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北师大版千克克的认识

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千克 克”教案与评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kg)和克(g)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初步认识秤及称物体的重量。 3.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数据的意识。 教学重点:称物品的重量

教具学具:台秤、弹簧秤、电子秤、健康秤、实物投影、课件、各种物品。 时间分配 5′ 20′ 10′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物品的重量,现在一起交流一下好吗?下面由1号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交流。 大组汇报。 刚才同学们说物品重要时,都说出了哪些重量单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来表示物体有多重?教师相机板书:千克 克 kg g 二、认识秤 (一)说秤的种类 通过看物品外包装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重量,那么白菜、萝卜、苹果、鸡蛋这些物品怎么才能知道它们的重量呢你们都知道哪些秤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秤,真不简单。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秤,你们想不想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个,介绍一个)。其中台秤、电子秤、弹簧秤、健康秤是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 (二)识别秤 你们知道这么多秤,那么你认识秤吗?课前老师让你们跟家长学习认识秤。现在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由2号小组长组织把桌面上的几种秤认一认。 老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台秤、健康秤、弹簧秤三种秤盘上的刻度表示的重量,特别要弄清每种秤最小刻度是多少。 三、实践活动 (一)称体重 同学们都认识了秤,下面我们就来实际称一称,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还不知道,下面设计意图 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通过看物品外包装的重量标识入手,引入重量单位千克(kg)、克(g)。 让学生初步知道有哪些秤。 课前让学生跟家长学习认识秤,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通过小组交流、教师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秤。 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的千克、克。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 由3号小组长组织你称一称。 汇报交流: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 刚才老师听见一个同学说妈妈给我称体重是46斤,今天怎么称的是23千克呢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46斤就是23千克。公斤、斤是我们以前用过的重量单位,1千克=1公斤,500克=1斤。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是千克、克,以后我们尽量用千克、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称物品的重量 同学们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没有标明重量,下面我们就来称一称,好不好?以小组为单位,听清要求: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物品的重要,然后再选择适当的秤,分别称出物品的重量。 反馈:谁听清老师提出的要求? 4号小组长开始组织称出物品的重量。 汇报交流:哪位同学愿意把刚才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一看?全班同学进一步认识秤。 (三)称出一定重的物品 1.称出1千克的物品,谁来说说1千克的物品都有什么? 2.称出500克的桔子,500克的桔子有几个你们称得准吗指两个小组到电子秤再称一遍。 3.由5号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同学掂一掂500克的桔子有多重? 4.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由6号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同学用手掂出500克的鸡蛋,然后用秤称一称,看哪个小组掂得比较准?再到电子秤上称一称。 四、实践操作,认识千克、克之间的进率 刚才同学们称得挺好,感觉也不错,老师也想称一样东西,你们想不想看?请你们快速轻轻地收拾好桌面上的东西。 老师出示一小袋1千克的大米,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小袋大米有多重? 把这一小袋大米,放到台秤上,指针指在哪里(1kg)也就是1千克。板书:1 指针指着500g是多少克1千克里有几个500克 2个500克是多少克?板书:1000 同样一袋大米,重量有没有改变那么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 指名读1千克=1000克 2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让学生掂一掂500克的桔子有多重,培养学生对重量的感觉,为用手掂出500克的鸡蛋做好准备。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弄清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巩固练习本课所学的知识。 千克可记作kg,克可记作g,那么1kg=( )g?板书:1000 6kg=( )g 7000g=( )kg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2千克=( )克 7kg=( )g 4000克=( )千克 8000g=( )kg 9000g=( )kg 5千克=( )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千克或克)。 教材P55第2题 3.下面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谁重?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小结:物体大小决定不了物体的重量。 4.同学们有点累了,我们到动物乐园去玩玩好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教材P57第6题,小动物们准备做什么游戏哪几个小动物上去,跷跷板还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六、总结 这节课学习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1千克=1000克 执教者反思:选取现实的、学生熟悉的素材引人1kg=1000g 入新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实际操作中突出了小组的合作交流,而且组内每个成员都是组长都有组织和交流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会听课。由于学生认识秤不够充分,读秤时有些困难。 评点

教师从学生生活中常用物品重量标记入手让学生去认识物体的重量和重量单位,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再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拿来的没有标记重量的蔬菜和水果等物品的重量怎样知道呢?去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拿出称物品的工具——称,让学生分组认识称,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在分组掂一掂,估一估,再称一称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学到了知识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学到了知识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认真听

老师和同学发言的训练。全课学生始终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兴趣较高,心情愉快。

一、选取现实的、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入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趣的,这些内容要有得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交流等。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她就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通过看物品外包装上的重量标识入手,引入重量单位千克(kg)、克(g)。

二、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

本课实际操作安排的比较多,在称物品时,先是随意称桌面上的物品,再称出1千克的任何物品,接着称出500克的桔子,最后用手掂出500克的鸡蛋。最后一步这样安排的原因是因为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处处随身带着称,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重量的一感觉。同时,在实际操作时,突出了小组的合作交流,而且组内每个成员又都是组长,都有组织和交流的机会。

三、注重习惯的培养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课堂上她注意让学生说完整话;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会听课,如老师提出要求之后,让学生立即重复;还有学习卫生习惯,时时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