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6期 经济研究导刊 No.36,2010 总第110期 EC0NOMIC RESEARCH GUIDE Sefial No.1l0 论中国如何应对国外的两反两保措施 张春玲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210046) 摘要:在国际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地遭受到两反两保的诉讼,使经济危机下 本已比较严峻的外贸形势更加困难,如何有效应对两反两保已经成为中国和外贸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两反 两保的现状出发,重点研究了如何有效应对两反两保措施。 关键词:贸易保护;两反两保;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70—02 当前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出现了下滑和 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衰退。虽然各国领导人都表示要汲取20世纪30年代贸易保 护的教训,采取必要手段限制本国贸易壁垒升高,但从现实 二、中国遭受两反两保的现状分析 来看,2009年已经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发期。面对经济 1.数量多,涉案金额巨大 危机,各国都在积极行动希望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 近来,国外频繁的对中国进行“两反两保”的调查,如像 方面西方国家一边在鼓吹经济危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 我们熟知的轮胎特保案、美国ITC对中国生产的无缝钢管立 头,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又将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了复苏经 案进行双反调查,还有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 济的一个重要手段,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风头强劲,作为贸易 案件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10%~16%的关税等等。据世 大国韵中国无疑成为了众矢之的。 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的数据,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 208起,反补贴调查l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 一、两反两保 数的35%和71%。2009年这种势头更有增无减,前三季度, “两反一保”即是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简称,对 共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 此我们都比较熟悉,是世贸组织允许的由成员方为保护国内 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l5起,特保7起),涉案总 同类产品产业免遭进口产品造成损害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 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和125%。在2009年亚洲前景 政府行为,是WTO用于维护公平贸易,依法保护国内产业的 报告中提到现代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而在发 一种法律制度。两反两保制度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一个特殊 展中国家中,中国的案例最多,大概172个,有71个针对中 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实 国。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制造陷入国外贸易保护的窘境。 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条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 2.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凸显 简单、实施期限延长等方面。特保是中国加入WI'O所作出的 除了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外,中国产 特殊承诺,即中国产品在出口到有关WTO成员方时,如果数 品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凸显。中国在一国遭受任何一个两 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 反两保的立案调查,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 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r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 义。就拿2009年的美国轮胎特保案来说,奥巴马政府虽将国 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际贸易委员会建议的对中国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税率调低, “两反两保”本来是WTO赋予成员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当 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示范意义却很强大,轮胎特保案之后,巴 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或严重损害的条件下进行贸易救 西和阿根廷两个拉美国家也宣布对中国的轮胎进行反倾销 济的合法手段,而这些合法手段却成为了中国出口受阻的最 调查,然后欧盟的跟进、印度的跟进,这个示范效应的破坏性 主要的障碍。中国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涵盖了反倾销、反补 更大。到目前为止,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中国传 贴“两反”和保护措施、特保措施“两保”全部四种形式。其中, 统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 2009年底的美国发起的油井管案,涉案金额达到27亿美元, 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是迄今为止中国遭受的案值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国已连 3.对国内的经济的负作用强 续十四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三年成为遭 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遭受到的两反两保案件,对国 收稿日期:2010—09—29 作者简介:张春玲(1976一),女,山东汶上人,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 --——170・——— 内经济有极大的重创性。在金融危机初期,由于世界各国经 多边主义对抗他国的单边行为,更好地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 济衰退,导致中国外贸出口量急剧下降,大量出口导向型的 此外还需积极利用双边的解决机制。因为世贸组织的机 企业停业破产。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又遇到 制解决争端有一个很长的延后期,有些贸易保护措施出台, “两反两保”的贸易障碍,无疑中国对外贸易雪上加霜。