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 灭火指 挥:与;救援蓦蠹 轨道列车火灾事故及救援对策 郑春生 (大连市消防支队,辽宁大连116033) 防部门作为救援的主要力量,对任务进行了明确。笔者 结合地上轨道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后的救援对策 和救援难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我国地上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 摘要:介绍了我国地上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以及国内外 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地上轨道列车事故的危险 源、事故的主要特点以及事故救援的不利因素,并就应对此类 事故的措施和处置此类事故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轨道列车;火灾;安全疏散;应急救援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在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 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确定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我 中图分类号:X928.7,U2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0029(2O12)03—0285—04 国大陆地区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6 920营业公里。 其中,新建的时速250~350 km的高速铁路有4 044营 业公里;既有线路提速达到时速200~250 km的高速铁 路有2 876营业公里。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 达到12万kin以上。截止2008年底,国内20多个大、中 -_l¨…‘IllIl・。‘。Ill…-。。Ih ’-IIhl・‘IIIIl。‘。Ih -_l¨ -‘IllIl・一。‘lIll 目前,随着轨道交通的广泛普及,地上轨道列车交通 事故越发频繁。随着我国应急救援体制的完善,各级政 府对地上轨道交通各种突发事件均制定了应急预案,消 ‘’¨¨|_・。I[h一-‘IIII 。I‘。IIIl・- _-‘’ 1Ill-‘…hi-’“ ̄111,’”Ih・ ‘’lIl・’‘。Ill “IIHoo,qIIIl …II…・ ’ 喷头的布置应均匀,并应保证喷洒的冷却水在火幕墙墙 面上不留空白点。冷却水管径、流量应根据其最大燃烧 [2]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Is]. [33 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Is]. 状况,由计算确定。 2.6 控制装置及控制室安全要求 火幕墙训练设施应设控制室,控制室内应设置安全 监控装置等各种控制装置。 (1)中心控制台采用PI C和计算机控制及常规控制 相结合,既可在电脑键盘上操作,也可以在控制台按钮上 操作,实现训练装置的自动化、现代化,同时也保证了双 重控制的绝对安全。 [4]GB 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s]. [5]张云明,陈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灭火救援训练系统[J].消防科 学与技术,2O1O,29(11):996—998. Study on safety technology of the fire screen training facility LIU Jian—min。WEI Dong。 ZHANG Xue—kui,ZHANG Fu—dong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He— bei Langfang 065000,China) (2)控制室内应设燃料流量、压力显示装置,同时还 应具有超量、超压报警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3)燃油 燃气的燃烧应能实现分级控制,其控制系 统可分为:初燃、蔓延、2~3次连续蔓延和全部燃烧,保 证其具有不同的燃烧效果。 Abstract:The integral part,fuel,and application of fire screen training facility were overviewed.Aiming at the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re screen training facility,safety require— (4)控制室应设有嘹望窗口,并应使控制操作人员具 有良好的视野,能观察到整个训练区;同时,安全监控系 统摄像头的设置应能保证全面观察到火幕墙训练场地。 (5)控制室应设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使其 ments were put forward in points of fire screen training field, fire screen,combustion devices,fuel supply devices,water cooling protection devices,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center, etc.The research can ensure the security of applying the fire screen training facility. Key words:fire screen;fire fighting training;fire fighting and resculng 不受烟火的危害,且与火幕墙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结束语 火幕墙训练设施的安全运行,必须以保证其各个零 部件的安全为前提。同时,在应用火幕墙训练设施的过 程中,其操控人员以及全体参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 操作规程,做到人与机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安全。 