依赖性 D. 成瘾性 E. 过敏性
9.男性23岁,高热3天,急诊室诊断乙型脑炎收入院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将室温降至26至30℃以下 B. 因高热成人每日供给液量3000至4000ml
C. 定时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 D. 抗惊厥并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E. 脑干呼吸衰竭时应立即作气管切开
10.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
A. 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 B. 医疗诉讼的依据
C. 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D. 患者索赔的依据
E.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
11. 下述疟疾患者中,何种情况无复发
A. 孕妇疟疾 B. 老年疟疾 C. 儿童疟疾 D. 输血疟疾 E. 卵型疟疾
12.大肠杆菌败血症哪项是错误的 A. 可见双峰热和稽留热
B. 常有原发病
C. 迁徙性病灶少见 D. 中毒性休克多见 E. 皮疹及关节症状明显
13. 广州患者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一周。血常规:白细胞6.0×109/L,中性粒细胞0.,淋巴细胞0.32, 血色素98g/L,血培养(一)。患者同年8月曾往海南旅游10天。最可能的原因是
A. 伤寒 B. 疟疾 C. 急性血吸虫病 D. 败血症 E. 结核
14.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的平喘药是下列哪一种药物( ) A. 茶碱 B. 异丙肾上腺素 C. 沙丁胺醇 D. 麻黄碱 E. 肾上腺素
15. 患者男,26岁,农民,因“高热、头痛10天 ”入院。查体:体温38.9℃,烦躁,头面及颈胸皮肤潮红,左腹股沟有1焦痂,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眼结膜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胸部CT:心肺正常;肝功能ALT150U/L;尿常规:蛋白( );血常规: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5.8× 109/L,中性0.75,淋巴0.25。首选下列哪种病原治疗方法 A. 氯霉素 B. 氨芐青霉素 C. 头孢唑啉 D. 氧氟沙星 E. 红霉素
16.呋塞米与以下哪种药物合用容易引起痛风
A. 丙磺舒 B. 依他尼酸 C. 碳酸氢钠 D. 氯磺丙脲 E. 苯巴比妥
17.药物进入人体后,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属于
A. 构效关系 B. 生物转化 C. 药物结构归一D. 毒性物质转化 E. 毒物生成与解毒过程。
18. 8月份,有一病人发烧.头痛二天,没采取特殊治疗自愈,自认患\"感冒\但血中乙脑特异抗体1gM阳性,最可能为
A.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B. 潜伏性感染 C. 病原携带状态 D. 隐性感染 E. 显性感染
19.某人嗜酒如命,不料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还有左心室肥厚,他惊恐万分,到处找大夫开药,请问他最好应服用哪类药 A. 钙拮抗药 B. 利尿药
C. 神经节阻断药D. 中枢性降压药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20.男,35岁,农民,突然发热,伴腹痛、腹泻、解粘冻样便,恶心、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15次以上。体检发现体温39.9℃,心率每分钟96次,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周围血液RBC 4.5×1012/L,WBC 11.5×10/L,Hb 135g /L。本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 细菌性食物中毒
B. 急性胃肠炎 C. 急性阿米巴痢疾 D. 霍乱 E. 急性菌痢
21.关于立克次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比病毒更低级的微生物 B. 生存不依赖细胞环境 C. 无细胞壁结构
D. 在细胞内生长和繁殖 E. 只有RNA一种核酸
22.肝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可选用 A. 氯霉素 B. 新霉素 C. 氨苄西林 D. 阿奇霉素 E. 四环素
23. 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首选治疗药物为
A. 氟康唑 B. 酮康唑 C. 制霉菌素 D. 灰黄霉素
E. 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合用
24. 某年七月,某医院接诊一名七岁儿童,神志不清,急性起病,但病史不详,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白细胞计数正常,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在下列疾患中何种可先排除
A. 中毒性菌痢 B. 乙型脑炎 C. 脑型疟疾
D. 钩端螺旋体病 E. 虚性脑膜炎
25.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 四环素类 B. 红霉素酯化物 C. 氯霉素 D. 青霉素 E. 林可霉素
31. 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不包括 A. 相互影响排泄 B. 生理性协同 C. 干扰神经递质转运 D. 受体水平拮抗 C. 是一种生效形式 D. 见于所有药物 E. 易被其他药物排挤
39.对于老年人,应该坚持长期服用的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E C. 维生素B D. 抗衰老保健品 E. 以上均不是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E. 生理性拮抗
C. —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E. 磺胺类
26.苯氧酸类降VLDL的机制是( ) A. 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 B. 抑制脂肪分解 C. 抑制肝脏TG酯化
D. 使肝脏合成apoB增加 E. 减少apoA的基因表达
27.下列哪项能估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由于实践的原因,不能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
A. 列队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正交试验设计
D. 完全随机设计 E. 自愿呈报系统
28.关于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个别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的内毒素敏感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B. 内毒素致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C. 肠粘膜病变重,出现脓血便。 D. 内毒素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E. 脑微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
29.下列何种伤寒患者预后较好 A. 以往曾接种过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者
B. 1-2周前曾进行加强接种过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者
C. 近两月进行过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接种者
D. 肥达试验阴性者 E. Vi抗体阳性者
30. 在下列抗生素中,对肝脏损伤最小的是:
32.非处方药简称
A. ATP B. GPP C. GMP D. OTC E. GSP
33.新药的临床研究内容不包括 A. 药物耐受性试验 B.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 C. 生物等效性试验 D. 药物上市后再评价 E. 药代动力学
34. 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 心功能衰竭 B. 肺出血 C. 肝功能衰竭 D. 消化道大出血 E. 肾功能衰竭
35.下列哪种药物能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
A. KCI B. 螺内酯 C. 苯妥英钠 D. 考来烯胺 E. 奎尼丁
36.下列哪个药物属于吡唑酮雷 A. 保泰松 B. 阿司匹林 C. 对乙酰氨基酚
D. 布洛芬 E. 吲哚美辛
37.下列疾病中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是( ) A. 中毒性痢疾
B.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C. 感染性休克 D. 重症伤寒 E. 肾病综合征
38.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A. 是牢固的 B. 不易被排挤
40.药物依赖性的表现是
A. 用药后的欣快感 B. 停药后的戒断反应
C. 用药后的欣快感和停药后的戒断反应
D. 用药后的罪恶感
E. 停药后的无法控制反应
41. 感染中毒型钩体病的临床特点有
A. 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B. 肌肉疼痛以腓肠肌特别明显 C. 睑结膜充血,但不伴畏光及分泌物
D. 发热、头痛、酷似流行性感冒 E. 以上都是
42.高甘油脂血症病人应用后可使LDL-C升高的是( ) A. 苯扎贝特 B. 氯苯丁酯 C. 吉非贝齐 D. 环丙贝特 E. 非诺贝特
43.下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中,不是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A. 齐多夫定 B. 去羟肌苷 C. 扎西他滨 D. 奈韦拉平 E. 拉米夫定
44.钩端螺旋体培养选择的培养基是:
A. 柯氏培养基 B. 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C. 胆汁培养基 D. 含血培养基
E. 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
4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过60天使用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复
合物和多种抗菌药物等内科综合治 疗抢救,病情无好转,近一周反复高热,5天前血培养分离到表皮葡萄球菌,3天前血培养分离到肺炎克雷伯杆菌。本例患者的诊断为
A.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阳性菌败血症
B.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C.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阴性、阳性菌败血症
D.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阴性、阳性菌败血症
E.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复数菌败血症
46.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后发病与否取决于
A. 成虫寄生部位 B. 华支睾吸虫的毒力 C. 虫的种类不同
D. 成虫寄生在胆管中的数量 E. 机体抵抗力
47.以下哪项与痢疾杆菌的致病性无关
A. 侵袭力 B. 细胞毒素 C. 肠毒素 D. 内毒素 E. 细菌运动性
48. 患者,女,71岁,结肠手术后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应用广谱抗生素,1个月后突然畏寒,高热,血压70 /60mmHg,尿量16ml/h,血象,白细胞总数18×10/L,中性92%,BE-2.8mmol/L,COCP为15mmol/L。该病人目前的突出矛盾是 A. 抗菌药物应用不恰当 B. 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C.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D. 代谢性酸中毒 E. 急性肾衰竭
49.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 A. 1个月 B. 5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E. 2个月
50.流脑的流行季节性
A. 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季 B. 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秋季 C. 只有夏秋季节发生,其他季节不发生
D. 只有冬春季节发生,其它季节不发生
E. 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51.下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中,属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A. 齐多夫定 B. 去羟肌苷 C. 司他夫定 D. 拉米夫定 E. 奈韦拉平
52.典型流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A.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健忘失眠、呼吸困难
B.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划痕阳性、肌肉痉挛
C. 突发高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 烦躁不安
D.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淤点、脑膜刺激征
E. 发热头痛、昏迷、全身肌肉抽搐
53.关于吡喹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抗虫普比较广
B. 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 C. 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D. 服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 E. 孕妇禁用
. 下述抗菌药物中,可经血液透析被消除,患者在血透后需要加用剂量的药物为
A. 氯霉素 B. 林可霉素 C. 万古霉素 D. 两性霉素B E. 阿米卡星
55.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
A. 药物在体内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B. 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C.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的一门学科 D. 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一门学科
E. 药物作用强度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消长规律
56.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正确的是
A. 病情越轻,效果越好 B. 病毒量越少,效果越好 C. 感染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D. 抗Hbe阳性者效果较好 E. 抗病毒效果与上述参数无相关性
57.对于快速鉴别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有较大意义的实验是
A.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 血培养 C. 血沉 D. 凝集试验 E. 鲎试验
58.硝普钠主要用于( ) A. 高血压危象
B. 中度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 C. 重度高血压
D. 轻、中度高血压 E. 中、重度高血压
9.下列哪项指标可排除HIV感染 A. HIV抗体相隔6月多次检测阴性 B. HIV病毒载量检测阴性 C. CD4 T细胞在正常范围内 D. P24抗原检测阴性 E. 患者无不适
60. 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B. 可用血源疫苗免疫预防感染 C. 血清中检出抗HCV提示感染 D. 血清中可检测病毒RNA E. 绝大多数为血源传播
61.男,50岁。1个月前畏寒、腹痛、腹泻.大便带脓血,10次左右/天,伴里急后重,诊断为菌痢,服用 SMZCO、黄连素1周后好转,近1周来又腹泻、腹痛,大便10次/天。大便常规:RBC /HP,WBC /HP.PC /HP,吞噬细胞3-4个/HP。以 往无腹泻史。应诊断 A. 慢性菌痢迁延型 B. 慢性菌痢隐匿型 C. 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D. 急性菌痢普通型 E. 急性菌痢轻型
62.下列药物中具有抗晕动病及抗拍金森病的药物是( ) A. 哌仑西平 B. 东莨菪碱 C. 阿托品 D. 后马托品 E. 山莨菪碱
63.以下那项不属于药物的副作用 A. 阿托品引起口干 B. 感冒药引起困倦 C. 普萘洛尔引起哮喘 D. 链霉素引起耳聋
E. 麻黄碱引起的中枢兴奋
. 下列药物并用时,由于前一种药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而发生药物置换,使后一种药的血药浓度升高而 发生毒性反应
A. 四环素,麦迪霉素 B. 阿司匹林,甲氨喋呤 C. 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 D. 氨苯砜,三矽酸镁 E. 扑米酮,保泰松
65.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于何时起施行
A. 2003 年 1 月 1 日 B. 2003 年 12 月 1 日 C. 2003 年 9 月 1 日 D. 1998 年 9 月 1 日 E. 1998 年 12 月 1 日
66.药物结合的主要作用位点
A. 血浆白蛋白 B. 红细胞 C. 脂蛋白 D. 球蛋白 E. 补体
67.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等于( ) A. (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口服等量药物后AUC)X100%
B. (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X100%
C. (口服定量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X100%
D. (口服一定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X100%
E. (静脉注射等量药物后AUC/口服定量药物后AUC)X100%
68. 间日疟的发育周期是: A. 48小时 B. 72小时
C. 36~48小时 D. 无规律 E. 24小时
69.结核菌素试验是:
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 E. Ⅴ型变态反应
70.熟悉有关试验用药品的临床前和临床方面的信息以及临床试验方案及相关文件是
A. 监督 B. 监察员 C. 研究者 D. 受试者 E. 申办者
2. 多项选择题
1.氯喹的临床适应证包括() A. 间日疟 B. 恶性疟
C. 阿米巴肝脓肿 D. 阿米巴肝炎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2.败血症应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 变应性亚败血症
B. 伤寒 C. 粟粒性结核 D. 恶性组织细胞病E. 深部淋巴瘤
3. 以下哪些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
A. 人群普遍易感,3~4月份达高峰 B. 潜伏期为数周至数月
C. 腹痛以左下腹为重,腹泻次数多 D. 排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E. 肠粘膜弥漫充血、水肿、浅表溃疡
4.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是
A. 甲氨蝶呤 B. 沙利度胺 C. 四环素 D. 乙酰水杨酸 E. 氯霉素
5.在前列腺组织中分布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
A. 大环内酯类 B. 磺胺类 C. 喹诺酮类 D. 四环素类 E. 甲氧苄啶
6.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可发生下列改变
A. 生物利用度增加 B. 总清除率减少
C. 所有药物半衰期均延长 D. 药物首过效应减弱 E. 生物利用度不改变
7.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药物的LD50值越小,则其毒性越大
B. 药物的LD50值越小,则其毒性越小
C. 治疗指数(TI),在试验动物作安 全性评价的一种常用指标,是LD50/ED50 D. 半数有效量(ED50):指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剂量 E. 在临床上,有时用药物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安全范围,其距离愈大愈危险
8.下列关于新生儿对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低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浆蛋白浓度低 B. 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 C. 血pH较低 D. 循环快 E. 存在竞争物
9.胰岛素所致不良反应包括() A. 胰岛素抵抗 B. 低血糖症 C. 胃肠反应 D. 脂肪萎缩 E. 过敏反应
10.抗菌素常见副作用
A. 毒性反应 B. 过敏反应 C. 二重感染 D. 细菌耐药性 E. 经常使用易产生依赖性
11.关于溴丙胺太林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临床常用的合成解挛药 B. 宜饭前服用
C. 可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 D. 可解除泌尿道平滑肌痉挛 E. 能不同程度减少胃液分泌
12.关于奎尼丁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抑制心肌细胞Na 内流 B. 减少心肌细胞K 外流
C. 在心电图上使Q-T间期缩短 D. 降低异位节律点4相斜率 E. 有阻断α 受体的作用
13. 下列传染性疾病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是 A. 麻疹
B. 风疹
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 流行性腮腺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14.有关美沙酮替代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替代时间一般不超过21天 B. 美沙酮与阿片类药物呈部分交叉依赖性
C. 首日使用剂量可通过观察瞳孔、脉搏、血压及其他戒断症状来判定 D. 一旦美沙酮停药后即可让患者出院
E. 减量过程可以先快后慢
15.主要是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包括: A. 疟疾 B. 乙肝 C. 丙肝 D. 艾滋病 E. 黑热病
16.属于新药注册申请范围的是 A. 增加新的适应症的申请 B. 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C.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的申请 D.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E. 改变给药途径的申请
17. 开展临床试验单位的所有研究者都应具备( )
A. 承担科学的临床试验的专业资格
B. 经过GCP培训
C. 承担科学研究的专业特长 D. 承担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 E. 承担临床试验研究的能力
18.连续用药后,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包括( )
A. 药物慢代谢型 B. 耐受性 C. 抗药性 D. 快速耐受性
E. 依赖性
19. 麻疹近期并发症包括 A. 支气管炎 B. 心肌炎 C. 喉炎 D. 肺炎 E.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20.重型肝炎主要并发症有
A. 肝性脑病 B. 上消化道出血 C. 肝癌 D. 感染 E. 肝肾综合征
21. 血培养标本采取应注意 A. 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取 B. 应在寒战、高热时采取
C. 每次采血量成人、年长儿10ml,新生儿、婴儿5ml D. 宜多次反复送检
E. 已用抗菌药物者不宜再做血培养
22.厌氧菌败血症临床特点是 A. 常有原发的基础病,常为混合感染及医院内感染
B. 黄疸发生率为10-40%,最多见的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
C. 并发血栓性静脉炎及迁徙性脓肿
D. 入侵途径以为胃肠道及女性生殖道为主 E. 预后良好
23.疟疾治疗中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的药物
A. 氯喹 B. 奎宁 C. 青蒿素 D. 磷酸咯萘啶 E. 甲氟喹
24. 有关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单一用药易产生耐药,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B. 可选择的药物有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 C. 能够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免疫损伤得到一定的重建
D. 不能清除HIV及根治AIDS E. 所有HIV感染者均应抗HIV治疗
25.脑膜炎双球菌的4个抗原成分有 A. 脂寡糖抗原
B. 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C. 荚膜多糖 D. 表面抗原 E. 菌毛抗原
26.感染性休克的病因治疗原则 A. 病原菌未明前,可根据临床经验选用强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进行治疗
B. 待病原菌确定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C. 剂量宜较大,首次可用加倍量 D. 应于静脉内给药
E. 可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
27. 有关头孢菌素类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对繁殖期的细菌有杀菌作用
B. 对肾脏均有一定毒性
C. 具有和青霉素相似的化学结构 D. 均能耐受ß—内酰胺酶的灭活 E. 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28.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是 A.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B. 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C.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D. 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 E. 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29. 强心苷中毒时可作为停药指征的先兆症状是( ) A. 窦性心动过缓 B. 色视障碍 C. 室性早搏
D. ECG表现为S-T段下降 E. 厌食、恶心
30. 钩体病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有 A. 意识障碍、昏迷 B. 颈强直
C. 头痛、呕吐
D. 脑脊液可培养分离出钩体 E. 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
1. 单项选择题
1. 兼有抗震颤麻痹作用的抗病毒药是
A. 碘苷 B. 阿昔洛韦 C. 阿糖腺苷
D. 利巴韦林 E. 金刚烷胺
2.来氟米特在体外不能发挥药理作用,必须通过肠道和肝脏代谢才有效( )
A. A771726 B. DHODH C. IMPDH D. 5F-Dump E. 5F -dAMP
3.典型霍乱泻吐期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无痛性剧烈腹泻 B. 里急后重
C. 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便 D. 呕吐物可为米泔水样 E. 先泻后吐,一般无发热
4.关于药物相互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时出现
B. 可能表现为药理作用的改变 C. 又是表现为毒性反应增强 D. 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 E. 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改变
5.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确定程度,哪项是错误的
A. 肯定 B. 很肯定 C. 可能 D. 很可能 E. 可能无关
6.下列传染病一般在发病1-6天内出疹,指出出疹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
A. 猩红热.天花.麻疹.风疹.斑疹伤寒.伤寒
B. 风疹.猩红热.麻疹.天花.斑疹伤寒.伤寒
C. 风疹.猩红热.天花.麻疹.伤寒.斑疹伤寒
D. 风疹.猩红热.天花.斑疹伤寒.麻疹伤寒
E. 风疹.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 伤寒
7.关于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那点事错误的( )
A. 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 B.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 C. 降低蒲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D. 缩短蒲肯野纤维的有效不应期 E. 缩短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
8. 年轻男性,因“反复发热5周”就诊,检查示:抗HIV抗体阳性。检查CD4细胞计数,下列哪种情况, 该患者应该开始服用药物预防肺孢子菌感染:
A. CD4细胞<0.1*109/L B. CD4细胞<0.2*109/L C. CD4细胞<0.3*109/L D. CD4细胞<0.4*109/L E. CD4细胞<0.5*109/L
9.钩体病的基本病变是 A. 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 B. 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C.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D. 直接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 E. 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变化
10. 何种表现是强心苷中毒的表现 A. S-T段下移
B. Q-T间期间缩短
C. T波倒置或低平
D. 地高辛血药浓度>3.0ng/ml E. 洋地黄毒苷血药浓度>20ng/ml
11. EHF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特征有: A. 血WBC增加,中性粒细胞也增加
B. 血小板降低
C. 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D. 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 以上均是
2. 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是 A. 普萘洛尔 B. 维拉帕米
C. 利多卡因 D. 胺碘酮 E. 奎尼丁
13. 肝炎肝硬化主要阻塞部位是 A. 肝静脉 B. 窦前 C. 窦后 D. 门静脉 E. 上腔静脉
14. 普萘洛尔不具有的适应证是 A. 甲状腺功能抗进 B. 偏头痛 C. 焦虑状态 D. 肌震颤 E. 酒精中毒
15.可首选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 )
A. 甲氧苄啶 B. 司帕沙星 C. 氧氟沙星 D. 磺胺嘧啶银 E. 磺胺嘧啶
16. 伤寒的确诊依据
A. 血培养伤寒沙门菌阳性
B. 相对缓脉 C. 皮肤玫瑰疹 D. 肥达反应阳性 E. 表情淡漠
17.药物pKa是指
A. 药物完全解离时的pH B. 药物50%解离时的pH C. 药物30%解离时的pH D. 药物80%解离时的pH E. 药物全部不解离时的pH
18. G6P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 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多数患者,平时不发病,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症状
B. 常因食用蚕豆、服用或接触某些药物、感染等诱发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急性溶血反应
C. 一般表现为出现脸色苍黄、疲劳、食欲差、黃疸、茶色尿、发烧、震顫骨痛、肌肉痛、肚痛等
D. 严重时,可能会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E. 出现全身过敏性红斑皮疹
19.苯巴比妥钠在碱性尿中( ) A.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B.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C.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D.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E.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20.根据时辰药理学原理设计的用药方案
A. 要求将全天的药物剂量等分成几分固定时间点服用
B. 要求将全天的药物剂量等分成几分任意时间点服用
C. 不要求1日给药次数,可以将全天剂量1次服用
D. 不要求1日给药次数,也不要求1日给药剂量
E. 要求1日给药次数,但不要求1日药物总剂量
21.六岁男童发热咳嗽两天,就诊时发现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考虑诊断
A. 鹅口疮 B. 麻疹 C. 流行性感冒 D. 猩红热 E. 肺结核
22.男,32岁,纳差,恶心,乏力1个月,尿黄,眼黄2周。半年前体检HBsAg(-)。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蜘蛛痣肝掌,肝脾未触及。ALT 1200 U/L;AST 0U/L ;ALB 41g/L;GLB 29g/L;TBIL 126μmol/L;DBIL 47μmol/L; HBsAg( ),HBeAg( ),抗HBc-IgG弱阳性,抗HBc-IgM强阳性。请问本病的诊断为:
A. 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 B. 病毒性肝炎(丙型)慢性重型 C.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 D. 药物性肝炎 E. 酒精性肝炎
23.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
A. 肉毒外毒素 B. 大肠杆菌内毒素 C. 霍乱外毒素
D. 金葡萄球菌外毒素 E. 伤寒杆菌内毒素
24. 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耐药: A.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 万古霉素 C. 利福平 D. 氯霉素 E. 利奈唑胺
25.免疫血清学检查,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 血清学检查既可查抗原,又可查
抗体
B. 在传染病早期,特异性抗体在血清中往往阴性或滴度很低
C. 恢复期抗体比早期抗体升高4倍,有明确诊断意义
D. 肥达氏反应是一种直接凝集反应
E. 沉淀试验一般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
26.连续用药较长时间,药效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出现药效的现象称为
A. 耐受性 B. 耐药性 C. 成瘾性 D. 快速耐受性 E. 习惯性
27.不属于药物滥用特征的是 A. 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 B. 无节制反复用药 C. 危害用药人的身体 D. 危害用药人的健康
E. 一般是正常用法和用量
28. 有关维生素B1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其缺乏
B. 体内具有辅酶活性的形式为氰钴胺和羟钴胺
C. 对叶酸的作用无影响
D. 萎缩性胃炎患者引起恶性贫血时应口服维生素B12
E. 缺乏时,可影响正常神经髓鞘脂质合成
29. 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最严重的症状是
A. 反应性脑膜炎 B. 周围神经炎 C. 闭塞性脑动脉炎
D. 脊髓炎 E. 蛛网膜下腔出血
30.药物的起效快慢主要取决于( ) A. 吸收速度 B. 排泄
C. 生物转化 D. 血药浓度 E. 以上均可能
31.不是氟喹诺酮类药共同的特点是
A. 抗菌谱广 ,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
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B. 体内分布广泛,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高
C. 消除半衰期较长 D. 不良反应较轻
E. 细菌对其不产生耐药性
32.很少经肝脏代谢的抗生素
A. 头孢噻吩 B. 磺胺 C. 青霉素 D. 多粘菌素 E. 两性霉素
33. 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 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为明确诊断应行下列哪项检查?
A. 血培养 B. 胸片 C. 血常规 D. 尿常规 E. 痰培养
34. AIDS在我国最常合并的感染是 A.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B. 结核杆菌感染 C. 念珠菌感染 D. 隐球菌感染 E. 巨细胞病毒感染
35. 男,14岁,发热、腹痛腹泻、胃纳减退、尿少色黄、排粘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 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本病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 急性阿米巴痢疾
B. 急性菌痢 C. 病毒性腹泻 D. 细菌性食物中毒 E. 霍乱
36. 吗啡与哌替啶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
A. 吗啡的镇咳作用较哌替啶强 B. 等效量时,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与哌替啶相似
C. 两药对胃肠道平滑肌张力的影响基本相似
D. 分娩止痛可用哌替啶,而不能用吗啡
E. 哌替啶的成瘾性较吗啡弱
37. 下列病毒中不经血液传播的是
A. HBV B. HCV C. HEV D. HDV E. HIV
38.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A. 青霉素 B. 头孢呋辛 C. 环丙沙星 D. 磷霉素 E. 大环内酯类
39.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A. 药物吸收缓慢 B. 药物分布减小
C.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D. 代谢无变化 E. 药物分布无改变
40.抗菌谱是( ) A. 药物的治疗指数 B. 药物的抗菌范围 C. 药物的抗菌能力 D. 抗菌药的治疗效果 E. 抗菌药的适应证
41. 下列哪种降血糖药比较易造成乳酸血症( )
A. 甲福明 B. 优降糖 C. 氯磺丙脲 D. 甲苯磺丁脲 E. 胰岛素
42.可导致胎儿核黄疸的药物是 A. 甲硝唑 B. 磺胺类药物 C. 红霉素 D. 克拉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43.女性,26岁,养猪场工人,因发热全身酸痛5天,于7月22号入院,T40℃,眼结合膜充血,腹股沟淋 巴结蚕豆大,有压痛,腓肠肌轻压痛,肝肋下可及,轻叩痛,双肾区有叩击痛,尿蛋白( ),每高倍视野有RBC2~3个,WBC1~2个,诊 断应首先考虑 A. 流行性出血热
B. 钩端螺旋体病 C. 伤寒
D. 斑疹伤寒 E. 病毒性肝炎
44.氯丙嗪过量引起血压下降,应选用的药物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阿托品 D. 多巴胺
E. 异丙肾上腺素
45.治疗菌痢所产生的耐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耐药质粒即耐药因子(R因子) B. 染色体控制的耐药性 C. 反复应用多种抗菌药物 D. 抗菌药物用量不足 E. 再次使用相同抗菌药物
46.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 输血或血制品的途径
B. 粪口途径 C. 注射途径 D. 母婴传播 E. 密切接触
47. 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按药物半衰期给药,大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浓度( )
A. 2~3次 B. 4~6次 C. 7—9次 D. 10—12次 E. 13~15次
4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液化验时 A. 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
B. 白细胞总数下降,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C. 白细胞总数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
D. 白细胞总数下降,血小板增加 E. 白细胞总数正常,血小板下降
49. 药物的起效快慢主要取决于 A. 吸收速度 B. 排泄
C. 生物转化 D. 血药浓度 E. 以上均可能
50. 男,25岁,从海南打工回广,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 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下列什么
时期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最高:A. 高热期 B. 寒战发热期 C. 大汗期 D. 抽搐、昏迷期 E. 间歇期
51.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不包括 A. 是当前抗菌的一线药物
B. 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 C. 对肾损伤较小 D. 抗菌谱广 E. 过敏反应率低
52.下列哪组疾病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
A. 鼠疫,霍乱,艾滋病
B. 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 C. 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黑热病
D. 流行性腮腺炎,黑热病麻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炭疽
53.流脑的分布规律是 A. 只见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B. 只见于贫穷国家和地区
C. 世界范围流行,局部地区高发 D. 和乙脑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 E. 多见于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
.糖皮质激素隔日一次疗法的给药时间为
A. 下午4时 B. 中午12时 C. 上午8时 D. 晚8时 E. 午夜
55. 应用血管活性药抗休克时,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 低排高阻性休克采用扩血管药物
B. α-受体阻滞剂可解除微血管痉挛和微循环瘀滞
C. β-受体兴奋剂代表药物为去甲肾上腺素
D. 抗胆碱药物中首选山莨菪碱 E. 缩血管药仅提高血液灌注压而血管管径却缩小
56.女性,30岁。既往体健,不规则发热1月余,最高38.4℃,最低37.5℃,清晨体温正常。在分析病
因时,下列哪种最不可能
A. 细菌性感染 B. 病毒性感染 C. 结缔组织病 D. 功能性低热 E. 真菌感染
57. 下列阿托品的哪一作用与其阻断M受体无关
A. 扩大瞳孔 B. 松弛内脏平滑肌 C. 加快心率 D. 扩张血管 E. 抑制腺体分泌
58.患者男,26岁,农民,因“高热、头痛10天 ”入院。查体:体温38.9℃,烦躁,头面及颈胸皮肤潮红,左腹股沟有1焦痂,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眼结膜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胸部CT:心肺正常;肝功能ALT150U/L;尿常规:蛋白( );血常规: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5.8×109/L,中性0.75,淋巴0.25。.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 B. 钩体病 C. 流行性出血热
D. 败血症 E.
59.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 A. 口服给药 B. 皮下注射 C. 肌内注射 D. 经肛门给药 E. 静脉给药
60.关于中毒型菌痢哪项是不恰当的
A. 混合型毒痢的病情最重 B. 采用综合措施抢救
C. 抗菌药物应静脉注射
D. 常规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E. 高热惊厥退热无效者行亚冬眠疗法
6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苯巴比妥钠的负荷剂量是 A. 5mg/kg B. 10mg/kg C. 20mg/kg D. 30mg/kg E. 40mg/kg
62. 药物的副作用是
A. 一种过敏反应 B. 因用量过大所致
C. 在治疗范围内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但无多大危害的作用 D. 指剧毒药所产生的毒性 E. 由于病人高度敏感所致
63.下列哪一项不是吉非贝齐的不良反应( )
A. 腹胀、腹泻、恶心 B. 脱发 C. 血象异常 D. 皮疹 E. 皮肤潮红
.能引起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翻转的药物是( )
A. 利舍平 B. 酚苄明 C. 甲氧明 D. 美卡拉明 E. 阿托品
65.新生儿维生素的补充正确的是 A. 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 1mg,早产儿连用三天
B. 生后4d加维生素C 50~100mg/d C. 生后10d加维生素A 500~1000 IU/d,维生素D 400~1000 IU/d D. 生后4周添加铁剂 2mg/(kg/ d), 并同时加用维生素E 25U和叶酸2.5mg,1周两次 E. 以上都对
66. 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7. 男,28岁,农民,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纳差、尿黄5
天。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可及,无触痛。WBC 8.5×10E9/L, Hb 145g/L,ALT 460u/L,TB 58μmol/L。本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 急性食物中毒 B. 钩体病 C. 急性血管内溶血
D. 病毒性肝炎 E. 败血症
68.菌痢的预防应采取以什么为主的综合措施
A. 隔离及治疗现症患者 B. 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服用减毒活疫苗 E. 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69主要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部位是( )
A. 球状带 B. 下丘脑 C. 束状带 D. 垂体前叶 E. 网状带
70.不恰当抗菌素预防用药是
A. 短期用药 B. 清洁-污染手术 C. 肿瘤化疗患者
D. 污染手术 E. 以上均不是
2. 多项选择题
1.奎宁的不良反应包括() A. 金鸡纳反应 B. 致死性心律失常 C. 急性肾衰竭 D. 兴奋子宫平滑肌 E. 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
2.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为 A. 腮腺部肿痛伴发热 B. 腮腺的化脓性炎症
C. 延及各种腺组织或累及各种脏器的倾向
D. 单侧腮腺肿痛最为常见
E.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3.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是 A. 口服吸收的首过效应减弱 B. 药物主要分布于周围组织 C. 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 D. 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变小
E. 药物排泄减慢 4. 必须对患者进行昆虫隔离的传染病包括:
A. 乙肝 B. 流脑 C. 回归热 D. 疟疾 E. 丝虫病
5. I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 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B. 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
C. 为新药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
D. 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E. 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
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6.影响药物分布昼夜变化的因素有 A. 血容量和组织器官血流量 B. 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 C. 药物理化性质
D. 药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 E. 细胞外液Ph
7.老年人典型的神经系统变化有 A. 智力受影响不明显
B. 大脑皮质萎缩C. 血脑屏障退化 D. 脊髓重量不变E. 深部反射不变
8.必须对患者进行消化道隔离的传染病包括:
A. 伤寒 B. 细菌性痢疾 C. 阿米巴病 D. 甲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9.焦痂特点的描述, 下列哪些项正确
A. 发生在恙螨叮咬处 B. 无痛或痒感
C. 先为小丘疹,后发生水疱,中心坏死后结痂
D. 焦痂为黑色,椭圆形,边界清楚 E. 多见于手背、颜面等暴露部位
10. 血管活性药物中的扩血管药物宜在
A. 冷休克时使用
B. 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 C. 休克任何时期使用 D. 暖休克时使用 E. DIC时使用
11.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
A. 白介素 B. a_肿瘤坏死因子 C. ǐ_干扰素 D. 集落刺激因子 E. 补体
12.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应用,有助于 A. 提高药物疗效
B. 降低毒副反应 C. 减少耐药性 D. 增加病人顺应性 E. 节约药物
13.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造血
系统作用( )
A. 纤维蛋白原浓度提高 B. 大剂量使血小板增加
C. 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 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但游走,吞噬能力下降 E.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14.以下关于疟疾发病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肝细胞释出裂殖子引起疟疾发作
B. 疟疾存在带疟原虫者 C. 三日疟贫血最明显
D. 黑尿热是因疟原虫堵塞肾小管 E. 恶性疟原虫使受感染红细胞粘附成团,导致微血管狭窄
15.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的抗菌药物 A. 林可霉素 B. 氯霉素 C. 克拉霉素 D. 罗红霉素 E. 阿齐霉素
16. 胰岛素具有下列哪些作用( ) A.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B.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 C. 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D. 促进脂肪合成
E. 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
17.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的不良反应包括( ) A. 子宫不规则出血 B. 类早孕反应 C. 闭经
D. 凝血功能减弱,容易出血 E. 少数哺乳妇女乳汁减少
18. 对心衰患者,强心苷在用药早期可以长生的治疗作用是( ) A. 增加心输出量
B. 利尿
C. 增加心肌耗氧量
D. 使心压力-容积环右移上移 E. 使扩大的心脏缩小
19.Ⅱ期临床试验参加临床试验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认的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或经正规临床药理培训具有临床试验经验的单位 B. 专业科室领导重视,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高职医师负责,有一名以上主治医师具体负责试验工作 C.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准确可靠,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检测有质控保证
D. 能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E. 能认真负起对受试者的医疗责任与对所试新药负起评价责任的单位和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一切措施,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20.下列可引起胎儿性发育异常的药物有
A. 磺胺类药物 B. 雌激素 C. 苯巴比妥 D. 孕激素 E. 雄激素
21.广谱抗菌药的抗菌范围是()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衣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
22.下列选项中,常见的肝性脑病诱因有
A. 消化道大出血 B. 低蛋白饮食 C. 感染 D. 大量放腹水 E. 突然停用护肝药物
23.为克服水肿治疗中利尿药抵抗,常可采用的措施
A. 多次应用最小有效量或连续静滴高效利尿药
B. 当利尿药抵抗出现于肾功不全时,使用的高效利尿药增加剂量 C. 联合应用作用于肾小管不同节段的利尿药
D. 联合应用作用于肾小管相同节段的利尿药
E. 当利尿药抵抗出现于心功不全时,可先用卡托普利后再用利尿药
24. 男,岁,纳差、腹胀、身目黄染2月余,呕血2小时。既往曾发现HBsAg阳性史。查体:血压
78/45mmHg,烦躁不安,皮肤黏膜明显黄疸,结膜、甲床苍白,皮肤瘀斑,脉搏细速,扑翼样震颤阳性,TB 553umol/L,ALT 76U/L,PTA 2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乙肝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B. 首先建立静脉通道
C. 应给予积极抗休克治疗 D. 立即安排急诊胃镜检查 E. 给予吸氧、适量输注红细胞治疗
25. 和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有哪些特点( ) A. 较少诱导血小板减少 B. 抗凝活性强 C. 半衰期短 D. 抗栓作用强 E. 出血发生率小
26. 奎尼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有 A. 过敏反应 B. 金鸡纳反应 C. 低血压 D. 心律失常 E. 胃肠道反应
27.盐酸纳洛酮符合下列哪些性质 A.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B. 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C. 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D. 临床主要用作吗啡过量的解救药
E. 使每搏输出量增加,翻转各种休克的低血压
28. 疟疾的根治下列正确的是;
A. 治疗对象为1~2年内有疟疾史,血中找到疟原虫者
B. 常采用乙胺嘧啶和伯氨喹联合治疗
C. 可采用集体服药方式
D. 疟疾抗体检查阳性者不必进行根治
E. 宜在流行高峰前1个月进行
29. 关于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于预防1种或2种特定病原体入侵体内感染可能有效
B. 可以长期预防用药并且有效 C. 对于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D. 对于免疫缺陷患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做培养的同时,可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E.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疾病可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30.对于感染性休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可维持血管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B. 可以降低外周阻力,扩张血管 C. DIC诊断一旦成立,立即予以大剂量治疗
D. 出现颅内压增高、神志改变和一过性抽搐等脑水肿表现时应及时给予大剂量治疗
E. 可以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
1. 单项选择题
1. 血脑屏障的作用是( ) A. 阻止所有外来物进入脑组织 B. 使大多数外来物不易穿透,保护大脑
C. 阻止所有药物进入大脑 D. 阻止所有细菌进入大脑 E. 阻止一切物质进入脑组织
2. 按照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对药品申报注册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的部门是 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 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E. 国家药典委员会
3. 2009年甲型流感的发病可称为: A. 散发性发病
B. 流行 C. 大流行 D. 暴发流行 E. 爆发大流行
4.以下哪项不属于重型肝炎的并发症
A. 消化道出血 B. 自发性腹膜炎 C. 肝肺综合征 D. 肝性脑病
E.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5. 四环素类药物与钙、镁、铝、铋等无机盐类抗酸药合用会降低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效果,是由于 A. 在吸收方面的相互作用 B. 在分布方面的相互作用 C. 在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 D. 在排泄方面的相互作用 E. 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6.抗菌药物分三类管理是为了 A. 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 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 抗菌药物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 D. 节省费用 E. 方便医生的记忆
7.下列利尿药物配伍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是 A. 呋塞米 螺内酯 B. 呋塞米 阿司匹林 C. 呋塞米 丙磺舒 D. 呋塞米 氢氯噻嗪 E. 呋塞米 青霉素
8. 关于传染病,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隐性感染可能最多,其次为病原携带者 B. 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限是以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为依据
C. 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人工被动免疫法
D.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佳措施是加强饮食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水源管理和消灭苍蝇
E.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9. 男,25岁,高热40℃,伴全身充血性皮疹,乏力,全身酸痛,左腹股沟处见一椭圆形焦痂,4mm大, 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对该患者首先应作哪项检查有助诊断
A. 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外斐反应)
B. 肥达氏反应 C. 血培养
D. 焦痂渗出作细菌涂片 E. 血常规
10.抗菌素的应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对可能污染的手术应预防性使用
B. 大量使用以防止鱼类感染
C. 尽量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D. 大量使用以防止家禽感染 E. 尽量使用广普抗菌素
11.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有形成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细胞增多 B. 血小板增多 C. 红细胞增多
D. 中性粒细胞增多 E. 血红细胞增多
12.治疗由强心苷所引起的二联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 A. 口服氯化钾 B. 应用普萘洛尔 C. 用呋塞米促进排出 D. 应用苯妥英钠 E. 应用氨苯蝶啶
13.男,25岁,高热40℃,伴全身充血性皮疹,乏力,全身酸痛,左腹股沟处见一椭圆形焦痂,4mm大, 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氯霉素或四环素
B. 红霉素 C. 环丙沙星 D. 第三代头孢菌素 E. 亚胺匹能
14.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包括的内容是( )
A. 生物等效性实验 B. 制备工艺、理化性质、质量标准、 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C. 不良反应的考察 D. 人体安全性评价 E. 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15. 下列哪一种是被动免疫制剂?
