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时训练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课时训练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课时训练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兼并,社会动荡不安,同时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高潮时期。完成1—4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使统治得到巩固,疆域扩大;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纷纷放弃这一制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西周结束后,天下战乱不断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C.人们的思想没有西周时淳朴 D.各国纷纷效仿商鞅变法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下列属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3.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对内注重发展实力,对外采取多种灵活策略。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

A.尊重周王,打退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发展齐国的势力,争当诸侯中的霸主 C.保护中原地区华夏族先进的经济、文化 D.维护诸侯国国君与周王之间的从属关系 4.春秋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春秋晚期,诸侯国的数目大为减少。“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源于( )

A.齐国 B.宋国 C.晋国 D.越国

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社会动荡不安;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完成5—10题。

5.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中国历史上最早承认土地私有的省份是( )

A.山西省 B.山东省 C.陕西省 D.河北省

6.人们的社会活动与经济的发展状况联系紧密。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铁器开始出现 B.都江堰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

C.创造出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D.出现私营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

7.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是诸侯国之间互相攻战,但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诸侯国出于争霸的需要而注重发展生产 C.各国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 D.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8.黄河小浪底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闻名于世界。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现今哪些省份( )

A.山西、四川 B.江苏、安徽 C.陕西、四川 D.贵州、江西 9.下图是商鞅铜方升。此升为秦孝公十八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量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秦朝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C.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D.促进了秦国的强大

10.春秋战国时期,私田大量出现,小土地所有者的利益需要法律保护。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

A.“相地而衰征” B.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 D.奖励耕织 春秋战国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在思想

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11—15题。

11.春秋战国时期,游学之风盛行,游士备受社会重视。孔子带着美好理想,周游列国,宣扬“仁”的主张,其进步意义在于(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1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众多,儒家、墨家等被称为“显学”。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备受各国统治者的推崇,是因为(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走向统一的需要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威以加强集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2010辽宁沈阳质量监测)春秋时期,孔子社会道德观的最高意义是( ) A.“仁”爱 B.护“礼” C.守“义” D.重“序”

1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包括( )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5.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应用科技,但在传统科技的源头,亦有科学理论的成分。记载物理学知识,阐述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

A.《墨子·墨经》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天工开物》 二、非选择题(16题18分,17题22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转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材料二: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平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以上均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请完成: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17.“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请完成:

(1)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除了思想方面的贡献,他还在哪些方面有突出的成就?(10分) (2)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这种思想主张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作用如何?(6分)

(3)要建立“和谐社会”,你认为应该怎样做?(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