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
怦怦跳》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练习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清楚。教材第一部分提供了\"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一个人走夜路\"等常见的生活或学习场景,编排了\"你有过上面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等问题,并以形象的图例呈现\"惊喜、害怕\"等心理状态,旨在唤起学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体验,开拓习作选材思路。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出了习作要求。教材在本册习作单元编排了《生活万花筒》,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练习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鼓励学生尝试写当时的心情。该单元还在\"词句段运用\"中安排了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的训练。本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既巩固\"写清楚事情经过\"的方法,又将\"写清楚当时的感受\"作为新的训练点,不断提升学生把事情写清楚的能力。
教材还以泡泡提示学生,习作时要运用平时积累的写心情的词语。教材列举了14个形式丰富的词语和1个歇后语,有的直接表现某种心情,如\"提心吊胆、心急如焚\",有的表现身体在某种心情下的状态,如\"脸上火辣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教材提供这些词语,旨在帮助学生描写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的意识。
经过前几次习作练习,学生基本能够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对如何写清楚感受,学生的程度不一。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情,灵活安排指导时间,顺学而导。可以采用作后指导,在打开学生习作思路之后,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根据习作情况,依托评改,师生共建写感受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巩固如何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也可以采用作前指导,引导学生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确定了习作的框架之后,师生共建写感受的方法,再让学生完成习作,并在评改时巩固方法。
1.充分交流,打开习作思路。
教学之初,在揭示了本次习作话题\"我的心儿怦怦跳\"之后,可以创设绘制\"心跳图\"(见\"教学资源\")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先出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回顾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并用关键词概括当时的心情。接着,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次最让自己心跳不已的经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用教材提供的心情图例简单描述每个阶段的不同感受。如\"参加百米赛跑\",开赛前也许会有点儿紧张,比赛时会拼尽全力,获奖后也许很激动。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不同阶段是怎样的心跳?哪一个时刻心跳得最厉害,身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再引导学生绘制\"心跳图\",把每个阶段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也梳理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确定了记叙的顺序。
2.
围绕习作重点,师生建构方法。
(1)学习细化感受。
本次习作,可以引导学生把感受细致地表现出来,突破\"写清楚自己感受\"的学习难点。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在当时情境下身心的各种变化,便于学生将瞬间发生的事情展开来写。如,\"第一次当众讲故事\"这种经历,大多数学生最强烈的感受是\"紧张\",可以引导学生追问∶①为什么紧张,心里怎么想?②紧张时,身体哪些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手会怎样?脚呢?脸上有什么感觉?心跳有变化吗?③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并引导学生用相应的词语表达各种感受,如∶手(发抖),脚(打颤),脸(通红、火辣辣的),心脏(狂跳、提心吊胆、怀里像揣了只兔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在训练思维的同时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
(2)依托范文,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顾第六单元《牛和鹅》《陀螺》等课文中的片段,也可以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取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写清楚感受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提炼将感受写清楚的方法。如∶可以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同一种心情可以多次出现,在说法上要有变化;可以写清楚身体在某种心情下的状态;可以借助周围的人或者物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习作(如果是作后指导,可以在此环节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练习写清楚心跳得最厉害的瞬间。学生在习作时,教师可以在巡视中发现优秀典型,尤其是能准确表达的习作,作为评讲时的范例。
3.紧扣习作重点,自主评改。
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先大声读一读,进行自主评价,看看是否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是否表达出了当时的感受,词句运用是否恰当。可以根据训练点分步引导学生进行评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