A. 伤寒菌苗 B. 卡介苗
C. 麻疹疫苗 D. 白喉类毒素 E. 破伤风抗毒素
16.下述不良反应不是根据其性质分类的是
A. 副作用 B. 毒性作用 C. B型反应 D. 后遗效应 E. 依赖性
17. 下列药物中易引起新生儿溶血或黄疸的是
A. 非那西丁 B. 伯氨喹 C. 磺胺异恶唑
D. 氯霉素 E. 以上都是
18.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点为 A. 发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平行 B. 长程高热,热程一般长达2周以上 C. 间歇热 D. 热退病重 E. 发热贯穿整个病程
19. 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水肿伴高血压时,宜选用利尿药 A. 氢氯噻嗪 B. 甘露醇 C. 乙酰唑胺 D. 山梨醇 E. 尿素
20.临床试验的各类文件,包括临床试验方案、批准文件、伦理委员会批文、病例记录表及数据统计资料以及临床试验分报告既总结报告均应按规定妥善保存
A. 3年 B. 5年 C. 10年 D. 至临床试验结束后3年 E. 至临床试验结束后5年
21.乙脑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哪项不正确?
A. 多在病程第一周内达高峰 B. 眼球震颤,瞳孔变化提示前庭小脑受损
C. 呼吸衰竭为本病最严重表现,常与循环衰竭同时发生 D. 单瘫较偏瘫,全瘫多见
E. 浅反射先减弱后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22.能明显提高HDL的药物是( ) A. 考来替泊 B. 吉非贝齐 C. 洛伐他汀 D. 普罗布考 E. 月见草油
23. 21岁男性,持续发热,腹泻一周,2~3次/日,便中有粘液,右下腹隐痛,头疼、恶心、呕吐一次,伴食欲不振。体检:T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 2cm,脾肋下1cm.末梢血WBC2.9乘以十的九次方/L,N0.80,L0.20,粪便常规检查WBC( ),RBC少许,未见虫卵,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为 A. 骨髓穿刺常规检查 B. 血培养致病菌 C. 肥达反应
D. 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 E. 粪便细菌培养
24. 患者男性,18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 12×109/L,HB62g/L,N 82%。追问病史,患者15天前从柬埔寨回国,有野外露营史、蚊叮咬史,为明确诊断,那项检查最简单直接? A. 血涂片 B. 骨髓培养 C. 血培养 D. 腰椎穿刺 E. 肥达试验
25.脑脊液中哪一成分的增加提示脑组织有较严重损伤?
A. 细胞总数 B. 蛋白质含量 C. ALT活性 D. AST活性 E. 糖含量
26.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A. 甲型病毒性肝炎 B. 艾滋病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霍乱 E. 细菌性痢疾
27. 关于传染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感染是传染
B. 传染病有传染性
C. 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
生过程
D.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E. 传染过程的不同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28.男性,28岁,农民。发热1周,血便1天。查体:T 39℃,P90bpm,神清,无皮疹,无贫血貌,肝脏右肋缘下2cm可及,脾脏左肋缘下4cm可及。血WBC 3.8×109/L,嗜酸细胞计数0。大便常规红细 胞计数满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结核 B. 阿米巴肠病 C. 疟疾 D. 细菌性痢疾 E. 伤寒
29.时辰药动学是研究
A. 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B. 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C. 研究生理机能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D. 研究药物毒性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E. 研究药物与受体结合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0.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Ⅴ型变态反应
31. 女,27岁,4天前开始每天下午畏寒、寒战,继而高热,持续 4小时后出 汗,热退。既往无疟疾史, 平时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血象:WBC3.8 ×109/L,N0.78,Hb98g/L,骨髓涂片发现恶 性疟原虫滋养体,应作哪种处理: A. 奎宁口服 B. 伯氨喹 乙胺嘧啶 C. 奎宁 伯氨喹
D. 阿的平 伯氨喹磷 E. 氯喹口服
32.禁用普萘洛尔的疾病是( ) A. 高血压 B. 心绞痛
C. 窦性心动过速
D. 支气管哮喘 E. 甲亢
33.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 A. 肠道 B. 肝内胆管
C. 门脉系统 D. 肝窦 E. 腹腔
34.妊娠四个月以后,胎儿药物致畸的敏感性降低,但以下哪个系统仍有可能受损
A. 生殖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呼吸系统 D. 骨骼 E. 血液系统
35.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应用禁忌症
A. 失代偿期肝硬化 B. 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 C. TB=50umol/L D. HBV DNA=10^4 E. PLT<40*10^9/L
36. 下列哪种肝炎病毒基因组为DNA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37.对于脑膜炎双球菌,下列哪些正确
A. 革兰阳性球菌
B. 我国流行株以群为主
C. 共13个血清群,其中、、三群最常见
D. 在外界抵抗力强 E. 外毒素为致病的重要因素
38. 夏季,年轻男性,发热、眼红腿痛3天。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眼结膜充血,可触及腋窝浅表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患者入院2天后出现气促、咳血痰,以下治疗方案最为重要合理的为哪一项:A. 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B. 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杀死病原体 C. 镇静、吸氧 D. 止血治疗 E. 强心治疗
39. 缺乏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的
是
A. 预防风湿热复发
B. 传染性疾病流行期:如SD预防流脑
C. 预防新生儿眼炎 D. 预防外科术后感染 E.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40. 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 A. 热带 B. 亚热带 C. 热带和亚热带
D. 温带 E. 寒带
41.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生物等效性试验
42. 慢性重复感染华支睾吸虫导致严重的后果是
A.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B. 肝脏进一步肿大 C. 肝硬化及门脉高压 D. 肝功能转氨酶显著升高 E. 消瘦、贫血、乏力
43. 肾综合征出血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
A. 尿毒症致凝血功能异常 B. 类肝素物质增多
C. 血管壁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减少 D. 血管因子消耗缺乏 E.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44.下列哪个药物对胃肠道反应较轻微( )
A. 保泰松 B. 阿司匹林 C. 对乙酰氨基酚
D. 吲哚美辛 E. 布洛芬
45.三日疟的发育周期是: A. 48小时 B. 72小时 C. 36~48小时
D. 无规律 E. 24小时
46.下述抗菌药物口服后在前列腺组织中浓度较高的为
A. 红霉素 B. 青霉素G
C. 氨苄青霉素
D. 羟氨苄青霉素 E. 羧苄青霉素
47.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右侧面颊肿痛2天入院。入院检查:急性病容,右侧面颊以耳垂为中心 肿大。边界不清,血象白细胞总数为10.8×10/L,N 65%,L 35%。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检查 A. 脑脊液检查 B. 嗜异性凝集试验
C. 血、尿淀粉酶
D. 异常淋巴细胞检查
E. ELISA法检测血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IgM抗体
48. 患者男,21岁。春季发病,突起发热、头痛、呕吐、咳嗽3天,烦躁不安1天人院。查体:颈有抵抗感,胸腹部可见散在出血点。结合化验检查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各项处理中不恰当的是
A.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B. 及时隔离并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
C. 尽快转大医院治疗 D. 及时填写传染疫情卡上报 E. 酌情用甘露醇降低颅压
49. 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可选用的药物是
A. 氯霉素 B. 青霉素
C. 头孢氨苄 D. 链霉素 E. 四环素
50.下列物质不属于药品的是 A.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B. 抗生素和生物制品
C. 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D. 化学试剂和保健品
E. 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51. S-美芬妥英羟化酶是指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2C19
52.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
床表现中, 下列哪一条是不可能的 A. 发热, 头痛, 呕吐
B. 颈项强直, 布氏征( ), 克氏征( ) C. 皮肤瘀点、瘀斑
D. WBC 15´109/L, 中性027, 淋巴 069, 异形淋巴细胞004
E. 脑脊液的变化呈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
53.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 A.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B.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C. 增加药物的吸收 D. 促进药物的排泄 E. 提高药物的疗效
.当细菌入侵艾滋病患者后下列哪项病理变化是错误的 A. 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B. 炎症反应强烈 C. 炎症反应低下 D. 病原体不易被消灭 E. 胸腺退变及萎缩改变
55. 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建议使用激素的情况是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亚急性重型肝炎 C. 失代偿期肝硬化 D. 慢性重型肝炎 E. 慢性肝炎重度
56. 脑型疟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A. 脑血管狭窄
B. 脑血管栓塞 C. 急性溶血 D. 过敏反应 E. 红细胞黏附成团
57.下列药物有致畸作用的有 A. 克林霉素 B. 阿奇霉素 C. 甲氨蝶呤 D. 头孢呋辛 E. 青霉素钠
58.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对于接触后5天内曾接受丙种球蛋白的麻疹易感儿童,其隔离检疫期是 A. 1周 B. 2周 C. 3周 D. 4周 E. 5周
59. 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
度集中在一个短时间之内
A. 流行 B. 小流行 C. 大流行 D. 爆发流行 E. 散发性发病
60.下列哪一项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导泻治疗的反指征 A. 低血钾 B. 低血钠 C. 高血压 D. 消化道大出血 E. 低氯血症
61.长江中下游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疟疾传播媒介是:
A. 速发型小孢子 B. 迟发型小孢子 C. 裂殖子 D. 配子体 E. 囊合子
62.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间的长短 决定于
A. 剂量大小 B. 给药次数 C. 半衰期 D. 表观分布容积 E. 生物利用度
63. 疟疾患者经抗疟药治疗后症状消失,个月后又出现症状发作,这是由于
A. 不同型疟疾混合感染 B. 远期复发
C. 近期复发
D. 疟原虫产生耐药性 E. 抗疟药已从体内排泄
.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 A. 临床试验
B. 生物等效性试验
C. 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D. 药理、毒理试验
E. 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
65. 链霉素不合理的配伍是
A. 与青霉素合用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B. 与四环素合用治疗鼠疫 C. 与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
D. 与氨苄西林合用预防细菌性心内膜
炎
E. 与白喉抗毒素合用治疗白喉
66.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后失败,可
能原因( )
A. 同时服用肝药酶诱导剂 B. 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 C. 产生耐受性 D. 产生成瘾性 E. 首过消除改变
67.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为 A. 患者体温升高 B. 患者诊断为病毒感染 C. 清洁-污染手术使用抗菌药物 D. 患者血常规检查一切正常,但咳嗽症状严重
E. 患者诊断为结核分枝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68. 丙磺舒延长青霉素药效的原因是丙磺舒 A. 也有杀菌作用 B. 减慢青霉素的代谢 C. 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D. 减慢青霉素的排泄 E. 减少青霉素的分布
69.孕妇的药动学特点错误的是 A. 体液增多 B.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C. 肾血流量增多 D. 药物代谢增多
E. 体内游离药物比例增多
70.老年人服用地高辛应引起重视的是
A. 排泄加快 B. 吸收减慢 C. 分布容积增大
D. 半衰期延长 E. 血药浓度下降
2. 多项选择题
1. 败血症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下列正确的是
A. 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即应根据情况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B.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C. 可采用两种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静脉给药,剂量宜大
D. 疗程一般1周以上,或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7~10天
E. 选用杀菌剂
2.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点是
A. 药物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和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B.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的职责,申办者和监察员的职责
C. 记录与报告,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D. 试验用药品的管理质量保证 E. 多中心临床试验
3.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时的治疗
A. 稳定内环境 B. 促进利尿 C. 扩容 D. 透析疗法 E. 导泻和放血疗法
4.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B.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C. 恢复期带病毒现象约占10% D.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E. 任何年龄的易感者均可患病
5.下列哪些疾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
A. 鼠疫 B. 病毒性肝炎 C. 流行性出血热
D. 麻风 E. 炭疽
6.由于饮水污染可引起的传染病是: A. 霍乱 B. 伤寒 C. 甲型肝炎 D. 乙型肝炎 E. 流行性出血热
7.下列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 潜伏期一般为1-2周
B. 本病主要表现是,先有短期发热和中毒症状,以后出现低血压休克和肾功损害
C. 本病过程分为五期,可有一,二期不出现或二,三期重叠
D. 发热期有“三痛”,“三红” E. 病程2-3日有皮肤粘膜出血点对早期诊断无价值
8.下面对受体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 A. 受体是首选与药物直接反应的化学基团
B. 药物必须与全部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药物最大效应
C. 受体兴奋的后果可能是效应器官功能的兴奋,也可能是抑制 D. 受体与激动药及拮抗药都能结合
E. 经常处于代谢转换状态
9.下列哪些征象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
A. 体温过高(>40.5℃)或过低(<36℃)
B. 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如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
C. 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和(或)代谢性酸中毒,而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
D. 血压偏低或体位性低血压 E. 心率明显增快与体温升高不平行,或出现心律失常
10. 艾滋病患者皮肤黏膜的病变有 A. 卡波济肉瘤 B. 体癣
C. 口腔毛状白斑 D. 尖锐湿疣 E. 念珠菌口腔感染
11.立克次体的特征是 A. 吉姆萨染色呈紫蓝色
B. 呈双球状在细胞浆内靠近核旁成堆排列
C. 革兰染色呈蓝色
D. 对幼龄小白鼠的致病力强
E. 在发热期间,可从患者的血液、淋巴结、焦痂、骨髓等分离出病原体
12.有关毒扁豆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B. 可直接兴奋M、N胆碱受体 C. 可抑制中枢和外周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D. 可用于治疗青光眼 E. 有缩瞳作用
13. 疟疾治疗中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
A. 氯喹 B. 特芬喹 C. 青蒿素 D. 伯氨喹 E. 奎宁
14. 妊娠高血压时,孕妇应用下列药物可能危害胎儿安全 A. 呋喃妥因 B. 磺胺类 C. 甲硝唑 D. 灰黄霉素 E. 奎宁
15. 下列哪项是败血症的诱因 A.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
B.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C. 严重的原发疾病 D. 各种大手术的开展
E. 气管插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 各种有创检查和治疗的应用
16.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野鼠 B. 蛇 C. 鹅 D. 猪 E. 鸡
17.新药临床研究申报资料包括 A. 药品名称,立题目的与依据,对本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等资料
B. 原料药生产工艺研究、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化学结构或组分的确证、药品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药品稳定性研究、样品及其检验报告书以及产品包装材料及其选择依据等资料
C. 临床研究用参考资料,其中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临床研究计划、研究方案以及临床研究者手册等
D. 主要药效学试验、一般药理研究、急性及长期毒性研究、局部用药毒性以及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安全性试验资料
E. 复方制剂中多种组分对药效、毒性及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研究、特殊毒性试验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等资料
18.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鉴别主要有 A. 血培养 B. 外周血象检查
C. 脑脊液检查
D. 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 E. 粪便培养
19.以下哪些为药物引起的特殊毒性
A. 致癌作用 B. 变态反应 C. 致畸作用 D. 过度作用 E. 致突变作用
20.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 有特异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感染后免疫 D. 有流行病学特征 E. 有感染中毒症状
21.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血象变化特征除外
A. 可见异形淋巴细胞 B. 白细胞总数增高 C. 血小板降低 D. 血红蛋白下降 E. 嗜酸粒细胞下降
22.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以血培养最为重要,
A. 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及寒战、高热时进行
B. 并多次反复送检,
C. 每次采血量新生儿和婴儿为5ml,年长儿和成人为10ml
D. 已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可加对氨苯甲酸等以破坏抗生素
E. 有条件时同时进行真菌和厌氧菌的培养
23.头孢菌素的特点:
A. 它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致相仿
B. 其中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的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C.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仿
D. 对金葡菌等的作用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强
E. 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
24.应重点考虑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有
A. 肾功能减退者 B. 急性中毒
C. 怀疑患者药物中毒 D. 肝功能不全者 E. 怀疑患者存在不依从
25.以下肝炎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是
A. 甲肝病毒 B. 乙肝病毒 C. 丙肝病毒 D. 丁肝病毒 E. 戊肝病毒
26. 支气管哮喘的病人8:00口服5 mg 间羟胺,20:00再口服10 mg 间羟胺,目的是
A. 有利于增强间羟胺与支气管平滑肌的亲和力
B. 保持昼夜间羟胺的血药浓度相对稳定
C. 使清晨呼吸道阻力大时达到较高的间羟胺血药浓度 D. 有利于内分泌的调节
E. 有利于并发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27. 脑型疟疾应与下列那些疾病鉴别
A. 乙型脑炎 B. 脑囊虫病 C. 中毒性菌痢 D. 散发性脑炎 E.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28. 下列哪项是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表现
A. 畏寒发热 B. 头痛及周身酸痛 C. 眼结膜充血
D. 浅表淋巴结肿痛 E. 腓肠肌压痛
29.以下哪些因素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A. 胃肠运动的影响 B. 离子的影响 C. 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D. pH的影响
E. 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
30.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是哪些?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埃希氏菌 C. 艰难梭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溶血链球菌
1. 单项选择题
1.一胆绞痛病人,用阿托品解痉后出现口干、心悸等反应,这种反应称为( )
A. 后遗效应 B. 继发作用 C. 毒性反应 D. 副作用 E. 过敏反应
2.对疟疾而言,下列正确的是: A. 血厚涂片诊断的灵敏度高 B. 血薄涂片分型的意义较大 C. 骨髓涂片的疟原虫阳性率较高 D. 恶性疟的血涂片原虫密度较高 E. 以上均是
3.作用于髓袢升支粗短皮质部的利尿药物是( )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氨苯蝶啶 E. 乙酰唑胺
4.关于钩端螺旋体病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是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B. 病人及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C. 临床类型与病原体型别无关 D. 临床表现轻重主要取决于人体免疫状态
E. 在国内肺出血型是
5.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 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上述病例中病原治疗药物的应用原
则是
A. 静脉滴注大剂量 B. 开始时肌注小剂量 C. 疗程2周以上 D. 每日只需用药1次 E. 退热后即可停药
6.下列哪种药物易引起高尿酸症 A. 螺内酯 B. 氨苯蝶啶 C. 阿米洛利 D. 氢氯噻嗪 E. 甘露醇
7.对隐性感染来说,那种提法是错误的
A. 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临床表现
B. 与病原携带者同时存在或交替出现
C. 不造成组织损伤
D. 流行期间隐性感染的增加对防止流行的扩大有重要意义 E. 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8.下述磺胺药中,蛋白结合率最低,容易进人各种组织的是( ) A. 磺胺二甲基嘧啶
B. 磺胺甲噁唑 C. 磺胺嘧啶 D. 磺胺间甲氧嘧啶E. 磺胺米隆
9.下列药物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是 A. 阿奇霉素 B. 氨苄西林 C. 头孢呋辛 D. 青霉素钠 E. 以上都不是
10.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分型的主要依据是
A. 热度高低和病程长短 B. 有否休克和肾衰
C. 休克和少尿持续时间
D. 有否心衰肺水肿,严重继发感染 E. 热度高低,出血及血压情况,肾损程度,有否严重并发症
11.革兰氏阳性败血症,哪项最具有参考价值
A. 发热时间长
B. 近有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 C. 肝脾肿大
D. 病程中出现迁徙病灶、脑脓肿、
肝脓肿 E. 皮疹
12. 关于感染后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无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B.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在真菌、病毒、原虫和少数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C.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D. 所有的感染后免疫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E. 感染后免疫可通过胎盘转移给新生儿
13. 典型菌痢粪便镜检,下列那一项不常见
A. 脓细胞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夏科-雷登晶体 E. 巨噬细胞
14. 口服地高辛后尿量增加属于 A. 对因治疗 B. 对症治疗 C. 局部作用 D. 间接作用 E. 补充治疗
15. 对MRSA具有强大活性的抗菌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左氧氟沙星 C. 亚胺培南 D. 万古霉素 E. 氯霉素
16.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除下列哪项外均是正确的? A. 白细胞升高伴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B. 血小板减少,此项可预示预后和严重性
C. 蛋白尿多是短暂的,多可在2周内恢复
D. 特异性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确诊方法
E. 可见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7.可引起“灰婴综合症”的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红霉素 C. 吲哚美辛 D. 氯霉素 E. 苯唑西林钠
18.妊娠期药物代谢的特点不包括 A. 药物分布容积增加 B. 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 C. 胃排空能力增强 D. Cmax降低 E. Tmax推迟
19.影响半衰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 剂量 B. 吸收速度 C. 血药浓度 D. 消除速度 E. 给药时间
20.下列调血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哪项不正确( ) A. 普罗布考 考来替泊 B. 吉非贝齐 洛伐他汀 C. 烟酸 考来烯胺 D. 普罗布考 烟碱 E. 普伐他汀 普罗布考
21.哪种传染病在流行期间出现隐性感染较多?
A. 流行性出血热
B. 乙型肝炎 C. 伤寒 D. 乙型脑炎 E. 菌痢
22.男性,26岁,农民,5天来发热、畏寒,1天来头痛,呕吐2次,于8月15入院,T39.6℃,球结膜充 血,颈有抵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腓肠肌有压痛,尿蛋白( )。诊断应考虑
A. 钩端螺旋体病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肾综合征出血热
E. 急性肾炎
23.疟疾患者并发黑尿热常与哪种酶缺乏有关
A. 腺苷酸环化酶B. 磷酸肌酸激酶 C. 柠檬酸合成酶D. 丙酮酸激酶 E.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4. 最常用的极化液是 A. 葡萄糖-胰岛素-钾 B. 葡萄糖-胰岛素-钠 C. 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钾 D. 氯化钠-胰岛素-氯化钾
E. 葡萄糖-氨基酸-钾
25. LD50是
A. 引起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 B. 引起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 C. 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D. 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 E. 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26.老年人神经系统的主要变化为 A. 神经元减少 B. 脑重量不变 C. 阿片受体增加
D. 脑血流增加 E. 传导速度增加
27.男性36岁,发热3天,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用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3小时后寒颤,热度更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应首先考虑 A. 过敏性休克 B. 并发肺炎 C. 合并败血症 D. 赫氏反应 E. 并发肺炎和心肌炎
28.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
A. 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 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 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 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E. 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29.下列哪一项不是霍乱的并发症 A. 急性肾功能衰竭 B. 急性肺水肿 C. 肠穿孔
D. 急性心力衰竭
E. 低钾综合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30. 女,30岁,农民.反复腹泻半年,3天前又发作,大便黄色稀便,带脓血,每天6-8次.伴左下腹隐
痛。大便常规:RBC:十/HP,WHC /HP,PC十/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菌痢 B. 阿米巴痢疾
C. 结肠癌
D. 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E. 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
31.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发育过程中哪一阶段与疟疾复发有关 A. 配子体 B. 红细胞内期 C. 速发型子孢子
D. 迟发型子孢子 E. 裂殖子
32.乙脑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抗体是
A. 补体结合抗体 B. 血凝抑制抗体 C. 中和抗体 D. 特异性IgM抗体
E. 特异性IgA抗体
33. 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不包括 A. 药物安全范围窄 B. 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 怀疑药物中毒者 D. 常用急救药品 E.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34. 以下药物主要由CYP2C19代谢的药物是
A. 咖啡因 B. 奥美拉唑 C. 苯妥因 D. 环磷酰胺 E. 异环磷酰胺
35.有关毛果芸香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直接激动M受体 B. 可使腺体分泌增多 C. 可引起眼调节麻痹
D. 可用于治疗青光眼 E. 对骨骼肌作用弱
36. 患者男性,18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 12×109/L,HB62g/L,N 82%。可能性最小的诊断是:
A. 疟疾 B. 伤寒 C. 病毒性脑炎 D. 阿米巴病 E. 细菌性痢疾
37. 下列抗菌药物均可用于绿脓杆
菌败血症, 除外 A. 氧哌嗪青霉素
B. 羧苄青霉素 C. 氨苄青霉素 D. 丙氟哌酸 E. 头孢哌酮
38. 3-羟-3-甲戊二酸单辅酶A(HMA-C0A)还原酶抑制不具有的不良反应是( )
A. 胃肠症状 B. 头痛 C. 转氨酶升高 D. 皮疹 E. 凝血障碍
39.对已取得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 , 每( )年进行一次资格认定复核检查
A. 五年 B. 三年 C. 两年 D. 一年 E. 半年
40.排钾利尿剂与抗心律不齐药合用引起的药效改变是
A. 作用于同一作用部位或受体的协同作用
B. 竞争性拮抗作用
C. 作用于不同的作用点或受体时的协同作用
D. 肝药酶诱导作用
E. 改变电解质平衡产生的作用
41.主要是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包括: A. 钩体病 B. 伤寒 C. D. 疟疾 E. 乙型脑炎
42. 下列哪一条不是国家基本药物遴选的原则:
A. 国家药典收载药 B. 西药为主,中药为辅 C. 安全有效 D. 临床必须药 E. 国家药品标准药
43. 格列本脲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拮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B. 增强肌肉组织的无氧酵解 C. 妨碍葡萄糖的肠道吸收 D.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E. 升高血清糖原水平
44. 时辰药理学研究表明
A. 药物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数剂量大小成正比
B. 相同剂量情况下给药时间不同药物作用表现不同
C. 不同剂量情况下给药时间不同药物作用表现不
D. 不同剂量情况下给药时间不同药物作用表现相同
E. 相同剂量情况下给药时间相同药物作用表现不同
45.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不包括 A. 药物安全范围窄 B. 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 怀疑药物中毒者 D. 常用急救药品
E.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46. 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葡萄球菌性或真菌性肠炎,称为 A. 重复感染 B. 再感染 C. 交叉感染 D. 机会感染 E. 混合感染
47.某一干部,参加长江下游某城市抗洪抢险归来后2个月,出现腹泻,肝区不适等症状,检查确诊为血 吸虫病,应选用下列哪个药物进行治疗( )
A. 阿苯达唑 B. 氯硝柳胺 C. 吡喹酮 D. 乙胺嗪 E. 甲苯达唑
48.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选用
A. 拉宁 B. 甲硝唑 C. 氟康唑 D. 亚胺培南 E. 头孢他定
49. 对多数药物和病人来说,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是 A. 肌肉注射 B. 静脉注射 C. 口服 D. 皮下注射 E. 以上均不是
50. 艾滋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 A. 淋巴结、胸腺
B. 中枢神经系统 C. 肺部 D. 消化道 E. 皮肤黏膜
51.鉴别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最重要依据是
A. 发热及毒血症状的程度 B. 腹部疼痛与压痛的部位不同 C. 粪便的性状及红,白细胞的多少 D. 粪便中检出病原体
E. 经乙状结肠镜观察肠粘膜病变
52.男性林业工人,发热两天于16/1来诊,体查:结合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伴呕吐、头痛、腰痛。下列那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帮助最小?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出血热IgM型抗体检查 D. RT-PCR测EHFV RNA E. 肝脾B超
53. 下列哪种剂量会产生不良反应?( )
A. 治疗量 B. 极量 C. 中毒量 D. LD50 E. 最小中毒量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 A.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B. 一般报告制度 C. 逐级报告制度 D. 定期报告制度 E. 越级报告制度
55. 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宜选用的药物是( ) A. M受体激动药 B. N受体激动药 C. α 受体阻断药
D. ß受体阻断药 E. ß受体激动药
56.患者男性,于我国国庆期间出现寒战、高热、大汗热退,退热后一般情况尚可,发作间隔无明显规律,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数天后感腰痛,排酱油样小便,并出现尿量减少,查体:巩膜轻黄染,脾肋下2cm, 血常规:WBC 7×109/L,HB58g/L,N 68%。服用伯氨喹的目的是: A. 杀灭休眠子,防止复发 B. 杀灭裂殖体,控制临床症状
C. 杀灭人体内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
D. 杀灭速发型子孢子,病因预防 E. 杀灭蚊体内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
57.女,35岁,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周,体查:神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C. 进入肠道的细菌要克服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D. 细菌进入固有层才能引起粘膜炎症
E. 痢疾杆菌不能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
63. 镇静催眠药,老年人一般应首选
的
C. 血糖浓度的昼夜节律性设计的 D. 糖皮质激素的昼夜节律性设计的
E. 肾上腺素的昼夜节律性设计的
69.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处理措施是
A. 抗感染用庆大霉素
B. 扩充血容量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未触及,ALT 100U/L AST 120 U/L A. 司可巴比妥 B. 阿米妥
ALB 38g/L TB 50umol/L PTA 60%,曾有输血史。最可能的诊断
A.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B.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C. 乙肝肝硬化 D. 慢性重型肝炎
E. 药物性肝炎
58.治疗尿崩症宜选用下列何药治疗
A. 氨苯喋啶 B. 甘露醇 C. 呋塞米 D. 螺内酯 E. 氢氯噻嗪
59.可以发现药物引起的罕见的不良事件的监测方法是
A. 列队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正交试验设计
D. 完全随机设计E. 自愿呈报系统
60. 能选择性干扰RNA穿过宿主细胞,抑制病毒脱壳及核酸释放的抗病毒药物为
A. 碘苷 B. 阿昔洛韦 C. 阿糖腺苷 D. 利巴韦林 E. 金刚烷胺
61.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研究 D. 临床试验 E. 动物实验
62.关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A.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体抵抗力
B. 其致病力取决于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吸附和侵袭力
C. 苯巴比妥 D. 替马西泮 E. 地西泮
.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人合并神经症状时需应用( ) A. 甲酰四氢叶酸钙
B. 维生素B12 C. 红细胞生成素 D. 硫酸亚铁 E. 叶酸
65.下列哪一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
A. 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B. 组胺和苯海拉明
C. 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 D. 阿托品和尼可刹米 E. 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
66.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BV为环状双链DNA,其正链长于负链
B. 一般情况下,患者血液循环中以小球形颗粒最多,Dane颗粒最少 C. 全基因组约含4200个碱基 D. 前C区突变可导致抗HBc的乙型肝炎
E. HBV抵抗力较强,但对紫外线敏感
67.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原治疗首选 A. 甲硝唑 B. 青霉素类 C. 喹诺酮类 D. 吡喹酮
E. 丙硫苯咪唑
68. 国外近年研究成功的可植入人体内胰岛素自控给药装置是根据 A. 胰岛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设计的
B. 胰高血糖素的昼夜节律性设计
D. 血液透析 E. 病毒唑
70.酮替芬属于下属哪一类药物 A. 茶碱类
B. 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C.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D. 抗过敏平喘药 E. M-胆碱受体阻断药
2. 多项选择题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A.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B.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适应证和不良反应选择用药
C. 应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态等合理用药
D. 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
E. 宜尽量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
2.增加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因素有 A. 低血钾 B. 高血钙 C. 心肌缺血 D. 低血镁 E. 合用排钾利尿药
3.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 ) A. 支气管哮喘
B. 房室传导阻滞 C. 心脏骤停
D. 感染性休克 E. 血管神经水肿
4. 疟疾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B. 恶性疟和三日疟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肾病综合症
C. 黑尿热是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血
管外溶血
D. 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抗疟治疗仍有效 E. 并发肾病综合症时抗疟治疗有效, 但用激素治疗效果差
5. 感染性休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抗休克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A. 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 B. 提高血浆渗透压,拮抗血浆外渗 C. 纠正酸中毒
D. 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E. 扩充血容量
6.下列关于合并用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并用药要“少而精”
B. 能用一种药物治疗就尽量不用两种
C. 合并药物越多,不良反应越多 D. 药物相互作用都是有害的 E. 配伍变化是指体外的配伍禁忌
7. 痢疾杆菌极少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原因:
A. 只引起局部症状,不引起全身症状
B. 细菌在人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 C. 痢疾杆菌无侵袭力
D. 细菌很少侵入黏膜下层
E. 感染后早期出现腹泻症状,将细菌排出体外
8. 钩体病感染中毒型的临床特点有 A. 发热 B. 头痛 C. 肌肉疼痛 D. 睑结膜充血
E.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9.男性患者,因“发热10天,神智淡漠2天”就诊,查体:T 38.5℃,P 次/分,对答迟钝,颏胸距2横指,胸前可见玫瑰疹,肝脾轻度肿大。下列哪些检查结果较符合该患者病变:
A. 白细胞明显升高,伴核左移,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B.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C.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D. 异型淋巴细胞>10%
E. 血小板轻度减少 10.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传播 B. 昆虫媒介 C. 食入污染的食物
D. 苍蝇污染食物E. 饮用污染的水
11.与强心苷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有( )
A. 氢化可的松 B. 奎尼丁 C. 氢氯噻嗪
D. 氨苯蝶啶 E. 呋塞米
12.老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特点有 A. 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
B. 暴发型发病率高
C.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可能不高 D. 意识障碍明显,皮肤瘀斑发生率高
E. 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
13.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外毒素同时具有下列作用:
A. 神经毒 B. 内毒素 C. 细胞毒 D. 肠毒素 E. 肝毒素
14. 关于双氯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芳基乙酸类
B.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比吲哚美辛强
C. 口服易吸收,与血浆蛋白结合高率高
D. 没有肝脏首过效应
E. 可以通过改变脂肪酸的释放或摄取降低白细胞回游离花生四烯酸的浓度
15.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A. 潜伏期 B. 黄疸前期
C. 高峰期 D. 黄疸期 E. 恢复期
16. 伦理委员会的组成
A. 不少于3人,男、女性兼有 B. 不少于3人,有医药学专业人员及非医药学专业人员
C. 不少于5人
D. 有医药学专业人员及非医药学
专业人员
E. 不少于7人,男、女性兼有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期可出现下列哪些血象变化 A. 有异形淋巴细胞 B. 白细胞总数增高 C. 血小板减少 D. 血红蛋白减少 E. 中性粒细胞增多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大出血主要原因有哪些?.
