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检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单项选择题(3×16=48)
1、Li、Be、B原子各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最难失去第二电子的原子估计是( )
A、Li B、Be C、B D、相差不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最外层电子达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原子核外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一定是氧元素
3、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转化后位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5、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键角是确定多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的重要参数
B、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键能数据可以粗略预测反应热的大小 C、键长越长,键能必越小,共价化合物必越稳定
D、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长长短总是遵循;叁键<双键<单键
6、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和实际经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P4)易溶于CS2,但难溶于水 B、NaCl易溶于水,也易溶于CCl4
C、碘易溶于苯,微溶于水
D、卤化氢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CH2=CH-CH3中杂化类型有sp3 和sp2,其中两个π键,7个σ键。 B 分子CO和N2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故性质相似。 C N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
D CO2分子的结构按VSEPR模型则一定是直线型。
9、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
+7x 构示意图为 , 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c>d>b B.电负性a>b>d>c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D.原子序数:d>a>c>b
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A 0.160 +2 B 0.080 +2 C X -2,+4,+6 D 0.143 +3 E 0.074 -2 x 4x 2x
则X可能的数值为( ) A.0.069 B.0.102 C.0.145 D.0.184
11、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12、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序数和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均为:X 13、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1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 A、OHC—CH—CH2—OH B、OHC—CH—CHCl C、HOOC—CH—C—CHCl D、CH3—CH—C—CH2—CH3 15、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 A、1和17 B、12和9 C、14和6 D、15和8 16、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健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 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 A、释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 C、释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第1个电子成为+1价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1电离能(E1);+1价阳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2电离能(E2)。下表是第二周期元素及钠、钾的第1电离能数据: 元素 Li Be B C N 1402 O F Ne Na K E1(KJ/mol) 520 900 801 1086 1314 1681 2080 496 419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不同元素的E1变化规律是 。 (2)同周期内随核电荷数的增加,不同元素的E1值呈逐渐 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了元素性质的 变化规律。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3)从表中数据可判断镁元素的第1电离能数据的最小范围是: < E1(Mg) < (4)氖元素第1电离能较大的原因是 。 (5)锂和铍的第2电离能的关系为:E2(Li) E2(Be)(填>、<、=) 18、(1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a c (1)、请写出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请写出j的单质与a、h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上述元素k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4)、请比较b、e、j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写元素符号);此三 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写元素符号); (5)、g、e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e元素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与a、c、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j、k、l三种元素之间能以原子个数比1∶1两两形成互化物,这些互化物的性质类似 于这些元素单质的性质。请写出k、l的互化物的电子式 ,它是由 键形成的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19、(18分)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第三周期,价子数之和为10。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任意两种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1)写出X、Y、Z的元素符号:X 、Y 、Z 。 (2)X单质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 。 (4)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 为 、 、 b d e f g h i j k l 高中化学选修3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16=48) 1、A 2、C 3、A 4、D 5、C 6、B 7、B 8、B 9、C 10、 C 11、D 12、A 13、D 14、B 15、B 16、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 (1)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E1逐渐减小; (2)增大,周期性,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半径); (3)496, 900; (4)氖最外层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 (5)大于 18、(18分) (1)、第四周期 第Ⅷ族 (2)、Cl2+H2O=HCl+HClO 226261025 (3)、1s2s2p3s3p3d4s4p (4)、Cl>Al>Mg Cl>Mg>Al (5)、Al(OH)3+OH=AlO2 - - · ··· I Br::: σ 共价 +2H2O (6)、 · ··· 19、(18分) ⑴X Na 、Y Al 、Z S (写名称也给分)。 ⑵2Na+2H2O=2Na++2OH-+H2↑ ⑶Na>Al>S, S2->Na+>Al3+ ⑷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