参考文献: [1]GA/T 623—2006,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s]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3月第31卷第3期 作者简介:刘建民(1970一),男,山东菏泽人,中国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指挥系副教授,主要从事 消防安全工程与技术、建筑防排烟工程与技术的教学 和研究工作,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收稿日期:2011~11一O3 285 城市已经建完、运行、在建和准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轨道 交通线路已超过5 000 km,预计到2O50年,我国城市轨 道交通线路的总长将超过7 000 km。 2 国内外轨道交通事故发生情况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的建成运营,铁路机车车辆发 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高铁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加 大。1998年6月3日,由慕尼黑开往汉堡的德国ICE884 次高速列车发生惨重的脱轨事故,造成101人丧生、105 人受伤。2005年4月25日,日本JR福知山线出轨事故, 造成107人死亡、555人受伤。2006年8月11日下午15 时,上海磁悬浮列车在运行到一座高架桥上时,车厢部突 然因定子线圈过热而引发起火事故,幸亏处置及时,没有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运行事故。2005年5月27日,重庆 轻轨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失去动力,在牵引过程 中,突然失去控制,在隧道内与另一辆抢修的轻轨列车相 撞,造成3人受伤,重庆消防119指挥中心先后出动4个 中队,100多人,对车体进行切割,奋战了24 h,终于恢复 了线路的运行。2011年7月23日晚上2O时31分,北京 至福州的D301与杭州至福州的D3l15发生追尾,D301 列车第1至4位车厢脱轨,D3115列车第15和16位车厢 脱轨,事故使40人遇难,191人受伤。 3地上轨道列车事故危险源 通常,地上轨道列车事故危险来源主要有: (1)旅客携带或夹带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上车。 (2)旅客和乘务人员吸烟,乱扔烟头引起火灾。 (3)车内电器设备线路短路、过载等引起火灾。 (4)客车附属设施不良、餐车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火 灾等。一是客车锅炉、炉灶设备不良,造成火灾;二是采 暖锅炉无水或缺水烧干造成火灾;三是餐车工作人员操 作失误,造成火灾。 (5)追尾事故。由于控制中心指挥错误或者信号错 误,造成运行中的重大交通事故。 (6)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引发的倾覆、脱轨等事故。 (7)恐怖袭击。 4地上轨道列车事故的主要特点 (1)由于旅客列车车厢内人员集中,火灾发生时,旅 客急于逃生,造成人员拥挤堵塞,无法及时疏散,易造成 群死、群伤的事故。更为严重的是,燃烧产生的浓烟大大 降低了能见度,加大了逃生的难度。车体采用了较多的 高分子化合物,一旦发生火灾,燃烧使这些物质产生一氧 化碳、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而列车车窗 封闭,有毒气体不易排出,很容易造成旅客中毒死亡或昏 迷烧死。如果将车厢两侧玻璃打碎,空气则会迅速进入 燃烧区域,使火势迅速蔓延,加大火灾扑救的难度。 (2)发生火灾后扑救困难大。一是客车上的电气设 286 备多,火源多,人员复杂,导致发生火灾的因素多;二是客 车使用的可燃材料多,耐火等级低,一旦发生火灾,车厢 内火势以扇形蔓延,扩展迅速,只能在短时间内(约10 min)集中力量予以围歼,否则就会贻误战机;三是客车在 运行中风速大,空气流通快,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火 势扩大。目前,在我国运行的旅客列车中每节旅客车厢 大体上配备2具2 kg以上的ABC类干粉灭火器。旅客 列车运行途中发生火灾的地点多数在缺少消防水源和消 防器材的区间,消防部队不能及时赶到,赶到后,往往因 消防车无法靠近铁路而导致施救困难。 (3)突发的火灾事故,容易引发人员相互间拥挤、踩 踏,被疏散出来的人员又由于地上空间狭小(双向轨道宽 度8 m左右),容易被相向驶来的列车撞伤,或被挤到路 基下或桥下,造成伤亡。 (4)发生火灾后影响大。每列旅客列车的旅客众多, 通常都在1 000人以上,且有的还可能有国外旅客,发生 火灾后,若处置不当,一方面会造成行车事故,另一方面 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5)发生火灾后经济损失大,除车辆本身的价值和旅 客的私人财产以外,因事故导致的铁路干线受阻,铁路运 输中断,从而导致铁路沿线省、市的工农业生产受到影 响,其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 5地上轨道列车事故救援的不利因素 列车轨道一般远离城市,事故发生的路段较为偏僻, 且时间、地点不定,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因此,受自然 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消防救援工作难度大。 (1)救援道路条件受限。列车轨道路基一般要高于 周围环境,在建造时通常采用高架结构,每隔4~5 km设 有专用应急疏散楼梯,桥上无法通行消防车,且高架桥下 两侧多为农用耕地、山坡,并未设置消防救援等专用行驶 车道,消防救援力量无法快速抵达事故地点。采用桥下 作业的办法,又受路面、自然障碍等条件的影响,消防救 援等力量也难以快速集结,从而影响了救援行动。 (2)救援现场环境复杂。列车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 救援任务点多、线长。尤其是列车厢体损坏变形、翻车后 坠入河沟等不利因素造成疏散、营救人员困难,需要大量 救援力量,多部门、多警种合作。同时,因受隔离网等阻 碍和登高作业条件的影响,消防救援运送兵力的路线少、 难度大,救援装备难以展开,给救援工作僧加了难度。 (3)专业救援装备欠缺。目前,消防部队配备的特种 救援装备大多以公路交通事故为主,尽管很多装备也适 用于轨道交通事故,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 还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特别是直升机、破拆、起重、通信 等消防救援装备缺乏,影响了消防救援效能。 (4)消防官兵实战经验不足。消防部队在普通铁路、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rch 2012,Vo1 31,No.3 高速公路灭火救援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在高速 轨道交通事故消防救援方面涉足甚浅,缺乏必要的战术 理论研究,尚未充分制定各类高铁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 置预案。同时,部队官兵缺乏处置高速轨道交通事故的 实战经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战术战法训练,轨道交通事 故的处置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6应对运行中事故的措施 (1)加强宣传,开展自救。根据国家“全民消防教育” 的纲要精神,结合地上轨道列车的事故特点,应在车票、 车厢的醒目位置标明乘车时的注意事项,重点提示事故 的防范措施和应对要领。发生事故时,乘客及司乘人员 应按照提示开展自我防护及自救。 (2)思想重视,制定预案。首先根据本地区城市轨道 交通的发展状况,各级消防部门要依托当地政府和单位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轨道交通 火灾的类型比较综合,有着高层建筑、交通事故、电气火 灾、人员聚集场所及地下等火灾的共性,在预案制定过程 中,要结合类型、时间、地点等制定符合实际作战的预案。 结合具体的情况,应从接警出动、力量调集,以及与轨道 公司的配合、攻坚组训练内容、救人方法等方面,做好突 发性处置准备和应用性训练工作。 (3)先期处置,响应预案。一是对于先期的处置应以 轨道列车或高速铁路的车辆工作人员所采取的措施为 主,主要有停车、开启所有车门、广播、及时疏散人员等。 工作人员或组织志愿者利用车载灭火器、缓降器、手动液 压组合破拆器材、救生软梯、救生绳索、逃生面罩、医疗急 救箱等器材进行初期阶段的救援工作。二是轨道列车或 高速铁路调度控制中心接到有事故发生的报告后,应立 即启动先期处置的应急预案,对事故区间实施封闭,同时 命令双向行驶的所有列车立即停车,阻止在线行驶的各 类列车进人突发事件现场区域,防止发生次生撞伤事故 和车辆追尾事故。三是应立即报警,社会其他联动单位 立即赶赴现场,实施灭火、破拆、救人、交通管制、医疗救 护,调配公交车辆及时疏散乘客。四是立即派专业技术 人员、专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专业指挥,同时电告其他车 站,停止售票,劝说乘客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4)力量调集,集中快速。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 警后,根据事故地点区域,就近调集力量,结合报警情况, 调集特勤大队攻坚人员和登高车、高喷车(夜间增派照明 车)及破拆、救人防护等相关装备,迅速赶赴现场。消防 全勤指挥部立即出动,进行现场指挥。在力量调集过程 中,要考虑到事故区域的周边是否有公路,如果没有,要 及时告知赶赴现场的消防力量,在徒步行进前,要携带好 消防梯、破拆工具、绳索、脉冲水枪、通信照明工具等相关 装备。登高可采用6、9、15 1TI拉梯,如果桥高度超过15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3月第31卷第3期 m,可将9 m拉梯与挂钩梯连挂,或15 m拉梯与挂钩梯 连挂,并利用特种装备抛投器进入作战地点。利用抛投 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护栏尺寸、板材、承重情况等。 如果火势猛烈,在安全疏散人员后,根据现场区域扑救难 度大的情况,将车体拖到公路附近进行灭火,消防指挥中 心要立即调派力量,在等候区域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5)疏散救人,控制蔓延。实施疏散救人过程中,应 考虑轨道列车在立交桥上的事故区域为攻坚难点,要确 立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的方法,应以消防梯、云梯车、 绳索(绳索攀爬、单腿缠绕、利用手置上升器和脚置上升 器)进入人员被困地点,在列车的两头lO0 1TI处分别设置 观察哨。破拆的方法应从难从严考虑,主要以常规装备 和多种切割、撑顶、拉拽、细水雾等破拆装备进行救援。 被疏散出来的人员可以采取消防梯和云梯车直接疏散, 受伤人员可以采取绳索救生法、担架平衡救援法,消防员 携带被救人员利用消防梯、绳索等救人方法进行疏散救 人。灭火的战法应以高喷车、云梯车、地上水枪、水炮为 基础,前沿深入车体设防阵地,以快速扑灭火灾、阻止火 势蔓延为主要出发点。 (6)保障有力,协同配合。轨道交通的突发事件,易 造成较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因而在救援过程中需要多 个单位配合,多种装备、设施及措施予以保障。如:政府 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相关联动单位的任 务和职责,并进行实战演练;结合救援难点,政府要购置 处置轨道交通火灾的特殊装备,购置费用可以采取政府 和轨道公司共同出资、社会赞助等方式;实战演练应在当 地政府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相关联动单位密 切配合,按各自职责分工,明确任务。 (7)专业训练,认真研究。针对轨道交通事故特点, 消防人员应定期开展战术研究工作,聘请车辆制造单位 的技术人员为消防人员讲解车厢的构造、特点、组成、技 术参数等专业知识。利用现有器材装备对车厢进行破拆 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存档备案,为器材购置提供 主要依据。消防人员应定期开展高空破拆训练,掌握器 材装备在空中使用时的利与弊。应制定高铁事故抢险救 援装备配备标准,其中分为必备器材和选备器材。研究 能确定顾客位置的定位仪器,发生事故后通过仪器检测, 可以快速找到被困人员。 7处置地上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 产安全和控制多类突发事件为出发点,着眼于事前防范 上,并以发生事故后及时、科学予以处置和应对为主。