A. 血小板减少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
B. 类肝素物质增加 C. 血管壁损伤 D. 并发再障
E. DIC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19.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较多,但以下哪些是常见原因 A. 血氨增高
B. 短链脂肪酸、色氨酸等储积 C. 假神经递质作用 D. 严重电解质紊乱 E. 颅内出血
20. 联合用药指征为( ) A. 未明病原菌的感染
B. 单药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C. 延缓耐药性产生 D. 扩大抗菌谱 E. 减少毒副反应
21.引起痢疾样病变的病原体有: A. 志贺菌 B. 空肠弯曲菌 C.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伤寒杆菌 E. 葡萄球菌
22. CYP2C9的特点不包括 A. 位于11号染色体
B. 含有10个外显子 C. 有4种等位基因
D. 是CYP3C亚家族中的主要成员 E. 含有9个外显子
23. 麻疹前驱期的主要表现是 A. 发热 B. 上呼吸道炎
C. 眼结合膜充血
D. 科普利克斑 E. 皮疹
24.正确地解释TDM结果应当重视病人资料的收集。下列资料与血药浓度的解释有关的有( ) A. 年龄、身高、体重 B. 合并用药
C. 剂量、服药时间、采血时间 D. 病史、用药史、诊断、肝肾功能、 血浆蛋白含量等
E. 病人的依从性
25.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的治疗正确的是
A.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
B. 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 C. 水分的补充以静脉注射为主 D. 抗感染治疗通常选用庆大霉素 E. 补液量一般按前一日排出量的75%计为宜
26. 艾滋病感染的易感人群 A. 同性恋者 B. 友病患者 C. 医务工作者
D. 多次输血者 E. 静脉药瘾者
27. 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是: A. 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 B. 腹痛、腹泻明显
C. 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
D. 大便常规捡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
E. 脑脊液化验正常
28. 引起细菌性痢疾易复发和重复感染的原因:
A. 病后有长期的免疫力
B. 病后免疫人短暂不稳定
C. 不同的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D. 不同的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有交叉耐药性
E. 病后不产生免疫力
29. CYP1A2的特点包括
A. 测定个体CYP1A2活性的最为理
想的工具探针药
B. 参与咖啡因的代谢
C. 主要激活黄曲霉素
D. 茶碱在体内主要由此酶代谢 E. 代谢阿米替林
30.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的治疗要点包括: A. 补充血容量 B. 纠正酸中毒
C.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D. .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E.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1. 单项选择题
1. 普伐他汀为何不能与胆汁酸结合树脂同时服用( )
A. 普伐他汀降低胆汁酸结合树脂的降胆固醇作用
B. 二者合用骨骼肌溶解症加重 C. 胆汁酸结合树脂降低普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D. 二者合用胃肠症状加重
E. 胆汁酸结合树脂使普伐他汀失活
2.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
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上述病例中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青霉素G B. 磺胺嘧啶 C. 吡喹酮 D. 阿苯达唑 E. 氟康唑
3.伴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水肿的首选药物
A. 氨苯蝶啶 B. 氯噻酮 C. 螺内酯 D. 乙酰唑胺 E. 氢氯噻嗪
4.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哪项检查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A. 血清粉酶 B. 淀粉酶 C. 血脂肪酶 D. 转氨酶
E. 血常规
5. 男,43岁,肝硬化病史3年,三天前呕血后出现昏迷,经治疗今日能够回答问题,但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目前可能的诊断是 A. 肝性脑病Ⅳ期 B. 肝性脑病Ⅲ期 C. 肝性脑病Ⅱ期 D. 肝性脑病Ⅰ期 E. 亚临床肝性脑病
6. CYP1A2主要参与哪种药物的代谢 A. 阿米替林 B. 苯妥因 C. 地西泮 D. 安定 E. 苯妥因钠
7. 霍乱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抗菌药物能缩短病程
B. 补液过程中注意补钾,可见尿补钾
C. 补液最常用的液体是1液 D. 目前未发现耐药菌株 E. 轻型病人可给予口服补液
8. 患者稽留高热五天,伴意识障碍,颈硬,克氏征( ),脑脊液白细胞数160×10的6次方/L,多核%,单核46%,蛋白1.24g/L,糖2.24mmol/L,可排除下列哪一种情况 A. 结核性脑膜炎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未充分治疗的化脑 D. 钩体脑膜炎 E. 虚性脑膜炎
9.下列何为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递质( )
A. 5-HT B. GABA C. ACh D. DA E. NA
10.下述哪个药物属于抗过敏平喘药( )
A. 特布他林 B. 异丙肾上腺素 C. 布地奈德 D. 异丙托溴胺 E. 色甘酸钠
11. 患者男性,18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
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何症状。目前治疗正确的处理方法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 是 22. 下列一条不是妊娠期间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12×109/L,HB62g/L,N 82%。结合病史,上题最可能出现的阳性结果是:
A. 血涂片发现卵形疟原虫 B. 骨髓培养发现沙门氏菌 C. 血培养发现G 细菌 D. 血涂片见恶性疟原虫 E. 血性脑脊液
12. 口服中枢抑制药引起中毒宜选用哪种药物导泻( )
A. 硫酸镁 B. 硫酸钠 C. 大黄 D. 液状石蜡 E. 甘油
13.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 A. 抗毒素 B. 丙种球蛋白 C. 胎盘球蛋白
D. 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 乙型肝炎疫苗
14. 氨苯喋啶和ACEI类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良后果是 A. 高血钾
B. ACEI类药物药效降低 C. 氨苯喋啶药效降低 D. ACEI类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E. 氨苯喋啶作用时间延长
15. 下列哪一种表现在伤寒不常见 A. 肠出血 B. 中毒性心肌炎 C.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 伤寒性肝炎 E. 肠穿孔
16. 试验方案实施前,方案需经谁的同意
A. 研究者和申办者
B. 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
C. 研究者、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 D. 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 E. 伦理委员会
17. 男性,30岁,体检中发现抗-HIV阳性,CD4T细胞0.7×10/L,总淋巴细胞数2.0×10/L,外周血 HIV载量500copies/ml,患者无任
A. 尚不需抗病毒治疗 B. 目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C. 目前应使用免疫调节剂
D. 尚不需抗病毒治疗,应定期随访 E. 使用长春新碱预防卡波齐肉瘤
18.钩体病的基本病理损害是 A.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C. 肺间质性病变
D. 全身毛细血管损害 E. 肝细胞损害
19. 广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 A. 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物理学变化以及在体内由这变化所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
B.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所产生的物理学和化学变化,以及在体内由这些变化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
C. 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化学变化,以及在体内由这变化所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
D. 药物的体外物理学变化对在体内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
E. 药物的体外化学变化对在体内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
20. 呋塞米与下列药物配伍,可影响其经肾小管排泄进入肾小管管腔为
A. 螺内酯 B. 氯化钙 C. 阿司匹林 D. 乙酰唑胺 E. 甘露醇
21.关于潜伏期,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多数传染病潜伏期比较恒定, 有助于诊断
B. 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潜伏期制定的
C. 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依据 D. 呈暴发流行的传染病,往往是短潜伏期
E. 部分传染病在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
A. 由于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弱导致口服药物吸收减慢
B. 药物分布容积减少是由于总体液量增加
C. 药物蛋白结合力下降,体内游离型的药物增加
D. 雌激素水平升高,经胆汁排泄的药排出减慢
E. 心搏出和肾小球血流量增多,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加快
23. 稳态血药浓度的曲线特征 A. 持续滴注给药时,表现为”篱笆” 型曲线
B. 平均浓度为峰浓度与谷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C. 剂量越大,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越长
D. 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与半衰期有关
E. 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与药物同蛋白的结合速度有关
24. 某男,34岁。面部疖肿7天。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关节酸痛3天入院。查体:T39℃,P120次/分,R26次/分,BP130/90mmHg。高热面容,鼻翼右侧见2cm×3cm疖肿,高出皮肤,红痛,胸背部皮肤可见散在斑点。化验:WBC23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88%。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何种疾病。引起上述病例的病原菌首先考虑 A. 表皮葡萄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 C. 大肠杆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厌氧菌
25.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相互影响的因素不包括 A. 胃肠道pH的影响 B. 形成难溶的络合物 C. 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D. 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E. 组织分布量的改变
26. HIV感染的靶细胞表面必备的辅
助性受体,最常见的是 A. CD4,CD8 B. CD4,CCR5 C. CD4,CXCR4 D. CD4,CXCR4,CCR5 E. CXCR4,CCR5
27. 什么原则应始终贯彻于全试验过程 , 从随机表产生、编制盲底、药物编码、受试者入组、研究记录 和评价、监查、数据处理直至统计分析 , 均须保持:
A. 药理效应法 B. 血药浓度法 C. 双盲法试验 D. 单盲法试验 E. 药代动力学法
28.给药后在胆汁中浓度较低的抗菌药物是
A. 氯霉素 B. 利福平 C. 四环素 D. 林可霉素 E. 红霉素
29.老年人抗菌药物一旦选定,在疗效未确定之前疗程不应超过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4天 E. 15天
30.关于多巴胺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激动α、β和多巴胺Dl受体 B. 小剂量能激动D1受体 C. 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D. 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E. 干扰醛固酮的合成与释放,产生排钠利尿作用,改善肾功能
31.下列哪些药物减少胃酸分泌 A. 组胺 B. 阿托品
C. 乙酰胆碱 D. 毛果芸香碱 E. 中药山楂
32. 艾滋病的血细胞变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白细胞总数 ≦4 X109/L B. 淋巴细胞减少≦1X109/L C. T4细胞明显下降 D. T8细胞下降 E. T4/T8≦1.0
33. 下列哪种药物与呋塞米合用可
增强耳毒性( )
A. 四环素 B. 红霉素 C. 链霉素 D. 青霉素 E. 氯霉素
34.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因素中,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 志贺菌大量繁殖引起病情加重 B. 全身毛细血管的中毒性损害 C.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D.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的超敏反应
E. 志贺菌毒力过强
35.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首选抗生素是
A. 庆大霉素 B. 氨基甙类 C. 红霉素 D. 四环素 E. 青霉素
36. 滥用药物使人产生欢愉和满足感。虚幻的欣快情绪使用药者欲求周期性或反复用药,以便满足欢愉 感和对用药的渴求,避免停药后所致的严重精神不足和强迫性行为。病人的症状是属于
A. 生理依赖性 B. 药物依赖性 C. 交叉依赖性 D. 精神依赖性 E. 生物依赖性
37.关于感染性休克的病因治疗,下列说法哪些错误 A. 应静脉给药
B. 剂量宜较大,首次可用加倍量 C.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进行治疗
D. 在72小时以内,同一病人不同的血培养标本中检得两种致病菌 E. 联合应用两种药为宜
38.华支睾吸虫病主要经口感染,通常是食用未熟的
A. 贝壳类 B. 猪肉 C. 羊肉 D. 田螺 E. 淡水鱼虾
39.要求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的是( )
A. 一级医院 B. 二级医院 C. 三级医院 D. 四级医院
E. 五级医院
40.下列有关麻疹临床经过时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疹消退的时间一般为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B. 从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4天 C. 潜伏期约10天,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 D. 出疹期为7~10天
E. 科普利克斑一般见于病程2~3天出现,持续2~3天后消失
41.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重吸收的利尿药 A. 呋塞米 B. 乙酰唑胺 C. 氢氯噻嗪 D. 氨苯蝶啶 E. 甘露醇
42. 下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中,属于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A. 齐多夫定 B. 去羟肌苷 C. 沙奎那韦 D. 拉米夫定 E. 奈韦拉平
43.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需要着重考虑到患者的 A. 对药物的转运能力 B. 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C. 对药物的排泄能力 D. 对药物的转化能力
E. 以上均不是
44. 下述抗菌药物中,在体内基本未经代谢,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的药物为
A. 氯霉素 B. 头孢噻肟 C. 利福平 D. 庆大霉素 E. 红霉素
4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 具病原体,传染性,季节性,地区性 B. 具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C. 具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区性 D. 具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病程阶段性
E. 具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46. 对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评价最客观的指标是
A. HBV DNA水平 B. ALT水平 C. 肝组织活检 D. PT、PTa E. 血总胆红素
47. 男性,38岁。确诊为肝硬化3年,腹部进行性胀大半年,2d来腹痛,伴畏寒发热而住院。体检:慢性肝病面容,腹部膨隆呈蛙状,全腹有压痛,脾肋下3指,质硬,移动浊音( ),拟诊自发性腹膜炎及败血症。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厌氧菌 E. 真菌
48. 合成品不包括 A. 哌替啶 B. 芬太尼 C. 瑞芬太尼
D. 吗啡 E. 二氢埃托啡
49.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A. 弛张热 B. 淋巴结肿大 C. 神经系统症状
D. 暗红色斑丘疹E. 焦痂与溃疡
50. G6PD缺乏症的定义和症状错误的是
A. G6PD缺乏症是红细胞中缺乏葡
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俗称蚕豆病 B. 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
C. 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D. 是在华南和西南各省普遍存在的一种非遗传性疾病
E. G6PD缺乏症在无诱因不发病时,与正常人一样,无需特殊处理
51. 临床主要用于防治甲、乙型流感病毒的药物是
A. 碘苷 B. 利巴韦林 C. 金刚烷胺 D. 阿昔洛韦 E. 齐多夫定
52.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所导致出血宜选用( )
A. 阿昔单抗 B. 氨甲苯酸 C. 红细胞生成素
D. 垂体后叶素 E. 维生素K
53. 男,75岁,因寒热、大汗就诊,诊断疟疾。既往反复胸痛、双下肢浮肿10余年;以下哪种药物慎用: A. 氯喹 B. 奎宁 C. 伯氨喹琳 D. 磺胺类 E. 青霉素
. 药物或其代谢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
A. 肾 B. 胆汁 C. 乳汁 D. 汗腺 E. 呼吸道
55.现阶段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母婴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注射途径传播 D. 普通生活接触传播 E. 性接触传播
56. 甘露醇适宜治疗下列哪种水肿 A. 肝性水肿 B. 肾性水肿 C. 心源性水肿
D. 脑水肿 E. 都不是
57. 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
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其 A. 口服吸收迅速 B. 口服吸收完全 C.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
D. 口服药物未经肝门脉吸收 E. 属一室分布模型
58.遴选非处方药的原则不包括 A. 应用完全 B. 疗效准确 C. 质量稳定 D. 使用方便 E. 价格便宜
59.《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该规范适用于 A. 为申请药品临床试验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B. 为申请药品生产上市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C. 为申请新药证书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D. 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E. 为申请药品出口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60. 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 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病原治疗应首选: A. 庆大霉素 B. 红霉素 C. 头孢菌素
D. 氨基苄青霉素 E. 磷霉素
61.下面哪些基因属于药物氧化代谢酶基因
A. CYP1A2 B. NAT2 C. ADH D. ALDH E. G6PD
62. 感染性休克的扩容治疗首选 A. 白蛋白 B. 低分子右旋糖酐 C. 10%葡萄糖液
D. 全血 E. 血浆
63.《药品评价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为
A. GLP B. GUP C. GEP D. GRP E. GCP
. 疟原虫的生活史中,疟疾病人是
A. 第一中间宿主B. 第二中间宿主 C. 终宿主 D. 储存宿主 E. 中间宿主
65.治疗MRSA感染首选抗菌药物为 A. 利福平 B. 环丙沙星 C. 万古霉素 D. 头孢吡肟
E. 亚胺培南 66. 苯妥英钠的最佳适应证是 A. 室性心动过速 B. 室性早搏 C. 心室纤颤 D. 房室传导阻滞 E. 强心苷中毒的心律失常
67. 下列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G不同的是( )
A. 基本化学结构
B. 杀菌原理 C. 毒副作用 D. 抗菌谱 E. 与PBPs亲和力
68.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水盐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 A. 胃、十二指肠溃疡 B. 高血压 C. 座疮 D. 多毛 E. 向心性肥胖
69. 一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入少尿期1周,尿量100ml/24小时,出现脉洪大,脉速,血压23.3/13.5kPa,伴气促,头痛、喷射性呕吐,神志模糊、瞳孔等大。此综合征是 A. 血尿素氮及肌酐过高所 B. 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 C. 颅高压引起 D. 脑疝引起 E. 高血钾的表现
70. 老年人对下列哪类药物的依从指数最小
A. 抗生素 B. 激素 C. 降压药 D. 精神药物 E. 镇痛药
2. 多项选择题
1. 患者男性, 35岁。因乏力,纳差,腹胀伴全身皮肤黄染10日入院。5年前体检发现HBsAg( ), 但肝功能正常。1年前, 因出现上述症状住院治疗, 诊断“黄疸型肝炎”,2个月后“治愈”出院。2个月前因“上消化道出血”输血1000ml。体检:皮肤与巩膜深度黄染,无蜘蛛痣,未见肝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莫菲氏征阴性;肝于肋下2cm,质中,边钝;脾肋下1cm,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无水肿。提问:首先应尽快检查哪些项目?
A. 血常规和血型 B. 肝功能 C. 凝血酶原时间
D. 腹水常规和细菌培养 E. AFP
2. CYP2C9的特点包括 A. 位于10号染色体 B. 含有9个外显子
C. 有3种等位基因
D. 是CYP2C亚家族中的主要成员 E. 含有8个外显子
3.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 认真洗手 B. 合理使用抗生素 C.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 消毒隔离 E. 禁止院内吸烟
4. 强心苷中毒可引起( ) A. 室性早搏 B. 房室传导阻滞 C. 室性心动过速
D. 心室纤颤 E. 窦性心动过缓
5.治疗黑尿热可采用的正确措施: A.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B. 碳酸氢钠口服或静滴
C. 输同型新鲜血 D. 尿闭者可行血液透析 E. 用奎宁进行抗疟治疗
6. 与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相比厌氧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的特点有 A. 并发血栓性静脉和迁徙性脓肿或感染
B. 峰热,相对缓脉多见 C. 高胆红素血症
D. 鲎溶解物试验阳性
E. 易并发肺炎,新生儿发生率尤高
7.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有 A. 普萘洛尔 B. 阿托品
C. 维拉帕米 D. 异丙肾上腺素 E. 地高辛
8.钩体病的分型有
A. 肺出血型 B. 肾衰竭型 C. 脑膜脑炎型
D. 黄疸出血型 E. 流感伤寒型
9. 哪些是甘油的缺点( ) A. 颅内压升高 B. 产生耐受性 C. 降低室壁张力 D. 扩张容量血管 E. 产生直立性低血压
10. 华支睾吸虫完成其生活史所必
备的条件包括 A. 虫卵入水
B. 水中有淡水螺、鱼和虾 C. 有蚊虫叮咬
D. 人们生活习惯(生食或半生食)不佳
E. 人群易感性
11. 药物滥用对个人的危害体现在 A. 触发犯罪行为
B. 药物滥用者身心健康遭受摧残 C. 药物滥用过量常致中毒死亡
D. 降低身体免疫力,引发各种感染 E. 破坏家庭正常生活
12.可引起二重性感染的药物是 A. 四环素 B. 青霉素G C. 氯霉素 D. 红霉素 E. 庆大霉素
13.肠球菌败血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联合为
A. 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 B. 磷霉素和氨基糖苷类 C. 红霉素和氨基糖苷类 D. 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 E. 氨苄西林和氨基糖苷类
14.关于外斐反应哪顶正确: A. 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OXK发生凝集反应
B. 最早于第4病日出现阳性 C. 第4周开始效价下降
D. 一般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有意义
E. 可作为确诊依据
15. 关于菌痢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 A. 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B. 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C. 假膜主要为纤维素、坏死的肠粘膜、细菌、嗜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等,部分有脱落
D. 整个肠粘膜有假膜覆盖,粘膜上皮及腺体大片消失
E. 大约一周左右,假膜开始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
状”溃疡如图
16. 关于抗寄生虫药物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都是广谱抗蠕虫药
B. 乙胺嗪可以使特异质患者服药后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
C. 乙胺嘧啶康疟原虫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发挥作用 D. 奎宁的不良反应包括子宫兴奋作用
E. 青蒿琥酯溶解度小,不能通过注射给药
17. 的皮疹特点是
A. 多出现于病程的第4~6d
B. 常为充血性的暗红色斑丘疹,少数呈出血性
C. 散发于躯干和四肢,面部很少 D. 皮疹持续3~7d后消失 E. 可遗留少许色素沉着
18.奎尼丁的不良反应有( ) A. 金鸡纳反应 B. 奎尼丁晕厥 C. 胃肠道反应 D. 房室传导阻滞 E. 室性心动过速
19.甘油的作用,哪些是正确的 A. 扩张容量血管
B. 增加回心血量 C. 增加心率 D. 降低室壁张力 E. 降低心肌耗O2
20. 关于利多卡因,正确的说法是 A. 对心室的传导速度无影响 B. 对窦房结的自律性影响小 C. 缩短蒲氏纤维的APD>ERP D. 提高心肌致颤阈
E. 促进心肌细胞的K 外流
21.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的药物是( )
A. 硝苯地平 B. 尼莫地平 C. 维拉帕米 D. 地尔硫卓 E. 氟桂利嗪
22.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基础包括
A. 病人反应先天性异常
B. 获得性异常 C. 药物因素 D. 药物相互作用 E. 间接反应
23. 一级动力学的特点在于 A. 一级速率常数不随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B. 不同剂量的给药具有相同的半衰期
C. 属于被动转运 D. 属于主动转运
E. 一级速率常数随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24. 氟康唑的作用为( ) A. 广谱抗真菌药 B. 隐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C. 长期使用四环素引起的鹅口疮 D. 指甲癣 E. 阴道滴虫病
25. 关于药代动力学,正确的描述是
A. 同种药物的不同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可能不同
B. 诱导肝药酶的药物可加速自身代谢
C. 舌下给药不致首过消除
D. 药物的解离度大,水溶性增加,吸收也增多
E.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t1/2和血浆药物初始浓度成正比
26.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主要任务是 A. 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 B. 阐明药物与病原体、动物及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原理 C. 发展中医药
D. 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
E. 通过TDM,调整给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7. 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包括:
A. 麻疹 B. 白喉 C. 结核 D. 流行性感冒 E. 流脑
28. Ⅲ期临床试验是
A. 评价受试者对新药的依从性
B. 评价新药的合理使用 C. 评价新药的半数有效量 D.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E. 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9.决定是否TDM进行的原则 A. 药效指标不明确的药 B. 寻找合适的药
C.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适合于病情
D. 疗程不明确
E. 实施新的治疗方案
30. 如果某药在体内的转运与分布符合一房室模型,则该药 A. 只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B. 高度解离,在体内被迅速消除 C. 仅存在于血液中 D. 在体内转运快
E. 在体内分布速度达到平衡
1. 单项选择题
1. 下述那种不良反应与甘油扩张血管的作用无关( ) A. 心率加快 B. 搏动性头痛 C. 直立性低血压
D. 升高眼压 E.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女,29岁,全身皮疹、纳差、身目黄染10天,既往有甲亢病史1年,近20天开始服用“优甲乐”。查:全身布满红色粟粒样皮疹,皮肤黏膜重度黄染,TB 205mmol/l,ALT 835 U/L。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甲亢相关性肝炎 C.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 D. 自身免疫性肝炎 E. 急性淤胆型肝炎
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不宜作为胆系感染的治疗药物
A. 头孢哌酮 B. 哌拉西林 C. 氯霉素 D. 林可霉素 E. 头孢曲松
4. 疟疾引起的黄疸是: A. 肝细胞性黄疸
B. 溶血性黄疸 C. 梗阻性黄疸 D. 先天性黄疸 E. 生理性黄疸
5. 男,24岁,1年前经常出现寒战、发热、头疼,退热时大汗淋漓,退热后 体温恢复正常,自觉明显好 转,每2天发作1次,而近半年左右发作停止。 体检发现脾脏肿大,血涂片检查有间日疟原虫,应给予下列何种治疗:
A. 氯喹 阿的平 B. 阿的平 伯氨喹
C. 乙胺嘧啶 伯氨喹 D. 磺胺类 E. 氯喹 伯氨喹
6.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是属于 A. 试验方案 B. 记录与报告 C. 试验用药品 D. 质量保证 E. 多中心试验
7. 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则 A.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B.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 C.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D.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E.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8.慢性活动性肝炎确诊依据是 A. 病程超过半年 B. 肝功能异常
C. 血清球蛋白增高 D. 自身免疫抗体阳性
E. 肝穿组织可见碎屑状及桥状坏死
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靶细胞是 A. 4CDT淋巴细胞
B. 8CD T淋巴细胞 C. 淋巴细胞 D. NK细胞 E. CTL细胞
10. 可引起高血钾的药物是( )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吲达帕胺 D. 阿米洛利 E. 乙酰唑胺
11.药物的Vd主要取决于( ) A. 吸收速度 B. 消除速度
C. 血浆药物浓度 D. 剂量 E. 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
12.大环内酯类对下述哪类细菌无效( )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球菌
C.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 D. 军团菌 E. 衣原体和支原体
13. 红霉素、克林霉素合用可( ) A. 扩大抗菌谱
B. 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C. 增强抗菌活性 D. 降低毒性 E. 增加毒性
14. 下列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
B. 药物相互作用只会导致有害的不良反应
C.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
D.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
E. 药物相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也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
15. 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
A. HBsAg(-) 抗HBs( ) HBeAg(-) 抗- HBe(-) 抗HBc(-)
B. HBsAg( ) 抗HBs(-) HBeAg(-) 抗- HBe(-) 抗HBc( )
C. HBsAg(-) 抗HBs(-) HBeAg(-) 抗- HBe(-) 抗HBc( )
D. HBsAg( ) HBeAg( ) 抗-HBc( ) E. HBsAg( ) 抗-HBe( ) 抗-HBc( )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A. 明显低钾低钠血症
B. 低蛋白饮食 C. 消化道大出血 D. 合并感染 E. 大量放腹水
17.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属于哪型? A. 轻型 B. 中型 C. 重型 D. 危重型 E. 非典型
18. CYP2D6的特点包括 A. 位于12号染色体 B. 位于11号染色体 C. 位于22号染色体 D. 位于1号染色体 E. 位于10号染色体
19. 在伤寒病程第4周中,下列哪一种培养阳性率较高
A. 血培养 B. 骨髓培养 C. 尿培养 D. 粪培养 E. 引流胆汁培养
20.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妊娠前12周对药物致畸作用最敏感
B. 孕妇口服药物吸收会延缓 C. 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降低
D. 妊娠期药物经肾排除过程会加快
E. 孕妇体内游离药物相对较多
21. 肾综合征出血热高血容量综合征处理措施:
A. 抗感染用庆大霉素
B. 扩充血容量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血液透析 E. 病毒唑
22. 患者男,26岁,农民,因“高热、头痛10天 ”入院。查体:体温38.9℃,烦躁,头面及颈胸皮肤潮红,左腹股沟有1焦痂,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眼结膜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胸部CT:心肺正常;肝功能ALT150U/L;尿常规:蛋白( );血常规: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5.8×109/L,中性0.75,淋巴0.25。.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 头颅C T B. 血培养 C. 肾功能检测 D. 外斐反应 E. 、出、凝血时间测定
23.治疗立克次体病首选的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青霉素 C. 链霉素 D. 四环素 E. 万古霉素
24.女性,48岁。不规则发热6周,最高38.2℃,清晨体温正常,诊断为长期低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结核或局灶性细菌感染 B. 风湿病
C.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 围绝经期 E. 病毒性感染
25. 下列哪项试验可以作为的重要的辅助性实验诊断 A. 肥达氏试验 B. 外斐氏试验 C. 凝溶试验
D. 涂片找病原体 E. 血培养
26.下列哪种药物可使心衰的症状加重
A. 甘露醇 B. 乙酰唑胺 C. 螺内酯 D. 呋塞米 E. 氯噻酮
27. 能释放NO,使cGMP合成增加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发挥扩血管作用的药物是
A. 异丙肾上腺素
B. 硝苯地平 C. 地高辛
D. 卡托普利 E. 甘油
28.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很广,超过了国界或洲界时称为
A. 流行 B. 小流行 C. 大流行 D. 爆发流行 E. 散发性发病
29.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机制为( ) A. 抑制ß-内酰胺酶 B. 抑制DNA回旋酶 C. 抑制二氢蝶酸合酶
D.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E. 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30.胃肠的排空时间与药物的吸收的相关性是
A. 减慢排空速率,有利于药物吸收
B. 提高排空速率,不利于药物吸收 C. 减慢排空速率,不利于药物吸收
D. 减慢排空速律,有利于药物吸收, 反之吸收减少 E. 正相关性
3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强效利尿剂合用可引起 A. 利尿作用增强
B. 利尿作用减弱C. 抗菌作用增强 D. 耳毒性增强 E. 抗菌作用减弱
32.相对生物利用度等于
A. (试药AUC/标准药AUC)×100% B. (标准药AUC/试药AUC)×100% C. (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等量药物后AUC) ×100%
D. (静脉注射等量药物后AUC/口服等量药物后AUC)×100% E. 绝对生物利用度
33. 真菌败血症的病死率可达: A. 30%~40% B. 15%~35% C. 小于10% D. 60%以上 E. 80%以上
34. 一般老年人用药的剂量应为 A. 小儿剂量 B. 按体重计算 C. 按体表面计算
D. 成人剂量 E. 成人剂量3/4
35.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A-V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最好选用 A. 异丙肾上腺素
B. 阿托品 C. 苯妥英钠 D. 氨茶碱 E. 麻黄碱
36.进行药物代谢(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
A. 肝脏 B. 肾脏 C. 心脏 D. 神经系统 E. 胃肠道
37. 易引起听力减退或暂时耳聋的利尿药是( )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氨苯蝶啶 D. 螺内酯 E. 乙酰唑胺
38.能与受体有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生理效
应,能妨碍其它药的激动受体是 A. 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 B. 受体激动药 C. 受体效应. D. 受体反向激动药 E. 受体竞争性拮抗药
39. 妊娠期妇女感染宜选用的抗菌药物
A. 青霉素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四环素类 D. 磺胺类 E. 喹诺酮类
40.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涩药物是( )
A. 四环素 B. 米诺环素 C. 氯霉素 D. 红霉素 E. 氨苄西林
41. 麻疹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 A. 第1天 B. 第2天 C. 第3天 D. 第4天 E. 第5天
42.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 ),它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基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层组成的薄膜。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 合体滋养细胞基膜,绒毛间质 C. 绒毛间质 D. 血管合体膜 E. 合体滋养细胞基膜
43. 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是属于 A. 试验方案 B. 记录与报告 C. 试验用药品
D. 质量保证 E. 多中心试验
44.有关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药物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B. 药物急性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C. 药物急性毒性没有昼夜节律性 D. 药物亚急性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E. 药物慢性毒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45.男性成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早期可应用 A. 己烯雌酚 B. 丙酸睾丸酮 C. 利巴韦林 D. 地塞米松 E. 抗生素
46.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 A. 积极处理原发病 B. 纠正酸中毒
C. 补充血容量
D. 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 E. 抗凝治疗解除微细血栓
47.男,48岁,医师,某年12月22日入院,畏寒、发热6天,近4天加重,面部出现出血点,血压下降,紫绀,1天来无尿入院。同年11月去湘西出差,当地有类似发热病流行,12月中旬返广州。体检:体温36.6℃,血压85/60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重病容,神志尚清,全身散在多数出血点,两腋下抓痕样出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血象:WBC 14.1×109/L,PLT ×109/L。尿蛋白( ),诊断应首先考虑
A. 败血症 B. 伤寒
C. 钩体病 D. 急性肾小球肾炎 E. 肾综合征出血热
48.老年人用药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 合并多种疾病
B. 重复用药
C. 按广告宣传选择使用药物 D. 选择泡腾片制剂 E. 按药物商品名来选药
49.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一旦停药出现的戒断综合征,在停药多久后症状达到高峰
A. 36小时左右 B. 12小时左右 C. 4小时左右 D. 8小时左右 E. 停药后立即达到高峰
50.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妊娠脂肪肝鉴别主要依据是 A. 孕妇年龄较大
B. 有无抗生素应用史 C. 肝脏有无明显缩小
D. 血糖不降低
E. 虽有严重黄疸而尿中胆红素阴性
51.人工主动免疫,被接种者的免疫力
A. 立即出现,持续2-3周
B. 立即出现,持续数月~数年 C. 立即出现,持续1个月 D. 在1周左右出现,持续半年 E. 在2~4周后出现,持续数月~数年
52.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胆碱受体阻断药是( )
A. 阿托品 B. 山莨菪碱 C. 东莨菪碱 D. 后阿托品 E. 溴丙胺太林
53. 茶碱在体内主要由以下CYP催化代谢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脂溶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通过
A. 主动转运吸收B. 被动扩散吸收 C. 易化扩散吸收D. 通过载体吸收 E. 过滤方式吸收
55. 诱导肝微粒体酶,加速皮质激素和雌激素代谢
A. 乙胺丁醇 B. 利福平 C. 异烟肼 D. 对氨基水杨酸 E. 卡那霉素
56. 给予吲哚美辛(消炎痛)退热剂的退热机制是
A. 抑制外源性致热原
B. 直接抑制内源性致热原
C. 抑制pGE2及其他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D. 直接使调定点阈值升高 E. 抑制淋巴激活因子
57.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有明显高颅压表现,下列处理方法哪项是错的
A. 立即作腰穿,以降低颅压
B. 减少液体入量,注意糖,盐液比例
C. 给予脱水剂
D. 及早应用山莨菪碱或东莨菪碱 E. 注意头部降温
58. 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 B. 健康带毒者 C. 猪 D. 蚊 E. 家禽
59.伤寒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A. 肠穿孔 B. 肠出血
C. 中毒性肝炎 D. 中毒性心肌炎 E. 支气管炎及肺炎
60. 钩体病在病程缓解第3~4日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后发热是因为 A. 复燃 B. 复发
C. 先后二批病原体侵入 D. 青霉素治疗后反应 E. 迟发型变态反应
61. 男,18岁,乏力、厌油、黄疸进行性加深10天,神志不清1天,查体:皮肤黏膜明显黄疸,烦躁不安,皮肤瘀斑,肝右肋下未扪及,肝浊音界7~8肋间,扑击样震颤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55~mol/l,ALT200u/L,凝血酶原活动度28%。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急性重型肝炎
C. 亚急性重型肝炎 D. 慢性重型肝炎 E. 淤胆型肝炎
6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 主要而显著的体征是 A. 脑膜刺激征 B. 意识障碍
C. 皮肤瘀点、瘀斑进行性增多 D. 唇周围单纯疱疹 E. 双肺细湿罗音
63. 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A. 死亡率高 B. 难以预测
C. 发生率高 D. 与给药剂量无关
E. 不能通过常规毒理学筛选发现
.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E. Ⅴ型变态反应
65. 免疫反应在传染病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以下均与免疫有关,除外:
A. 外毒素引起的组织损伤 B. 病原体抑制细胞免疫 C. 病原体直接破坏T细胞 D. Ⅲ型变态反应 E. Ⅳ型变态反应
66. 男性,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量由无尿增至1500 ml,体温再次升至38.6℃,面色苍白,四 肢冰冷,BP 70/50 mmHg,P 145次/分,R 32次/分,WBC 11.5×109/L,N 83%,Hb 120g/L,BUN由34 mmol/L升至40 mmol/L, Cr 430 mmol/L升至520 mmol/L。此时最重要的处理是: A. 抗休克 B. 止血治疗
C. 抗感染 D. 紧急血液透析 E. 强心利尿
67. 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抗菌药物
A. 磺胺嘧啶 B. 链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多粘菌素B E. 卡那霉素
68. 晚近研究发现,乙脑的中枢性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与脑脊液中哪一一物质的含量升高有关 A. 细胞 B. 蛋白质 C. ALT D. AST E. 内源性亮氨酸脑啡肽
69. 麻疹的出疹规律是
A. 先见于耳后、发际,后自上而下遍及全身
B. 先见于手掌、足底,后向心性发展
C. 先出现于胸腹部,后离心型分布 D. 只局限于头面部,很少延及躯干 E. 无明显规律可循
70.疟疾是由下述哪种虫媒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A. 库蚊 B. 伊蚊 C. 蜱 D. 按蚊 E. 白蛉
2. 多项选择题
1.测定血药浓度的意义有 A. 诊断和处理药物中毒 B. 促进新药发展 C. 了解病人是否遵医嘱 D. 给药方案个体化
E. 有利于发现不良反应
2.被动免疫可从哪些途径获得: A. 自然感染 B. 注射乙肝疫苗 C. 婴儿从胎盘屏障 D. 注射免疫球蛋白 E. 注射流感疫苗
3. 主要是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包括: A. 疟疾 B. C. 莱姆病 D. 乙型脑炎 E. 登革热
4. 下列属于ß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是( )
A. 心率减慢 B. 心肌耗氧量减少 C. 气管平滑肌松弛
D. 降低眼压E. 抑制肾素释放
5. 以下关于药物临床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试验,临床试验分四期 B. 申请人完成每期临床试验后,应向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临床研究和统计分析报告
