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陈万敏
摘 要: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在教师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经实践检验,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高。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关注所教学的知识和小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永远保持生机。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有生活化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小学教育
教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学的作用,由于其概念性比较强,如果一味地按教材知识点随进行讲解,学生难免会觉得有难度,甚至理解不了,从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生活笔
化的教学,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极大优化。
一、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案例巧妙引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情景,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因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注重学生的试卷分数,所以往往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以小学二年级教材内容“周末巧安排”这部分内容为例,本篇的主旨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心地去安排周末的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周末是怎样度过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生活中的言行是否正确,是不是有不合宜的行为出现。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新规划自己的周末生活,让周末的假期生活变得丰富和精彩,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如,在教授《心中的“110”》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的自护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便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课堂上,笔者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结合你们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日常中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拨打“110”找警察叔叔呢?”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了认真地思考,说出了丢东西、迷路、遇到小偷等多种多样的意外情况。此时,学生在笔者问题的引领下,已经将自己融入到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说完后,笔者便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用语言、视频、音频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意外情境,引导学生前后两桌之间进行仔细的探讨,说一说在应对这些危险中,所应该做的事情。笔者所创设危险情境,能够使得学生置身于其中,使得学生积极地与他人进行讨论,探讨应对这些危险情境的具体的方法。在学生进行完讨论后,笔者则会使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探讨结果。毕竟学生年龄小,所探讨的应对措施并不是特别的全面。见此情况,笔者便对学生所探讨的内容进行了合理性的评价,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因为笔者所实施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
210┆好日子
好地理解笔者所说的措施,并能够将其深刻的记在自己的脑海中,从而使得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得学生因此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参与实践,增强学生道德认同感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与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其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和道德辨析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所面临的事件和问题,学会辩证的看待社会事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践活动的举办来增强学生对事件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以及道德认同感。
三、积极实践,走进学生的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教形式始终比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教学四年级《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课后,如何让学生感恩父母,需要在实践中养成感恩的习惯。我布置学生每天要做到对父母说爱的语言,还要为父母做事情,要有爱的行动,我制作了“感恩父母打卡表”,周一到周日要求父母每天监督打卡,一个月下来学生就养成了感恩父母的习惯,月底评比“感恩好形象”,并将名字公布在班级光荣栏里。
四、角色扮演感受生活
小学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还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不能将所有知识流于表面,局限于书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实践机会,大力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生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实现差异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来甚至开展不同的游戏,小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交通规则游戏,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园及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可以围绕着法治进行思考探索,从而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教学偏重理论还没有这次简单易懂的教学情景教育也停留在表面,没有重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但是只要小学教师正确认识到了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引入案例分析生活,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势作用,达到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息烽县第一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