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治研究STUDYONPUSLtCSECUⅢY^H口L洲 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实施破坏和进行攻击。 (四)结伙作案。电子商务活动需要不同的 社会部门分丁协作,因此,在实施犯罪活动中就需 要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相互勾结,才有可能顺利完成 犯罪活动。比如在实施犯罪活动中电子商务认证机 构只负责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和资信,而帐户资金 的划拨由电子金融机构来完成, (五)犯罪活动隐蔽性强。此类犯罪一般是 通过程序对一些信息和数据进行操作,并且将破坏 性程序植入操作系统中隐蔽起来,使之在特定的时 间和特定的条件下被激活执行。这类犯罪的侵权行 为地往往在不同的地域,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 外,空问距离常常较远,因此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此外,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电子商务,其业务处理 的速度非常快,犯罪嫌疑人通过计算机实施的犯罪 行为往往不易被发觉。犯罪嫌疑人多是内部人员, 具有实施犯罪行为的有利条件,实施犯罪行为后易 销毁作案痕迹,其罪行难以被发现和追究。 二、电子商务犯罪的主要形式 (一)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侵入、散布 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破坏 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犯罪的主要形 式。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的商业 运作,进行商业活动,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 全。系统被人故意非法侵人、散布破坏性病毒、逻 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必将破坏电子商务计算 机信息系统,使之无法正常进行商业运营,这种犯 罪的F{的是造成破坏。 (二)非法截取、复制数据商品。数据商品 丰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以及服务信息等,这 些数据商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是商业秘密。在传送 数据商品过程中,如果交易信息与数据商品被他人 非法截获或者复制,必然给权利所有者造成损失。 (三)盗窃账户密码。电子金融的发展,使人们 叮通过网I:银行进行支付。一些犯罪嫌疑人便利用 f1己掌握的技能窃取他人用于网上支付的信用卡密 码,并在网L进行大肆消费。 (四)实施诈骗。电子商务诈骗的方式一是 电子商户诈骗犯罪。电子商务活动的产生,使商 、 的交易活动没有地域的界限,即便是远隔千里也 能便利地进行交易。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使得一些不 法分 往往以电子商务交易为幌子,骗取被害人财 物。二是盗窃他人电子商务身份证行骗犯罪。 i是 利用虚假网站或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此类诈骗 犯罪其方式就是犯罪嫌疑人利用虚假网站发布虚假 商品信息或者利用虚假网站销售违禁商品。四是冒 充他人进行诈骗。即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截取他人 信息假冒他人进行交易进而达到骗取目的。五是利 用网络交易平台缺陷实施诈骗。网络系统交易有其 自身的缺陷,一些专业人员往往会利蹦自己的专业 技能实施犯罪活动。 (五)伪造或盗用网上电子支付帐户。一是 伪造网上电子支付帐户。电子商务活动,金融结算 机构都要确认网上支付帐户有效性以及是否有足够 的电子资金。如果犯罪嫌疑人非法修改结算机构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并非法虚设网上电 子支付帐户,就能够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二是盗 用他人电子支付帐户。当前用于网上支付的帐户其 保密与安全措施还不足以达到完全保证客户的账户安 全的程度,时常被他^破解,导致帐户资金被盗用。 (六)网络入侵,偷窥、复制电子商务活动 秘密。电子商务系统中有商业秘密甚至是国家秘 密。犯罪嫌疑人针对网络漏洞实施偷窥、窃取、复 制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给国家和被害人造成严重 损害。 (七)侵犯他人版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作品得以更广泛的传播,犯罪嫌疑人将他人的 版权作品数字化后,在网上传播或直接低价销售, 或者向互联网用户直接免费提供,以达到提升该网 站影响的目的。 三、电子商务犯罪频发的原因 (一)被害人防范意识薄弱。一些被害人自 我防范意识不强,轻易相信犯罪嫌疑人发布的虚假 信息,尤其是在电子商务诈骗犯罪巾,被害人相信 “天上会掉馅饼”,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观念严 重滞后,导致网上犯罪轻而易举。从已发生的诈骗 案来看,在现实社会中被淘汰的骗术在网J二却大有 市场,骗子屡屡得手。网民基本的防范心理、防范 意识、防范观念和防范思想被网络的低成本、快捷 性、无形性、抽象性解除了。 (二)电子商务技术自身存在缺陷。一是系 统本身存在相应的缺陷。