C. 临床研究时间超过1年的,申请人应当自批准之日起每年向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临床研究进展报告
D. 临床研究被批准后应当在2年内实施
E. 逾期未实施的原批准证明文件自行废止,仍需进行临床研究的,应当重新申请
6.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 A. 可以成为有活性药物
B. 有利于肾血管重吸收 C. 脂溶性升高 D. 失去药理活性 E. 极性升高
7.下列情况均可出现疟疾非典型发作的是:
A. 恶性疟 B. 成人输血后疟疾 C. 婴幼儿疟疾
D. 间日疟早期 E. 混合感染
8. 对诊断有价值的特征有 A. 焦痂或溃疡 B. 发热 C. 焦痂附近淋巴结肿大 D. 皮疹 E. 肝脾肿大
9.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白色念珠菌 B. 结核杆菌 C. 疱疹病毒 D. 阿米巴原虫 E. 肺孢子虫
10. 两性霉素B的应用注意点包括 A. 静脉滴注液应新鲜配制 B. 静滴前常服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C. 静滴液内加小量糖皮质激素 D. 避光滴注
E. 定期查血钾,血、尿常规等
11. HBsAg和抗HBs在血液中同时存在,可见于
A. 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B. 注射乙肝疫苗后又感染S基因突变株
C. 前C区发生变异
D. X区发生变异 E. P区发生变异
12. 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有( ) A. 中枢抑制症状 B. 视力模糊 C. 直立性低血压 D. 锥体外系反应 E. 药源性精神异常
13. 对MRSA及MRSE败血症可选用 A. 拉宁 B. 磷霉素 C. 万古霉素 D. 甲氧西林
E. 去甲万古霉素
14. 国家基本药物分类包括 A. Ⅰ类新药 B. Ⅱ类新药 C. 处方药 D. 非处方药 E. 祖传药
15. 药物相互作用,按照发生的原理,可分为 A. 药效学相互作用 B. 药物代谢动力学相互作用 C. 协同型相互作用 D. 拮抗型相互作用 E. 竞争性相互作用
16. 急性传染病最常见会经过哪几个阶段:
A. 前驱期 B. 症状明显期 C. 潜伏期 D. 恢复期 E. 后遗症期
17. 0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表现包括:A. 腰痛 B. 黄疸 C. 排酱油样小便 D. 血尿 E. 贫血
18.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 )报告 A. 所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 所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 所在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D. 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
E. 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报告 19. 疟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 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 B. 贫血脾肿大
C. 肝脏轻度肿大,压痛,ALT可增高
D. 恶性疟贫血较轻 E. 间日疟和恶性疟常有复发
20. 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 常见于青春后期成年人
B. 常为单侧睾丸炎
C. 30%--50%患者睾丸萎缩 D. 多会影响生育 E. 可并发附睾炎
21.利用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包括哪些方法( )
A. 稳态一点法 B. Hanley法
C. 重复一点法 D. 阻尼最小二乘法 E. Bayesian反馈法
22. 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 )
A. 制霉菌素 B. 灰黄霉素 C. 两性霉素B D. 伊曲康唑 E. 酮康唑
23. 根据《赫尔辛基宣言》的精神,参入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应具备以下权益
A. 对所参入试验项目的知情权、自愿参入和退出权
B. 对试验药物和对照品的免费使用权
C. 发生不良事件时获得及时救治权
D. 发生与受试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时的受赔权
E. 在参入试验期间个人隐私权
24. 18岁女性患者,因“发热、皮疹4天”入院,起病前1周曾到草地上野餐。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胸前见焦痂,躯干可见麻疹样皮疹,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该患者可选择哪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A. 氯霉素 B. 阿奇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头孢哌酮 E. 氨苄西林 25. 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正确的是
A. 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B.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C.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D. 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E. 近年有局部或点状麻疹暴发流行
26.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有 A. 睾丸炎或卵巢炎
B. 脑膜炎或脑脊髓膜炎
C. 胰腺炎 D. 心肌炎 E. 乳腺炎
27.氯丙嗪的禁忌证有( ) A. 高血压 B. 糖尿病 C. 有癫痫病史者
D. 青光眼 E. 有惊厥史者
28. 防治青霉素G过敏反应的措施 A. 注意询问过敏史 B. 做皮肤过敏试验 C. 先用肾上腺素预防
D.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选肾上腺素 E. 换用半合成青霉素
29.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出现低血压休克时的治疗 A. 血管活性药
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 扩容 D. 透析疗法 E. 纠正酸中毒
30.可用于肠杆菌科所致尿路感染的药物为( )
A. 苯唑西林 B. 氨苄西林 C. 头孢唑林 D. 头孢孟多 E. 头孢曲松
1. 单项选择题
1. 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可用 A. 苯唑西林、头孢氨苄、庆大霉素 B. 多粘菌素、红霉素、头孢氨苄 C. 氨苄西林、红霉素、林可霉素 D. 头孢氨苄、红霉素、四环素 E. 羧苄西林、红霉素、四环素
2.下列哪种抗疟药可诱发黑尿热: A. 伯胺喹啉 B. 氯喹 C. 乙胺嘧啶 D. 甲氟喹 E. 青蒿素
3. 伤寒沙门菌Vi抗原是属于下列哪一类抗原
A. 菌体抗原 B. 鞭毛抗原 C. 核心抗原 D. 表面抗原 E. 荚膜抗原
4. 关于特异性抗体检查在传染病诊
断中的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一般来说,特异性抗体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B. 特异性lgM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 C. 恢复期特异性抗体转阳或效价升高2倍以上即有重要诊断价值 D. 免疫功能缺陷者,特异性抗体可为阴性
E. 感染早期,特异性抗可为阴性
5. 下列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原则是正确的
A. 由医院依法制定分类管理标准 B. 非甾体抗炎药只能是非处方药 C. 非处方药可视为无潜在的不良反应的药
D. 非处方药不易引发药物相互作用
E.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具有相对性,可依条件互相转换,但需由生产部门提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批准。
6. 肺大出血型钩体病的治疗原则,以下哪一条的表达比较全面准确 A. 抗菌、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治疗呼吸衰竭
B. 镇静、激素、强心与抗菌
C. 降温、止血、抗菌与治疗感染性休克
D. 抗菌、降温、激素与吸氧 E. 止血、输血、吸氧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7. 苯妥英钠与双香豆素合用,后者作用( )
A. 减弱 B. 起效快 C. 增强 D. 吸收增强 E. 作用时间长
8.造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流行主要因素是 A. 菌群变异 B. 细菌产生耐药性 C. 菌群毒力增加 D. 带菌者增多
E. 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增加
9. 夏季,5岁男性患儿,因“高热
2天,心慌、气促、神志不清4小时”就诊。查体:R 35次/分,P 140 次/分,BP 70/45mmHg,嗜睡,皮肤湿冷,无瘀斑,按压左下腹出现烦躁不安。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感染性休克 C. Reye氏综合征 D. 中毒性菌痢 E. 乙型脑炎
10.新药研制单位和临床研究单位进行新药临床研究时应符合 A.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 健康相关产品申报与受理规定 D.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E.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1. 女性,28岁。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半年,在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过程中突然寒战、发热、咽痛住院。体检:扁桃体肿大,溃烂有黄绿色分泌物,躯干可见坏死性皮疹,肝肋下1cm。化验:WBC1.0×109/L,中性粒细胞0.40(40%),疑诊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的败血症。其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 草绿色链球菌 B. 厌氧菌
C. 肺炎链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12. 患者男性,于我国国庆期间出现寒战、高热、大汗热退,退热后一般情况尚可,发作间隔无明显规 律,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数天后感腰痛,排酱油样小便,并出现尿量减少,查体:巩膜轻黄染,脾肋下2cm, 血常规:WBC 7×109/L,HB58g/L,N 68%。下列哪项处理不恰当?
A. 立即停用伯氨喹和氯喹 B. 改服奎宁 C. 静滴5%碳酸氢钠 D. 静滴氢化可的松 E. 输血
13. 斑疹伤寒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 A. 第1天 B. 第2天 C. 第3天 D. 第4天 E. 第5天
14. 最易引起皮疹的抗菌药物为 A. 磺胺类 B. 氟胞嘧啶 C. 喹诺酮类 D. 呋喃妥因 E. 氨苄西林
15. 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者有 A. 氨苄西林 B. 头孢曲松 C. 头孢他啶 D. 头孢呋辛 E. 头孢拉定
16. 下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不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是( )
A. 他克林 B. 占诺美林 C. 石杉碱甲 D. 加兰他敏 E. 美曲膦酯
17. 关于钩体病一般肺出血型的临床表现错误的说法是 A. 无明显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B. 病情常迁延难愈 C. 咳嗽、痰中带血
D. 肺部可有少量湿罗音 E. X线检查可见小片状阴影
18. 2003年SARS的发病可称为: A. 散发性发病 B. 流行
C. 大流行 D. 暴发流行 E. 爆发大流行
19. 某药物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提示( ) A. 作用点改变 B. 作用机制改变 C. 作用性质改变
D. 最大效应改变 E. 作用强度改变
20. 下列药物配伍中不良反应会增
加的为 A. 氢氯噻嗪 螺内酯 B. 呋塞米 氯化钙 C. 氢氯噻嗪 氯化钾 D. 呋塞米 氢氯噻嗪 E. 呋塞米 氨苯蝶啶
21.《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为
A. GLP B. GUP C. GEP D. GRP E. GCP
22.男性,26岁。发热2周,伴头痛,全身酸痛,纳差,盗汗就诊。体检:体温39.2℃,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率140次/min,律齐,腹软,肝肋下1cm,脾未及。化验:WBC18.9×10/L,N0.88(88%),腹部B超 未见异常。其发热最可能原因是 A. 感染性疾病 B. 恶性淋巴瘤 C. 风湿性疾病 D. 代谢性疾病 E. 功能性发热
23. 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
A. 妊娠半个月以内 B. 妊娠3周至12周 C. 妊娠4~9个月 D. 妊娠9个月以后 E. 妊娠3周至4周
24. 阿司匹林与甲氨蝶呤合用,会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原因是 A. 阿司匹林促进甲氨蝶呤吸收 B. 阿司匹林妨碍甲氨蝶呤排泄 C. 阿司匹林诱导代谢甲氨蝶呤的酶
D. 阿司匹林改变甲氨蝶呤的组织分布
E. 阿司匹林竞争甲氨蝶呤的蛋白结合部位
25. 联合用药的意义不包括 A. 产生协同作用 B. 提高药物的疗效
C. 产生体外的相互作用 D.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E.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延长疗程,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
26.可阻滞自主神经节上NN受体的药物( )
A. 可乐定 B. 美卡拉明 C. 利舍平 D. 卡托普利 E. 氢氯噻嗪
27. 流脑实验室确诊的依据是
A. 皮肤淤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
B. 皮肤淤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革兰阳性双球菌
C.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脑脊液呈现浑浊表现
D. 尿样、大便、发现革兰阳性细菌 E. 尿样、大便、发现革兰阴性细菌
28. 恶性疟的发育周期是: A. 48小时 B. 72小时 C. 36~48小时
D. 无规律 E. 24小时
29. 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的病死率可达:
A. 30%~40% B. 15%~35% C. 小于10%
D. 60%以上 E. 80%以上
30. 男性,4岁发热,头痛,皮疹12小时,频繁抽风,昏迷2小时就诊,体检见广泛瘀斑,两下肢有融合成片的紫癜,血压测不出,瞳孔右侧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巴氏征右侧阳性。根据以上你认为属流脑哪一型
A. 普通型 B. 暴发休克型 C. 暴发脑膜脑炎型 D. 暴发混合型
E. 慢性败血症型并发心内膜炎
31.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中,以下哪点是错误的?
A. 寄生虫病的潜伏期一般比细菌性疾病长得多
B. 传染病的前驱期有特异性症状 C. 潜伏期长短为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D. 某些传染病无发热症状
E. 传染病临床过程的发展,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
32.关于新生儿叙述错误的是 A. 药物的吸收不可靠
B. 肌肉及皮下脂肪较多影响药物吸收
C. 新生儿体液较多
D. 血中游离药物相对较多 E. 血脑屏障差
33.药物作用持续久暂主要取决于 A. 吸收速度 B. 消除速度 C. 血浆蛋白结合 D. 剂量 E.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
34.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A. 甲型肝炎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 C. 丙型肝炎病毒D. 戊型肝炎病毒 E. 丁型肝炎病毒
35. 以下哪种CYP突变会引起苯妥因的半衰期延长5倍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36.男,32岁,工人,突然发热、腹泻、呕吐、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20次以上。体检发现体温38.8℃, 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脐周及左
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液RBC 4.7×10/L,WBC 12.5×10/L,N 0.80,L 0.16,M 0.02,E 0.02。发病前曾吃生黄瓜。对本例病人最需要的治疗措施是 A. 快速静脉补液
B. 口服阿司匹林C. 口服氧氟沙星 D. 口服甲硝唑 E. 口服阿托品
37. 异丙肾上腺素不能产生下列哪种作用( )
A. 血管扩张 B. 正性肌力 C. 心率失常 D. 血管收缩 E.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38. 新生儿药物分布的特点不包括 A.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细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
B. 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中游离血药浓度增高。
C. 新生儿对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低。 D.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药物与血浆蛋白不结合的部分易透过而起作用。
E. 对新生儿来说,置换作用引发的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的分布的影响并不重要。
39.对妊娠菌痢患者,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曲松 D. 环丙沙星 E. SMZ-TMP
40.药物的致畸作用往往发生在妊娠的前
A. 3个月 B. 4个月 C. 5个月 D. 6个月 E. 8个月
41. 灰婴综合症的症状有 A. 厌食 B. 呕吐 C. 腹胀 D. 循环衰竭 E. 以上都是
42.抗休克治疗不包括 A. 补充血容量
B.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C. 纠正酸中毒
D. 应用抗菌谱广的杀菌剂 E.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43. 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发疹期 D. 恢复期 E. 并发肺炎时
44. 致成瘾的精神药品有
A.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和致幻药
B.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可卡因和致幻药
C. 可卡因、中枢兴奋药和致幻药 D.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和可卡因
E.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阿片类和致幻药
45. 对于同一药物来讲,下列描述中错误的
A. 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 对于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 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
别
D. 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 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
46.以下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各型痢疾杆菌均可释放内毒素 B. 我国流行的菌型以福来痢疾杆菌为主
C. 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D. 粪便常规发现吞噬细胞是菌痢特有的改变
E. 中毒型菌痢的结肠病变很轻
47. 哪种传染病在感染后隐性感染率低?
A. 流行性出血热 B. 乙型肝炎 C. 伤寒 D. 乙型脑炎 E. 菌痢
48. 四岁患儿,发烧、头痛、皮疹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查体:全身可见多数瘀点瘀斑,两下肢有融合成片的紫癜,血压测不出,瞳孔右侧扩大,光反应消失。下列哪项处理是不正确的? A. 立即瘀点涂片以明确诊断 B. 立即腰穿,做脑脊液常规检查 C. 急验血常规
D. 5%碳酸氢钠500ml,立即静脉推注
E. 20%甘露醇,125毫升立即静脉推注
49. 用于抢救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中毒的药物是( )
A. 氯丙嗪 B. 水合氯醛 C. 纳洛酮 D. 氟马西尼 E. 阿托品
50. 负荷剂量是
A. 一半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B. 一半稳态血药浓度的剂量 C. 达到一定血药浓度的剂量 D. 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E. 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51.新生儿药物排泄的特点不包括 A. 肾小球数量少 B. 肾血流量少
C. 对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好 D. 肾小球滤过率低
E. 对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
52. 霍乱病人依据下列哪些情况分为轻、中、重三型
A. 发热,腹泻,脱水程度,血压及尿量等
B. 腹泻,呕吐,血压,脉搏及尿量等
C. 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及尿量等 D. 腹泻,呕吐,脱水程度及尿量等 E. 脱水程度,腹痛,血压、脉搏及尿量等
53. 对钩体病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是
A. 血常规 B. 血培养 C. 尿培养 D. 显凝试验 E. 涂片找钩体
.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65%病人可发生 B. 持续2~5天
C. 脑水肿时应积极大剂量使用甘露醇
D. 尿毒症引起的出血倾向
E. 此期以少尿,高血压,水肿为特征
55. 导致感染性休克低血压的重要介质是
A. 乳酸 B. 一氧化氮(NO) C. 前列腺素 D. 血栓素A2 E. 白三烯(LT)
56.在临床上做到合理用药,需了解 A. 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B. 药物的毒性与安全性 C. 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D. 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 E. 以上都需要
57. 根据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时间药理学研究结果,建议其最佳服药时间应为
A. 起床时 B. 早餐后 C. 午餐后 D. 晚餐后 E. 进餐时
58.长期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 ) A. 锥体外系反应
B. 中枢抑制症状C. 直立性低血压 D. 内分泌紊乱 E. 过敏反应
59. 下列药物中不需要进行TDM的是( )
A. 茶碱 B. 环孢素 C. 地高辛 D. 青霉素 E. 奎尼丁
60.男,7岁,学生,近4天来发热、头痛、疲乏、胃纳减退,尿黄。T 38.8℃,面色潮红,结膜稍充血,巩膜微黄,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腹软,无压痛,肝于肋下1.5 cm可触及。WBC 8.7×10E9/L,N 0.74, L 0.21, E 0.03, M 0.02。对明确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肥达反应 B. 外-斐反应 C. 肝功能检查
D. 肝炎病毒标记检查 E. 肝B超检查
61. 的传播媒介为
A. 恙螨 B. 鼠类 C. 患者 D. 体虱 E. 鼠蚤
62. 下列哪种疾病仅能获得短暂而不持久的免疫力
A. 伤寒 B. 腮腺炎 C. 麻疹 D. 艾滋病 E. 细菌性痢疾
63.对四环素的不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空腹口服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B. 可导致幼儿乳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黄染
C. 长期大剂量静滴,可引起严重肝损害
D. 可引起二重感染 E. 阻滞神经接肉接头
. 艾滋病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者可达30%一70%。其中不包括: A. 脑弓形虫病 B. 格林-巴利综合征 C. 脑囊虫病
D.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E. 转移性淋巴瘤
65. 时间治疗是指
A.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辰药理学的原理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
B.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辰药理学的原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
C.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辰药理学的原理研究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方法
D.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辰药理学的原理估计药物在作用部位分布的方法
E.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辰药理学的
原理计算反复给药达坪值浓度时间的方法
66. 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 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者入院1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血培养回报钩端螺旋体生长,应明确诊断为: A. 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 B.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轻型)
C. 钩端螺旋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 D. 钩端螺旋体病(感染中毒型) E. 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67. 以下方法关于HBsAg( )孕妇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者可不用药物治疗
B. 注意休息和营养
C. 定期产检,密切观察肝功能情况 D. 妊娠期间可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E.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或失代偿期肝硬化者,最好早期终止妊娠
68. 乳汁偏酸性,容易从血液扩散到乳汁中的药物是( ) A. 弱酸性药物 B. 弱碱性药物
C. 中性药物
D. 药物均能扩散到乳汁中 E. 药物均不能扩散到乳汁中
69.与钩体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A. 机体的抵抗力 B. 发病者的年龄和性别 C. 钩体的数量 D. 钩体的毒力 E. 钩体的种类
70. 10岁儿童,高热、抽搐2天,昏迷1天,诊断为乙脑,体温40.5℃,给予脱水剂后仍反复抽搐。应选 择下列哪一治疗?
A. 冰敷 B. 30~40%酒精拭浴 C. 冷盐水灌肠 D. 注射安乃近 E. 氯丙嗪和异丙嗪亚冬眠治疗
2. 多项选择题
1. 平喘药物一般采用日低夜高的剂量给药方式,其原因包括 A. 哮喘患者气道阻力呈现出昼夜规律性变化,在清晨和夜间阻力加重,
B. 有利于药物在清晨气道阻力增加时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C. 一直以来的经验用药 D.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E. 以上说法均有错误
2. 为了加强疗效,并减轻低血钾的不良反应,呋塞米常与下列药物合用
A. 甘露醇 B. 氢氯噻嗪 C. 氯化铵 D. 氨苯喋啶 E. 螺内酯
3. 解热抗炎镇痛药物的特点是 A. 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B. 大多数药物都有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C. 对锐痛无效,对炎性所致钝痛疗效较好
D. 属于对症治疗
E. 降温时必须配以物理降温 4.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A. 流行地区相对恒定
B.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高峰季节
C. 发病以男性为多
D. 农民及野外作业人发病较多 E. 儿童与老年人多见
5. 甘油的不良反应有( ) A. 眼压升高 B. 直立性低血压 C. 心率加快
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E. 胃肠反应
6.下列哪些解释是正确的
A. 疟原虫首先侵入肝细胞内繁殖,成熟后再侵入红细胞
B. 疟原虫侵入体后分别侵入肝细胞和红细胞内繁殖
C. 肝细胞寄生的疟原虫可成为远期复发因素
D. 红细胞寄生的疟原虫则成为临床发作的因素
E. 恶性疟原虫没有迟发型子孢子,因此没有远期复发
7. 免疫抑制药的不良反应包括 A. 降低机体抵抗力 B. 增加肿瘤发生率 C. 影响生殖系统功能 D. 出血性膀胱炎
E. 血小板减少
8. 属于品的是
A. 阿片 B. 吗啡 C. 瑞芬太尼 D. 哌替啶 E. 曲马多
9.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 A. 激动延髓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
B. 激动中枢α1受体
C. 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中枢α1受体
D. 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中
枢α2受体
E. 激动外周咪唑啉受体
10.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处置包括 A. 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菌素 B. 应留取粪便做常规检查 C. 应留取粪便做细菌学检查 D. 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E. 病原菌不明时应使用广谱抗菌药
11. 新生儿发生惊厥,下列处理是正确的
A. 首选每6~8h肌注巴比妥5~7 mg/kg; B. 口服利眠灵
C. 巴比妥治疗已达足量(30 mg/kg) ,换用苯妥英钠或水合氯醛
D. 血清镁达0.9 mmol/L,可使用硫酸镁
E. 为控制惊厥的持续状态,可静脉滴注地西泮0.1~0.3 mg/kg。
12. 阿托品可用于治疗() A. 胃肠绞痛 B. 窦性心动过速 C. 虹膜睫状体炎
D. 感染性休克伴高热 E. 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3.艾滋病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达30%一70%。其中不包括 A. 脑弓形虫病
B. 格林-巴利综合征 C. 脑囊虫病 D. 痴呆综合征 E. 乙型脑炎
14. 处于快速增殖或病情进展迅速的肿瘤的昼夜节律性符合 A. 近24小时昼夜节律性
B. 周期为8小时超昼夜节律性 C. 周期为12小时超昼夜节律性 D. 月节律性 E. 年节律性
15. 可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来确诊的疾病是:
A. 乙脑 B. 伤寒 C. 肠阿米巴病 D. 登革热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对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依然有效的是( ) A. 双氯西林 B. 红霉素 C. 头孢唑啉 D. 利福平 E. 苯唑西林
17. I期临床试验的内容应包括() A. 药物耐受性试验 B. 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C. 补充临床试验 D. 药代动力学研究 E. 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18.感染过程的表现有哪些: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清除病原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19. 关于维拉帕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钙通道阻断剂 B. 口服吸收快
C. 对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疗效好
D. 对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疗效差 E. 对血管平滑肌通道无阻断作用
20. 如何避免阿司匹林诱发的胃溃疡和胃出血( ) A. 与酸奶一同服用 B. 服用肠溶片
C. 不与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合用 D. 同服碳酸氢钠 E. 饭后服用
21. 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要点是 A. 满足绝大多数民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最必需的药物
B. 满足绝大多数民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最必需的药物
C. 基本药物主要是非处方药
D. 基本药物应按照遴选原则,认真筛选确定
E. 基本药物数量有限
22. 败血症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包括
A. 体温>38℃或<36℃; B. 心率>90次/分;
C. 呼吸>20/分或二氧化碳分压 <4.3kPa(32mmHg)
D. 白细胞计数>12×109/L或未成熟细胞>10%等 E. 血压<90/60 mmHg
23.可乐定脱毒治疗
A. 一般高于临床抗高血压.的剂量 B. 不能控制呕吐,腹泻,血压升高 C. 一般低于临床抗高血压的剂量 D. 可有效控制呕吐,腹泻,血压升高
E. 治疗阿片类依赖的效果不明显
24. 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要点是 A. 满足绝大多数民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最必需的药物
B. 满足绝大多数民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最必需的药物 C. 基本药物主要是非处方药 D. 基本药物应按照遴选原则,认真筛选确定
E. 基本药物数量有限
25. 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
A.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 B. 无明显腹痛、腹泻
C. 大便常规有大量的炎性细胞 D.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E. 肠粘膜有炎症溃疡
26. 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是( ) A. 亲和力弱 B. 无亲和力 C. 有亲和力 D. 无内在活性 E. 对相应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及较强内在活性
27. 医院感染病中泌尿系统诊断是正确的:
A. 尿频、尿急、尿痛,清洁中段尿培养提示大肠埃希氏菌菌数≥105cfu/ml.。
B. 无不适,留置导尿管10天,尿液培养大肠埃希氏菌菌数≥105cfu/ml。
C. 发热、尿液浑浊、伴肾区叩痛,男性的患者尿检发现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D. 患者无不适,两天前行内窥镜检查,现尿液浑浊,尿培养发现屎肠球菌≥104cfu/ml。
E. 女性患者无不适,没有留置尿导管和内窥镜,患者尿检发现白细胞8个/高倍视野。
28. 下列关于麻疹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个月龄初种,7岁复种
B. 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C. 每次皮下注射0.2 ml,各年龄剂量相同
D. 易感者在接触病人1周内若接种疫苗,仍有可能预防发病或减轻病情
E. 应急接种最好于麻疹流行季节前10天
29. 关于肠蠕虫药的叙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
A. 甲苯达唑对肠道外寄生虫都有良好疗效
B.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治疗不低于阿苯达唑,但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反应较重
C. 吡喹酮大剂量还有免疫抑制作用
D. 氯硝柳胺能杀灭绦虫头节,但不能杀死节片中的虫卵
E. 噻嘧啶常与奥克太尔合用增加疗效
30. 关于胺碘酮的叙述,哪些是对的( )
A. 是最长的抗心律失常药 B. 治疗量不影响心率 C. 对室性心律失常无效 D.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E. 降低膜反应性
1. 单项选择题
1. 的传播媒介是 A. 鼠类 B. 恙螨 C. 患者 D. 体虱 E. 鼠蚤
2. 男性,20岁,2天来发热、全身
不适,1天来神志不清,伴抽搐,于1月20日来诊,T40℃,BP70/ 50mmHg(9.3/6.7kPa),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强,克氏征( ),巴氏征( )。诊断应首先考虑 A. 败血症 B. 流脑(普及型) C. 流脑(休克型)
D. 流脑(脑膜脑炎型) E. 流脑(混合型)
3. 主要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发生的药物为 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 青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 利福平 E. 头孢唑啉
4.青霉素G水溶液不稳定,久置引起
A. 药效下降 B. 中枢不良反应 C. 诱发过敏反应
D. 药效下降、中枢不良反应 E. 药效下降、诱发过敏反应
5.男,7岁,学生,近4天来发热、头晕、疲乏、胃纳减退,间觉恶心,尿色黄如浓茶,尿量一般。体检:T 38.8℃,面色潮红,结膜稍充血,巩膜微黄,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腹软,无压痛,肝于肋下1.5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血WBC 8.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RBC 4.82×1012/L。对明确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肥达反应 B. 外斐反应
C. 肝功能检查
D. 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
E. 肝B超检查
6.乙脑惊厥或抽搐最常见的原因是: A. 高热 B. 缺氧 C. 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 D. 低钙 E. 碱中毒
7. 关于院内感染败血症,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A. 由于病人基础健康差,感染严重, 治疗效果差 B. 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C. 绝大多数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血液病、肿瘤等
D.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占败血症总数30%~60% E. 均为医源性感染
8.霍乱病人尽管每天从吐泻物中丢失大量钾盐,但在临床上血钾并无明显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A. 尿量少钾丢失少
B. 血液浓缩而相应升高 C. 细胞代谢失衡
D. 缺氧情况下,细胞内钾向外释放 E. 临床上常适时补钾
9. 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 可测
A. 抗-前S2抗体 B. HBsAg C. HBV-DNA D D. 抗-Hbe E. 抗-HBcIgG
10. 在临床试验中为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对试验记录与报告的数据准确,完整无误必须进行 A. 监督 B. 监察员 C. 研究者 D. 受试者 E. 申办者
11.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时应注意除外如下哪项
A.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需控制感染。
B. 控制感染时,以口服用药为宜。 C. 在病原菌未明的情况下,选用抗生素时,应兼顾球菌和杆菌。
D. 选药时,要注意考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出生体重。 E. 应加强支持治疗。
12. 青霉素皮试反应的峰值时间位于
A. 04﹕32 B. 10﹕22 C. 14﹕32 D. 18﹕45 E. 23﹕32
13. 岁男子,肝功反复异常10年,近一月腹痛腹胀,黄疸,呕血,
尿少,黑便,2日来神志朦胧,在采 用下列措施中的哪一项需特别谨慎 A. 白蛋白10克静点,每周2次 B. 地塞米松 20毫克静点,每日一次
C. 乳果糖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
D. 8%复方支链氨基酸500毫升静点,每日一次
E. 能量合剂500毫升静点,每日一次
14.关于异烟肼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原因是( )
A. 异烟肼本身所致
B. 异烟肼抑制PABA的合成 C. 异烟肼抑制GABA的合成 D. 异烟肼减少体内维生素B6含量 E. 异烟肼代谢产物所致
15. 男性,35岁,10年前患血友病,发热、腹泻1月余,乏力,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CD4 /CD8 0.8。 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紫绀,肺部罗音,应最先考虑。出现上述情况,治疗应选用
A. 螺旋霉素 B.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C. 林可霉素 D. 氟康唑 E. 磷甲酸钠
16. 临床有一定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替代药物,其效益明显超过其危 害,再考虑应用的一类药是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E. X类
17.确诊HIV感染的依据是下列哪一项
A. 体重下降10%以上
B. 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C. 血清抗HIV两次阳性并经WB法确认
D. 白细胞总数下降 E. CD4 淋巴细胞减少
18. Ⅰ期临床试验应进行
A. 新药的药效试验
B. 新药的一般药理试验 C. 新药的毒性观察
D. 新药的治疗指数实验
E. 新药的人体耐受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19.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 )
A. 《赫尔辛基宣言》 B. 医学伦理学
C. 《赫尔辛基宣言》和《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D. 药学伦理学
E.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20.新药安全性研究的实验室应符合( )
A.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方法 B.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C.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D. 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 E.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21. 甲状腺素的主要适应证是( )A. 甲状腺危象
B. 轻、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 C. 甲亢的手术前准备
D.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的病变 E. 粘液性水肿
22.糖皮质激素分泌峰值时间位于 A. 08﹕00左右 B. 13﹕00左右 C. 18﹕00左右 D. 23﹕00左右 E. 04﹕00左右
23.他汀类降脂药,晚间用药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强于白天用药,从根本上是因为
A. 胆固醇代谢酶的活性夜间增强 B. 晚上用药副作用少
C. 夜间药物对代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
D. 夜间药物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增强
E. 胆固醇的合成受到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24. 下列哪种给药方式最易引起首关效应 ( )
A. 口服 B. 静脉注射 C. 舌下含服 D. 肌内注射 E. 皮下注射
25.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是属于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E. 体液免疫亢进
26. 乙脑病毒的特点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A. 乙脑病毒是虫媒病毒乙组中的一个型,属披盖病毒 B. 为单股RNA病毒
C. 乙脑病毒可在多种组织中增殖 D. 病毒表面含有血凝素,可凝集鸡、 鸽等红细胞 E. 乙脑病毒抗原性不稳定
27. 疟疾的感染类型中引起传播是: A. 速发型小孢子
B. 迟发型小孢子 C. 裂殖子 D. 配子体 E. 囊合子
28. 关于麻疹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麻疹病毒属于虫媒病毒 B. 麻疹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
C. 分离麻疹病毒的最好方法是组织培养
D.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
E. 麻疹病毒核心为单股负链RNA和3种核衣壳蛋白组成的核壳体
29. 肾综合征出血热大出血主要原因除外下哪项
A. 血小板减少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
B. 类肝素物质增加
C. 血管壁损伤 D. 并发再障
E. DIC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30.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特征不包括
A. 初次应用:轻度恶心、呕吐
B. 重复应用:情绪松弛、渴求再次用药,逐至滥用
C. 停药36小时,戒断综合征达到高峰
D. 停药2小时,戒断综合征就可以逐渐消失
E. 稽延性戒断综合征是导致复吸毒品的重要原因
31. 甲硝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白细胞减少 B. 恶心和口腔金属味 C. 肢体麻木
D. 急性溶血性贫血 E. 致突变
32. 构成传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传染源、易感人群 C. 病原的毒力、数量 D. 病原体、人体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33. 关于他汀类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目前最强的降血浆胆固醇的药物
B. 糖尿病性、肾型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
C.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D. 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E. 降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LDL-C
34.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L,N 0.85,L 0.15。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霍乱 C. 中毒性菌痢 D. 肠伤寒 E. 脑型疟疾
35. 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
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近期曾参加秋收,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 大叶肺炎 B. 败血症 C. 流行性感冒
D. 钩端螺旋体病 E. 肺结核
36.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过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E. 6个月
37. 新药安全性研究的实验室应符合( )
A.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方法 B.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C.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D. 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 E.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38. 麻疹的隔离期为 A. 至出疹后5天
B. 从接触后1天至皮疹消退 C. 接触后2周至皮疹消退 D. 从出疹至皮疹消退
E. 发疹前1天至出疹后3天
39. 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 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 A. 流脑 B. 猩红热 C. 钩体病 D. 白喉 E. 败血症
40. 新生儿服用氯霉素后产生“灰婴综合征(呕吐,腹胀,呼吸窘迫,肌肉松弛,皮肤灰白,急性循环 衰竭)”,是因为 A. 新生儿的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结合力低,氯霉素在血中累积所产生的副作用
B. 新生儿服用过期的灰色的氯霉
素所致
C. 新生儿乙酰化能力低,氯霉素在血中堆积所致
D. 新生儿的肝脏相对大(占体重的4%,成人为2%),氯霉素代谢物过多
E. 新生儿对氯霉素过敏。
41. 对新药临床Ⅱ期试验的描述,正确项是
A. 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和毒副反应
B. 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疗效的评价
C. 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安全性评价
D. 针对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进行特殊的临床试验
E. 也称为补充临床试验
42. 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人易患病
B. 因青霉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不宜选用
C. 患者外周血W升高不明显 D. 隐性感染率高 E. 多见于夏秋季
43.下列哪种药物与呋塞米合用可使耳毒性增强( )
