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工程 Chi na New Technologie—Ls anUdI— UP Irod ̄(uUc.tD ̄.瞄回团图疆闺■嵋 Ⅱ — ■蝴 ■ ■ 北方常用造林树种的选择 史少微 刁晶 (五常国有林场公司,黑龙江五常150200) 摘要:树种选择是否得当,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设计到绿化效果是否能达到四季长春、三季有花、郁郁葱葱的效果,并且能 够持续多年不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好。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根据'3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做到适地适树。- 关键词:树木选择;北方常用树种;原则 水土保持林是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要目 行间伐,所以密度宜小。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 阻拦和吸收地表径流,笼 性不同,造林密度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喜光树 树种选择以当地树种为主,边缘树种为 的水土保持能减少、如杨树、泡桐、藩叶松、马尾松、 辅,切忌种植当地条件差异极大的树种。用材 络土壤,防止土境冲助,同时还可以担供木 种、速生树种(1引言 林树种的选择:用材林对树种的要求集中反 映在“速生、丰产、优质”目标上。同时要选择 抗风力强,不易风折及风干枯梢的适应北方 环境的树种。 t 2树木的选用及常见的植被 2.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 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 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 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 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 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 牡丹等。 2-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 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 花、决明等。 2.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 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 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2.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 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 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 的紫藤为木质藤本。我国的乡土速生树种很 多,引进的速生树种也不少,如北方落叶松、 杨树、泡桐、刺槐等。都是很有前途的速生用 树种,这些树种少则一二十年,多则四五十年 就能够成材利用。应是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 出材率高的如杉木、杨树、栓皮栋、刺槐等。材 质良好的如毛白杨、泡桐、落叶松、湿地松、火 炬松和杉木等。 3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北方常用树种,雪松、桧(gui)柏、小叶女 贞、杜鹃、大叶黄杨、雀舌黄杨、广玉兰、垂柳、 直柳、龙爪柳、乌柏、槐树、悬铃木(法国梧 桐)、国槐、银杏、梓(zi)树、樱花、桃花腊梅、紫 薇、紫荆、红叶李。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3.1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抗风力强,不易风折及风干枯梢。生长迅 速,树形高大,枝叶繁茂(如杨树、雪松、圆柏)。 寿命长,生长稳定,长期具有防护效能。树木 具有良好的木材生产能力。 3.2水土保持林的树种选择 材。水土保持林树种应具备如下条件:生长迅 水杉等1,造林密度不宜太大。适应性强的树 速,枝冠茂密,落叶丰富;根系发达耐酸性强 种,如杉木、落叶松、水杉等,可适当稀植;适 耐贫痛土壤。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常用的水土 应性差的树种。应适当密植;树冠大的树种, 保持树林有逾播、桧柏、露叶松、杨树、刺槐、 如毛白杨等,造林密度宜小,树冠小的树种, 紫穗槐和黄稠条等。 如箭杆杨、新疆杨等造林密度宜大。同一树种 3.3薪炭林树种的选择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应有差别。立 薪炭林是以生产燃料、薪材为主要目的 地条件好的地方,林木生长快,密度可以小 的林本。为解决山区的燃料问题,我国将薪炭 点;立地条件差的地方,苗木不易成活,助树 林作为一个单独的经营林种划分出来。薪炭 生长缓慢,密度应适当加大。判断是否达到适 林树种具备的条件是:生长快,产量高.适应 地适树,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双察和调查。一 性强,繁殖容易;萌芽力强,可多次更新;生柴 是能颗利成活。就是造林树种在该立地条件 火力旺,发热量大,耐燃烧等。我国华北、西北 下;造林技术得当,苗本顺利成活,无冻害或 地区适用作薪炭林的树种有:油松、桂皮据、 向温为害,或幼年虽然有部分为害,但随树龄 攒掘、刺槐、黄荆条等。植苗造林方法一般不 增大,可以转好;二是能正常生长。在一定的 受树种、土壤条件的限制,适用于绝大多数树 年龄阶段,树高、胸径的生长员能够达到一定 种和各种土境条件。造林所用的苗本一船都 的水平,速生期不缩短;是稳定性强。对不良 有比较完整的根系,以及发育良好的地上部 环境条件,特别是在严酷的条件下,不出现很 分,栽植以后能较快地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 大差异,甚至死亡。对经济林树种(如核桃、花 件。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繁茂或动物 椒等)产量稳定,质量好;四是不早衰。早衰是 为害严重的地方,比播种造林方法获得的成 树木过早结束正常生长发育,如,枝条生长 活率要高。苗木从条件比较优越的苗圃地“转 侣,抽枝且少,顶梢枯死等。造林密度是指单 移”到造林地后,往往要经历一个适应阶段, 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或播种的穴数,也叫韧 出现时间长短不一的缓苗期。造林初期幼林 植密度。造林密度是构成人工林的数量基础。 比播种方法造林生长快。树苗造林用种量少, 上述原则实际上是造林密度被制约的各种自 能以数量较少的种子培育较多的苗木,用于 然经济条件,一般根据这些原则,使基本上可 较大面积的造林需要。但育苗工序复杂,花绩 以确定造林密度。但在山区,造林地的立地条 劳动力多,造林成本较高。栽植深度。考虑到 件较差.用树林、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的初按 栽植后的土壤会有所下沉,一般要求栽植深 密度宣稍大些,使劝林尽早郁闭,达到封山育 度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印2厘米一5厘米。栽 林的目的。然后通过适时砍伐,获得挠材或小 植过浅,根系裸露或处于较干燥的表土层,苗 径材,以此来调整林木生长的适宜密度。 木容易受旱.栽植过深,又不利苗根呼吸,影 5结语 响地上部分枝叶的生长。一般椿况下,湿润地 树种选择是否得当,是衡量造林成败的 区浅裁,干旱地区深裁,山区阳坡、陡坡深栽, 关键之一。设计到绿化效果是否能达到四季长 阴坡、缓坡浅栽,阔叶树种(如杨树)宜深,针叶 春、三季有花、郁郁葱葱的效果,一个总的原 树种(如油松、侧柏)等。 则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做到适地 4如何做到适地适树的选择树种 适树。在树种选择上以当地树种为主,边缘树 适地适树有3条基本途径:第一,选择。 种为辅,切忌种植当地条件差异极大的树种。 即包括选地适树,也包括选树适地。第二,改 参考文献 地适树。即通过艘地、施肥、浇水等措施改变 【1】岳冬梅.造林后树木管护技术措施,科技园 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原来不适应的 地.2002. 树种生长。第三,改树适地。即通过进行训化 【2】潘国清.短轮伐期桉树的品种及造林技术, 树种、选种、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1期. 性.使它能够适应造林地条件。林种不同,造 林密度不同。用材主要是为了生产各种规格 的用材,一般要求密度要大的经济林主要是 为了获得各种林副产品,一般要求充足的光 照条件,加之经济比较集约,栽培过程中不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