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宋代女子绝命诗词分类解读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25卷第9期 2012年9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Changchu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25 No.9 Sep.20 12 宋代女子绝命诗词分类解读 骆新泉,丁云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 宋代女子经历金、元南侵两次民族大灾难,或挣扎于死亡的边缘,或周折于劲敌的欺侮,或深陷于国破家亡的悲 愤;宋代女子因挚情真爱或守节而陷入爱情炼狱,或两情相悦而劳燕分飞,或遭夫遗弃而自绝于世,或一朝别过而天人永 隔。面对生存窘境,她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写下感人肺腑的绝命诗词,其深厚的思想蕴藉,成为宋代女性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宋代女子;绝命诗词;血泪文学 [中图分类号] I 207.22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2O10年度徐州工程学院科研培育项目“宋代夫妻(妾)词研究”(×KY2010306) [作者简介] 骆新泉(1959一),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 宋代女性作家中虽有少数幸福美满、享受荣华富贵的魏 陷东京(今河南开封),大肆屠城,奸淫妇女,勒索搜刮,次年 夫人、吴丞相妻之辈,但更有遭遇不幸、命运多舛之人,她们 四月,押解微、钦二帝北去,结束了北宋王朝的统治,这就是 或踟蹰于惨绝人寰的“靖康之难”,或涅粜于元蒙军队的蹂躏 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当时随二帝北迁的妻妾及宗室 凌辱,或挣扎于封建纲常的夫权压迫。或束缚于坚贞守节的 女性在押解途中遭遇尤为悲惨,她们除了要忍饥挨饿、风餐 道德枷锁。她们在铁骑横刀的异族将士面前、在冷酷无情的 露宿外,还要克服身体的特殊情况(怀孕或月经),更要面对 程朱理学之下、在痛失丈夫的身心俱裂之时、在不得真爱的 随时都会遭到的骚扰和侮辱。“在北上途中,刑朱二妃、二帝 情感煎熬之中无力抗争,万不得已,只能以身体逃亡之方式 姬就因坠马而损胎;徽宗妃嫔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乘机奸 以求得精神逃亡之目的,并籍此维护家国尊严与人格体面, 污……至于普通宫女,其命运更加悲惨。当抵达相州(今河 守住贞节与真爱。她们在遭受身心双重煎熬中将内心的种 南安阳)时,适逢大雨不断,车皆渗漏,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 种难言之苦诉诸笔端,创作 悲愤交织、情感炽烈的血泪文 时又被金兵奸淫,死者甚多”。”钦宗后朱后就是这场民族灾 学——绝命诗词。虽然这样的作品存留下来的极少,但我们 难的牺牲品之一。朱后被押途中之遭遇及死亡日期在《靖康 亦可从中感受她们临终时的壮怀激烈与肝胆摧裂。 稗史》中有详细记载:“天会五年(1127)四月朔,王弟宝山大 从作品主旨与创作背景分析,可将宋代女子绝命诗词归 王(名斜保)押朱后(少帝妻)、朱慎妃(少帝妾)、公主(少帝 为四类。 女)、珠珠帝姬(王弟俘为妾)至寺合队。” “十一午,抵真 定,人城,馆于帅府。二王令万骑先驰,助功中山,观动静。 一、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异族入侵时殉节绝 千户绍合宴款二王。以朱妃、朱慎妃工吟咏,使唱新歌。强 命诗词 之再,朱妃作歌云:‘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居草莽兮,青 宋朝统治者一直遵循“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国家武力 衫泪湿。屈身辱志兮,恨难雪,归泉下兮,愁绝。’朱慎妃和歌 积弱的局面,面对金、元战争的屡屡失利,只是一味地求和送 云:‘幼富贵兮绮罗裳,长入宫兮侍当阳。今委顿兮异乡,命 礼、割地纳贡,以求暂时的苟延残喘。而伴随北宋与南宋的相 不辰兮志不强。’皆作而不唱”。 ”。“(天会六年八月)二十四 继战败,宋代女子上至后妃,下至民女,在异族将士的凌辱面 日,虏主以二帝见祖庙……帝后以下皆胡跪……宣诏四赦, 前,要么被处死刑,要么忍辱含垢,其中大义凛然者则以绝命 二帝受爵服m,与诸王坐候殿外小幄。