电子商务系统具有开放 性、分组传输性的特点。系统的开放性、分组传输 性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内在安全漏洞是计算机技 公安法治研究STUDY0H『uB【lcsEc u RlTY^HDL州 信息。这些实施犯罪的电子痕迹与信息 罪行为发生、发展的状态,使侦查机关 子痕迹与信息的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因 实务中,必须贯彻信息情报主导侦查的 报信息的分析与研判,为案件侦查奠定扎 (三)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打击 公检法系统内,十分缺少打击电子商 、J 人才 侦查机关在打击这类犯罪活动 决的问题是提高侦查主体的素质与侦查 围外,在打击电子商务犯罪领域都有专 伍。我同虽然已经建立_r网络警察专业 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公检法系统内,必 面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起诉、审 高诉讼效率,高效地打击犯罪。在司法 检、法机关要紧密协作,不断提高打击 罪效能。依照法律法规,协调解决好电 管辖难、取证难、鉴定难等打击电子商 颈问题。通过专题研讨,解决网络犯罪 诉、审判的具体问题,形成合力,排除 打击商务犯罪的效能。 (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 固 臣电子商务活动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不 罪的发生,犯罪发生后还能为侦查活动提供帮助。 口前对网上交易信息监管与信息发布、传播等没有 任何限制性规定。已经出台的安全等级制度、围 际互联网备案制度、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信息媒体 m境申报制度等等,其实施也需要一个过程。而其 他方面如从业人员资格审核制度、信息传播监察制 度、交易安全技术许可证制度、认证机构监督制度 等尚未建j厂。制度的缺乏,必然会导致行业管理缺 乏规范,也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五)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安全技术防范是 预防和减少这类犯罪活动的着眼点,只有加强技术 颁防,小断改进安全措施,才能进一步遏制和减少 这类犯罪活动。网络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攻击,都会 给交易方造成损失,在网络交易中依靠数据加密以 及依靠rf1介机构对双方身份认证并不能确保交易的 安全。『大1此,必须加快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的开 发,发展高端的电子商务领域犯罪跟踪技术。 (六)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惩 治犯罪活动的坚强保证。一是要对刑法现有罪名进 行补充、完善,以适应惩治这类犯罪活动的需要; 二是结合网络犯罪低龄化趋势确定相适应的刑责年 龄; 是对单位实施的商务犯罪给予严惩;四是对 商务犯罪的刑种设置要具有超前性,并加重惩处力 度;五是建议尽快出台网络安全法。 (七)构建区域区际间交流、合作机制 、电 子商务领域犯罪跨 域、 际特征十分突 ,这种 超越地域的犯罪活动,如果不构建良好区域协作机 制。会使得一些罪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继续进行 犯罪活动。欧盟委员会1997年11月26日在L-L ̄@,J 都布鲁塞尔通过了一项维护互联网使用安全的行为 汁划,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加强对互联网的治理,并 且联合抵制在网上实施的各种有害或非法行为。笔 者认为在打击跨区域的犯罪活动中,类似的会谈和 交流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只有构建了跨 域打击 电子商务犯罪活动机制,才能孑F对电子商务犯罪行 为的认定、调查取证、罪犯引渡等方面奠定协作基 础,联手打击这类犯罪行为,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发 展净化环境。 (八)探索犯罪案件侦查模式,加大打击力 度。现行的地域管辖立案侦查方式决定丫 案地侦 查机关在打击商务犯罪中必须付}}J高昂的成本和代 价,由于破案成本高,办案经费受限制,这种 够 科学合理的办案方式,导致商务犯罪案件的打击率 很可能会出现低增长、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因此, 创新电子商务犯罪侦查方式,提高网络犯罪的打击 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地立案侦查,异地 公安机关配合取证,制作笔录,应视为同一公安机 关的有效执法行为。网络犯罪行为涉及多个地 , 但要多地区同时立案侦查不合法也不可行。 此, 由立案地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涉 及多个地区的被害人的调查取证、制作笔录m、J, 地公安机关完成;二是地面抽样取证,网络全 取 证,应视为证据有效全面、链接完整。埘受害人众 多的商务犯罪案件,证据遍布全同各地,取齐是不 可能的,建议地面收集部分受害人的言词、书证、 物证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和作案手段,其他受害人 用网络下载或截取的聊天、交流的内容与支付、收 取款凭证相印证。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