A. 头孢菌素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四环素类 D. 氯霉素 E. 红霉素
44. 扎莫特罗属于( ) A. β受体激动剂 B. β受体部份激动剂 C. β受体拮抗剂 D. α受体激动剂 E. α受体拮抗剂
45. 属于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平喘药是( )
A. 沙丁醇胺 B. 胆茶碱 C. 酮替芬 D. 布地奈德 E. 扎鲁司特
46. 强心苷中毒时,那种情况不应给钾盐( ) A. 室性早搏 B. 室性心动过速
C.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D. 房室传导阻滞 E. 二联律
47. 药物滥用所指的药物是 A. 诊断用药 B. 医疗用毒性药品 C. 具有精神活性的药物
D. 抗菌药物 E. 过敏药物
48. 临床试验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 A. 现代化伦理标准 B. 科学和道德标准 C. 合理和规范的标准 D. 标准化和科学化 E. 科学和伦理标准
49.下列情况,有选择联用抗菌药物指征的是
A. 轻症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B. 结核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C. 孕妇使用抗菌药物
D.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E.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者使用抗菌药物
50.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恙螨是此病的传播媒介 B. 人群普遍易感
C. 病后有巩固的免疫力,不会再次感染
D. 多发生于夏秋季
E. 多为散发
51. 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低钠低钾多见于少尿期 B. 可见BUN及肌酐(Cr)增高 C. 血清抗体4倍升高可确定诊断 D. 蛋白尿可在发热后第二天出现 E. \"三早一就\"是指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52.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 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 B. 低血压休克期应以血管活性药治疗为主
C. 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 D. 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促进利尿
E. 病程4日内可用抗病毒治疗
53. 夏季,23岁女性患者,因“呕吐、排水样便2天,气促、尿少1天”就诊,诊断霍乱,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该患者何时解除隔离:
A. 热退后5天 B. 1次粪便培养阴性 C. 连续2次大便培养阴性 D. 抗凝集素抗体滴度开始下降 E. PCR技术为检测到病原体
.患者男性45岁农民,4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尤以腓肠肌明显。后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巩膜黄染,来院就诊。查体:T39℃,BP14/10kPa,巩膜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大于肋下 3cm,腓肠肌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2.4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0.85,血小板2.3乘以十 的九次方/L,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20~30/HP,血清总胆红素5μmol/L。此病应考虑的诊断是 A. 流行性出血热 B. 钩端螺旋体病 C. 急性黄疸性肝炎
D. 急性肾小球肾炎 E. 疟疾
55.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二个重要因素是:
A. 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 C. 气温、雨量
D. 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56. 艾滋病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性接触传播 B. 注射途径传播 C. 母婴传播 D. 器官移植 E. 人工授精
57. 较大剂量可用于产后止血,但
作用不持久( )
A. 缩宫素 B. 垂体后叶素 C. 地诺前列酮
D. 麦角胺 E. 利托君
58. 有关铁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鞣酸含量高的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
B. 饭后铁的吸收比饭前吸收好 C. 食物中的肌红蛋白铁最易吸收 D. 含有Vit C的食物可阻碍和回肠上段吸收
E. 口服铁剂主要在空肠上段吸收
59. 男性,28岁。持续发热3周,最高41℃,伴寒战多汗,纳差,消瘦,在外院诊断不明转入我院。病人入院后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 A. 发热时给予阿司匹林等退热药 B. 应用联合广谱抗生素
C. 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毒性症状
D. 暂不给任何处理,观察热型1周 E. 不作特殊治疗,观察热型,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及完善各种实验室检查
60. 关于变态反应,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参与1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IgE和肥大细胞
B. 参与Ⅱ型变态反应的是IgG或 IgM抗体及补体、巨噬细胞和K细胞
C. 参与Ⅲ型变态反应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及补体、中性粒细胞
D. 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是抑制性T细胞
E. 同一变应原在不同的个体可引起不同反应
61. 12岁患儿,8月15日发病,高热呕吐一次,次日稀便2次,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体检:体温39.5℃,急性病容,脉充实有力,颈有抗力,克尼格氏征阳性,肌张力增强,血WBC15.0×10的9次方/L.粪检WBC0-2/HP、
RBC2-3/HP,脑脊液细胞数80/mm的3次方,多核60%,糖50mg/dl氯化物720mg/dl,蛋白80mg/dl,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D. 结核性脑膜炎 E. 乙型脑炎
62.革兰阳性败血症, 哪项最具有参考价值
A. 发热时间长
B. 新近有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 C. 肝脾肿大
D. 病程中出现迁徙病灶, 脑脓肿、肝脓肿
E. WBC升高, N升高
63. 青霉素注射可引起( )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后遗效应 E. 特异质反应
.哪种抗生素是治疗钩体病的首选
A. 青霉素 B. 强力霉素 C. 阿米卡星 D. 磺胺嘧啶 E. 阿奇霉素
65. 下列哪点不是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
A. 按规定的速度给药
B. 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C. 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D. 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
E. 变换注射部位,避免高浓度溶液
66. 在药物分布方面,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药物的分布容积 B. 药物的肾清除率 C. 药物的半衰期
D. 药物的受体结合量
E. 药物与血浆蛋白亲和力的强弱
67.哪种抗生素是治疗钩体病的首选
A. 青霉素 B. 强力霉素 C. 阿米卡星 D. 磺胺嘧啶 E. 阿奇霉素
68.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的降压药是
A. 可乐定 B. 阿替洛尔 C. 硝苯地平 D. 拉贝洛尔 E. 噻嗪类
69. 有关红细胞生成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使网织红细胞从骨髓稀出 B. 促进红系干细胞增生和成熟 C. 主要由肾皮质近曲小管管周细胞分泌
D. 贫血时,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 E. 与红系干细胞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70. 女,40岁持续高热伴上腹痛4天,巩膜黄染3天入院。体检:高热面容、神态清、血压10/6kPa,巩膜黄染,呼吸急促30次/分,心率120次/分,律齐,右上腹压痛明显。周围血象:WBC 20×10 9,中性粒细胞0.88。 感染性休克的 病原菌首先考虑 A. 肺炎链球菌 B. 大肠杆菌
C. 表皮葡萄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脑膜炎双球菌
2. 多项选择题
1. 关于抗菌药物的配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时应分瓶溶解、分瓶输注
B. 青霉素类抗生素应用前溶解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C.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最好采用注射用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
D. 红霉素不宜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
E. 两性霉素B不能溶于葡萄糖注射
液中
2. 承担临床试验的监察员的工作内容是
A. 在试验前确认试验承担单位已具有的适当条件
B. 在试验前、中、后期监察试验承担单位和研究者,以确认在试验前取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 C. 了解受试者的人选率及试验的进展情况
D. 确认所有病例报告表填写正确,并与原始资料一致
E. 核实实验用的药品是否按照有关法规进行供应、储藏、分发、收回、并做相应的记录
3. 有的人终生不患麻疹的原因 A. 曾接种麻疹疫苗而获免疫力 B. 曾使用过白蛋白 C. 隐性感染获得终生免疫 D. 先天性免疫
E. 每次流行期间使用丙种球蛋白
4. 下列有关硫酸镁治疗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 有条件者应测定血镁浓度以指导用药
B. 定时检查膝反射,腱反射必须存在
C. 呼吸必须大于16次/分钟,尿量不少于25ml/h,24小时尿量应大于600ml
D. 治疗时须备好钙剂作为解毒剂 E. 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吸氧、人工呼吸等抢救
5.传染源可包括:
A. 患者 B. 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 虫媒 E. 受感染动物
6.下列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有( )
A. 阿米卡星 B. 洛美沙星 C. 妥布霉素 D. 亚胺培南 E. 卡那霉素
7.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可被称为 A. 艾滋病病人
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 窗口期病人 D. 艾滋病期病人 E. 无症状携带者
8. 败血症一经诊断,抗菌药物应用应注意
A. 在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后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B. 应用杀菌药,宜静脉联合用药 C. 剂量宜大,疗程宜长 D. 一般应用4周或体温下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3周停药
E. 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应予以经验用药
9. 关于苯妥英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是抗癫痫药
B. 抑制心肌细胞Na 内流 C. 降低0相上升速度
D. 降低蒲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E. 治疗强心苷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最好
10. 下列疾病中可通过血液检查确诊的是:
A. 疟疾 B. 伤寒 C. 乙脑 D. 细菌性痢疾 E. 钩体病
11.下列哪些传染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常常是降低的?
A. 流行性出血热 B. AIDS C. 登革热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12. 下面哪些药物属于三线抗菌药物?
A. 莫西沙星 B. 头孢吡肟 C.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D. 头孢哌酮 舒巴坦 E. 美罗培南
13. 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药,对创制的新药及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实行快速审批。实行快速审批的 新药包括下列哪些类型
A. 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中药或者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B. 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
C. 抗艾滋病病毒及用于诊断、预防艾滋病的新药,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的新药
D. 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
E. 用于防治严重突发性疫病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新药
14. 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包括( )A. 头孢唑啉 B. 红霉素
C. 杆菌肽 D. 庆大霉素 E. 苯唑西林
15.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理特点为 A. 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二代者弱,对肠球菌耐药
B. 对革兰阴性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属、流感杆菌均有强大抗菌活性
C.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D. 在胆汁和脑脊液中浓度较第一、二代为高 E. 基本无肾毒性
16. CYP2D6的特点包括 A. 位于12号染色体 B. 位于11号染色体 C. 位于22号染色体 D. 位于1号染色体 E. 有70种等位基因
17.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 结晶尿、血尿
B. 药热、皮疹、剥脱性皮炎 C. 白细胞减少症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头晕、头痛、委靡和失眠
18.关于戊型肝炎下列哪是不正确的
A. 抗HEV IgM阳性可确诊 B. HEV是单股正链DNA病毒 C. 戊型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 D. 戊型肝炎隐性感染者无传染性
E. 戊型肝炎不会爆发或流行
19.下列哪些不是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
A.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 B. 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C.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D. 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E. 药物经济学研究
20. 引起败血症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有
A. 肺炎克雷伯杆菌
B. 大肠埃希菌 C. 不动杆菌属 D. 阴沟肠杆菌 E. 假单孢菌属
21. 药物在新生儿体内蓄积的因素包括
A. 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少 B. 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差 C. 肝功能不健全 D. 肾小球滤过率低 E. 脂肪含量少
22. 关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重症感染、全身感染患者初始治疗时应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待病人病情好转后可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B. 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C. 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可用作局部给药
D.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
E.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局部给药
23.新生儿用药的主要特有反应有哪些
A. 对药物的超敏反应 B. 药物导致的溶血和黄疸 C. 出血
D. 新生儿窒息和惊厥 E.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4.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哪项是正确的?
A. 稳定内环境,输液量=尿量及吐泻量 500~700mL
B. 无消化道出血时可进行导泻疗法
C. 腹膜或血液透析
D. 促进利尿
E. 宜高糖、高维生维、高蛋白饮食
25. 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情况包括 A. 肾功能减退者
B. 肝功能减退者 C. 高龄患者 D. 新生儿 E. 妊娠期妇女
26. 下列哪些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 发热 B. 咽痛 C. 淋巴结肿大 D. 口腔真菌感染 E.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27. 直接损害免疫系统功能的因素: A. 放疗 B. 化疗 C.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 放置导管 E. 手术
28. 对中毒型菌痢需要立即采取的抢救措施为 A. 环丙沙星静脉滴注 B. 物理降温
C. 休克型应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D. 山莨菪碱解除微血管痉挛 E. 有脑水肿的给予脱水剂
29. 老年人呼吸系统会出现的变化是
A. 肺组织萎缩 B. 肺泡数目减少
C. 肺泡壁变厚
D. 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减少 E. 肺组织弹性下降
30. 疟疾的传播途径 A. 按蚊叮咬 B. 空气传播 C. 消化道传播 D. 输血 E. 母婴传播
1. 单项选择题
1. 时辰药动学的研究不涉及的环节为
A. 药物的吸收 B. 药物的分布 C. 药物的转运 D. 药物的代谢 E. 药物的排泄
2. 在艾滋病合并感染中,下列哪一种是最常见最重要的?
A. 念珠菌性口腔炎 B. 麻疹肺炎 C. 肺结核病 D.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E. 化脓性脑膜炎
3.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
A. 药物在非正常用法时引起的有害反应
B. 药物在正常用法时引起的有害反应
C. 药物在正常用量时引起的不期望反应
D. 药物在非正常用量时引起的不期望反应
E. 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
4. 在洋地黄化的患者,下列哪种药物最多见通过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而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A. 硝苯地平 B. 维垃帕米 C. 尼群地平 D. 尼卡地平 E. 氨茶碱
5. 霍乱吐泻“米泔水”样物质是因为吐泻物中 A. 含有大量NaHCO B. 含有大量胆汁
C. 含有大量胃肠黏膜 D. 缺乏胃酸
E. 胆汁含量减少,含有大量粘液微粒
6. 人体内的咖啡因90%由以下CYP代谢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7.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是 A. 低分子肝素 B. 氯贝丁酯 C. 烟酸 D. 洛伐他汀 E. 苯扎贝特
8. 药源性疾病是
A. 药物引起人体功能损害 B. 药物引起的临床疾病 C.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D. 药物不良反应的损害 E. 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损害, 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9. 关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者除外)
B. 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 C. 提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D. 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
E. 应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10. 能减低眼压用于治疗青光眼的利尿药是( )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氨苯蝶啶 E. 乙酰唑胺
11.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 A. 是牢固的 B. 不易被排挤 C. 是一种生效形式 D. 见于所有药物
E. 易被其他药物排挤
12. HIV与感染细胞膜上CD4分子结合的病毒刺突是
A. gpl20 B. gp41 C. P24 D. P17 E. gp160
13. 以下不符合氟喹诺酮类药物特性的是
A.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B. 抗菌活性强 C. 不良反应少 D. 抗菌谱广 E. 大多口服吸收好
14. 哪种疾病用青霉素治疗可引起赫氏反应( ) A. 流行性脑脊髓 B.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C. 大叶性肺炎
D. 气性坏疽 E. 梅毒
15.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
制是( ) A. 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 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C. 抑制依赖于DNA的mRNA多聚酶 D. 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E.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mRNA移位,阻滞肽链延长
16. 毒扁豆碱属于何类药物( ) A. 胆碱酯酶复活药 B. 胆碱受体激动药 C. M抗胆碱酯酶药 D. NN胆碱受体阻断药 E. NM胆碱受体阻断药
17. 患者持续发热5天,伴意识障碍,颈强,克氏征阳性,脑背液检查,压力为1.46kpaWB.C500×10的6次方 /L,N60%,L40%,糖0.22mmol/L,氯化物161mmol/L,蛋白1.5g,根据上述条件,可排除下列哪项诊断: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未充分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 C. 虚性脑膜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钩体病脑膜炎
18. 妊娠期应用时危险性较高的是 A. 甲硝唑 B. 阿奇霉素 C. 红霉素 D. 利巴韦林 E. 青霉素
19. 联合用药不好解决的问题是 A. 协同作用 B. 拮抗作用 C. 配伍禁忌 D. 个体差异 E. 多种目的
20. 目前对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首选药物为
A. 硫酸钠 B. 碳酸氢钠 C. 硫酸锌 D. 铝碳酸镁 E. 硫酸镁
21. 最适合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是
A. 苯磺丁脲 B. 格列齐特 C. 氯磺丙脲 D. 格列吡嗪 E. 格列醛酮
22.在下列抗菌药物中,对肾脏损伤最小的是:
A. 氨基糖成类 B. 头孢他定 C. 多粘菌素 D. 两性霉素B E. 红霉素
23.下述哪项疾病可以考虑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A. 淤胆型肝炎
B. 妊娠后期合并急性戊型肝炎 C. 肝硬化合并慢性重型肝炎 D. 急性HDV重叠HBV感染 E. 急性乙型肝炎
24. 2002年1月16日,14岁患者寒战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持续5小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血压6 .2/4.0kPa,心率120次/分。急诊时重点行那项检查 A. 神经系统检查
B. 注意观察全身皮肤有无散在性淤点、淤斑
C. 有无角弓反张
D. 肺部有无炎症体征
E. 腹部有无压痛及肌紧张、肿块
2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变异性心绞痛,宜采用下述何种药物治疗( )
A. 维拉帕米 B. 利多卡因 C. 普鲁卡因胺 D. 奎尼丁 E. 普萘洛尔
26. 六岁男童发热咳嗽两天,就诊时发现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确诊需做哪项检查
A. 胸片 B. 血培养 C. 心电图 D.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人血清抗麻疹IgM E. 咽拭真菌培养
27. 下列哪一类药物与他汀类合用,不会加重骨骼肌溶解症( ) A. 普罗布考 B. 环孢素
C. 苯氧酸类 D. 红霉素 E. 烟酸
28.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突然停药易引起严重高血压,这种药是( ) A. 普萘洛尔 B. 肼屈嗪 C. 哌唑嗪 D. 氨氯地平 E. 吲达帕胺
29. 琥珀胆碱松弛骨骼肌的主要机制是( )
A. 抑制中枢多突触反射 B. 抑制脊髓r运动神经元
C. 与ACh竞争运动终板膜上的受NM体
D. 使运动终板膜上产生持久的去极化
E. 减少运动神经末梢ACh的释放
30.我国法定的药品注册管理机构是 A. 卫生部
B.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 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1.男,23岁,有国外旅游史,1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皱恢复较慢。次日出现小腿疼痛,查腓肠肌呈强直痉挛状态,可能是伴有:
A. 低钾血症 B. 低钠血症 C. 高血钠症 D. 高钾血症 E. 代谢性酸中毒
32. 维拉帕米对下列何种心率失常的疗效最好( )
A. 房室传导阻滞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D. 室性心动过速 E. 室性早搏
33. 关于败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以大肠杆菌为主
B. 均有寒战、高热、皮疹及休克 C. 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D. 真菌败血症常为院内感染的疾病
E. 条件致病菌常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致病
34.治疗耐药金葡菌所致的脑膜炎应首选
A. 青霉素 B. 复方新诺明 C. 苯唑青霉素
D. 链霉素 E. 林可霉素
35.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典型症状为
A. 发热伴腹痛和呕吐,腹泻 B. 发热伴轻咳
C. 畏寒、发热、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D. 发热伴鼻塞、流涕、咽喉
E. 发热、腰痛伴尿急、尿频、尿痛
36. 男,18岁,间歇性畏寒、寒战、发热半年,约每月发作一次,每次持续7~10天,近一日出现面部水 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尿蛋白( ),尿红细胞3~ 6个/Hp,血涂片发现间日疟原虫,应诊断为: A. 疟疾 B. 肾病综合征
C. 疟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D. 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 E.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37. 有明显肾毒性的β-内酰胺类是 A.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B.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 C.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 D. 耐酶青霉素类
E. 第三代头孢菌素
38. 易并发心内膜炎的败血症为 A. 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B. 真菌败血症 C. 厌氧菌败血症 D. 肠球菌败血症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39.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是 A. 药物所处环境的pH值 B. 病人的精神状态 C. 肝、肾功能状态 D. 药物血浆蛋白率高低 E. 肾小球滤过率高低
40.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
A. 外周性呼吸衰竭
B. 低钠性脑病 C. 缺氧 D. 中枢性呼吸衰竭 E. 昏迷
41.在下述条件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其它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大临床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 传染性的有无 B. 原发病灶有无发现 C. 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D. 瘀点、瘀斑的有无 E. .病情进展的缓急
42.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
A. 起效快 B. 起效慢 C. 维持时间长 D. 维持时间短 E. 以上都不是
43.关于苯海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道 B.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C. 对心脏的影响较阿托品弱 D. 抗震颤疗效好
E. 能致尿潴留,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44. 男性,岁,ALT反复异常16月,曾用多种保肝药物,输白蛋白及血浆,但ALT仍持续轻-中度增高。 查:HBsAg( ),抗HBs(-),HBeAg(-),抗HBe( ), 抗HBc( ),B超无异常,应进一步作下列哪一项检查
A. AFP
B. CT
C. 抗HCV及抗HDV-IgM D. 抗HAV-IgM及抗HEV-IgM E. 凝血酶原时间及胆固醇
45.( )的宗旨是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A. 《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 A. 习惯性 B. 成瘾性 C. 依赖性 D. 耐受性 E. 抗药性
59. 男,45岁,近1个月出现纳差、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检查:巩膜黄染,可见肝掌和蜘蛛痣,脾
肋下1.Ocm。ALT 150U/L,AST B. GCP C. GAP D. GLP E. 药学伦理学
46.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是
A. 肝细胞发生碎屑状坏死 B. 肝细胞灶性坏死 C. 毛细胆管淤胆 D. 纤维组织增生 E. 大量肝细胞坏死
47. HIV与感染细胞膜上CD4分子结合的病毒刺突是
A. gpl20 B. gp41 C. P24 D. P17 E. gp160
48. 志贺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 细菌数量 B. 细菌毒力 C. 肠壁是否有破损 D. 肠粘膜的分泌型IgA
E. 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49. 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
A.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B.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首剂加倍
C. 每隔二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D. 增加给药次数
E. 每隔1.5半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50. 局麻药对神经纤维的作用是( )A. 降低静息跨膜电位,抑制复极化 B. 阻断Ca2 内流 C. 阻断K 外流 D. 阻断ACh释放 E. 阻断Na 内流
51. CYP2C9主要参与代谢的药物是 A. 阿米替林 B. 苯妥因 C. 地西泮 D. 安定 E. 咖啡因
52. 反复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是因为
53. 主要经肾脏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要调整剂量的药物为 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 青霉素类 C. 红霉素 D. 利福平 E. 头孢唑啉
.下列哪项属于广谱调血脂药 A. 考来烯胺 B. 硫酸软骨素 C. 二十二碳六烯酸 D. 普伐他汀 E. 烟酸
55. 对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 青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 利福平 E. 头孢唑啉
56.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源主要是鼠及猪
B. 带菌尿液污染水和土壤,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C. 流行季节在7~9月份
D. 钩端螺旋体多价菌苗接种可保护易感者
E. 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各型交叉免疫力
57.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共有的特点是
A. 对结核杆菌及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
B. 脑膜炎时脑脊液能达到有效浓度
C. 能进入细胞内
D. 能渗入纤维化或干酪样的结核病灶内
E.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58.下列只能静脉给药的是( ) A. 麻黄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间羟胺 D. 异丙肾上腺素 E. 肾上腺素
50U/L、TB 86.5μmol/L,ALB 42g/L,GLB 35g/L,抗HAV-IgM阳性,乙肝五项全阴。年因外伤曾手术治疗,术中输血1600ml。诊断考虑为: A. 急性甲型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慢性丁型肝炎 D. 丙型肝炎 E. 急性戊型肝炎
60.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 A. 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B. 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大小 C. 药物的水溶性大小 D. 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E. 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61. 四环素抗生素不能和铁制剂一起使用的原因是
A. 有酶诱导作用,使代谢加快 B. 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作用增强
C. 生成难溶的络合物,阻碍药物的吸收
D. 有酶抑制作用,使代谢减慢 E. 改变尿液的酸碱度,使排泄受影响
62.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改变是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B. 血清胆碱脂酶活力升高 C. 血清胆固醇值升高 D.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 血清白蛋白值减少
63. 反复使用麻黄碱时,药理作用逐渐减弱的原因是( ) A. 肝药酶诱导作用 B. 肾排泄增加
C. 机体产生依赖性 D. 受体敏感性下降
E. 受体逐渐饱和与递质逐渐耗损
. 老年人的代谢和排泄的特点 A. 代谢和排泄都加快 B. 代谢和排泄都减慢
C. 代谢加快,排泄减慢
D. 代谢和排泄均有时快、有时慢 E. 代谢减慢,排泄加快
65. 药物不良反应的英文缩写如下 A. ADE B. DID C. ADR D. GCP E. GSP
66. 一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46/18mmHg,昏睡状,
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 18×10/L, N 0.86,L 0.14, 粪便镜检:WBC 2~8/HP,应首选考虑 A. 流行性乙型脑炎B. 中毒性菌痢 C. 肠伤寒 D. 脑型疟疾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7. 某患者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似有困倦、头昏、乏力等反应,这属于 ( )
A. 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B. 药物的副作用 C. 药物的变态反应 D. 药物的变态反应 E. 药物的后遗效应
68. 观察人体对新药耐受及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法提供依据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E. 生物等效性试验
69.苯妥英钠出现中毒反应的最低血药浓度大约是( ) A. 10µg/ml B. 20µg/ml C. 30µg/ml D. 40µg/ml E. 50µg/ml
70.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特征为 A. 05﹕00 ~ 11﹕00期间呼吸困难症状最严重
B. 10﹕00 ~ 16﹕00期间呼吸困难症状最严重
C. 15﹕00 ~ 21﹕00期间呼吸困难症
状最严重
D. 17﹕00 ~ 23﹕00期间呼吸困难症状最严重
E. 23﹕00 ~ 05﹕00期间呼吸困难症状最严重
2.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避免用药能防止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B. 避免用药能防止A型药物不良反
应的发生 C.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死 亡率高 D. B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E. B型药物不良反应是不能预见的
2. 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的目的是 A. 指导药物制剂的生产 B. 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C. 寻求新药无效或中毒的原则 D. 为评价药物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E. 确定试验新药是否有效
3. 下列哪些传染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常常是升高的?
A. 伤寒 B. 流行性出血热 C. 登革热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4.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高血钾的治疗,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高渗葡萄糖 胰岛素 B. 10%葡萄糖酸钙 C. 5%碳酸氢钠 D. 血液透析 E. 输新鲜血
5. 男,60岁,乙肝病史30年,近半月来出现精神萎靡,对周围事物态度冷漠,睡眠倒错,查ALT 1U/L、AST 96U/L、ALB 24g/L、AFP 25 ug/L。该患者查体可能有以下哪些体征 A. 肝掌 B. 肝大,质地硬 C. 扑翼样震颤阳性 D. 杵状指 E. 蜘蛛痣
6. 新药临床试验包括
A. I期 B. II期 C. III期 D. IV期 E.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7. 关于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肝血流量变化很大
B. 体液和脂肪增加,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对药物的需要量增大 C. 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致使一些高白蛋白结合比的药物的游离浓度增加
D. 胃肠蠕动减慢,经口给药吸收减少,血药峰值降低且达峰时间推后 E. 晚期妊娠时肾血流量增加
8. 治疗量强心苷对心电图的影响是( )
A. P-R间期延长 B. S-T段下降呈鱼钩状 C. Q-T间期延长 D. P-P间期延长 E. P-R间期缩短
9.临床上长期使用哪些药物需进行TDM
A. 地高辛 B. 苯妥因钠 C. 氨茶碱 D. 青霉素 E. 环孢素
10. 研究者或其指定的代表必须向受试者说明的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包括
A. 受试者参加试验应是自愿的,有权随时退出,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受影响
B. 必须使受试者了解,参加试验及在试验中的个人资料均属保密
C. 试验期间,受试者可随时了解与其有关的信息资料
D. 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可以获得治疗和适当的保健补偿
E. 试验目的、过程与期限及检查操作等的受益和风险,告知受试者可能被分配到试验不同的组别
11. 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有
A. 甲氨蝶呤 B. 甲巯咪唑
C. 甲状腺素 D. 甲丙氨酯 E. 溴隐停
12. 糖皮质激素与水盐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有( )
A. 高血压 B. 骨质疏松 C. 向心性肥胖 D. 低血钾 E. 糖尿病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A. 血浆外渗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 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C. 肾小球及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
D. 肾小球微血栓形成 E. 肾小管变性、坏死
14. 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 HBsAg B. HBV DNA C. HBeAg D. 抗-HBe E. HBV-DNA聚合酶
15.妊娠期感染时应尽可能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
A. 青霉素类 B. 头孢菌素类 C. 磷霉素 D. 四环素 E. 氨基糖苷类
16. 下列哪一种特点为伤寒杆菌所具备
A. 长杆状 B. 有荚膜 C. 有鞭毛 D. 有外毒素 E. 必须在血平皿中生长
17.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地ß—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
A. 甲氧西林 B. 羧苄西林 C. 头孢唑林 D. 头孢呋辛 E. 头孢哌酮
18. 时辰药动学的研究涉及的环节包括
A. 药物的吸收 B. 药物的分布 C. 药物的转运 D. 药物的代谢 E. 药物的排泄
19. 志贺菌败血症的特点:
A. 发生率0.4%-7.5% B. 多发生于儿童
C. 多发生于成年人
D. 痢疾志贺菌为主要病原菌 E. 福氏志贺菌为主要病原菌
20.男性,49岁,反复身目黄染2年,加重伴乏力,纳差,恶心,腹胀1月,双下肢浮肿1周。HBsAg( )。小便量少。面色灰暗,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胸前见多个蜘蛛痣,腹部膨隆呈蛙腹,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请问本例腹水的产生机理有哪些: A. 门静脉压力增高 B. 低白蛋白血症
C. 淋巴液生成过多
D.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E.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21.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为达到快速、最佳治疗效果,应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D.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22. 肾综合征出血热尿常规检查可发现
A. 尿蛋白 B. 膜状物 C. 巨大的融合细胞 D. 红细胞 E. 管型
23. 45岁男性患者,因“身目黄染2周,神志不清2小时”就诊,既往HBsAg(+)。查体:烦躁不安,定 向力、计算力下降,皮肤巩膜中度黄疸,球结膜水肿,肝浊音界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扑击样震颤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患者并发肝性脑病(Ⅱ~Ⅲ) B. 需给予脱水治疗
C. 可给予灌肠治疗
D. 需给予大剂量放腹水治疗 E. 该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可见肌张力、 腱反射下降
24.下列抗菌药物中为时间依赖性的药物是
A. 青霉素G B. 头孢氨苄 C. 红霉素 D. 阿莫西林 E. 左氧氟沙星
25. 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有哪包括( )
A. Cmax B. Vd C. AUC D. Css E. tmax
26. 以下肝炎病毒抗体为保护性抗体的是
A. HAVAb B. HBsAb C. HCVAb D. HDVAb E. HEVAb
27. 肾综合征出血热期血常规检查可见哪些变化? A. 白细胞计数升高 B.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C. 发热后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升高
D. 血小板计数下降 E. 可见异型血小板
28. 感染性休克多见于
A. 医院外感染者 B. 老年人 C. 婴幼儿 D. 分娩妇女 E. 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
29. 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包括( ) A. 抗阿米巴作用 B. 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C. 抗贾第鞭毛虫作用 D. 抗厌氧菌作用
E. 抗真菌作用
30. 以下哪些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是正确的:
A. 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B.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
不良反应
C.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及免疫状态等合理用药
D.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E. 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及时处理
1.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二重感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诱发二重感染
B. 一般在用药后2~3d内发生 C.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严重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多发
D. 以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败血症多见
E. 假膜性肠炎可用万古霉素治疗
2.五种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3.男,27岁,近3个月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十数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 10kg,3年前在国外因手术输血400ml,术后无特殊。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
B. 恶性组织细胞病 C. 淋巴瘤 D. 艾滋病 E. 克罗恩(Crohn)病
4. 呋塞米没有下列哪一种不良反应 A. 水和解质紊乱 B. 耳毒性 C. 胃肠道反应
D. 高尿酸反应 E. 减少K 外排
5. 对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的评价和讨论属于
A. 试验方案 B. 记录与报告 C. 试验用药品 D. 质量保证 E. 多中心试验
6. 男,25岁,突起高热、抽搐、昏迷、颈硬,贫血、脾肿大,血压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最可能的诊
断是:
A. 脑型疟疾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中毒性菌痢 D. 中暑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一般采用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平行对照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都不得低于100例 A. Ⅰ期临床试验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D. Ⅳ期临床试验 E. 以上均不是
8. 一小学三年级,10天内有5个学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巩膜黄染,ALT增高,HBsA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乙型肝炎B. 急性丁型肝炎 C. 急性甲型肝炎D. 急性戊型肝炎 E. 急性丙型肝炎
9.药物的毒性反应是 A. 一种过敏反应
B. 在使用治疗药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C. 因用量过大或机体对该药特别敏感所发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 D. 一种遗传性生化机制异常所产生的特异反应
E. 指剧毒药所产生的毒性作用
10. 与药物的排泄快慢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 药物及其代谢物在肾小管重吸收情况
B. 病人的精神状态
C.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D. 药物的剂型 E. 给药途径
11.下列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除外:A. 伤寒 B. 流行性出血热 C. 钩端螺旋体病
