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图形的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认真主动的思考,形成独立思考问题习惯。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难点: 1、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2、认识“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的事实。 【教学过程】
第1页 共3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几何体,并且可以从大量的实物中抽象出这些图形.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那么构成这些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在我们所见到的图形中,如果没有点、线、面就构不成图形.而点、线、面又有它们之间的关系。
2.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1)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三个面围成的.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而圆柱上下底面是平的,侧面是曲面.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两条线,它们都是曲的. (3)正方体有八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三边.
3.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三、例题讲解
【例1】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 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解:由4个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6条线,其中有4条是直的,
2条是曲的.
【例2】下列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
第2页 共3页
解:图(1)可形成上面是圆锥,下面是圆柱的上下底面重合的几何体. 图(2)可形成一个圆柱. 图(3)可形成一个球. 图(4)可形成一个圆锥. 图(5)可形成两个底面重合的圆锥. 四、课堂练习
1.几何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面有_____面和_____面之分. 2.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面动成_____.
3.长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其中围成圆锥的面有_____面,也有_____面. 解:1.点 线 面 曲 平 2.线 面 体 3.6 3 2 平 曲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丰富的例子,知道了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3.认识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第3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