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财务与管理l FINANCE AND MANAGEMENT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徐州师范大学一何文兵 (四)产权意识不强,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缺乏必要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范约束作用。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 制下思维定势的影响,高校认为,高校是专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 纯消费 事业单位,不同于生产经营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占主导地 位,固定资产无偿使用,不需计提折旧、计算盈亏和进行价值补偿, 只须注重需求,无须注重使用效益,因而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对国 家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地位、作用及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 时,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惯性的影响,不少高校领导将主要 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固定资 产管理重视不够,致使部分资产长期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浪费 流失等现象严重。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专门管理机构长期以来,高校固 的认识与管理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过程中,高校应 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中有关 规定,依照正常的财产处理程序履行申请、审核、批准、备案等手 续,明晰产权,依法划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权归属不清,大 量的固定资产被经营性单位无偿占用、转移和流失。如一些原属学 校产权的土地、房屋、仪器设备等,未按国家规定及时办理产权转 移手续,便长期无偿提供给校办经济实体使用。投入产业的固定资 产,有的根本不加评估,有的提取折旧很少或者根本不提折旧,造 成资产投入得不到合理补偿,成本核算严重不实,虚增了收入和利 润,导致国有资产隐性流失。 定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位一体,缺乏产权明晰、权 责明确的运行机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所有者“缺位”,没有人 真正关心国家财产的安危,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谁都管,谁 都管不了,谁都负责,谁都负不了责”的无序状态。而现行的教学 仪器设备、房产建筑物、图书资料分别属于设备处、后勤管理处、图 书馆等职能部门管理,实行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代表学校行使 管理职责,管理分散,相互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缺乏管理的系统 (五)资产利用率低下且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资产调剂难由 于高校以院系为单位,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有些部门往 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使用的方便,对资产的配置存在“小 而全”、“部门所有”观念,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有效的制约机 制,随意性较大,抢资源、争项目现象较严重,资产重复购置,使用 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据调查,高校仪器设备中竟有 20%处于闲置状态。同时,对设备配置一味坚持“超前”意识,片面 追求仪器设备高、精、尖,脱离了高校教学与5F- ̄3f的实际,导致高能 低用,高价低效,资源浪费。 (六)管理手段较落后一是管理技术落后。目前高校利用计 算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但使用的软件侧重于统计功能和数据库 整体性和协调的全面权威性,提供的信息难以反映学校固定资产 全貌。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亟待健全与完善一般而言,高校货 币资金管理较系统与规范,收支严格,且由财务人员专业管理,实 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发生差错概率较小。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由于 类繁量大,管理环节多,具体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更换频繁等原 因,相关的管理制度难以及时完善。部分高校虽然也制定了固定资 产管理制度,但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执行不力现象时有发生;还有 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摆设,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规 上应于课题验收后6个月内办理结账手续。对于无正当理由不按 照管理办法执行的项目,财务部门应根据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给 予强制性结账。 第三,严格审计。对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是监督课题经费预算执 行情况的有力措施。通过结题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具 体而言,项目结题验收前要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并将审计结论作为 项目验收的依据;项目验收前应先进行项目财务验收。其中,经费 总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结题验收项目或研究开发失败不能完成的项 目要进行财务审计,未通过财务审计的项目不得通过项目验收,不 得批准延期结题或办理经费财务结账手续。 管理,忽视了业务流程控制,单个部门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具有较 强的排他性,且财务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未实现数据共享。二是管 理方法落后。大多数高校对资产管理的对象不加区分,不论类别, 不分重要性,都采取统一的管理方法,对价值几十万元的教学设备 和价值几百元的办公用品,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从而不能重点关 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和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下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 使用经费。 最后,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有 经费结余的,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分配和使用结余经费;国 家没有规定的项目,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兼顾学校和科研人 员的利益,制定分配和使用办法。 参考文献: [1]王志新:《科研经费如何使用更合理有效》,《光明日报》 2006年8月3日。 第四,强化监督。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是一项贯穿科 研经费全过程的工作。其包括:项目负责人执行预算情况、经费会 计核算情况、设备购置和管理情况、经费决算和财务验收制度执行 情况。其中要重点检查有无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挤占、挪 [2]刘振奎、殷伟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3期。 [3]黄爱华:《高校科研结余经费管理探析》,《财会通讯》(理 财版)2006年第9期。 (编辑欧阳万萍) 用、转移、擅自转拨经费等问题;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是否在 财佘通孔・理财2008年第7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财务与管理l FINANCE AND MANAGEMENT 注重要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动态变化,严重影响了资产管理效果。 现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摸清“家底”,合理配置固定 资产存量,优化各类资产结构,保证账卡物相符。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化高校 (七)会计核算存在漏洞,固定资产价值不实高校固定资产 不计提折旧,从理论上使得固定资产从购买之日起,直到报废、报 损、调拨,其价值一直处于不变状态。