D. 鼠疫 E.
12. 猩红热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 A. 第1天 B. 第2天 C. 第3天 D. 第4天 E. 第5天
13.甘油抗心绞痛作用 A. 06﹕00给药疗效最高,15﹕00给药疗效最差
B. 10﹕00给药疗效最高,22﹕00给药疗效最差
C. 12﹕00给药疗效最高,24﹕00给药疗效最差
D. 16﹕00给药疗效最高,04﹕00给药疗效最差
E. 18﹕00给药疗效最高,06﹕00给药疗效最差
14. 具有一定肾毒性的ß-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 A. 青霉素G B. 耐酶青霉素类 C.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 D. 第一代头孢菌酶类 E. 第三代头孢菌霉素
15. 5岁儿童,发热、头痛、嗜睡4天于7月20日就诊。血象:WBC15XIO的9次方/L,N0.85,L-0.15。脑脊液:细胞总数100X10的6次方/L,其核细胞占 70%,蛋白)M 0.6g/L,糖3mmol/L,氯化物12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化脓性脑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脑型疟疾
16.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 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
C. 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 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17. 以下药源性疾病属于患者遗传因素的是
A. 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后出现“灰婴综合征”
B. 肝硬化者服用地西泮后易诱发肝性脑病
C. 有人服用四环素后产生范可尼
样综合症
D. 静脉推注庆大霉素引起呼吸抑制
E.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后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18. 霍乱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主要病理变化是脏器实质性损害
B. 引起侵袭性病变有关
C. 引起肠黏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D. 主要侵入结肠,乙状结肠 E. 小肠黏膜隐窝细胞过度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盐
19.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休克发展期(淤血缺氧期)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无氧代谢酸性产物(乳酸)增加 B.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 C. 缓激肽形成增多 D. 自由基生成减少
E. 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20. 重型肝炎早期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A. 门脉高压 B. 低蛋白血症
C. 肝内增殖的结节压迫血窦, 肝淋巴液回流受阻
D. 醛固酮增多, 钠潴留 E. 静脉输液过多, 且尿量减少
21.以下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核酸合成 B. 抑制二轻蝶酸合酶 C.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D. 抑制蛋白质合成
E. 抑制细胞膜类固醇合成,使其通透性增加
22. 痢疾杆菌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可分为
A. 4群 B. 5群 C. 3群 D. 2群 E. 6群
23. 关于新药的发现叙述错误的是 A. 计算机模拟设计 B. 天然产物提取 C. 国外专利的利用 D. 现有药物结构改造 E. 老药新适应证发现
2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 主要而显著的体征是 A. 脑膜刺激征 B. 意识障碍
C. 皮肤瘀点、瘀斑进行性增多 D. 唇周围单纯疱疹 E. 双肺细湿罗音
25. 对于稽留高热的患儿,下列哪项对于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 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状
B. 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红肿
C. 咳嗽和声音嘶哑
D. 口腔颊部粘膜可见针尖样大小的白色点状粘膜斑 E. 颈部淋巴结肿大
26. 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时可产生下列哪一种不利作用( ) A. 心收缩力增加,心率减慢
B. 心室容积增大,射血时间延长,增加氧耗
C. 心室容积缩小,射血时间缩短,降低氧耗
D. 扩张冠脉,增肌心肌血供 E. 扩张动脉,降低后负荷
27.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 肾功能衰竭 B. 肝功能衰竭 C. 心功能衰竭
D. 呼吸功能衰竭 E. 休克
28. 医院感染的真菌病原最常见的是:
A. 曲霉菌 B. 毛霉菌 C. 念珠菌 D. 新型隐球菌 E. 难辨梭菌
29.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 A. 阈剂量 B. 效能 C. 效价强度 D. 治疗指数 E. LD50
30.患者68岁,以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三日前高热.惊厥,迅速陷入昏迷.发绀.呼吸浅不均匀,瞳孔散大,等圆,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急查血液气体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超过45mmHg,并伴有酸血症,采取哪项治疗护理措施最佳? A. 加强护理:侧卧,低头,翻身拍背.雾化吸痰,鼻管给氧
B. 使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碱 C. 注射6-2
D. 静推脱水药甘露醇
E. 立即气管切开,使用呼吸器
31. 在休克早期代谢改变,下列哪项错误
A. 乳酸形成增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呼吸深大而快
B. 呼吸增快,换气过度,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C. 混合性酸中毒
D. 内脏缺血缺氧,生物氧化过程障碍
E. 糖原和脂肪代谢亢进
32.激动剂的特点是
A. 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B. 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 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 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弱内在活性 E. 与受体有弱亲和力,强内在活性
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的防治法(19),我国法定传 染病分为:
A. 二大类25种B. 二大类35种 C. 三大类25种D. 三大类35种 E. 三大类30种
34. 有关解热镇痛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B. 易产生欣快感和成瘾性 C. 对内脏平滑肌绞痛有效 D. 仅有轻度镇痛作用 E. 仅在外周发挥镇痛作用
35. 钩端螺旋体最常见的临床类
型是:
A. 感染中毒型 B. 黄疸出血型 C. 肺出血型 D. 肾功衰竭型 E. 脑膜脑炎型
36. 第一个被发现的参与肿瘤多药耐药(MDR)的转运蛋白 A. OATP B. PEPT C. P-糖蛋白 D. BCRP E.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37. 引起钩体病肺出血型致病的主要钩体类型是
A. 波摩那型 B. 七日热型 C. 犬型 D. 黄疸出血型 E. 澳洲型
38.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减量过大,引发恶心,呕吐,血压过低,休克,属于
A. 依赖性反应 B. 停药反应 C. 后遗反应 D. 过敏反应 E. 负反馈反应
39. 3岁儿童,高热、昏迷、抽搐2天死亡,疑为乙脑。为明确死因,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 特异性IgM测定 B. 血凝抑制试验 C. 抽血分离病毒 D. 取脑脊液分离病毒 E. 取脑组织分离病毒
40.强心苷疗效最好的心衰是() A. 甲亢引起的心衰
B. 风湿性心瓣膜病引起的心衰 C. 心肌炎引起的心衰
D.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E. 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心衰
41. 男,35岁,因发热,咳嗽、头痛、腰痛4天,体温在39~40℃之间。查体:面部潮红,眼球结膜水肿,软腭有网状充血和出血点。化验:血常规WBC12×109/L,中性%,血小板50×109/L,尿常规除蛋白( )外余无异常。于2006年12月16日收入某医院。医生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 流行性感冒 C. 急性肾炎 D. 肾综合征出血热 E. 急性支气管炎
42. 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是: A. Ⅰ期临床试验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D. Ⅳ期临床试验 E. 临床验证
43. 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和皮肤反应两大类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A. 首剂效应 B. 药物变态反应 C. 停药综合征D. 药物依赖性 E. 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
44. 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吸收、分布、代谢和代谢方面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 浓度发生改变 A.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B. 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C. 药理学方面相互作用
D.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E. 物理性或化学性方面相互作用
45. 感染性休克的预示征象,哪些错误
A. 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和(或)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B. 尿量增多
C. 神志改变,表情淡漠及烦躁不安 D. 体温两个极端(过高热>405℃;过低温<36℃)
E. 血压偏低,心率明显增快
46. 关于给药个体化确切的叙述是 A. 不同的民族给予不同的剂量 B. 不同的种族给予不同的剂量 C. 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给药方案
D. 不同性别给药剂量不同 E. 不同年龄给药剂量不同
47. 新生儿口服氨苄西林后血药浓度比成人高。是因为
A. 新生儿的胃肠蠕动快,导致氨苄西林的吸收加快
B. 新生儿的胃肠血流丰富,导致氨苄西林的吸收加快
C. 新生儿的胃肠pH较低,氨苄西林的生物利用度下降所致
D. 新生儿的胃排空时间短
E. 新生儿的胃酸pH较高破坏减少,氨苄西林的生物利用度增加所致
48. 华支睾吸虫病轻度感染者属下列哪种情况 A. 上腹隐痛不适
B. 无症状,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 C. 肝脾肿大、腹水
D. 反复轻度腹泻、神经衰弱 E. 胆绞痛,皮肤巩膜黄染
49. 关于老年人用药错误的是 A. 尽量减少用药品种 B. 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 C. 用药不必考虑价格因素 D. 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E. 控制输液量
50. 下列哪一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
A. 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B. 肾上腺素和氯丙嗪 C. 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 D. 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 E. 阿托品和尼可刹米
51. 男性,31岁。因误服强碱致食管烧灼伤住院,入院后给予颈静脉插管高营养治疗,10d后病人发热40℃,疑为留置静脉导管引起的败血症,估计其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类白喉杆菌 D. 念珠球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52. 严重全身性水肿的首选药物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乙酰唑胺 E. 甘露醇
53. 伤寒患者发热骤降,右下腹剧痛,脉细数,烦躁,血压下降,应首先考虑
A. 支气管肺炎 B. 中毒性心肌炎
C. 肠穿孔 D. 肠出血 E. 急性胆囊炎
. 时辰药效学是研究
A. 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B. 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C. 研究生理机能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D. 研究药物毒性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E. 研究药物与受体结合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55. 麻疹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 潜伏期 B. 出疹前期(前驱期) C. 出疹期 D. 恢复期 E. 慢病毒感染期
56.下列哪个动力学参数不是构成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A. 血浆药物浓度
B. 尿液药物浓度 C. Cmax D. tmax E. 曲线下面积(AUC)
57.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等于 A. 0.693/ke B. ke/0.693 C. 2.303/ke D. ke/2.303
E. 0.301/ke
58.关于流脑的病原体正确的描述是
A. 革兰阴性杆菌,在外环境中生命力特强
B. 革兰阴性双球菌,在体外生活力低,一般消毒剂敏感
C. 革兰阴性球菌,在体外生活力强,对一般消毒剂不敏感
D. 革兰阳性双球菌,在外界生活力低,一般消毒剂敏感 E. 革兰阳性球菌,在体外生活力强, 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59. 29岁男性农民,9月27日畏寒发热持续4天未退,伴头痛周身酸痛,走路时小腿痛,昨日起咳嗽无
痰,尿深黄。家人见其面部及眼睛发黄,疑为黄疸肝炎送来门诊断。发病前一周在稻田收割稻谷。以往无肝炎史。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 肺部听诊有罗音 B. 躯干皮肤有充血性皮疹 C. 腹肌触压痛 D. 腓肠肌触压痛 E. 脑膜刺激征
60.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首选的抗菌药物为
A. 万古霉素 氨基糖苷类 B. 氨基糖苷类 青霉素 C. 头孢他啶 阿米卡星 D. 氨基糖苷类 氨苄西林 E. 头孢哌酮 甲硝唑
61.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 A. 钩端螺旋体的量 B. 毒力
C. 钩端螺旋体型不同 D. 受损脏器不同 E. 人体免疫状态
62. 肝脏有三个彼此的载体主动转运药物系统,它们是
A. 阴离子化合物转运系统,阳离子化合物转运系统,中性化合物药物转运系统;
B. 大分子药物转运系统,小分子药物转运系统,微孔转运系统; C. 肽类药药物转运系,脂类药物转运系统,离子型药物转运系统; D. 基因工程药药物转运系统,合成药转运系统,中药转运系统。 E. 合成药转运系统,中药转运系统, 中性化合物药物转运系统
63. 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来说,吸收最快的是( )
A. 呼吸道吸入 B. 口服
C. 肌肉注射 D. 皮下注射 E. 皮内注射
. 钩端螺旋体病化学预防多应用下列那种抗生素?
A. 磺胺类抗生素 B. 四环素 C. 多西环素 D. 罗红霉素 E. 氧氟沙星
65. 对两性霉素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属多烯类抗生素
B. 对多种深部真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C. 对某些细菌也有抗菌作用 D. 与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增加膜的通透性
E. 长期用药可出现肾脏损害和贫血
66.人体被伤寒杆菌侵袭后,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检出特异性免疫,称为 A.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B. 潜伏性感染 C. 带菌者 D. 显性感染 E. 隐性感染
67. 有关丙咪嗪的作用,错误的是 A. 阻断NA、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
B. 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 C. 与苯妥英钠合用,作用减弱 D.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 E. 具有抗抑郁作用
68. 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生素的给药次数是根据药物的药动学确定的
B. 青霉素类药物应一日多次
C.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一日给药一次
D. 克林霉素应一日给药一次 E. 环丙沙星应一日给药多次
69. 关于二重感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诱发二重感染
B. 一般在用药后2~3d内发生 C.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严重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多发
D. 以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败血症多见
E. 假膜性肠炎可用万古霉素治疗
70.高血压并伴快速心率失常者最好选用( )
A. 硝苯地平 B. 维拉帕米 C. 地尔硫卓 D. 尼莫地平 E. 尼卡地平
2. 多项选择题
1. 能降低眼内压用于治疗青光眼的利尿和脱水药是( ) A. 甘露醇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氨苯蝶啶 E. 乙酰唑胺
2.布托啡诺可( )
A. 激动µ受体 B. 激动k受体 C. 阻断µ受体 D. 激动 δ 受体 E. 阻断k受体
3. 可诱发青光眼的药物是() A. 毛果芸香碱 B. 毒扁豆碱 C. 东莨菪碱 D. 山莨菪碱 E. 乙酰胆碱
4. 因可加重耳毒性,应避免与氨基苷类合用的利尿药有 A. 呋塞米 B. 依他尼酸 C. 环戊氯噻嗪
D. 氨苯蝶啶 E. 氢氟噻嗪
5. 属于药酶诱导剂的有 A. 苯妥英钠 B. 水合氯醛 C. 异烟肼
D. 苯巴比妥 E. 利福平
6.生物转化叙述正确的为( ) A. 主要在肝脏进行
B. 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
C. 与排泄统称为消除
D. 使多数药物药理活性增强,并转化为极性高的水溶性代谢物
E. 也有一些药物完全不经转化而以原型排出体外
7. 应用受体激动剂的剂量过大或应用时间过长,会出现耐药性或抵抗性,这是
A. 受体下调 B. 受体减敏 C. 受体磷酸化不足 D. 受体激动不足 E. 受体的双向调节的表现
8. 应用受体激动剂的剂量过大或应用时间过长,会出现耐药性或抵抗性,这是 A. 受体下调 B. 受体减敏
C. 受体磷酸化不足 D. 受体激动不足
E. 受体的双向调节的表现
9. 具有致癌作用的药 A. 环磷酰胺 B. 苯丁酸氮芥 C. 甲硝唑 D. 非那西丁 E. 苯妥英钠
10. 患者因“高热2天,头痛呕吐2小时”就诊,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哪些条件支持该诊断: A. 夏秋季发病率增高
B.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增高为主
C. 脑脊液革兰氏染色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D. 脑脊液革兰氏染色见革兰氏阳性双球菌
E. 脑脊液检查蛋白升高明显
11. 常用治疗药物监测方法有 A.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 气相色谱法 D. 放射免疫法 E. 化学法
12. 急性左心衰伴心源性哮喘可选用( )
A. 毛花苷C B. 呋塞米 C. 氯丙嗪 D. 吗啡 E. 洋地黄毒苷
13. 艾滋病的血细胞变化包括下列哪些项
A. 白细胞总数小于4 X 109/L B. 淋巴细胞减少 1 X 109/L C. T4细胞明显下降 D. T8细胞下降
E. T4/T8≤1.0
14.目前研究发现具有显著时间药理学特征的抗癌药物包括 A. 5-氟尿嘧啶 B. 甲氨蝶呤 C. 顺铂 D. 阿糖胞苷 E. 6-巯基嘌呤
15.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使 A. 药效加强 B. 药效减弱 C. 副作用加强
D. 副作用减弱 E. 药效不变
16.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的特点是 A. 抗革兰氏阴性球菌为主 B. 对肠杆菌科有效
C. 抗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 D. 有一定的肝毒性 E. 有一定的肾毒性
17. 治疗方案调整的内容包括( ) A. 给药剂型 B. 给药剂量 C. 给药途径
D. 给药间隔和给药时间
E. 给药疗程和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
18. 关于药理效应中协同作用的正确匹配是( )
A. 阿托品与氯丙嗪合用——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
B. 氨基苷类与硫酸镁合用——呼吸肌麻痹
C. 氨基苷类与夫塞米合用——耳毒性增加
D. 利多卡因与硝苯地平合用——低血压
E. 普萘洛尔与甲苯磺丁脲合用——低血糖
19.颅内感染可选用的抗生素 A. 青霉素G B. 泰能 C. 喹诺酮类 D. 氯霉素 E. 三代头孢
20.在体内,两药并用容易发生蛋白结合部位置换的药
A. 苯巴比妥,卡马西平
B. 甲基硫氧嘧啶,多西环素 C. 磺胺,甲磺丁脲 D. 氯贝丁酯,华法林
E. 对乙酰氨基酚,头孢氨苄
21.华支睾吸虫虫卵的特征 A. 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 B. 似电灯泡形 C. 壳厚呈红色 D. 上端有小盖 E. 卵内有尾蚴
22. 药物引起新生儿黄疸或溶血的机理可能有
A. 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不足
B.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 C. 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弱
D. 新生儿服用减慢肠道蠕动的药或杀灭肠道菌群的药后,胆红素自肠道吸收增多
E. 新生儿体内残留了出生前的胆红素过多,药物减少了胆红素的排泄。
23. 下列哪些类药物通常需要进行TDM的是( )
A. 抗肿瘤药 B. 抗癫痫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苷类
24. 下列哪些项目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 A. 胃肠道pH值 B. 胃排空速率
C. 与血浆蛋白结合 D. 首关效应 E. 药物的理化性质
25. 关于病原体感染机体后的表现,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而言,下列哪些叙述不正确
A. 病原携带状态最常见,隐性感染次之,显性感染占比例最少
B. 显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
次之,隐性感染占比例最少 C. 显性感染最常见,隐性感染次之,病原携带状态占比例最少 D.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占比例最少 E. 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次之, 病原携带状态占比例最少
26. 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 A. 亚胺培南 B. 氨基糖苷类 C. 甲硝唑 D. 克林霉素 E. 喹诺酮类
27. 下列关于麻疹并发支气管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出疹1周后常见 B. 主要为抗感染治疗 C. 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 D. 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E. 占麻疹病人死因的90%
28.下列哪些药物增加胃酸分泌 A. 组胺 B. 阿托品 C. 乙酰胆碱 D. 毛果芸香碱 E. 西米替丁
29.引起新生儿出血的主要原因有 A. 肝功能不健全 B. 凝血因子数量较少 C. 高渗液引起的颅内出血等 D. 服用阿司匹林的非甾体抗炎药 E. 应用抗凝血药
30. ADR报告因果关系评为肯定的标准是
A.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B. 该反应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
C. 用药与ADR的时间顺序是合理的
D. 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 E. 停药后反应停止
1. 单项选择题
1. 妊娠妇女的HBV感染处于下述哪种状态时, 颇易通过垂直传播使胎儿感染HBV
A. HBsAg( ), 抗HBe( ), 抗HBc( )和 HBV DNA阴性(PCR法)
B. HBsAg( ), 抗HBe( )和抗HBc IgM( ) C. HBsAg( ), HBeAg( )和抗HBc( ) D. 抗-HBs( ), 抗HBe( ), 和抗HBc IgG( )
E. 抗HBs( )和抗HBc( )
2. 对麦角新碱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
的( )
A. 对子宫兴奋作用强而持久 B. 对子宫和子宫颈的兴奋作用无明显差别
C. 剂量稍大即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
D. 适用于子宫出血及产后子宫复原
E. 临产的子宫对本药敏感性降低
3. 肝肠循环是指( )
A. 药物经十二指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再入血被吸收的过程
B. 药物从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后可被重新吸收,再经肝脏又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C. 药物在肝脏和小肠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D. 药物在肝脏和大肠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E. 以上说法全不对
4.我国南方包括省在内山区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大劣按蚊 D. 伊蚊 E. 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
5. 下列何种药物的肝首过消除很强,生物利用度很低,故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必须静注不能口服( ) A. 普鲁卡因胺 B. 维拉帕米 C. 奎尼丁 D. 胺碘酮 E. 利多卡因
6.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是 A. 1~7天 B. 7~10天 C. 10~15天 D. 15~20天 E. 20~25天
7. 用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主要检测血中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E. IgD
8. EPA属于哪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A. 多烯脂肪酸类 B. 贝特类 C. 他汀类 D. 烟酸类 E. 胆汁酸结合树脂
9. 在感染性休克的休克发展期,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 血压下降,脉压下降,脉搏细速 B. 皮肤湿冷发绀,常明显发花 C. 尿量基本正常
D. 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 E. 呼吸浅速
10. 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 起病急骤
B. 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分 C. 高热、昏迷、抽搐 D. 早期休克
E. 皮肤有无淤点,淤斑
11. 四环素类药物与铋剂、铁剂合用时影响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是因为
A. 生成抗体 B. 生成化合物 C. 生成单体 D. 生成复合物 E. 生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12.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是 A. 1~7天 B. 7~10天 C. 10~15天 D. 15~20天 E. 20~25天
13. 女,50岁,身目黄染40天,神志不清1天,既往有慢乙肝病史30年。查体:嗜睡状态,皮肤黏膜重
度黄染,皮肤瘀斑,肝界缩小,扑翼样震颤阳性,肌张力增强。TB 256 mmol/l,ALT 1200 U/L,血氨85umol/L。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合并
A. 肝性脑病Ι期B. 肝性脑病Ⅱ期 C. 肝性脑病Ⅲ期D. 肝性脑病Ⅳ期 E. 脑出血
14.何种药物对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最有效( )
A. 维生素C B. 立止血 C. 维生素k D. 氨甲苯酸 E. 止血敏
15.典型流脑病例脑脊液检查的表现是
A. 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含量低于22mmo1/L
B. 白细胞减少,蛋白升高,糖含量高于22mmo1/L
C. 白细胞减少,蛋白正常,糖含量正常
D. 白细胞增多,蛋白降低,糖含量高于22mmol/L
E. 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含量高于2.2mmo1/L
16. 轻、中度水肿的首选药物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螺内酯 D. 乙酰唑胺 E. 甘露醇
17. 下列药物中对心血管舒张作用最强者是( )
A. 维拉帕米 B. 地尔硫卓 C. 硝苯地平 D. 尼索地平 E. 尼卡地平
18. 一疑似艾滋病人, 为排除HIV感染,你认为下列诊断手段中,首先应做什么检查较合适? A. T淋巴细胞分类计数 B. 免疫印迹法查HIV抗原 C. 血清抗HIV检测
D. 取血做病毒分离(HIV) E. 淋巴结巴活检做病理检查
19. 主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癣菌的药 物是 A. 灰黄霉素 B. 制霉菌素 C. 两性霉素B D. 酮康唑 E. 咪康唑
20.碘解磷定对下列哪种药物中毒无效( )
A. 内吸磷 B. 马拉硫磷 C. 对硫磷 D. 敌百虫 E. 乐果
21.下述抗菌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的为
A. 青霉素G B. 链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卡那霉素 E. 氧氟沙星
22. 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B. 疟疾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后获得一定免疫
C. 疟疾多次发作获得免疫力后,血中疟原虫完全消失,发作自行停止 D. 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产生很慢,维持时间不长
E. 感染间日疟原虫后不能与其他疟原虫之间产生交叉免疫
23.男性,68岁,因尿潴留给予导尿1次,随后出现畏寒、发热3d,伴头痛,全身酸痛及尿频尿痛来诊。 化验:WBC 23.1×10/L,中性粒细胞0.86(86%),尿液检查WBC 1~3/HP,蛋白( ),给予呋喃坦啶、庆大霉素5d,症状未见好转,以下哪项处理最合适 A. 改用抗生素 B. 尿培养加菌落计数 C. 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D. 痰培养
E. 骨髓培养加药敏试验
24. 有解除血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提高窦性心律、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集聚的抗休克药物为
A. 多巴胺 B. 间羟胺 C. 酚妥拉明 D. 东莨菪碱 E. 异丙肾上腺素
25. 艾滋病的病原学特点是 A. 对紫外线敏感
B. 耐热
C. 其基因组有两条负链RNA D. 分HIV-1、HIV-2、HIV-3三型 E. 单链RNA病毒
26. 对于败血症的描述,以下哪项正确
A. 是机体对细菌及毒素所产生的全身反应
B. 是指细菌在血流中短暂出现的现象
C. 是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D. 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
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E. 以上均不是
27. HIV感染主要导致下述哪种损害33. 蚊叮咬人体时,进入人体内导致疟原虫感染的是: 39. 重复用药后对一种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原来用的剂量所产生
A. 速发型子孢子 的药效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才 B. 迟发型子孢子 C. 配子体 能获得与原剂量的相同效应。属于 而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特异性免疫 E. B淋巴细胞
28.下述抗菌药物口服后易吸收但不完全的为
A. 土霉素 B. 米诺环素 C. 大观霉素
D. 庆大霉素 E. 氯霉素
29. 关于抗-HBs与抗-HBc,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两者均为自身抗体 B. 两者均为保护性抗体
C. 抗-HBs为自身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D.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
E. 抗-HB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30. 某药口服后只有少部分进入体内循环,较确切的表述是
A. 生物利用度低 B. 吸收少 C. 效价低
D. 蛋白结合率低 E. 排泄快
31.男,20岁,发热、头痛,嗜睡5天,颈有抵抗感,克、布氏征(+)。脑脊液:细胞总数 100 X 106/L,蛋白质0.8g/L,糖2.2mmol/L,氯 化物120mmol/L。可排除下列哪一诊断?
A. 结核性脑膜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脑型疟疾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虚性脑膜炎
32. 主要用于预测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疗效的指标是
A. Cmax/MIC B. T>MIC C. AUC/MIC D. A B E. A C
D. 动合子 E. 裂殖子
34. 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对确诊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肥达反应 B. 外斐反应
C. 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 D. 血清出血热IgM抗体 E. 胸部X线检查
35. 与丙磺舒竞争肾小管分泌的抗生素是( )
A. 链霉素 B. 青霉素 C. 多粘菌素B
D. 异烟肼 E. 氯霉素
36. 关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休克型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起高热,体温40℃以上 B. 精神萎靡
C. 腹痛、腹泻、脓血便 D. 四肢厥冷及发绀 E. 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37. 治疗指数是
A. 治疗后疗效的分级 B. LD50/ED50
C. 按治疗的需要进行剂量的分级 D. ED50/LD50
E. 药物剂量与毒性的分级
38. 疑诊中毒型菌痢时,及时诊断的重要依据是
A. 菌痢接触史 B. 呼吸、循环衰竭 C. 粪培养致病菌
D. 急起、高热惊厥 E. 以上都不是
A. 药物反应滞后
B. 药物耐受性 C. 药物交叉耐受性 D. 抗药性 E. 药物不敏感性
40.对多数传染来说,最少见的传染过程的表现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41. 下列何种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A. 疟疾 B. 流脑 C. 乙型脑炎 D. 钩体病 E. 病毒性肝炎
42.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 彻底改变药品自由销售状况 B. 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注重实效、 不断完善
C. 加强处方药监管 D. 规范非处方药监管
E. 先原则后具体,先综合后分类
43.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错误叙述是
A. 溶液性质较稳定
B. 易透过血脑屏障,但不易透过胎盘
C. 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D. 抗菌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 主要不良反应是耳毒性和肾毒性
44. 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的 A. 保障受试者个益 B. 保障试验的科学性 C. 保障药品的有效性 D. 保障试验的可靠性 E. 保障申办方的权益
45. 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时,下列哪一项症状是阿托品不能缓解的 A. 瞳孔缩小 B. 出汗
C. 恶心,呕吐 D. 呼吸困难
E. 肌肉颤动
46.有关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单一用药易产生耐药,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B. 可选择的药物有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 C. 能够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免疫损伤得到一定的重建 D. 不能清除HIV及根治AIDS E. 所有HIV感染者均应抗HIV治疗
47. 处方药是
A. 不需医生处方可自行在药房选购使用的药品
B. 不需医生指导可自行使用的药品
C. 凭医生处方才能从医院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
D. 消费者按说明书的介绍就可安全使用的药品
E. 凭医生处方只能从医院药房购买的药品
48.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项为重点 A. 治疗隔离病人 B. 发现治疗带菌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口服依链痢疾活菌苗
E. 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49. 患者持续发热5天,伴意识障碍,颈硬,克氏征( )、脑脊液:白细胞数0.5×109/L,多核细胞 0.60,单核细胞0.40,糖2.5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尿1.5g/L,可除外下列哪一情况: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虚性脑膜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脑型疟疾 E. 隐球菌脑膜炎
50.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差别在于
A. 病种不同 B. 药品不同
C. 剂量不同 D. 用药方式不同 E. 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
51. 脑水肿的首选药物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甘露醇 D. 螺内酯 E. 乙酰唑胺
52. 兼有抗结核病和抗麻风病的药物是
A. 异烟肼 B. 利福平
C. 氨苯砜 D. 对氨基水杨酸 E. 氯法齐明
53. 女性,40岁。持续高热伴右上腹痛4天,加重伴巩膜黄染3天入院。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查体:呼吸急促30次/分,血压75/40mmHg。高热面容,神志清,巩膜黄染。心率124次/分,律齐,右上腹压痛明显。化验:WBC21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90%。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 A. 慢性胆囊炎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D. 急性胆囊炎,感染中毒性休克 E. 感染中毒性休克
.胎盘对药物转运的程度和速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A. 药物的脂溶性 B. 药物分子的大小 C. 药物的解离程度
D. 与蛋白的结合力及胎盘血流量 E. 以上都是
55. 下列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ß受体阻断药是( ) A. 吲哚洛尔 B. 噻吗洛尔 C. 美托洛尔 D. 普萘洛尔 E. 阿替洛尔
56. 脑水肿的首选药物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 甘露醇 D. 螺内酯 E. 乙酰唑胺
57.氨基甙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呕吐 B. 肝脏毒性 C. 变态反应 D. 头痛头晕 E. 耳、肾毒性
58. 可用于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药物是( )
A. 氯霉素 B. 金霉素 C. 四环素 D. 红霉素 E. 米诺环素
59. 18岁男性,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 规检查WBC15~20个/HP,RBC5~10个/HP该患者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机制为
A. 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粘膜的直接损害
B. 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粘膜固有层、繁殖引起炎症溃疡
C. 痢疾杆菌在肠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肠溃疡病变
D. 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
E.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60. 男,55岁,肝硬化患者,4天前排黑便数次,近日出现烦躁不安、睡眠倒错,下列灌肠液哪种最适合 A. 肥皂水灌肠液
B. 弱酸性灌肠液C. 中性灌肠液 D. 弱碱性灌肠液E. 50%硫酸镁导泻
61. 男性患者,确诊“伤寒”,突发右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气促、胸闷。体查: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2次/分。考虑以下哪种并发症可能性最大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支气肺炎 D. 中毒性心肌炎 E. 急性胆囊炎
62.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 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E.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
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63. 一5岁儿童,因高热6小时,2小时前发生惊厥急诊来院,体温
E. 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是无性繁殖
67.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
E. 大量补充液体及钠盐
2. 多项选择题
1. 药物在胎儿体内的特点 A. 形成羊水肠道循环。
B. 药物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40.3℃,呼吸42次/分,面色苍白,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血WBC 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 39.5℃,18.0×10/L,N 0.86,L 0.14,做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早期诊断 A. 脑脊液检查 B. 血培养 C. 小便常规
D. 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 E. 粪便培养
. 药源性疾病是指
A.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的异常症状
B.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
C.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使用引起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
D.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
E.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使用引起器官发生功能损害而出现异常症状
65.肾功能减退时,必须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糖肽类 B. 克林霉素 C. 利福平 D. 大环内酯类 E.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66. 关于疟原虫,下列哪一论述是错误的?
