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农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

来源:尚车旅游网


浅谈农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现,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养老保险、教育、医疗等问题随之出现,加上农民维护自身合法经济利益、民主政治权利的意识在逐渐增强,使原本较为简单的农村社会变得相对复杂,原本比较单纯的老实农民变得不再怎么“听话”,一些原本轻而易举可以解决的问题却久拖不下……。笔者认为,在农村工作任务变重、工作难度变大、工作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农村干部必须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主导和关键作用,才能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纷繁问题时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一、要虚心学习、不断积累,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一定的理论素养,是高素质农村干部的最根本要求。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为此,农村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学习和掌握党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要学好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关于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牢牢把握工作方向,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学

习掌握有关农村工作、涉及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法律水平,确立依法施政、依法治村的理念,为公正、灵活地处理好一些复杂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农村干部必须努力提高农村的经济管理能力,要努力学习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知识,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技之长,要学会管理,善于经营,懂得技术,否则,徒有献身农村事业的热情,却无带领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有效途径和方法,还是不能很好开展工

作的。

二、在确立服务意识,努力为农民多办实事。

农村基层干部代表着党的形象,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任,必须时时想着农民,事事多为农民考虑,努力做农民的贴心人、代言人、带头人,并做到:

1.能解群众关心事。农村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广泛了解农民真实的思想及生活状况,要着力把道路建设、垃圾处理、绿化种植、卫生保洁等关乎民生的事情做好,为民造福,取信于民。以改变那种“要钱没人交,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帮”的被动局面。

2.能解群众烦心事。农村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多,虽然可能都是小问题,但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容易造成上访和越级上访,还容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农村干部对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建立档案资料,并熟记在胸,做到心中有数。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耐性,树立解决问题的恒心,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解群众揪心事。农村干部应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农村,谁家没有个急事,谁家没有个难事。有时,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农村干部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能盟生真情,建立起永久、牢固的干群关系。有时,帮人家一回,人家会一辈子感谢!

三、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干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愈来愈多,很多干部由

于思想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单一,工作方法简单,在处理问题时“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已不能适应农村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窘况,农村干部在充实、提高自己的同时,必须要放下包袱,沿创新之路大胆地实践。首先要讲学习,素质强。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因为具有为村民服务之过硬本领干部才是村民拥护的干部。其次要讲民主、作风硬。要有全局观念,尊重群众的意见。做到勇而不暴,刚而不愎,柔而不懦。另外要讲干事、魄力足。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带领村民改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不能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

总而言之,农村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农村干部不断进取,努力提高,农民对发展的要求和对干部的企盼,不允许我们原地踏步。农村干部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自加压力,自找动力,把全部精力扑在农村发展上,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思考、探索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方法,时时处处想着去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受农民欢迎、合格的农村干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