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七年级(上)

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2018年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

中国的李晓一家乘飞机前往韩国平昌郡观看雪上运动比赛,并顺利返回。在整个过程中,李晓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世界居民分布图,③平昌郡交通图,④雪上运动比赛地点路线图。据所学回答1-2题。 对李晓一家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2018年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

中国的李晓一家乘飞机前往韩国平昌郡观看雪上运动比赛,并顺利返回。在整个过程中,李晓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世界居民分布图,③平昌郡交通图,④雪上运动比赛地点路线图。据所学回答1-2题。

李晓想查看在“龙平滑雪场”举行的“高山滑雪”项目中太白山的位置和海拔高度,他可以直接查找以下图例( )

A.

B.

C.

D.

3. 小明在地理课堂中总结的有关地球的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最大周长为6 371千米 B.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C. 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D. 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4. 据图回答问题:关于甲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半球、东半球、热带 B. 北半球、西半球、南温带 C. 南半球、西半球、热带 D. 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5. 读大洲轮廓图,我们生活在图中的( )

A. ①大洲 B. ②大洲 C. ③大洲 D. ④大洲

6. 如图是“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图”,点燃烛火后,随着温度的

升高,托盘中的海绵会向两边漂移,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 日本地震的发生 B.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D. 地中海不断缩小

7.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小强于6月11日从北京乘

飞机去莫斯科观看比赛,出发时,太阳刚好升起;到达时,太阳也刚好升起,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第1页,共22页

A. 两地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 两地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B. 两地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D. 两地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8. 今天(1月16日),地球运动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 A. a B. b C. c D. d

9. 如图的四幅图片分别表现了某四个区域的语言或宗教或人种。读图,回答9-10题:

表现黑种人体质特征的图片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如图的四幅图片分别表现了某四个区域的语言或宗教或人种。读图,回答9-10题:

图片①中的宗教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1. 联合国从2011年起,将每年4月20日确定为“中文语言日”,以纪念汉字始祖仓

颉。下列关于汉语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语言 C.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 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2. “日本合掌村”的房屋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多雪环

境而修建的“合掌造”,其倾斜的屋顶利于( ) ①获得更多光照 ②冬季阻挡冷风 ③秋季晾晒谷物 ④积雪自然滑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下面的说法中,哪个是关于气候的描述( )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C.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 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

14. 右表为纽约连续四日的天气预报信息。根据天气预报,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

周六 周日 周一 周二 第2页,共22页

11~17℃ 东南风2级 12~17℃ 东风2级 16~23℃ 西南风1级 19~25℃ 南风2级 A. 周末适合户外活动 C. 周六沙尘,避免外出

15. 读图,据此回答15-16小题。

B. 周一开始转晴,利于洗车 D. 周日昼夜温差大,注意保暖

图中峨眉山与重庆市的温差约为( ) A. 12℃ B. 16℃ C. 20℃ 16. 读图,据此回答15-16小题。

D. 28℃

峨眉山成为我国的夏季避暑胜地,是因为这里(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靠近海洋,气温低 C. 地势高,气温低 D. 内陆地区,气温低

17.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下列选

项表述济南和伦敦气候特征的是( ) ①全年高温多雨。

②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是( )

第3页,共22页

A. A B. B C. C D. D

19. 如图所示的图案,是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 )

A. 联合国

B.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C. 国际红十字会 D. 世界贸易组织

20. 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

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世界格局国际化趋势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中国企业经济全部走向世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0分) 21. 读某村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的信息,判定此幅地图是否为一幅完整的地图:______。(填“是”或“否”)

(2)若比例尺为1:60000,量算出图中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5cm,求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

(3)这一天正好吹东南风,有一个人从村庄到养鸡场是______。(顺风或逆风)

第4页,共22页

22. 元旦佳节期间,玲玲一家来到郊区附近的天然温泉度假,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经纬度为______。

(2)如果从煤矿出发去泡温泉,需要登高______米。

(3)甲、乙、丙三个居民点中,______最靠近悬崖,如想欣赏水流潺潺的峡谷景观可选择去______地。 (4)甲到丙①线路和丙到乙②线路这两段山间小路,哪一段相对比较平缓?______(填写相对应序号)

23. 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 材料(二):据欧洲地震局数据统计:2018年6月,日本发生了6级以上地震4

次之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破坏。 读图和材料(一),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世界最大平原______平原。 (2)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______洲,它与①平原所在的大洲的界线B是______运河。

(3)据材料(二)可知,日本位于______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频繁。 24. 读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05~2010年)图(图

1),完成下列各题。

第5页,共22页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洲,比欧洲高出______,这种高增长率,可能带来的问题有______。 (任写一个)