A. 间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
B.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
C. 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
D. 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
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L,N 0.85,L 0.15。为迅速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A. 大便培养 B. 血培养 药敏 C. 脑脊液常规
D. 粪便常规检查 E. 血液生化检查
68. 西司他丁与亚胺培南配伍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亚胺培南免受内酰胺酶破坏
B. 降低亚胺培南的不良反应 C. 防止亚胺培南在肝中代谢 D. 防止亚胺培南在肾中代谢 E. 扩大亚胺培南的抗菌谱
69. 关于钩体病人群易感性,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感染后可获持久的同型免疫 B. 不同型的无交叉免疫
C. 新人疫区的人患病易发展为重型
D. 普通人群不易感染
E. 新人疫区的人易感性高 70. 30岁男性,农民,8月10日因发热、嗜睡、头痛四天,神志不清半天而入院。体检:体温40℃,呈昏迷状,呼吸表浅,节律不齐,双侧瞳孔不等大,颈部强直,膝反射亢进,巴、克、布氏征阳性,血白细胞15×109/L,N0.75,L0.25,脑脊液:白细胞18×106/L,N0.4,L0.6,糖5mmol/L,氯化物125mmol/L,蛋白0.6g/L,涂片和细菌培养均阴性。对该患者处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改善通气状态,促进气体交换 B.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C. 解除脑水肿、脑疝症状 D. 补充液体主要用葡萄糖液1/4量用含钠液体
C. 肝脏含量低
D. 一般很少代谢
E. 妊娠12周内对药物不敏感
2.下列哪些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无偿献血人员 E. 艾滋病病区的医护人员
3. 从受乳儿的角度考虑,哺乳期禁用或慎用
A. 甲氨喋呤 B. 青霉素G C. 甲硝唑 D. 四环素 E. 特比萘芬
4. 吗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是( ) A. 针尖样瞳孔
B. 呼吸高度抑制 C. 昏迷 D. 血压下降 E. 腹泻
5.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按正常剂量应用于
A. 肾功能减退者
B. 肝功能减退者 C. 高龄患者
D. 新生儿 E. 妊娠期妇女
6. 胎盘的药物转运包括 A. 单纯扩散作用 B. 膜孔滤过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胞饮作用
7. 临产期使用可引起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溶血的药物 A. 抗疟药 B. 磺胺类药物 C. 大剂量脂溶性维生素K
D. 硝基呋喃类E. 青霉素类抗生素
8. 以下哪些项属于药物的副作用 A. 阿托品引起口干 B. 感冒药引起困倦 C. 普萘洛尔引起哮喘 D. 链霉素引起耳聋
E. 麻黄碱引起的中枢兴奋
9. 可用于治疗中枢性感染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磺胺嘧啶 C. 庆大霉素 D. 氨苄西林 E. 氯霉素
10.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分期 A. 败血症期 B. 脑膜炎期 C. 恢复期
D. 上呼吸道感染期 E. 休克期
11. 有关可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阿片类的药理作用 B. 有高度精神依赖性
C. 中毒时可出现小人国样幻视 D. 与苯丙胺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E. 戒断后不会出现于酒精依赖时相似的躯体表现
12.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 A. 剂型因素 B. 物理因素 C. 化学因素 D. 生理因素 E. 食物因素
13.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可用( ) A. 甘油 B. ß受体阻断药 C. 硝苯地平 D. 维拉帕米 E. 地尔硫卓
14.血液骨髓标本采集描述正确的是:
A. 急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等发热患者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集标本。
B. 急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等发热患者应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采集。 C. 从不同部位采集 D. 做2次血培养
E. 可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管口采血
15. 环孢素A的作用机制是( ) A. 促进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分化增殖
B. 选择性抑制T细胞活化,使TH细胞明显减少并降低TH与TS的比例
C. 间接通过干扰素的产生而影响
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
D. 抑制钙调磷酸酶,阻止细胞浆T细胞激活核因子的去磷酸化1,妨碍信息核传导
E. 对B细胞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6.下列哪些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
A. 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B. 可累及下颌下腺或舌下腺 C. 通常一侧腮腺肿大2~4天后又累及对侧
D. 挤压腮腺时有脓液自腮腺导管口流出
E.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17. 男,24岁,腹泻2天,每日6-7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无发热,不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无 呕吐。就诊时血压、脉搏正常,无明显脱水表现,尿量略少。大便镜检仅见少量白细胞,末梢血象正常。 当地有腹泻流行。为尽快判断是否患霍乱的可能,应首先立即作哪项检查:
A. 大便培养
B. 大便悬滴及制动试验、涂片染色 C. 霍乱血清抗体检测 D. 测定血清电解质 E. 大便Ⅱ号菌培养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继发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 并发腔道大出血 B. 继发严重感染 C. 水、电解质补充不足 D. 血浆外渗 E. 腹水形成
19.丁卡因可用于( ) A. 蛛网膜下腔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表面麻醉 D. 传导麻醉 E. 硬膜外麻醉
20. 提倡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血脂药)夜间一次服药,是基于
A. 晚上他汀类降血脂药的生物利
用度高
B. HDL晚上较低 C. LDL晚间合成减少 D. LDL晚间合成增高 E. 胆固醇晚间合成增加
21.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A. 吸收 B. 蛋白结合
C. 代谢 D. 排泄 E. 分布
22.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A. 药物的吸收慢 B. 药物的代谢快 C. 药物的排泄慢 D. 组织的感受性差异大 E. 药物的分布较年轻人稳定
2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措施有
A. 早发现病人积极隔离治疗 B. 消灭鼠类、蟑螂等传播媒介 C. 易感人群予疫苗预防
D. 流行期间加强宣教,避免公共场合集会
E. 对密切接触者予医学观察,并药物预防
24. 经CYP2D6催化代谢的药物有 A. 奎尼丁 B. 普萘洛尔 C. 曲马朵 D. 可待因 E. 苯乙双胍
25.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有
A. 乳腺炎 B. 睾丸炎 C. 胰腺炎 D. 脑膜炎 E. 心肌炎
26. 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类型有 A. 稻田型 B. 雨水型 C. 洪水型 D. 河水型 E. 丘陵地型
27. 流行性腮腺炎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A. 腮腺导管阻塞 B. 过敏性腮腺炎 C. 症状性腮腺肿大 D. 化脓性腮腺炎
E.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28.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的指标
为
A. 血清HBV DNA B. HBeAg C. 血清抗-HBcIgM
D. 肝内HBcAg E. HBsAg
29. 以下一般不转为慢性肝炎的是 A. HBV B. HAV C. HCV D. HDV E. HEV
30. 伦理委员会主要的职责 A. 审核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及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修正方案
B. 审核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样稿
C. 审核受试者的人选方法及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式
D. 审核对受试药物所致受试者伤害的救治及补偿措施
E. 审核研究者的资格、经验及参加该项试验的时间保证等
1. 单项选择题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史是指
A. 与恢复期患者共用餐具,夏季流行
B. 发病前7天内与潜伏期或传染期患者密切接触
C. 与头痛发烧病人密切接触 D. 20天前曾经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 E. 与发烧咳嗽病人密切接触
2. 新生儿黄疸药物治疗中酶诱导剂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 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合成
B. 使未结合的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力增加
C. 肝清除胆红素的能力降低 D. 使游离胆红素水平下降 E. 临床常用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
3. 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应慎用 A. 青霉素 B. 青大霉素 C. 环丙沙星 D. 磺胺药 E. 头孢唑啉
4. 关于HIV的病毒学知识,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包膜糖蛋白由gp120和gp41组成
B. 核心蛋白由gag基因编码
C. HIV-1与HIV-2的核苷酸序列相差不到30%
D. 病毒核心含有RNA逆转录酶 E. 它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5. 在抗休克治疗过程中,首选以下哪种药物纠正酸中毒 A. 三羟甲氨基甲烷 B. 112%乳酸钠注射液 C. 乳酸钠林格液
D. 5%碳酸氢钠注射液 E. 右旋糖酐
6. 环已巴比妥对睡眠持续时间的延长具有昼夜节律性,主要是因为 A. 吸收存在昼夜节律性 B. 分布存在昼夜节律性 C. 生物转化存在昼夜节律性 D. 排泄存在昼夜节律性 E. 血浆蛋白结合存在昼夜节律性
7. 关于考来烯胺对血脂的影响,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主要降低血浆TC
B. 明显升高血浆HDL
C. 主要降低VLDL,轻度升高HDL D. 主要降低血浆LDL-C
E. 明显降低TC、LDL-C,轻度升高HDL
8. 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A. Ⅰ期临床试验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D. Ⅳ期临床试验 E. 临床验证
9.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变化为 A. 心室舒张期缩短 B. 心脏脂肪减少 C. 心肌细胞增多 D. 淀粉样变减少 E.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
10. 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
A. 药物的安全范围 B. 药物的疗效大小 C. 药物的毒性性质 D. 药物的体内过程 E. 药物的给药方案
11. 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剂量应为成年人的
A. 相同 B. 一半 C. 四分之三 D. 五分之三 E. 以上均不是
12. 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是
A. 抗-HBs B. 抗-HBcIgM C. 抗-HBcIgG D. 抗-HBe E. 抗-前S
13.麻疹主动免疫哪一项概念是正确的
A. 接种对象是6个月以下婴儿 B. 采用皮内注射法 C. 防止发病、制止流行 D. 效果只能维持短期 E. 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
14.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预防措施应以哪项为主
A. 隔离治疗患者
B. 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 C. 防蚊,灭蚊 D. 预防接种
E. 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
15. 36岁,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沂畏寒、高热、身痛、腰背肌肉痛,球结膜充血,蛋白尿( ),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小,病程第5天起咳嗽咯血不断,气促,喉中痰声噜噜,心率110次/分,口唇青紫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结核
B. 流行性出血热
C. 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早期 D. 大叶性肺炎
E. 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
16. 关于罗非昔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COX-2有高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B. 抑制血小板凝集 C. 口服吸收良好
D. 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E. 胃肠道反应较轻微
17. 庆大霉素与羧苄西林混合注射 A. 抗铜绿假单胞菌 B. 属于配伍禁用
C. 用于急性心内膜炎
D. 用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E. 用于耐药链球菌的感染
18.金刚烷胺能特异性抑制下列哪种病毒感染 A. 甲型流感病毒
B. 乙型流感病毒 C. 疱疹病毒 D. 单纯疱疹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19. 患者男性,24岁,高热5周,伴全身斑丘疹;白细胞15.8×109/L,中性粒细胞0.82;一直使用抗菌药 物仍反复高热,高热时地塞米松4mg/日可退热2~3天,常见于 A.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C. 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D. 变应性亚败血症 E. 厌氧菌败血症
20. 急件菌痢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固有层,引起固有层小血管痉挛.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
B. 内毒素引起肠壁坏死 C. 外毒素引起肠粘膜坏死 D. 迟发型变态反应
E. 痢疾杆菌所产生的溶组织酶
21. 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不发生在以下哪种情况
A. 吸收 B. 受体拮抗
C. 代谢 D. 分布 E. 排泄
22. 在重复恒量,按每个半衰期给药时,为缩短达到血浆坪值的时间,应
A. 增加每次给药量 B. 首次加倍
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 缩短给药间隔 E. 首次半量
23.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最常见死亡原因是
A. 肝功能衰竭 B. 肾功能衰竭 C. 心力衰竭 D. 大出血 E. 感染性休克
24.下列平喘药中属于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是( )
A. 特布他林 B. 丙酸倍氯米松 C. 酮替芬 D. 异丙托溴胺 E. 克伦特罗
25. 女,26岁,新婚4个月,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1次,已有半个月。体查:脾脏肿大,余未见异常,血象:WBC6×109/L,N0.65,L0.30,Hb98g/L,平常月经正常,现已停经2个月,儿时有蚕 豆病史.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A. 氯喹 伯氨喹 B. 奎宁 C. 奎宁 伯氨喹
D. 乙胺嘧啶 E. 氯喹
26. 口服阿托品发生口干症状,是属于
A. 不良反应 B. 后遗作用 C. 依赖性 D. 副作用 E. 特异质反应
27. 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
A. 0、1、6个月 B. 0、2、6个月 C. 0、3、6个月 D. 1、2、6个月 E. 1、3、6个月
28. 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 作用强弱 B. 吸收快慢 C. 体内分布速度
D. 体内消除速度 E. 生物利用度
29. 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 A. 裂殖体 B. 感染性子孢子 C. 裂殖子 D. 环状体 E. 配子体
30.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共同作用机制是( )
A. 抑制细胞间粘附因子的合成 B.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合成 C.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D. 抑制白介素的合成 E. 抑制血栓的合成
31. 对于老年人叙述错误的是 A. 肺组织萎缩 B. 肺泡数目减少 C. 残气量增加 D. 组织弹性下降 E. 对CO2敏感性增加
32. 下列哪一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表现
A. 畏寒发热 B. 头痛及周身酸痛 C. 眼结膜水肿
D. 浅表淋巴结肿痛 E. 腓肠肌压痛
33. HIV主要感染
A. CD4 T细胞 B. 单核巨嗜细胞 C. 小神经胶质细胞
D. B细胞 E. 骨髓干细胞
34. 无芽孢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葡萄球菌 C. 链球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肠球菌
35. 病原体侵入血流, 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 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 应诊断为
A. 毒血症 B. 菌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变应性亚败血症
36. 下列关于药物主动运输的叙述那一条是错误的 A. 要消耗能量
B. 可受其他化学品的干扰 C. 有化学结构特异性 D. 比被动转运较快达到平衡 E. 转运速度有和
37.二氯尼特杀灭阿米巴包囊,主要是依靠( )
A. 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部分 B. 经首次消除后部分
C. 经肝肠循环重吸收的部分 D. 口服后肠道未吸收的部分 E. 经肝药酶水解后的部分
38. 下列哪一个不是新生儿用药的主要特有反应 A. 对药物的超敏反应 B. 药物导致的溶血和黄疸 C.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 出血
E. 新生儿窒息和惊厥
39. 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要求:Ⅰ期为( )例 A. 20~30 B. 100 C. 300 D. 2000 E. 1000
40. 下列哪组疾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
A. 鼠疫,霍乱,艾滋病 B. 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 C. 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黑热病
D. 白喉,猩红热,麻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炭疽
41. 老年人用地西泮,硝西泮,利多卡因,氯霉素,苯巴比妥等药的表观分布容积变大,在体内容易蓄 积,消除半衰期延长,药理效应持久的可能原因是
A. 老年人体内组织易与上述药物结合
B. 老年人体内精瘦组织较多 C. 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增加 D. 老年人进食量少
E. 老年人合用多种药物
42. 关于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
B. 患者不必隔离,接触不必检疫
C. 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为改善环境卫生除杂草,消灭恙螨孳生地 D. 在流行区野外工作者应作好个人防护
E. 及时接种疫苗
43.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间接接触传播是: A. 病原体→患者 B. 母婴传播
C. 病原体→医护人员手→患者 D. 患者自身感染
E. 飞沫播散的病原体→患者
44. 机体的节律性对重复多次给药时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
A. 没有影响,因此,稳态血药浓度不变
B. 有较小影响,但是,稳态血药浓度不变
C. 有一定影响,稳态血药浓度产生变化,但是,对临床用药影响不大 D. 有较大影响,稳态血药浓度明显改变,但是,临床用药不必考虑 E. 有较大影响,稳态血药浓度明显改变,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45.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
A. 禁止HIV感染者结婚 B. 提倡自然分娩 C. 鼓励母乳喂养 D. 替婴儿注射疫苗
E. 母亲在妊娠期及围产期、婴儿在出生后应用抗HIV药物
46.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鼠、猪 B. 鼠、牛
C. 猪、牛 D. 健康带菌者 E. 病人
47. 女,25岁,纳差、乏力1月,3个月前曾因手术而输血。检查:ALT 100U/L、AST 95U/L,最可能的治疗是
A. 拉米夫定 B. 阿德福韦 C. 长效干扰素 D. 替比夫定 E. 恩替卡韦
48. 下列有关水蛭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经肝脏代谢失活 B. 过量可用VitK对抗
C. 口服易吸收
D. 灭活凝血因子Ⅱα 、Ⅶα 、
Ⅹα 、Ⅸ α
E. 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49. 新生儿不宜皮下注射的原因 A. 皮下脂肪少 B. 注射容量有限 C. 吸收不良 D. 易损伤邻近组织 E. 以上都是
50. 流脑脑膜脑炎型患者出现昏迷,潮式呼吸和瞳孔大小不等,最主要抢救措施是
A. 使用人工呼吸机 B. 20%甘露醇快速滴入 C. 气管切开 D. 注射6-2 E. 肌注苯巴比妥
51. 大多数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 ) A. 汗腺 B. 肠道 C. 胆道 D. 呼吸道 E. 肾脏
52.产生钝化酶的细菌往往对下列哪一类抗生素发生耐药( ) A. 青霉素类抗生素 B.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C. 氨基苷类抗生素 D.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E. 四环素类抗生素
53.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 : A. 长期发热、皮肤黄染
B. 发热、头痛、鼻塞、咳嗽
C. 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疼痛
D. 发热、恶心、呕吐、皮肤淤点 E. 发热、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肿大
. 最常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是( )
A. 贝那普利 B. 吲达帕胺 C. 特拉唑嗪 D. 胍乙啶 E. 氨氯地平
55. 吗啡的缩瞳作用可能与激动下列哪个部位的阿片受体有关( ) A. 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B. 边缘系统及蓝斑核
C. 中脑盖前核 D. 延脑的孤束核 E. 脑干极后区
56. 间隔用药时治疗药物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A. 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衰期时 B.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 C. 随机取样
D.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前
E.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衰期时
57. 典型流脑临床特征中的脑膜炎症状体征为
A. 剧烈头痛、肌肉僵硬,血压升高 B.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意识不清、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C. 剧烈头痛、发烧、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
D. 头痛、发烧、口渴、四肢发软 E. 恶心、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
58.我国规定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分为
A. 三大类25种B. 三大类35种 C. 二大类25种D. 二大类35种 E. 甲3种,乙21种,丙二种
5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 ) A. 定期通报
B. 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C. 不定期通报
D. 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E. 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60. 有关Ⅳ期临床试验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B. 确定新药对何种疾病有效 C. 确定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D. 确定给药方案 E. 确定新药的药动学参数
61. 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
A. 分光光度法 B. 气相色谱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免疫学方法 E. 容量分析法
62.解救中度有机磷酸酯类中都可用( )
A. 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合用 B. 氯解磷定和毛果芸香碱合用 C. 阿托品和毒扁豆碱合用 D. 氯解磷定和毒扁豆碱合用 E. 氯解磷定和阿托品合用
63. 大剂量碘剂不能单独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内科治疗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甲状腺激素合成提供原料 B. 使甲状腺对碘摄取减少,失去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 C. 使T4转化为T3
D. 使腺体血管增生,腺体增大 E. 引起慢性碘中毒
. 部分乙型肝炎患者会出现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肝外症状,其机制是
A. 病毒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所致
B. 病毒变异所致
C.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害 D.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害 E. 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
65. 强心苷中毒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下述哪一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A. 停药 B. 给氯化钾 C. 用苯妥英钠 D. 给呋塞米
E. 给考来烯胺,以打断强心苷的肝肠循环
66.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 C. 药物转运加快D. 药物排泄加快 E.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67. 参与IV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效应
细胞是: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K细胞 D. NK细胞 E. 巨噬细胞
68. 女,26岁,新婚4个月,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1次,已有半个月。体查:脾脏肿大, 余未见异常,血象:WBC6×109/L,N0.65,L0.30,Hb98g/L,平常月经正常,现已停经2个月,儿时有蚕 豆病史: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急性血吸虫病 B. 伤寒 C. 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D. 疟疾 E.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69. 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 A. 西咪替丁 B. 哌仑西平 C. 丙谷胺 D. 奥美拉唑 E. 碳酸氢钠
70.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 ( ) A. 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 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 C. 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 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 E. 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2.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正确的有: A.由立克次体所致 B.又称丛林斑疹伤寒 C.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D.外斐反应阳性 E.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
2. 下列与乙肝慢性化有关的是 A. DNA病毒
B. 病毒产生前S蛋白
C. 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D. 病毒反复感染 E. 血清中存在HBeAg
3.以下属于老年病毒性肝炎特点的是
A. 多为HEV感染 B. 黄疸深
C. 持续时间长 D. 淤胆型多见 E. 预后好
4. 关于自愿呈报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有效地提出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早期信号
B. 可查出少见和罕见的、长期用药引起的、延迟出现的不良反应 C.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使用自愿呈报系统 D. 可查出药物相互作用 E. 不容易漏报
5. 下列哪些检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A. 外周血发现异形淋巴细胞, 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
B.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证据 C. 血尿素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率降低
D.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E. 抗EHF-IgM抗体1:20阳性
6.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并发感染时可选用的抗生素
A. 青霉素 B. 庆大霉素 C. 氨苄青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头孢拉定
7.产程中给妊娠妇女氯仿、哌替啶和地西泮等药物,可引起新生儿中枢抑制及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 A. 不吃 B. 不哭不闹 C. 体温低 D. 呼吸抑制 E. 循环衰竭
8. 抗体可分为:
A. 抗毒素 B. 抗菌性抗体 C. 中和抗体 D. 调理素 E. 补体
9. 治疗有强心苷所引起的二连律,可( )
A. 口服氯化钾 B. 应用呋塞米 C. 应用氢氯噻嗪
D. 奎尼丁 E. 苯妥英钠
10. 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
物
A. 氯霉素 B. 磺胺嘧啶 C. 异烟肼 D. 红霉素 E. 头孢唑啉钠
11.下列药物,可减少呋塞米经肾小管排泄进入肾小管管腔为 A. 氯化钙 B. 丙磺舒 C. 阿司匹林 D. 青霉素 E. 甘露醇
12. 麻疹的并发症有
A. 支气管肺炎 B. 心肌炎 C. 喉炎 D. 脑炎 E.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13.青光眼患者禁用( ) A. 毛果芸香碱 B. 后马托品 C. 阿托品
D. 噻吗洛尔 E. 东莨菪碱
14. 若发现无菌包出现哪些情况则不能使用
A. 外包装破损
B. 湿包和有明显水渍的包 C.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未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有可疑点者 D. 灭菌包掉落在地上
E. 灭菌包误放不洁之处或潮湿的地方
15. 关于HIV的描述,下列哪些不正确?
A. 本病毒有嗜淋巴性又有嗜神经性
B. 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强
C. 它是双链RNA病毒 D. 病毒中间的核心呈圆形
E. 本病毒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尚未发现变异者
16.关于麻疹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A. 典型麻疹临床经过分为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3期
B. Koplikis斑有早期诊断价值 C. 发热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 D.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自上而下,最后达到足底 E. 出疹3~5天后发热开始减退
17. 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包括( )
A. 阻断心脏ß受体
B. 降低窦房结、蒲肯野纤维自律性 C. 减少儿茶酚胺所致的迟后除极 D. 减慢房室结传导,延长期有效不应期
E. 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脏ß受体的激动作用
18. 对患者应进行严密隔离的传染病是:
A. 霍乱 B. 登革热 C. 鼠疫 D.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E. 狂犬病
19. 引起败血症的常见厌氧菌有 A. 脆弱类杆菌 B. 不动杆菌属 C. 消化链状菌 D. 梭状芽孢杆菌 E. 大肠埃希菌
20.血浆清蛋白主要结合的药物是 A. 弱酸性药物 B. 弱碱性药物 C. 中性药物 D. 强碱性药物 E. 所有药物
21. 关于青霉素类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
A. 对繁殖期的细菌有杀菌作用
B. 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反应 C. 青霉素类有交叉耐药性 D. 青霉素类抗菌谱基本相同
E. 青霉素类与酸易破坏,都不能口服
22. 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四性原则”,即
A. 经济性 B. 代表性 C. 重复性 D. 随机性 E. 合理性
23. 抗菌药物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A.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的品种
B.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选择给药剂量
C. 根据病原菌感染的部位和感染严重程度选择给药途径
D. 根据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
相结合的原则选择给药次数
E. 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疗程 体温37~38℃。近2天出现尿黄。出生时注射过乙肝疫苗。检查:巩C. 精神依赖性严重,有一定生理依赖性
膜黄染,肝肋下1.5cm,ALT D. 人吸食后有明显的欣快感
24.甲硝唑可用于治疗( ) A. 阿米巴肝脓肿 B. 急性阿米巴痢疾 C. 阴道滴虫病 D. 厌氧菌感染 E. 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
25. CYP2C19的特点包括 A. 位于10号染色体
B. 也叫S-美芬妥英羟化酶 C. 可分为快代谢者和超快代谢者 D. 激活黄曲霉素
E. 激活环磷酰胺
26. 引起败血症的常见厌氧菌有 A. 脆弱类杆菌 B. 不动杆菌属 C. 消化链状菌
D. 梭状芽孢杆菌 E. 大肠埃希菌
27.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是 A. 超敏反应 B. 溶血,黄疸 C. 高铁血红蛋白
D. 出血 E. 神经系统反应
28. CYP1A2活性增强可能是下面哪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A. 结肠癌 B. 膀胱癌 C. 肺癌 D. 乳腺癌 E. 食管癌
29. 下列药物可以配伍应用的为 A. 呋塞米 螺内酯 B. 呋塞米 氯化钙 C. 氢氯噻嗪 螺内酯 D. 呋塞米 甘露醇 E. 呋塞米 链霉素
30. 以下哪项与痢疾杆菌的致病性有关
A. 侵袭力 B. 细胞毒素 C. 肠毒素 D. 内毒素 E. 细菌运动性
1. 单项选择题
1. 9岁男孩,近1周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活动减少,伴发热,980U/L,TB 116.5μmol/L,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A. 食物中毒 B. 急性胃肠炎 C. 急性乙型肝炎
D. 急性甲型肝炎 E. 药物性肝炎
2.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中, 哪一项是未经证实的 A. 性接触 B. 母婴传播
C. 输血及血制品
D. 药瘾者互相共同注射器 E. 昆虫叮咬
3. 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减少血管紧张素 Ⅱ的生成 B. 可抑制缓激肽降解 C. 可减轻心室扩张 D. 增强醛固酮的生成 E. 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4. CYP2C亚家族中的主要成员是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5. 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C. 克拉霉素 D. 阿奇霉素 E. 罗红霉素
6. 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存在的抗体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7. 根据效价,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
A. 吗啡 B. 二氢埃托啡 C. 芬太尼 D. 喷他佐辛 E. 曲马朵
8.关于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性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精神依赖性严重 B. 生理依赖性严重
E. 滥用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
9. 既往患过伤寒,现无症状,胆汁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为
A. 隐性感染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潜在性感染
D. 显性感染 E. 既往有过感染
10. 苯氧酸类对血脂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明显降低TC B. 轻度升高HDL-C C. 对VLDL影响小 D. 明显降低LDL-C E. 对TC作用不定
11.下列因素不影响老年人口服药物的吸收
A. 胃黏膜变薄并萎缩 B. 胃肠活动度降低 C. 进食量减少
D. 胃肠、肝脏血流量下降 E. 胃pH值升高
12.预防华支睾吸虫病最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 加强粪便管理
B. 做好卫生宣教,不吃未煮熟的鱼或虾
C. 加强水源管理
D. 对居民进行普查普治 E. 注射疫苗
13. 钩体病的好发季节是 A. 5~6月 B. 9~10月 C. 7~9月 D. 10~12月 E. 6~7月
14.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特征是 A. 肉芽肿样结节 B. 上皮细胞广泛融合 C. 非化脓性炎症 D. 中性粒细胞浸润 E. 腺体细胞不典型增生
15. 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是
A. 最小有效量 B. 极量 C. 治疗指数
D. 半数致死量 E. 半数有效量
16. 适用于新生儿,不引起竞争性置换的药物是
A. 磺胺类 B. 维生素K1 C. 水杨酸类 D. 维生素K3 E. 苯妥英钠
17. 老年人服用别嘌呤醇容易出现该药的消除半衰期延长的原因是 A. 老年人体内尿酸抑制了别嘌呤醇排出
B. 别嘌呤醇在老年人肝脏转化为活性别嘌呤醇的能力强
C. 别嘌呤醇在老年人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D. 老年人体内的别嘌呤醇抑制本身的排泄
E.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低,肾小管的排泌及重吸收功能下降。
18. 青霉素钠属于下列哪一类药物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E. X类
19.国家基本药物是指
A. 在临床经常应用并且疗效好的药
B. 根据国情,按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C. 使用方便,疗效好的药; D. 中华民族使用的药,包括民族药,中草药,西药;
E. 保证紧急抢救的药。
20.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的扩大的多种心临床试验是
A. Ⅰ期临床试验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D. Ⅳ期临床试验 E. 临床验证
21. 下列头孢菌素中哪个对肾脏毒性最小( )
A. 头孢噻肟 B. 头孢噻啶
C. 头孢氨苄 D. 头孢羟氨苄 E. 头孢唑啉
22. 维生素B6与左旋多巴合用可 A. 增强L-DOPA的副作用 B. 减少L-DOPA的副作用 C. 增加左旋多巴的血药浓度 D. 增强左旋多巴的作用 E. 抑制多巴胺脱羧酶
23. 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原因是
A. 吸收快慢 B. 作用强弱 C. 体内分布速度 D. 体内转化速度
E. 体内消除速度
24. 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E. 预防应用要严加控制
25.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 ) A. 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B. 药物作用的科学
C. 临床合理用药的科学
D. 药物实际疗效的科学 E. 药物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
26. 有关麻疹出疹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发热3~4天后开始出疹 B. 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面部,然后自上而下遍及全身
C. 为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皮疹间皮肤正常
D. 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更高 E. 疹退后皮肤大片状脱皮
27. 药物变态反应也称为
A. 突变反应 B. 撤药反应
C. 过敏反应 D. 药敏反应 E. 特异质反应
28. 麻疹传染性消失的时间是 A. 出疹即日 B. 出疹后5天 C. 出疹后1周 D. 出疹后10天 E. 出疹后2周
29. CYP2C19在中国人群中PMs的发生率约 A. 3%~5%
B. 13%~15%它与咖啡因,华法林,醋氨酚等药物代谢减慢有关
C. 2%~15%,它与华法林,洛沙坦,格列吡嗪等药物代谢加快有关 D. 14.32%,它与S-美芬妥英,奥美拉唑,巴比妥等药物代谢减慢有关 E. 9.3%,它与去甲西泮等药物代谢加快有关
30. 细菌性痢疾患者出现脓血便系 A. 内毒素所致 B. 肠毒素所致 C. 细菌毒素所致
D. 外毒素所致 E. 神经毒素所致
31. 肾绞痛时选用下列哪种药物组合较合理( )
A. 阿托品和新斯的明合用 B. 东莨菪碱和毒扁豆碱合用 C. 哌替啶和吗啡合用 D. 阿托品饿哌替啶合用
E. 东莨菪碱和哌替啶合用
32.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
A. 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B. 发现不良反应
C. 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D. 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E. 了解病人是否按时服药
33. 药物在胎盘中转运减慢,是因为
A. 药物脂溶性高
B. 药物分子量在250-500之间 C. 离子化程度高 D. 蛋白结合力低
E. 胎盘血流速度加快
34. 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c
35. 男,24岁,夏季,寒战、高热6天,间日发作1次,退热后活动如常,服氯喹及伯氨喹5天后感腰背痛,小便如酱油样,量少,体查:
巩膜轻至中度黄染,肝右肋下1.0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7.8× 109/L,N0.70,L0.30,Hb68g/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 B. 间日疟并发黑尿热
C. 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 D. 严重细菌感染并发溶血 E. 钩体病
36. 美沙酮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依据
A. 身体依赖性 B. 交叉依赖性 C. 药物耐受性 D. 精神依赖性 E. 心理依赖性
37. 下列关于胺碘酮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降低窦房结和蒲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B. 减慢蒲肯野纤维和房室结的传导速度
C. 延长心房肌、心室肌、蒲肯野纤维的APD、ERP
D. 阻滞心肌细胞钠、钙及钾通道 E. 对a、ß受体无阻断作用
38.患者男,39岁。反复肺部感染9个月,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因外伤输血l200ml。检查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 抗-HIV/HIV-RNA B. 痰涂片
C. 淋巴结穿刺涂片 D. 胸部X线片 E.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39. 诊断流脑的流行病学资料应主
要包括:
A. 冬春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有明显的密切接触史,多见儿童
B. 夏秋季节流行,发病前半月内有密切接触史,多见儿童
C. 夏秋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有密切接触史,多见成人 D. 冬春季节,流脑流行区内,发病前有曾经看到过发烧病人
E. 秋冬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有密切接触史,多见于老年人 40. 妊娠期妇女可安全选用的降糖药物是
A. 苯乙双胍 B. 甲苯磺丁脲 C. 胰岛素 D. 甲福明 E. 盐酸二甲双胍
41.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伤,是最安全的一类药是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E. X类
42. 败血症抗菌药物的应用,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 一经诊断,即应予以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以后依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B. 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周 C. 宜静脉给药
D. 可采用两种有效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E. 剂量要大且应选用杀菌剂
43. 在CYP450超家族中仅占肝脏中CYP总量的1%~2%,但已知经其催化代谢的药物却多达80余种的为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2C19
44. 甘油不扩张下列哪一类血管( ) A. 小动脉 B. 小静脉
C. 冠状动脉的输送血管 D. 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 E. 冠状动脉的小阻力血管
45.有关受体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并发挥作用的
B. 受体与配体或激动药结合后,都能引起兴奋性效应
C. 受体是通过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D. 受体都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E. 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是可逆的
4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涉及药品的 A. 研究、生产、流通和监测全过程 B. 合成、研究、生产和流通全过程 C. 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 D. 合成、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 E. 合成、研究、生产和使用全过程
47.女,26岁,新婚4个月,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1次,已有半个月。体查:脾脏肿大, 余未见异常,血象:WBC6×109/L,N0.65,L0.30,Hb98g/L,平常月经正常,现已停经2个月,儿时有蚕 豆病史: 为了确诊,首先哪项检测: A. 血涂片找病原体
B. 骨髓培养 C. 肥达反应 D. 血培养 E. 尿常规
48. 普萘洛尔、甘油、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 ) A. 减慢心率 B. 缩小心室容积 C. 扩张冠脉 D. 降低心肌耗氧量 E. 抑制心肌收缩力
49. 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
A. 复发 B. 再燃 C. 重复感染 D. 混合感染 E. 再感染
50.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发热,高度怀疑合并真菌感染,完善检查结果如下: G(+)、GM( +),该患者目前诊断治疗方案合理的是:
A. 曲霉菌感染可能性大,首选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
B. 念珠菌感染可能性大,可予氟康
唑抗真菌治疗
C. 真菌感染可能性小,抗细菌治疗后复查
D. 真菌感染可能性大,无明确依据无需抗真菌治疗 E. 无明确提示意义
51.环磷酰胺体外没有活性,在体内经代谢而活化。在肿瘤组织中所生成的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是 A. 4-羟基环磷酰胺 B. 4-酮基环磷酰胺 C. 羧基磷酰胺 D. 醛基磷酰胺
E. 磷酰氮芥、丙烯醛、去甲氮芥
52.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
A.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B. 合格药品在最大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C. 合格药品在最大剂量下出现的非期望反应
D. 合格药品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E. 伪劣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53. 男性,40岁,农民。突然畏寒发热4d伴头痛,全身肌肉痛,以腓肠肌痛为著,于8月中旬来诊。按\" 感冒\"治疗,未见好转,3d后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巩膜黄染入院。体检:体温39.4℃,巩膜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2cm,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化验:WBC25.2×10/L,N0.80(80%),血小板25×10/L,尿蛋白( ),尿红细胞20~30/HP,血清总胆红素53.2 μmol/L,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出血热 B. 钩体病
C. 急性黄疸型肝炎 D.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E. 急性肾小球
. 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 A. 特布他林 B. 乙酰半胱氨酸 C. 布地奈德 D. 氨茶碱 E. 酮替芬
55.在流行病学上,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小的是:
A. 无症状排包囊者 B. 慢性病人 C. 轻型病人 D. 恢复期病人 E. 症状明显的急性期病人
56.目前用于制备乙肝疫苗的是 A. HBsAg B. HBeAg C. HBcAg D. 抗HBs E. 抗HBe
57. 如果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与本研究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研究者及所在医院立即采取适 当的处理措施,并在多少小时以内报告组长单位、申办单位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督司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E. 48小时
58. 药物剂量过大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后遗效应 E. 特异质反应
59. 哪项检查对急性菌痢确诊最有帮助
A. 粪便培养
B. 荧光抗体检查
C.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 D. 骨髓培养 E. 钡灌肠X线检查
60. 药物吸收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 )
A. 药物作用最强
B. 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 C. 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 D.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E.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
61.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重吸收的利尿药
A. 呋塞米 B. 乙酰唑胺 C. 氢氯噻嗪 D. 氨苯蝶啶 E. 甘露醇
62. 在肝炎的治疗中,应该使用激素的情况是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亚急性重型肝炎 C. 自身免疫性肝炎 D. 慢性重型肝炎 E. 慢性肝炎重度
63.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剂型因素,生理因素和
A. 物理因素 B. 化学因素 C. 生物因素 D. 药效因素 E. 食物因素
. 与一级动力学消除特点描述不符的是( )
A.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B. 血药浓度的对数与时间作图成一直线
C. 半衰期恒定
D. 是药物消除的主要类型
E. 血药浓度与时间作图成一直线
65. 常用于抗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A. 普鲁卡因 B. 罗哌卡因 C. 利多卡因 D. 丁卡因 E. 布比卡因
66. 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 A. 与细菌胞浆膜结合,破坏胞浆膜结构
B. 破坏细胞壁使水分内渗
C. 抑制DNA多聚酶,影响DNA的合成
D. 与转肽酶结合,阻止细胞壁粘肽合成
E. 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67. 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治疗后加重反应一般发生于用药后
A. 0.5~1小时 B. 0.5~4小时 C. 0.5~24小时
D. 4~6小时 E. 24小时后
68. 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体是: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69. 以下哪项对于伤寒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A. O效价 1:20,H效价 1:80 B. O效价 1:40,H效价 1:40 C. O效价 1:40,H效价 1:80 D. O效价 1:80,H效价 1:80 E. O效价 1:160,H效价 1:320
70. 20岁男性, 持续发热14日, 体温39-40℃, 乏力, 腹胀, 大便每日2-3次, 稀便, 有耳鸣。肝肋下2cm, 脾肋下1cm 。血白细胞2.0×109/L, 中性粒细胞0.45,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败血症 B. 伤寒 C. 肺结核 D. 斑疹伤寒 E. 急性血吸虫病
2. 多项选择题
1. 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早期临床表现的特点有
A. 气促、心慌、呼吸脉搏加快 B. X线检查可见肺部散在点片状影 C. 病情可逆转恢复 D. 病情加重可转极期 E. 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
2. 可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的传染病是
A. 疟疾 B. 肠阿米巴病 C. 病毒性肝炎 D. 细菌性痢疾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可选用的药物是( )
A. 多巴胺 B. 麻黄碱
C. 阿托品 D. 异丙肾上腺素 E. 间羟胺
4.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点有( ) A. 稳定性 B. 特异性 C. 可逆性 D. 敏感性
E. 饱和性
5.关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下列哪些正确
A. 拉米夫定为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抑制HBV复制的功能 B. 适用于急性乙型肝炎
C. 拉米夫定不能清除乙肝病毒感染细胞核内的cccDNA
D. 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乙肝病毒变异
E.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6.下列有关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的稳态血浓度坪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增加剂量能升高坪值
B. 剂量大小可影响坪值到达时间 C. 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到达坪值
D. 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到达坪值
E. 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坪值所需的时间与其T1/2有关
7. 下列哪些项目是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
A. 年龄 B. 遗传差异 C. 病理状态 D. 给药部位 E. 联合用药
8. 传染病中哪些病原体感染以显性感染为主:
A. 汉坦病毒 B. 麻疹病毒 C. 水痘病毒
D.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E. 乙肝病毒
9. 女,5岁,纳差、厌油3天,伴有双眼黄染,班里有十多个同学有类似症状,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B.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D.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 E. 急性溶血性黄疸
10.下列关于乙胺嗪抗丝虫作用的
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对班氏丝虫微丝蚴有效 B. 对马来丝虫微丝蚴有效 C. 对马来丝虫成虫有效 D. 对班氏丝虫成虫有效 E. 对血吸虫成虫有效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敏感性高的实验室检查有 A. 核酸检测 B. 血常规
C. 特异性抗原检测
D. 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E. 抗体检测
12. 以下哪些感染病毒感染易慢性化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3. 慢性肝炎常见体征包括下列哪些
A. 肝病面容 B. 肝掌 C. 蜘蛛痣 D. 杵状指 E. 脾大
14. 传播途径可包括: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血液体液传播 E. 虫媒传播
15. 患者男性, 35岁。因乏力,纳差,腹胀伴全身皮肤黄染10日入院。5年前体检发现HBsAg( ), 但肝功能正常。1年前, 因出现上述症状住院治疗, 诊断“黄疸型肝炎”,2个月后“治愈”出院。2个月前因“上消化道出血”输血1000ml。体检:皮肤与巩膜深度黄染,无蜘蛛痣,未见肝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莫菲氏征阴性;肝于肋下2cm,质中,边钝;脾肋下1cm,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无水肿。提问:你考虑哪些诊断可能性大?