后妃等人宫,赐浴有 拒辱、以舍生守节。其中少数能文者则在赴死前以赋诗填词 顷,宣郑、朱二后归第。已,易胡服出,妇女千人赐禁近,犹肉 来抒发内心的家国情怀与爱恨情仇,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绝 袒。韦、刑二后以下三百人留洗衣院。朱后归第自缢,苏,乃 命诗词,为中华女子文学留下了极为难得的光辉灿烂的一笔。 投水薨”。 。 。需要说明的是,洗衣院又名浣衣院,并不主浣衣 屡遭金将羞辱投水而死之朱后《怨歌)--首: 之事,实乃军妓营。《名媛诗归》对朱后被押途中的相关细节 幼宝贵兮厌绮罗裳,长入宫兮奉尊王。今委顿兮流落他 有更为具体的记载:“朱氏,宋钦宗后也。与徽宗郑太后为契 乡。嗟造物兮速死为强。 丹所虏,起送燕京。时有番官泽利者,押发。泽利与信安知 昔居天上兮珠宫贝阙,今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 县饮酒,令后唱歌劝酒,后以不能对。怒日:‘四人性命在我 兮恨何可雪?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 掌中,安得如是?’后不得已,不胜涕泣,乃持杯作歌,歌毕上 此二诗喷发m朱后对入侵者满腔的愤慨和罹难于这场 酒。泽利笑日:‘词最好,可更唱一歌劝知县。’后再歌,悲哀 民族灾难的无可奈何,血泪交织,感天动地。1126年金兵攻 不止。利拽后衣日:‘坐此同饮。’后怒,欲手格之,力不及,为 一l91— 利所击,知县劝止。知县复持杯请后曰:‘劝将军酒。’后曰: ‘妾不能矣!我之不死者,有太后在也,我岂畏死耶?愿将军 杀我!’欲自投井,左有救止之。后卒于燕,年二十岁。”。 。南以 上资料可知,朱后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多次求死不得,其 钳制也愈演愈烈,这注定了宋代女子中的一部分人要以殉情 来控诉理学的不近人情,或以赴死来维护自己的纯真爱情。 即便有个别勇于逆潮流而动者,皆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 如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再醮张汝舟,实属上当受骗。 张汝舟以花言巧语骗取李清照的信任,实则觊觎李清照手中 的古器书I向,在不能得手的情况下,恼羞成怒,常以拳脚相 加,甚至有将李清照虐待致死的意图。对此悲惨经历,李清 照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是这样自述的:“身既怀臭(沾 有狐臭之气,喻指被张汝舟所玷污。笔者注)之可嫌,惟求脱 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 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刘凌之肋”与“石勒之拳”皆 系用典,两典合用,俱言备受张汝舟的虐待。对此,李清照痛 遭遇实乃令人喟叹。《历朝名媛诗词》评}=I:“《怨歌》二首,前 一首泪痕点滴,后一首哭声欲绝也,‘事何可说’、,.恨何可 为元军所逼投池而死之民女徐君宝妻《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 说’,八字千古为之酸鼻。” 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 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 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 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心疾首地白责是“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 “责全 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 即 便如此,还是不能取得时人和后人的谅解。《碧鸡漫志》评日 “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 《苕溪渔隐丛 话》云:“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 ‘猥以桑愉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宋诗 纪事》云其“晚节不终”, 。” 