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王红梅
幼儿区域体育活动是根据幼儿园环境,因地制宜地把各种不同的场地创设成不同的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充分地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的体育活动形式。
幼儿园开展区域体育活动,打破班级与区域界限,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及能力,自由地对区域进行选择,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促进身体动作协调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增强,自主性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区域体育活动浓厚的运动氛围中,更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培养其勇气、耐力、意志力以及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对幼儿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区域体育活动的特色
现有体育活动如体育游戏、基本体操、幼儿运动会等,这些活动形式在内容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上,的确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幼儿主体性的培养方面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活动形式上——集体活动多,个体、小组活动少;活动内容上——强调了动作的学习、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幼儿玩的天性和兴趣的激发;指导方法上——教师规定多,幼儿模仿性学习行为多,自主性学习行为少。那么,通过什么活动形式,哪些活动内容,教师又如何指导才能使幼儿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激发、鼓励幼儿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性,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呢?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区域体育活动可以弥补现有体育活动的不足,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同时它又有着其他体育活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具体来说,区域体育活动有以下几点特色:
1.环境的开放性
相比其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各区域之间自然隔离,使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器械、玩伴和游戏方式,分享不同运动环境的资源,为创造性活动和合作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2.活动的自主性
区域体育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同伴,自主表达意愿,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自主学习他人经验。区域体育活动改变了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方法,变统一的活动内容为分区域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使每个幼儿都有获得表现自己最高能力的机会;变集体活动为主为分散活动为主,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动地进行活动的机会;变教授学习为探索学习,为幼儿提供探索活动的环境和机会,让幼儿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地寻求新的活动方式,在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区域体育活动真正实现“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快乐体育”的转变,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中得到主动全面地发展。
3.材料的丰富性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根据各区的活动特点,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数量充足的材料, 材料的投放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运动和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需要,使各种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各区域内,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来选择运动器械,选择运动方法,从而满足自由选择、自主运动的需要。
4.游戏的趣味性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游戏情境,让他们自由扮演角色,自由进行运动,使幼儿身体活动的内容围绕自己想象的情节深入展开。有趣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
5.交往的频繁性
区域体育活动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使幼儿间交往增多,互动频繁,合作意识增强。活动中的“大带小”,可促使大龄幼儿为小龄幼儿起榜样作用,增强责任心,而大龄幼儿的运动表现,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龄幼儿的参与态度,给他们提供直观的运动经验,使之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运动水平。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幼儿与环境中的人(教师、同伴等)和物(玩具、器械材料等)发生交互作用,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培养角色意识,学习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活动中幼儿多种结伴形式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把握区域体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1.全面性
全面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区域体育活动的设计要以全面发展幼儿的身体为立足点,即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走跑、跳跃、投掷、钻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技能;二是指在开展区域体育活动之前,要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对活动场地进行全面规划:开设哪些活动区,在什么地方设置,需用多大的空间,各区域之间有什么联系,周围环境怎么利用等等。
我园依据运动性、科学性、因地制宜等原则,将园内场地划分为:车类区、球区、平衡区、钻爬区、投掷区、基本动作区、民间游戏区和大型器械区。每一个大区都是根据地理环境自然而成。
2.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游戏可激发幼儿更好地掌握各种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等个性品质。例如,车类区是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的区域,刚开始我们设计时只有直线骑、绕圈骑、绕障碍骑等活动,发现幼儿到区活动的时间短暂,兴趣不能持久,从而达不到运动目标。经过观察和讨论,发现原因是缺乏游戏情景和趣味性,我们对活动进行了调整:一是增加辅助材料激发幼儿自主创设游戏情境,例如提供报纸、各种奶瓶、报箱、奶箱、自制沙包口袋等开展送奶送报送货游戏,二是增设加油站和一些交通标志及路线,不但增加了幼儿间的合作与交流及交通安全意识,而且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层次性
层次性是根据幼儿在运动能力和认知经验方面的个体差异,把幼儿应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并配有不同层次的材料,使不同水平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参与活动,有效地
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区域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要有层次性。如投掷区我们投放高度不同、口径形状大小不同的投掷箱,投掷的距离长度不一,投掷物不一,这些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投掷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活动的内容。
4.合作性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在我家》一书中慎重地提出:“一个人要想事情做得好,仅仅依靠学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有限的,他必须有团结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可见,学会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幼儿相互合作、大带小的现象是随处都可看见的:两人相互扶持过“独木桥”、玩抛接球游戏、投沙包游戏、“蜈蚣”走、两人合作运物走等。例如活动场地的布置,民间区的舞龙游戏、跳竹竿游戏等都是需要幼儿合作来完成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幼儿获得团结的力量和与人交往协商合作的快乐。我们在安排区域活动时也尽可能从设计合作性的游戏、提供可合作的材料,以及运用指导语言去引导幼儿开展合作性的活动,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5.安全性
安全性原则应贯穿于区域活动的始终,场地的安全性、材料的安全性、游戏的安全性、幼儿行为的安全性都是创设各区域时应考虑的因素。我们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增加安全性:
一是使用明显的标记,提醒幼儿运动的方向。如用彩色油漆在车区地面上喷画出车辆
行驶方向的标志,平衡区、基本动作区有运动方向的箭头,在大型器械上用箭头等标记指引活动方向可大大优化区域活动的秩序。
二是控制进区人数。如沙区,可通过地上鞋印的数目控制参与的人数;在投掷区设置一定数量的挂钩,拿到橡皮筋的幼儿才能参与该区活动;钻爬区也是通过手环的形式来控制幼儿的人数。
三是人员定位。区域活动时对各区人员的定位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每一个小区确保有二至三位教师在场,对于滑梯、斜坡或拐弯处等重要地点都会特别安排人员指挥,保障幼儿活动安全。同时要求区域活动时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并配备药箱,边巡视幼儿活动,加强运动保健指导,边确保出现事故后教师能第一时间找到医生进行快速处理。
四是加强幼儿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每一次区域活动开展前和结束后,教师们都会通过谈话、小结的方式,提出安全要求,特别针对活动中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一起讨论,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6.发展性
区域体育活动的设计是相对稳定,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季节变化及幼儿动作发展状况适当调整活动内容,使区域体育活动更趋灵活,不断发展完善。例如,冬季天气寒冷,可适当增加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内容(跑跳等),夏季天气炎热,可适当增加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内容(平衡等),使幼儿的运动量科学合理。
同时,发展性原则体现了教师预设的内容、材料与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新需要相互交融,不断变换和发展的观念。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细致地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状
态,了解幼儿活动生成的新需要,想办法进一步扩展区域的主题,引发幼儿一物多玩,增加区域活动难度,及时对器械进行添置、更换,不断鼓励幼儿运用已有运动经验去探索、去创新,使幼儿始终保持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