A.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 B. 活动性肝硬化,代偿期 C. 活动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D.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E. 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16.妊娠妇女的HBV感染处于下述哪种状态时, 不易通过垂直传播使胎儿感染HBV
A. HBsAg( )、 抗HBe( )、抗HBc( )、 HBV DNA阳性(PCR法) B. HBsAg( )、 抗HBe( )、抗HBc IgM( ) C. HBsAg( )、 HBeAg( )、抗HBc( ) D. 抗-HBs( )、 抗HBe( )、抗HBc IgG( )
E. 抗HBs( )、 抗HBc( )
17. 酚妥拉明使血管扩张的原因是 A. 激动血管平滑肌的α 1受体 B. 阻断血管平滑肌的α 1受体 C. 激动血管平滑肌的ß2α受体 D. 直接扩张血管
E. 阻断NA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α 2受体
18. 变应性亚败血症的疾病特点包括
A. 长期高热 B. 伴皮疹 C. 白细胞升高 D. 抗菌药物无效 E. 肾上腺皮质激素退热效果好
19. 革兰阴性败血症的特点哪些是正确的
A. 双峰热, 相对缓脉多见
B. 致病菌多从泌尿生殖道、肠道、胆道入侵
C. 迁徙病灶常见 D. 中毒性休克多 E. 皮疹常见
20.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制定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关于新药申请正确的是
A. 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B. 新药申请是指未在中国境内研究过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C. 新药申请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过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D. 新药申请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使用过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E. 新药申请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21. 革兰阴性败血症的特点哪些是
正确的
A. 双峰热, 相对缓脉多见
B. 致病菌多从泌尿生殖道、肠道、胆道入侵 C. 迁徙病灶常见 D. 中毒性休克多 E. 皮疹常见
22. 关于甲氟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奎宁改造而得到的衍生物 B. 可以杀灭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滋养体
C. 用于疟疾的症状性预防
D. 与长效磺胺和乙胺嘧啶合用可增加治疗
E. 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23. 男性,49岁,反复身目黄染2年,加重伴乏力,纳差,恶心,腹胀1月,双下肢浮肿1周。HBsAg( )。小便量少。面色灰暗,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胸前见多个蜘蛛痣,腹部膨隆呈蛙腹,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请问本例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措施有: A. 钠,水的摄入 B. 利尿剂的使用
C. 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D. 腹水浓缩回输
E. 腹腔-颈静脉引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24. 与“新药审批办法”相符合的说法是
A. 用进口原料药研制申报制剂的新药,在批准临床研究和生产后,如国内有研究同一原料药和制剂的,仍可按照规定程序受理申报
B. 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联合研制的新药,应向生产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C. 统一品种不同规格视为不同品种
D. 多个单位联合研制新药须联合申报,经批准后,每个品种只能有一个单位生产
E. 国家对新药实行保护制度
25.预防医院内肺炎的有效方法 A. 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定植 B.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C. 保护胃粘膜的特性 D. 减少外源性污染 E. 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26. 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要求达到 A. SBP>12kP,脉压>4kP B. 尿量>30ml/小时 C. 脉率<100次/分
D. 血蛋白恢复至基础水平,无血液浓缩
E. 组织灌注良好
27. 中毒休克综合症
A. 由内毒素引起 B. 高热 C. 休克 D. 泛发性皮疹、恢复期可出现皮肤脱屑
E. 多脏器功能损害
28. 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是 A.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疾病 B. 清洁手术
C.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D. 不明原因的低热
E.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29. 东方体的特征是 A. 吉姆萨染色呈紫蓝色
B. 呈双球状,在细胞浆内靠近核旁成堆排列
C. 革兰染色呈蓝色
D. 以细龄小鼠的致病力强 E. 在发热期间,可从患者的血液、淋巴结、焦痂、骨髓等分离出病原体
30. 多巴胺神经元与下列病理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帕金森病 B. 精神症 C. 药物依赖 D. 药物成瘾 E. 酒精中毒
1. 单项选择题
1. 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的药物是
A. 羧苄青霉素 B. 头孢哌酮 C. 氨苄青霉素 D. 哌拉西林
E. 头孢他啶
2. 哪个系统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故药物影响一直存在 A. 生殖 B. 消化 C. 呼吸 D. 神经 E. 骨骼
3. 能抑制病毒DNA的多聚酶的抗病毒药物为
A. 碘苷 B. 阿昔洛韦 C. 阿糖腺苷 D. 利巴韦林 E. 金刚烷胺
4.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目的是 A. 在于把得自受试者的数据完整纳入报告
B. 在于把得自受试者的数据迅速、完整、无误地纳入报告
C. 在于把得自受试者的数据无误地纳入报告
D. 在于把得自受试者的数据迅速纳入报告
E. 在于把得自受试者的数据纳入报告
5. 在感染性休克的淤血缺氧期,微循环障碍特点为
A. 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微静脉仍持续收缩
B. 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微静脉开放
C. 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收缩,微静脉收缩
D. 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舒张,微静脉舒张
E. 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舒张,微动脉舒张
6.乙脑流行呈散发性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乙脑有严格季节性 B. 蚊虫分布不均
C. 病人得到了早期隔离与治疗 D. 隐性感染多
E. 家禽及猪分散饲养
7.关于氨力农,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抑制磷酸二酯酶Ⅲ
B. 提高细胞内的cAMP水平
C.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并减低外周血管阻力
D. 抑制Na -K -ATP酶 E. 容易引起心律失常
8.男,14岁,发热、腹痛腹泻、胃纳减退、尿少色黄、排粘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 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进一步明确诊断应作哪项检查
A. 粪便镜检找阿米巴 B. 血吸虫毛蚴孵化 C. 粪便培养致病菌 D. 粪便培养病毒 E. 血培养细菌
9.患者男性,23岁,广州建筑工地民工。2007年12月4日起出现咽痛,少许咳嗽,无痰。12月9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间断出现谵妄。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8℃,脉搏124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80/40mmHg。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四肢及躯干皮肤有大片瘀点、瘀班、呈花斑状,颈硬、骸胸距3个横指,克氏征阳性。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 肾综合症出血热 B. 脑型疟疾
C.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休克型
E. 并发脑膜脑炎
10. 乙脑病毒属于: A. 披盖病毒 B. 粘液病毒 C. 副粘液病毒
D. 弹状病毒 E. 呼肠病毒
11. 男性,27岁。持续发热18d,体温大多在38.5℃以上,间有降至37℃。此种发热称为 A.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OU)
B. 长期低热 C. 急性发热
D. 功能性发热 E. 恶性高热
12. 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期间,因病情需要有加服巴比妥,患者中的双香豆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是
A. 苯巴比妥作为肝微粒体酶的抑制剂,加速了双香豆素的代谢速度 B. 苯巴比妥促进了双香豆素从肾脏排泄
C. 苯巴比妥作为肝微粒体酶的促进剂,加速了双香豆素的代谢速度 D. 苯巴比妥促进双香豆素与血浆蛋白结合
E. 苯巴比妥抑制了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
13. 哪个系统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故药物影响一直存在 A. 生殖 B. 消化 C. 呼吸 D. 神经 E. 骨骼
14. 构成流行过程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微生物,媒介,宿主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D. 病原体,环境,宿主
E. 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15. 长期用药可引起高氯酸血症的是( )
A. 烟酸 B. 氟伐他汀 C. 低分子量肝素 D. 考来替泊 E. 二十二碳六烯酸
16. 异型输血后溶血反应是: 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 E. Ⅴ型变态反应
17. 试验方案的任何修改均应经哪个批准
A. 研究者 B. 申办者
C. 伦理委员会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8.关于高龄患者与小儿患者应用抗生素叙述正确的是
A. 高龄患者在发生感染时应尽量选择级别比较高的抗生素,以便迅速控制感染
B. 高龄患者在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时不需要减少给药剂量
C. 高龄患者在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
D. 小儿患者感染后应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E. 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比较小,可以应用于儿童
19. 老年患者因肾功能减退至疗效明显降低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地高辛 C. 呋喃妥因 D. 地西泮 E. 左旋多巴
20.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L,N 0.85,L 0.15。此例患者应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A. 积极物理降温 B. 吸氧
C. 扩容 抗菌药的应用 D.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E. 激素解毒
21.与青年人比较,老年人药动学特征是
A. 持续给药稳态浓度高于年轻人 B. 药物吸收增多
C. 药物首过效应不变 D. 药物作用减弱 E. 以上均不对
22. 肾功能不全时应避免使用 A. 万古霉素 B. 青霉素 C. 氨卞青霉素
D. 头孢拉定 E. 红霉素
23.保障新药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权
益的主要措施是
A. 隐瞒受试药的不良反应,以免受试者过度恐慌
B. 把受试药实验的数据如实告知受试者
C. 应用受试药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免受试者有心理压力
D. 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E. 受试者不应安排到安慰剂对照组
24. 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 血清ALT B.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C. 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
D. 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异常
E.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25. 可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应避免使用的抗菌药物为 A. 氯霉素 B. 青霉素G C. 氨苄青霉素
D. 羟氨苄青霉素 E. 红霉素
26. 异环磷酰胺主要由以下哪种CYP激活
A. CYP1A2 B. CYP2C9
C. CYP2D6 D. CYP3A E. CYP3A2
27. 男,25岁,高热40℃,伴全身充血性皮疹,乏力,全身酸痛,左腹股沟处见一椭圆形焦痂,4mm大, 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的诊断应是 A. B. 地方性斑疹伤寒 C. 流行性斑疹伤寒 D. 钩体病 E. 炭疽
28. 阻碍细胞有丝的抗癌药是 A. 丝裂霉素 B. 氟尿嘧啶 C. 紫杉醇 D. 甲氨蝶呤 E. 以上都不是
29.下列哪个药物不属于芳基丙酸类药物( )
A. 布洛芬 B. 美洛昔康 C. 酮洛芬 D. 氟比洛芬
E. 非诺洛芬
30.一个病人数月来应用某药减肥,用后出现情绪高昂,精力充沛,食欲减退,欣快。随着继续使用,表现出有幻觉,妄想,焦虑,行为呆板。停药后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忧郁,过量饮食和持久型睡眠 症。可能是
A. 阿片类成瘾 B. CNS抑制药成瘾 C. 大麻类药成瘾
D. 苯丙胺类药成瘾 E. 可卡因成瘾
31. TMP的抗疟原虫原理是什么? A. 直接杀灭疟原虫
B. 抑制疟原虫对氨苯甲酸代谢 C. 抑制疟原虫叶酸代谢 D. 抑制疟原虫产生配子体 E. 抑制子孢子侵入肝细胞
32.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最明显的器官是( )
A. 眼睛 B. 心血管系统 C. 支气管系统
D. 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 E. 腺体
33.钩端螺旋体病应用较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时发生赫氏反应的机理是 A. 对青霉素过敏反应 B. 输液中的热原发生输液反应 C. 输液中细菌污染发生的感染 D. 大剂量青霉素杀灭钩体释出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E. 病情本身较重
34. 妊娠晚期需用解热镇痛药时,应选用
A. 阿司匹林 B. 对乙酰氨基酚 C. 四环素 D. 微量元素 E. 喹诺酮类抗生素
35. 吗啡用于镇痛属于( ) A. 对因治疗 B. 对症治疗 C. 局部作用 D. 间接作用 E. 补充治疗
36. 开展临床试验单位的所有研究者都应具备( )
A. 承担科学的临床试验的专业资
格
B. 经过GCP培训
C. 承担科学研究的专业特长
D. 承担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并经过GCP培训
E. 承担临床试验研究的能力
37.临床试验中的试验用药品是 A. 不得在定点药店出售 B. 不得在社区医院出售 C. 不得在市场上经销 D. 不得在社会药店出售 E. 不得在超市出售
38. 阿米卡星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止细菌的叶酸代谢,为抑菌剂 B. 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干扰DNA合成,为杀菌剂
C.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为杀菌剂 D. 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杀菌剂
E.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为抑菌剂
39. 的病原治疗应首选 A. 青霉素G B. 红霉素
C.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D. 氨苄西林
E. TMP(甲氧苄氨嘧啶)
40. 患者男性,23岁,广州建筑工地民工。2007年12月4日起出现咽痛,少许咳嗽,无痰。12月9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间断出现谵妄。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8℃,脉搏124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80/40mmHg。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四肢及躯干皮肤有大片瘀点、瘀班、呈花斑状,颈硬、骸胸距3个横指,克氏征阳性。有助于本例患者确诊的病原学检查有 A. 脑脊液革兰染色涂片找细菌和培养
B. 脑脊液找疟原虫
C. 患者血液做小鼠腹腔注射分离立克次体
D. 肾综合症出血热抗体检测
E. 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
41. 乙肝的平均潜伏期为 : A. 2周~1个月 B. 1~2 个月 C. 2~3个月
D. 3~4个月 E. 4~6个月
42. 氯霉素属于下列药物分类中的哪一类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E. X类
43.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
A. 药物进人血液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及解离的规律
B. 药物吸收后在机体细胞分布的规律
C. 药物经肝脏代谢为无活性产物的过程
D.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E. 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
44. 男,14岁,发热、疲乏、纳差、恶心、呕吐6天,尿黄、身目黄染2天,体查:神清,巩膜轻度黄染,
肝脏肋下2cm可触及,WBC 5.0*10^9/L,PLT 130*10^9/L,ALT 1500U/L AST 1000 U/L TB 60umol/L ,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病毒性肝炎
B. 急性病毒性肝炎 C. 重型肝炎 D. 急性胃肠炎 E. 上呼吸道感染
45. 钩体病肾脏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B. 肾小管基底膜破裂 C. 肾小管管腔增大 D. 肾间质水肿
E. 肾小管基底膜免疫复合物沉积
46. 20岁男性, 持续发热14日, 体温39-40℃, 乏力, 腹胀, 大便每日2-3次, 稀便, 有耳鸣。肝肋下2cm, 脾肋下1cm 。血白细胞2.0×109/L, 中性粒细胞0.45,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败血症 B. 伤寒
C. 肺结核 D. 斑疹伤寒 E. 急性血吸虫病
47. 乙脑最常见的热型是: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消耗热
48. 与青年人比较,老年人药动学特征是
A. 持续给药稳态浓度高于年轻人 B. 药物吸收增多 C. 药物首过效应不变 D. 药物作用减弱 E. 以上均不对
49. 下面哪个不是甘油的不良反应
A. 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B. 头颈部皮肤潮红
C. 发绀 D. 水肿 E. 头痛
50.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在我国农民发病率较高 B. 外来人群发病后病情相对较重 C. 从事稻田劳动年限越长的农民感染率越高
D. 外来人群的发病率高 E. 从事稻田劳动年限越长的农民,发病后病情相对较重
5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是指 A. 所有地方性传染病
B. 以虫媒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 C. 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传染病
D. 以家畜,家禽为主要传染源的传染病
E. 凡是动物源性传染病都是自然疫原性传染病
52. 甲基多巴的转运方式是( ) A. 过滤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 E. 胞饮
53. 乙脑重危的临床表现指标最可能是
A. 发烧持续三周以上
B. 昏迷超过一个月 C. 反复惊厥
D. 呼吸节律不整,瞳孔大小不等 E. 深浅反射消失
. 与年轻人比较,老年人 A. 应减少一半剂量给药 B. 应严格按年龄给药 C. 应严格按体重给药 D. 应根据患者的情绪给药 E. 应根据个体情况具定给药方案
55.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L,N 0.85,L 0.15。此例患者应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A. 积极物理降温 B. 吸氧
C. 扩容 抗菌药的应用 D.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E. 激素解毒
56. 下列哪项不是钩体病重症表现 A. 脑水肿、昏迷B. 肺弥漫性出血 C. 眼部虹膜睫状体炎
D. 肾功能衰竭 E. 肝功能衰竭
57.中毒型菌痢常见的重要临床表现是
A. 高热 B. 感染性休克 C. 大量的脓血便
D. 吐泻不止 E. 惊厥
58. 治疗乙脑患者的最主要原则是 A. 主要把住\"三关\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B. 发生脑水肿要严格入水量 C. 降温
D. 控制惊厥,防止呼衰
E. 为防止昏迷加深,禁用大剂量镇静剂
59.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
A. 抑制血栓素A2合成
B. 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 C. 促进血栓素A2合成 D. 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 E. 抑制凝血酶原
60. 乙脑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 过高热
B. 脑水肿、脑血形成 C. 中枢性呼吸衰竭 D. 外周性呼吸衰竭 E. 循环衰竭
61. 伦理委员会的组成
A. 不少于3人,男、女性兼有,均为医药学专业人员
B. 不少于3人,有医药学专业人员及非医药学专业人员
C. 不少于5人,均为医药学专业人员
D. 不少于5人,男、女性兼有,有医药学专业人员及非医药学专业人员
E. 不少于7人,男、女性兼有
62.下列情况只需单用抗菌药物是 A. 轻症、中度感染者 B. 混合感染
C. 不明病原菌的重型感染 D. 结核病 E. 严重感染
63.乙脑病毒属于:
A. 披盖病毒 B. 粘液病毒 C. 副粘液病毒
D. 弹状病毒 E. 呼肠病毒
. 女,45岁,肝硬化患者,近一周来尿少、腹胀明显,双下肢负重,P:110次/分、R:32次/分,端坐 位,脐膨出,治疗上首选 A. 静脉使用速尿 B. 护肝治疗 C. 放腹水 输注白蛋白 D. 输注白蛋白 速尿 E. 导泻
65. 生物利用度是
A. 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的速率 B. 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的程度 C. 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的程度和速率
D. 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速率
E. 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66. 大部分在尿中以原型排泄的抗生素
A. 罗红霉素 B. 甲硝唑 C. 两性霉素B D. 庆大霉素 E. 诺氟沙星
67.钩体病的传染原是:
A. 病人 B. 病人及带菌者 C. 猪 D. 鼠与猪 E. 鼠
68. 肝性脑病的诱因不包括 A. 高血钾 B. 高蛋白饮食 C. 便秘 D. 消化道出血 E. 低钠血症
69. 感染性休克发病的关键在于 A. 抗菌素的使用 B.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C. 致病菌的数量 D. 微循环障碍 E. 致病菌毒力
70. 有关可乐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乐定是中枢性降压药
B. 可乐定可用于治疗中度高血压 C. 可乐定可用于治疗重度高血压 D. 可乐定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 E. 可乐定别称氯压定
2. 多项选择题
1. 对结核病有治疗作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 )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卡那霉素 D. 妥布霉素 E. 阿米卡星
2. 不同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可能出现 A. 水溶性增高 B. 药理活性降低 C. 药理活性增强
D. 极性增加 E. 极性降低
3. 药效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作用
B. 研究药物产生作用的机理
C. 研究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D. 研究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
E. 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源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4. 对立克次体病的描述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 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B. 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C. 四环素与氯霉素等能抵制其繁殖而可治愈患者
D. 有些立克次体分别与变形杆菌(OX19、OX2或Oxk)有共同抗原,故可与患者血清发生凝集,此即外斐反应
E. 立克次体能在普通无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
5.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A.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B.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D. 肿瘤
E. 防止风湿病复发
6.常见的生物节律有
A. 昼夜节律 B. 周节律 C. 月节律 D. 年节律 E. 潮汐节律
7. ß-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
A. 青霉素类 B. 头孢菌素类 C. 头霉素类 D. 氨曲南 E. 多粘菌素类
8. CYP1A2主要代谢的药物包括 A. 咖啡因 B. 维拉帕米 C. 普萘洛尔 D. 硝苯地平 E. 茶碱
9. 下列病毒属于RNA病毒是是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0. 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禁用的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B. 吗啡
C. 新斯的明 D. 异丙肾上腺素 E. 多巴胺
11.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 A.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B. 提高药物疗效
C. 减少各药物给药的剂量 D. 延缓机体耐受性 E. 减少病原体耐药性
12. 下列哪些项是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表现
A. 畏寒发热 B. 头痛及周身酸痛 C. 眼结膜充血
D. 浅表淋巴结肿痛 E. 腓肠肌压痛
13. 不同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可能出现
A. 水溶性增高 B. 药理活性降低 C. 药理活性增强
D. 极性增加 E. 极性降低
14.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 常见于青春后期成年人 B. 常为单侧睾丸炎 C. 30%--50%患者睾丸萎缩 D. 多会影响生育 E. 可并发附睾炎
15.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 A. 胃酸度 B. 胃排空时间 C. 病理状态 D. 药物状态 E. 服药时间
16.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是 A. 可选用抗生素治疗
B. 要了解不同妊娠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C. 要谨慎使用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
D. 要权衡利弊,在妊娠期绝不滥用抗菌药
E. 针对临床症状,选用药物
17. ß-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 ) A. 青霉素类 B. 头孢菌素类 C. 头霉素类 D. 氨曲南 E. 多粘菌素类
18. 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
A. 鼠 B. 病猫 C. 病犬 D. 患者 E. 猪
19. 下列属于第二信使的有( ) A. 环磷腺苷 B. 环磷鸟苷 C. 肌醇磷脂 D. 钙离子 E. G蛋白
20. 主要由肾排泄的抗菌药物 A. 青霉素G B. 庆大霉素 C. 链霉素 D. 氧氟沙星 E. 头孢氨苄
21. CYP2D6的特点不包括 A. 人群中只有快代谢者 B. 等位基因有10种 C. 位于22号染色体
D. 主要在肝脏固有表达,无诱导性 E. 主要参与代谢的药物有100多种
22. 华支睾吸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
A. 胰腺炎 B. 急、慢性胆囊炎 C. 胆石症 D. 胆管炎 E. 肝细胞癌
23. 诊断依据有:
A. 发病前3周到过流行区,有户外作业或野营露天史
B. 起病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 C. 外斐反应阳性
D. 作小白鼠接种分离出病原体 E. 血培养阳性
24. 感染性疾病患者出现下列哪些征象提示有休克可能
A. 心率明显增快与体温不平行,或心律失常
B. 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变化
C. 血压降低或体位性血压降低
D. 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和代酸,而胸片无异常
E. 过高热T>40.5℃或过低温T<36℃
25.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发热期时的治疗哪些是正确的
A. 应用血管活性药
B. 中毒症状重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 抗病毒 D. 透析疗法 E. 预防DIC
26.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适应症 A. 混合感染
B. 严重感染
C. 感染部位为一般抗菌药物不易透入
D. 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者 E. 不明原因感染
27. 一级动力学消除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为恒比消除
B. 药物消除到末期时变为零级动力学消除
C. 是药物消除的主要类型 D. 其血药浓度的对数与时间作图为一直线
E. 血药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就越多
2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可选用的抗菌药物为
A. 青霉素 B. 三代头孢菌素 C. 磺胺药 D. 红霉素 E. 氯霉素
29. 属于老年人形态变化的是 A. 皮肤松弛、发皱
B. 毛发变白、脱落 C. 老年斑 D. 牙齿脱落 E. 血管硬化
1. 单项选择题
1.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一般是指( ) A.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B.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 组织药物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 药物排泄一半所需时间 E. 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
2. 某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0.92,属于
A. 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型药 B. 蛋白结合部位高竞争型药 C. 中等蛋白结合率型药 D. 游离率高的药 E. 低血浆蛋白结合率型药
3. 服药后,进入血液的药物呈活性的状态是
A. 结合状态 B. 复合体状态 C. 络合状态 D. 吸附状态 E. 游离状态
4. 艾滋病的病人一般存活 A. 5~10年 B. 10年以上 C. 3~5年 D. 12~18月 E. 6~12月
5. 关于乙脑的抽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通常继发于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
B. 多见于病程第2~5天
C. 可为手、足、面部局部抽搐或肢体阵挛性或全身强直性抽搐, D. 多不伴有意识障碍 E. 频繁抽搐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6. 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 A. 发热 B. Stimson线
C. Koplik斑
D. 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E. 结膜炎
7.由于不良反应多而严重,目前仅局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或皮肤粘膜假丝酵母菌病的唑类抗真菌药是 A. 伊曲康唑 B. 克霉唑 C. 酮康唑 D. 氟康唑 E. 灰黄霉素
8. 体液的pH值影响药物转运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A. 水溶性 B. 脂溶性 C. pKa D. 解离度 E. 溶解度
9.下列哪一项属于保护动脉内皮药 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B. 普罗布考 C. 苯氧酸类 D. 硫酸多糖 E. 胆汁酸结合树脂
10. 对缩宫素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小剂量可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
B. 其收缩性质与正常分娩相似 C. 大剂量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 D. 大剂量适用于催产 E. 小剂量适用于催产和引产
11. 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 泌尿道 B. 外科切口 C. 血液 D. 下呼吸道 E. 胃肠道
12. 下列哪种肝炎通过血液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A. 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 B. 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与丁型肝炎 D. 丁型肝炎与戌型肝炎 E.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
13. 红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肝损害 B. 过敏反应 C. 胃肠道反应 D. 水肿 E. 二重感染
14.不增加呋噻米耳毒性反应的药是
A. 庆大霉素 B. 万古霉素 C. 链霉素 D. 小诺米星 E. 氨苄西林
15. TMP与SMZ联合用药的机制是 A. 增加SMZ吸收 B. 增加TMP吸收 C. 减慢SMZ的消除 D. 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E. 减慢TMP的消除
16. 临床常开展监测的药物不包括 A. 抗癫痫药 B. 强心苷类 C. 抗心率失常药 D. 免疫抑制剂
E. 降血糖药
17. TMP与SMZ联合用药的机制是 A. 增加SMZ吸收 B. 增加TMP吸收 C. 减慢SMZ的消除 D. 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E. 减慢TMP的消除
硬化,门脉高压症。下列哪项指标不能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 A. 白蛋白明显降低
B. 转氨酶明显提高 C. 重度黄疸 D. 大量腹水 E. 扑翼样震颤
23. 男性,35岁,10年前患血友病,
28.下列血清学指标中,在急性乙型
肝炎患者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是 A. 抗-HBc B. HBeAg C. HBsAg D. 抗-HBs E. DNA多聚酶
29. 钩端螺旋体可由病人的哪种排泄物排出
发热、腹泻1月余,乏力,查体全A. 粪便 B. 尿 C. 飞沫 身淋巴结肿大,CD4 /CD8 0.8。 D. 鼻咽部分泌物 E. 呕吐物 18. 某一农村患儿,男,8岁,剑突下突然出现阵发性钻顶样疼痛,大汗淋漓,但腹部体征不明显,经急 诊处理后好转,为了防止再次复发,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A. 氯硝柳胺 B. 去氢依米丁 C. 吡喹酮 D. 乙胺嗪 E. 甲苯达唑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五期经过哪项是正确的
A. 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B. 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C. 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 发热期→中毒期 → 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E. 发热期→出疹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20.药品增加适应症申请是 A. 新药申请
B. 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申请 C. 进口药品申请 D. 补充申请
E. 仿制药品申请
21.常用舌下给药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甘油 C. 维拉帕米 D. 链霉素 E. 苯妥英钠
22. 男,48岁,HBsAg( )10年,乏力、低热、腹胀、少尿1周。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届缩小,脾大,超声显像见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肝炎肝
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紫绀,肺部罗音,应最先考虑。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有紫红色结节,应最先考虑
A. 口腔念珠菌感染
B. 口腔溃疡 C. 卡波济肉瘤 D. 出血 E. 肉芽肿
24. 服药后,进入血液的药物呈活性的状态是
A. 结合状态 B. 复合体状态 C. 络合状态 D. 吸附状态 E. 游离状态
25. 疟疾所致的寒战、高热、出汗是由于:
A. 疟原虫的量多
B. 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 C. 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从红细胞破裂入血
D. 毒素
E. 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内生长
26. 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 骨髓抑制 B. 过敏反应 C. 肾毒性 D. 肝毒性 E. 胃肠道反应
27. 男,48岁,HBsAg( )10年,乏力、低热、腹胀、少尿1周。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届缩小,脾大,超声显像见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下列哪项指标不能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 A. 白蛋白明显降低
B. 转氨酶明显提高 C. 重度黄疸 D. 大量腹水 E. 扑翼样震颤
30. 穿透力最强的局麻药是( )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丁卡因 D. 布比卡因 E. 罗哌卡因
31.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的诱发因素 A. 治疗不及时
B. 病原体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
C. 赫氏反应诱发
D. 患者未接种菌苗,免疫力低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2. 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升高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主要的机制是:
A. 干扰大脑蛋白质代谢 B. 干扰大脑脂肪代谢 C. 干扰大脑水盐代谢 D. 干扰大脑能量代谢
E. 干扰大脑酸碱平衡
33.对许多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的抗体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34. 男性,35岁,10年前患血友病,发热、腹泻1月余,乏力,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CD4 /CD8 0.8。 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紫绀,肺部罗音,应最先考虑。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有紫红色结节,应最先考虑
A. 口腔念珠菌感染
B. 口腔溃疡 C. 卡波济肉瘤 D. 出血 E. 肉芽肿
35. 指出下列对青霉素G耐药菌株比较多的细菌是( )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肺炎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白喉棒状杆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36. 竞争性抑制磺胺类药物抗菌作用的是( )
A. PABA B. 6-APA C. TMP D. 7-ACA E. GABA
37. 关于老年人药动学叙述错误的是
A. 胃酸分泌减少,酸性药物吸收增加
B. 酸性药物游离增多
C. 脂溶性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增加
D. 经肾排泄的药物易蓄积中毒 E. 肝药酶合成减少
38. Ⅱ期临床试验是 A. 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B. 开放性试验
C. 制定标准试验规程
D. 受试药的二次临床观察
E. 受试药在一年内进行两期的药效和安全性观察。
39. 下述氨苄西林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 耐酸、口服可吸收
B. 脑膜炎是脑脊液中浓度较高 C. 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D. 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E.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40. 洪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鼠 B. 鹅 C. 蛙 D. 鸭 E. 猪
41. 国内外预测当年乙脑流行强度常用的方法是:
A. 分析前3年乙脑流行资料 B. 在流行期调查猪的感染率
C. 在流行前调查蚊虫密度及带毒率
D. 调查当地人群乙脑抗体滴度
E. 在流行前调查猪的感染率和蚊虫密度及其带毒率
42.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 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 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A. 输血疟疾 B. 新发疟疾病人 C. 疟原虫携带者 D.复发 E. 再燃
43. 六岁男童发热咳嗽两天,就诊时发现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以下哪项治疗是恰当的 A. 呼吸道隔离,对症处理 B. 抗生素静滴 C. 抗病毒治疗 D. 抗真菌药物 E. 应用免疫增强剂
44. 呼吸停止,血压不可测可发生在吸入性麻醉的哪一期( ) A. 第一期(镇痛期) B. 第二期(兴奋期)
C. 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D. 第四期(麻醉中毒期) E. 以上各期均可
45. 下列关于噻氯匹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 b/ Ⅲ a受体结合,阻断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
B. 骨髓抑制常发生在用药3个月之后
C. 干扰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 b/ Ⅲ 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抑制血小板激活
D. 口服后2小时即可发挥作用 E. 主要不良反应为诱发消化性溃疡
46.对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行预防乙肝的免疫处理最恰当的方法是
A. 丙种球蛋白
B.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C. 乙肝疫苗
D. 乙肝疫苗 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 乙肝疫苗 丙种球蛋白
47. 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 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A. 输血疟疾 B. 新发疟疾病人 C. 疟原虫携带者 D. 复发 E. 再燃
48. 视察有几种不同方式,一是定期视察,另一种是
A. 不定期视察 B. 有因视察 C. 随机视察 D. 随访视察 E. 无因视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