在这种理学观念支配下,宋代女 子的艰难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南村辍耕录》载:“岳州徐君宝妻某氏,亦同时被虏来杭, 居韩蕲王府。白岳至杭,相去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 以巧计脱。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一日,主者怒 甚,将即强焉。因告日:‘俟妾祭谢先夫,然后为君妇不迟也。 君奚用怒哉?’主者喜诺,即严妆焚香,再拜默祝,南向饮泣,题 《满庭芳》词一阕于壁上,已,投大池中以死。” 这位以身殉节 的勇毅女子,在题壁绝命词中表达的不仅是思念和哀悼亡夫 的沉痛,更多的是对故同沦亡的抱憾。“歌楼舞榭,风卷落花 愁”句表达了词人对国破家亡之恨和自身被掳之辱的无限悲 慨之情。词中将祖国和个人的双重悲剧融汇,意蕴高远。 所谓贞洁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女子一旦嫁入夫家,不论夫婿人品是好是坏,也不管夫家遭 遇何种变故,妻子都得顺应天命,从一而终。如鄱阳妇人,既 善女T,亦事诗礼,不幸所适非偶,又遭夫毙湖中之厄运,按 理说可以再醮,但她却深陷于理学樊篱而不自觉,慨叹道: “吁!臣不事二主,女不事二夫,其奈何哉!.' 又如开封 为元将所迫投崖而死之临海民妇王氏《题清风岭》: 君王无道妾当灾,弃女抛男逐马来。夫面不知何日见, 此身料得几时回?两行清泪偷频滴,一片愁眉锁未开。回首 故山看渐远,存亡两字实哀哉。 朱氏,“朱氏,开封民妇也。家贫,卖巾屦簪珥以给其夫。夫 日与侠少饮博,不以家为事,犯法徙武昌。父母欲夺而嫁之, 朱日:‘何迫我如是耶?’其夫将行,一夕自经死,且日:‘及吾 《宋诗纪事》载:“至元十三年(1276),丞相伯颜平宋,以 偏师徇白。台之临海民妇王氏者,美姿容。被掠。千夫长杀 其舅姑与夫,而欲私之,妇誓死不可。自念且被污,因阳日: 夫未去,使知我不为不义屈也。” 二是被丈夫抛弃(不管f}{ 于何种原因)后以死殉夫。在守贞绝命诗词中,殉情守节的 女子或倾吐缠绵悱恻的悲痛之情,或表露夫妻离散的凄苦之 思,或哀诉失恋被弃的难言之苦。 参考文献 [1]游彪.靖康之变:北宋衰亡记[M]一E京:中华书局,2007:196. [2]碓耐庵.靖康稗史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能俾我为舅姑与夫服期月,乃可事主君。’千夫见其不难于 死,从所请,仍使俘妇杂守之。师还,挈行至嵊,过清风岭,妇 仰天窃叹曰:‘吾知所以死矣!’即啮拇指出血,写口占诗于崖 石上,写毕,投崖下以死。” “。 …王氏啮指出血书于崖石的 这首绝命诗,是其痛哭家山,以死殉夫的铮铮誓言。身处绝 境中的王氏,自知不能幸免于这场灾难,投崖前写下此诗,不 仅因“夫面不知何日见”的一己之痛,也不仅因元兵的“逐马 来”,更将批判矛头直指南宋君王,是君王的无道才导致百姓 [3]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王雪玲,校点.沈阳:辽宁教育m版 社,1998:39 的灾难,酿成“妾当灾”的悲剧。但家国之爱的理念未变,正 因故山渐远,故国不再,最终投崖自尽,给后人留下一页“实 哀哉”的悲惨历史。 [4]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卉籍出版社,1983. [5]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 版卒_卜,1990. 二、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6]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廖德明,校点.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丰十,1962:416-417. 理学观念下守贞绝命诗词 宋代女子除了餍难于异族战乱外,还有一部分蹈死于封 建礼教和贞洁观念。从f_=宗朝始,理学渐炽,对女子思想的 [7]许嘉璐主编,倪其心分史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史[M].上海: 世纪m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9942. ①(明)钟惺辑名媛诗归(影印本)[M].918. ②(清)陆昶辑.历朝名嫒诗词(红树楼藏版,乾隆癸已新镌.卷九)[M]. ③(宋)王灼.碧鸡漫志(知不足斋本)[M]. 一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