如“美 如果等待世贸组织作出裁决再加以纠正,事实上已经对国际 国轮胎特保案”涉及到20多家中国企业,有行业专家估计大 贸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此外,世贸组织争端的解决机制以 约l0万名中国工人将受到影响,中国轮胎出口量将下降20% 及世贸组织的规章和法律法规也没有囊括一切,因此政府还 左右,橡胶工业增长速度下降5%~6%,可能导致2万~3万 应该把双边磋商机制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基础,运用多元化 中国工人失业。有专家曾对1978--2006年阈的出口数据进 的外交手段,顺利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口每增长1%,将带动消费增长 3.行业协会需充分发挥效用 0.68%,国内资本形成增长0.74%。同样,出口・每下降1%,也 在WTO框架下,国际贸易摩擦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往 会使消费下降0.68%,国内资本形成下降0.74%,这一作用有 往不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不同国 两年左右的周期。因此,出口的下滑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 家(地区)统一产业或行业之间的博弈和竞争,这就需要依 间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靠行业组织的力量来联合应对。在WTO体制下,行业协会 三、对策分析 作为民问中介组织,可以承担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宜由政 府和企业承担的事务,可以在反对贸易保护过程中发挥作 1.实施贸易强国战略 用。在国家间贸易争端中发挥缓冲功能,维护企业和国家的 近些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中国连年的贸易顺 利益。中国行业协会由于体制等原因还存在~些不足,我们 差和年贸易额的世界排位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中国目前已经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日本的综合商社的统一对外 是一个贸易大国。我们的确从对外贸易的增长中获得了巨大 谈判价格等做法就值得借鉴,逐渐使得中国行业协会的作用 的经济利益,但我们这种利益的获得层次却相当低,更多的 和功能发挥到最好。让行业协会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作用,比 是源于中国制造“物美价廉”,而这“物美价廉”带给我们利润 如制定价格、建立标准、组织投诉和应诉等,让行业协会成 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威胁,那就是可能会遭遇到比较高 为我们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坚 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今年的整个外贸领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强后盾。 如何实现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首先一条 4.企业应当积极应诉 就是要改变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而中国对外贸易增长 在两反两保的贸易摩擦中,往往对的是某一类产品,而 方式的转变高附加值是根本,自主创新是源泉。另外,中国自 这类产品可能涉及很多出口企业,涉案的企业如果自动弃权 主品牌的出口在整个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高,缺乏自主的知 就意味着放弃市场。不应诉就会失去在案件审理中进行反驳 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因此我们应当实施“科技兴贸”战 和申辩的机会,就会出现“不战而败”的惨局。因此,在两反两 略,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快出口自主 保的调查中所有的企业必须积极应诉,而且由于起诉国很重 创新基地建设,注重创新能力,注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 视应诉企业在产业中的代表性,因此群体应诉能做到代表性 自有品牌的产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转变国际市场对“中 的良好作用,如果是整个产业集体应诉还可以大大减少企业 国制造、价格低廉”的印象,从而促进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 分摊的诉讼经费,从而降低应诉风险。从以往的应诉案例来 强国的转变。 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积极应诉的企业往往都能受益。如 2.积极利用多边和双边的争端解决机制 2002年美对中国的轴承的反倾销案中,涉及253家企业,只 wro争端解决机制在wro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对 有53家企业选择积极应诉,最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判定 于促进WTO目标的实现、保证各成员的贸易利益,以及约束 中国输美的轴承倾销案不成立。积极应诉的53家企业不需 各国的贸易政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WTO的争端解决 加征反倾销税而另外的200家企业则征收59.3%的反倾销 机制》就是为了给成员解决分歧和争议,诉诸WTO来解决有 税。因此中国的出口企业在遭遇到外贸摩擦时应选择积极应 关的贸易争端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措施,但纵观从加入wT0到 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应该时刻做好应诉的准备,平时注意资 现在我们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参与的情况并不理想,在 料的收集和整理,要精心研究WTO条款,要认真学习国际贸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表现不容乐观,这与中国贸易大国的 易法,还要注重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积极的应对可能出现 地位十分不相称。中国应努力为中国经贸开拓良好的发展空 的贸易摩擦。同时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学会如何应诉,还要学 间,不惧怕纠纷,重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只有坚 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主动提起诉讼,用国际规则的武器, 持在WTO框架下解决争端,方能确保贸易争端非政治化,以 打击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益.积极利用WI'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合法权益【JJ.国际贸易,2009,(10):26—32. [2】朱妮娜,吕世平.“轮胎特保案”与新贸易保护壁垒『J].国际贸易,2009,(10):45—49. 【3】张军生,李俊,王颖.全球产业转移视角下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的对策[J】_国际贸易,2009,(10):39—44. f4】吴薇.中小企业面临的“双反”困局及思考『JI.对外经贸实务,2010,(1):32—35. 【5]封媛塬.经济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0,(1):206—208. 【6]李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挑战【Jj.中国对外贸易,2008,(12):87. [责任编辑陈凤雪】 一1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