(2)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______洲。

(3)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往往较______(“高”或“低”)。 (4)图2为俄罗斯人口增长曲线图,面对人口危机,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如设立母亲基金以鼓励生育,为多子女家庭提供福利等以改变人口状况。俄罗斯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25.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只身在荒岛--“绝望岛”生活的故事。实际上真实

的故事原型是发生在智利沿海的马斯地岛,这里森林茂密,气候宜人,主人公塞尔柯克曾与山羊为伴,最后被搭救回国。如图1为两岛所在区域略图。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6页,共22页

(1)鲁滨逊的“绝望岛”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塞尔柯克的马斯地岛位于______带。

(2)下列是原著中节选的内容,其中有两处是最不可能在马斯地岛发生的。它们是 ______(双选)

A.“我首先走到那条小河旁边,它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溪水新鲜可饮。” B.“我沿着风景秀丽的山坡走了一段路,在那里,我有看到许多椰子树、橘子树。” C.“我把那三只小山羊拴在最好的地方,让它们养成在我身边吃草的习惯,跟我混熟。”

D.“我的衣服也开始破烂不堪了,虽然这里全年天气酷热,用不着衣服。” (3)当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位置①时,马斯地岛白昼时间达到一年当中的最______,而此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季节)。

26. 长沙动物园迎来了图示地区的四位新成员。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A.黑猩猩 B.骆驼 C.北极熊 D.东北虎

(2)图中骆驼和黑猩猩原居住地气候的明显差异是______。

(3)依据四地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甲地比丙地气温______(“高”或“低”),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______(“多”或“少”)。 (4)影响乙地和丁地气候分布不同的因素主要是______。

第7页,共22页

27.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迪亚斯-卡

内尔对莫斯科进行首次正式访问,并于2018年11月2日与普京以及俄罗斯上下议院议长举行会谈。就在此前一天,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敦促美国解除对古巴封锁的决议再次被美国无视,华盛顿还计划禁止美国人与20多家古巴公司进行交易。请据此结合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古巴人民抗美封锁”的两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

(2)尽管世界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我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 (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

B导致国际间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太显剧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全球化是必然。

D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停止向发达国家出口资源,保护环境。

第8页,共2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对李晓一家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世界居民分布图。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2.【答案】C

【解析】

解:读图可知,选项A表示铁路,选项B表示河流湖泊,选项C表示山峰,选项D表示国界;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本题考查图例的识别,牢记即可。 3.【答案】A

【解析】

解:地球的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北极点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9页,共22页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 4.【答案】C

【解析】

W、5°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60°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是23.5°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热带。 故选: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解析】

解: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亚洲。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美洲,②为非洲,③为欧洲,④为亚洲。依据题意。

第10页,共22页

故选:D。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轮廓,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C

【解析】

解:图中所示的是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该运动会形成海洋或沟谷,选项中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逐渐扩大,故C正确。 故选:C。

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7.【答案】A

【解析】

解:题干中描述的时间差异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由于两地所跨的经度大有关,故A正确。 故选: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牢记即可。 8.【答案】C

【解析】

第11页,共22页

解:1月16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接近冬至日,也就是图上的c点。 故选:C。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解答即可。 9.【答案】B

【解析】

解: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是黑种人的特征;读图可知,②图是黑种人的图片。 故选:B。

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 本题考查不同人种的特征,比较记忆即可。 10.【答案】C

【解析】

第12页,共22页

解:世界主要宗教有典型的建筑物,比如,金碧辉煌的佛教佛塔或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院等,图片①是清真寺的图片,是伊斯兰教的建筑;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并由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题考查宗教建筑,牢记即可。 11.【答案】D

【解析】

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故选:D。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包括了联合国创始国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后来还加上了使用很广泛的语言: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主要考查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

【解析】

解:从图中看出,屋顶建成倾斜60度,有利于排水,防止雨水渗透;茅草较厚,减少阳光热力和冬季冷风不易进入,而“合掌屋”最主要是为适应当地严寒的气候,冬季阻挡冷风,可以使积雪自然滑落。 故选:C。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第13页,共22页

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主要考查房屋建筑与气候关系,结合材料和图进行分析即可。 13.【答案】C

【解析】

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C描述的气候,选项ABD描述的天气。 故选:C。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B

【解析】

解:读图可知:

周六雷雨,周日大雨,不适合户外活动,因此周末不适合户外活动;故A错误。 周一开始转晴,利于洗车;故B正确。 周六雷雨,不宜外出;故C错误。

C-12°C=5°C,昼夜温差不大;故D错误。根据题意。 周日昼夜温差是17°故选:B。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解答即可。 15.【答案】B

