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C111na EduoatIon Innovstlon Herald 课改论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实施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吴仙鹤 (温州市永嘉碧莲镇中学 浙江温州 32511 6) 摘要:数学新课程理念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非常强调要因材施教,怎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这个要求呢?笔者在新课程 教学中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井由此开展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 比较深入地研究。数学班内分层教学很能突出因材施教,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班内分层教学 策略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 3 3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 95(2011)06(c)一0120-02 1对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其 目标:(1)感受;(2)体验,(3)探索。对A层学生 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 理论的认识 的教学目标要求:认知技能目标达到(1)~ 区”。 数学教学应当面对每一个学生,适应 (2),过程性目标达到(1);对B层学生的教学 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 目标要求,认知技能目标达到(1)~(3),过 潜能得以发挥。如何以能实现这样的教学 和性目标达到(1)~(2);对C层学生教学目 目标?数学班内分层教学能很好的达到这 标要求;认知技能目标达到(1)~(4);过程性 样的目标。班内分层教学通常情况下是指 目标达到(1)~(3)。 在不打乱班级编制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 2.3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例题、提问设计的 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等分层,对不同层次的 分层次 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它的理论依 2.3.1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 据有美国心理学家加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要按每节课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综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合要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如对A层次的后 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 进生,教学内容宜低起点,通过模仿,完成 论;巴班斯基的课堂教学最优化原理;我国 类型相同的题目,适当补充旧知识的运用。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等。 B层次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对本节的基础 知识内容完全掌握。c层次注重本节内容的 2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策略探索 完整性,实现数学的发展性教育。 2.1学生分层 安排课的时候宜以B层次学生为基础,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 同时兼顾A、C两层次。课堂教学始终要遵 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而实现全班学生都能 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 接受尽可能多的教学信息,同时还可让后 升的规律,要让C层“吃得好”,B层“吃得 续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如何实现有效的 饱”,A层“吃得了”。 学生分层呢?首先教师需从学生的认知情 2.3.2例题设计 况人手,同时依据学习成绩及学生听课效 课堂上例题的选取,如同一例题,要体 果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层 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C层同 次划分可以此为据: 学,要要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改变题目 A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差,缺少 的条件等,而对于A层的学生,则只要求在 家庭辅导。 老师的指导下会做即可。 B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一定基础, 2.3.3课堂提问的设计 上课注意听讲但自主学习能力差。 它必须注意所有提问题的层次性,要 C层学生:学习基础好,听课效果高,主 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相匹配”使每位 动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方法得当。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特别要给学生以鼓舞 当然,此类分层并非绝对,教学过程中 的机会,笔者一般是把一节内容根据知识 教师应适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相 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 应调整,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 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 好的教学效果。 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 2.2教学目标分层 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 除对学生分层次外,对教学目标也要 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 实现分层次。教学目标除了要实现数学新 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步步高升,形成 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所需外,也达到教学 ~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 目标分层与学生分层相吻合的要求。对于 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 分层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认知技能目标 解A题,争取解B题,B组学生解B题,争取 与过程性目标提出。其中认知技能目标:(1) 解c题,c组学生解题。使知识发展的规律 了解。(2)理解;(3)掌握;(4)灵活运用。过程性 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 2O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4数学课堂练习和作业题分层 (1)数学教师在分层次课堂教学中需根 据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及 数学课程的分层次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 的课堂练习题,练习题可根据学生分层分 为:A、B、C三种,A组(低层次学生)的练习 题目标主要是加强其记忆与理解能力,也 即课本中“做一做”、“练一练”;B组(中等层 次学生)的练习题着重于锻炼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简单应用与对他们综合应用能力的 考察;C组(高层次学生)的练习题难度更深 一些,除对所学知识熟知并应用外尽量扩 充并延伸其知识面。教师据不同学生能力 让其分选自己所能选作的练习题,对于低 层次学生教师应适时鼓励并帮助他们尝试 高一层的练习,进而提高其学生水平,树立 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中、高层次学生 以鼓励、夸奖为主,激发他们更多的学习潜 力及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各 层学生学到自己的知识,更调动了孩子们 的学习积极性,也树立了他们的学习自信 心,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不断进步的学习 氛围。 数学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教师都应给 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做练习题和作业题,在 这过程中,教师还需在教室中来回巡视, 认真做好分层次的信息反馈和分层次的 答疑工作,尤其对低层次学生在保护他们 自尊心的前提下个别辅导进而提高他们 学习成绩。 (2)作业分层。分出层次,不仅使学生各 补所缺,各有收获,也避免了同学间互相抄 袭作业的不良习惯的形成,A、B、c层同学 都要完成的每日的“必须作业”,提高作业B 层同学选做,C层间学必做。此外,我还向不 同层次的学生开列出一些数学课外阅读书 目,让他们自由选择,以开拓数学视野,各 层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后,可尝试做 高一层次的练习。 2.5课价考核分层 2.5.1评价分层 (下接1 22页) !! 