而实际上,许多资产由于其更 新速度快,购买后不久其重置价值已大大低于其账面价值,如计算 机等电子设备。同时,客观存在的有形损耗无法通过会计信息予以 反映,虚增了资产。另外,有些房屋由于按历史成本计价而无法按 重置价值计价,导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固定资产账面 应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平台,方便数据传递,使各级资产管 理部门能够随时查询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便于资产管理部门、 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实施全程动态监管,从而保证固定资产账卡 物一致;同时,应积极运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校园网等资源,建 立闲置固定资产调剂中心,及时发布闲置资产信息,调剂校内部门 余额不能反映高校真实的资产价值。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首先,领导要更新 间资产余缺,做好固定资产整合工作,专管共用,避免或减少资产 重复购置,让闲置资产“活”起来,从而将固定资产购置经费用到 更需要的地方。 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和重 视固定资产管理,并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提高办学效益的手段和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到其工作目标中,提高领 导层管理固定资产意识;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 宣传和学习,使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彻底纠正“重钱轻物”、“重 购轻管”的错误认识,积极配合,主动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再次,固定资产管理应常抓不懈, 应将相关工作成果纳入考核中,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使之常规 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高校作为资产 管理主体,应尽快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常设机构,实行归口统一管 理,健全从上到下、层层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同时,要制定一 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固定资产购建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项目评 估、决策、采购、验收、保管、记录、使用、维护、处置、损坏赔偿等具 体业务环节进行约束,既要有总体管理要求,又要有分类管理细 则,用规章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全过程,减少采购的盲目 性,改变资产结构不合理状况,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资产 的使用效益,规范和强化资产基础管理。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高校应按固定资产的不同类 别和使用特点,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目标,明确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 点,将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院、处、室直至个人,以增强管理人员的 责任感和主动性,实现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产权管理和财务管理 的协调统一,以及学校职能部门统管、使用部门专管、领用单位保 管的三级责任体系。 (四)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实施固定资产全过程业务监管 其一,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并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恰 当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和会计核 算的依据。其二,完善固定资产购及建验收制度,包括购建前的可行 性论证和审核、购建的方式及程序、验收入库等内容,做到统筹考 虑,合理配置,科学决策,购建过程公开透明,采购验收职务分离,把 好固定资产购建的“人口”关。其三,健全固定资产日常使用和正常 维护制度,包括领用登记、保管措施、安全防范措施、赔偿办法等内 容,要从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出发,通 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强化使用单位和保管人的责任意识,做到领用 登记,小心维护,安全保管。其四,严格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包括固定 资产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等内容,明确资产处置权限, 规范资产处置程序,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堵塞漏洞,防止随意处置资 产,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其五,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及时发 财冬通孔-理财2oo8 ̄7期 (六)加强产权管理,明晰产权高校对转作经营性固定资产 的管理要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时, 必须严格审批报告制度,经相关部门批准,及时界定产权归属,办 理产权转移登记,完善转移程序和手续,需要进行评估的资产应聘 请专业评估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维护法人财产和国家财产 所有权,保护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 的产权纠纷。 (七)建立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一要 加强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学校对固定资产的调控 机制,打破部门、学院、学科、专业的界限和自我封闭的资源配置体 系,根据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任务,把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分类、合 并,重新整合,合理调剂闲置资产,建成跨学科、专业的实验室,面 向全校开放,实现对现有的仪器设备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固 定资产使用效率。二要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在现有的条件下,遵 循“谁使用,谁付费”原则,实行资产有偿使用,满足经济核算的需 要,保证固定资产更新资金的来源,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达到 “资源共享、协作共用、调剂余缺、节约资金、减少资产重复购置和 避免闲置浪费”的目的。 (八)强化固定资产核算第一,根据学校固定资产目录和分 类标准,划清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界限,对于符合固定资产条件 的,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不得遗漏;第二,合理认定固定资产价 值,坚持“实事求是,按质论价”原则,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第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体系,财务部 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分别设置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固 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全面正确及时地记录固定资产增 减变动情况,保证核算、管理和使用部门衔接一致;第四,配合资产 有偿使用制度,借鉴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正确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参考文献i [1]段平禄:《高师财务管理研究》(第5辑),百家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段平禄、彭久麒:《高师财务管理研究》(第6辑),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冒瑞林、祭彦加:《教育财会改革与市场经济》,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李明安、詹静涛:《事业行政财务管理》,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编辑欧阳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