【解析】

第14页,共22页

C。 解:图中峨眉山与重庆市的温差=28-12=16°故选:B。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考查温差的计算,要理解记忆。 16.【答案】C

【解析】

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峨眉山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 故选:C。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7.【答案】D

【解析】

解:济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故选:D。

济南是山东省的行政中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牢记即可。 18.【答案】A

【解析】

解:读图可知,A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故选项A符合题意。

第15页,共22页

故选:A。

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19.【答案】A

【解析】

解:图中所示的图案,是联合国的标志。联合国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以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为基本宗旨,以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为职责。 故选:A。

当今重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奥委会、红十字会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在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作用。

此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此类题目要多结合教材熟练记忆。 20.【答案】C

【解析】

解: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说明在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走向全球化趋势。 故选:C。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

第16页,共22页

21.【答案】否 2.1 逆风

【解析】

解:读图可知:

(1)观察图中的信息,判定此幅地图是一幅不完整的地图,缺少地图三要素之一的比例尺,无法量算距离。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若比例尺为1:60000,量算出图中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5cm,则实地距离为:3.5×0.6=2.1千米。 (3)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读图可知,这一天正好吹东南风,有一个人从村庄到养鸡场是逆风。 故答案为:(1)否;(2)2.1;(3)逆风。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了地图三要素及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与比例尺的应用等,理解答题即可。

22’N,118°12’E 150 丙 乙 ② 22.【答案】33°【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地经纬度为33°22’N,118°12’E。

(2)图中煤矿海拔为250米,温泉海拔为400米,由此可判定,如果从煤矿出发去泡温泉,需要登高400-250=150米。

(3)甲、乙、丙三个居民点中,丙附近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乙位于山谷

第17页,共22页

处,可欣赏水流潺潺的峡谷景观。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可判定,甲到丙①线路和丙到乙②线路这两段山间小路,②段相对比较平缓。 故答案为:(1)33°22’N,118°12’E;(2)150;(3)丙;乙;(4)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亚马孙 北美 巴拿马 环太平洋

【解析】

解:读图可知:

(1)①是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

(2)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北美洲,它与①平原所在的南美洲的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

(3)据材料(二)可知,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火山地震频繁。

故答案为:(1)亚马孙;(2)北美;巴拿马运河;(3)环太平洋。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洲界线、地震带等,结合地图记忆较好。 24.【答案】非 2.2% 增加就业难度、带来贫困与饥饿、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

等 亚 低 缓解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解析】

第18页,共22页

解:

(1)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3%,比欧洲高出2.3%-0.1%=2.2%,这种高增长率,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增加就业难度、带来贫困与饥饿、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

(2)读图可知,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总数是41.66亿。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

(4)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人口国情有很大差异,人口政策就会不同。中国、印度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读图可知,俄罗斯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为此采取鼓励生育和为多子女家庭提供福利等措施,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故答案为:

(1)非;2.2%;增加就业难度、带来贫困与饥饿、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 (2)亚; (3)低;

(4)缓解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

第19页,共22页

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25.【答案】南温 BD 长 冬季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马斯地岛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属于南温带。 (2)马斯地岛位于南温带,“天气酷热,用不着衣服”反映的是热带的气候特征,与事实不符;椰子树适宜生长在热带,故该地不可能见到椰子树。

(3)当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位置①时,为南半球的夏季,马斯地岛白昼时间达到一年当中的最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 故答案为:(1)南温;(2)BD;(3)长;冬季。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N-23.5°S,北温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的纬度范围是23.5°

本题考查地球五带及地球运动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D 降水差异明显 高 少 海陆位置

【解析】

解:读图可知,(1)东北虎生活在东北大森林中,东北地区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

(2)图中骆驼生活在干燥缺水的环境里面,黑猩猩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它们原居住地降水差异明显。

(3)依据四地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甲地比丙地纬度位置低,气温高;乙地比丁地距海远,年降水量少。

(4)乙地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丁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海陆位置是影响乙地和丁地气候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

第20页,共22页

故答案为: (1)D;

(2)降水差异明显; (3)高;少; (4)海陆位置。

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读图理解解答。 27.【答案】美国 南南合作 D

【解析】

解:读图可知: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为发达国家,古巴为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3)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A正确;导致国际间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太大,B正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全球化是必然,C正确;发展中国家不应停止向发达国家出口资源,应加强合作,D错误。 故答案为:(1)美国;(2)南南合作;(3)D。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

第21页,共22页

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本题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理解答题即可。

第22页,共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