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事故发生后,要在市轨道 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联动单位要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责任分工,树立全局观念, 密切配合,分级响应,以整体联合作战为主。 287 。‘ “… “ “” “”“” ”“…’…” “““ “’ ”“””“…“”“ ”“” ””“”“”’””… ”“… “” ”“”“” ”… “”… … “”” “”’… ・科技信息・ 英国消防服务技术论坛 英国消防服务技术论坛近期在英格兰北部的 i纽卡斯尔召开。会议由Astrium GEO公共安全 服务团队主持。该会议由来自英国34个消防救 援机构的代表参加,会议为期2天。 会议以广泛交流意见的方式就如何更好地提 供消防服务技术方案进行讨论。格洛斯特郡和南 威尔士州的消防与救援机构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经 验。同时,用户组分组会议讨论了车载数据、消火 栓管理、应急计划和相应解决方案。会议还就车 载数据的手持装置等项目的研究提出建议。 李艳娜供稿 . . . ... . , ... . , . (3)打好初战,控制发展。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要从 力量调集、事故区域、装备类型等方面,本着集中、准确、 力量充足的原则,保证一次性调齐力量,防止事态扩大, 避免人员伤亡。 (4)安全施救,防止伤亡。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救 援现场情况非常复杂。消防人员在实施救援过程中,既 要考虑被救人员安全情况,~一翘一一一一一也要考虑自身安全状况,防范 各种次生伤亡事故是重要的环节。要设立必要的现场安 全观察哨,及时提醒安全异常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战斗人 员伤亡。全体救援人员要时刻提高警惕,随机应变,一旦 发现危险事态应迅速报告并及时撤离。要防止其他列车 进入事故区域和电击伤,救援前,要确保在断电的情况下 开始实施救援,可以用漏电探测仪进行测试。救援人员 在实施破拆、救人、灭火过程中,要加强自我防护,一是用 安全绳或安全钩将救援人员固定;二是在高空实施运送 被救伤员过程中,在下方处要设有气垫进行保护。一~ 讨一 好会一览展 展一删稼舶雕一 一一 (5)现场管制,维护秩序。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消 防部队要及时协调公安等力量进行必要的现场管制,防 止现场混乱。尤其是现场脱离危险的被困人员家属或有 贵重物品滞留车厢内的群众,通常易情绪激动,干扰消防 人员正常救援,影响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6)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在救援过程中,应时刻与 交警、铁路管理机构保持联系,及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 作。在交管部门未到场之前,要设置警戒线,封锁事故路 段的交通,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现 场。交管部门到场后应及时告知需协助的任务,如设置 路障和指示标志、为增援力量打开通道等。 (7)认真统计,核对情况。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消 防部队要协调有关力量,对乘客疏散、救援情况进行统计 288 范的建议。该展会吸引了安装技术人员、顾问、大 量来自私人和公共组织的专业人士及7o多个在 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英国制造商参加。2012 展会的特色是:将有一个为期1天的特别活动,专 门探讨特别用途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 李艳娜供稿 乏¨ ..¨..¨.¨.¨ .¨ . .¨.¨ .¨ .. .¨.¨ .¨.¨ ...¨.¨.¨.¨.. .¨ .¨.¨ . .¨. ..¨ ..¨.¨ .¨ ...¨.¨. .¨..¨.¨ . 、核对,防止出现救援对象遗漏现象。同时,要尽可能帮助 乘客抢救随行物品,并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做好交接、现 场清理等工作,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撇 参考文献: [1]孙伯春.以消防救援为基础组建国家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迫切性 r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8):691—694. 22]马先宏.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探析E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 (6):51 9—521. ~一一一小e [3]王秋或.基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消防战略转型[J].消防科学与技 术,2009,28(2):119—123. [4]代如田,刘朝文,和丽秋,等.消防部队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 研究口].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3):308—311. 瑚一6“№ Ⅲ mlw_㈨ ¨ a Ground railway train fire and rescue ZHENG Chun—sheng r一}i P作者简介:郑春生(1967一),男,辽宁锦州人,大连 市消防支队工程师,主要从事灭火救援方面的工作,辽 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北北路50B,116033。 收稿日期:2011—10—19 Fire Science and lh:hnology,March 2012,Vol 31,No.3 .棚 u胁 _黉鲞ul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