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这节课之前就知道此知识点是本册的难点,也曾听过几次公开课,都使用了课件甚至数码相机。因为我所任教的班级不具备这样的硬件设施,所以我只有另辟蹊径,抛开了书中的例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比如书中出现两张不同视角的教室图片,光让学生想象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我让全体学生依次走到教室的前面观察一下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学习气氛非常热烈,几乎每个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有的说看到了黑板报,有的说看到了桌子··接着我又让他们依次走到教室的后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讲台,有的说看到了抽屉··因为让他们亲自体会了站在不同角度所看的物体也不用,所以再让学生判断书中拍摄照片的角度就显得很容易。他们一眼就能分辨看到抽屉的那张是站在教室后面拍摄的,而看不到抽屉的则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
接下来书中又出现了从学校里面和学校外面这两个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我让全体学生站在教室向外和站在外面向里分别看一看,并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但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最后学生在独立完成“想想做做”时,反馈效果也比较好。
课后我理解到,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比较少,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任教低年级数学,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有些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