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作者:木子

来源:《收藏/拍卖》 2019年第6期

同样是好玩,但不同的创作者却是可以出发于截然不同的表达目的。例如丘想探索的是画面之外的表达;而杰夫· 昆斯想要的是单纯地把物质的美好呈现给人看。

真实与虚幻,变化与不变

《早阳洞》是丘最近八年来拍摄中原项目——《焚鹊》其中的一张,它是陕西龙门洞三十六洞之一。

“好玩的是早阳洞当时给我呈现了一种幻象,在那个时间节点上给了我想看到的样子。那是我进入龙门洞的第一个洞,刚到洞口,恍惚中以为有人在洞内入定,入定之人很小、极为收敛的小,却又非常深远地扑面而来。再细看,原是洞顶滴水成冰,成就这仙人的模样。”

艺术家在《焚鹊》系列的创作中,选取了一批在日常生活中已死去的动物或颓败的自然景观为摄影主题,它们在呈现山水画般朦胧美感的同时,亦弥漫着一种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隐藏的不安和虚无。丘说:“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早阳洞见到的冰是龙门洞里最真实的东西,它让其他一切真实显得虚幻。”

著名摄影家颜长江评价其作品时说:“与其说是摄影,不如说是当代艺术。读他照片的时候,我想到了中国画,我想到了‘笔墨’一词。摄影本来有坚硬的技术性,但在他这里,已是随心所欲的‘笔墨’了。他看世界,也与八大山人有些类似。不看表面,会翻白眼。”

在整个系列的拍摄过程中,丘觉得最好玩的是有大多不确定性在其中。在中原地区,古代的气息相对保留得比较完整,不像南方变化太大了。几年下来,还是能找到古人眼里的世界,那些都没变,变的只是我们的心态。他想探索的是时间的变化和不变。

一个兔子的胜出

一听到杰夫· 昆斯这个名字,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他的《气球狗》,那个曾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840.5万美元成交的亮晶晶的家伙。有评论家称:他用现成物品的俗艳美感取代欧洲传统的贵族式华丽,借以代表美国文化与欧洲切断脐带、颠覆高尚与大众文化的区别。他则说自己“不会玩深沉”,“我的作品没有潜在内涵,一目了然,你第一眼看到什么它就是什么”。

1986 年,杰夫· 昆斯开始创作雕塑作品,不锈钢小火车、兔子等都是出现在这一时期。小火车和兔子使用的是不锈钢材料,表面锃亮,十分精致,看上去和一个充气玩具没什么区别。尤其是那只一米高的不锈钢兔子,从1986 年创作展出之后,曾经出现在很多场合,无论承认与否,这只兔子早已成为20 世纪最具标志性的艺术作品之一。

在昆斯的雕塑作品中,各种亮绿、粉红充斥其中,作品构成简单易成,无非就是小孩子们常玩的充气玩具。杰夫· 昆斯借鉴了杜尚的挪用和拿来主义,让精美的现代商品丝毫无损地转入艺术状态,他那些放置在有机玻璃罩里的吸尘器、炫富的篮球,在看不懂中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与第一代波普艺术家们不相同的是。他的作品充满了满足和自我陶醉,他有意地打破了人们习惯了的审美标准,将最庸俗的大众图像用十分精致的手法表现出来。

面对大众的不理解、不接受,杰夫· 昆斯反复提出“通俗”或“媚俗”的概念,即日常生活商业氛围为绝大多数老百姓营造的价值标准,是对精英化的一种消减。他认为,这种消减正是人

类文化,尤其是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在20 世纪后半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以走向通俗化或者说走向均衡化为特点的后现代趋势,正是人类文化在信息爆炸、信息传播高度发达时代的主流文化思潮。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作品鲜明的后现代性,确实让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无论是用艺术进行精神世界的探寻,还是将物质商品艺术化的尝试,其实都无可厚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艺术品的玩味也同样如此,相信不同的作品会带给每个观者不同的体验,多样化才是艺术该有的姿态。弱水三千,你只需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瓢即可,只要能饮出甘甜,那便是最适合你的一瓢。

(编辑/ 李木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