旦: ! . Chine Educst1on lnnovatIon Herald 课改论坛 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 2.6实验观察质疑法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发展 科学事业的重要途径,观察中要加强思考, 2.8变换条伴质疑法 同一化学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 面增强学生解决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解答,通过变换条件 现行的高考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对各学科 例如,化学反应方程与原子物理中的 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 提出疑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但可以 知识的融会贯通。 教学的重要手段,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还可以实 生实验,并不仅是为了验证“什么”,而是让 现知识的迁移。 核反应方程有何区别?化学中的质量守恒 学生发现“什么”,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 能直接引起质疑。 例如,Alcl 溶液- ̄NaOH溶液互滴的反 定律和物理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勒 应,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相同吗?向 沙特原理和楞次定律的对比? CO,,产生5g沉淀,则通入CO,体积是多少? 例如,在验证氯水成分的试验,向盛有 含有0.1molCa(OH),的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 NaOH溶液(已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烧 为无色,这是氯水中的H 中和了NaOH溶液 中的OH一所致,还是HCIO将酚酞漂白所致,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 3结语 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 目的是让学生“敢问、会问、乐问”,从而培 杯中滴加新制氯水,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 2.9结论推广质疑法 从试验中总结出的规律,从特殊情况 下推导出的结论,要思考把它们推广到一 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般情况下是否还成立?从而认识到这个规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 律或结论是具有普遍性,这样对化学反应 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保 2.7理论联系实际质疑法 联系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学习化学,不 规律和结论的记忆和理解具有很强的针对 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 性。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 例如,无机反应中,在金属活动顺序表 参考文献 课程整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5,1 36. 【2】殷志宁.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新课 科学与13常生活、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体会 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 [1】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 到化学与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从而实现 出来,可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应用 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而和浓硫酸 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能极大的 与金属反应却不能生成氢气?在有机反应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银镜反应,1Hl01醛基能还原2rnolAg(NH ),0H, 程化学课堂教学“看点”评析【M】.陕西 师范大学杂志社,2007,290. 例如,在学校钠的化合物后让学生分 而lmol甲醛能还原4molAg(NH )20H? 析在家备NaHCO 有哪些用途?在学习烃的 2.1 0学科渗透质疑法 衍生物之后,让学生解释炒菜时加少量白 白酒和白醋? 学科渗透是指以本学科教材中的某些 学科的其他知识点或其他学科知识相联 酒和白醋有什么效果?可用哪些方法检验 知识点为中心,通过设疑问难的方式,与本 (上接1 20页) 行层间交流。 思想教育不及时,不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课业成果的讲评要具有差 3对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效果及问题 甚而还会造成他们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异性、及时性、鼓励性,对不同层次学生分 的一些反思 第三,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现阶段教师教学 方式单一,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生 别鼓励,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对 3.1效果反思 A层学生要以肯定为主,有所进步均给予表 及赞赏,对B层以鼓励为主,C层学树立其学 的练习需优先让低层次学生上黑板做题, 近些年来多全国各地学校对分层次教 进度,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第四,教师职业 所产生的数学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他 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教师须保持高亢的 扬,B、C层学生作对A组的题目要给予鼓励 学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证明了该项教学方法 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尤其在当今工作繁重、 j】信心,提高其竞争意识。平时教学过程中 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教学设 热情及责任心等等。 计,也充分实现了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 举手发言过程中优先提问优等学生,其余 思想。主要效果体现在以下二方面:其一是 参考文献 层次学生可观察、分析、指点、修正,进而提 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各层次学生,特 [1】范良炎.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高不同学生的参与意识。 2.5.2考核分层 别是低层次学生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 兴趣,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 书,数学八年级(上)【M】.浙江教育出版 社,2005. 题目分基础,提高、综合题,附加题。考 样,实行100分+50分,100分基础题必做, 了学生能力,开发和培养了学生非智力因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同一张卷,但A、B、C层同学对题目要求不 素。其二是在知识和技能掌握上各层学生 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温州教育,2005(10). 【4】赵丽达.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上海教育,2000(8). 都有明显进步和提高了学习水平,促进了 [3]蔡秋爽.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50分的提高题,综合题,考核达标者查漏补 课堂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缺,自我调整,不达标者允许补测,承认成 3.2问题反思 绩。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勃学中存在的问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分层次教学实践的 题,及时采取集体矫正,分层指导,调节教 思考与总结,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有 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对少数不能 以下问题需数学教师注意并重视:首先,教 在到本层次的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 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忽视了 助其排除障碍,不使问题积累,鼓励一部分 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其次,不能充 达标同学向高一层次的目标要求迈进,实 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 2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