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与改革①
作者:李鹤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摘 要:文章从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方案的设计、培养目标、教材审核、课程内容的更新、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等,对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高等数学 定位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186-01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高等数学是必修基础课。高等数学在现代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至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高等数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1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改革方案的设计、课程大纲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与审核、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数学课程改革绝不是对现行课程的简单调整与修正,而是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深刻变革,是对脱胎于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的重建。改革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头脑清醒,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开展对高职各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的相关研究。普通专科院校按照学科分类设置专业,而高职按照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专业。高职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在职业能力基础上的系统开发,因此,弄清每一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标准与能力要求对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的整合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资源,结构上要实现多样化和模块化,内容上要联系实际、联系专业、融合信息技术。多样化是为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来源学生的实际需要,即既能满足来自普通高中学生的要求,又能满足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要求;既有利于入学成绩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又有利于入学成绩差的学生获得进步。模块化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教学的组织。教材内容选择的重点在整合,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将专业知识融入课本,另一方面要使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多的帮助,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的理解,提倡使用 计算 机技术整合教材内容。教材素材的选取应采取“深入浅出”的原则,不仅要体现数学的本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更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注意收集一线教师的优秀案例、课例、实例、活动,将之纳入教材之中。
要落实课程改革,评价改革是最重要的配套措施。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与评价体制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对应于质量概念的符合性,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应该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应于质量概念的适合性,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应该是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人才。对应于质量概念的相对性,培养出来的所有学生,无论其入校时的状态如何,都应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前提,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学习评价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的、能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与传统的评价方式强调期末考试成绩不同,评价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与兴趣,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 2 教师是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教师素质优良、结构层次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高职教育的任何改革,若不能彻底地质疑、挑战或取代传统教育中隐含的价值、信念和假定,就必然导致新技巧适应旧规范,使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失败。教师通常是教改的最大阻力。高校的扩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多。要提高学生的出口质量,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数学教研室的教师需要不断地探讨新的教学思想,利用新的教学手段,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教研室每次的教学活动,可以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写出一些比较有独特见解的教学内容供全体教师学习,也可以让年轻的教师写出教案让教研室一起讨论这样有利于好的经验和好的方法起着传帮接代的作用,也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单一学科为特征的知识结构,淡化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一专多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旨在提高数学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水平、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与数学建模教学能力的短期培训。另外学校应多开展教学评估大赛,成立由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平时不定期地到每个教师班上听课。
课堂是课程改革真正发生的地方。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高等数学》的课内教学主要是理论教学。主要涉及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严谨数学思维的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形式上主要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包括主课讲授和适当的习题课辅导。同时注重第一次课的引论性介绍。绪论是一次引领性的学习,使学生对高等数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有益于学生对该课程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把教学内容分为精讲、略讲、讨论和自学四个方面。教学当然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老师精讲穿插略讲、讨论,并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是加强启发式、形象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主要以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为主,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精心设计精讲内容。教师要让课堂吸引学生的目光,使经常缺课的学生走进教室,使心不在焉的学生精力集中,使愿意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学生思维灵动,把课堂变成一个生气勃勃、魅力四射的地方。课堂并非一定完美,但应追求一种教师和学生都“在场”的状态:教师绘声绘色、神采奕奕、激情飞扬,学生认真思考、主动交流、积极探究。
高职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努力实现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使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高职学生在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李大潜.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刍议[J]. 中国.大学教育,2004(4). [2] 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3] 何琳,吕军成.浅析“高职数学教育”的特点及新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90. [4] 张峨.高职院校中的素质教育与数学模型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4:1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